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绒花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雪绒花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雪绒花教案

雪绒花教案范文1

1.物质的溶解性

2.固体的溶解度及温度对它的影响

3.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4.气体的溶解度及压强、温度对它的影响

教学重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过程:

[复习]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2.饱和溶液要在哪两个条件下讨论才有确定的意义;

3.如何判断某溶液是饱和溶液,若该溶液不饱和,怎样才能使它变成饱和溶液。

[引言]我们已经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里,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也就是说各种物质在水里的溶解能力不同。我们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讨论]根据生活经验,溶解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讲述]在很多情况下,仅仅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是不够的,人们需要精确地知道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最多能溶解多少溶质,这就要用到溶解度这个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分析]条件:一定温度下;

标准:100克溶剂里;

状态:饱和状态;

本质:溶质的质量;

单位:克。

[举例]在20。C时,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了饱和状态),我们就说氯化钠在20。C时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克。又如:在20。C时,氯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是7.4克,那就表示在20。C时,100克水中溶解7.4克氯酸钾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练习]1.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时是36克。

(2)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

(3)20。C时,50克水中加入18克食盐后溶液恰好饱和,因此,20。C时,食盐在水里的溶解度为18克。

(4)10。C时,100克水里溶解了15克蔗糖,所以,10。C时,蔗糖的溶解度为15克。

2.6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24克,填表:

课题:溶解度

溶质溶剂溶液状态温度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3.20。C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1)20。C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食盐。

(2)20。C时,食盐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讲述]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解度是什么关系呢?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它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一种性质。这种溶解能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与溶剂间的关系。而物质的溶解度,它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所能溶解的不同质量,就在客观上反映了他们溶解性的区别。

[填表]20。C时

溶解度(克)<0.010.01~11~10>10

溶解性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练习]1.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无关的因素是()

A.溶质的性质B.溶剂的种类C.溶液的多少D.温度的高低

2.测定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时,所用溶液必须是()

A.浓溶液B.稀溶液C.饱和溶液D.不饱和溶液

3.20。C时,100克水中最多溶解10克A,40。C时,200克水中最多溶解20克B,则A、B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是()

雪绒花教案范文2

[论文摘要]按现行专业目录设置的土木工程专业对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分析了实验教学目标和专业教学要求,找出了现行实验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安排,构建了目标定位准确的实验教学框架。

引言

近年来,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改革成为许多院校和教师的关注热点,2004年和2005年先后获得淮阴工学院教学改革重点课题和江苏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资助。广泛调查、深入研究、提高认识,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安排

1.现行教学内容及安排上的问题

十年的研究和四年的实践:教学试验项目的更新和创新课题的补充,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实验设备的添置,提高了教学水准;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的建立,激活了教学对象;教学管理平台的搭建和管理手段的完善,保障了实验开放。同时,发现在实验教学实施和教学效果提高上存在一个“瓶颈”,制约着改革成果的进一步扩大。于是,对教学试验项目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结论是:项目的更新补充,模式的灵活开放,没有脱离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俗话说“穿新鞋走老路”。

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即教学计划无法真正贯彻落实开放性实验教学,缺乏总体培养目标框架下的实验教学定位,绝大多数实验以课程为核心,作为理论课程的补充,为课程的系统性和严密,阻碍了学科之间的渗透,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未能落实到实处:①实验以课程为核心,所有实验教学全部附设在相应的课程中,开设实验教学的课程共有14门,占总课程门数比例为30.43%,总学时220学时,比例为14.1%。②专业课实验教学学时分散,比例偏低。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在内的43门课程中开设实验教学的课时有11门,比例25.58%,学时比例只有8.96%。③实验教学安排不连贯,内容存在重复。实验项目存在相当的重复,既浪费了有限的实验学时,又挫伤了学生兴趣和创新积极性。④学生的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在其它实践教学环节得不到体现。尽管学院的有关文件规定学生自主完成的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成果可以替代毕业设计成果,但人才培养方案及配套的毕业设计教学大纲仍然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工程设计,如:工程总量、图纸数量、施工方案等内容。

2.总体思路与目标

总体思路是以学生的专业概念、专业素质和工程素养的形成为出发点,将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作为方案的总体功能,以工程为背景,将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的实验教学和其它实践环节分解整合,以功能实现为目标,构建实验教学模块和体系,根据体系结构设计模块功能。目标是以掌握整体优化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概念、专业素质和工程素养,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

