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前班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前班教案范文1
幼儿大班教学工作计划
一、班级管理方面
1.班级教师相互配合,做到一致并经常交流好的教法,共同开展好工作。
2.每周不定期开展班级活动主题,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活动,培养小主人翁角色。
3.做好家园的联系工作。利用班级宣传栏、成长的、博客、面谈、电话联系、家访、等手段与积极联系,及时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的情况;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和家长交换意见并相互配合,共同面对。
二、教育教学方面
本学期是我们班非常关键性的一年,所以我们将认真抓好各项教学工作。
1.认真完成本期各科教育教学目标。能根据孩子学习特点进行活动引申。
2.创设语言环境,让幼儿多听、多讲,通过开设《蒙氏阅读》课增加孩子的识字量和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尽量用完整语言说话,增强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3.加强班级特色教学。本学期,我班将以阅读、科学主题、民间为班级特色开展教学活动并根据本班孩子学习特点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周计划和周目标。
.提供幼儿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和活动材料。鼓励让每个幼儿能参与班级活动,并积极发言;让每个幼儿得到锻炼的机会。
三、保育工作方面
孩子,是一切目标实现的关键。本学期我们会更加做好班级幼儿卫生工作,合理组织好幼儿一日活动,加强室外体育锻炼:
1.做好班级的各项消毒,以防病毒感染。班级保育员必须要按消毒制度来开展工作,按时消毒幼儿餐具、午睡室和活动室,班级物品要摆放整齐,保持桌面、活动室的四角无杂物,让幼儿生活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2.培养好幼儿的各种生活习惯,以防幼儿病从口入。教育幼儿要注意个人的卫生,不要玩水,不要把手指含在嘴里,不要把脏东西放进嘴里,不要随便把东西塞在鼻子或耳朵里等等。
3.开展多样的户外活动。
(1)利用晨间、游戏时间积极开展体能训练活动,要求活动中要保持动静结合,让幼儿有足够的活动量。
(2)在活动中要注意幼儿的,可根据活动内容来进行分组或集体活动,并注意活动场地的选择。
(3)要多关注体弱幼儿,适当增加他们的活动量,但要注意循序渐进,并注意及时给他们抹汗和更换衣服。
学前班教案范文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将幼儿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的指导思想,本人将本着保护和教育并重、帮助和提高共进的原则,根据幼儿的实际生活,预设丰富的安全活动,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加以落实,从而树立幼儿的安全意识,学习简单的自我保护技能,获得健康的、全面的发展。
二、活动目标:
1、了解生活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懂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对陌生人、危险事物等有警惕心。
2、学习预防危险、自我保护的简单知识,遇到危险能保持冷静、尝试解决或预防危险。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感受活动的乐趣。
三、具体措施:
我们将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安排安全活动内容,采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等多种方式,努力达到安全教育活动目标。
(一)、生活环节
1、来园:
注意幼儿的健康状况、情绪状态,热情招呼幼儿,注意他们是否带有危险物品,如:别针、纽扣、小刀、硬币、铁丝、玻璃器皿等。如果有,要及时将其收藏,以免发生意外。
2、晨间活动:
按照活动计划表或根据天气情况安排幼儿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前,检查场地、器械的安全性。较高气温的情况下,组织幼儿在阴凉处活动,以平和活动为主,提醒幼儿休息、擦汗、调节活动量。教育幼儿正确、安全地使用体育器械,用正确的方法运动,如走跑跳攀爬钻等,防止幼儿互相碰撞,提醒幼儿注意运动方向,灵活躲避。
3、早操:
要求幼儿有力度、合拍地做早操,对个别体弱幼儿可以安排其适当休息。
4、晨谈:
教师可以根据预设的晨谈内容与幼儿讨论、交流,也可以根据临时情况变动。交谈内容:怎样玩滑滑梯又有趣又安全;喝水也要讲科学;用伞的安全;厨房里的安全;怎样用学习工具等等。
5、午餐:
要求幼儿正确使用餐具安静用餐,不打闹、嬉笑,以防止饭菜误入气管内。吃完后自己收拾残渣倒进桶中。
6、午睡:
睡前提醒幼儿解好小便,自查有无玩具、小颗粒材料、危险品带入寝室内,教师复查。在幼儿睡时,教师和保育员要巡视幼儿是否有不良的睡眠习惯,如看到幼儿蒙被、咬被等情况要及时制止。
7、下午游戏:
游戏活动所用的材料、工具必须安全、卫生,尤其要检查剪刀、铅笔塑料玩具等,是否太尖或有损害。要教育幼儿正确使用工具,切勿以尖端指向自己或他人,切勿手持工具在室内跑动,用完后要及时放入盒子内。
8、离园:
离园时提醒幼儿整理衣物,家长来接时,亲手把孩子交到家长手中,提醒家长带孩子玩大型玩具时要关注孩子,防止孩子发生意外,要制止孩子不正确的玩法,教育孩子和同学友好的玩.
