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标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节能标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节能标准

建筑节能标准范文1

关键词:绿色;建筑;标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全球能源日趋紧缺,各行各业都开始努力寻找节约能源的生产方式。我国属于能源相对较少的国家之一,从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节约能源将是未来我国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工业、交通、建筑和生活四大耗能产业中,建筑能耗所占比例较大,可以对建筑节能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绿色建筑的定义

针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我国政府在相关文件中也有明确定义:绿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中,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全面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生态的破坏,为居民提供更为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能够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建筑。绿色建筑最突出的三个特性:第一,社会特性。绿色建筑这一概念虽然已经被提出很多年,但是在社会推广上还是存在着较大的社会观念阻力。因为绿色建筑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要求相关人员能够有效约束自身消费习惯,能够在主观意识上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很有可能会缩减自身对利益和私欲的追求;第二,技术特性。绿色建筑以现代技术和产品为核心,通过高科技手段来实现建筑现代化目标。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发展,想要追求环境保护和利益最大化的平衡非常困难。所以说绿色建筑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一场建筑技术的革命,将是对传统建筑领域的升级和改造;第三,经济特性。众所周知,绿色建筑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上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但制约其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前期投资。虽然说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的总体经济效益要远远高于普通建筑,但对于建筑投资方来讲,这种未来的利益并不能带来足够的吸引力。

2、我国绿色建筑节能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绿色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政府也出台了适用于我国市场的绿色建筑节能标准。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还是可以明显发现一些问题。

(1)绿色建筑的节能观念落后

虽然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的概念在我国宣传时间已久,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国民的绿色建筑节能意识普遍较低,很多建筑投资商和消费者基本都是被动接受,离主观意识形成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现阶段消费者在购买建筑时,更多关注的是户型、地段、价格等,很少有人从长远利益出发关注建筑节能。同样对于建筑投资商而言,绿色建筑节能势必要额外增加一定的建设成本,这对于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投资商而言,绿色建筑可以说毫无吸引力。

(2)与国际标准相比较,我国节能标准明显偏低

能源逐渐短缺的趋势使得我国对绿色建筑节能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从总体形势上来看,我国建筑领域节能降耗的工作还是较有成效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所执行的绿色建筑节能标准相较于国际而言偏低,而且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一标准执行情况较好,中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执行效果就不是很乐观。同时我国大多数建筑的实际节能效果很不好,节能形势非常严峻。

(3)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对绿色建筑节能的规定不够明确

国家虽然成立了相关部门,对绿色建筑加以评价,但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对绿色建筑领域加以引导和研究,没有过多实质性的约束。建筑投资商追求的是利益短期最大化,消费者追求的是性价比,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我们不难得出这种管理制度肯定不会起到什么明显的效果。

(4)建筑节能标准体系不完善

绿色建筑要想达标,必须要严格按照节能标准来建设。我国目前已经出台了多项节能标准,以逐步完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现行的绿色建筑节能标准并不能全面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和经济条件下的绿色建筑。体系不完善也是阻碍我国绿色建筑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我国绿色建筑节能标准发展策略

(1)加快绿色建筑节能法律体系建设

绿色建筑节能观念虽然在我国已经流传已久,但社会公众普遍还没有在这一观点上形式较深认识。所以目前完全有必要通过国家法律途径来逐步推广绿色建筑节能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出台,对我国建筑领域各相关主体行为进行了有力约束。而且在这一法律的基础上,很多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建筑行业规章制度,通过对绿色建筑节能工作的明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国绿色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能够为我国绿色建筑的推广提供一个更为有利的法律保障空间。

(2)进一步加强绿色建筑节能标准及相关标准的制定

由于我国社会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识程度不高,所以在很多标准制定上还存在着严重滞后性,这也是未来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发展的阻碍因素之一。虽然总体上看我国已经初步制定出了相关评价标准,但在很多细节上,譬如绿色建筑规划、设计、运行标准等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已经出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适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对于其他类型建筑来说,只能是参考改评价标准来实行。因此,我国政府应该尽快针对绿色建筑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更为完善的评价标准体系。

(3)增加国家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构建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虽然绿色建筑这一概念已经被提出较长一段时间,但在我国实行时间较短,所以很多相关政策、规划、技术和标准等还都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还存在着一些阻碍发展的问题。国家应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来加以引导和支持,构建更为完备的激励机制,以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绿色建筑。

(4)加速绿色建筑配套技术、产品及标准的研发和修订

绿色建筑的发展归根到底要有深厚完备的设计施工技术,就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而言,很多相关配套技术还存在着较多不足之处,这对于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自绿色建筑出现在我国市场以来,与其相关的建筑产品层出不穷,作为消费者很难以对玲琅满目的商品加以区分,更别说去衡量具体产品质量问题了。所以政府相关部门一定要结合国家绿色建筑技术要求,有针对性的组织科研和设计单位对具体产品标准进行专项研发。

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领域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相关节能标准的制定是其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戈. 深圳绿色建筑推广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2] 陈洪波,储诚山,王新春,袁路. 北方采暖地区居住建筑低碳标准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02:58-65.

