含雨的诗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含雨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含雨的诗句

含雨的诗句范文1

该剧讲述了由原本“只是认识的姐弟关系”的男女陷入爱情后发生真正恋爱的故事。

2、《金秘书为何这样》(朝鲜语:??英语:WhatsWrongWithSecretaryKim),为韩国tvN于2018年6月6日起播出的水木连续剧,由朴俊和导演执导,郑恩英、崔宝凛、白善宇作家合作打造。

此剧讲述财阀二世、“有名集团”副会长、颜值实力兼具的男主李英俊(朴叙俊饰),和在他身边如影随形、既当秘书又当司机、能力满分的9年女秘书金美笑(朴敏英饰)的故事。

3、《虽已30但仍17》是韩国SBS电视台于2018年7月23日在月火档首播的浪漫爱情喜剧,由赵秀沅执导、赵成熙编剧,梁世宗、申惠善、安孝燮等主演。

含雨的诗句范文2

关键词:使叫让;兼语句;词性;范畴理论;语法化

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2-0101-02

一、引言

大多数语言学家一般认为:兼语句是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或是由兼语短语直接构成的非主谓句。从整个句子的角度来看。兼语句有两个谓语,后一个谓语可以同前一个谓语的宾语发生主谓关系。由定义可以得知兼语句有两个动词,但是事实上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些动词是否就完全充当动词的角色,还是值得推敲的,下面笔者将先分析“使”、“叫”、“让”在兼语句中的具体语法特点,并结合认知语言学原型与范畴理论及语法化理论,探讨它们的特殊性。

二、语言学界对于“使”、“叫”、“让”的词性的争议

关于“使”、“叫”、“让”词性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汉语语法学界有着不同的见解。

(一)认为“使”、“叫”、“让”是介词的大有人在,例如:

范晓曾举了三个例子a.虚心使人进步。b.这叫我不安。c.他的生活让人羡慕。他指出句中的“使”、“叫”、“让”不是动词, 因为它们缺乏动词的语法特征, 如:它们不能单说,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 X不X) 提问,不能用“不”或“没有( 没) ”修饰,不能带动态助词等等。但是他并没有指出这几个词的词性, 但他在另外一本语法书中指出“使”是介词。

石毓智, 李讷列出了动词的四个主要特征: 可以被“不”和“没”修饰,可带各种宾语,可跟“了、着、过”, 可并列来表示数量少或时间短,介词保留了动词的前两个特征而失去了后两个特征,“使”、“叫”、“让”符合了介词的这些标准。

张静也指出这几个词是介词, 她认为“使”与“把”和“被”一样, 是典型的介词。这个“使”和“我使钢笔”中的“使”是同形异义, 它们没有什么关系。从语义学的角度讲,“这个人让我喜欢”中的“让”, 和“他叫我高兴”中的“叫”同“使”一样是介词。

(二)也有很多语言学家仍然把它们看作是动词,例如:

赵元任、吕叔湘就认为这些句子中的“使、叫、让”是动词, 因为它们有“引起、导致、促使”这样的词汇意义。同时, 吕叔湘指出这些词后必须跟一个兼语式。

总之, 许多学者把这些词看作介词, 同时, 一些学者又强调它们的致使含义而把它们看成是致使结构中的第一个动词。两种观点似乎都有道理。

三、从原型范畴理论(The Theory of Prototype)阐释

(一)结合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是基于人类认知基础上的范畴化理论,也称现代范畴理论.它通过语言中的原型范畴实例论证可知语言是人类认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对事物进行范畴化的表征, 因此原型在范畴的界定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人建立的范畴,包括语法范畴,呈现出“典型效应”。范畴不能靠“界定特征”来界定,范畴与范畴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即相邻范畴之间的界限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融合的。因此,一个范畴内部各成员的地位是不均等的,有的是范畴的典型成员,有的是非典型成员。而范畴之间的区别主要反映在其典型成员上。例如:麻雀、燕子、喜鹊等是“鸟”这个范畴的典型成员,鸵鸟和企鹅则是非典型成员,“鸟”这个范畴因此呈现典型效应。

从认知语言学的这个理论出发,我们就可以对“使”、“叫”、“让”这类词呈现出的模棱两可的词性特征作出解释了。下面我们将从范畴之间的区别,具体而言即从指动词和介词这两个词类范畴之间的区别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典型动词的语法特征: (1)能用副词“不”或“没有(没)”修饰;(2)大部分可以带宾语, 宾语也可省略或放到动词之前;(3)常常用加 “着、了、过”等助词或重叠方式表示时态;(4)单独用作谓语,或单独构成祈使句;(5)可以把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并列构成疑问句;(6)可以带任何补语, 可以单独用作定语、宾语或主语。

