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老师的文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描写老师的文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描写老师的文章

描写老师的文章范文1

1.知识与能力:帮助学生初步感知人物的心理描写

2.过程与方法:

①帮助学生领悟并运用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

②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尝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鼓起描写人物心理的信心,激发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的兴趣。

教学重点:领悟并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大胆对人物的心理进行描写。

2.激发学生心理描写的兴趣。

教学设想:

1.课前让学生收集阅读过的文章中的心理描写的句子做成卡片,注意体会其作用。课堂通过展示学生的预习成果,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心理描写及心理描写的表达作用。

2.如何写好心理描写,是全课的重点。精心设计有代表性的心理描写的句子,引导学生从中探究出心理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同时让学生明白同一种心理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现。

3.学习重在应用。为了能使学生把学到的方法广泛运用到写作实践中,设计两个写作训练:一是创设生活,进行人物心理描写;二是在具体的文章环境中补充人物的心理描写。

二、学习过程

1.感知――心理描写

下面两段习作,都是写一个犯了错的学生进教师办公室的情景。请你进行比较后说说自己的发现。

(1)我走进办公室,迎面正碰上黄老师的目光,目光里充满了责备,我喊了一声“黄老师”,黄老师点了下头,只是“嗯”了一声。

(2)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黄老师的目光,那里没有了往日的慈祥可亲,而是充满了责备。于是一阵恐惧袭上心头,我只好勉强地笑了笑,喊了一声“黄老师”,连声音都有几分颤抖了。黄老师皱了皱眉,鼻孔里“嗯”了一声。我的心又是一阵紧缩:我犯了什么错吗?

2.领悟――心理描写的作用

联系你读过的文章,说说你对心理描写的表达作用的理解。

3.探究――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展示下列心理描写,你认为哪些写得好?你能从中探究出心理描写的方法吗?

(1)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2)我不停地在尽量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偷地打了一个小时的游戏。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3)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4)略

(5)略

第一段写得不好。写的是他知道考试成绩前后的心理活动。虽然,他用“紧张得要命”“很是伤心”等词,但我们并不感觉到他有多紧张,有多伤心,原因就是他用抽象的代替了具体可感的描写。

心理描写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神态描写、梦境和幻觉描写等,间接描写包括环境烘托、动作语言描写。

以上第2段用了以下心理描写的方法:

(1)内心独白。

(2)通过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理。

(3)幻觉描写。

(4)环境烘托。

三、运用――尝试心理描写

1.根据下列情境,想象人物心理,用生动的语言把它描摹出来。

情景:

老师又开始提问了,这次的问题很难,任凭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答案。这时,老师的目光在全班搜索起来……

2.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变化。给下列横线补充人物心理描写。

正文略

3.余香绕梁:

请你下课后根据下列情景续写一段话。

情景:

描写老师的文章范文2

有个同学写“妈妈正在包馄饨,很快就包完一个”。这样的情节太笼统,太不具体,因而不够生动。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她进行了修改:妈妈把一叠馄饨皮儿都拿在左手心里,右手用筷子头挑一点馅儿,往皮儿里一裹袁然后左一捏,右一捏,一只馄饨就在她手中“诞生”了。

这里通过“拿、挑、裹、捏”等一系列动作,把妈妈包馄饨时的具体动作写了出来,由此可以看出妈妈动作的娴熟,因而生动传神。

有的小乐豆说了,写作文时,老师总是要求我们如实写出一个人的动作。老师的话是有道理的,可是描写动作多难呀,一个动作很快就做完了,很难看清楚,也很难描写下来。小乐豆们说的确实有道理,那怎么办呢?老师在这里给你支一招,其实,再复杂、连贯的动作,都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在观察和描写时,如果把动作分解成若干步骤,一步一步仔细观察,并选择恰当的动词一步一步地描写,就不难把人物动作写具体了。动作分解得越细,描写越细致,越能突出人物的特点,文章越生作文乐园•名师引路动作描写动。

