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桥的谚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桥的谚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桥的谚语

有关桥的谚语范文1

关键词:减速机;漏油;起重机

0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程机械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起重机械作为工程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起重机械在我国被列为特种设备,因为它涉及高空作业,危险系数大。现在国内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起重机械的设备管理变成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减速机是起重机的重要设备,它可以降低转速增大转矩,主要用于桥式起重机的提升、运转和开闭机构。减速机漏油是桥式起重机常见而棘手的问题。

1 桥式起重机减速机漏油的危害

(一)影响桥式起重机的安全平稳运行

减速机漏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影响桥式起重机的安全平稳运行:第一个是使桥式起重机驾驶员或者维修人员滑到,威胁他们的人身安全;第二是对环境产生了污染,油损耗增加;第三是造成减速机供油不足,减速机内齿轮出现磨损和胶合,轴承出现点蚀。减速机漏油严重影响桥式起重机的安全平稳运行,有时不得不停机检修。

(二)不利于三标管理体系的建立

(1)减速机漏油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影响。依据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起重机械需要满足生产商业化的要求,要安全平稳运行,不能带病工作;各企业要组织管理好起重机的运行风险;桥式起重机的漏油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最终将影响到生产的顺利进行。

(2)减速机漏油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影响。起重机械是环境管理体系中的重点对象,原因是起重机是特种设备。起重机械要做到绿色运行,杜绝涉及污染环境和违反法律的行为,防止污染,降低消耗,才能满足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桥式起重机漏油是一条明显的不合格项,要进行防控。

(3)减速机漏油对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影响。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起重机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管理对象。桥式起重机漏油可能造成职工滑到甚至从高空跌落,出现人身伤亡事故,这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是不符的。

3 桥式起重机减速机漏油的产生原因分析

(1)减速机内外的压力差。为了防止杂物进入,减速机一般都是封闭的。在减速机运转过程中,齿轮啮合摩擦会产生热量,由于减速机是封闭的,热量不容易散出,减速机箱内的温度会不断升高。再加上减速机箱的容积不变,温度的升高会导致压力的升高。由于油的渗透能力比较强,飞溅到箱体壁上的油在箱内高压的作用下,会从缝隙中渗出。

(2)减速机结构设计问题。①减速机检查孔盖厚度不够或者平整度不达标,拧紧螺栓后,检查孔盖与箱体的结合面产生缝隙,油从缝隙中漏出;②减速机的制造工艺不合理,没有进行相关的热处理来消除内应力,比如退火或者时效处理。这样减速机在使用过程中,机体会发生变形,导致减速机漏油;③减速机箱体上没有设计回油槽,轴封与端盖的结合处汇集了大量的油,在高压的作用下,油从缝隙处渗漏;④轴封结构设计问题。轴封的一方面可以防止外部粉尘杂物进入减速箱内,另一方面可以阻止油向外渗漏。在轴的高速旋转下,如果粉尘杂物进入减速机箱体内,将破坏油的清洁度,严重磨损密封圈,油从被磨损的密封圈处向外漏。

(3)加油量过多。如果加油量过多,导致运行过程的减速机油池严重抖动,油大量飞溅,在轴封结合处聚集大量的油,发生泄露。

(4)维护检修工作不规范。桥式起重机减速的日常维护保养中,检修工工作不严谨,不按照减速说明书和本企业的维护保养规程进行保养,造成密封胶选用不正确或涂抹不严实,没有及时更换损坏的密封圈或者密封圈安装错误,这些是维护检修工作不规范造成桥式起重机减速机漏油的原因。

4 治理减速机漏油的方法

(1)使用油杯式透气帽和加厚检查孔盖板

上面已经分析了减速机内外压力差是造成减速机漏油的一个原因,如果平衡内外压力差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显然让外界压力达到减速机内部压力是不现实的,只有通过让减速机箱体内部减压来实现。虽然减速机一般都设有透气帽,但是这种透气帽孔小,极易被杂物堵塞,导致内部压力不能泻出。

(2)增设回流槽

油在轴封聚集也是引起漏油的一个原因,可以通过引导走多余的油,来解决这个问题。在轴承座的下瓦中心设一个向内倾斜的回油槽,正对回油槽的端盖处,开一个小缺口,通过回油槽、缺口的引导,轴封处的油便回到了油池中。