学前班教案范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中专;办公自动化课程
案例教学法,即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需要,列举出身边或社会上或教学对象比较关注的一些案例,然后引导学生凭借回忆,再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与探讨,最终找到解决方式的一种教学方法。此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利用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升其沟通与表达的能力。在中专办公自动化教学中合理地应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问题分析能力等,对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办公自动化课程的教学现状
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操作性的课程,办公自动化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具备办公软件的应用能力。然而,目前很多中专院校往往是采用传统的理论讲授的教学法,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操作应用能力的培养,即使在教学中穿插个别案例,也只是为了辅助软件功能与教学内容的讲解,根本无法有效实现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综合办公能力的培养。因此,也无法充分实现办公自动化课程的教学目标。而在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实现理论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办公能力,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专办公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在传统办公自动化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前一味地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而教师也会觉得非常疲惫。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将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生动、有趣地阐述出来,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被充分调动,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率。
2.有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
在中专办公自动化教学中合理地应用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有效促进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实现了教学理论与课程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在案例教学法中,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案例的展示,可以向学生全面、系统地展示出其中所涉及的知识,也可以鼓励与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进行思考与探讨,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在中专办公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
1.案例的选择
作为案例教学的核心,所选择的案例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在通常状况下,选择案例时要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充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要使得学生能够在案例分析及讨论的过程中,准确地掌握本章节的教学内容。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案例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学生,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办公设备的操作技能与知识。因此,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要利用典型案例,加强对学生认知能力与操作技能的培养。
2.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作为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是开展案例教学的重点,其对案例教学能否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言,并且相互间可以进行辩驳。在讨论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与启发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围绕主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在讨论形式上,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模式与全班讨论模式。在小组讨论中,各组组员可以进行相互讨论与启发,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思维能力,大胆地表达出个人的见解,其他组员可以提出意见或建议,然后再派出小组代表,在班级中发表小组的最终结论,之后再展开全班讨论。当各个小组的代表发言结束以后,班级的其他学生可对发言内容展开讨论。学生要畅所欲言,敢想敢说。在全班讨论结束以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与发言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中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与阐述。
3.教学手段的选择
在传统的办公自动化案例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采用口述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与分析案例。由于时间与条件有限,学生很难抓住教学重点。常常是教师在分析完案例之后,学生还是无法完全理解与消化所学内容,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对此,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案例教学,这样教师就能够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需求,为学生播放多媒体课件,利用动画、视频、图像与声音等将案例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分析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案例中所涉及的知识,使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学会将所学的知识合理地运用到实践中。
参考文献:
[1]赵玉琦.浅析案例教学法在办公自动化教学中的应用[J].华章,2010,5(6):68-69.
