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作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登黄鹤楼作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登黄鹤楼作者

登黄鹤楼作者范文1

中华书局《唐诗排行榜》一出版,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有网友发帖称:李白感到压力很大,杜甫表示相信政府,王维认为排名神马都是浮云,白居易承认夺冠有困难,唐太宗宣布本人及家属不参加比赛。李商隐表示很有意见,张九龄同志表示围观就好,刘禹锡表示身为公务员将退出比赛以避嫌,坡表示暂与本人无关……那现在我们来读读精彩的唐诗华章,看看为什么李白压力这么大、李商隐对排行榜有意见,而唐太宗不愿参赛吧!

唐诗排行榜第1名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①。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②。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③。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

①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此句也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②悠悠:久远的意思。

③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赏评: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而得名。又传古代仙人曾乘黄鹤过此,因而得名。本诗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后四句描写在黄鹤楼上远眺所见壮丽景色——晴川之树、萋萋芳草和烟波浩渺的长江之水,引发了作者怀家思乡的深情。全诗气象雄浑,意蕴深厚。

上榜理由:

登黄鹤楼作者范文2

一、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2004《征人怨》柳中庸)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本题的解答应抓住作者含蓄抒情的手法,可以诗中作者的语气为切入点,细细品味,找全“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的答案。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2005《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本题考景色的氛围,考景中蕴含的感情,即借景抒情。只要能整体上读懂全诗,又理解了这两句的意思,就能答出“清冷、幽静的氛围,孤单寂寞的心情” 。

二、情感与修辞手法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2008《登金陵凤凰台》李白)“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本题抓住了“浮云”和“日”的比喻义,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民的情感,就比较容易把握主旨。由“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是昔后是今,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兴亡盛衰之感。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 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 夜煮茶。”(2006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寄奉》魏初)开头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题抓住 “去岁”与“今年”“却到家”与“又天涯”的对比,从中不难总结出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感。

三、情感和表现手法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2007《鹧鸪天·送人》辛弃疾)“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这两句描写了送别友人之后所见的景,景中包含着对友人的惜别、关切之情。因此用了古诗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2011《春日忆李白》杜甫)“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我望江东只能看到日暮的云彩,李白望渭北只能看到春天的绿树。弄清了诗句的意思,总结其思想感情,掌握想念对方、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就不难了。

四、虚情与实景

“忆君遥在潇湘月,……”( 2010《送魏二》王昌龄)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本题的解答首先要把握评价的意思,明白这是运用想象手法,从对方的角度去设想,由眼前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五、情感脉络的梳理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2009《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却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何变化?本题即是梳理出全词的情感脉络,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心痛,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登黄鹤楼作者范文3

所谓“诗歌翻译”,实际就是对整首作品在深入把握、全面理解、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形成合理自然、流畅完整、基本体现原文内容、意境、结构、情感和风格的书面文字或心中想到而且口中也能大体说得出的语言,即“心译”。诗歌不同于文言文,文言文在扫除了字面障碍后对主要内容也就基本上把握了,诗歌却不然;诗歌不同于现代散文、小说、戏剧,也不同于现代白话诗,现代的这些作品,除一些含蓄深刻、意蕴丰富,运用特殊的手法,如比喻、象征和联想等寄托其特有的信息的短语、句子,字面上的意思理解起来并不费力,但古诗不同。上句理解了不一定理解下句,上下句理解了它们合起来又是什么意思未必懂,整篇作品各句大意把握了,不一定理解隐含在背后的更多的信息,意象清晰了不一定能掌握其自身形成的特有的意境,进而理解其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等等。从教学实践看,学生诗歌鉴赏题得分率相对较低,他们往往感到头疼,觉得无从下笔。笔者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对整个作品缺乏全面理解,看不清或不能全面把握其内涵。因此,有必要在诗歌教学中或做诗歌鉴赏题前引导学生做一番“翻译”工作,把诗歌“翻译”作为做好这些工作必过的硬门槛。

高考考纲要求什么,高考实际考了什么,现以江苏2009-2010年为例。江苏高考考纲表述为:“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E级。考查材料的选择,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体裁的作品。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和作者,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近两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为: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答案为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提供)(2009年)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答:想当年,到而今。借代。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答:铁骑满郊畿,士兵“膏锋锷”,百姓“填沟壑”,千村寥落。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答: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答案为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提供)(2010年)