典型介词的语法特征:(1)不能用副词“不”或“没有(没)”修饰, 只有形成介词词组时才能被否定副词修饰;(2)可以带宾语, 但宾语不能省略,也不能放到被限定的词之前;(3)后面不能加“着、了、过”表时态;(4)不能把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并列构成疑问句;(5)不能单独用作句法成分, 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6) 只能出现在某些词前面起介引作用,句法位置固定。①

可以看出, 典型的动词与典型的介词之间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 但是, 两类词的边界又非常的模糊,很多处于模糊边缘的词我们无法明确的区分,也不能理清这两类词的非典型成员之间的关系。

(二)具体分析“使”、“叫”、“让”的范畴特点

陈昌来曾指出:“使”、“叫”、“让”这样的致使动词在形式上与介词非常相近, 因为它们没有“词汇意义”。笔者不是完全同意陈昌来先生所说的“没有词汇意义”,但是他关于致使动词与介词之间关系的分析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在确定这些“致使”词的词类范畴之前,探讨汉语中动词与介词之间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不少语法学者,如:王力、熙、吕叔湘、石毓智、陈昌来等,都认为汉语中绝大多数介词都是由动词转化而来的。所以, 现代汉语中的许多介词仍旧有动词功能,与此同时,还有一些词同时有介词和动词的功能和特征。同一个词可以根据它在句子中担负的语义、句法功能以及它在句子中的地位而被划入动词类或介词类。如:

a.他把门儿。 a1.他把门关上

b.他今天不在家 b1.大家为此表示高兴

c.我们比比看 c1.你比我高

第一列中的“把”、“在”、“比”在句子中都是典型的动词; 但在第二列中的“把”“在”“比”由于没有词汇意义,一些动词特有的语法特征也失去了,因此可以看作就是介词。例如,a1 中的“把”只是表明“他”同“关门”的动作或者“门被关上”的状态之间的致使关系,此时只是一个语法标志了。

以上的例子能更好的说明“使”、“叫”、“让”这类词分属两个词类范畴,但是由于这两个范畴之间的某些共性,它们的边界变得非常模糊,而“使”、“叫”、“让”正是处于边缘状态的词语,是范畴的非典型性成员。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就对以往语言学家关于 “使”、“叫”、“让”词性的争议有了一个更加合适的解释。

四、“使”、“叫”、“让”的特殊性是一种语法化现象

语法化的过程一般都很漫长,而且终点我们无法确定。所以,很多词在漫长的时间段里处于 “语法化”和“非语法化”之间,其用法也就多样化了。P.J.Hopper 和E.C.Traugot在《语法化》②中用“vector”一词来指代动词向介词语法化过程中的动词。也就是说,“vector”是有着动词和介词的两个范畴的特征。如果我们借助语法化的理论来研究“使”、“叫”、“让”, 就能看出这些词正在经历着一个语法化的过程。

具体分析,它们现在有三种用法。

第一种:典型动词。例如:a.拿个棍子使使。b.妈妈叫宝宝吃饭了。c.他是客人,你让着他点吧。它们还保留着原来的用法,有明确的实义。

第二种:典型的介词。a.这件事使他们特别难过。b.钥匙叫爸爸弄丢了。c.小树让大风给吹倒了。词义已经在语法化的过程中已经虚化了,可以用作纯粹的介词, 和“被”一样表示被动,充当一个被动的标志,而没有词汇意义。

第三种:介于动词介词之间、边界模糊的词。例如:“我让他说了几句”有三种含义:请他说了几句; 容许他说了几句; 被他说了几句。这里的“使”仍有致使含义, 但语义已经不是那么明确,用法也不是那么纯粹。从语义上来分析,这个句子可以有多种理解。因此可以看出,当“使”、“叫”、“让”在兼语句中,后跟表示人的名词或代词时, 很难说它们是动词还是介词。也就是说,“使”、“叫”、“让”即使放在同一个句法环境中有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也可归入不同的词类,既不再是纯粹的动词,也不能单纯的理解为跟“被”字一样只是一个语法标记。

从以上举例可以看出,“使”、“叫”、“让”是动词到“语法标志”的语法化过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五、对“使”、“叫”、“让”的词性进行重新定义

按照上文以原型范畴理论及语法化理论来解释, “使”、“叫”、“让”就可以理解成是一种“边界词”。当 “使、叫、让”这三个词做“致使、导致、使得”解时, 它们既有动词的特征又有介词的特征。这种词汇意义使它们区别于纯粹的介词, 但与此同时,它们又缺少动词的一些特征。

