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务英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务英语范文1
My mother is a great woman, she does all the house work, now I have grown up, so I want to help her with her work.
I will wash the dishes after the meal and I wash my own clothes. My mother is so happy to see me doing this, she tells her friend that how good I am.
I am happy I can help my mom, I want to do better in the future.
家务英语范文2
乌仔鱼主要含有丰富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水分,以及一定的不饱和脂肪酸、烟酸、胆固醇。当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叶酸、硫胺素、烟酸等微量元素。另外,还含有钙、铁、锌、钾、硒、镁、磷、锰、铜、钠等多种矿物质元素。
乌仔鱼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并且含有不少食用维生素、矿物质,煮汤食用特别滋补身体,加鱼肉其肌纤维比较短,蛋白质组织结构松散,水分含量比较多,因此,熬煮食用和禽畜肉相比,其肉质较鲜嫩,吃起来更觉软嫩,也更容易消化吸收,有利于调养脾胃。
乌仔鱼营养丰富,其中含有大量有益于神经、血管、大脑的发育生长的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脂溶性维生素等,可以清理和软化血管,预防血脂氧化沉降,增强血管壁弹性,可以预防血栓、增强血管壁对高血压的耐受性,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
(来源:文章屋网 )
家务英语范文3
1商务英语的涵义
商务英语(BusinessEnglish或EnglishforBusiness)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产物,从广义上来说,所有经济、贸易、营销、管理、信息、法律、金融、财会等等都属于商务领域。从语言层面上看,商务英语是从事或将要从事商务行业的人在商务环境中应用的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的范畴。随着经济发展的日益全球化,中国在更广阔的领域、更深的层次融入国际经济生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日趋频繁,商务英语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有了更大的扩展。
2物流经济的发展
物流,顾名思义是指“物品的流动”。它将经济活动中所有供应、生产、销售、运输、库存及相关的信息流动等活动视为一个动态的系统总体,关心的是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费用。物流是一个新兴的与经济高速发展相伴生的现代化产业,涉及运输、仓储、配送、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许多行业。物流过程是企业采购、生产制造、流通等环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企业经营发展的“第三利润源泉”,同时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企业降低成本的最后手段。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产业升级和企业重组的关键推动力、以及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支撑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物流业的发达程度和水平高低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物流已成为发达国家最具普遍影响力的经济基础和“朝阳产业”。我国物流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几乎可以用唇齿相依来形容。从进出口总额来看,2008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25616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了17.8%。其中,出口14285亿美元,增长17.2%;进口11331亿美元,增长18.5%。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955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328亿美元。自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连续7年保持在15%以上,进出口规模翻了两番,拉动了社会物流总额的持续增长。2008年非金融领域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7514家,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924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23.6%。2008年非金融领域对外直接投资额407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63.6%。2008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66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39.4%;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81亿美元,增长19.1%。所有这些,都表明了物流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3商务英语在物流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物流活动伴随着商流活动区域的扩展日趋国际化,英语也被广泛应用在物流活动中的各个领域,从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到日常沟通、单据书写、包装标识、信息传递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使用英语。跨国公司的商流活动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是全程化、一条龙和门对门,信息的传递也要求必须是英文的,这就要求物流业务人员,不但能够熟练使用英语与客户进行口头和书面准确的沟通,还要具有草拟和设计英文合同的能力。我国的物流经济与世界分不开,要想在世界之间发展物流经济自然离不开商务英语。凭借商务英语可以“纵横天下”的优势,锐不可当的气势,人才辈出的态势,一定会推动物流经济的迅猛发展。商务英语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减弱国际供应链壁垒,增强国际供应链系统
中国现代物流经济增长也是从增强供应链来实现的。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加大在华采购力度,建立零部件生产与采购网,将中国企业纳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例如,通用电气,惠普,摩托罗拉,戴尔,IBM,柯达,沃尔玛等跨国公司已纷纷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同时,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转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与全球供应链体系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全球供应链的体系中,供应链的成员遍及全球,生产资料的获得,产品生产的组织、销售以及相关信息的获得都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的。企业要想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增加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就必须拥有大批能用商务英语从事全球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工作的人才,以减弱国际供应链壁垒,增强国际供应链系统,降低企业成本,寻求资源利用率和利润的最大化。
3.2融入国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情况说明我国的某些物流企业已具备在国际竞争的实力条件。一方面,我国的物流企业参与跨国企业在华物流业务,扩展市场范围。更多的国内企业参与跨国公司在华物流业务。另一方面,我国物流企业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增强了海外服务能力。贸易伙伴遍布全球,必然要求物流国际化,即物流设施国际化、物流技术国际化、物流服务国际化、货物运输国际化、包装国际化和流通加工国际化等。人们达成一种共识:只有广泛开展国际物流合作,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要实现物流无国界,自然离不开语言这个交流和沟通工具,商务英语无疑对物流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3.3更多地分享新技术成果