《送魏二》(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答: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答: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答: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评析:2009年的试卷选的是岳飞的一首词,难易适中。对岳飞这位抗金英雄,学生应该十分熟悉并且非常景仰,不但在历史教科书中学了,江苏考生还在高二的选修专题《唐诗宋词选读》中学习了他的一首几乎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作品《满江红・写怀》(怒发冲冠),而且,岳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性符号,已深深烙印在他们灵魂深处,选这样的人物,这样的作品,对学生人生理想的确立也会发挥很好的导向作用,这样看来,选材上体现了试卷应有的良好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取向。作品共出了三道题,第一题针对考纲的第一点,考查的是“表达技巧”;第二题也是针对考纲的第一点,考查的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这里自然涉及到诗歌鉴赏中回避不了的意象、意境问题);第三题针对考纲中的第二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但这里仅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归纳,没有进一步要求考生再对其进行“评价”。2010年试卷选的是盛唐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一首绝句。王昌龄,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怀。这是一首送别诗,悲而不凉,凄而不哀。第一小题考查的是考纲上的第一点的“把握作品内容”,同时兼考了名句默写。把名句默写放在这里考查,别有创意,因为这里有两个答题点,一是确定作品点明季节的词语,这不仅仅是常识问题,更是对整体信息理解把握;二是顺便进行知识迁移,默写《雨霖铃》中对应的名句,两个答案之间互为映证:四句28个字中只有“橘柚香”三字能体现季节特点,也只有这个季节才有这样的水果飘香,而后面默写《雨霖铃》中的名句题题目已经暗示考生,要“由送别季节”联想。柳永的这首词学生已学过,知道是秋季并不难。第二小题主要从叙事写景上让考生把握作者的深层情感,即此时的心情。答案是“悲凉”,应对考纲上的第二点的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三小题考查范围是诗的三四句,考查的是理解作者运用的手法及产生的抒情效果。第三句的“忆君”的“忆”的主体是作者,四句“愁听”的主体是友人魏二,也只有这样才符合情理,同时题目也有明确提示。“代为之思”,谁代谁思,当然是作者代友人,猿声响彻于友人的梦里,于是引发友人对“我”的思念,友人的思念更增添了我的悲伤,相互村托,更为深沉悲慨,效果更好。此题考查的要点是针对考纲第一点中的作品形象和表达技巧,第二点中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从这两年考查的内容看,学生能得高分确实困难,因为他们往往对作品本身不太理解,有时囫囵吞枣,朦朦胧胧,有时即使理解了但又不到位,难以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要能在诗歌鉴赏题上有所突破,必须善于打通文意,把握整首作品的大意,形成在较短时间内把整篇作品较准确全面翻译出来的能力,当然这里不是要求学生像做文言文题目那样做书面翻译,而是能心译,即心领神会,将整篇作品的大意连贯、清楚、准确、明白地在心里勾勒出来,想得越清楚,越仔细,越周到,答起题来就越容易,越到位。那么,怎么翻译诗歌?

为了把这个问题说清楚,现将2009――2010年的江苏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及译文(江苏教育考试院提供)和上面引用的2009――2010年诗歌鉴赏的译文(笔者译)放在一起,以便对两者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

(1)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译文: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

(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译文: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唯独他(彭子)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

(3)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

译文: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为什么(什么原因)呢?(2009)

(1)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译文: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译文: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耶?

译文: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我这种人喝酒取乐了?(2010)

2009年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译诗:

我登临黄鹤楼,向遥远的中原大地望去,禁不住无限感慨:荒凉的烟雾下,有许多我们的早已残败凋零的城郭,它在金人的铁骑下时隐时现,令人不堪回首!我又回想起当年这里的景象:精巧的楼阁千姿百态,巧夺天工,鲜花层层遮掩,绿柳道道环绕,到处美不胜收!特别是皇家苑囿更是令人心驰神往,万岁山前仕女如织,踏青赏花,车水马龙,蓬壶殿里伶人乐工,尽情演奏,各种乐声嘹亮悦耳,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然而好景不长,到了今天,敌人骑兵的铁蹄踏碎了大宋人民美好的梦想,京城内外,号哭遍野,大河上下,妻离子散,凄风苦雨,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自己的军队在哪里?为什么不去前线杀敌?告诉你,可怜的士兵早已死在敌人的刀剑下,血肉之躯润泽了敌人锋利的刀刃;我们的人民惨死在荒野的郊外,填满了道道沟壑。令人悲伤的是大好河山尽管还是原来那个样子,可是放眼望去,人烟稀少,满目萧条,家家沉寂,村村寥落,我的心碎了。苍天啊,我岳飞什么时候能得到皇上恩准,带着精锐部队,跃马扬鞭,用长枪刺向敌人的心脏,用大刀砍下贼人的头颅,彻底收复中原,恢复大好河山,扫荡妖氛,澄清玉宇?有一天当我实现自己的理想后再回到这里,再到汉阳汉口痛快一游,然后骑着黄鹤飞览天下,逍遥自在吧。