3.内容整合与优化安排

深入分析,反复论证。将实验教学分为3类:第一类是任务由外系教师承担,设备也不在本系,如:大学物理、计算机信息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和文献检索等;第二类是内容自成体系,设备相对独立,主要有土木工程测量、CAD基础和结构CAD;第三类是人才培养方案中除了第一类和第二类的所有开设实验教学的科目。综合考虑行政管辖、教学内容和设备管理,第一类和第二类实施现行的教学安排,要求内容上精炼并作相应的补充,满足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管理上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第三类实验教学,从课程上看,全部是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从设备上看,全部设备在本系实验中心,从任务上看,全部由本系专任教师承担,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和优化实验教学安排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充分的条件。根据现行人才培养方案,第三类实验教学课程一共有7门,教学时数60,无法保证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的教学效果,无法满足学生在专业概念、专业素质和工程素养形成过程中的渴望和企求。

整合充实教学内容,优化实验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整合后,课内学时由现行的60学时增加到84学时(6学分),增设《土木工程实验概论》和《土木工程结构检测》的内容,现行课程的实验教学整合为《土木工程材料的工程性能检测》、《土木工程试验技术基础》、《土木工程结构试验》。调整后,在现行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5门课程,但总学分基本没有变化,内容不重复,过程不间断,循序渐进,与理论教学同步,配以成熟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既不增加学习负担,又保障了教学效果。

结束语

土木工程项目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综合性、社会性和创新性,关注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和人文素质提高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

雪绒花教案范文3

知识目标:

1、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

3、溶液稀释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题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

课堂引入指导

通过讲述生产生活中的事例,引出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知识讲解指导

1.建议在讲过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后,可介绍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方法。

2.可给学生归纳出,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中,需要用到以下知识:

(1)定义式

(2)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式

(3)溶液的质量与体积的换算式

(4)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5)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质量分数计算,需用到质量守恒定律

关于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的教材分析

本节在详细介绍了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之后,通过例题教会学生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可帮助学生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把有关概念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起到使教材各部分内容融会贯通的作用。

教材从学生最熟悉的“咸”、“淡”谈起,直接引出“浓”和“稀”的问题。继而以糖水为例把宏观的“甜”跟微观糖分子的多少联系起来,使“浓”、“稀”形象化。在这个基础上来阐明溶液组成的含义,使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知识,学生易于接受。

在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之后,教材介绍了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接着提出一个关系式,又给出两种组成不同的食盐溶液,用图示的方法,使学生形象地了解它们的不同组成,以加深对关系式的理解。此后,围绕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通过五个计算实例,教会学生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具体计算方法。

教材最后常识性介绍了其他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如体积分数表示的溶液组成,并指出根据实际需要,溶液组成可以有多种表示方法的道理。

关于溶液组成的教学建议

在了解溶液组成时,应该教育学生尊重化学事实,明确溶液的组成是指溶质在溶解度的范围内,溶液各成分在量的方面的关系。因此,对溶液组成的变化来说,某物质的质量分数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才有意义。例如:20℃时NaCl的水溶液最大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超过26.5%,离开实际可能性,讨论更大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是没有意义的。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在建立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之后,应让学生了解,化学计算不等于纯数学的计算,在计算时,要依据化学概念,通过计算不断巩固和发展化学概念,为此,可以做如下的课堂练习,并由老师指明学生练习的正误,随时对出现的错误加以纠正。

(1)100千克水里加入20千克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对不对?为什么?

(2)在20℃时溶解度为21克,则它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1%,对不对,为什么?

(3)100克10%的NaCl溶液和50克20%的NaCl溶液混合,得到150克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对不对?为什么?

关于如何引出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教学建议

在提出溶液组成之后,应把溶液的“浓”、“稀”及“一定量溶液”跟“溶质的量”结合起来,使学生有清楚的认识。切不要过早地引出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因为学生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中常出现一些错误,多半是由于对组成认识的模糊造成的,为此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有关溶剂或溶质的量发生变化时,判断溶液浓稀变化趋势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溶液组成的意义。

例如:若溶质的量不变,溶剂的量减少,溶液的量如何变化?溶液的组成如何变化?

