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棺论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盖棺论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盖棺论定范文1

这首诗的诗句是: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盖棺论定范文2

关键词:西汉;官印;特征;鉴定

中图分类号:K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150-03

任何文物均是一个特定时代的综合产物,并具有某一时期的典型特征,剖析并掌握这些构成要素及其在各时期的发展演变特征,是鉴定西汉官印首先必备的一个基本条件。同时,还要了解伪印的类型和制作,这是文物鉴定的另一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掌握真印诸要素特征和伪印类型制作,是鉴定西汉官印的两个主要组成要素。现对鉴定西汉官印的这两大要素作以分析论述。

一、西汉官印诸鉴定要素及其演变特征

西汉官印在我国古代玺印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其独特的时代特征。而这些特征是由构成印章的形制、质地、钮式、印文、篆刻艺术风格等诸要素所表现出来的。

(一)汉印形制

1.汉印大小。西汉官印的尺寸一般均较小,其大小只有2个多厘米。其原因为汉制“通官印方寸大”(《汉旧仪》),故印面在2.2~2.4厘米见方,约相当于汉制的一寸左右。汉帝后玺印略大,为汉制方一寸二,印面方边长约2.8厘米。官秩二百石以下汉官印则为长一寸宽半寸的长方形半通印。这是汉印形体的最基本时代特征。

2.印台形式。汉官印均由印台和台面上的印钮两部分构成。根据官员品级高低,西汉官印的印台分为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其中官秩在二百石以上的为通官印,印面呈正方形,方寸大,约2.2~2.4厘米;官秩二百石以下为长方形半通印。西汉各个时期官印的印台在形制和高度上有所不同,汉初有秦风貌,印台薄而扁平,厚度在0.4厘米以下,还有上小下大呈斜坡状的;文景以后印台一般厚约0.5厘米左右;西汉晚期印体由轻薄逐渐变的厚重,印台增厚至0.8厘米以上。

3.汉印钮式。钮式是构成古代官印诸形制中的最核心要素。西汉官印对其钮式都有严格的制度,且同一钮式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具有不同的形状,因此掌握印章钮式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特征,即成为鉴定各个时期西汉官印的一个重要手段。西汉官印的主要钮式为龟钮和鼻钮两大类,此外还有螭钮、龙钮、鱼钮、蛇钮等及其他兽钮等。

一是龟钮。为汉官秩比二千石以上高级官印的通用钮式。汉印之龟钮有“龟者,阴物,抱甲负文,随时蛰藏,以示臣道,功成而退也。”的特殊含义(《汉旧仪》)龟钮在西汉官印不同的发展时期,又具有其显著的时代演变特征。西汉龟钮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龟首短平,龟身俯卧,四足短而铸刻不清晰,流行于文景帝时期;晚期龟首微抬伸,龟身抬生,龟腿向上呈半立状,四足铸刻清晰,龟背或圆或后部隆起,甲形及纹饰精致,流行于武帝至汉末新莽时期。

二是鼻钮。亦称瓦钮,是古代印章中最常见的一种钮式。其基本形制均为印台背上有一半圆形的环状系,用以穿绶佩带。鼻钮早见于战国,秦时官印大多为此钮式,西汉是由于龟钮的出现,鼻钮遂改为千石以下的中下级官吏印章固定钮式。西汉早期的鼻钮有战国和秦之遗风,为窄面环状;稍后钮面逐渐加宽,景帝以后开始流行薄边覆瓦状的鼻钮;汉末钮边渐厚。

(二)汉印质地

1.玉印。与先秦时期不同,秦汉时期对玉印,特别是官印以玉为质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秦以前以金、玉、银为方寸玺,秦以来,天子独称玺,又以玉,群下莫得用。”(《后汉书・徐■传》)西汉时皇帝六玺和后之玺皆为白玉。另汉时王侯诸卿大夫亦有玉印,其状为覆斗形,往往为私玺或殉葬印。

2.金印。西汉官印中的金印仅次于帝后玉玺,为王侯贵胄、诸公、将军等朝中上卿重臣之用。按文献资料记载,西汉时期使用金印的仅限于皇室至爵中的太子、王、列侯;朝堂上的丞相、太尉、大司马、太傅、太师等公卿;位列上卿的诸将军等高级官吏,以及汉朝赏赐于少数民族首领的玺印。