2010年王昌龄的《送魏二》译诗:

在橘柚飘香的深秋季节,我的好友魏二即将离我远行。于是在那高高的酒楼上我俩借酒浇愁,难舍难分!酒,是最好的送别礼物。不知喝了多长时间,舟子终于催行了,朦胧中我牵着朋友的手登上了早已停泊在江边的小船。江风猛烈裹挟着阵阵苦雨,我们的酒意去了一半,顿时感到全身冰凉。是啊,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风浪推着小船,慢慢地驶向远方,朋友的身影逐渐小了,模糊了。孤独的我思绪也随着朋友漂去,魂牵梦绕。我想,今晚,朋友将漂到月光照耀下的湘江潇水,那里,凄清悠长的猿猱声定会惊碎朋友的美梦,醒来后他会更加愁苦忧伤,他的愁苦也会更让我痛苦不堪,我俩的心永远连在一起。

登黄鹤楼作者范文4

1 从创作原则上看

从创作原则上看,两首诗相近相同之处。崔诗前两句借传说写楼,借写楼抒慨。起句写黄鹤飞,昔人去。一种古人不得的空漠感已于句中流露出来,次句写楼空,“空余”两字使空荡的气氛弥漫开来,首联写落寞的空间感受,颔联写空寂的时间感受,写得景空情空,做到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颈联写登楼所见,以写实之笔突出了周围景色的秀美和意境的清新,它和前两联所写的空寂与落寞是一个明显的转折,又是一个鲜明的比衬,使诗情得以进一步延伸。由鹦鹉洲想到《鹦鹉赋》的作者祢衡的辛酸,由芳草萋萋使人想起远游的王孙,这样,登楼所触发的身世之慨与思乡之情得到了深化,于是尾联就直抒想情而收束全诗。

李诗首联从地名来历展开想象,联想到三百年前关于凤凰飞聚凤台山的传说,诗人仿佛看到凤凰台上空飞翔着羽毛五彩的凤凰它们盘旋着,翱翔着。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神奇的世界,然而如今却是“凤去台空江自流”。往日的凤凰已经远走高飞,不复存在,眼前只见长江滔滔流逝。诗人站在空台上,对着悠悠江水,凝视着,沉思着,想到历史的盛衰,无限感慨无穷思绪都涌上心头,凝聚到一个“空”字上。给人一种沉重的历史感。颔联进一步倾吐诗人对六朝兴亡所发的感慨,金陵古都,消磨尽六代豪华,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都把金陵作为。诗人借东晋和东吴来概括六朝的兴亡,这一幕幕的历史剧,都曾在金陵这个舞台上演,因此,诗人形象地写出东吴宫廷里的奇花异草曾经姹紫嫣红,然而一旦衰败也就成了荒僻的小路;东晋南迁,各门贵族也曾豪华一时,可如今都成了荒丘古坟。这里,诗人运用对比手法,以“吴宫花草”和“幽径”对照,以“晋代衣冠”和“古丘”对照,昔日的豪华和今日的荒凉两相对比,这不仅加强了形象性,增强了感染力。而且突出地表现了对于盛衰兴亡的感慨,颈联转而写景:三山高耸入云,好像有一半落在青天之外,长江似乎成了两条水,白鹭洲从中间把它分开了。这里曾盛极一时,而今只剩下这美如画卷的景色。诗人触景生情,既感伤往事,又面对现实,从消沉中又返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也向西眺望恨自然地想起西边长安,那就是他的希望所在,但现实条件是那样恶劣,长安被诬告的遭遇又在他的记忆中浮现出来,于是,诗人愤慨地唱出“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全诗在感叹中透出积极进取的精神。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两首诗在创作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崔诗首联借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而起意;李诗借凤凰飞聚凤台山的传说而起意。崔诗颔联写“人去”而强调“不迫”,写楼空而突出千载,抒发了岁月悠悠之慨,世事茫茫之叹;李诗颔联运用对比手法,以昔日的豪华和今日的荒凉两相对比,突出表现盛衰兴亡的感慨。崔诗颈联写景,以江渚草树构成一幅春景图,境界阔大,色彩明丽。看到鹦鹉洲,自然想到《鹦鹉赋》的祢衡,当年的碧血,如今的青草,怀才不遇,古今同慨,使人思之凄然,这是“景中寓情”的写法;李诗颈联同样写景,写金陵西南长江东岸的三座山峰,云山相连,深入江心,横截江流,高耸入云。好像有一半落在青天之外,“白鹭洲”在秦淮河入长江之处,正当两条水流之间,所以说“二分中分”。此联写景形象传神,境象宏丽,化静态为动态,把眼前所见都写活了。面对如此秀美的景色,诗人触景生情,既慨伤往事,又面对现实,同样是“景中寓情”的写法。崔诗尾联归结到乡愁,诗人并非抽象地叙述,而是既写出了时间景物,又点出了思绪情感,景和情,不仅形象,而且在理;李诗尾联归结到对国家、对民族的忧虑。用“浮云蔽日”来比喻奸臣蒙蔽皇帝,挡住自己前进的道路,写得形象又含蓄,诗味极浓。

