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离骚木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离骚木兰范文1
《说文解字•部》:“落,凡曰零,木曰落。从,洛声。”可见,“落”的本义即指花叶脱落。《诗•卫风•氓》:“桑之未落,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后词义发展,“落”也用来指其它物体的脱落、坠落。鲍照《芜城赋》:“白早落,塞草前衰。”韩愈《落齿》诗:“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
《尔雅•释诂》将“落”解释为“始”,这是将“落英”理解为“始英,即刚开的花”的主要依据。“落”训“始”则是因为旧事物结束,则新事物开始[1]。这种引申受具体的语境的限制,我们认为在先秦时期这个义项的使用范围是有限的。在“夕餐秋菊之落英”中我们认为“落”用的是本义。
下面我们具体看看“落”在《离骚》中的使用情况,在《离骚》中,除此句之外,还有三处用到了“落”字,而这三个“落”字也都应解为“落下,零落”之义,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零落皆坠也,草曰零,木曰落”;又“木根以结兮,贯薜荔之落蕊”,五臣注云:“贯,拾也;蕊,花心也。”[2]此处说明花已落地,否则何来“拾”者?又:“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洪兴祖注:“荣华,喻颜色,落,堕也”[3]由此三例可推,“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落”也当解作“落下、零落”之义。
由此可见,“落”的“落下、脱落”义在屈原的作品中是常见的。此外,对于“落”的“始”义我们在屈原的作品中并未发现,甚至在先秦其他作品中也未见用例,反倒是“落下、脱落”义在先秦作品中常见,而且在后世作品中也是如此。这就不得不使我们对将“落英”理解为“始英”产生质疑。
“落英”解为“零落之花”历代相承,无须别解。由古至今,“落英”解作“落花”都是一脉相承的。汉代司马相如《上林赋》:“垂条扶疏,落英幡。”左思《蜀都赋》:“敷蕊葳蕤,落英飘摇”。晋代潘岳《皇女诔》:“落英彤矣,从风飘飘”。陶渊明《桃花源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宋代苏轼《次韵僧潜见赠》:“独依古寺种秋菊,要伴骚人餐落英。”元代赫经《琼花赋》:“天风收其落英,不委地而飘扬。”明朝孟称舜在《娇红记》第十三出《红媾》中有:“亿多娇,草又青,花又明,一度一年好处生,老眼看花空涕零。转过前亭,转过前亭,早见风吹落英”。甚至在现代汉语中,也指“落花。”冰心的《樱花赞》:“十日之游是短促的,连阴之后,春阳暴暖,樱花就漫山遍地的开了起来,一阵风雨,就又迅速地凋谢了,漫山遍地又是一片落英。”[4]李书莹的《落英缤纷》中说:“落英缤纷绿叶飘零,似乎都在告别易老的青春”[5]。这些例子中的“落英”都解作“零落之花”,历代传承,同样理解,不可能独独《离骚》之中解作“始英”,而再无例子相承之理。此可知,“落英”不能解作“始英”,而是“零落之花”之义。
离骚木兰范文2
关键词: 苏教版必修三《语文》 《离骚》 美政大业
一
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编写组(以下简称编写组)推出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必修三),节选了屈原《离骚》前二十四句,这是很有见地的。因为它在全诗中具有总纲性质,能具体代表《离骚》的内容和风格。为了指导广大师生解读《离骚》,编写者像对待其他较艰深的课文一样,专门设立了“对话专栏”。所谓对话专栏,就是编写者开辟了一个读者与作者互相对话交流的天地。在对话专栏中,将节选的二十四句分为三个层次,每层都为八句,对每个层次都作了分析与点拨,集中体现了编写者对《离骚》(节选)的基本观点。编写者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实际中却打了折扣,甚至对《离骚》(节选)的解读作了误导。同时,与《离骚》(节选)教材相对应的教学参考书有关资料,基本上是该对话专栏内容的强化。此套教材发行了七年。江苏是教育大省,外省也有不少学校用此教材,毫无疑问,编写者对《离骚》(节选)误导的消极影响较大。因此对《离骚》(节选)的解读有重新研究的必要。
