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猪学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猪学样范文1
丁丁边走边看风景,突然,丁丁的肚子咕咕叫,他从口袋里拿出一根香蕉,剥开皮,大口大口吃了起来,吃得津津有味。很快,一根香蕉吃完了。丁丁,把香蕉皮扔在地上,丁丁又从口袋里拿出了一根香蕉,剥开皮,吃了起来。大象甩着长鼻子走过,他看见丁丁乱扔东西,急忙跑过去,用鼻子卷起香蕉皮扔到了垃圾桶,还对丁丁说:“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不要乱扔东西,要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更整洁。”丁丁红着脸说:“我错了,我会改的。”
丁丁继续向外婆家走去。这时,小熊猫莉莉急急忙忙跑过来,一不小心踩到了西瓜皮“啪”的一声,莉莉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丁丁扶起了莉莉,对她说:“以后要小心点,走路慢点。”
莉莉走后,丁丁弯下腰,捡起了西瓜皮,扔进了垃圾桶。
小猪学样范文2
一、意识,从“教师传授”到“自学探究”
“要想让孩子学会游泳,必须把孩子放进水里!”一个离开水的孩子无论怎样,都无法感受水的脉动;同样,如果不让学生进行自主、互助的操作与学习,无论如何都培养不出自主、互助操作与学习的学生。因此,要想学生形成自主、互助操作的能力,就必须将其置于具体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环境里,让他们自由地“摸爬滚打”。
例如“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如果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先由教师告诉学生用“纵向第几、横向第几”这个策略确定事物的位置,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策略进行练习,但这样的教学思路会使学生因失去自由地操作的机会而无法习得自主学习的能力。此时,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例题进行改编,首先利用多媒体在“书架”上摆满了图书,告诉学生需要确定的书(如《上下五千年》);接着要求学生根据投影中的书架,自由地选择合适的方法来确定这本书的位置;然后要求学生互相表述自己的方法,看谁的表述更清楚明了;最后确立“确定位置”的最好方法。虽然这样的教学过程费时费力,但学生经历了探究、合作、验证的过程,他们就会对“纵向第几、横向第几”这种确定位置的策略产生根深蒂固的记忆,从而让学生获得真正自主学习、协作探究的能力。
二、过程,从“井然有序”到“随机有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其关键在于主体能根据自己已知的知识和经验来完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布鲁纳也曾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因其个体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心理特征、智力差异等众多因素,导致他们自主学习的过程难以整齐划一,这种基于学生现状的现实就决定了课堂教学不能总是那样井然有序。因此,我们应从教师主导的“井然有序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转而关注课堂教学的随机性、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从而让学生自主互助操作与学习能力得到应有的发展与锻炼。
例如,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其算理是建立在“凑十法”的基础上的。当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凑十法”后,这样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需要注意的是,“凑十法”也不是“20以内的加减法”唯一的方法。有些学生对“双数”特别敏感,能一口气报出“6+6、7+7、8+8……”算式的答案,如果非要按照“凑十法”组织教学的话,他们也能用“凑十法”算出“6+7=13,8+5=13”这样的答案,但这样的整齐划一可能导致学生的思维趋于雷同而丧失对数学问题的独特视角。此时,教师就应考虑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不能整齐划一地全用“凑十法”来约束学生的思维,而应该搭建更多的舞台让他们自由地发展。
三、评价,从 “关注结果”到“过程肯定”
目前,我们国家的教育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关注了行为的结果(分数),这种评价的价值取向,导致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将目光定位在结果这一层面上,使得学生在自主、互助操作过程中的闪光点常常淹没在“漠视”之中,更使得学生在自主、互助操作过程中的热情淡化在“无视”之中。为此,我们必须改变评价中“关注结果”的倾向,实施发展性评价,建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评价观念。
例如练习:“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大3,这个数可能是多少?”这个练习是认识“100以内的数”的内容,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能根据提示熟练地写出相关的数。然而,这个问题对于抽象思维还不够完善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有一个学生在练习本上这样写道(如下):
个位上的数: 4、5、6、7、8、9;
十位上的数: 1、2、3、4、5、6。
从这个练习题的答案来说,这样的结果显然不符合要求,但我们静下心来,就会发现这个学生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他首先将符合要求的“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逐一列出,从而得出他心目中的答案。虽然这个结果与真正的答案还有一步之差,但这个学生的解题思路蕴含着一个非常朴素的数学思想——“逐一列举”,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能想出这种方法是难能可贵的。此时,教师就应该从“关注发展”的角度给予他充分的肯定,并鼓励他完善答案的表述方法。我想当教师给予他充分肯定后,他一定会在数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小猪学样范文3
一、释放学生的个性
语文课堂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从课堂中体会到社会跨度的零距离。在我的授课中,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中的细致的观察和热烈的讨论分析,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由此可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引导者和旁观者。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都是“满堂灌”,学生听进去多少那就不得而知了,学生吸收了多少更是无法验证。可以说,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教育,无法让学生真正地表现出自己的本性。在自主学习中,学生要完全自己学习,教师就要舍得放手,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争论、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交流找答案,体现出他们是课堂的主人。如在授课过程中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后,学生会用自己的方式获取知识,很多和语文关联的知识他们都会在质疑探讨中解决明白。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学生们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每个人都很有成就感,对学习其他课程也更有积极性了。
二、颠覆传统的教与学的角色
对于传统角色的转换是必须要改变的。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教师唯恐学生不会,唠叨的越多,学生就越会产生逆反心理。自从我转变了这种观念后,便意识到太强势地灌输的老师并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虽然有些教师一厢情愿地承担了所有的课堂任务,可是学生并没有按照他们设计的走向发展下去,很多失败的课堂不言而喻。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让学生得到发展,只要教师重新对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有效的激发和引导,交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找到驾驭学习的途径,就会使学生有超长的发挥。通过我长期的经验积累,学生开拓了学习思路,课堂的那点知识远远满足不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他们就会自主地去探究学习。