由此可见,这两首诗在写法上相近、相通,情感表达上协调自然,各有千秋。正如春兰秋菊,风格迥异,难分高下。

2 从作品的思想内容看

从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崔诗写登楼远眺产生怀古思乡的感情,突出乡愁。李诗写登台远望产生怀古思国的感情,突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崔诗首联吊古,颔联伤今,抒发一种千载悠悠的渺茫之慨。颈联写景,景中寓情,诗人联想到鹦鹉洲上被杀的祢衡,怀才不遇,古今同慨之情流于言表,此时,天色已晚,长江上烟霭沉沉,波涛滚滚。家在何处呢?于是徒增一段思乡之愁,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面对现实,有一种“不如归去”的无奈和忧郁。全诗流露出一种无奈,彷徨的消极情绪。李诗同样采用吊古伤今的手法,抒发了一种对历史盛衰的无限感慨。写景,做到了景中寓情,望着这曾经盛极一时的地方,如今只剩下这美丽的景致,诗人触景生情,慨伤往事,又面对现实。他向西眺望,很自然地想起西边的长安,想到自己在长安被诬告的遭遇,奸邪当道,挡住了诗人进取的道路,不能不另诗人悲愁,这是一种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忧愤,诗人没有沉湎于对往事的感伤中,忧愤而不消沉,感叹中流露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崔诗抒发的是一种“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思乡之愁,李诗抒发的是一种“长安不见使人愁”的对国前途的忧愁。两种“愁”孰轻孰重呢?面对动荡的社会现实,崔诗表现出一种彷徨无奈的消极心态,李诗表现出一种忧愤而不消沉,用于进取的积极心态,两种心态,谁优谁劣呢?

3 从结构上看

从结构上看,崔诗前四句写得气势磅礴,诗情奔腾倾泻,大有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之雄浑奔放之气。到了五六句却出现了明显转折,使诗情受到抑制,写景色的幽美,突出意境的清新,但冲淡了诗气,七八两句诗人想极力渲染一种愁绪升腾的环境,再掀情感的波澜,强化诗情之气。但事与愿违,被那种彷徨无奈的思乡之愁干扰,已无力抒写出那种突尤勃发之情。因此,整首诗在结构上不大协调,给人以虎头蛇尾之嫌。然而,李诗却不同,整首诗以气为主,多了些历史的沉重感。五六句写景,对仗工整,气象宏丽,不仅没有冲淡诗情,反而掀起了情感浓朝。七八两句写得气势雄浑,奔放有力。抒发了一种难以抑制的忧愤之情,从结构上看,李诗较崔诗显得情韵协调,犹如长江黄河,虽经九曲回肠,愈发显得气势奔放。

4 崔诗何以赢得如此高的声誉

登黄鹤楼作者范文5

那么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模仿呢?