建筑节能标准范文2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标准;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 A

1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按照住建部2013对全国建筑节能领域的专项检查通知,"2013年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设计阶段执行节能50%强制性标准基本达到100%,施工阶段的执行比例为95.5%"。如果按照这个检查结果,那么我国新建建筑基本都属于节能建筑,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这个数据是住建部汇总各地的上报数据汇总而来的,而地方政府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往往存在数据造假的问题,因此此数据仅可作为一个参考,是不能作为我国节能建筑的实际情况来研究的。真实的情况是,我国目前大量的建筑是不节能的,主要集中在建筑采暖和空调的能耗控制上差距较大。而与同纬度、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其2-3倍。

2绿色建筑节能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绿色建筑节能标准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但是根据对我国现有绿色建筑的研究,发现我国在绿色建筑发展和绿色建筑标准应用方面,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主要有以下方面:

(1)绿色建筑的节能观念落后

目前,我国国民的绿色建筑节能意识仍然很低下,建设者和消费者在认识上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大都是被动的接受,远达不到主动、自愿的阶段。消费者对建筑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户型、功能、价格上,对事关长远利益的绿色建筑节能则知之不多,关注度极低。而对于建筑的 发者来讲,绿色建筑节能势必要增加的成本是否能转化为利润直接影响着其对绿色建筑节能的开发热情。有的开发者将采取的局部绿色建筑节能措施,冠冕堂皇的宣称为节能建筑,则是绿色建筑节能的一大误区。

(2)与国外标准相比,我国的节能标准明显偏低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绿色建筑节能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绿色建筑的推广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建设领域的节能降耗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绿色建筑节能标准仍然偏低,而且也只有东部发达地区执行的相对较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二三线城市则执行较差,或仅局部执行了这些标准。从已有建筑的实际节能效果来看,我国大部分建筑是西方发达国家的3-5倍,节能形势依然严峻。从下表对国内外绿色建筑节能标准的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的比较中,就可以看出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在绿色建筑节能领域的差距仍然巨大。

(3) 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对绿色建筑节能的规定不够明确。

在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自愿参与性质的,对投资方、建设方都没有强制要求,'很多参加绿色建筑评价的项目主要是政府的建设主管部门,主要是处于对绿色建筑领域进行引导或研究。而房地产项目的参与者则更多的是为了有一个比较好的卖点,主要是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的。这样的现状是很难将绿色建筑及其标准广泛推广的,国家法律缺乏明确的强制性规定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虽然国务院也出台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对建设各方的主体行为进行了规范,并制定了处罚措施。但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对绿色建筑节能缺乏明确的规定,没有将执行绿色建筑节能标准列入国家大法中,因此各类的条例、规章的制定都缺乏相应的依据,在执行力度上明显不足。

(4) 建筑节能标准体系不完善

要达到绿色建筑的各项指标,就必须严格执行相应的节能标准。目前我国虽然已经了相对较为完善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但是在绿色建筑的发展中,节能标准不完善、不配套的问题已经开始显现。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需要制定一批为绿色建筑服务的节能标准,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气象参数标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建筑节能相关产品标准。即便是已经的评价及设计标准,也存在着不能适应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及经济条件绿色建筑的问题。

3我国绿色建筑节能标准的发展建议

针对我国绿色建筑实践和相关标准的不足,结合资料调研和作者参与的实际工程项目,对我国绿色建筑和相关标准的发展有如下的思考与建议:

(1)加快绿色建筑节能法律体系建设

由于我国的绿色建筑节能观念仍然没有深入人心,市场的引导作用也不具备竞争力,因此对绿色建筑节能工作的推广必须依靠国家法律的强制作用,将绿色建筑节能及其标准提升到国家大法的高度上是必由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对建筑领域各相关主体行为的都有明确的规定,是国家、地方政府制定各类建筑法规、规章的依据性文件,因此在建筑法中将绿色建筑节能工作予以明确,能够引领绿色建筑节能法规体系建设的进一步深入,为绿色建筑的推广提供强力的法律保障环境。