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低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技术的落后。目前国际通用的而我国发展落后的就是EPC(electronicproductcode)技术,即产品电子代码,它是以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为载体的物品编码标准。根据埃森哲中国RFID/EPC技术应用调查,我国EPC实行起来还有很多的困难。值得欣慰的是,在2006年7月1日正式启动欧盟“BRIDGE”,即利用RFID技术给全球提供解决方案。我国积极参与到EPCglobal的计划当中,中国香港还作为实验地区。要分享这些新技术成果、措施和经验,自然也离不开商务英语。我们需要一批精通商务英语的人才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介绍、采购、引进、采用、实施、推广国际物流经济技术发展的各种新成果、新经验和新做法,实现分享和共赢,共同推动国际物流经济的发展,抵制各种危机,规避各种风险。
家务英语范文4
关键词:时间序列 长期均衡模型 虚拟变量 模型修正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非中性论[1]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在短期内影响就业、产出和收入等实质经济因素,而在长期内则影响价格。现代货币主义者认为,从长期来看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是稳定的,在短期两者关系可能是不稳定的,而这种不稳定是由于时滞效应的存在。David Meiselman(1969) [2]认为滞后期为3~6个月甚至3~5年不等;刘伟等(2002)[3]认为中国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增长率的改变对通货膨胀的有效影响滞后期分别为9和13个季度。时滞效应假说认为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变动之间只适合作短期分析,对长期货币供应与物价变动的反常关系无能为力。然而,刘斌(2002) [4]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内货币供应量变化会对物价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将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变动的反常规关系显然值得进一步探讨。
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学者针对物价与工资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Khalifah Ghali(1999)[6]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包含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检验,通过对美国1959年1季度至1989年3季度工资,价格,产出缺口和进口价格的研究发现,工资对价格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那么我国货币供应量M1与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波动到底对物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将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研究货币供应量M1与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波动对物价波动的影响关系。以1990――2010年全国CPI、货币供应量M1以及职工平均工资为原始数据(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并对货币供应量M1和职工平均工资做了环比指数的处理后进行定量分析。
首先,为了防止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回归中出现无效的假设检验或者出现伪回归的现象,对变量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单位根检验表明CPI,M1,WAGE都是一阶单整的,具备做协整检验的条件。通过E-G两步协整检验法,结果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CPI与M1,WAGE是协整的,因此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工资水平三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可以建立回归模型。
1991――2010年全国CPI环比发展速度在1994年和1998年存在巨大转折,作图如下:
图1 图2
其中:图1为CPI环比发展速度折线图,图2为货币供应量M1及职工平均工资环比发展速度折线图
所以在接下来设定回归模型变量时,我们考虑以1994年和1998年为依据引入虚拟变量。
图1显示出物价水平随年份变化呈两个较明显的分段形式,分段点(CPI,M1,WAGE)分别为1994年的(1.241,1.262,1.346)和1998年的(0.992,1.119,1.156),分段点分成的三段图形基本上成线性,虽然在小范围上有所波动。因此引入虚拟变量
,建立模型:
由于检验没有通过,本文结合检验结果分析认为模型存在设定误差,有显著的遗漏变量现象。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模型修正:调整变量成为对数形式以消减异方差;选择性添加解释变量滞后项以解决遗漏变量现象;逐项回归法,逐步剔除显著性最低的变量,优化检验结果。修正后的模型估计结果如下所示:
其中:
可以表示为:
结果分析:
1.货币供应量M1与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波动对物价CPI的波动存在显著影响。
2.1998年的CPI环比转折点变动主要受货币供应量变化影响,受工资的变化(生产力变化)的影响不大。
3.工资的长期乘数要大于货币供应量的长期乘数,表明:长期以来,工资对CPI的影响要大于货币供应量对CPI的影响。
4.1998年以前货币供应量波动对物价波动影响相对于1998年以后更明显。
5.当期的工资水平和滞后期的工资水平会同时影响物价的波动,且滞后期的影响更为显著。
6.总体来说,货币供应量对物价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并且不同的阶段滞后效应存在显著性差异。工资对物价的影响也存在滞后效应,在各个阶段无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
[1]安德鲁亚伯.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Davidson,Parl.Post?Keynesian?Macroeconomic?Theory.Edward?Esgar?Publishing?Limited
[3]刘伟,李绍荣,李笋雨.“货币扩张、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制度创新[J].经济研究,2002(1)
家务英语范文5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理论;架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9-0041-04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设计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是复杂、多维、立体的,包括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教师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完成学业过程和结果满意度等。其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和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是核心内容,本次研究以这两个核心维度作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立体评价体系中的一个横切面,在此平面上确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标准,架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理论体系。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一阶标准指标
教育质量标准包括两类:约定标准达成度(promissory standards degree, PSD)和满意度(satisfactory degree, SD)。[1]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是指符合预先设定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程度。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是指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上满意的程度。