对于这种“边界词”,我们可以从语义和语法功能两个角度来看待。从语义角度而言,上文中曾提到多家对于这几个词词性的看法。赵元任、吕叔湘就认为“使”、“叫”、“让”有“致使”的词汇意义,因此是动词, 但同时,吕叔湘指出这些词后必须跟一个兼语式,否则就不能构成句子或句子不完整,但文中已经多次分析过了,它们不具备动词的很多特性。尽管如此,“使、叫、让”致使意义仍然是客观存在的。从语法功能上而言,上文在讨论原型范畴理论时,曾例举了动词和介词的语法特征,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使”、“叫”、“让”更像是介词,作用在于介引兼语式。正如范晓所指出的“使”在致使结构中是被致使者的语法标志。其功能在于引出致使结构中的宾语,即被致使者,从而影响和促使被致使者的变化或行动。

六、小结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兼语句中的“使”、“叫”、“让”兼具了动词和介词的双重语法特性,同时失去了动词和介词的某些典型特征。因此,我们不能笼统的将其定义为纯粹的动词或者纯粹的介词。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将它们看作是介于动词范畴与介词范畴之间的,边界模糊的词语。

同时,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使”、“叫”、“让”这类致使词的广泛运用,是在由动词向介词语法化的过程中所凝固下来的一种特殊用法, 与其将这种现象说成语法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不如认为它们是语法化的一种结果,因为,这类词是否会继续虚化下去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介词,或者说成为一种语法标志,我们不得而知。

注释:

①整理自胡裕树.现代汉语.

②《语法化》一书(Granmmaticaliz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是这一研究领域中的导读书,也是剑桥大学语言学系列教材之一.

参考文献:

[1]胡裕树.现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3]吕叔湘.语法学习[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3:87-88.

[4]陆俭明.现代汉语句法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6]熙.语法讲义[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含雨的诗句范文3

【解题方法】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的表现形式和现代汉语的判断句差别较大,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都有判断动词“是”,而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动词,而是借助一些语气词或其他词语来表示。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用“……,……也”的形式表判断。如:

1.虢,虞之表也。(虢国是虞国的屏障)

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钱塘江的海潮,是天下最雄伟的景象。)

3.夫战,勇气也。(作战,是要靠勇气的)

二、用“……者,……也”的形式表判断。如: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知识解答疑惑的人。)

三、用“……者”的形式表判断。这种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1.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这四个人,是庐陵的萧君玉,长乐的王深甫,我的弟弟王安国、王安上。)

2.粟者,民之所种。(粮食,是老百姓种出来的。)

四、用“……者也”的形式表判断。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里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如: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美丽的人。)

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这便是沛公的卫士樊哙。)

五、无标志性判断词,用名词直接表示判断。这种判断句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而是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如:

1.刘备,天下枭雄。(刘备是当今天下强横而又有野心的人。)

2.刘豫州王室之胄。(刘豫州是汉室贵胄。)

六、“……耳”的形式表判断。如:

1.此亡秦之续耳。(这种做法是在走秦灭亡的老路。)

2.田横,齐之壮士耳。(田横是齐国的壮士。)

七、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如: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如今人家正好比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还告辞什么呢?)

2.此为何若人?(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3.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所以,现在墓中埋葬的是完整的五个人。)

八、用副词“乃”“即”“则”“皆”来表示判断。如:

1.是乃善用兵者也。(这样的人就是善于用兵的人。)

2.梁父即楚将项燕。(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就是岳阳楼最壮丽的景象啊。)

4.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国。)

九、用判断词“是”表判断。在文言文中,“是”常常作指示代词用,如“日月星辰瑞历,是禹桀之所同也。”(日月星辰等各种天象,这是夏禹、夏桀时代都相同的)如果不认真分析的话,句中的“是”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判断动词。其实这里的“是”是指示代词,意为“这”,在句中作主语。但“是”在文言文中也有作判断动词的用法。如:

1.巨是凡人。(吴巨是个平庸的人。)

2.不知木兰是女郎。(不知道木兰是女儿身。)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问他们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一个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十、用“非”表示否定判断。如: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的相继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也不是不善于作战,而是败在贿赂秦国上。)

2.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我不是来到你的面前,就危险了。)

被动句

【解题方法】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有被动句,只不过使用形式要比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复杂得多,其句子的结构形式也和现代汉语不大一样。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用“为”“为……所……”或“……为所……”表被动。介词“为”引出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与引出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如:

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否则,你们都将会被他俘虏。)

2.身死人手,樘煜滦φ摺#ㄗ约阂菜涝谒人之手,被天下人笑话。)