(2) 加速绿色建筑配套技术、产品及标准的研发、修订和完善

我国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必须要有强大的设计、施工、运行等技术的支持,现行的各类技术虽然也在不断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改进,但是目前尚缺乏针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全面的配套技术研发,对不成熟的技术开展专题研究,并形成相对应的技术体系。这就形成了有标准,缺技术,有目的,缺方法的窘境,所以绿色建筑技术的研发也是迫在眉睫的一项主要工作。自从绿色建筑的概念提出以后,市场上的"绿色建筑产品"也层出不穷,让使用者真假难辨,而如何衡量其质量也在困惑着使用者及检测者。对绿色建筑产品及其技术标准的界定应在现有成熟产品的标准上,结合绿色建筑的技术要求,由政府部门组织科研、设计、使用方等各参与主体制定产品标准体系,然后对重点项目及薄弱项目进行专项研发,尽快形成一批技术先进、适用性强、操作方便、便于量产K经济合理的绿色建筑产品及标准。

(3)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度

我国的绿色建筑节能意识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迄今不过30年的时间,而实际的工程实践则经历了漫长的普及和宣传过程,至今仍有很多人对绿色建筑节能意识淡漠,对绿色建筑节能工作敷衍了事。绿色建筑的提出时间则更晚,出现较多的地方是房地产商的宣传卖点上,一般人对此的认识极为浅薄,甚至还有很多错误的倾向。思想上的不重视和不理解对推广绿色建筑工作存在很大的障碍,我国的绿色建筑推广起步晚,起点低,要想尽快赶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歩伐,实现国家对绿色建筑节能的各项规划和要求,就必须尽快培训和教育一大批致力于绿色建筑建设的决策者、 发者、规划者、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使他们拥有深刻的绿色建筑和标准知识,掌握绿色建筑建设的专业技能,这样才能加快设计、建设、运行绿色建筑的脚步,把绿色建筑推向更加广阔的领域。

(4) 增加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和激励作用

我国的绿色建筑起步较晚,在政策、规划、技术、标准、运行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足,这就需要通过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引导、激励社会资金对绿色建筑的投入,社会资金也应该能从绿色建筑的投资上获得相应的收益。参照国外的成功经验,我国可采取的支持、引导和激励措施有:减免税收、加快固定资产折旧速度、低息或免息贷款、资金补贴、政府采购、科研资助、资源协议等。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推进绿色建筑加快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05'

建筑节能标准范文3

关键词:节能、江水源热泵、VAV系统、排风热回收

中图分类号: 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节约能源是国家战略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在所有的能耗中,建筑能耗所占的比重非常大,而空调能耗又占据了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通过对空调节能措施的综合运用,实施优化运行策略,对实现大楼舒适、节能和高智能化水平运行有重要意义。本文拟通过对一栋办公建筑的空调节能措施的实例分析,来探应对LEED标准的现代5A级办公楼的节能措施组合。

1 工程概况

项目为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在项目的地块内布置有4幢商业办公建筑,地上部分总建筑面积约为105000平方米,地下部分总建筑面积约为91208平方米。其中1号楼为34层的超高层办公楼,建筑总高度为180米,地上部分建筑面积为64306平方米;

该项目设计于2012年上半年,设计严格按照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进行。本工程在设计时依照美国LEED评价体系中的金级要求开展。

1 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1.1节能要求

依照美国的LEED体系标准,本次暖通设计有如下节能评价要求:

表1

对于国家节能规范条款,一般暖通设计均可满足,但是LEED评价要求对暖通设计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为应对此类评价体系,此次设计过程对表1中的内容进行了逐条分析应对。

1.2空调冷热源

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项目具有地块广、建筑功能多样等特点,若冷源采用传统的风冷或者冷却塔冷却的制冷机组的话,室外设备势必会占用大量的面积,影响地块的利用。项目地块紧靠黄浦江,条件得天独厚,为天然的冷热源,故拟采用江水源热泵系统作为冷热源。

使用江水源热泵最大的问题是排水热污染,换热后的江水温度将升高5℃,经计算,即使在最不利情况下,排水的黄浦江段的温升为0.37℃。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对水温的规定,人为造成的环境温度的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通过上面的分析,本工程对黄浦江的水温影响,完全满足规定的要求。

经过充分评估分析后,整个项目空调冷源采用江水冷却和冰蓄冷相结合的区域供冷方式。整个地块制冷主机选用4台1800冷吨和1台900冷吨的双工况冷水机组以及3台400冷吨的水源热泵机组。制热主机选用了12台1750kw的水源热泵机组。