有一个同学这样写了妈

妈炒菜的过程:开始炒菜了,妈妈先打开液化气开关,火苗 “腾”地一下子烧了起来,红红的火苗欢快地跳跃着,舔着锅底。等锅烧热后就倒上花生油,不一会儿,锅里就冒起了油烟,发出“滋滋”的响声。妈妈把切好的葱花扔进锅里,等葱花变黄袁冒出一股香味,就把菜倒进锅里,用铲子不停地翻炒,菜在锅里随着锅铲的翻动,好像在舞蹈。等菜慢慢变黄,再倒入酱油、盐,接着用铲子翻动几下,撒上味精,再翻炒几下,就出锅了。

在这里,作者把妈妈炒菜的动作进行了分解,然后抓住妈妈炒菜时的代表性动作,进行了具体描写,清楚地写出了妈妈炒菜的全过程,使妈妈炒菜时熟练的样子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要写好人物动作,就需要平时生活中注意进行细致的观察。在对人物动作进行细致观察后,既要把人物做事情的全过程写清楚,又要把人物活动的每个步骤一步一步地写具体。当然,在写的时候,也不是把人物的所有动作一一写下来,而是要把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的典型动作写下来,这样才能够使得人物形象生动鲜明,文章层次清楚。

描写老师的文章范文3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也曾和许多老师一样,每每作文时,首先给学生出题目,然后就题目的要求,范围等做一些必要的说明,便放手让学生去写。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多半或者内容空洞,泛泛而写;或者描写不具体,不形象,不生动,味同嚼蜡;或者有些懒惰的学生从别人的文章中借来事件,然后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文章。有时,本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学生写起来三言两语,蜻蜓点水般一笔带过。特别是到了应该重点描写的地方只以“美极了”、“高兴极了”、“激动极了”等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词语一笔带过,而为了凑字数,又把与题目无关或与中心无关的内容硬塞进文章中,造成文章的臃肿。凡此种种都是学生在作文中常出现的毛病,并且克服起来,相当困难。为了克服这样的毛病,笔者也曾想过好多办法,但收效甚微。后来,笔者看到了有关分层教学的文章后,豁然开朗。笔者尝试着用这种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针对学生文章常出现内容不具体的毛病,进行专门强化训练

首先,我们把写作能力分成几个层次。一是把文章的内容分出主次轻重。如叙事能力我们将之分成概括能力和描写能力,描写能力我们又分成各种具体的描写能力。为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描写的重要性,我们分别就各种描写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不应急于让学生写那些空泛的大题目的文章,而是从写好一种心情,一种景致,或点滴感受入手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我们可让学生写“紧张极了”这样一种心情,让他们写出是什么事造成“紧张的心情”,并且要他们明确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主要有哪几个,以及事情的前因后果等,一一列出表格,然后再让他们根据所列表格,紧紧扣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及内心活动来进行写作。由于内容具体,思想单纯,事件具体,学生写起来很是容易些,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这样训练的时间长了,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相应就会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根据概括句来训练学生具体描写的能力。许多时候,我们的学生只能泛泛而写,不知道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将所要写作的内容具体化,如“这朵花真漂亮啊”,学生不知道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展开描写,导致文章内容苍白。在教学中,我们要求通过花的颜色、形态等各个方面将漂亮具体化。同时,在写作某种花的颜色的时候,还要求学生要运用各种具体的修辞手法,或者展开联想、或者拟人化、或者比喻,将所写的事物进行细致的描写,这样,时间长了,学生自觉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能力也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围绕中心选材的能力