若溶质的量不变,溶剂量增加,则溶液量的变化如何?溶液组成变化如何?若溶质量增加且完全溶解,溶剂量不变,则溶液量的变化如何?溶液组成变化如何?若溶质质量减少,溶剂量不变,则溶液量的变化如何?组成怎样变化?等等。这些判断并不困难,然而是否有意识地进行过这些训练,会在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题时,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的教学建议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3)溶解度与此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

(4)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教材中例题1、例题2分别属前两个问题的计算类型,学生只要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清楚,直接利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式,计算并不困难。第(3)类计算,实质上这类计算也是直接用关系式计算的类型,只是溶质、溶剂的数据,要通过溶解度的概念,从题在所给的数据中导出来。因此,只要学生了解应把溶解度和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两个概念联系起来考虑,处理这类问题就不会很困难。

教材中的例题4这类稀释溶液和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计算比较复杂,需要教会学生从另一角度去思考这类问题。有关溶液的稀释和配制问题,要让学生理解,加水稀释和配制何种质量分数的溶液,溶质的质量总是不变的。犹如稠粥加水时米量是不改变的一样,因此计算时以溶质质量不变为依据建立等式关系。

例如设某溶液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Bg,则有:A´a%=B´b%。又若用两种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a%、b%)A、B克,配制中间质量分数C%的溶液,则有:A´a%+B´b%=(A+B)´C%

关于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

初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很容易跟物质的溶解度概念相混淆,教学中有必在通过组织讨论分析使之对二者加以区别,下表提供的内容供教师参考。

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比较

比较项目

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意义

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度量,受到外界温度、压强等影响。

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多少,不受外界条件限制。

温度要求

一定

不一定

溶剂量要求

100g

不一定

溶液是否饱和

一定达到饱和

不一定

单位

g

关系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g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课程结束指导

列表对比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

教学设计方案(一)

教学重点:

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时的计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某溶液是浓还是稀,但浓与稀是相对的,它不能说明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确切量,因此有必要对溶液的浓与稀的程度给以数量的意义。

(板书)第五节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一、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设问)在溶液中,溶质、溶剂或溶液的量如果发生变化,那么对溶液的浓稀会有什么影响?

(讲述)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本节重点介绍溶质质量分数。

(板书)1.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提问)某食盐水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它表示什么含义?

(讲述)这表示在100份质量的食盐溶液中,有16份质量的食盐和84份质量的水。

(板书)二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例:要配制20%的NaOH溶液300克,需NaOH和水各多少克?

溶质质量(NaOH)=300克×20%=60克。

溶剂质量(水)=300克-60克=240克。

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小结:对比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二课时

(板书)三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讲述)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大致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1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蒸干后得到2.8克氯化钾固体,试确定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

2.计算配制一定量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

例2在农业生产上,有时用质量分数为10%~20%食盐溶液来选种,如配制150千克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

解:需要食盐的质量为:150千克×16%=24千克

需要水的质量为:150千克-24千克=126千克

答:配制150千克16%食盐溶液需食盐24千克和水126千克。

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例3把50克质量分数为98%的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要水多少克?

解: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答:把50克质量分数为98%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水195克

例4配制500毫升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98%多少毫升?

解:查表可得:质量分数为20%溶液的密度为,质量分数为98%的密度为。

设需质量分数为98%的体积为x

由于被稀释的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不变,所以浓溶液中含纯的质量等于稀溶液中含纯的质量。

答: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20%溶液需63.2mL质量分数为98%

(讲述)除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外,还有许多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在使用两种液体配制溶液时,可以粗略的用体积分数来表示:

例:用70体积的酒精和30体积的水配制成酒精溶液,溶注液体积约为100毫升(实际略小)该溶液中酒清的体积分数约为70%。

小结:

要理解溶质质量分数和溶液体积分数的概念,熟练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教学设计方案(二)

重点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有关计算;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

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仪器:烧杯、玻璃棒、药匙、天平、量筒。

药品:硝酸钾、水蔗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相同质量的水中加入一匙糖或两匙糖所形成的糖水的甜度不同,糖加的越多越甜,那么,从溶液的有关知识分析糖、水及糖水各是什么量?

[演示实验]用A、B两个烧杯各取50克水,烧杯A中加入5克蔗糖,烧杯B中加入10克蔗糖,并用玻璃棒搅拌至蔗糖全部溶解。

[讨论]1、在上述两种溶液中,溶质、溶剂各是什么?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各为多少克?

2、两种溶液哪一种浓一些?哪一种稀一些?为什么

[引入]浓溶液与稀溶液只是说一定是的溶剂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它不能准确的表明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怎么才能确切的表明溶液的组成呢?

这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板书]溶液组成有几种表示方法,初中先学习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

[板书]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定义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讨论]这两种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板书]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投影]例题1、见课本

[讨论]例题1中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为多少克?

[板书]

解:溶质的质量分数=

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这瓶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14%。

[讨论]1、在14%中的100与溶解度概念中的100克的含义是否相同?

2、在14%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占多少?