(3)完善点检制度并认真执行

制定规范严谨的点检制度,便于员工日常操作。对于减速机漏油可从以下几个点进行点检。①检查减速机的油标尺,发现油量超标要及时放掉多余的油;②检查通风气眼,如果发生堵塞,将通风气眼彻底疏通;③检查减速机螺栓是否松动,发现松动立即紧固;④放油阀出现漏油,要关闭放油阀,如果不能关闭,应疏通放油阀,发现油泥等杂物,要更换全部减速机油。

(4)使用新型密封材料

利用新型密封材料可以有效的治理桥式起重机减速机的静密封垫泄露。减速机静止时,可以用硅橡胶密封胶密封泄露部位;减速机运转时,可用油面紧急修补剂密封静密封垫的泄露。

参考文献:

[1]周一妍.桥式双梁起重机主梁的有限元分析与改进[D].湖南科技大学,2012(06).

有关桥的谚语范文2

关键词: 法语谚语 汉语谚语 跨文化交际 文化比较

一、谚语特点及其文化内涵

谚语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从语言上来看,谚语是语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用语通俗,言简意赅,且修辞生动;从内容上看,谚语是劳动人民生活和社会经验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精华与再现,包含着特定的文化色彩;从社会功用上来说,谚语能够启迪人生,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传授经验、宣传鼓舞等社会功用;从来源上说,谚语主要来自劳动人民的实际生活经验,也有部分来自书面文献。

客观世界有普遍的共同规律,而人的思维又具有全人类性,所以,各民族文化观念有许多相同之处。然而,各民族在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因而会产生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间在文化上的异同会反映在民族语言中,特别是反映在蕴涵文化意义的谚语之中。因此对谚语的文化含义进行研究,在谚语文化及跨文化交际上都有重要意义。

二、汉法谚语所体现的中法文化的相似性

在汉法两种语言中,有一些谚语的表达方式不同,但所表达的内涵是一致的,说明两国人民在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方面是相似的。例如:

(1)A chaque oiseau son nid est beau.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2)Mieux vaut son voisin que longue parenté.

远亲不如近邻。

(3)Les meilleures choses ont une fin.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还有一些农谚和反映自然现象的谚语:

(4)Après la pluie,le beau temps.

雨过天晴。

(5)Année neigeuse,année fructueuse.

瑞雪兆丰年。

法国有冬天,有雪,而且同中国一样,多雪的那一年往往是一个丰收年。否则,法国就不会有此谚语了。这两条谚语反映了中法地域文化的某些相似之处。

另外,有一些谚语体现了中法两国人民在思维观念上的相似性。如:

(6)Qui sème le vent récolte la tempête.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7)Tel père,tel fils.

有其父必有其子。

(8)Il n’y a aucun génie qui n’ait été persécuté.

天才出于磨炼。

(9)De nouveau roi,nouvelle loi.

新王出新法。

有些谚语所表达的含义反映了两个民族相似的思维方式,从侧面也说明了中法文化的相似性。例如:

(10)C’est en forgeant qu’on devient forgeron.

熟能生巧。

(11)Point de roses sans épines.

有乐必有苦。

(12)Le temps,c’est de l’argent.

一寸光阴一寸金。

(13)Il n’y a que les montagnes qui ne se rencontrent pas.

人生何处不相逢。

三、汉法谚语所体现的中法文化的差异

中国和法国都是饮食大国,其饮食在世界上均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两国在饮食方面的特色却不尽相同,从各自的谚语上可以体现出来。如:

(14)上车饺子下车面。

(15)软面烙饼,硬面做汤。

(16)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17)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从这些谚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饺子、饼都是中国的特色,中国人过春节要吃饺子,立春是要吃春饼;姜、大蒜也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同时还能增强抵抗力,大多数中国家庭在做菜时免不了要放上点姜蒜。而在法国却不是这样。法国人做菜用姜不多,中国人说:“生姜还是老的辣”,而法国人则说:“C’est dans les vieux pots l’on fait les bonnes soupes.(老罐儿里出好汤)”法国人是比较爱喝汤的。另外,面包、奶酪、葡萄酒、咖啡构成了法国人最灿烂的饮食世界,由这些元素构成的谚语也是非常丰富的。在中国,我们的一日三餐与这些东西不像法国人那样密不可分,没有这样的文化气氛,也就不可能孕育出与之相关的谚语。如法语谚语有:

(18)Un repas sans fromage est comme une journée sans soleil.

没有奶酪的一顿饭就像没有太阳的一天。

(19)Quand le vin est tiré,il faut le boire.