3.银印。银印为西汉比二千石以上高级官员之印章。其范围包括朝中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司长官,如九卿、内史等;军中诸副将和各营都校尉,如“骑都尉印”、“戊己校尉”等;地方郡以上的军政长官,如“沛郡太守”、“彭城太守章”等皆银质官印[1]。

4.铜印。西汉官秩在千石以下的中下级官印皆为铜质,包括通官印和半通印。西汉铜质官印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上自宫廷朝中诸司属官,下至地方郡县太守、郡尉以下的所有官吏,以及军营中的各级属官皆以铜为印。

(三)汉印的文字、篆刻及印面风格

1.印文文字形式。西汉官印的印文皆为反字阴刻,即篆刻艺术上所谓的“白文印”。汉印印文的这一特征,是由当时在封泥上钤印的用法所决定的。西汉时期纸张尚未发明和普遍应用,故不可能出现超越时代的蘸印泥钤在纸上的阳文印。因此,当我们遇到一言为西汉印章的阳文印时,即应引起注意,断其十之八九可能是伪印。

2.印文篆刻风格。就西汉官印文字的总体风格而言,其印章使用文字应归属于小篆体系,进一步说它是由小篆发展而来的一种较为独特的印篆专用字体,称为“摹印篆”。而且这种摹印篆在不同的时期还有着显著的发展演变特征,其印文的具体发展演变特征,已在本文第二章“西汉官印的分期和时代特征”中作了详细论述,此不臃述。

3.文字笔划形态。古代印章中一些常用字在各个发展时期,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具体形态。西汉官印中典型的字如:“印”字的末笔常作下垂状。“丞”字中部下横的两端向上翘,而至东汉时即开始变为一直横。“尉”字在西汉印中其左下为对称状,东汉则为一“火”字。如此等等,通过文字笔划的变化,也是鉴定西汉官印的一项重要要素。

4.印面构图特征。古代印章的印面构图在各个发展时期都具有其一定的外部特征,西汉官印的印面构图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一是界格,汉初官印承袭秦印,印面均有界格,但汉初期官印界格方正、平直,比较规范整齐,尺寸上也略大于秦官印,至孝惠文景帝时期界格已基本消失。二是印文排列形式和字数,汉初官印印文排列并不固定,文、景帝时期趋于正规;西汉中期以前大多为四字印,武帝时期出现五字印,但这时的五字官印仅局限于二千石以上的高级官吏,曰某某章,至晚期五字官印在汉官印中普遍流行。

(四)汉官印的印文内容及其知识

1.印名。所谓印名是指印章印文的自名。古代玺印一般均有自名,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古代玺印自名常见的有“玺、印、章、宝、记、符、节、信、关防”等等,例如先秦时期的印信一般均称为“玺”,但至西汉则为帝、后专用印名;又西汉官印通常只用“印”和“章”,而不用其他印名,且印与章还有各自特殊的用法。

2.官名。官名是官印的具体文字内容,每一方官印都必然有其官名。西汉时期由于从秦入汉,有旋经发展定制,故其官名从早至晚一直在不断的更变之中,特别是西汉中期,官名变动尤甚,而一些官名至新莽和东汉即不再使用,如“别火”于西汉武帝年置至东汉光武年省。又后世中行用之官,在西汉时就不一定出现。因此,掌握西汉时期的官名,特别是同一官名的各个时期的不同变化及起省年,对汉印的断代和鉴定具有很大帮助。

3.地名。地名同官名一样,在历史发展上一直都在不断的更迭变化,一些在西汉时称用的地名到其后即不再使用,而且同一地名在西汉的各个时期还有变化和起废,如前文中提到的“新城”,又如沛郡为景帝三年平七国之乱后始置郡,而渭城则是武帝元鼎三年由咸阳更名的,如此种种不再赘述。而了解这些古代地名,对我们今天鉴定西汉官印是大有益处的。

4.称谓。称谓具有时代特性,西汉官印尤是如此,这是鉴定其真伪的一个重要特征。不但前文提及的一些印名,如玺、印、章的用法和时代演变特征;而且其官名入印也有显著的特征,如汉时县一般有左、右尉,故其官印的通常用法有两种:一是县名为两字的常作某某县名加上左尉或右尉,二是县名为一字的常作某县名加之字再加上左尉或右尉,如“海邑左尉”和“卞之右尉”[2]等,但绝对不加“县”或某尉之印,这是汉时印章称谓的基本常识。