[引入]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又往往需要把现有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讨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做实验,实验内容如下,用A、B两个烧杯各取9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再向A烧杯中加入10克硝酸钾,向B烧杯中加入10克水,并用玻璃搅拌至全部溶解。

[讨论]1、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

2、在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克?

3、向原溶液中增加1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或增加10克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克?

4、上述形成的两种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小结]在原溶液中,如增加溶质质量则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升高;如增加溶剂质量,则溶剂和溶液的质量同时增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降低。

[本课知识小结]1、掌握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2、理解向溶液中增加溶质或溶剂的质量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

第二课时

重点难点根据溶解度求溶液中溶制裁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相互换算的计算。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用品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提问]1、什么叫溶解度?溶解度强调哪些方面?2、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其中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各多少克?3、什么叫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设问]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引导学生要件、找出区别和联系?

[投影]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概念

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条件

一定温度

不定温

状态

饱和

可饱和可不饱和

计算式

单位

[引入并板书]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S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

[投影]例题2(见课本)

[板书]解例题2

[投影]例题3

指导学生分析、讨论质量分数计算公式的变形,如何计算溶质、溶液的质量。

[板书]解例题3

[提问]如果我们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需要哪些仪器和操作呢?

[板书]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

雪绒花教案范文4

项目化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在德国被广泛应用[1]。我国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改革开始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戴士弘教授。戴教授是我国高职教育战线探索“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最早实践者之一。当今高职教育的目标不应当仅仅是知识传授,而是以能力提高作为最终的目标,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而能力只能通过训练获得提高,其载体就是项目和任务[2]。戴教授提出了课程整体教学改革必须遵循六个原则、两个渗透。六个原则为:一是课程内容必须是职业活动导向、工作过程导向;二是突出能力目标;三是教学以项目和任务为主要载体;四是用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五是课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六是课程整体的知识、理论、实践必须要一体化。两个渗透为:把外语、道德、素质教育渗透到所有课程中;把职业核心能力渗透到教学中[3]。戴教授的六个原则、两个渗透推动了我国从南到北的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大潮。我院二维动画设计课程,自2011年与动画企业合作引入企业动画项目作为专业阶段顶岗实习内容。2012年10月-2013年6月?勇?制作技术专业负责人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动画学院访问学习,跟随顾严华教授学维动画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并赴深圳市太阳卡通策划设计有限公司参与央视动画片的制作。2014年,在我院开展的全院项目化课程改革中一通过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专业的测评,并荣获A级评价。2015年课程团队将翻转课堂教学理念融入到项目化教学改革中,成果显著。

1以目标岗位准确定位课程

基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就业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导原则,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应该很对具体的目标岗位(群),重点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4]。通过参与到动画企业二维动画项目制作以及对企业动画制作专家调研得出二维动画制作流程包括前期设计阶段(构思一个故事、文字脚本、分镜头台本、设计场景和造型、画人物及背景设计稿)、中期制作阶段(背景绘制、原画设计、作监修型、加动画、动检/校对、上色)、后期合成输出阶段(剪辑、配音合成、输出)。我们通过对动画企业和毕业生的追踪调研,将二维动画设计课程培养目标定位到原画设计和加动画两个岗位,主要培养学生具备以下岗位职业能力:能够很好地理解项目总监和导演的意图及创作构思等;根据分镜台本设计人物动作和准确的造型能力;掌握力学原理和动画运动规律;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并能够在动作设计中表现出来,能按照导演的要求发挥得淋漓尽致;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具备幽默诙谐的性格;具备较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沟通能力。教学上我们选取两个企业动画项目按照企业动画制作流程完成动画的制作,以便学生熟悉动画制作的各阶段流程的制作规范和技能要求,重点培养原画设计和加动画岗位技能。

2 传统二维动画设计课程设计

二维动画设计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是以Adobe 公司的flash软件应用为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以认识flash界面,Flash图形的创建与编辑、帧与元件、图层应用、复杂动画制作、滤镜及时间轴特效、声音视频及组件应用、交互式动画制作。传统的二维动画设计突出软件技术应用,培养学生利用flash软件完成逐帧动画、补间动画、引导动画、遮罩动画及交互动画的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以小的、分散的案例为主,学完该门课程学生仍旧无法参与到企业动画项目制中。