对于主机设备的COP与IPLV值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市场上各主流生产厂商均比较容易达到。相应的,ASHRAE90.1-2007 中针对非标工况水冷式冷机提供了计算转化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得到不同冷却水进水温度/冷冻水出水温度与不同单位冷量冷却水流量下,冷机效率的最低要求值。如果水冷式冷机无法提供ASHRAE标准测试工况下的COP 及IPLV,可以证明其设计工况/GB测试工况满足表2 中转化后的对应的最小COP 和IPLV 值。

表2

GB 测试工况依据GB/T 18430.1-2007 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第一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定义的名义制冷量(冷却水进出水温度:30/35℃,冷冻水进出水温度6/12℃;冷却水侧水流量0.215m3/ (h*kW) 。

1.3排风热回收

空调区域排风中所含的能量十分可观,若加以回收利用可以取得很好的节能效益和环境效益。空气热回收设备利用建筑物的排风与新风进行热交换,在夏季回收空调冷量、冬季回收热量。

本次设计的办公楼标准层的层高为4.5m,其中11层和21层为避难层(设备层)。如果在当层进行全热交换,则全热交换器及其风管会占用较大的吊顶空间,1号楼业主对办公区域层高高度较为敏感,故此方案不可行。若集中各层的新排风后再引到避难层(设备层)中进行全热交换,则在避难层中安装平时用空调风管也不尽合理,故此方案也不可行。办公层排风均为各层公共卫生间的排风,若直接采用全热交换会带来卫生问题。为了解决矛盾,实际采用了热回收效率相对较低,但是应用灵活方便的液体循环式空气热回收方式回收排风显热。回收的排风冷(热)量用以预冷(热)新风,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1号楼热回收分段进行,其中1到11层热交换设备设置在11层避难层(设备层),12到20层热交换设备设置在21层避难层(设备层),22层到34层的热交换设备设置于屋顶层。每层的卫生间设置离心风机箱,通过立管集中收集到设备层进入ERU(能量回收排风箱)。

图1液体循环式空气热回收原理图

能量回收排风机和新风机均比常规送排风机多出了液体盘管段,且液体循环泵也使系统的整体能耗增加,需要对热回收装置的性能系数COP进行整体考量。

以冬季为例, ERU(能量回收排风箱)将办公区域的排风集中回收,通过乙二醇溶液泵将热量传递给PAU(能量回收新风空调箱)的乙二醇盘管,对新风进行预热。选用25%的乙二醇C2H(OH)2溶液作为载冷剂,溶液的密度为1029.72(kg/m3), 溶液的比热容为3.73(kJ/kg•℃)。

1号楼1~11层总的排风量为53790 m3/h,总新风量为43040 m3/h,则系统的新排风比LX/LP=1.25。ERU(能量回收排风箱)和PAU(能量回收新风空调箱)的盘管阻力约为200Pa,故能量回收新排风机增加的能耗根据式N=•K进行计算,增加的风机耗功率约为16.5Kw。

冬季新风进风参数:-1.2℃,房间空调设计温度为20℃,相对湿度40%。

根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对热回收装置的显热效率的计算方法,

公式①:

ηt=0.5•(ηx+ηp)+Δη1+Δη2

ηt-热回收装置的显热效率

ηx-新风换热器的显热效率

ηp-排风换热器的显热效率

Δη1-新排风比修正

Δη2-新排风温度及含湿量修正

计算得全热交换效率ηt=0.62。

相应计算出1号楼1~11层总排风热回收量为184.3kw,即每1000 m3/h风量的室内排风可以回收到约4.28kw的热量。换算成冬季新风预热的话,可以将每1000m3/h的冬季室外新风提升12.7℃。

综合各换热设备生产厂家的实际经验,乙二醇溶液的进出盘管的温差设定为4℃,乙二醇溶液泵的流量可根据下式计算,

公式②:

L=

Q-乙二醇回收的热负荷(kw)

L-乙二醇溶液流量(m3/h)

乙二醇溶液循环泵的扬程H(m)可按《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提供的公式计算,

公式③:

H=[1.2•(ΔP1+ΔP2+ΔP3)•K]•0.1

式中ΔP1=排风换热器(ERU)的压力降,一般为10~30kPa;

ΔP2=新风换热器(PAU)的压力降,一般为10~30kPa;

ΔP3=液体循环管路系统的压力降,kPa;

K—乙二醇水溶液管道压力降修正系数,设计时取1.55。

经过选型计算后确定,乙二醇溶液泵总的电机耗功率为8kw。

对热回收装置的COP值进行计算,回收总热量为184.3kw,由此增加的功耗为风机耗功率与溶液泵耗功率之和,即24.5kw。计算得热回收装置的COP为7.5,满足《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 暖通空调•动力》4.3.1条的COP需大于5的要求,故在1号楼采用液体循环式热回收系统是可行的。夏季与过渡季运用此技术经济性无法满足要求,故排风做旁通排放。