二、伪官印的类型与鉴别

西汉官印伪作较多,归结起来大致有三类:一是全部伪造,二是摹真仿造;三是真印伪刻。现将西汉伪官印的鉴别分类介绍如下。

(一)全部伪造之印

所谓全部伪造之印,是指无中生有,向壁虚构而成的古玺印。这类伪官印从官名、地名、印名,到文字、篆法,乃至印章形制,都是出于伪者的凭空杜撰,属于一种较低档次的伪作。由于伪造者不知真印其貌,往往伪造漏洞百出,不是印章形制不对,就是官名、地名、印名、文字、篆法等存在明显问题,如“梁王后玺”玉玺和“建威校尉”被伪造为鼻钮;稍高明者可能会将以上诸要素的一二点乃至三四点,制作的较逼真,但是绝不可能把西汉官印的所有要素伪作的天衣无缝,我们只要通过对所掌握的西汉官印诸要素进行逐一的对照分析,就不难发现伪印存在的破绽。即使有很高水平的此类伪印,也会在其细微处有漏洞可辨,不要说新仿印的锈色和制作等问题,就是年代久远的古代伪印,亦可通过西汉官印诸要素的时代特征去加以鉴别。如一“杜陵右尉”印,即是一方传世的清代伪作汉印,初观该印锈色古朴貌如真印,细在其形制风格、印文特征和制作工艺以至等方面,均可以假乱真,但细辨其印问题有二:一是印章形制与其官名不符,该印为龟钮,但汉制皇帝陵邑同县,陵尉官秩不过六百石,其印形当为鼻钮而不能为龟钮。二是该印文中的“尉”字与汉印文字篆法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该尉字的左下部刻成“示”,而西汉时则作“火”;另此印右旁末笔作一大竖点,而汉印常作一横笔;又西汉印中尉字左旁常较大,约占全字的2/3,但该伪印之尉字左右两旁却大小相当。通过以上种种分析,即可以明确地判别出该印为古时伪仿之汉印。

(二)摹真仿造之印

所谓摹真仿造之印,是指原有真印,而作伪者依照该汉印面貌另行伪制。这类伪印就其制作而言又有如下两种情况。

1.不知印形,依谱而作。此类印往往是伪作者只见印文,而不知其印之形状,多依照所得印拓或古谱所录之印文摹刻而成,高仿者其仿刻印文能与真印几无差异,但由于伪作者不知原印形状,故在制作伪印时往往在其形制上与真印不符,这是鉴别这类伪印的关键所在。例如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著名“石洛侯印”金印,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个案例,该印原于清朝嘉庆年间出土山东省日照县。然而,经过一百余年后,流传于世的却有两方,两印均为金印,印文完全一致,难辨真伪,一时成为印界关注之公案。但两印的龟钮却大相径庭,一印龟首短而微抬,龟身隆起,体形狭长,龟腿微曲立状,四足铸刻清晰;而另一龟钮则龟首长而平伸,龟身平板,龟体扁平,龟腿弯曲,龟足无刻痕。很显然前者印钮为西汉中晚期之龟钮形制,与其印文的时代是相吻合的,乃真印无疑,而后者印钮与其时代显然不符,是为伪印。究其原因,“石洛侯印”金印刚出土不久即为诸城鉴藏家李仁煜所得,并被奉为至宝,秘不视人,仅以印拓赠予挚友数人,因当时西汉金印尚不为人所知,故世人只有其印文而不知其印形,所以即出现以上一方印文不差毫厘,但印形相去甚远的仿刻金印,随着现在考古发掘的不断发现,现今一看其形制即知后者为后人伪造之印。