3 以“岗位核心能力”为目标的项目化课程设计

3.1项目化教学总体设计

2011年至2014年,二维动画设计课程组利用教师企业挂职锻炼以及带领学生赴企业进行阶段顶岗实习,带回企业动画生产项目用于日常教学。课程组按照企业二维动画制作流程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动画前期准备形成文字脚本、角色造型设计、场景制作本、动作设计、动画制作、镜头合成、配音及音效制作、合成输出。培养学生造型创意能力和动作设计以及动画运动规律运用能力为主,综合应用flash、Anime Studio Pro 、Photoshop、会声会影、UleadCool3D、AfterEffects、Audition等软件能力为辅。选取两个动画片项目(一个基础教学项目,一个能力提升项目),将其分解成8个子项目,13个工作情境、35个任务开展学习。每个教学单元包括情境设置、任务导引、任务分解、技术准备、任务实施、技能拓展、作品展示及强化巩固八个阶段。最后利用2-4周的时间,学生小组完善课下拓展动画短片制作,该短片必须是原创作品。每个任务有明确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和其他目标以及考核结果。

3.2项目化教学意外情境

项目制作过程中教师需要设置一些意外情境,小组成员合作过程中也会发生很多意外情境,如在造型阶段,小组分工合作时,前期勾线人员由于工作不细致线条没有闭合连接,导致后期上色人员无法正常上色,由于处理方式不当,上色人员与勾线人员产生矛盾纠纷,这时教师应该与项目小组长进行积极引导调解,让学生学会与组员之间如何相处,遇到问题首先要用包容的心及时提醒出现失误的对方避免矛盾激化,和谐的工作环境会使大家拥有愉悦的心情。同时也要强调企业上遇到这种问题,会问责勾线人员,但也不赞同上色人员的不帮忙心态。意外情境是项目化教学必须存在的。意外情境的出现能够提升学生面对突发事情的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与其他部门的沟通能力等职业素养。

3.3项目化教学单元设计

项目化教学改革单元设计,这里以《街舞少年》动画片中的子项目五动画制作的任务5-5制作豆豆熊出场遮罩动画为例展开说明。首先将任务分解成创建豆豆熊出场元件、导入背景图片、创建简单遮罩动画、创建光芒四射动画、创建透明画卷展开动画、使用遮罩图层制作角色出场等六个步骤。本次任务的能力目标:使用遮罩动画配合其他动画制作丰富的动画特效、能够将遮罩动画灵活地应用于综合实例中;知识目标:了解遮罩动画的作用及遮罩动画原理、掌握遮罩动画的制作方法;素质目标:自主探索、精益求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动画节奏把控能力;其他目标:体会遮罩动画魅力,提升动画制作兴趣,在动画制作中?@得喜悦。本单元需要掌握的英文单词有Transform变形(快捷键是CTRL+T)、Masking遮罩、Convert lines to Fills 将线条转换为填充。情境设置:昨天快下班时,动画组接到任务:制作镜头3―豆豆熊出场动画。组员们接到任务后已经着手准备该任务。开课前两天,教师将本单元的学习资料包(包括ppt、遮罩原理动画演示、遮罩动画操作视频、遮罩动画概念及文字资料、豆豆熊出场动画)和自学任务单放到班级群和学习平台上,便于学生小组课前自学。课上,教师分析小组制作的动画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如:导入非标准元件、元件命名不正确、入画时间不合理、时间节奏控制不合理等等。分析本次任务需要哪些步骤,展示说明遮罩动画构成原理,分析遮罩动画创建方法及操作步骤。学生小组完善作品,教师协助。意外情境:小组设置的时间轴帧数与要求的一样,但动画速度仍然很慢,原因是学生最容易忽略的帧频设置错误。二维动画公司一般要求的是25fps,帧频确定后是不可以改变的。技能拓展:制作豆豆熊出场时全身发出五彩光芒。展示效果及知识点提示,小组网络搜索知识,完成五彩光芒动画,最后教师协助小组完善作品。小组制作五彩光芒时出现了意外情境:不同的软件版本,在执行“重置选区和变形”命令时,出现线条自动变长、变宽以及无法调整线条变形中心位置。解决方法:将线条转换成元件。技能提升:小组完成场景画卷滚动效果。展示完成的作品,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对本次任务涉及的知识进行总结说明。课后项目拓展:小组完成公益广告片动画制作。

4 融入翻转课堂的项目化教学设计

翻转课堂是目前国内外较流行的教学模式,我国部分高职院校也开始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融入到项目化教学中,可对项目化教学进行有效的设计。首先,可以重新设计教师的教学过程[5]。在开展项目式教学之前,课程团队根据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计划,了解教学中的重要知识内容,参与企业动画生产过程,然后收集动画项目制作相关资料并将其融合于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与动画制作流程相结合。遇到较为抽象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以动画的形式将其具体化、可视化,把操作过程录制成视频,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在课前先对教师提供的视频资源进行学习,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记录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向教师提出。在课堂教学阶段,学生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展示其学习结果,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安排时间给学生进行项目化实践。项目的实施过程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课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完成的项目学习状况进行总结归纳,整理好与项目有关的资料,并将其制成教学网络资源以便学生课下完成拓展项目时参考使用。