例如可以仿结构。课文用什么样子的结构,指导学生以类似结构作文。如《荷塘月色》作者以一路行去为经线、以荷塘月色的描写为纬线,经纬交织,结构谨严,可指导学生以相同的结构作文。再如,可以仿表现手法。课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指导学生运用于写作之中。如巴金的《小狗包弟》运用了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可要求学生现学现用。还可以仿题材。课文用了什么题材,从学生实际出发,也仿用相同题材。如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朱自清的《春》,课文以时令入题,可指导学生写相关题材。有时候甚至是课文中出现的优美文句都可以进行模仿。

所以写之前就要先作“依样画葫芦”的“葫芦文”,然后再逐步地“师其神,不师其貌。”作文模仿不同于一般的动作模仿,模仿中有创造,由模仿向创造迈进,此最为文之真诀。

登黄鹤楼作者范文6

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注意诵读,这是无可置疑的,大多数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有些教师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啊读,缺乏层次,高耗低效;有些教师每让学生读一次,都要花上比读多出几倍的时间来评;还有的教师对背诵缺乏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勉强为之。这都是不足取的。我认为,读要体现出训练层次,评要点到为止,诵要水到渠成。

读要体现出训练层。一般来说,读有多次,一读,要读准字音;二读,要读准节奏;三读,要读出感情。“读出感情”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对课文理解的逐步深入而逐步提升其层次的,这就要求在理解的过程中穿插朗读,在理解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朗读的要求。

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升,也能反过来提升对诗歌的理解。如分析完杜牧的《赤壁》后,可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叙事部分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另一组读议论部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以此再次明确此诗的表达方式及层次结构。

二、采取多种策略让学生理解诗意

理解诗意当然包括对词义句意的解释梳理(类似于翻译),但理解诗意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感受到美。如何使学生感受到美呢?

1、风景再造品诗境。所谓风景再造,即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动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积累,启用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用另一种方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写景抒情类的诗歌,可将其改成一则优美的散文,如王维的《过故人庄》,辛弃疾的《清平乐茅檐低小》等。情节性强的诗歌可改成一出小短剧,如杜甫的《石壕吏》、乐府歌辞《陌上桑》等。

2、抓住诗眼巧引导。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是诗歌的提纲挈领,也可以成为诗歌教学的提纲掣领,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抓诗眼有很多技巧,如教学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易难》时,可请一名学生朗读,读后请大家评一评:“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呢?……好在哪里?”若学生答好在读出了感情,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问:“你觉得他读出了哪种感情?是否可用原文的一个词概括呢?”明确是“别”字后,教师就可用“别”字来继续引导:“作者通过哪些‘别时景'来表现‘别时人'之‘别时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细品。”

有些诗歌没有很明显的诗眼,但大多名诗有名句,这名句就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亮点,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类诗眼”。人类对美的事物的欣赏具有共性,若问学生最欣赏哪句诗,他们往往能答出名句来,于是师生共品名句,从而牵动对全诗的欣赏。当然有些时候,学生的喜好是不统一的,如对《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有些学生喜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有些喜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不过这没关系,无论他喜欢哪一句,你都可以让他说说:“你为什么特别喜欢这一句呢?它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旁征博引妙开拓。就诗论诗,有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有所联系,有所开拓,如学习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时,学生问:“‘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怎么理解?难道韩愈的侄孙很想韩愈死吗?韩愈还没死,为什么他要过来收‘吾骨'呢?”这时教师不妨带领学生吟诵曾经学过的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一贬二十三年,那么韩愈将要被贬多少年呢?不知道。还有没有命活着回来呢?也不知道。所以这里实际上是韩愈在向侄儿交代后事。由此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体味韩愈对前途的迷茫心绪。

三、授予品诗仿诗之法

1、授予学生品诗之法。很多教师在这方面作出了很成功的探索,如江苏赵富良老师的方法就很值得借鉴,他总结出了诗歌欣赏的四个步骤:朗诵吟诵 ------感受诗歌音乐美;联想想象------感受诗歌图画美;咬文嚼字------感受诗歌语言美;比较映衬------感受诗歌新奇美。我校老师在教学中也总结出了四步读诗法:一读诗韵,主要指导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和重读,读出诗歌韵律美;二感诗意,主要利用注解或工具书,疏通文意,质疑问难;三品诗境,总体把握作者创造的意境,以及在诗中表达的情怀;四仿诗言,对一些可模仿的诗句,可指导模仿,这一步可视具体情况确定用否。

上一篇斩草除根

下一篇语文学习论文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