中心是文章的统帅,是文章的灵魂,学生在写作中常出现的毛病是中心不明确、主题不突出。其中的原因就是有好多学生在写作前未确定好文章的中心,写起来就难免东拉西扯,漫无目的。为此,在写作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先确定好中心,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一步。首先,确定中心时,应尽量让学生把中心定在一个方面,避免太复杂。比如“我的老师”、“我的妈妈”这类题目,因学生经常与老师、妈妈接触,他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感受和想法。如果写前不确定好一个方面,学生往往会,哪方面都想写,但哪方面又都写不具体,造成文章内容的杂乱与空泛。因此,确定好文章的中心,是写好文章的第一步。而言确定文章的中心,首先,要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炼思想,培养他们概括生活的能力。如《我的老师》,这类题目学生写得比较多,认为没有什么新意可写,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想一想,他们认为老师给他们最深的影响是什么,是老师的平易近人呢,还是老师对工作认真负责,还是老师对差生的关心爱护等等。中心确定好了,再让学生去搜集与中心有关的材料,写作时,根据确定的中心学生可确定好典型事例,根据中心,再让学生去确定事例里老师的哪句话、哪几个动作、神态等。重点写出可以把老师的特点突显出来的部分,这样学生很快就可以抓住主要内容,从而减少了写作中的盲目性,增强了目的性,为下面的写作铺平了道路。时间长了,学生自然就可以养成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这既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与情感实际。

三、语言关

一般来说学生只要有了可写的事件和可写的内容,语言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但这还不是全部。在表达上语言生动不生动、形象不形象以及能否传神达意把所要表达的内容传达出来,还需要长期的练习与学习。

词汇是构成文章的砖石,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这就要求把词汇的积累作为重要的关口。如何积累词汇呢?传统的方法是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单独摘出来给以解释,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但这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词语的运用。任何词语只有在句中,在文章中才能显出其意义,也只有在句中文章里面才能见出该词的功能。因此,现在的教学都注重结合文章的讲解,随文识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但光有这还不够,还需要学生到生活的大海中去学语言。我们让学生手头备一个语言本,把听到的好的语言随时记录下来,另外,还经常让学生做一些小练习,如可以让学生描写老师的外貌特征,或者用准确的语言写出老师习惯性的动作,在生活中还要他们注意身边的人、事、物、景,并把他们的感受随时记录下来,作为日记的内容。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我们经常这样不间断地训练,时间长了就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总而言之,写作教学要想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除了让学生多写作以外,还要给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让他们在方法的指导下进行一些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使他们各方面的写作能力有一个很大的提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描写老师的文章范文4

关键词:引读;外貌描写;教学流程

我最欣赏他的课主要有三点:

一、雁过无痕的引读

他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刻体悟第一自然段的审美感觉,熟读背诵第一自然段”这一教学目标的处理得非常好。我们都知道背诵是语文课堂上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学生也是比较怕背诵课文,很多老师也会把背诵放在课后让学生去背。在教学这个自然段时他是这样设计问题的:

指名个别读。教师指导: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场景?边读边想象。(读书时心里要想到所读的画面和情境)我们齐读。这些颜色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你能把色彩和景物连起来读吗?指名读。

教师示范读。学生齐读。后两句谁来读?用一个字形容眼前的闰土?我们要学会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你能读出他的英勇无畏吗?这段话很有意思,有点像惊堂木一拍,像什么?

谁来用评书的方式来读一读?教师示范读。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老师点评。

画面怎么样?带着这种感觉,读出那种静态和动态的画面。生齐读。

作者用什么让我们觉得这景色很美?带着这种动静相结合的感觉再来读一读。学生齐读。

教师以评书的方式读课文,在学生的多次朗读中,不仅理解了这段话的意思,而且达到了熟读成诵的效果,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这就是“雁过无痕”的教学方法,这视为高超课堂教学

方法。

二、外貌描写的处理之妙

罗老师通过一个问题“请找找描写闰土的外表的句子”,让学生找出来并且读读,再让学生说说闰土是一个怎么的人。学生说出了闰土是一个勇猛无畏,憨厚老实的人。让学生知道要通过外貌描写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而且罗老师还运用丰子恺对人物的绘画来分析鲁迅的写少年闰土的外表的写作特点,让学生知道了外貌描写不是把所有的特征都写上,而是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两三点来写,这样在课堂上就能对学生的写作方法的指导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课堂教学策略非常到位