融入翻转课堂的项目化教学评价包括学习参与度考核包括课堂考勤和课前自学;阶段总结性考核包括阶段提交作品及阶段汇报组成;素质能力考核包括小组合作情况和意外情境应对情况;期末综合考核包括最终项目作品和拓展项目作品的完成情况。

雪绒花教案范文5

【关键词】评课 音乐 教学

学会评课,对音乐教师专业提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评课比听课更重要;会评课听课才有意义,会评课才真正会上课。不仅是参加听课活动要会评课会听评课,更重要的是在日常教学中经常进行自我课堂教学评价。这是教学反思的最最基本的方式和内容。但目前在各个层次的研究课,展示课,公开课的评课中,许多音乐教师仍用旧的教育观念来评课,只是评课多动存在着很多问题,不能达到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改革的目的。因此,我认为,应该建立一种适应音乐课程改革的新的评课理念,致使评课活动真正成为经验交流的总结场,疑难问题的解答地,教法学法的点拨源,新理念新思想的传播站。下面,就目前音乐教研评课活动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目前音乐评课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 评课形式化

音乐评课中存在着随意性和完成任务的问题。我们经常看到或参与这样的音乐评课活动;评议会上评的少,看得多。为了避免冷场,组织者只好指名发言。由于发言面不广,且大多数人属于被动发言,因此评课场面冷冷清清。那些被动发言的教师也往往是不痛不痒地说了几句敷衍了事。最后,主持人或权威人士做一下总结性的发言,大致的内容也为无非是先说几句好话,然后提一下希望。长期以往,这样的评课几乎成了制度化的刻板程式。评课成了走过场,有形式没内容,而且形式僵化,机械化,所以不能起到评课应有的作用。

(二)评课平庸化

在音乐评课交流活动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这位教师课堂教学很好;板书工整,条理清楚;教态自然;范唱弹奏较规范等等”。眼光依然死死盯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较少关注学生的音乐学习态度,情感表现和师生,生生的互动合作,交流活动;还有一些音乐教师虽然提了不少意见,但只是对课堂上出现的一些现象就事论事,不能对这些课堂现象作入木三分的透视,不能捕捉现象背后隐藏的教育理念的真正问题。

(二) 评课极端化

评课极端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虚假。讲好话的评课方式。二是否定,伤自尊的评课方式。

二,音乐新课程理念下评课理念的构建

(一) 树立正确的评课理念

新课程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以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新课程最重要最突出的理念。因此教师在评课中要遵循“以人为本”,”以审美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树立发展的评课观念。第一,树立导学相结合的评课理念。第二,树立评导相结合的的评课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改进教学,帮助,指导上课教师和参与听课活动的教师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二) 建立新的音乐评课模式

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音乐课堂正逐渐向动态生成型音乐课堂转变。旧的评课模式已不能用来评价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建立一种和新课程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新的评课模式显得十分必要。

1、建立民主,和谐的评课氛围

音乐新课程中的评课文化倡导建立一个民主,建设性,对话的伙伴关系。评课前让上课教师线作自我评价。自评是交流的开始,只有坦诚的自评,才能使自评有助于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评课教师的评价要客观公正,态度要诚恳,定性要合理,到不以貌取人,不以情代评,不掩饰缺点和错误。在这样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评课氛围中彼此交流,发表观点,这样的音乐评课才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态势。

2、透过现象挖掘问题本质

音乐教师要敏锐的发现问题,勇敢地正视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把课堂上的问题作为一种可供自己提高的资源,上课教师在自评时切忌把自评弄成简单地重述一遍教案,然后谦虚地说请专家指导。而应是说教学设计,特别强调说清楚课前对这节课的音乐教育价值及其不同学生学习音乐准备状态的分析;说过程反思,尤其要把课堂生成性说清楚;说教学重构,把教学的改进思考说出来。而评课教师应具有审视音乐课堂教学的能力要透过课堂现象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挖掘问题,把现象背后的教师观念层面上的“虫”捉出来,然后从音乐教学改革的角度看存在的问题作出诊断性评价并提出富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