2.完全依据真印进行仿作。即伪作者既知印文亦明印形,完全按照真印来仿制。按伪作工艺的不同,此类伪印又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照真印进行摹刻,二是以真印为母范翻砂铸造与摹刻。因为是依照真印而进行的仿作,所以这类伪印的外观形制和印文结字均较为逼真,但也不是不可鉴别的。摹刻伪印一般做伪者并无真印,而多对照有图片和印文进行摹仿制作,由于文物图片不可能面面俱到,故伪印往往不能全面把握真印的外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比例上的失调,又摹刻印文之文字亦不如真印气韵流畅贯通,且文字整体之间常不相协调,同时因这类伪印制作较难,故多仿制一些价值较高的名印,而传世或考古发现之著名汉印又多有明确的收藏地,这也成为鉴别其真伪的一大要点,比如当在世面上见到一方“文帝行玺”[3]印章时,就要马上知道该印收藏在国有博物馆中,而不可能流传于世上,除非通报该印被盗,否则肯定是伪印。而翻砂之伪印,首先是其印形必然小于原印,其次铸造工艺上存在砂眼问题,再者翻砂品印文笔道往往较为粗糙或出现变形情况。此外,不论摹刻还是翻砂铸造之伪印,其伪印的质地和作旧手段都不够完善,这也是鉴定其真伪的一个重要突破点。伪玉玺可从玉质和其工艺上加以鉴别,西汉玉玺为帝后之印,质和阗白玉,其工极精,仿者常一看即破。而伪铜印的新做锈色与两千年的自然铜锈是不难辨别的,而有些低劣的仿汉铜印,竟然使用普通的黄铜仿造,可见仿造者连黄铜何时出现这一基本的文物常识都不知到,真让人有些好笑,而这些低劣的黄铜伪汉印却能在市面上屡屡见到。

(三)用真印伪刻之印

真印伪刻亦称半真半假或以旧翻新。即利用真汉印之印体,进行翻新伪刻的一种伪汉印。此类伪印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原汉印本无字或其印文在流传中已漫灭,作伪者得印后在其印面上补刻以伪印文;二是原真印型文本皆具在,作伪者将其原有印文磨去,又重新刻以伪印文字。以真印进行伪刻属伪汉印中的高仿品,因其本为真印,故外印体型诸特征及锈层包浆均古朴可人,所以在销售时往往能够经得起审视,也极易使人被其外观所迷惑。与前两类伪印相比,此类伪印的鉴别具有较大难度,常令收藏者先上当而后悟。因此,遇到这类伪印是要特别加以注意。由于这类伪印的作伪特点均为在真印上伪刻以新的印文,故其印章形制与新伪刻的印文之间必然存在矛盾,因此全面了解并掌握古代玺印,特别是汉印各个发展时期印形与同期印名、官名、地名、文字、篆法等诸要素间的关系,是鉴别此类伪印的基本切入点。同时,此类伪印尤其是后者,其在伪作时常常具有一个极其鲜明的特征,即重新伪刻之印名一般多是高于原印形制的官名或印中之罕稀珍品,了解这一点亦对鉴别此类伪印大有益处。“右将军印”该印形龟钮,锈色青碧,龟钮为典型东汉印钮风格,当为一东汉之龟钮铜印。然而,审视其印文,乃为西汉中期以前的典型四字官印形貌,因汉武帝以后之将军印即改为五字,且印名用“章”而不再用“印”;又据史书载:“前后左右将军,皆周末官,秦因之,位上卿,金印紫绶。汉不常置,或有前后,或有左右,皆掌兵及四夷。”(《汉书・百官司公卿表》)可知汉之右将军乃金印,故该伪印之印质显然与史不符;对比其后刻之印文,文字笔划软弱无力,且显呆板缺乏神气,“将”字篆法也与西汉该字法度不同,显为后刻之伪印文。从而鉴定此印当为一东汉龟钮铜印仿刻之西汉右将军印。

总之,文物鉴定是一个综合分析的鉴别过程,汉印鉴别亦不出其右,所以必须对构成汉印的诸要素进行逐一对比分析,全面考证鉴别;同时还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密切关注伪印之发展动态。此外,汉印鉴定是一种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社会学科,只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鉴定的结果才能更可靠、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罗福颐.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孙慰祖.古封泥集成[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

盖棺论定范文3

乐观拼搏,超典型香港精神

想不到成立于1974年的许氏公司仍在,它大隐于市。

当年32岁的许冠文,拿着刚写的剧本找大老板邹文怀谈分成,日后影响深远的许氏和香立制片人制度由此而立。如今公司已搬去尖沙咀,许冠文更喜欢待在铜锣湾的办公室,那是一座有点年代的商业大厦,楼下是茶餐厅,再多走几步就看到电车轨道。他是一个很香港的香港人:中学大学读的都是名校,从小受西方教育,英文一流,到过外国宣传电影、做show、看演出,但每天早上要吃的,始终是皮蛋粥、油炸鬼。他唯一填词的《铁塔凌云》几成港歌:“檀岛滩岸,点点鳞光,岂能及渔灯在香江”。

