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中秋的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写中秋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写中秋的诗范文1

《水调歌头》

宋 ·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译文

写中秋的诗范文2

1、身体尽量保持一个平面。

2、双膝尽量向外展开。

3、注意手肘在身体后方不可以压迫我们的颈部,以免损伤您的颈椎。

4、吸气,脊柱自然向上延展,呼气,双手肘继续两边伸展。

(来源:文章屋网 )

写中秋的诗范文3

何谓和谐?和谐包含了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指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富足的物质生活和民主的政治生活。斗争哲学不是的全部,而实现社会和谐,才是的终极目标与社会理想。自从我们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之后,又提出了共建和谐世界的发展理念。从提出和谐社会到和谐世界的理想升华,既是我们对发展的一次再认识,也是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次再认识。

中国文化历来崇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民族历来追求“天人合一”、“四海皆兄弟”的精神境界。早在地理大发现时代,中国虽然拥有西方国家都不具备的海上优势和强盛国力,但并没有去进行海上扩张和武力侵略。而后来崛起的大国,却未有一个不是通过海上扩张去称霸世界的。乃至于当21世纪的中国再度崛起的时候,西方仍有人抱着殖民者的称霸心理,把中国的和平崛起视为对世界的威胁。这只是西方极少数人的一种政治偏见,不足为怪。

今年元旦,主席在新年贺词中又进一步强调:中国人民真诚希望同世界各国人民互利合作、和谐相处,共同奏响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主旋律……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贡献力量。这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也是中国崛起的发展理念。

要建设和谐世界,我们必须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要承认各国文化传统、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发展模式的差异,推动不同文化和信仰的相互交流、倡导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促使世界多姿多彩,充满活力。

要建设和谐世界,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走和平与发展的道路,通过广泛密切地国际合作,有效应对全球面临的经济发展失衡、贫富差距扩大、石油危机、气候灾难、重大传染性疾病等众多问题,为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与繁荣多做实事。

要建设和谐世界,我们必须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中国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也为世界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据世界银行统计,入世五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为13%,对世界贸易的贡献率为20%,仅“中国制造”的出口商品就为美国的每一个家庭一年节省1/3的消费开支。中国的发展没有给任何人带来威胁,只会给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空间。

写中秋的诗范文4

1、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2、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3、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写中秋的诗范文5

前言:消毒供应室承担着全院的无菌医疗用品供应任务,与临床医务人员接触较多[1]。提高供应室服务与临床需求的协调性,是确保临床治疗可顺利开展的关键,对于患者的治疗,以及医院工作质量的提高十分重要[2-3]。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开展供应室管理活动时的护理人员作为观察组,对供应室服务与临床需求相协调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开展供应室管理活动时的消毒室工作人员24例作为观察组,一般资料如下:性别:男性9例,女性15例。年龄:23―46岁,平均年龄(35.62±4.87)岁。学历:高中及以下2例、中专及大专15例、本科及以上7例。

同时选取2015年1月前未开展供应室管理活动时的消毒室工作人员24例作为对照组,一般资料如下:性别:男性10例,女性14例。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5.37±4.25)岁。学历:高中及以下2例、中专及大专16例、本科及以上6例。

两组消毒室工作人员在性别、年龄、学历方面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消毒并供应医疗器械。

观察组开展供应室管理活动,提高供应室服务与临床需求的协调性:(1)建立管理小组:建立供应室服务管理小组,每小组设置组长,对医疗器械消毒与供应情况进行管理,确保供应服务能够与临床需求相协调,发现问题及时找出原因并解决,避免不协调的现象存在。(2)提高医疗物品的发放效率与适用性:在考虑不同科室需求的基础上,对医疗器械进行调整,例如将门诊手术室的圆刀柄改为尖刀柄等。同时,还应考虑科室不同时间对医疗器械的不同使用频率,加强器械供应,如妇产科产妇分娩时,应加快医疗物品供应次数与频率。(3)确保物品满足临床需求:加强c临床医务人员间的联系,认真了解医务人员的需求,工作保持细心与耐心,时刻以满足临床需求为出发点做事情,提高医疗器械与物品供应水平。(4)物品的回收:物品回收时,如发现多出的器械,应主动归还给相应科室。如发现器械损坏的问题,应积极解决并向科室致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消毒室工作人员服务质量评分情况,包括回收服务质量、发放服务质量、器械适用质量、满足要求情况4项指标。