整节课的安排非常紧凑,思路清晰,运用各种策略让学生真正走入了文本,理解了课文。

这节课的脉络是初读、梳理文章脉络、指导朗读、研读课文。罗老师按这样的教学流程,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结构,让学生在大体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细读文章的重点部分,抓住文章中的第一段和外貌描写来朗读,这样的处理让课堂最有特色、最感人、给人印象最深刻。使学生在读中能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接着让学生品味课文时,抓住了重点字、词、句去细品,也抓住了文章的细节、动人处让人去回味。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能深刻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罗老师在教学研读课文这一环节时,让学生找出文章写了哪几件事,而且要用四字词语概括出来。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真正学到了阅读的方法,同时提升学生的概括

能力。

总之,这一节课让我知道了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多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意思,理解文章的内容;一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教学目标,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教学目标为

描写老师的文章范文5

【教学构想】

言语学习,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要义。本文内容浅显,学生在“解读”方面应该不成问题。研读课文,感觉冗余和害意的文字不少,而删减后稍做修正,就读着干净清爽多了。作为入选教科书的文章,其言语形式,应该经得住推敲。因此,我决定把该文的教学定位于“鉴赏”,侧重于评价性阅读。

简言之,我教《王几何》,就一个字:删。删后对比表达的效果。删是手段,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言语发展的契机,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基本思路是:先让学生寻找文中写得好的地方;再让学生来做删除和评价的工作;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删后还要如何修改和完善。一句话:学习――批判――建设。

【课例概述】

一、预习

老师提前安排如下学习活动,指导学生预习:

(一)你喜欢这篇课文吗?请写下你的印象(感受、心得、观点、看法、疑问……)。特别欢迎提出独立见解。

示例:感觉作者对学生生活,对学生心理,对课堂情境是陌生的。通篇似在模拟学生腔,但始终都有点隔膜。

(二)针对本文的主题呈现、叙事技巧、描法、情节设计、语言表达、人物形象(各小组任选一项),从言语的层面评说其优点与不足。形成各组的探究成果,并整理成文(最好能拟一个题目)。

示例:叙事组 说说叙事技巧(或悬念设置)。

(三)每个同学任选评课文一两个自然段――你认为写得好的地方,或者令你反感的地方。(写清段落序号)

示例:第三段中的“须臾”,文言的腔调,与全文语言风格不谐调。第七段中的“挤眉,弄眼”,矫揉造作,庸俗不堪。第八段中的“面向课堂”,原来面向哪里?删除或改为“面向学生”如何?第十六段与第十七段中“嘈杂”与“洗耳恭听”自相矛盾。

二、探究(学习活动二,过程略。)

三、展示

学习活动(一)

刘潇雯:我喜欢这篇课文。它的题目十分独特,既点明人物,又有吸引力。情节也很有趣,让人过目不忘。作者把“王老师”的第一堂几何课写得很生动很形象,从中可以看出这位老师是一个开朗幽默、教学方式新颖独特、不循规蹈矩、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让人有上完这节课还想着下节课的想法。我想,要是有一位这样的老师给我们上课,那该有多好啊!我也很敬佩这位老师,他巧妙地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第一堂课就让学生喜欢上了他和他的课。

史玉娇:比较喜欢。这篇课文描写了一堂妙趣横生的几何课,读来亲切感人。叛逆期的学生比较喜欢离经叛道。文中的老师深谙学生的心理,独具匠心,他知道用什么方法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上课不死板,不摆架子,和学生平等交流,相处融洽,课堂不乏味,气氛活跃,上这个老师的课不拘束,很轻松,很自由,学生身心得到放松,快乐的笑声充满课堂。我仿佛身临其境,走进了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感受到了一堂欢乐有趣的几何课。处处写笑,仿佛不是一个陌生的老师,而是一个知心朋友,笑得毫无顾忌,笑得肆无忌惮,一堂课都在笑声中度过。哪个老师上课,学生敢如此“放肆”?文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陈梦瑶:不喜欢。没有让我感到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对学生心理、课堂情境、人物神态的描写,脱离实际,感觉像是捏造,而非作者真实的亲身经历。本文是回忆学生时期的生活,是以学生的口吻叙述的,却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写,难免会有一些假:想象的成分过多,太过夸张,这样只能弄巧成拙,不切实际。只有后边老师向大家说明道理时的表情,才是老师真正可能有的表情。开头平常、平淡无奇。文笔太过幼稚,且用词不当。语言重复嗦,像个“更年期的阿姨”一样,使得本来写的一件有趣的事也不怎么耐读了。“王几何”的形象不饱满,没有立起来,学生群像也过于平面化、模式化。