三、将课堂还给学生
语文课堂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找到了自信与快乐,他们在自己研究和探索发现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成果是欣喜的。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必须发现他们学习上的优点,多给予他们鼓励,在慢慢地培养中就可以看到他们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当今社会发展是极其快速的,当学生在课堂中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语文知识的延伸,教师就不能错失这个机会,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究,在感受时代变化的时候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感触多了,他们的语文知识面也就越来越宽了。学生没有行万里路的机会,但是有读万卷书的时间,当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触动了心弦,自然会有感而发,并通过自己的观察而有所领悟,考虑问题也会变得更周全。在课堂中,我会让一些学生谈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真知灼见。如在学习了《诗经》后,学生会通过互联网去了解《诗经》所涉及到的地理范畴,同时一些辅助的地方的风土人情也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学习《论语》的时候,学生们自己制作课件,充分领略出了孔老夫子的魅力所在,体验到了当时环境下的那份心情。语文常识的积累,正是通过学生的不断拓展得来的。
四、语文知识搬进工厂
技校的优势就是学校、工厂相结合,在学生走进校厂的时候,我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达到学以致用。这种实践,不仅能让学生有真正的体会,而且能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在劳动与学习之间,也就是说在“做”与“学”之间会有一个“瓶颈”。不要小看“做学问”,只有学生提出质疑的问题并从劳动中找出正确的答案,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达到“学生在工厂学习知识”的目的。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把对工作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知结合起来,多姿多彩的内容会让学生耳目一新,使他们的语文学习更富有情趣。当课文展现出来的时候,学生脑海中便会出现一幅幅生动的真实画面,从而使他们的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小猪学样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主体性教学;教学模式
一、课型内涵界定,构建知识体系
(一)小学数学复习课概念及功能
1.激活思维,理清知识脉络
从学生认知规律来看,知识的学习必须经历习得、巩固、迁移与运用几个阶段,而复习则是后两个阶段不可缺的重要手段。数学复习课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基本课型,从知识储备的丰富化、知识结构的浓缩化、错误典型的积累化、学习成果的共享化入手,更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稳定的在不同条件下都起作用的数学能力,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的目的。
2.系统归类,提升数学能力
复习课容量大、密度高、时间紧,是一项复杂的教学系统工程。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编写体系中,同一系列知识是呈螺旋式递进的,许多相关知识是分散在不同年级逐步出现的,因此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往往处于无序状态。所以小学数学复习课往往有两个功能:一是“理”,对知识进行系统归类、整理、综合,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二是“通”,融会贯通,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帮助学生建构起立体的知识网络系统。
(二)遵循原则及目标要求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主要功能是巩固、加深已学过的知识。在设计小学数学复习课时要遵循:针对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一是在操作上要确定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确定重点内容,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查漏补缺;二是要发展学生为主体,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薄弱环节得到提升,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是复习要注重知识的延伸,而且方法要多样,有利于学生发展创新能力。
二、交付“自主羽翼”,提升数学素养
(一)传统壁垒,呼唤“自主羽翼”
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在发生改变,但仍然存在传统的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练习为主,以教师的讲解为辅。这样的教学模式过低估计学生能力,学科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都是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没有意识到要把先进的教学观念转化为复习课的教学策略行为。为追求应试效果,强化训练和解题技巧指导过多,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究知识学习太少。
(二)主体教学,强化学习意愿
主体性教学是教师、学生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双重双向对象化活动,要求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使学生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意志、品质、情感和行为能力得以发展。小学数学复习课主体性教学模式,是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核心,优化教学过程,也是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人格等各方面素质主动发展的过程。
1.明确要求,提升参与率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利用,让学生参与归纳的过程。在复习中要体现:知识的疏理,规律的寻找,错误的判断,都放手给学生。但教师对于学生主动参与的要求必须正确、有层次、可操作性强,主动参与的形式要多样化。
2.互学互补,加大驱动力
主体性教学把教学过程看作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传递的互动过程和情感交流的人际交往过程。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主体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在复习中,当学生遇到有困惑的问题时,或探索开放性问题时,教师要创设一种研究探讨的氛围。通过深入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知识和技能上的缺陷,并对之进行弥补,从而更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提升数学素养,驱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和动力投入学习中。