学前班教案范文4
【关键词】档案袋评价;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
1.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1.1陕西民办高校的生源现状
陕西省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与全日制普通高校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民办高校的打大规模招生,使得生源数量虽然很大但是生源质量却明显下降,尤其是英语生源基础普遍较差,他们在中学接受的是应试机制教育,学生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不愿意主动思考,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缺乏自主学习和自我约束能力,自信心不强,未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督促,还有一部分学生英语入学成绩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且自信心不足,有强烈的自卑和逆反心理,没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1.2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现状
分析过去几年高校的连年扩招使一批英语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虽然大多数高校都在不断开发实践各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效果并没有预期的理想。原因之一就在于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不太合理,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具体表现在:其一没有遵循分级教学原则。现阶段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却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实际情况。课程设置单一,难以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结果只能是基础差的同学得不到应有的细致辅导及训练,基础好的学生只能是在低水平的课程里重复学习,逐步丧失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其二,没有紧随社会的发展趋势。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育没有紧跟要求毕业生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这一趋势的步伐,过分地强调学生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因此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四、六级考试,却不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1.3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现状
我国现阶段大学英语职业教育采用的考核评价方法主要有“笔试”“面试”,存在与时代精神和教育宗旨相背离的诸多问题。首先考核观念陈旧落后,与现代职业教育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不协调。其次以终结性考核评价为主,没有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全部功能。在我们现在的课程评价体系中,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重很大,以“笔试”为主,导致学生重分数、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考核评价无法进一步发挥其反馈、激励作用。再次,考核的内容不能覆盖全部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括的三个领域:即认知,情感和主动技能。反映在考核中即为 :应知、应会、应是。而笔试主要考核知识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部分能力。
2.档案袋评价
2.1档案袋评价的定义
档案袋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手段,实施这种评价方式并不是进行简单的材料收集,Moya(1994)明确区分了档案袋和档案袋评价这两个概念,档案袋是指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经验、作品和自我评价(数据等)的集合,而档案袋评价则是指设计档案袋材料的构成、收集材料以及对档案袋的所有材料进行分析等一系列操作,因此,基于系统化的评价步骤建立的档案袋能够提供非常精确的信息,展现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的学习能力的广度和深度。档案袋评价根据使用的目的、提交对象和对学生的帮助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有着不同的分类。其中,美国教育心理学家Gredler把档案袋评价按功能分为以下五种:理想型、展示型、文件型、评价型以及课堂型(李雁冰引述,2001)。而Bullock和Hawk(2001)则把档案袋评价简要分为三大类:过程型、成果型和展示型。过程型档案袋收集了学生平时在学的情况、取得的进步等材料,成果型档案袋集中了所有表明学生获得了某种预期的能力,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的材料,而展示型档案袋是学生的最佳表现或最佳作品的集合。
2.2档案袋评价的理论基础
档案袋评价可以在多元智能理论处找到理论依托)多元智能理论是由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创建的,他提出了“智能本位评价”的理念,扩展了学生学习评估的基础;他主张“情景化”评估,改正了以前教育评估的功能和方法)具体来说,多元智能教育评价观有以下特点:强调评价要尊重学生智力发展的多样性,突破了仅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关注,强调考查学生更为广泛的能力;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说了算的一元评价模式,由一元变为多元,学生(班组(教师(家长都参与到评价中来;反对仅仅依据标准化考试的评估,主张进行与学习过程相一致的情景评估,使评估的实施日常化(过程化;多元智能理论主张评估应该是持续的(动态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估应该做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阶段性评价和日常行为考察相统一;认为评价不是终结性的反映学习,而是不断强化学习,评价应是一个增加学生学习信心,强化学习动力及重视学生学有所成的机会。
3.档案袋评价对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民办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档案袋评价,其优势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3.1有利于提高的学生能力
学生在学习历程档案的建立过程中,通过深刻反思和自我评估,可逐渐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等,并逐步形成自我评价、自我反省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在档案袋的创设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而是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当中。在明确了档案袋的内容要求之后,学生的注意力就可转到寻找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的目标上来,消除了应付闭卷考试而做的无用功和心理压力,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理想境界,并养成主动学习这一终生受益的好习惯。
3.2有利于拓宽师生、同学之间沟通渠道
在交流中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在英语课堂上由于时间十分有限,使得师生间的交流非常少。将课外的作业以档案袋的形式或是网上交流的形式规范起来,会有效促进英语学习)例如每堂课布置学生一些作业,要求学生认真复习或研究教材,查阅相关资料,以电子作业的形式完成,同时教师认真批改,以文字的形式或是以电子邮件、班级建立组群聊天的形式进行交流,可以弥补课堂上没有时间讨论的不足,同学之间还可以相互阅读交流,取长补短。