3.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有如此好的形势,却被秦国长久积累的威势所吓倒。)

二、用“于”或“受……于……”表被动。介词“于”引出行为动作的主动者,与引出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作补语。如:

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六艺和经书他都通读学习过,不被时俗拘束,向我学习。)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土地,十万军队被别人制约。)

三、用“见”或“见……于……”表被动。如: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秦国的城池恐怕得不到,自己白白地被欺骗。)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常常被大方之家笑话。)

四、用“被”表被动,“被”引出动作的主动者,这种形式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类似。如:

1.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英雄人物的千古风流都被雨打风吹去了。)

2.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我还记得周公被逮捕是在丁卯年农历三月十五。)

五、没有标志性词语的被动句。这类被动句要靠意合法,即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判断。如:

1.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戍卒一声呐喊,函谷关被攻破,项羽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2.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屈原被放逐,才写下《离骚》。)

掌握了以上几种被动句的形式,在具体运用时考生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弄清楚句子的主语

只有主语处于受动地位时,句子才是被动句。如:“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季氏将伐颛臾》)这两句话中,第一句不是被动句,“出”的动作行为是主语“虎兕”发出的,“于柙”只是状语后置而已,表明“出”的处所;第二句是被动句,作榫参锏摹肮暧瘛彼浯τ谥饔锏牡匚唬却不能施行动作行为,虽然作为“毁”的施动者没有出现,却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主语“龟玉”处于受动地位,这个句子是一个被动句。这是一个没有标志性词语,靠意合形成的被动句。

二、要注意主语发出动作行为的原因是否来自于外界,主语是否有“被迫”的情形

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一般情况下,“感动”的原因更多的是来自外界,受外界的影响而感动是人的正常的心理活动,所以这样的句子往往就是被动句。

【判断句拾遗】

在文言文判断句的备考中,有两个问题考生要加以注意:

一、不是所有“……者”或“……也”句都表示判断。

形式并不是判定判断句的唯一标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下面这些句子都有“者”“也”,它们也都处于和判断句一样的位置,但都不是判断句。如:

1.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者”为指示代词,可译为“这个地方”。)

2.彼童子之师,受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者”为助词,可译为“……的人”。)

3.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也”表感叹。)

4.叱者何也?(“也”表疑问。)

5.莫用众人之议也。(“也”表祈使。)

那么,如何判断出现“……者,……也”的句子是否为判断句呢?

1.如果是判断句,翻译时句中一定要出现现代汉语的判断动词“是”,译不出“是”的,肯定就不是判断句。

2.判断句都是判断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都可以化为“a是b”或“a不是b”的标准判断句形式。“a”和“b”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所属关系。“a”是“b”中之一,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之一)。其否定形式为“a”不是“b”,如“余本非文人画士”(我本来不是文人画士)。

(2)同位关系。“a”是“b”“b”也是“a”。如“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子瑜者,亮兄瑾也”(子瑜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知识解答疑惑的人)。

(3)因果关系。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我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自己的私仇放在后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认为我美丽,是因为偏爱我)。否定形式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登上高处招手,并不是因为手臂加长了;顺着风向呼喊,并不是因为声音加大了)。

二、正确辨识“是”的用法。

古汉语中的“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作指示代词的,相当于“这”。如: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指代“铿然有声之石”,可译为“这样的石头”。)

2.是说也,人常疑之。(指代前面所述的石钟山命名的由来的一种说法,可译为“这种说法”。)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可译为“这件事”。)

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指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过失。)

【被动句拾遗】

一、用“于”表被动时,要注意和其他结构相似的文言句式区分开

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句子虽然也在动词后有一个“于”字结构,但它只是交代设九宾礼的地方,没有被动意味,所以这个句子不是被动句。判断句子是不是被动句,不在于句子中有没有用“于”字,关键是看主语是不是被动地接受谓语的动作行为。

含雨的诗句范文4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小寒时节,正同云暮惨,劲风朝烈。信早梅、偏占阳和,向日暖临溪,一枝先发。时有香来,望明艳、瑶枝非雪。想玲珑嫩蕊,绰约横斜,旖旎清绝。仙姿更谁并列。有幽香映水,疏影笼月。且大家、留倚阑干,对绿醑飞觥,锦笺吟阅。桃李繁华,奈比此、芬芳俱别。等和羹大用,休把翠条谩折。

2、《蜡梅香》

年代: 宋 作者: 喻陟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未报春消息,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揾玉匀香,天赋与、风流标致。问陇头人,音容万里。待凭谁寄。一样晓妆新,倚朱楼凝盼,素英如坠。映月临风处,度几声羌管,愁生乡思。电转光阴,须信道、飘零容易。且频欢赏,柔芳正好,满簪同醉。