1.4 评分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由临床医务人员对消毒室工作人员服务质量进行评分,共0―100分,包括回收服务质量(25分)、发放服务质量(25分)、器械适用质量(25分)、满足要求情况(25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处理数据,平均采用(均数±标准差)方法表示,p

2.结果

中可以看出,观察组24例消毒室工作人员,回收服务评分(24.02±0.01)、发放服务(23.55±0.15)分、器械适用(23.68±0.17)分、满足要求(24.00±0.89)分。对照组24例消毒室工作人员,回收服务评分(19.56±1.29)、发放服务(19.83±0.31)分、器械适用(18.86±1.49)分、满足要求(18.72±0.90)分。两组数据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

3.讨论

加强供应室管理,从物品的发放、回收以及适用性等角度出发,提高医疗物品的供应水平,对于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且可有效提高物品供应与临床需求的协调性,对于医务人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十分重要[4]。

本文研究发现,加强供应室管理后,24例消毒室工作人员,回收服务评分(24.02±0.01)、发放服务(23.55±0.15)分、器械适用(23.68±0.17)分、满足要求(24.00±0.89)分,与常规供应方法相比优势显著(p

结论:

应加强对供应室的管理,提高供应室服务质量,提高其与临床需求的协调性,确保临床医务人员可顺利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胡良妃.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与临床需求协调性的探讨[J]. 中国现代医生,2010,11:83+91.

[2]张晓红. 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与临床需求协调性的分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8:164-165.

写中秋的诗范文6

———学习同志“2•19”重要讲话的体会

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同志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要重点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全面,要求具体,涵盖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把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体现在各项决策上,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我认为,从经济工作角度来说,重点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加快经济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首先抓住发展,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对于河南这样一个发展中大省来说,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基。近几年,河南经济发展速度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总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五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等重要经济指标均居中西部地区第一位,去年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美元。这些既为河南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标志着河南的经济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战略起点上,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但是也要看到,河南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和农业大省,这个阶段容易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会显得更为突出、更为集中,河南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就显得更加繁重。还要看到,由于河南省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比较薄弱,工业化、城镇化水平都还比较低,一些指标特别是人均指标与先进省市的差距较大,一些重要指标在全国的份额,与河南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十分繁重。如果不能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就缺乏基础和支撑,甚至会拖全国的后腿。河南必须把发展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大力构建和谐社会。正因为此,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要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来思考问题、制订措施、安排工作。在中央提出中部崛起的战略举措后,制定了《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奋力实现中原崛起,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

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继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向依靠机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上转变。河南经济结构调整这几年已大见成效,三次产业结构中,一产比重由1995年的25.4%下降到目前的19.2%,二产由47.3%上升到51.2%,三产由27.3%上升到29.6%,三次产业的结构日趋合理。为了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河南积极推进百户重点企业发展,依托骨干企业,着力抓好农畜产品、有色金属、煤炭等优势资源的精深加工,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最近省政府又开展对污染严重的5个重点区进行专项治理。这些都为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打下了良好基础。

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要继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更加重视“三农”问题,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高城市化率、统筹城乡和谐发展,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继续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高二三产业在整个GDP中的比重。在二产别要注意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更加注重依靠科学技术,提高整个工业和产品的技术含量;第三产业要重点发展金融、保险、物流等现代服务业。要继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增长方式,努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使经济增长方式更趋科学、经济增长的内驱力日趋强劲。现在各地加快发展的愿望强烈,我们既要抓住沿海向内地转移产业的机遇,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项目和资金,同时在招商引资中还要注意避免把沿海或国外已经淘汰的耗能高、污染严重的项目引进来,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