年少时家境清贫,身为大哥的他很小就出外兼职食,中二时“胆粗粗”跑到有名的夜校里,竟然教中四水平英文。大学时闯进无线电视台兼职主持、编剧,见工时,上司给他六个月时间做中学问答比赛的策划,结果他回家通宵撰写,第二天就递上去一份厚厚的策划案。说起这段旧事,他不掩得意之情:“我假设老板欣赏我啦……你行不行都不要紧了,你的精神厉害,再看一看(策划)也像模像样,那就让你做吧。”见我慨叹,他也反过来慨叹:“现在的年轻人就有点缺乏这样的火花,以前我们真的靠自己,一想就要去做,没得等明天的,明天就没了这个chance了。”

还有一个故事,当年刚入行他只做主持不肯演戏,因为思想传统的父母认为那是“戏子”,于是一直躲在幕后做斯文智囊先生。有天大导演李翰祥要拍《大军阀》,他却突然把头剃光,画了两行粗眉、戴上假胡子去半岛酒店见对方,坐下就用普通话说:“他妈的!你看行吗?” 那年他28岁。四十年后的这个下午,他望着窗外的港岛街道,眯着眼睛作云淡风清状说:“那时全邵氏都知道这是大片……搏一搏而已,告诉他们我可以这么粗鲁的。”

他的“搏一搏”,确实就是那个年代香港人的写照。他10岁随父母从广州到香港,成长于钻石山木屋区,童年始终伴随着追着运米车凿孔偷米的记忆。贫苦的出身,也造就了他看事情的方式:“我很小就知道这个世界其实挺痛苦的,我们又没钱使,书也几乎没得读,爸爸妈妈也成天被老板骂,在这样的环境长大,你觉得这个世界本身是挺痛苦的。如果有机会,就尽量有些幽默感地来看问题,好过很悲地看。反正生命都是这么过的,你有幽默感,好笑一点,就容易过一点,容易想到好的方案。”

后来他做电视节目主持,自己编导演喜剧电影,还无意中开启了香港栋笃笑潮流,堪称香港第一代全能笑匠。然而,他的幽默与所有人都不同,夸张但不浮夸,讽刺但不恶搞,有思想深度乃至后期更倾向于温情。此刻,在办公室内喝着太太送进来的冰可乐,这位冷面笑匠面无表情,却语带双关地强调幽默很重要:“能够讲笑话,无论做总统也好,追女仔也好,幽默感是很重要的。约一个女仔出来,从吃饭一直(让她)笑到送她回家,你追不到都难了。”

几十年来,他在“搏一搏”、“笑一笑”之中名成利就修身齐家,如今过了河还不忘渡人。前年在香港岭南大学开了八堂课,他想推动栋笃笑文化:“不净只做表演这么简单,我希望中国的年轻人,能够大胆出来讲话,不害羞,又有幽默感,这是个好方向。”

钓鱼潜水打球,四十岁后不做事

下午四点,香港的阳光依然猛烈,坐在窗前的许冠文把头上的帽子摘下,随即拿了桌上的另一顶,再戴上。他分辩说,不是耍帅啦,是最近刚做完激光治疗近视手术,要给眼睛挡一下阳光。

最近十多年,他只拍了寥寥几部电影,和九十年代之前的鼎盛时期相去甚远。他说,自己体内有四个人在打架,分别是作为导演、编剧、演员和老板的许冠文,“编剧编得好,演员又不肯演,导演又说这个不对,老板又说太贵,我就整天旋转的。”他最爱的电影工作,就在这堪比金庸笔下“桃谷四仙”的争吵不休中,一搁下就是二十年。

那么这些年都在干什么?他照例想了几秒钟,然后语调平缓却语速快得像冒着泡,一股脑地倒出来数给你听:“现在大部分时间……每天都不一样。不过我有几样兴趣,一就是打高尔夫球,一个礼拜打两三次,会到深圳、东莞、中山跟朋友们一起打球,然后吃饭。网球多数在香港打,刚好在最近扭伤了脚,就很少打。我很喜欢看电影,我不喜欢坐在家里看DVD,因为我很尊重电影,也很喜欢到戏院,可以舒服地坐着,把手机全关了,看着那么大的银幕……尤其遇到好戏,那两个小时对我来说是很大的享受。”