3、《窗前木芙蓉》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4、《早发竹下》

年代: 宋 作者: 范成大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

含雨的诗句范文5

1.宜居城市的涵义

“宜居城市”就是一个适宜人居住、生活和发展的城市。这是一个环境概念,但它不仅仅包括自然的生态环境,还包括了社会人文环境,也包括了政治经济环境以及其它环境等等。城市是因人而存在的,是以人为目的的,只有适宜人居住、生活和发展的城市,才真正可以被称为“宜居城市”。

2.宜居城市规划的原则

2.1宜居城市规划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的出现本身就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城市的发展也是在人的需要的推动下发展的。宜居城市规划要以人为根本理念,建造一个适合人居住、适合人自由发展、适合人工作的环境,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这是宜居城市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

2.2宜居城市规划要适宜城市的经济发展

如果一个城市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内需、消费、节约、环保型的,这个城市的经济增长与城市的生活质量肯定是成正比的;反之,如果是资源型的、透支拉动的、污染型的、掠夺性开发型的,比如依靠土地批租支撑的,这个城市肯定经济增长与生活质量成反比。因此,宜居城市规划是适宜城市经济发展的规划,要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建良好的环境。

2.3宜居城市规划要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按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城市规划工作(从政策到管理)也应该是可持续与持久的,而不应是时断时续,更不应只是昙花一现、为时过短。应大力避免因为不适应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快速变化而对既定城市规划进行不停的修改甚至是篡改,避免规划赶不上变化,这一方面要求城市规划政策方案的制定应作充分调研,城市规划本身应更具前瞻性与适度的超前性,反对思想保守、因循守旧,力戒刻舟求剑、胶柱鼓瑟;另一方面,则应尊重城市规划的严肃性与权威性,避免因人而异,随意另起炉灶,还应杜绝违规操作,乱开口子。

另外,对于在城市发展的实践中只顾眼前、不计将来,只讲城市规划应为当前城市建设服务,而不讲城市规划对当前城市建设的管理控制的片面状况,应切实贯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予以坚决纠正。

3.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

宜居城市就是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人性”是对宜居城市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使居民感到安全、舒适、放松。据此,宜居城市至少应该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判别标准。

(1)经济发展度。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只有经济得到发展,才能解决城市贫困、环境污染、就业不足等一系列城市问题,才能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城市人居硬环境,从而促进城市人居软环境的改善。所以,宜居城市应该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不仅如此,宜居城市还要求城市具有强劲的经济发展潜力,以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使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持续地为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城市经济发展潜力的高低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发展成本、科教水平、创新能力是三个关键因素。

(2)社会和谐度。从城市社会稳定方面看,社会运行有序,财富分配公正,治安状况良好,居民安居乐业,是宜居城市必须具备的社会条件。城市社会的稳定程度可以用社会政局稳定程度、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和就业机会充足状况等表达。

(3)文化丰厚度。城市文化的丰厚度主要体现在城市历史文脉与城市社区有机融合所形成的城市文化环境的发达程度上,主要包括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现代文化设施、城市文化氛围等方面内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包括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和文化街区等有形的实体遗产,而且包括传统节日、风俗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文化设施主要由著名的高等院校,众多的博物馆、图书馆等,以及满足多种游憩要求的大型游乐场等组成。城市文化氛围就是以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和现代文化设施为载体,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特色文化环境。宜居城市的建设必须维护城市文脉的延续性,以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兼收并蓄,融合现代文明,营造高品位的文化环境。

(4)生活舒适度。宜居城市应该是具有高度生活舒适度的城市。生活舒适度主要包括居住舒适度、生活质量水平和生活便捷度等内容。从居住的舒适度来看,在居住区物质设施方面,要有充足的、符合健康要求的住宅,有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有商店、学校、医院等生活服务设施,有绿化、美化、净化的住区环境;在社区环境和氛围方面,要有和睦的邻里关系,充满人际关怀、表现出浓厚生活气息的社区氛围;在交往方面,根据住区的地域特点、历史演变和居民结构,从多层次、多侧面切入,设计、建设符合社区自身特点的交往环境,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社区活动,增加居民交往的机遇,丰富社区生活内容。从生活质量水平来看,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可由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住房条件,教育、医疗、卫生保健的满足程度等指标来衡量。从生活便捷度来看,宜居城市必然是一个基础设施先进、完备,居民生活与出行方便、快捷的城市。