3.3有利于教师有效地积累教与学的经验
学习历程档案可以存储,反映学生每个阶段,每个学期甚至是几年的学习历程,包括作业、教师的批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取得的成绩、自己的反思、对教学的建议等等,通过这个积累过程,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学习历程,以及相关的学习与认知策略,达到后设认知的效果)学习历程档案不仅记录着学生的学习历程,而且也记载着教师的辛勤工作、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学生的成绩和不足之处,学生和老师均可以根据这些具体的困难采取措施,从而调整教师的教学方法,以便达到更佳的学习和教学效果。
3.4有利于丰富教学评估体系
学习档案袋评价融合了“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学习档案袋评价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价值评判,可以有效地把质的研究和量的分析结合起来。比如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习,从质的方面有其自我反思、教案或课件等,量的方面有教师的反馈,学术能力的记录,学生的实证性学习证据等。可见,学习档案袋打破了传统的测试方式,多方面评价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
4.实施档案袋评价模式的局限性 (下转第135页)
(上接第120页)尽管档案袋在实现评价目的方面具有多种优势,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首先是工作量较大,从档案袋的设计、建立、收集材料到评估等,需要耗费很多时间,会加重老师和学生的负担。其次,档案袋评价是一种质性课程评价方式,主张从多角度全面描述教育现象,与以数据为基准的量化评价不同的是,对档案袋的编制质量、档案袋所反映的信息等的评价标准比较难以确定,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较易引起争议。基于上述情况,在设计和实施档案袋评价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计划,制定一套整体管理评分的流程,并且向学生详细讲解档案袋评价的目的和每一个执行步骤,让学生有一个心理适应的过程。同时,老师们接受一定的培训以及加强老师间的协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正如Pierce和O'Malley(1992)所说,档案袋评价非常有助于改进评价质量,但是,只有当老师掌握了它的用法,它才能发挥其潜在的作用。
5.结语
档案袋评价突破传统的标准化考试的单一性和局限性,主张全面、动态地关注和评估学生总体的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和发展成果,鼓励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自我评定能力以及元认知能力。在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的大气候下,实施档案袋评价,对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以及增强大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当然,关于如何开展档案袋评价,具体的操作模式以及如何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等问题,则有待我们外语教育工作者继续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Moya,Sharon&O'Malley,Michael.1994.A Portfolio Assessment Model for ESL.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Issues ofLanguage Minority Students,Spring,1994.116.
[2]Pierce,L.V.,&O'Malley,J.M.1992.Perfor-mance and portfolio assessment for language minority students.Washington,DC:National Clearinghouse for Bilingual Education.
学前班教案范文5
[关键词]混读班;入学认知准备;儿童发展;影响因素;农村贫困地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3-0017-04
混读班是将学前儿童混合在小学一年级学生中,对其进行“学前教育”的一种班级组织形式。混读班具有以下特点:学前儿童通常在同一个小学一年级中连续混读、跟读几年:通常使用小学教材;教师在教学时主要关注学龄儿童,较少关注学前儿童。当前我国中西部的一些省份(如湖南、甘肃、广西、内蒙古、贵州、江西、宁夏、云南等)的农村贫困地区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混读班。
混读班对学前儿童的入学认知准备有促进作用吗?如果没有促进作用,其原因何在?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以我国西部某省一国家级贫困县为例,将混读班儿童与幼儿园儿童、学前班儿童和散居儿童对比(测查时被试均刚升入小学一年级),探讨混读班受教育经历对贫困地区学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的影响。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使用Bracken基本概念量表(修订版)(BBCS-R)测查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状况。该量表共分为11项分测验,前6项构成了入学准备基本概念测查,后5项构成了入学准备综合概念测查。研究者还对被试儿童父母进行了育儿历史问卷调查。之后,研究者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辅助使用实物分析法和观察法来探讨影响混读班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的因素。
研究者选择了不同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小学校长、镇幼儿教育管理人员和具有不同学前教育经历的儿童的家长进行访谈。访谈问题包括混读班产生原因、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班级师资、一日活动安排、课程设置及实施等,并依据不同研究对象将问题进行分解。结合以上问题和被访者提供的信息,研究者在访谈中进行了追问。之后,研究者将访谈录音加以转录和类属分析。
在调查各个小学的混读班时,研究者还收集了混读班的作息时间表、教师教案、座位安排图等资料,希望据此分析教师的教育观念。
为深入了解混读班儿童的受教育状况,研究者还进行了非参与式观察。研究者对混读班的一日课堂活动进行了拍摄,共拍摄课堂活动5节。
二、研究结果
1.混读班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状况
参与测查的儿童共203名,均为刚刚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儿童。被试儿童平均年龄为85.72个月,除去年龄过大和过小的儿童,共保留儿童174名,其中具有学前班或幼儿园教育经历的儿童各51名,具有混读班教育经历的儿童41名,学前时期散居在家的儿童31名。
研究者将学前教育经历类型、性别、民族、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等影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的多个可能变量作为自变量,将儿童在入学认知准备多个项目上的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分析显示,性别、民族、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对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的影响均不显著,且交互作用不显著,但学前教育经历类型在所有项目上的主效应显著。
随后,研究者将儿童的测查得分作为因变量,将学前教育经历类型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具有不同学前教育经历的儿童在入学准备基本概念得分、入学准备综合概念得分和入学准备总分上都存在极显著差异,无论是基本概念测查得分还是综合概念得分,抑或是认知准备总分,具有幼儿园或学前班教育经历的儿童均好于具有混读班教育经历的儿童,具有混读班教育经历的儿童与散居儿童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