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还没有统一的表述,但诸多表述较一致认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须包括以下几个一阶核心达成度标准,即基本素质、语言商务知识、语言交际能力、商务操作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等。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关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商务知识技能、综合素质。本文以这三个维度作为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一阶满意度标准。把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约定标准达成度(PSD,纵向)和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SD,横向)作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双向平面标准(如图1)。
象限Ⅰ表明预先设定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到了或者接近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两者之间的耦合度极高,即高PSD和高SD,实现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之间无缝对接,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高;象限Ⅱ表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达到预先设定的标准,但用人单位满意度低,培养方案与用人单位需求脱节,培养出来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不能很好地胜任用人单位提供的相关岗位(如过度强调语言知识,忽视了商务实际操作能力),即高PSD,低SD,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低;象限Ⅲ表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没有达到预先设定标准,同时,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也很不满意,即低PSD和低SD,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低;象限Ⅳ表明用人单位满意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没有达到预先设定标准(如设定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必须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即低PSD,高SD,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低,需要调整其培养方案,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在此平面评价体系中,用人单位满意度(SD)和培养标准达成度(PSD)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函数公式表示,即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evaluation system,ES)=SD×PSD。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一阶标准指标:基本素质、语言商务知识、语言能力、商务操作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分别用PSD1、PSD2、PSD3、PSD4、PSD5代入上述公式得到:ES=SD×PSD=SD×(PSD1+PSD2+PSD3+PSD4+PSD5)=SD×PSD1+SD×PSD2+SD×PSD3+SD×PSD4+SD×PSD5。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5个一阶标准指标与用人单位满意度乘积相加能较客观反映出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的效度,其中,SD×PSD1、SD×PSD2、SD×PSD3、SD×PSD4、SD×PSD5分别反映对基本素质、语言商务知识、语言能力、商务操作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评价的效度。
用人单位满意度和培养标准达成度是构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两个一阶标准指标,在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时,需要统筹兼顾,不可偏废,力求达到动态平衡。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二阶标准指标
用人单位满意度和培养标准达成度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提供了一个总体评价依据,还需对这两个一阶标准子因子作进一步选择和确定,方可构建一个具体有效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专家咨询、一线高职商务英语教师访谈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调查,按照“非常重要”、“比较重要”、“无关紧要”和“不重要”4个选项,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一阶标准指标5个维度和用人单位对高职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一阶标准指标3个维度的子因子进行定序测量。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共有“非常重要”21个子因子,其中基本素质维度包括4个子因子,即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身心健康、人文素养;语言商务知识包括3个子因子,即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跨文化知识;语言交际能力包括2个子因子,即英语交际能力、汉语交际能力;商务操作能力包括6个子因子,即商务活动策划、撰写商务信函、商务文本翻译、缮制外贸单证、随行翻译、商务洽谈与谈判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包括6个子因子,即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自我管理、信息处理、创新创业能力。
用人单位对高职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共有“非常重要”17个子因子,其中英语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5个子因子;商务知识技能包括外贸与信用证流程知识技能、商务函电写作与处理、商务洽谈与谈判3个子因子;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协作精神、工作态度、性格特征、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9个子因子。
调查发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的20个子因子和用人单位对高职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17个子因子重合度较高,表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应与用人单位对高职英语专业人才要求基本吻合。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评价体系的理论模式及其特征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评价体系的理论模式构建
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和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满意度双向平面中,依据其一阶、二阶标准指标,可全面客观评价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与结果、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工作过程与业绩,确定两者之间耦合程度,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标准,以达到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之间无缝对接。一阶标准指标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总体评价依据,二阶标准指标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具体评价依据,二者结合可整体多维科学地反映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使得评价处于运动和发展状态(如图2)。