(5)景观怡人度。景观怡人度要求宜居城市必须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建筑人工环境,并实现自然生态环境与建筑人工环境的相互协调和有机融合,从而创造出怡人的城市景观环境,满足居民的生理和心理舒适要求。自然生态环境是宜居城市环境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宜居城市的首要判别标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要求增加绿地和水体的面积,提高绿化、美化、净化质量,而且必须把道路、建筑、设施等人工元素与绿地、水体等自然元素很好地结合起来。

城市的建筑人工环境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以人为本,即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建筑体量和外观,道路的宽度,桥梁的结构,街头小品的设计等,要考虑城市居民使用的舒适、便捷和视觉上的审美需求,从而形成各种不同建筑、不同设施之间的协调,以及人与建筑的和谐,这是宜居城市的重要标识之一。宜居城市还要合理安排城市用地,形成特色城市地域结构,并因地制宜地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风貌等融为一体,使人文景观因自然景观而添辉,自然景观借人文景观而增色,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城市景观。

(6)公共安全度。宜居城市建设必须强调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等突发性城市公共安全预警及治理机制的完善性,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城市的主要突发性公共事件可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维护公共安全,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是满足居民安居乐业的需求、创新宜人居住环境的保证。因此,宜居城市需要有完善的预防与应急处理机制,有效控制危机的能力,将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居住在这个城市的居民有安全感。

4.结语

含雨的诗句范文6

关键词:存现句;信息;篇章功能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4)05007904

存现句是表示某时某地存在或出现、消失某物的句子,从结构上看,由三部分构成,即处所词(或时间词)、存现动词以及存现主体。存现句的类型很多,典型的存现句包括“有”字句、“是”字句,“着”字句,“了”字句等。如:

(1)村子里有一条小河。

(2)柜子里是书。

(3)墙上挂着一幅画。

(4)衣服上绣了一朵梅花。

我们知道,汉语信息组织遵循已知信息在前,未知信息在后的原则,和其他句式相比,存现句的这一特征更加明显。下面我们拟具体探讨存现句的信息组织模式,揭示其在篇章信息推进中的具体模式。我们在具体探讨时,将以近代汉语中的存现句为主要对象,这是因为近代汉语时期是存现句发展的成熟期,和现代汉语相比,近代汉语的叙述方式更传统,更符合读者的接受方式与习惯,而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作者有时会为达到特殊的表达效果而故意采用新奇怪诞的表达方式。

一、汉语存现句的承前启后功能

在具体的语篇中,存现句常用来引入篇章中的重要实体,后文将以这一实体为主题展开说明。屈承熹[1]指出,话题的形成具有三个阶段――导入、选取和接续,在连贯的语篇中,很多宾语都具有话题或主题的连续性的功能,存现句尤为如此,它往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5)一日会骸山岭上,忽然有一根幡竿,逼直竖将起来,竿末挂着一件物事。这岭上从无此竿的,一时哄动了许多人,万众齐观。罕上之物,俱各不识明白,胡猜乱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

(6)燕青听了,径来迎恩桥下看时,见桥边栏杆子上坐着二三十个相扑子弟,面前遍插铺金旗牌,锦绣帐额,等身靠背。燕青闪入客店里去…… (《水浒传》第七十四回)

例(5)中有两个存现句,一为“有”字句,一为“着”字句。这里的“有”为动态之“有”,有“出现”含义,这从前面的“忽然”能看出来,先用“有”引入“幡竿”,“幡竿”第一次出现,是未知信息,前面使用了“一根”表示其无定性,下文“逼直竖将起来”是以“幡竿”为主题对其陈述。在“竿末挂着一件物事”中,处所词“竿末”承接前面的“有”字存现句的存现主体“一根幡竿”,在这里出现已变为已知信息,存现主体“一件物事”又是最新引入的实体,是未知信息,这一未知信息在后文再次出现,当它再次出现时,又变为已知信息,所以可以放在句子前面作为主题来陈述。例(6)有两个连续的主题链:第一个主题链是燕青,“听”、“看”、“见”是其一连串的行为,“见桥边栏杆子上坐着二三十个相扑子弟”是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环节,其宾语是一个存在句,通过这个存在句引入了一个新的实体“二三十个相扑弟子”,这个实体又构成了下一个主题链。这个例子很好地向我们展示了存在句在句中的承前启后功能。语篇先以某一人物为主题链,这一主题就是当前语篇的叙述主线,也是下文存在句景象描绘的目击者,所以存在句通常具有目击性的特点。存现句的存现主体又被选作下文的主题来陈述,形成一个一个新的主题链,在对存现主体陈述之后,仍然回到上一主题,还以它为叙述主线。