学习活动(二)

主题组:

(李小搴组)我们组认为:在第一节课上让学生感受到几何的趣味,把学生领进几何的大门,让学生在无形之中爱上这门学科,这才应是入门课的主要任务。而这个老师一节课的时间不讲任何关于几何的知识,让学生大笑了一堂课,太过荒唐,简直是搞笑、胡编乱造。而且,文章并无深层的内涵和意义,缺乏思想性和文学性,太过简单浅显,让人一下子就能看透文章主旨,少了让读者回味思考的韵味。并且,作者的一些描写也并不到位。这个“王老师”更像是作者幻想出来的,本文总体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老师补充:说说徒手作图。 )

老师认为:“王老师”的“结束语”说教味太浓,作为几何入门课,也没有说到点子上,试问:学习哪一门功课不需要“热爱”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况且由徒手作图而突然进入人生教育,也不见得真有效果。从写作的角度说,刚刚还是“泪流满面”,老师的一番言归正传的教导就让学生立马“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主题思想”的加入有些生硬和突兀了。徒手作图,偶尔露一手,也没什么,但要拿这个来说理,就是用不恰当的例子论述正确的道理――同学们学完这篇课文,会不会得出学习几何的最高境界就是徒手画出最完美的几何图这个结论呢?“有一位业务水平极高……的老师”,点睛之笔竟也如此粗糙,内容和主题缺乏内在的必然的逻辑性,因为所叙事例无法印证这一点,毕竟,数学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是用徒手作图来体现的。而从全文看,没有写出这个老师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一面,哪怕是只有一句话。

叙事组:

(马志远组)我们组认为:本文故事生动,情节曲折。一节很普通的几何课,然而在作者的笔下却异常生动,不仅写出了老师的教学过程,还写出了同学们的反应,可以说故事一波三折,充满了趣味和悬念。比如,作者写几何老师来给我们上几何课,可老师只笑不语,令大家怀揣各种猜测,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这种叙事技巧值得学习。一马平川的文章让人乏味,而一波三折的文章会引人入胜。授课的每个环节,“王老师”都精心设计,叙述详细,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师生情。课堂结束时,老师才点明用意。这种构建文章的方法非常巧妙。

描写组:

(随雪组)我们组认为:从整体看,本文的描写不能堪称完美。外貌描写没有多少新意,没有达到让读者感觉眼前一亮,立即被吸引住的效果。神态描写,如“……得意洋洋”,这一处较好,似乎在问同学们:“你们能做到吗?”其他地方则大多夸饰过度。如,全文对老师和学生的笑描写得太夸张。语言描写,揭示出了“王老师”的性格:幽默、风趣,但过于嗦。对老师画图一处的动作描写很好,通过“反手”“标准”等几个词,让读者对“王老师”的高超技艺,感到好奇和敬佩。

老师补充: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本文在描写上,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既表现一些少年可爱的形象,又衬托了一个教师可爱的形象。这种写法值得学习。老师的出场,“方头大耳”“矮胖结实”“挤进门”,描写得好,简洁,形象突出。尤其“挤”字用得好,有幽默味,让人会心一笑。但遗憾的是,全文中自此处之后的描写,作者在着力于语言的生动活泼和内容的生动有趣时,却忽略了情境的真切和语言表达的分寸,有些过犹不及。比如,老师自报其名,声音洪亮,却写学生“被镇住了”“大气也不敢出”“屏息静听”(后两者重复),这让人不可思议,学生被吓住了?这些学生是幼儿园的孩子吗?真实的课堂上会这样?