1.4空调风系统

1号楼标准层办公空调面积约为1900m2,外侧为玻璃幕墙结构,内区暂为开敞式大办公区,常年为人员、照明及办公设备等散热的冷负荷。通过对1号楼用途及定位的分析,结合表1中第4条的节能要求,在满足高舒适度的前提下,还应兼顾空调风量可根据负荷变化作出适时调配,故标准层选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变风量末端设置为:外区,压力无关型并联型FPB(风机动力型末端装置),并且带热水盘管。内区,压力无关型节流型BOX。风系统全年供冷,夏季时内、外区末端装置均送冷风;过渡季和冬季,外区的热负荷抵消了部分内区冷负荷,带加热器的末端装置减小冷风送风量,从而达到节能运行的目的。作为变风量空调最重要的节能手段,空调箱为全年送冷风且风机需要变频调速。变风量空调系统具有控制灵活,风量可按需分配等特点,它可以根据空调内外区负荷的变化,自动改变送风量;随着系统送风量的减少,风机的输送能耗相应减少。LEED标准对空气品质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标准层空调箱的过滤器为G4级加F7级的组合,经过计算,变风量空调箱风机全压需要1000Pa左右,为满足表1中第3条“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0.4W/(m3/h)”的限值,必须提高空调箱风机的效率,选型时风机的效率需>70%,这对于空调箱产品的选择也提出了较高的标准。

图2标准层空调风管平面图

表1中的第5条要求可调新风比, LEED顾问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的要求并结合本次设计大楼的实际定位,提出办公室内的CO2浓度控制在1000ppm。设计时遵循按需控制新风量的原则,在办公区域和会议室设置CO2浓度传感器,并在标准层的每台空调箱的新风风管入口处安装CAV定风量阀。当室内CO2浓度超过标准值时,连锁CAV阀加大开度,反之则认为新风量已满足需要,连锁CAV阀减小开度,减少多余新风负荷带来的能耗。

1.5空调水系统

考虑到整个项目占地面积大,各栋建筑与中央机房的距离相差较大,且对管理的要求较高,空调及采暖水系统均采用二级泵变流量系统,空调水系统均采用4管制。一级泵设于地块中区的中央机房内,而二级泵在设置时采用变频控制的方式。在1号楼的空调回水总管上设置能量计从而实现对各用户进行计量。根据表1第5条的要求并参考LEED标准,空调冷冻水二级泵的能效比(ER)值应≤0.015,且效率须≥75%。

为了尽量利用河水冷却系统,达到节能的目的,将在江水板换后预留一组24小时冷却水管,以满足办公楼部分需24小时供冷区域(如计算机房及数据中心等)的特殊要求,实现免费冷却,达到节能的目的。

3 结语

空调系统的节能手段多样且复杂,在各环节都有相应的方式,从冷热源的比较选用到空调末端设备的选择,设计中可因地制宜,从舒适度、节能效果、成本权衡等方面入手,但求选择最符合目标建筑要求的节能措施的组合。本项目在设计初期就根据高要求的节能标准进行设计,虽然项目尚未投入实际运行,但是期待项目的初期投入能够尽快的收回,实际节能效果等定量数据留待运行实践阶段的检验。

参考文献: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 陆耀庆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叶大法、杨国荣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节能标准范文4

关键词:建筑节能;政策;管理措施

1引言

从“十二五”开始,中国的能源政策从提高能效逐步转向总量控制。在总量控制体系下,建筑节能的路线和节能管理措施也逐渐从单纯讲节能百分比,逐渐向总量控制,分量控制过渡。建筑节能作为能源政策的重要内容,其意义不仅在于缓解我国的能源紧张问题,也是提高居民舒适度,增进节能各方经济利益的多赢方案。建筑节能直接关系到国家资源战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建筑业一项重要、紧迫而又艰苦的任务,值得全社会重视。

2我国建筑节能政策演变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建筑节能,其总体思路是由北而南,由输入型节能为主向输入型与输出型节能并重转变。从内容上看,我国建筑节能政策的历史演变可分两大部分,节能技术行业标准的演变和其他政策的演变。