由此可见,在农村贫困地区,即使儿童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不同学前教育经历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同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进入小学之初,与学前班和幼儿园相比,来自混读班的儿童发展落后,混读班教育经历对儿童在小学一年级的身心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影响混读班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的因素
研究显示,儿童较早进入保育机构对其入学准备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低收入或者少数族裔儿童而言。学前教育是对家庭教育不足或不利的一种重要补偿。那为什么混读班教育经历没有促进儿童的发展呢?这主要与混读班的课程安排、师幼互动、管理等有关。
(1)课程安排
在混读班,尽管同时有小学生和学前儿童,但课程安排和普通一年级一样,使用的教材也是普通一年级的教材。在上课时,教师基本上都将学前儿童当作一年级小学生来辅导,只是在纪律、作业等方面对学前儿童和小学生提出一些不同的要求。研究者实地观察发现,混读班的实际教学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的。比如,在座位安排上,教师有意将小学生与学前儿童分开,或者两边为学前儿童,中间为小学生,或者前几排为小学生,后几排为学前儿童;在一日安排上,课程表是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表,学前儿童与小学生一样,一堂课上40分钟;在教学内容上,教师按照一年级的教材上课,没有针对学前儿童的教学内容;在布置作业上,“一年级的都要写作业,学前儿童可以写,也可以不写”……可以看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都是按照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对包含学前儿童在内的所有儿童进行教学。一年级的课程显然不适合学前儿童,教师又没有设计针对学前儿童的教学内容,所以混读班中的学前儿童在认知方面基本处于自然发展状态。
(2)师幼互动
在混读班,教师要保证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对学前儿童的管理只局限在保证安全、约束纪律方面。只有个别发展尚好、能跟上一年级学习进度的学前儿童可以得到教师的指导。以数学课“认识时间”为例。在教师的20次提问中,仅有两名学前儿童获得了被提问的机会,其余幼儿大多东张西望,不专心听课。
由此可见,即使在混读班中待两三年,学前儿童一直处于受忽视的状态,这种长期得不到关注的状态自然会影响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3)管理
访谈发现,县教育主管部门对混读班持“不允许”但“默认”的态度。一年级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将学前儿童放入一年级的做法显然违背了义务教育的有关规定。对于混读班,乡镇教育管理部门的说法是,“按规定是不允许的,这些地方不足龄的学生是不上报的”。县教育局管理人员也知道存在混读现象,但表示“一旦孩子进入一年级。我们就不好掌控了”。可以想象,上级管理部门对混读班
默认但不管理的态度自然会影响到乡镇和各个小学对混读班儿童的态度,进而影响到儿童的发展,导致混读班儿童的认知发展与散居儿童无明显差异。
虽然国家明令禁止开办混读班,“(学前班)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不得搬用小学一年级的课本,不允许和小学生合班进行复式教学”,但是时至今日,混读班依然存在,而且在一些地区普遍存在。混读班的存在有当地的实际原因,家长和学校都出于各种原因将学前儿童放在一年级跟读多年,他们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期望是极低的,这也影响了混读班儿童的认知发展。
三、思考
1.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混读班的管理
面对混读班现象,到底是该严厉禁止还是该重新思考其定位和管理,这是教育主管部门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混读班的产生是由当地实际状况决定的,有其存在的客观原因,断然禁止和取消混读班,既无法满足家长对学前儿童的托管需要,也不利于学前儿童的入学适应。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允许混读班存在,但必须对混读班加强管理。
就混读班而言,保证儿童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是将混读班中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分开,7岁以上的儿童组成一年级,7岁以下的儿童组成混龄学前班。县和乡镇教育主管部门在要求学校开办独立学前班时,应为其提供一间开办学前班的教室,为其提供桌椅等教学用具,并为教师提供一定数额的工资,工资不足部分由小学从学前儿童缴纳的学费中拿出一部分来补贴。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还要规范对学前班的教学、教材、经费等的管理。比如在经费管理上,学前儿童缴纳的费用应用于改善学前班的室内外环境,用于购买玩具等,禁止用学前班学费补贴小学经费。
在无法废除混读班、改办混龄学前班的地区,县和乡镇教育主管部门首先不要将混读班与普通一年级进行比较。在对混读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时,教育主管部门可在普通一年级标准的基础上,下调几个百分点。这样,任课教师压力减轻,也将会有更多时间关注班级中学前儿童的发展。其次,将对学前儿童的考核放入对任课教师的考核之中,将对混读班中学前儿童的发展评价作为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方面,这样会迫使教师关注班级中学前儿童的发展。当然,对学前儿童发展的评价不是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而是口头测试或者观察学前儿童的语言表达、数数等方面能力的发展。再次,为任课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混读班确实难教。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对任课教师进行培训。最后,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教师一起讨论,交流经验。该地教师对混读班并不陌生,不少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只是由于自身能力有限,教育主管部门又置之不理,所以任课教师之间交流甚少。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组织教师参加专门的研讨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混读班任课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面对混读班的特殊情况,任课教师要改变班级教学形式,采用统一上课和分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便兼顾班级中的学前儿童和小学生。一方面,音乐、体育、美术、游戏等科目可以组织全班学生一起参加。这些科目操作性强,动手机会多,小学生和幼儿都喜欢,不同年龄的儿童都可以从中获益。另一方面,对儿童认知要求较高的科目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尤其是在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小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学前儿童很难跟上教学进度。这时教师需要实施复式教学,即采用直接教学和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的方式,在同一节课内由同一位教师对不同年龄儿童进行不同教学。
学前班教案范文6
关键词: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管理