酒已取出就得喝。

中国的谚语有些取材于历史故事,如:

(20)三个臭皮匠,抵上个诸葛亮。

(21)关公面前耍大刀。

(22)鲁班面前弄大斧。

(23)说曹操,曹操到。

以上谚语都包括人物词语,有的是历史人物,如“关公”、“诸葛亮”、“曹操”等,他们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有特殊地位,在口头上经常提起,或褒或贬,都表现出了汉民族的传统观念;有的则是群体的代表,如“鲁班”是能工巧匠的代表,“臭皮匠”是地位低微的劳动者代表。而法国的谚语更多地来源于童话故事,法国人说:“Quand on parle du loup,on en voit la queue.”其中文含义也就是“说曹操,曹操到”。虽然表达的意思差不多,用词来源却大不相同,可见中法两国的文化差异。

有时,同一种动物在中法两国中所体现的含义也各不相同。龙在中国被视为吉祥的动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在汉语中是帝王的象征,炎黄子孙都骄傲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因此汉语中有:

(24)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2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6)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而法国人却认为龙是凶残肆虐、吐烟吐火的怪物,应予以消灭。

喜鹊在汉文化中是“喜庆”的象征,以鹊噪为喜兆。传说天上的织女七夕渡银河与牛郎相会,喜鹊来搭桥,叫做“鹊桥”。后人用“鹊桥相会”来比喻夫妻或情人久别后的团聚,把成人之美,为互相爱慕的双方作中介人,称为“搭鹊桥”。汉语谚语中还有:

(27)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28)喜鹊早,喜事来到。

然而,喜鹊在法语中却含贬义,在法国人的心目中,喜鹊有多嘴多舌、乱呱嗒的象征意义,这也许跟法国人爱闲聊的民族习俗有关。

四、中法文化对比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前文我们将汉法谚语在文化层面上进行了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各自的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这种共性为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可行性依据和基础,而不同文化所具有的个性或特性则可能形成交流中的障碍。因此,这种文化上的比较对跨文化交际意义重大。

我们现在正处于全球化的历史时期,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变得异常频繁,文化的冲突从历史的幕后走向前台,成为全球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附属产品。对于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在学习掌握对方语言的同时,了解对方的文化,并在这种了解的基础上对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一定的比较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只有通过语言文化的比较,才能找到造成交际阻隔甚至冲突的根源,才能了解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尽可能避免这种消极因素,提高语言交际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得体性。这也是本文进行汉法谚语文化比较的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1]薛永.从文化角度看英法熟语之异同[J].镇江高专学报,2001,(4).

[2]蒋晓萍.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与习俗禁忌[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1).

有关桥的谚语范文3

关键词:英汉谚语;文化;文化差异;翻译原则;翻译方法

Abstract:Proverbs,whichderivefromlifearethecondensationandembodimentofthelanguageandcultureofanation.Theycanreflectgeography,history,customsofanation.Soitisnecessarytostudyanation''''sproverbswhenwetrytostudyitsculture.EnglishandChineseproverbs,beingtreasuresoftwodifferentlanguages,seedistinctdifferencesresultedfromculturaldifferences.ThisessayusessometypicalexamplestocompareandanalyzethedifferencesbetweenEnglishandChineseproverbsfromthepointoforigin,geographicalenvironment,customs,religiousbeliefsandhistoricalculture,etc.Proverbsaredifficulttotranslatebecauseoftheirdistinctivecharacteristicsandtheiruniqueculturalbackgrounds.Inordertopresentanadequatetranslationofaproverb,wecanusefourtranslationmethodsflexibly:literaltranslation,freetranslation,equivalenttranslationandliteraltranslationcombinedwithfreetranslation.

Keywords:EnglishandChineseproverbs;culture;culturaldifferences;translationprinciples;translationmethods

一、引言

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Geniuswitandspiritofanationarediscoveredbytheir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1]本文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从起源、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文化侧面入手,探讨了英汉谚语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英汉谚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即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2]本文试图对英汉谚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提出了英语谚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及方法。

那么何为谚语呢?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3]它是在民间流传的固定短语,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社会经验的总结。谚语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一种,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洁。[4]

二、英汉谚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为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5]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谚语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英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起源差异

首先,英汉谚语都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但同中又有异。英谚受基督教的影响,反映了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如:Norespecterofpersons.(一视同仁);Manpropose,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而汉谚则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儒家的思想;“不看僧面看佛面”是佛教的思想;“饶人不是痴,过后讨便宜”是道家的思想。