抓好自然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后做出的理性选择。我们一定要从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考虑,为子孙后代考虑,统筹兼顾,注重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合理利用,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浪费资源、破坏资源,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具有不可再生性。对河南这个以原材料加工生产为主的大省来说,处理好矿产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关系更为重要,必须把节约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从去年开始,河南对全省煤炭、铝土矿等战略资源进行整合,到去年底,全省45家地方国有煤矿已整合14家,小煤矿整合减少135家,到期关闭26家。原来小煤矿的产量占到1/2,整合后国有大矿产量提高了70%以上,相当于每年少浪费3亿吨煤炭资源。

河南人均耕地少,土地资源非常宝贵,必须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土地,坚决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既要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又要做到依法批地、依法用地、依法管地,严格按程序办,使土地使用有序可控。在加快交通、能源、水利等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我们总是想办法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同时严格城市规划、严格土地审批,防止和克服不切实际地拉大城区框架、大量占用农田的现象。注意加大空心村、废弃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整治,整合闲置土地,搞好土地存量调整,已经连续6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在最大限度地保护耕地的同时,基本满足了必要的建设用地需求。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强化节约土地、集约用地观念,坚持依法用地,坚决杜绝那种借口加快发展而违规违法使用土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注重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人是社会和谐的主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最重要的还是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好各个社会阶层群众的利益要求,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在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中,干群关系紧张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领导干部是关键,处在矛盾的主导方面,必须从各级领导干部抓起。去年以来,河南省全部取消农业税;加大财政投入,解决被污染地区和山区农民吃水问题,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因灾造成的倒房重建,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给农村贫困人口增加救济、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等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努力使他们安居乐业。农村道路建设也是这样。省政府从2003年开始,将过去用于经营性公路建设的交通规费全部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并提高补助标准;2003、2004两年共投资90亿元,今年计划再筹资60亿元用于农村道路建设,目的就是为了尽快实现“村村通”,彻底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由于这些措施高度关注了弱势群体特别是农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凝聚了人心,也促进了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和整个社会的持续发展。

抓住一个时期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重点加以解决,这是在改革发展中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在各种利益关系和谐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和途径。征地补偿安置、城市房屋拆迁、清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都是直接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决策必须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群众利益。在项目建设征用土地时,不仅要按照法定标准及时、足额给予农民合理的补偿,严禁拖欠、截留和挪用征地补偿费,而且注重解决好少地、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和长远生计问题,使群众的生产生活不受大的影响。这几年河南审慎对待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力避因决策不当损害群众的利益。在政府行政、社会管理上努力扩大群众参与权、知情权,努力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高速公路设计时充分考虑方便群众排水、灌溉、通行等问题,广泛征求沿线群众的意见;农村道路建设将每个项目的建设规模、标准、投资额和建设、参建单位及负责人、第一责任人等情况和举报电话在当地主要新闻媒体上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城市规划设计和房屋拆迁,也都要征求群众意见,设计方案取得群众认可;征用农村土地要经农村集体和农户确认,征地过程、补偿安置要公开透明等。为了切实把补偿安置这件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好,去年省政府明确把土地补偿足额到位作为审批建设用地的重要前置条件,凡是因土地补偿不到位引起上访的,暂停用地审批,并把土地安置补偿到位作为当地政府的义务和责任落实下去。这项措施出台后收到较好成效。到去年底,全省拖欠的10.5亿元征地补偿费就已全部清理完毕,群众也比较满意。

加快城镇化不可避免要实行旧城改造和房屋拆迁,这也是为了城市的长远发展和群众的长远利益,但在城市拆迁中必须兼顾群众的切身利益,决不能以实现群众的长远利益为借口损害群众的当前利益。城市房屋拆迁关键是要做到程序合法、安置补偿合理、政策落实到位,补偿安置的方案要得到群众认可。既要使拆迁工作顺利进行,又要确保拆迁户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鉴于过去曾有些地方在城市改造中引发了社会不稳和群众上访,去年下半年,省政府决心把2003年以来发生的涉及城市拆迁的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案件作为解决的重点,要求年底前全部结案。同时派出督查组,到基层到群众中做工作、协调解决问题,并实行省直有关厅局领导包案制度,加强督办,抓好落实。通过努力,房屋拆迁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集体、越级上访案件大幅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