情节组:

(黄雷组)我们组有几点疑惑:其一,“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若说是“伏笔”的话,后文也没有照应。那么,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徒手画图没用着,难道只是表明人物职业身份的“道具”?其二,“一齐哄堂大笑”,似有问题。老师微笑着注视学生,时间长了点,就会发生“哄堂”事件?这不大可能吧?其三,同学画图。根本没当事?闹着玩呢?试设想:如果学生不是嘻嘻哈哈,而是努力在画,认真在和老师比试,也不敌老师的绝技。这样设计情节,反衬效果会不会更好一些呢?其四,这位有一手绝活的“王几何”老师,在当地应该小有名气。“教了20多年中学几何”,也应该弟子众多。既然绰号是“上几届的同学”给取的,“我”班的42个学生也应该有人早有耳闻了,这第一课何至于有如此大的悬念?爆出这么多的笑料?其五,学生明明知道老师是几何老师,明明知道老师是在上几何课,明明看到老师画的是几何图形,怎么可能有“几何课竟变成了图画课”的错觉,学生连几何课与图画课也区分不了了吗?如果“王老师”真的把几何课上成了图画课,则恰恰说明了这是一个不合格的几何老师。其六,我们发现“泪流满面”和下文“鸦雀无声”之间有个时间差,感觉这里好像少了一笔情节的过渡。

(老师插话)关于第六点,大家怎么看?

(学生讨论后)老师补充:说说断层。

“几何老师在同学们快乐得泪流满面的大笑中结束了第一堂课。”从全文看,这句话容易给人造成误解,以为整节课都在嘻嘻哈哈,一直笑到了下课呢。按理说课文所写那些笑料只能是这堂课的“序幕”。难道整节课就只有这个见面仪式,没有具体教学内容了?感觉文章中似少了一笔情节的过渡。“鸦雀无声”和“泪流满面”之间有个时间差,而这个时间段就该是开场白之后的教学时间。次要的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当然不必详述,但是,必要的情节,哪怕是一笔带过,也必须有所交代,而不能只字不提,不带而过。为避免引起读者的误解,还是有必要点一笔。后来,在网上看到一则材料才知:“……在几十双睁圆的眼睛和一片惊叹声中,他接着描绘圆圈和三角形的世界,使我想起儿时砌过的积木、美丽的迷宫和古埃及灿烂的金字塔……”,这是作者原文中的话――原来是被编者删掉了。原文关于课堂具体教学内容方面的叙述,被编者删掉的不止是这一段(作者原文全貌目前还搜不到),就不再一一列举了。但是编者还是忘了一点:至少要保留一处,以避免引起读者的误解。

语言组:

(宋佳组)说说“笑”。我们组统计了一下,这篇千余字的文章中,一个“笑”字,竟出现了16次(除去有“笑”字没笑意的两处,也有14次)之多!仅“哄堂大笑”就出现了两次。有意为之的痕迹太明显。读起来让人觉得不舒服。要渲染课堂气氛,有必要让同一个字同一个词堆砌成山么?有必要让同一个细节同一个情境反复重叠泛滥成灾么?作为读者,如果说有几次还是会心一笑,那么作者一再点“笑”,反而不可笑了,让读者都笑不起来了,至少我们没有觉得有多少可笑的。

(老师插话)其次是“胖”。提到“胖”或间接提到“胖”的有12处之多。

老师补充:说说“矮胖”。“矮胖”这个词出现了8次,把“矮胖”作为老师形象的符号反复强调突出,语汇匮乏、机械重复嗦不说,也不利于塑造老师的形象。点到即止即可。因为“矮胖”的体貌特征不足与人物的精神面貌、性格特点、才华能力形成有效的关联,比如“烘托”、“反衬”。所以,此文中不厌其烦地点“矮胖”,给人感觉幽默成了“戏谑”。其实,此文在开始完全可以先以“几何老师”相称;老师介绍了自己的姓名之后,可以称呼“王老师”;老师介绍了自己的绰号之后,转而直接以“王几何”相称――风趣,且与题目一致。

人物组:

(张雨晴组)活在纸上。我们组认为:作者塑造的“王几何”这一人物形象比较成功。本文写“王老师”先用独特的方式吸引学生,让读者看到这位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接下来,所写“王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使学生和他更亲近了几分。作者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点,如“胖”“笑”,没有造成“大众脸谱”。而且,作者刻画人物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读起来好像“王老师”就在眼前,仿佛自己就在上这一堂几何课。一个循循善诱、平易近人、民主开放、不拘一格、教学得法又个性十足的几何老师跃然纸上。“王老师”的形象被作者写活了。

学习活动(三)(整合稿 节选)

(说明:为减少字数,课文内容仅以段落序号替代。)

[1]王玉珠:开篇不简洁。

[3]张佳雯:“黑眼睛”中“黑”字多余。聂昊:“一齐望向教室门”,不大符合实际。朱亚捷:我觉得“胖”也要写得含蓄一些,不然,有点对老师不尊敬的感觉。

[4]李新宇:“深沉”与此刻的环境气氛不谐调,应删除。

[5-6]崔娜:“一分钟”“两分钟”过于精准化,表达反而不够准确了。

[7]陶怡然:“哑笑”又有什么“神气”可言?莫名其妙。刘潇雯:我认为这句话好像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一个聋哑学校的老师怎么可能来教几何?他应该在聋哑学校啊?夸张过头了。

[9]李泽轩:“站”字用得好!图形的逼真,衬托了“王老师”技艺的高超。陈曦:作者怎么可能知道全班同学都在想什么呢?

[10]闫丽丽:“右嘴角微微斜翘”有一种“阴谋得逞”的意味,写出了“王老师”的幽默感。赵智超:“全班42双黑眼睛,惊讶得每一双都放大半公分”,同学们的表情太统一了。“放大”应改为“睁大”。

[12]杨雪茹:“全班男女同学”重复嗦,“男女”应删除。下同。

[13]闫思维:既然是私下里取的绰号,“王老师”怎么还会知道?

[15]陶怡然:不解。“王老师”并不在意同学们在私下给他取绰号,相反,却以此绰号为荣,可见“王老师”的豁达大度、风趣幽默、与众不同,为什么不亲切地称呼“王老师”为“王几何”呢?刘凡:“老同学”联系上下文可知,是“王老师”以前教过的学生,但字面上会让人以为是“王老师”的同学。“那些”前若有“你们”二字就没有歧义了。

[16]于思琪:文章的着力点又不在这个方面,何必扯上那个“年代”的背景?作者何必急匆匆地自己跳了出来?这段话是对“王老师”的揶揄还是褒奖?应删除。

[21]姚家宁:这个“丑陋”用得好!

[22]解朋辉:不可思议。就算老师讲课再有趣,同学们也不可能笑得“满脸泪水,喉咙发肿”啊?这夸张也未免太过离谱了吧?应删除。

[23]朱锟:“对天发誓”大可不必,读者选择相信就是了。张新举:“忘乎其形”太雅,且与后两词不搭。“乎其”应删除。

[24-25]梅傲寒:“……结束了第一堂课”与“下课前的结束语是……”两段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先后顺序?

[26]李长平:“面无一丝笑容”,太过生硬,与前面的“眉开眼笑”等反差过大。

[29]刘凡:“毛根儿”,方言的运用为文章增色。郑琳琳:提父亲的名字,让读者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赵永康:这句话增强了“故事”的“可信度”。尹梦焕:既然是父亲的朋友,就一定认识,为什么还要说他是“聋哑学校的老师”呢?