其次,英汉谚语的起源差别还是很大的。英谚中有大量出自典章及名人的作品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词句,如:Neversaydie.(永远不要说“死定了”)出自英国小说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而汉语文史学家们则认为汉谚相当一部分出自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如:“远亲不如近邻”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

除此之外,英谚中有许多来自拉丁文、法文等的外来语,有些甚至保留了原文,如:Cherchezlafemme.(找出祸水)这是一句保留在英文中而以法语原文形式出现的谚语;而汉谚吸收了大量少数民族谚语,如:“劣行过四十年仍会败露”来自维吾尔族谚语;英谚中有许多来自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如:Loveisblind.(爱情是盲目的)来自罗马神话,而汉谚中有大量农谚,如“宁在时前,不在时后”。[6]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

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英吉利海峡是欧洲许多国家通向大西洋的唯—出口,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因此英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于世界,这对英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英语中就有许多与航海有关的谚语,如:totakethewindoutofone’ssail(先发制人,抢占上风),togowiththestream/tide(随波逐流、顺应时势),tobeallatsea(不知所措)。英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捕鱼业在其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也为英语留下了大量与渔业有关的谚语,如:hook(land)one''''sfish(如愿以偿,用诡计得到想要的东西),haveotherfishtofry(有其他鱼要煎——有其他事要做),playafish(让上钩的鱼不停地拖动钩线而致疲乏)等。而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汉语中就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谚语如:一帆风顺、过河拆桥、隔岸观火、拔苗助长、五谷丰登、瓜熟蒂落、春华秋实、根深蒂固、沧海桑田等。[7]

(三)、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所以西方人不吃狗肉。英语中有关狗的谚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有褒义。在英语谚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Everydoghashisday.(人皆有出头日);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等。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猫比喻人,常有亲呢的成份,如:Acathasninelives.(吉人自有天相),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心地恶毒的女人,如:Catshidetheirclaws.(知人知面不知心)。[8]以狐狸为形象时,汉语强调狐狸尾巴露出破绽。如:Thetaildoesoftencatchthefox.(常凭尾巴抓到狐狸),而英语强调狐狸花招多,难对付,如:Whenthefoxpreaches,thenbewareyourgeese.(遇上狐狸说教,当心鸡鹅被盗)。汉语认为失去马也无妨,说不定会带来好运,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而在英语里认为马不可失,如:Betterlosethesaddlethanthehorse.(宁可丢鞍,不可失马)。

(四)、方面

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与有关的谚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汉语中有许多含“佛”、“庙”等的谚语,如“借花献佛”、“无事不登三宝殿”;[9]汉语反映道教思想的谚语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乐极生悲”等。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思想意识上也占有重要位置,儒家思想在汉语谚语体系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恭敬不如从命”;有关幸福的谚语如:“平安就是福”、“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有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提倡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的谚语。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因此在宗教生活及其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英语谚语,如:Naturedoesnothinginvain.(造物主无所不能);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10]Intherightchurch,butinthewrong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11]

(五)、历史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谚语,在中国典籍中,谚语多半出现在诗书、传说、诸子论著中,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对人很有警策和教育意义。如“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都来自历史典故。《诗经》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语》中名句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等。而英语典故谚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圣经》的谚语,如:WeareallAdam’schildren(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二是来自希腊罗马神话的谚语,如:Pandora’s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三是来自《伊索寓言》,如:adoginthemanger(狗占马槽,占着茅坑不拉屎)。[12]四是由莎士比亚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来,如:Brevityisthesoulofwit.(简洁是智慧的灵魂)。[13]当然,英语谚语的来源不是单一的英国文献,而是多种来源,除以上提到的外,还有来自西欧各语言的谚语。例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那》一书中写的:Allhappyfamiliesresembleoneanother,everyunhappyfamilyisunhappyinitsownway.(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其不幸)。来自法语的谚语有:Don’tputthecartbeforethehorse.(不要本末倒置)等。