3.尊重差异,增强能动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教师要尊重差异,进行差异教学。复习课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能够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正确认识自己近阶段的学习行为,判断学习的效果,增强学习的主体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教学评价给予学生一种成功的体验或紧迫感,从而强化或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并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调控,改进学习方法,不论是学习结果还是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甚至是学习创造性,多层次教学评价反馈,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注重了学生的个人感受,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猪学样范文5
本文作者:加春生毛泽明周淑芹周启扉曹凤云王俊峰王龙徐世文工作单位: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的认识
“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概念教育部在2011年1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要推行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比重应达到总学分(学时)的一半以上,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理论与实践、课堂与实践相互融合的“学做”一体化教学正是以这一原则为指导思想,并尝试将其贯彻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去。“学做”一体化教学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符合“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客观规律,将理论教学直接转移到可以进行实地操作的实训基地、兽医院或养殖场。在真实的环境里,教师进行示范操作、讲解其中的技巧,学生立即进行实践操作,这样对知识点的理解才更加深刻,对技能的掌握才更加牢固。“学做”一体化教学,将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转化为主动,使学生能够变为学习的主人,在做中学、学中做,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与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教与学分离的现象得到彻底改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因人施教,因才施教;使实践教学得到加强,使技能培养得到改善,使职教特色更加突出。“学做”一体化教学的特点结合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的特点,笔者尝试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学做”一体化教学中,有机地融合理论与实践。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以项目为引领、任务为驱动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激发,努力实现教学目标。“学做”一体化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以理论为实践服务、掌握实际技能为指导思想,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技能的有效性,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使师生得到良好的互动,使教学目标得到较好的实现。项目教学法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制定目标—展示目标—实施目标—检测目标—达成目标等几个阶段。结合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以“教学为本,专业为用”为目标,探讨项目教学,根据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项目,更好地贴近专业。由于《养猪与猪病防治》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项目教学法,坚持”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形成”学做”一体化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完善的实地教学环境具备良好的实训条件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基础,因此应建设完善的实验基地、兽医院、农场养猪场、大型养殖场。对实训基地的设备应加强维修保养,设专人负责,保证实际教学的顺利进行。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除有任课教师辅导外,还应有相应的实训教师协助,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因设备故障或教师方面及其他原因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学做”一体化教学中,任课教师真正具有“双师”素质,曾在兽医院、养殖场等生产第一线长期工作,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工作,还可以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长期合作、参加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对教师的实践技能加以培训,使其得到提高,能够满足教学要求。改革考试方式改革考试方式,完善“知识+技能”的考核办法。加大操作技能考核在考试中的比例,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注重实际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养猪与猪病防治的考试采用实践考试方式,按理论占30%、操作占70%进行综合评分。“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过程“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施要在教室利用网络教学广播软件进行屏幕广播。利用农场、养猪场的便利条件设置远程教学,在教室内在线视频观看养殖场的实施情况,例如猪场选址、建设情况,妊娠舍、繁育舍、保育舍、后备舍、育肥舍的饲养管理情况,都可以利用远程技术进行教学。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提出有适当难度的几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认为仍然有学习的必要。例如在讲解猪瘟这节课时,先让有养猪经验的同学介绍对猪瘟的认识,再提出猪瘟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治等问题,让同学们带着疑问来学习,学习的热情会更高。\展示项目,激发兴趣将预先在兽医院录像的病例展示给大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兽医院的资源,在有病例时,同学们因有其他的课而不能够到兽医院现场学习时,可以进行录像供学生观看。引导探索,实施项目1)将一个大项目分割成几个易于操作的小项目,对于每个小项目,教师先进行讲解、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训练,教师观察学生训练情况,对于训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并进行讲解。对于难度较大的项目教师可以反复进行示范指导,学生反复进行训练,直到学生操作规范,技能熟练,再进行下一个小项目的示范操作。这样和学生交互进行,直到完成整个项目。2)由于学生对项目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具体要求,例如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抗体的检测,可以安排操作能力强的同学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能力弱的同学进行胶体金检测技术,巩固基本操作。3)为了激发学生探索创新欲望,可以自主设计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猪瘟疾病的诊断,除了可以检测猪瘟抗体外,还可以设计检测猪瘟抗原,效果更加好。4)可以通过展示优秀学生的技能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成项目,归纳总结完成项目后,要求学生们总结方法、步骤和技巧。“学做”一体化教学的优越性1)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兽医院、养殖场的便利条件,通过视频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搭建校企互动信息化教学平台,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艺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学校课堂,提高学习效率。