【课例反思】

由此来看,该文文辞不够严谨,在语言的运用上起不到应有的示范借鉴作用。它既无语言文字和谋篇布局上的佳处,也无主题的多元和深度。多了噱头和虚招,少了内涵和思想,技法不高,浅拙的痕迹也没能藏住――连初一的孩子都能看得出来。总的来看,该文稍显粗糙、平庸、浅薄,没有多少回味的余地。

课文不是圣经。欣赏该文的亮点固然重要,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更重要。有缺陷的文本往往更具教学的价值,因为,“问题课文”本身就是宝贵的教学资源,“纠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佳径。所以,教学本文,我选择的是“鉴赏”这个教学策略。

描写老师的文章范文6

—怎样描写场面

场面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感情与情绪的渲染,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那么,场面描写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场面描写是对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画面所作的描写。它所表现的是特定场合中的人物、环境和情节的综合。

 场面描写既然是对特定场合中的人物、环境和情节的综合描写,它就具备了描写中的三要素:场面中的人、场面所处的环境以及在这个环境中展开的情节。那么,正确处理其中人物、环境、情节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场面描写最基本的技巧。



人的活动。场面描写离不开人,更离不开人物的活动。

 环境和情节。特定的场面必定是发生在特定的环境中的,具有特定情节的。所以,场面描写的另一个着眼点就是场面所发生的环境及其中的情节。

动态。场面描写所要注意的极重要的一点是:动态。场面中的人、情节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有这样,这个场面才是有声有色的 场面描写的种类:

有的场面描写以刻画人物为主,或勾勒,或描摹,或衬托,以各种方法让人物形象在场面中鲜活起来;

有的场面描写则偏重于情节的制造,或造成悬念,或预设伏笔,或制造冲突,从而帮助主要事件的发展;

有的场面描写则刻意渲染、烘托气氛,以展示特定的心理活动或特定事件。

但无论哪一种场面描写,都要学会截取场面。从而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



 截取场面是个长期观察积累的技巧。在写作中,所选取的场面中,既要有对整个环境的概括,又要有特定的环境要素和人物活动,既要有“大”的环境,又要有“小”细节,从而将整体描述与细节刻画综合运用,做到点面结合、宾主分明,才能写出场面的丰富和动态,从而更好地为文章的主题服务。



【范文赏析】 请看下面一段描写:

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引自《十里长街送总理》)



【赏析】这段场面描写中,“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是对面的描写,是总的交待。而对老奶奶、青年夫妇、红领巾的描写,则是“点”的突出。整个场面中,既有环境的描摩,又有情节的渲染,更有人物的特定的活动,点面结合、富有层次。为全文的哀悼、悲痛气氛作了很好的铺垫。

场面描写要做到:

1、有条不紊,主次明晰。

选好角度,分别主次,既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只写一点不及其余;

2、既有全景的描述,也有细致的特写。

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简单地写出整个场面的全景,又要有选择地具体地描写主要人物的活动

3、要写出特定场合的气氛。

用多种方法创造出场景的气氛,才能感染读者。

在场面描写中也要写人的神情、语言、心理等,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一个生动的生活画面。

举例:

场面描写举例:

上课铃响以后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静坐在教室内,等待老师的到来。教室里时而传来几声咳嗽声,时而传出班长的吼声:“不准讲话!”呵,真威严!几声轻快的脚步声,“啪!”班长回位了。当然,老师也走进了教室。“就要像这样嘛!”老师看了挺满意。的确,今天的课堂纪律非常好。“上课!”……师生上课的见面话——互相打招呼,但很严肃。老师习惯地推了推眼镜,巡视了一会儿,脸上流露出满意的微笑。不久,校园里传出了有规律的读书声,非常悦耳。现在,同学们正寻求着知识,老师们正传授着知识。上课就是这样:轻松、愉快,但又是那么严肃。

简评:

此文抓住上课铃响了以后这一特定时刻的场面来写,有学生的活动,也有老师的活动,有概括介绍,也有细腻刻画。

在阅览室里

本文记叙人们在阅览室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一个故事,反映出人们为了振兴中华、建设四化而发愤攻读的社会风气。

文章第二段详细描写了阅览室的场面,烘托了人们专心读书的气氛,为后文的主要情节的记叙做了环境铺垫:

“刚走到阅览室的门口,一股热气就迎面扑来。踏进阅览室一瞧,嗬,人真多啊!坐的坐,站的站,还有挤来挤去找位子的、觅书报的……然而却静得出奇,只有日光灯发出?吱——?的声响。我不禁屏息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