3、欣赏课堂的精彩之处

评课教师要善于捕捉和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中落实音乐新课程理念比较好的,闪光之处。要会欣赏课堂中真正的精彩。一位教师在上《雪绒花》结尾时深情地说:“同学们,如果我们此时就在剧院台下,当冯特普上校哽咽地唱不出声时,让我们也像玛丽亚和孩子们一样,帮助上校唱响《雪绒花》!”说完,课堂上想起了动情的歌声,许多学生含着眼泪歌唱…...。音乐新课程一个重要的理念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完全融入情节与音乐之中,使课达到,受到很好的效果。这是本课的一个闪光点,评课教师要能捕捉这样闪光点。每位音乐教师在长期教学活动中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教师会有不同的教法,评课教师要用欣赏,发展的眼光去发现上课教师的成功经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通过评课欣赏的过程,在帮助教师认识清楚自己的教学行为及隐藏其背后原有理念的基础上,使之固化下来,并帮助他在这一高度上再重构,是他做的更好,逐渐形成和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三) 在评课中反思自己的教学

雪绒花教案范文6

[关键词] 课程结构 音乐素质 教学法 社会实践

音乐基础课是高师幼教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也是高师幼教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运用最多的体现综合应用能力的学科之一。

高师幼教学生入学时大多数同学都没有系统、全面地学习过音乐知识,有的只是跟着录音会哼唱几首流行歌曲而已,对音乐知识毫无一点基础。高师幼教生音乐基础课学制为二年。在短短的两年中,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及教学能力,要培养出合格的音乐启蒙教育者,是我们教师值得思考的。

一、分析课程结构,合理安排学时

音乐基础课是高师幼教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从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音乐欣赏的基础知识方面来科学、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用技能。乐理,全称为“音乐理论基础”,包括记谱法以及和声、调式调性等内容,通过对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来提高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对音高及乐谱的理解能力。视唱练耳,由视唱和听音组成,它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觉感受力、节奏感、音色感及强弱、速度感等基本音乐素质。声乐,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它包括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通过歌唱理论知识、技能技巧的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它是通过音乐让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课程结构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视唱练耳和声乐占的比值较大。在教学中,突出专业的特点,以声乐为主干线,将视唱练耳、乐理、音乐欣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音乐基础知识是音乐学习路上的铺路石。在第一学年,每一单元的教学以乐理知识和视唱练耳为主,巩固训练,打好坚实的基础,声乐演唱则穿插其中。在第二学年,每一单元的教学以视唱练耳和声乐演唱的学习为主,音乐欣赏安排适当的学时。在音乐基础课程中,简谱视唱尤其重要,可以说要学唱歌就要先学会识谱,就像要跑步就得先学走路一样。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符高低的记谱法。它在数学上读作一、二、三、四、无、六、七,在音乐上我们把它唱作do、re、mi、fa、sol、la、si,在视觉上更容易被人接受,在头脑中把“1、2、3…”唱作“do、re、mi…”反应也来得快一些。在简谱视唱中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单纯音符到附点音符时值的练习,再过渡到其他节拍的练习,进而深入到复杂的音值组合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乐感等基本音乐素质。如:××××××× ××××××××× ×××

×.××××××……

二、突出专业特点,重视音乐素质的培养

高师幼教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是幼儿音乐启蒙教育者,而培养合格的音乐启蒙教育者重要的是音乐素质的培养,教学中应结合幼教专业的特点来进行教学。