三、英语谚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汉谚反映汉族的文化特点,英谚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翻译谚语时,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是不够的。奈达(Nida)指出:“所有的翻译,不管它是诗歌还是散文,都必须关心接受者的反应;因此,翻译的最终目的,从它对观众产生的效果而看,是评价任何翻译的最基本的因素。”所以,在把英谚翻译成汉语时,译者须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英语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只有多注意英谚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宜于说理,又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A·Nida(奈达)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ce)”。这些主张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指忠实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但是,并不是原文的每句话、每个词汇都同时具备三种意义,尤其是,任何两处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要把原文中的三种意义全部再现于译文常常是不可能的。如果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在翻译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出现矛盾,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应当服从隐含意义。其次,原文的形象意义在目的语中可能会找不到对应—或者没有相同的形象,或者虽然形象相同,隐含意义却冲突,这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隐含意义的准确表达,可更换另一个译文作者熟悉的形象,或者舍弃形象意义,只译出隐含意义。总之,隐含意义,也就是原文意欲表达的意义是最重要的。[14]例如:EastisEast,andWestisWest.如果按字面意思译成“东就是东,西就是西”就不能完全表达该句的隐含意义,而译成“东方毕竟是东方,西方毕竟就是西方”能反映出作者对东西方差异的感叹。[15]

在翻译方法上,如果采用直译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应尽可能采用直译;如果直译不能再现原来谚语的丰富内涵,就可采用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等翻译方法,这样才能较完整地保留原文的神韵,使译文形象生动。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就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采用直译的谚语多半是英语和汉语在谚语的比喻和形象方面基本相同的部分,或者是直译后一目了然,不至于产生误解的。[16]如:Pacticemakesperfect(熟能生巧);Wallshaveears(隔墙有耳);New-borncalvesmakelittleoftigers(初生牛犊不怕虎);Afireoncitywallbringsdisastertothefishinthemoat(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7]

(二)、意译法

有些英谚的表达方式因含有英语语言国家所特有的历史典故或文化背景,如果直译,则译文可能会牵强附会,也不易为中国读者所理解。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舍弃原语的表达形式,采用意译,则可避免在某些情况下因直译而引起的拖泥带水,造成误解等弊病。例如,Achilles’sheel若直译为“阿克勒斯的脚后跟”并不能让大多数人理解,而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唯一致命弱点”更恰当。[18]这样的例子还有:

1)Infairweatherprepareforthefoul.如译成“晴天要防阴天”,不如译成“有备无患”或“居安思危”或“未雨绸缪”。

2)Murderwillout.如译成“谋杀终必败露”,不如译成“纸包不住火”。

3)WhenGreekmeetsGreek,thencomesthetugofwar.如译成“希腊人相遇希腊人,定有一场好斗”,不如译为“两雄相争,其斗必烈”。

4)Everymanhasafoolinhissleeve.如译成“人人袖子里都装着个傻瓜”,不如译为“人人都有糊涂的时候”。[19]

(三)、对等翻译

谚语是群众长期以来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规律以及生产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英美国家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存在相似的经验和阅历,对世界的认识在不少方面也是相似的,这使两个民族的谚语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有些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在内容上不谋而合,具有相同的内涵,运用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或大体相同的比喻和修辞来阐述相同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同义的汉语谚语来翻译英语谚语“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冯庆华,1995:144)如:

1)Diamondcutdiamond(棋逢对手);

2)Twocanplaythegame(孤掌难鸣);

3)Tofishintroubledwaters(浑水摸鱼);

4)Likefather,likeson(有其父必有其子)。[20]

(四)、直译和意译的结合

有时在翻译一些英语谚语时,单纯的直译使读者不能理解其含义,而意译也不能确切地表达原来谚语的含义。这时可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以弥补直译难达意,意译难传神的不足。译文可直译其字面意义,再点出隐含意义,使译文形象生动,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21]例如:

1)Cutyourcoataccordingtoyourcloth(量布裁衣,量入为出);

2)EvenHomersometimesnods(荷马也有瞌睡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3)IfIhavelostthering,yetthefingersarestillthere(戒指虽丢失,手指仍然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四、结论

综上所述,谚语历史久远,汇集了大众的智慧,把丰富多彩的内容浓缩在高度洗练的形式之中,是人类各民族文化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语言表示形式之一。它经过长期积累,不断丰富,以凝练、警策、对仗、和谐、形象、寓意精辟、富有民族性等特点成为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所以通过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各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扩大视野,还可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3。