在图2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的一阶标准指标中的基本素质、语言商务知识、语言交际能力、商务操作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与其对应的二阶标准指标中子因子最终完成情况分别构成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中的构件1、构件2、构件3、构件4、构件5。用人单位满意度的一阶指标中的英语语言技能、商务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及其各自对应的子因子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中表现为构件一、构件二、构件三,其中构件一与构件2和构件3有较高耦合度,构件二与构件2和构件4有较高耦合度,构件三与构件1和构件5有较高耦合度。在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评价过程中,用人单位满意度的构件一、构件二、构件三和相应的标准达成度的构件1至构件5的耦合度为零或偏低时,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一阶和二阶标准达成度,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人才需求。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阶和二阶标准的实现都将最终落实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上,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满意度情况反馈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上,构成一个整体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理论体系的特征
该整体评价体系为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评价提供了理论框架,具有多维性、开放性、动态循环性、导向性。
1.多维性。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多维性主要体现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5个一阶标准指标和与其相对应的21个子因子上,体现在用人单位对高职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3个一阶标准指标与其相对应的17个子因子上,还体现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构件一、构件二和构件三分别与构件2和构件3、构件2和构件4、构件1和构件5有较高耦合度上。这样就可以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作出“总体粗放”到“全面具体”的评价,提高了评价深度和广度,凸显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总群体特征。
2.开放性。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评价方法和评价内容上。根据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和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一级和二阶标准,可采用里克特(Likert)五级量表形式进行定量研究,也可根据需要评价的维度及其子因子进行典型工作场景观察、录像转写分析和编写访谈提纲进行访谈等进行定性研究。整个评价体系不拘泥于某一种研究方法和某一维度及其子因子,而是一个针对需要评价内容,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使得评价结果更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的体系。
3.动态循环性。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动态循环性是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一阶标准指标到二阶标准指标,二阶标准指标到预期培养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构成一个子评价循环系统;还指预期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能否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即是否与用人单位一阶和二阶标准指标有较高的耦合度,得到评价结果反馈到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标准,构成另一个子评价循环系统。这两个子评价系统通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这个纽带,彼此间相互作用,不断调整和完善,构成整体动态循环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4.导向性。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导向性是指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专家咨询、一线高职商务英语教师访谈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调查,确定的高职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和用人单位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一阶和二阶评价标准,该标准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搭建了一个对话平台,对优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起到导向作用。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的多维复杂性使得该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本研究以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立体评价体系中的双向平面标准,确定该评价体系的一阶和二阶评价标准指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达成度有5个一阶标准指标和21个二阶标准指标子因子;用人单位对高职英语专业人才满意度有3个一阶标准指标和17个二阶标准指标子因子。在此基础上架构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评价理论体系,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与结果、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工作过程与业绩进行全面客观评价,确定两者之间耦合程度,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标准,以达到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之间无缝对接,凸显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总群体特征,具有多维性、开放性、动态循环性和导向性,其函数公式为ES=SD×PSD。本研究结果对完善高职商务英语学科和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同样对本科院校商务英语学科和专业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家务英语范文6
第一、重智育轻德育。家长教育子女的重点应是思想品质的培养、生活技能的训练、学习习惯和方法的指导、非智力因素的开发等,尤其应重视做人教育。然而不少父母却只关心子女的学习和分数,只要学习好,就可为所欲为,脾气大点没有关系,没礼貌也不要紧,如此种种,造成子女学习好,品德差,懒惰,缺乏责任感等。
第二、重物质轻精神。一些父母有意无意中在孩子面前表露出金钱,物质的利益取向,这就会给孩子在思想上扎下唯钱至上的根。另一部分父母也由于整天为自己的事忙碌,疏于照顾孩子,便以金钱和物质来作为对孩子的补偿。还有的则把物质奖励作为刺激孩子努力学习提高分数的一种有效手段。实际上,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灵上的关怀。如果孩子仅仅在物质上富有,精神上贫乏,尤其得不到家庭的关怀,则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不平衡,甚至到社会上寻求心灵的慰藉以致走上歧途。
第三、重管束轻疏导。不少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对孩子严加管束,并且一味以绝对权威的姿态对孩子命令、强制、干涉、禁止。常把自己没有达到的目标强加在孩子头上,硬要孩子去做他们难以做到的事情。孩子一旦达不到要求或提出异议,父母就给予非难、责骂,甚至侮辱、体罚。这样孩子则容易产生情绪障碍。为了反抗父母的暴虐,一些孩子会学会撒谎,搞破坏,甚至走上邪路;另一些孩子则会变得自卑、依赖、糊涂、迟钝,无进取心。孩子表面上规规矩矩,实际上却养不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缺乏主动积极的精神。
为了走出误区,父母首先应加强自身素质及人格修养,特别是精神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等,同时端正自身的育人观、成才观。家长要看到人格完善,优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在孩子成长期的特殊重要性,要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善待教育子女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要求子女。父母要充分认识和评价自身的言行,言行举止均要成为榜样示范。加强自身的责任感,改进教育子女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