2)理论知识比较抽象、枯燥,“学做”一体化教学可以通过实践把理论知识融合到实际操作中去,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并得到感性认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得到锻炼,教学效果事半功倍。3)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能力,并且去掌握前沿的知识、技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学生在生产一线学到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与技能,也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课堂能够有效地与企业结合将课堂建到产业园区、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建立和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使毕业生就业与生产一线相结合,提高学生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等。学生评价自“学做”一体化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实施以来,教师教学时教之有物,学生学习时学之有技,将来进入社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且立于不败之地,这种教学方法将抽象理论具体化,空洞内容实战化,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操作,在操作中掌握技能,使技能更加熟练,更加牢固,终身难忘。应用推广实践证明,在高职教育中,一体化教学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目前,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已将其推广到牛羊生产、禽生产等课程的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小猪学样范文6
关键词:诱发学习兴趣;唤起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兴趣;增添发展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161-01
传统的数学课堂把丰富复杂、动态变化的教学过程简约化归为“明算理,重练习”的特殊认识活动,导致数学课堂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机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学生学习起来觉得枯燥、乏味,没有激情。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用新颖有趣的教法诱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这就要先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越能抓住学生的心,他们就越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要善于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感,从而神情专注、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例如果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我说:“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开展计算比赛,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接着我出示了如下题目:3+3+3,7+7+7+7+7,8+8+8+8……+8(100个8)。看了题目以后,小朋友们马上投入到紧张的计算比赛中去,正在兴致勃勃的把数字一个一个的加,我却立即说出了得数。小朋友们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很奇怪。这时我说:”其实,老师做加法的本领并不比你们强,只是我掌握了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以后,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加法时,速度就会快多了。这种运算叫乘法,你们想学吗?“正是这一举措,展示了乘法这一教学内容的内在魅力和巨大作用,无疑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了,从而诱发了学生急切学习乘法的需要和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用数学本身的内在力量唤起学习兴趣
“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各种数学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解决数学问题时思路的开阔和敏捷,数学思维的各种特殊而巧妙的形式……构成了数学这门学科的潜在的吸引力。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这种内在力量显示出来,使学生看到一个“快乐的数学王国”,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对数学产生深刻的兴趣。如在教学“20以内个数的认识”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同学们排队做操,小华的前面有5个同学,后面有8个同学,这一队一共有多少同学?让学生解答,结果学生们不假思索的告诉我:5+8=13(个)。看着学生们一个个神气的神态,我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讲了一个故事:兔妈妈带小兔们到草地上去做游戏。天黑了,兔妈妈让小兔们把队伍整理好准备回家。她认认真真的数了数,大吃一惊:“不好,丢了一只小兔”。她又仔仔细细数了一次,小兔却一只都没少。为什么14只兔子变成了13只呢?这时学生们顿有所悟,边笑边喊:“兔妈妈把自己都忘了数了。”也正是此时,学生们马上意识到刚才那道题存在的错误。纷纷表示怎么把小华给忘了。如此妙趣横生的数学内容,当然深深的吸引了学生。此外,还可以组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算,一题多编等活动,显示出数学特有的内在力量,唤起学生对之产生深刻的兴趣。
三、用数学的应用价值调动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也都直接或间接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领域和生产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要讲来源,讲用处,通过联系实际,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产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在教室里布置了一家超市,里面摆了好多商品,琳琅满目,选一位小朋友扮演售货员,其他小朋友先仔细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人民币,使课内的数学知识得以巩固。另一方面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既看得见也摸得着,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用学习的成功感增添学习兴趣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是在自身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某种成功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责任在于相机鼓励、诱导点拨、帮助学生学习获得成功。当学生想独立的去探索某个新知时,要十分注意情绪鼓舞:“你一定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你一定能行!”等。当学生的学习停留于一定的水平时,要注意设“跳板”引渡,使他们成功的到达知识的彼岸。当学生的学习活动遇到困难,特别是后进生泄气自卑时,要特别注意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使他们“跳一下也能摘到果子吃”。这样,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就会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满足感油然而生,进一步增添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五、用数学课外活动发展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