[2]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3。

[3]武占坤、马国凡.谚语[M].第二版.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p.3。

[4]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p.186。

[5]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1卷:p.107。

[6]周淑萍.英汉谚语渊源比较分析[J].南平师专学报,2003年,第22卷:p.92。

[7]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1卷:p.107。

[8]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3-24。

[9]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1卷:p.108。

[10]沈超英.《圣经》与英语谚语[J].大学英语,2002年,第3期:p.45。

[11]陈雯.英语习语文化内涵探微[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p.45。

[12]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1卷:p.108。

[13]李群.英语习语与基督教[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p.29。

[14]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4。

[15]梁茂成.英汉谚语的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5年,第6期:p.36。

[16]邱凯端.论英汉习语翻译的异同[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p.99。

[17]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p.163。

[18]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p.25。

[19]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p.165。

有关桥的谚语范文4

【关键词】中日谚语;对译;指代对象

谚语是人民群众根据自己长期生活的经验创造出来,特点是文字精炼、节奏鲜明、比喻生动、言简意赅,可以说谚语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精华。中日两国都存在大量的谚语,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使谚语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也使得两种语言的谚语对译显得较难一些。谚语翻译不同于一般材料的翻译,需要译者从谚语的特点出发,把握好中日文化的差异。从指代对象来看,汉语谚语可以分为出现笼统指代对象的谚语和出现具体指代对象的谚语,而日语谚语通常使用具体的指代对象。本稿从指代对象的角度探究如何更好地进行中日谚语的对译。

一、出现笼统指代对象的汉语谚语

比较一下中日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习惯于从宏观上、整体上看待事物,注重抽象、概括能力的应用,表现在语言上,汉语常用笼统的、抽象的名词去说明事物和阐述道理,而日本人注重直观性、实用性,对具体事物较为关心,常用具体的、形象的词语来表达思想。语言受思维支配,中日思维方式的差异使两国人民对于相同意思的谚语采用不同的指代对象。在进行谚语翻译时,应充分把握这一点。下面举出一些实例说明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谚语中的体现。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のも信心から。

金石指坚硬之物,这句谚语的汉语意思是只要诚心诚意就能打动万物,只要有信心、有毅力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一切困难都能够被克服,最终会赢得胜利。而日语谚语中的“”即沙丁鱼,日本四面环海,鱼的种类有许多,沙丁鱼生活在深海的上层,一般用来做罐头,举出沙丁鱼这种常见的、平凡的鱼类,形象地说明即使是平凡的人,只要有追求、有信仰、有信心,也一定会有所成就。这里汉语用抽象概念,日语用具体指代。

双喜临门/盆と正月が一に来たよう。

汉语泛指两件好事一起降临家门,日语把这样的意思具体化了。新年和盂兰盆节是日本的两大传统节日,学校和公司都放假,人们可以回乡探亲访友,参加庆典或祭祀活动,或者休闲旅游。两个节日同时来到,以此形象地表达出喜上加喜之意。

真人不露相/能あるは爪をす。

真人,道教上所说修行得道的人,这里泛指在某方面有所造诣、修行高的人。不露相指不外露,不炫耀自己的能力。这句谚语是指真正有能耐,有实力的人往往不轻易显露,也是从整体上概括了这样一类人的特点。相同意义的日语表现为具体指代,鹰在捕获食物时,是用爪子抓起的,捕获力强的鹰不露出爪子,形象地表达出有实力的人不会轻易表露自己这样的一层意思。

进退维谷/弁の立ち往生。

汉语意思是向前或向后都不行,处于困难境地,进退两难,也指工作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间题,毫无办法。日语是用一个具体的历史典故来说明此意,弁庆是一位历史人物,在衣川大战中,拄着长刀,站在桥中央,进退两难,后被敌人用箭射死。这里汉语是用抽象思维,从事物整体来说明情况,日语谚语使用的是具体指代。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汉语从宏观方面、概括性地叙述,而日语是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舍弃原有的汉语指代形象,代之以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指代形象。

二、出现具体指代对象的汉语谚语

不同民族的具体指代有所不同,谚语中有一部分是译文的内在含义与原文相同,但指代事物却因中日两国不同的民族特点而相异。例如,在中国谚语中出现的典故,或是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就不能直译。这时若用解释性的译法也能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但却违背了使用者的初衷。使用者使用句式短小、语言凝炼的谚语,是为了使文章更生动,更具说服力。因此,译者应尽量不用解释性的翻译,而要寻找与汉语意义相同的日语固有的表达方式,也就是套用日本民族在表达这一意义时所使用的谚语形式。

1.历史典故不同

此类谚语要避开寓言、典故及具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取其喻义来达到对应的翻译效果。例如: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人に寄れば文殊の知。