聊了一会,他终于忍不住站起来,在办公室里四处走几步,到底是老顽童坐不定。他倒也承认:“我也算挺贪玩,挺懒的人,四十岁就不怎么做事。”办公室里他的书房有单独的后门,可以直接从外面回来或出去,员工或客人在大厅都浑然不知,这是儿子特意为他设计的,这个怕闷、主意又多的老顽童,多年来一直有自己的空间。“白天早上我喝完咖啡,早上九点开始是创作时间,到一点左右,大部分是在自己书房里想东西,在电脑上写东西,等等。多数我创作的时间都是上午,打球、看戏都是下午。”

过去每两三个月,他就会离开香港出外钓鱼,到马尔代夫、印尼、关岛,开船到太平洋上去钓鱼,一钓就是四五天。说着,他得意地拿出iPhone秀出钓鱼的照片:“我平时出海就会钓这样的鱼,石斑啊什么的。香港哪有这么大的鱼让你钓。”又跳出来一段钓鱼的视频,原来是他疼爱的小孙女拍的:“有时跟孙儿们在香港钓鱼,那天我想钓一条鱼给她看,刚好就有,就是这么小一条鱼,我也喜欢玩的。”

还不止呢……说起玩的他就来了精神,“我还喜欢潜水,以前就是要背着氧气瓶,现在就是戴着潜水镜,背着一支东西,浮潜。”有些岛的海水美得像玻璃一样,他说最爱那个水底世界,小鱼游来游去,一个人跳下去可以两三个小时不上来。

终身成就奖?我还有很多事未做啊,大佬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第一届金像奖影帝就是许冠文,而当时的影后是惠英红,“我曾经跟红姐说,我们两个过了三十年都拿不到第二次,是当年可能是撞彩的喔。她说,金像奖是很小心地给你的嘛,碰不到好戏就拿不到而已,应该不是撞彩的。谁知刚说完,她就拿了奖了,她马上打电话给我说,Michael,我证实了,我就不是撞彩了。哈哈哈……剩下我一个人,应该都是撞彩的,真是惨了!”好在他不太看重所谓奖项、成就,“因为艺术的东西,很多时候你尽力了,也是一命二运三风水,也是要再碰一下的。”

盖棺论定范文4

傅伯勇

3月8日凌晨2点40分,原定由马来西亚吉隆坡飞往中国北京的MH37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客机上载有227名乘客(包括两名婴儿)和12名机组人员,其中有154名中国人(大陆153人,台湾1人)。该飞机本应于北京时间2014年3月8日6:30抵达北京,结果杳无音讯。

飞机失联后,马来西亚、中国、泰国、越南、菲律宾、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日本、韩国、印度等25个国家积极参与搜救。经过16天紧锣密鼓的工作,到3月24日,还是无果而终。北京时间3月24日晚十点,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吉隆坡宣布,马航失联航班MH370在南印度洋坠毁,机上无一人生还。

尽管如此,事情仍然没有尘埃落定,尽管马方言之凿凿,毕竟还有诸多疑点需要进一步确认。美军黑匣子定位器也将于今日抵达澳大利亚,看是否能够通过这种拖曳式声脉冲发送定位器帮助确定MH370的位置。

在16天的搜救过程中,我们发现,各种臆想、各种猜测、各种推论,纷至沓来:一、有人盗用护照,使用假护照,飞机被劫持或者引爆;二、机组人员与不明身份的人沆瀣一气,制造了该事件;三、飞机因为遇到莫名其妙的强气流,在空中肢解;四、飞机因故障而坠毁;五、一些国家贼喊捉贼,因为领土、政治等原因,故意玩猫抓老鼠的游戏;六、飞机被外星人引到某个陌生的领域。有些是网民的观点,有些是一些专家有板有眼的观点。但最终可能会发现,一些专家在盖棺论定后的确是专家,而在此之前则是名副其实的猜测家。这是思考之一。