这种已知信息在前未知信息在后的线性排列方式有心理学的理据。当我们在阅读文献时,头脑中会创建一个虚构的世界,这一世界称为“语篇模型”,语篇中使用的名词短语在这一世界建立起来的实体被称为“语篇实体”,在对语篇的理解中,弄清语篇所提及的各个实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作者的信息编码方式。Sperber&Wilson认为,作者的信息编码方式通常与其目的有最佳关联,所谓的关联原则是Sperber&Wilson。提出的“每一个明示际行为都传递其自身具有最佳关联性这样一个假定信息。简单地说,就是以最小的努力达到对其指称对象的确认”[2]。

存现句中采用处所词出现在前,存现主体出现在“动词+着”之后的信息编码方式是和这种关联原则紧密相关的。根据Ariel等[3],篇章上文已经提到过的实体的激活程度,即在读者大脑记忆系统中的可及性,取决于四个因素:1.间隔距离;2.竞争度;3.显著性;4.一致性。间隔距离指先行语和回指语在篇章中出现的前后间隔距离。举例说明:

(7)说犹未了,只见把关的番兵飞跑而来,报说道:“南朝人到我们的关外竖一根高竿,高竿之上悬挂着西总兵的首级。首级上插着一面红旗,红旗上写着‘迟降者以此为例’七个大字,号令关中,出言无状。”(《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六十三回)

这里使用存在句原因有二:1.存在处所和存在主体相比较而言,存在处所的可及性更高,是上文中最近出现的实体,采用存在句便于篇章的衔接。2.这里的存在主体又被下文选作主题,这样又构成了新的衔接。3.连续的三个存在句共用,增强了描写性。第一个存在句的处所词“高竿之上”承接上文的“一根高竿”,“高竿”是最近引入的一个实体,在大脑记忆系统中的储存深度最低,最容易被唤出,虽然“西总兵的首级”也具有一定的已知性,但相比较而言,“高竿”的可及性更强。而“西总兵的首级”又正好作为下文的主题构成新的存在句,同样地第二个存在句的存在主体“红旗”也作为下文的主题构成第三个存在句,其中第二个存在句和第三个存在句的存在主体都是语篇首次引入的一个新的实体,在大脑记忆中根本不存在,当然也不存在唤出的问题,所以不适合出现在动词前的位置。连续的几个存在句环环相扣,增强了表达效果。

二、存现句中处所词的已知性等级

我们说存现句中的处所词是已知信息,但并不完全等同于前文中提到的事物,在上文出现时它是一个普通事物,在存在句中出现时,它后面往往加上了方位词,负载了一定比重的新信息。虽然这些处所词后带上了方位词,负载了一定的新信息,但其主体毕竟是已知信息,所以相对于存在主体所代表的全新信息来说,它还是适应于出现在句前位置。

(8)池上又有三间亭子,亭子中近后壁放着一张八只脚的板凳。(《西游记》第七十二回)

(9)一日,走到坑厕上疴屎,只见壁上挂着一个包裹,他提下来一看,乃是布线密扎,且是沉重。(《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一)

例(8)中,“三间亭子”先是用存现动词“有”引入,“有”前的处所词“池上”也是上文出现过的事物。下面的“着”字存在句的处所词“亭子中近后壁”中的“中近后壁”都是新信息,但由于冠以“亭子”,就具有了可定位性。例(9)的“壁上”在上文中没有出现,但很显然前面的“坑厕”暗示了这里的“壁上”是“坑厕”的壁上而不是其它的“壁上”,因为我们的常识告诉我们,“坑厕”是有壁的,它又是上文最近引入的实体,具有最高的可及性。存在主体“一个包裹”在后文再次出现,用零形式回指,体现了存在句的启后性的功能。

再有:

(10)忽一日到后花园中看景,行至树下,见桌上放着一张琴,巢近前抚罢一曲,则见东南风起,巽地云生,天风过处,闪出一仙女,立在黄巢面前道……(《五代秘史》第四回)

(11)玳安应诺,走到前边铺子里,只见书童儿和傅伙计坐着,水柜上放着一瓶酒、几个碗碟、一盘牛肚子,平安儿从外拿了两瓶来。(《金瓶梅》第五十回)

例(10)中,“桌子”和“琴”都未在上文提及,但为什么采用存在句的形式呢?这是因为桌子虽不是上文中已出现的事物,但花园树下常有桌子,这有赖于读者自己头脑中形成的常识,所以“桌子”可以充当存现句的处所成分。“琴”放在存现动词的后面。原因有二:一、和“桌子”相比,它承载更多的未知信息,它不是花园树下的常出现的事物;二、“琴”具有一定的启后性,后面的“抚罢一曲”很显然是和“琴”有关的。例(11)的情况和例(10)相同,“水柜”虽然在上文没有出现,但也是一个可推测的实体,所以适合于充当存在句中的处所成分。