情人眼里出西施/痘痕も笑。

班门弄斧/河童に水泳を教える。

诸葛亮以足智多谋著称,而日本把文殊菩萨当作智慧的象征。西施是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日语的痘痕意为麻子,笑涡是酒窝之意,都形象地表现出热恋双方把对方看得很美。班即鲁班,古代木工的祖师爷,在鲁班面前挥舞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河童是日本传说中想象的动物,水陆两栖,最善游水,教河童游泳,正好表现出汉语“班门弄斧”之意。

2.居住环境不同

前不着村,后不着店/にも付かずにもる。

虎落平川被犬欺/へ上がった河童。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腐っても。

村、店是指有人的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指处于荒凉无助的境地;日语中的“”是离岸不远的海面,“”指海岸及海上多石的地方,既不靠近“”又远离“”正好与汉语意义相对应。平川是指地势平坦的地方,虎一般出没于深山,这句用来形容有势者一旦失势会被众人所欺;河童最善游水,用“登上陆地的河童”来比喻失去了优势,施展不开自己的本领的人。“真鲷即使腐烂了也是头等鱼”与中国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意思相对。从这里所举出的谚语来看,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汉语多用陆地上所特有的事物进行指代,而日语多使用与水有关的指代事物。

3.生活习惯不同

谚语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概括,无论是汉语还是日语,人们总是习惯借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指代,但由于中日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等情形的不同并具有各自独特的历史演变过程,这就决定了双方对相同意义的指代有所不同。

对牛弹琴/猫に小判。

一心不可二用/二を追う者は一をも得ず。

太阳从西边出来/石が流れて木のが沈む。

把钱给猫,指做事不看对象,义同“对牛弹琴”。同时要追到两只免子,结果是一只也得不到,日语用此来告诫人们做事要专一,不能一心二用。按常理是石头沉入水下,树叶顺水漂流,正如太阳东升西落一样,反之则有悖于常理。像这样一部分谚语,能找到意义与用法对等的谚语,可以直接采用使译文更加生动贴切。

综上所述,中日谚语的对译是有规律可循的。谚语是与民族语言同时产生、同步发展的,以其短小的句式,显示出语言的精炼,深刻的寓意又充满哲理,形象的指代更显出浓厚的民族色彩。在进行中日谚语对译的时候,要充分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使用特有的指代对象,使译文体现各自的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符合中日语言的表达方式。要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情感、色调和风格,特别是要在谚语中体现出中日两国不同文化背景的时候,如何使译文尽可能保存原文风格,而不因中日两国语言习惯的差异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将是谚语翻译中值得长期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杜海怀.中日谚语在翻译时的差异[J].日语知识,2003(5).

[2]冯明舒.中日谚语比较初探[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S1).

[3]马心丹,李梨.日语谚语的探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3).

有关桥的谚语范文5

杨宇峰:男,17岁,现习杨式寇长春太级拳,48小时超级自卫术,愿结交天下所有武学研习者。地址:河北邢台市华澳学院中体部,邮编:054000。

李步前:热爱武道艺术,研修振藩截拳道、泰拳诸武技,愿与天下武友一起追求武学真谛,攀登武道巅峰。地址:山东省郯城县清泉乡裂庄村,邮编:276115。

杨德志:习武多年的少林俗家弟子,愿交天下正直豪爽的爱武之友。地址:河南登封市中岳办嵩山少林寺大道,邮编:452470。

张晶:男,公安干警,曾习空手道、泰拳,愿交天下武友。地址:河北保定中央司法警官学院95信箱,邮编:071000。

学练武术的指路明灯

魏鹏(青岛)

武术谚语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最具魅力的一部分,它是千百年来武术爱好者智慧的结晶和精华;它是经过历代拳师的长期实践、传诵、提炼,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它是武术道德、技艺、功能多方面规律的高度概括;它文词简朴、言简意赅,意味深长,读起来琅琅上口。武术谚语具有指导、启示、增智等作用,是武术文化艺术中极为珍贵的财富之一。

“文以评心,武以观德”,“用火不戢将自焚,学技不晦将自毁”。这两则武术谚语都是关于人的品质方面的。即练武术要讲究武德,谦虚谨慎,不说狂话,不做不利他人的事,不以武欺人或出手伤人。练武者应晨演夕练,至功精艺熟时,应含藏不露,武技只可自卫防身,若好勇斗狠,终会被功夫杀其身。