改革民办高校安全教育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民办高校安全教育管理模式。民办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随着民办高校日益发展,其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不容忽视。随着当前国内外形式的不断发展,对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民办高校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如何改革安全管理工作的安全教育方式,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创建和谐校园环境,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竞争力的日益加剧,受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和竞争机制的影响,使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大学生感到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影响因素相当复杂,高校应从影响因素入手,高度重视、齐抓共管,改革民办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传统的教育方法,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安全教育之一,促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的有机结合,并多渠道,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引入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去,使其成为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以发挥其重要作用。
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确保广大师生安全是高等教育的头等大事,更是高校的头等大事,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是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基本前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当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为师生创造安宁有序、和谐融合、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切实维护教育系统的和谐稳定。
一、民办高校安全管理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大学生是高校安全稳定和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主体。民办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新时期,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民办高校安全稳定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校园安全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社会的进步,民办高校校园安全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新的挑战,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办学和管理模式,高校的扩招和合并,这些都给高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是高校的重中之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民办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复杂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然不能适应大学生教育,只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民办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为民办高校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基层。
心理问题是伴随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现实问题,准确把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正确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评价和分类,正确把握了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此展开的工作才会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才会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好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能够上一个全新的台阶,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为高校的安全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是高校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石。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时俱进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离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不透切,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受到很大局限,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内涵,使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学生本来可以通过心理辅导解决的问题,因得不到及时辅导,而成了心理问题,甚至退休、自杀。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校安全管理的难点和重点之一。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已成当务之急。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方法途径研究,发挥其在民办高校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不仅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体系,而且也是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朝着正常的方向发展,促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整体效应,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因此,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心理规律,找出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径,具有深远的意义,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体制保障。
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之间的关系。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相结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如此必然带来学校环境的安全稳定。安全工作的深入和开展,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撑,一味的强调安全制度,用刚性约束人,而不做软性的心理疏导,力度再大,也达不到安全管理的效果。所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溶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去,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并发挥其积极作用,把二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防止心理性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对高校的安全稳定起到了保障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民办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为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叶一舵。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