三、存现句在篇章中的层次结构

存现句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介引预期主题或预期副主题的功能,一是描写功能,我们先看前者:

(12)佛在之日,有一善女,也曾供养罗汉,虽有布施之缘,心里便生轻贱。不得三五日间,身死。(《敦煌变文集・金刚丑女因缘》)

(13)一日,在市上看见一个老人家,一张桌儿上摆着许多零碎物件,多是人家动用家伙,无非是些灯台铜杓、壶瓶碗碟之类,看不得在文墨眼里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14)却如今取不得水了,向年来了一个道人,称名如意真仙,把那破儿洞改作聚仙庵,护住落胎泉水,不肯善赐与人。(《西游记》第五十三回)

例(12)中,用“有”引入一个新的预期主题,“善女”是文章首次出现的实体,这种情况最适合用存在句引入。例(13)用“着”字存在句介引预期主题,和例(12)的存在主体为指人名词不同的是,这里的存在主体是具体事物,这一事物被选为后文的主题。例(14)是用隐现句来介引预期主题。

也有的是作为副主题出现。

(15)天师转眼一看,只见丹墀里面站着一个和尚,忙忙的又奏说道:“陛下既已灭僧兴道,怎么又把这个和尚放进朝门之内?这叫做是‘己身不正,焉能正人’……” (《三宝太监西洋记》第11回)

(16)哪晓得树下,一个樵夫在那里砍柴,猛然间抬起头来看一看,只见树上坐着一个人,一会儿看见,一会儿又不看见。(《三宝太监西洋记》第52回)

例(15、(16)“着”字存在句的存在主体在后文再现于介词宾语或动词宾语的位置,可以看作副主题。

这种存现句在语篇中的层次关系可标示为:

存现处所――存现主体

以存现主体为主题或副主题进行陈述

存现句单独使用时,常常突出的是其启后性;而当存现句尤其是存在句并列使用时,其描写性增强;在多数情况下,这两种功能是同时体现的。我们具体分析几个例子。

(17)即时间,一手掀掉了圆帽,一手把个顶心上摸两摸,只见万道金光一迸而出,现出了丈六紫金身。左有阿难,右有释伽,后有护法韦驮天尊。 (《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四十三回)

例(17)先用一个隐现句引出存现主体,然后以这个存现主体为主题进行陈述,接连的三个存在句并列使用。其在语篇中的层次关系为:

存现处所1――存现主体1

存现处所2――存现主体2

存现处所3――存现主体3

存现处所4――存现主体4

(18)城门之下,只见他叠石为城,城下开着一个门,城上是个楼,城楼上挂着一面黑葳葳的牌,牌上粉写“金莲宝象国”五个大字。(《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二十二回)

例(18)中有四个存在句,两个“着”字存在句,一个“是”字存在句,一个行为动词存在句。这几个存在句的处所词也都是已知信息,具有承接前文的作用,“城下”、“城上”承接前面的“城”,前两个存在句属于同一个层次,第三个存在句的处所词“城楼上”承接前文的“楼”,第四个存在句的处所词“牌上”承接前文的“牌”。存现主体出现时都是未知信息,是最新引入的一个实体,其中,“楼”和“牌”在下文都有出现,具有启后性,“门”和“金莲宝象国’五个大字”在后文未再现。其在语篇中的层次关系为:

存现处所1――存现主体1

存现处所2――存现主体2

存现处所3――存现主体3

存现处所4――存现主体4

(19)正行到一座酒楼前过,仰面看时,旁边竖着一根望竿,悬挂着一个青布酒旆子,上写道:“浔阳江正库”。(《水浒传》第三十八回)

这里的存现主体都是事物名词,连用的三个存在句一环扣一环,第一个存在句的处所词“旁边”承接前面的“一座酒楼”,通过存在句引入存在主体“望竿”;第二个存在句的处所词实际上就是上个存在句的存在主体,这里承前省略了,第二个存在句引入存在主体“青布酒旆子”;第三个存在句的处所词“上”就是指上一个存在句存在主体所指事物的上面。其语篇的层次关系如下:

存现处所1――存现主体1

(存现处所2)――存现主体2

存在处所3――存现主体3

值得指出的是,描写功能是存现句尤其是存在句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当几个存现句连用时无论它们在不在同一层次,这种描写性都会得到增强;而存现句的启后功能则必须在具体的篇章中才能得以体现,单独的存现句是谈不上启后性的。参考文献:

[1] 屈承熹.汉语篇章语法[M].潘文国,译.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203.

上一篇纸鹤叠法

下一篇专题研究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