(1)建筑节能技术行业标准的演变

我国从1986年起开始编制民用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由北而南推行,确保各个气候区域都有标准可依。此外,我国于1993年颁布《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公共建筑节能的标准。上述标准都是国家级标准。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很多地方标准,如浙江省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浙江省城市住宅建筑设计标准(条文说明)》等。这些标准试图通过设计以实现输入型建筑节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4月15日第408号公告,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378-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10月20日第599号公告,批准《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 285-2014,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2)其它政策的演变

包括各种直接针对建筑节能的文件规范和反映在综合节能政策中的建筑节能部分。这些政策不仅对输入型节能提出了要求,也涉及了输出型节能。目前,直接针对建筑节能的国家级法规、政策、条文较少,主要有《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和各类建筑节能规划,如建设部建筑节能“十五”计划纲要等。建筑节能政策更多地散见于各项综合节能政策中。

3欧盟节能政策标准及启示

提高能源效率是达成欧盟能源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主要相关措施和政策包括提高能效政策、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智能能源计划和欧盟建筑能源效率指导政策。同时欧盟制定了具体的考核评价方法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分析。

(1)提高能效政策

提高能效政策(SAVE)建议成员国采取以下6项措施:建筑物能源认证;暖气、空调和热水均按照能源使用量收费;在公共行业增加能源效率投资;改进建筑物的保温隔热功能;定期检查功率高于15KW的暖气设备;设立工业企业能源审计制度。在SAVE的推动下;欧盟各国执行了新的建筑用能标准和能效标识制度。

(2)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

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主要涉及能源合理利用项目、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和化石能利用项目。欧盟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确定了可再生能源在欧盟能源消费总量中的份额:2010年达到12%,并占电力能源总量的22%;至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欧盟能源供应结构中达到50%。

(3)智能能源计划

2003年,欧洲议会制订了一项智能能源计划(IEE),资助地方、地区和国家共3个层面的可再生能源、能源效率和交通节能事业。至2006年,已经完成了第1个IEE计划,其中有6 900万欧元用于提高能源效率和合理用能项目,8 000万欧元用于可再生能源利用项目。第2个IEE计划从2007年开始,侧重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创新和提高建筑能效。

(4)欧盟建筑能源效率指导政策

欧盟建筑能源效率指导政策(EPBD)要求各成员国都要制订本国的建筑节能9年计划,从2008年1月开始实施,每3年需要更新1次。EPBD同时要求各成员国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新建建筑要达到低能耗的标准、既有高能耗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同时运用税收制度鼓励促进使用新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使建筑节能的潜力在2020年达到27%。

4我国建筑节能政策与管理措施探析

(1)将推进建筑节能与“扩内需、保增长、促民生”政策相契合

建筑节能不但可以降低能源需求,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提升建筑品质,改善居住环境,同时还能带动建筑材料、设备、施工、安装、咨询、检测等产业发展,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2)摸清建筑能耗基线,科学制定建筑节能长远规划

要将建筑节能作为国家降低建筑总能耗增长幅度的重要措施长期不懈地抓下去。在摸清目前既有高耗能建筑具体能耗水平的基础上,制定我国建筑能耗基线,作为国家制定建筑节能目标和实施考核的基础。

(3)因地、因时制宜提高建筑节能标准

一是要定期更新我国的建筑节能标准。二是重视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复杂性。我国幅员辽阔,涵盖多个气候区,气候特点及地理条件复杂多变,在制定国家建筑节能战略时,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全面发展。三是我国目前的建筑能耗虽然略低于欧盟各国,但以牺牲舒适性为前提,可以预测未来建筑能耗将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四是加强太阳能热水应用标准规范的制订。

(4)尽快制定有利于建筑节能的经济激励政策,形成长效机制

阻碍建筑节能的最突出问题就是资金筹集和融资渠道问题,目前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主要依托财政补贴政策推进,开展的工作多数以示范性质为主,还没有形成长效政策。应尽快创新目前税收政策体系,制定一系列有关建筑节能改造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快推出用于建筑节能的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社会资金投资节能,通过节能收益实现回报,逐渐扩大规模,形成良性循环的资金链,保证建筑节能工作的长期有效推进。

5结语

中国建筑节能技术路线应是:从我国建筑用能特点出发,结合我国城镇化发展大背景,具体落实各类建筑用能指标,从实际用能数据出发,从具体的每一类建筑的实际特点出发,“自下而上”全面落实、实现我们的建筑节能宏大目标。

参考文献:

[1] 江亿.中国建筑节能的技术路线图[J].建设科技,2012:12-19.

[2]黄德中,沈吉宝.建筑节能技术综述[J].太阳能学报,2007,(28):682-688.