第一,在乐理部分,适当降低难度,增加乐理知识的训练。记谱法(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值组合法、节奏节拍、常用记号、音程、和弦、调、调式调性是乐理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由于幼教专业的专业性质不同于音乐专业,在民族调式的学习中只要求民族五声调式的学习,民族六声调式和七声调式就把它列在教学范围之外了。在每一课,每一单元教学结束后都要给学生进行相关的作业训练,以巩固所学知识,从作业中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力求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视唱练耳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为视唱和练耳两个环节。视唱中以简谱视唱为主,选择适当的视唱曲进行练习并运用键盘乐器进行伴奏,注重音准、节奏、节拍的训练,视唱曲难度系数为二升二降,要求学会首调唱名法。在视唱中,首调唱名法是一个难点,应在带升降号的简易调中多练习,“熟能生巧”,多唱多练才能应用自如;练耳也就是听觉训练,主要是大小二、三、六、七度,纯四、五度,增减四、五度音程及三和弦性质的听辨,旋律的模唱和节奏的模仿。练耳是训练听觉的灵敏度,对音乐基础较差的幼教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教学中可以放慢进度,从最基本的单音模唱开始到简单旋律的模唱,再深入到音程及和弦的性质的听辨,教会学生听的能力,学会用标准音a1上下“搭桥”来听辨。视唱练耳就像一对亲兄弟,关系密切,互相依赖,学好视唱练耳自然也就为声乐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声乐部分可选择一些时代气息较强的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教学歌曲。如《送别》《雪绒花》《同一首歌》《故乡的小路》《让世界充满爱》等,并针对专业性质,大量加入儿歌的演唱学习。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如呼吸、打呵欠、吹灯)启发学生去认识、体会歌唱的发声位置、状态、气息,还可以在语言训练上加入一些绕口令来练习吐字,以培养学生歌唱的乐感和美感。由于声乐是声音的艺术,较为抽象,在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发挥想象、善于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音乐欣赏是聆听、感受与审美的整体实践过程,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感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是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审美目标之一。音乐可以是无形而有象的艺术,所以音乐欣赏具有想象的自由度。如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通过对小兔与乌龟的艺术性描绘,以期唤醒相应意境的联想,抓住音乐特征,展现音乐形象。要欣赏音乐就要仔细聆听,感知其音响和结构形式的美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把它分为中国音乐欣赏和外国音乐欣赏,中(外)音乐欣赏又分为声乐作品欣赏和器乐作品欣赏。在音乐欣赏作品中选择著名的、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欣赏教学,如《春节序曲》《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梁祝》《命运交响曲》《彼得与狼》《龟兔赛跑》等,旨在让学生进行审美体验的同时,了解西洋乐器、我国民族乐器的名称及演奏形式,如:交响乐、交响童话、民乐独奏、合奏、重奏等;了解一些音乐生活中的知识(比如贝多芬、阿炳的故事等),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边听边想,边听边说,边听边学,拓宽视野,提高音乐文化素质。

三、深入教学法,提前进行实习试讲

从《教育学》角度看,教学法是指师生为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完成一定教学任务而使用的相互作用的手段和一整套工作方式,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它以教学目标为前提,教学原则为指导,教学内容为依据,教学技术手段为载体,它承担着将预期的良好教学目标变成满意现实的教学结果的中介职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常有这种情况,有的教师教学效果不太好,并不是他没有水平,而是由于教学不得法。因此,要有成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依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如五线谱的学习,从艺术的角度来讲,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而五线谱则是用来记录这种语言的符号。五线谱对于多数人来说学起来太难了,五条线四个间在纸上看要慢慢地去数。而我们可以用比较形象的方法:伸出左手,张开五个手指,掌心对着自己,把五个手指当做五线谱的五条线,手指之间的空档作为四个间,这就是一个随身携带的五线谱,随时都可以拿出来学习,把它看习惯了再联系到书上去就很容易学会读谱了;再比如教唱儿歌《粉刷匠》《小脚》,在它的节拍练习中,为能生动地表现它的强弱关系,可以用拍(拍手)空(分手)的方法,就不用分拍子来表现,这样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动手能力。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谱例一:

谱例二:

再如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抚柳……”可以先让学生听,边听边想象,根据歌词大意来画出心中想象的魅力图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启迪创造性思维;还可以用直观的形象思维,比如把力度记号f变成一只可爱的小鸟,把一边画曲线一边像蚕儿吐丝一样来练习气息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每个教师都应当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表现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学中,教师上课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每一种方法都在潜移默化中指导着教学实践。

实习是每位幼教专业的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深入指定的学校,面对教学对象进行现场上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把实习工作做好,幼教生必须进行实习前的试讲训练,即学生间互相充当师生角色(一个学生充当教师,其余学生充当小朋友),并按幼教要求试着讲课。在试讲之前应认真学习领会《学前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潜心钻研教材,多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精心设计教案和教法。在试讲时不要拘于形式,要大胆地、真枪实弹地反复练习,多听取别人的意见,集思广益,力求达到炉火纯青的熟练程度。通过学生说课――自评――小组互评――指导教师复评――学校试讲小组终评的层层把关,打造优秀的音乐启蒙教育者,接受用人单位的挑选。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通过两年的音乐基础课程学习,已具备了音乐教育者的基本素质,艺术实践活动是检阅幼教生音乐学习成绩和展示其艺术才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两年的音乐基础课程学习结束时,要指导学生参加幼儿园或学前班的实习,或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为合唱队排练,在合唱队中担任领唱或者指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参加歌手赛等,让他们真正走进课堂、走进社会,锻炼他们的协助能力及业务能力,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同时也使学生学会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加强综合能力的体现,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谢莉莉.音乐/基础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周晴.民办高职高专院校钢琴教学之浅见[J].艺术教育,2009,(10):41.

[3]崔德虎.中师音乐生应做到“四个提前”[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3,(3):16-21.

上一篇逍遥游教案

下一篇致橡树教案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