思考之二,科技远远没有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先前,一些报道说,某国卫星能够看到地上的针线,能够海陆空天全天候监视检测,能够发现情况后防患于未然,等等,我看有夸大其词的成分。马航飞机失联,那么大一个庞然大物,那些卫星却没有发现,是故意视而不见呢还是本来就不具备那种本领?我看是后者。“9.11”事件,拉登成员能够驾驶飞机冲破美国的防空识别区,能够进入美国领空,能够撞击美国世贸大楼,说明什么?说明美国的防务不是神乎其神的固若金汤,也说明美国的科技水平也不过如此。

盖棺论定范文5

李安被人熟悉的影片相当多,不过很多人对于他的音乐不是太熟悉。其实,李安在电影和音乐两方面都有非常不错的成绩。不过当年他刚从事演艺事业时并不顺畅,甚至自己的父亲都不看好他,认为这是有辱门风,而且认定他不会有所作为。不过李安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而现在的他称得上是娱乐圈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

堪称娱乐圈大哥大的成龙,在娱乐圈打拼几十年了,无人不晓。但刚出道时,古龙在看到成龙的相貌之后,相当的不中意。他认为成龙鼻子大,而且长得不帅,还直言自己写的书是给狄龙、尔冬升拍的。成龙对于这样的冷遇当面忍受下来,背地里却悄悄地躲在卫生间哭。不过如今的成龙在娱乐圈的地位无人能及。看来,即便如古龙这样的大师,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当初周星驰结束了《射雕英雄传》中的跑龙套后,又在万梓良、郑裕玲主演的《生命之旅》中出演配角。在拍剧休息期间,周星驰和郑裕玲闲谈。当谈及自己的前途时,周星驰问对方自己会不会红,结果郑裕玲很干脆地告诉他说不会红,一盆冷水浇得周星驰一个透心凉。不过现在看看星爷,恐怕郑裕玲对当初自己的不恰当言语也是相当后悔吧。

作家陈世旭先生写过发生在自己和王安忆之间的一段真实故事:“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学习,同桌是而今的大作家王安忆。当初她是个小女孩,也没听说有过什么石破天惊的作品。背后有人猜,她是因为母亲茹志鹃而受到了照顾。她不声不响的样子让我很是同情。我是从小镇来的,才发了一个短篇小说就觉得写不下去了,很自卑,就有点同病相怜。上课的时候,我居然老是对她指手画脚。我从小上课就不太用心,看她记起笔记来恨不得连老师的喷嚏都记下来,觉得好笑,就老打岔,说老师的这段话该记,那段话不必记。她并不恼,认真听完,依旧恨不得记下老师的喷嚏。不久,我偶然在一个刊物上看到她的小说,脑子轰的一响——那样棒的小说,我就是再读三辈子书也写不出来!或者,跟读不读书压根儿就没有关系,爹妈生就的禀赋就有天壤之别,我与她压根儿就没有可比性。”

盖棺论定范文6

报告一出,舆论沸腾。计算电信运营商暴利者有之,谴责宽带质量低下者有之,千夫所指,万众愤怒。在咆哮的声讨风潮中,一些来自业界的微弱反对声音几乎被淹没了。

12月26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公开表示,宽带提速将作为工信部2012年工作的重点,并推动上网资费进一步下调。这进一步刺激了上述报告支持者的神经,而表态质疑报告调查方式的人,更是被一群有先见之明的人斥之为“既得利益者”、“运营商走狗”。对运营商的仇恨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风平浪静之后的今天回望,假宽带事件其实并不像外表上表现得那样黑白分明。略微熟悉一点互联网物理结构的人都知道,运营商所标称的带宽速率,指的是从用户家中,到最近的那个电话局之间的传输速率。也就是说,运营商负责为用户提供一个标称的出口,但他们无法为用户在整个互联网上的访问速率负责。就好像运营商承诺在用户门口修建一条四车道的马路,但用户的车开上路之后堵车,却不能指责运营商“在我家门口修的路不到四车道”。

互联网网速慢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在访问国外网站时,由于有国家级设施过滤,导致访问速度普遍较慢,而在国内,南北电信分割、网站自身建设不到位等原因,都可能导致网速下降。

这个问题展开来说,运营商并非没有责任,但当然不是全责,甚至是不是主要责任,都很难说。但是,由于网民这一主体掌握了大部分舆论主动权,他们对网速的怨气又积累日久,因此,一份似是而非的报告,却引起了几乎一边倒的赞同;主管部门匆匆出台的表态,更是起到了近乎盖棺论定的作用。

上一篇环境问题

下一篇饮食文化英文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