建筑节能标准范文5

当前,我国能源资源供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建筑能耗已占全社会能耗的近30%。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按照国家、行业和地方建筑节能标准(以下统称建筑节能标准),对建筑物围护结构采用节能型用能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等隔热保温措施,从而有效降低社会能耗的活动,是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措施。根据建设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和《关于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设计标准的通知》以及省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民用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促进我市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切实推进我市建筑节能管理工作,使我市新建民用建筑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达到节能50%的目标,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我市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要求

自2006年1月1日起,我市新批建设的居住类及公共类建筑必须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尚未达到建筑节能标准的原有城市民用建筑,在改建、扩建时涉及围护结构的,必须按照建筑节能标准,采取建筑节能措施。

建设(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和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下称审图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鼓励采用建筑节能推荐性标准。其中,居住建筑应执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和《**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DB32/478-2001);公共建筑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二、工作机制

由市建设局牵头,会同发改、经贸、规划、国土、房管等部门共同组成**市建筑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共同负责协调全市建筑节能推进工作。建筑节能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市建设局负责。

对节能设计审查合格并在市建设局和墙改办备案、节能设施全部使用经认定的新型墙体材料的建筑工程项目,由市墙改办按规定返还新型墙体材料专项资金(先征后返)。对达不到建筑节能标准的工程或节能设施中使用明令禁止的、淘汰的材料和设备的,有关部门不得为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不予返还或减免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不得参加各类优质工程及优秀工程设计的评选。

三、责任分工

(一)建设单位(业主)必须按照建筑节能标准和技术要求委托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建设单位不得擅自修改节能设计,严禁唆使设计、施工单位违反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进行设计、施工。房地产开发企业须将所售商品节能措施、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指标等信息载入《住宅使用说明书》。建设单位(业主)是执行民用建筑节能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建筑节能质量全面负责。

(二)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并进行热工计算,明确建筑物的主要节能措施、能耗指标。设计选用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应注明规格、型号、热工性能、能效比等技术指标。

(三)审图机构必须进行节能设计专项审查,并在审查意见书中将不符合有关节能设计标准的内容单独列出。审查内容包括:建筑热工计算书、节能设计主要技术措施以及相关节能材料、设备的技术参数等。经审查,不符合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结论为不合格。经审查,合格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业主)应在收到审图机构发出的合格通知书后20日内,向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备案(《**市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

(四)施工单位必须按照经审图机构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以及节能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和工艺进行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节能设计。特别要加强新型墙体材料和外保温材料施工的质量控制,确保节能措施落到实处。

(五)监理单位必须按照节能技术标准和经审图机构审查合格的节能设计文件,对节能建筑施工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对符合验收要求的隐蔽工程、工序以及符合节能标准和节能设计文件要求的材料、设备予以鉴认。对不符合要求的,监理单位必须及时责令其改正。

四、监督管理

(一)市投资主管部门在项目审批(核准)时,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应按照国家原计委、经贸委、建设部《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编制及评估的规定》(计交能〔19**〕2542号)文件的有关规定,组织论证和评估,对不符合节能标准的项目,不得批准(核准)建设。新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中,必须有建筑节能的专题论证。

(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城市控制性规划,确定民用建筑布局、形状和朝向时,必须考虑建筑节能要求。对拍卖的土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建筑节能强制性设计标准编入土地拍卖的规划设计条件。

(三)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项目初步设计审批时,必须对新建民用建筑工程项目的节能技术措施和节能效果组织论证和评估,对不符合建筑节能标准的项目,不予审批。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必须经审图机构审查合格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方可颁发施工许可证。

(四)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施工前必须将节能项目随全部工程一并报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监督。建设单位在组织民用建筑项目竣工验收前,由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对节能项目单项验收进行监督。节能项目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全部工程的竣工验收。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应当在提交的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中,对经审图机构审查确定的节能施工要求在施工中的完成情况提出建筑节能的专项监督意见。节能设施验收合格的工程,建设单位在办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备案时,必须分别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墙改办备案(《**市民用建筑节能单项验收备案登记表》见附件3)。

(五)民用建筑所有权人、使用人在对已采取建筑节能措施的建筑物进行装修或日常维护时,必须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损坏节能设施。

建筑节能标准范文6

根据省建设厅和市建设规划局《关于开展年建筑节能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和我局年度工作计划,我局组织有关人员于年6月份,对全县在建的住宅和公用建筑项目进行建筑节能专项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建筑节能检查的基本情况

这次开展的建筑节能检查,我们根据建筑节能的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所检查的工程项目采取听汇报、查阅施工图纸和各种资料的形式,并对工地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对照,共检查了13个单位的20个在建工程项目。根据检查情况,符合建筑节能设计要求的有10个工程,年设计的施工图目前还在施工的未达到建筑节能要求的有5个工程,通过此次检查发出建筑节能建议函2份,要求对建筑节能整改和设计补充的有5个工程。被查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设计基本上符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二、我县建筑节能好的方面