“动则无疾”,“拳后百步,到老不进药铺”。这两则武术谚语是有关健身方面的。运动对身体的健康起着非凡的作用,经常运动除强身健体外,还可预防和治疗疾病,每次练功后要进行整理活动,散步运动适中,可消除大脑皮层的疲劳,放松各部骨骼肌肉,调节各系统机能,是使机体恢复到良好状态的最好方法。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练武者应恪守自觉、有恒、刻苦的信条,一年四季练功不辍,尤其是在冬夏两季最冷和最热的日子中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半途而废。学习掌握动作规格和提高动作质量,需长期坚持,且要通过日复一日的锤练,故练功一日,自有一日之功效。

“千拳归一路”,“鼯鼠五能,不如乌贼一技”。虽因拳种的不同,在具体的手法、腿法、身法、步法、技法上会有差别,但在技击的原则、原理及精神实质上都是一致的。在练习中,要动脑子,勤于思索、揣摩、分析,把学的、练的、听的、看的融汇贯通,找出规律,并有所创新。能不在乎多,而在于精,不论习武嘱文,一定要循规蹈矩,切忌贪多求高,急于求成,牢记: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

“练武必求明师”。武术不同于其它,诀窍奥秘之处,是经过无数前人的实践得来的,必须由老师口传心授,才能得到。有明师的指导,可避免走弯路。

“我的至爱是武术。通过武术,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一个人灵魂不受限制的表达。武术也意味着象隐士一样地日复一日地进行体能和技能训练以达到最佳状态(李小龙)”。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大家好,暮春已过,盛夏将至,俗语讲,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但在这里,我还是希望广大武友能在提高武技的同时保重身体。我们这个栏目和大家见面已经半年了,得到了广大读者和搏击爱好者的热情帮助,希望广大读者能在以后的岁月中继续支持我们这个共同的栏目,增强互动,加强我们的联系,共同把《搏击》杂志办成众多读者喜爱的刊物。

江西南昌的邓水根先生给我们的杂志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的栏目设置和内容安排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在这里,我向包括邓水根先生在内的广大读者表示感谢。还有读者来信要求刊登巴西的卡皮艾拉,法国的自由搏击、日本的踢拳道、合气道、剑道,泰国的泰拳的内容,我们将陆续组织有关这些内容的稿件,本期我们已经开始刊登泰拳,以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

从本期开始,我们搏击俱乐部陆续刊登一些有关中华武术认识的读者来信,希望广大读者能踊跃参加我们的讨论。

本期搏击俱乐部幸运读者

方开意(浙江湖州)

柏兴桥(广东东莞)

吴鹏(吉林省吉林市)

谭家会(湖南桂阳)

刘聪(辽宁鞍山)

段旭(新疆昌吉州)

向继华(湖南龙山)

有关桥的谚语范文6

一、中西方词汇以及谚语的文化内涵异同

一般而言,词汇的文化内涵是指其感彩、风格意义和比喻意义等。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社会观念不同,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认识,如不加比较,不加注意,特别是在教学中以汉语文化模式去套用,就会引起误解。(曾萍,1992)以英语中intellectual(知识分子)这一词为例,在中国“知识分子”一般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以及医生、工程师、翻译、中学教师等一切受过教育的人;在中国农村许多地方,连中学生也被认为是“知识分子”。但在欧洲,intellectual是包括大学教授等有较高学术地位的人,而不包括普通大学生,故其范围要小的多。

由此可见,以上例句中的民间谚语有的近似、有的相同、有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孤立地进行词汇教学,而应从欧美与中国的民族文化异同进行比较,并可从词语的文化内涵入手,让学生了解中西方两种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异同。

二、结语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在教学中应该改掉以往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运用的做法,用文化语言观去指导英语教学,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有效得体交际的目的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背景意识,使规范的文化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应该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性,还必须重视语言运用的恰当性。要求外语教师不仅应当有一定的汉语和所教授外语两种语言的对比语言学知识,而且还应当有本国和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学方面的知识和感受。这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首要条件。

其次,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在除了揭示单词和成语的表概念部分的词汇意义外,还要涉及到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及词源典故,引导学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主要人物作文化内涵的分析,是学生准确把握作品内容,增长对西方国家社会、历史、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认识,提高阅读理解及运用语言的能力,鼓励学生多看一些课外读物,不断拓宽知识视野,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会更成熟、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