1、建筑节能的意识普遍提高,执行自觉性增强。

自从年以来,建筑节能工作在全国展开,国家和省、市都相继出台了有关建筑节能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各级政府对建筑节能工作的领导力度也不断加强,建筑节能已成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之一,我县推行建筑节能以来,通过前几年的实践,全县从事设计、施工、监理等技术人员,通过参加培训班等方式,认真学习、贯彻建筑节能知识,从技术上、节能意识上都不断提高,建设单位也能自觉地执行建筑节能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2、严格执行法规制度、落实各项节能措施。

根据上级建筑节能的有关规定,目前全县已建立了比较有效的管理制度。每个建设项目的设计都能严格执行节能标准,有专门的节能计算书等专篇,从源头上把关使节能工作,从开始就打下较好的基础,施工图审查阶段也有专门的建筑节能专篇,施工中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操作,使节能工作落到实处。宁波甬城房地产开发公司分公司开发建设的溪林春是较早开展建筑节能工作的单位,其二期工程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严格执行建筑节能的各项要求,取得较好的效果。该公司为了寻求节能工作更新的发展还把过去的经验写成专题文章总结推广,计划第三期工程争创省级建筑节能示范工程。

3、建筑节能的投入普遍增加。

建筑节能工程是在建设过程中比较系统的工作,涉及工程管理、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及建设费用的增加等,从这次专项建筑节能的检查情况来看,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都能很好配合,投入力度也比较大,特别是房地产企业开发的住宅小区,在建筑节能、节水、节材上深做文章,将该投入的资金全部投入,实现降低能耗的目的,检查中未发现因费用的增加而降低节能标准现象。

4、加强施工管理,落实节能的各项措施。

建筑节能工作做得如何,关键是在施工中落实各项节能措施,此次专项检查来看,虽然各工程的施工进度不一,但都比较重视,特别是在工程装饰过程中,各工地都基本上进行专门培训、制作样板,在施工工艺上学习先进经验,对施工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各种设备都能严格按要求进货,如荣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对高层建筑外保温施工经验不足,他们一方面走出去,认真学习别人经验,选择合格的建材,做好样板,另一方面请外地技术人员现场介绍,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按时完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筑节能工作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节约能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方针,搞好建筑节能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当前有的单位对建筑节能工作认识不足,认为建筑节能投入大,效益差,片面强调设计的时间界限,没有考虑今后节能改造的耗费,存在无所谓可做可不做的思想,跟随不上当前社会发展形势。

2、设计与施工衔接较差。

大部分项目的施工图对建筑节能都有明确的要求,但出于施工技术或耐久性等方面的考虑,标注在图纸上的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有一定的距离,如有的工地未按设计要求做好保温层的施工,有的为了节约成本对使用的材料降低标准等问题,在这次检查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现;变更保温方式未出设计联系单这种状况共发现了3起,在检查中已责令纠正。个别单位对施工图没有比较、论证,缺乏科学性、经济性,造成浪费投资现象,在这次检查中已作批评。

3、建筑节能工作的投入不够。

建筑节能工作在施工阶段均为资金投入,有的单位为节约成本,选择成本较低的材料形成应付检查,缺乏认真负责,有的在建工程由于图纸设计较早,建筑节能工作没有满足现行建筑节能的要求,在检查中虽已指出,要求增加节能设施或整改,但落实这项工作有的单位决心不大,忽视了今后的运行成本与改造成本,没有长远目光,这种现象在公建的项目上尤为明显。

4、建筑节能工作的施工工艺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施工企业作业人员对施工工艺不太熟练,各企业虽然对本企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做样板墙等措施,但目前有的工艺或工序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表现在墙体抹灰空鼓、裂缝、脱落等,施工工艺还需进一步提高。

四、要求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工作。

建筑节能是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建设单位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目前刚开工或将要开工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必须达到建筑节能的标准,对在建的未达到建筑节能标准要求的,要尽可能采取补救措施,争取在工程竣工验收时,达到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要为建筑工程的百年大计负责。

2、要加强管理,从源头上把关,确保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

建筑节能工作首先在工程图纸的设计上必须符合建筑节能规范标准的要求,有专项的节能专篇,施工图审查资料备案必须出具《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各设计施工、监理企业密切配合加强监管,确保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住宅和公用建筑的施工图审查必须委托内的审查机构审查,以符合市的各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