那么,怎样对屈原的《离骚》(节选)进行正确的解读呢?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遵循鲁迅先生提出的“知人”、“论世”、“顾及全篇”评价作品的原则。具体来说,我们必须抓住《离骚》的主旨与核心美政,即屈原的政治理想,并结合离骚的结构加以剖析。回顾《离骚》的全文:作者首先叙述自己的身世、生辰、担当大任的条件和为王“弃秽改度”、“导夫先路”的决心;其次艺术地再现与党人斗争的经过和悲剧结局;再次通过“四次对话”、“三次神游”,表现屈原斗争失败后上天下地、留楚不能,去楚不忍的极其矛盾而痛苦的心情;最后作者写道:“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懐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屈原明确表示自己的态度:我终身为之奋斗的理想——“美政”,没有人同我一起去实现,我将如殷代的彭咸那样投水而死,以死报国。此是篇末点题,卒章显志。“美政”二字如一轮红日照亮全篇,使全篇的每一句诗、每一个字的含义,都找到归宿。从结构上说,当代楚辞研究大家萧兵在《楚辞的文化破译》中指出:“应该说,《离骚》的艺术构成相当严整,例如开头是追溯自我的诞生,结尾则暗示自己死亡。首尾呼应,浑然天成。”所以,应当从屈原的生平与理想、《离骚》的主旨与结构方面去解读节选部分的《离骚》,否则,就易陷入解读的误区。江苏编写者就是这样。为了具体指出其问题所在,我们按照《离骚》(节选)的三个层次对对话栏的内容依次加以评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努力挖掘在语言表象下隐藏的伟大灵魂,并以此与江苏编写组诸先生商榷。
二
《离骚》(节选)第一个八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编写组解读道:“开头八句,叙说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祥瑞和美好的名字,表现出高度的庄重自爱。”这样解,未免太不确切,太不了解屈原,甚至歪曲屈原形象了。屈原为什么强调自己是古帝高阳的后代?为什么自报其父的名字?为什么又强调父亲给自己起的是一个嘉名?难道屈原真是为了表现自己“高度的庄重自爱”?非也。因为屈原处于战国“横则秦帝,纵则楚王“非常时期”,但由于楚国昏君当政,小人专权,一直在走下坡路。屈原作为楚王的同宗,楚国的贵族,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不能坐视楚国一天天的衰败,没落乃至灭亡。他说这些表明他不愿做楚国的不肖子孙,挽救楚国的危亡,振兴楚国,实现美政是他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曾经为高校培养楚辞研究人才的专家姜亮夫先生在《楚辞通故》中,对这几句做了准确而到位的评点:“初度之美与生辰之吉,一切条件毕具,则使用降字,以比于世之大任,盖当之无愧也。”
《离骚》(节选)第二个八句:“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对前两句编写组解读道:“内美句承上,修能句启下。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发现。”这种结论不确切。内美指的什么?即内在的美德;“修能”即美好的才能,这两句是承上面第一个八句而来。如果说第一个八句,通过写出身的高贵、姓名的美好,主要是表现自己具备担当的历史大任的条件,那么这两句则是从“内美”与“修能”两个方面进一步表现自己具备担当历史大任的条件。总之,这里从出身、品德、才能几个方面集中表现自己担当历史大任的条件优势。怎么能说是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发现呢?那么美德、才能从哪儿来的呢?屈原深知:“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屈原《抽思》)于是,他就“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这就艺术地告诉人们:“内美”与“修能”,是“扈江离”“纫秋兰”博采众长的结果。最后编写组总结道:“以上八句,焦虑之情,忧患之意,溢于言表。”这个结论也不够全面、不够到位。诗人到底焦虑什么,忧患什么,编写者没有说。说这是指“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则较确切。为什么诗人这么说?因为屈原写《离骚》时,正处于“老冉冉其将至”的盛年。即屈原被第一次流放的楚怀王时期,其时四十岁左右,正是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年龄,也是时光稍纵即逝的年龄,所以屈原担心“恐年岁之不吾与”。时间不等人,这就表现诗人对振兴楚国、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决心大显身手、一展其能的迫切心情。那么,当还未被君王任用时怎么办呢,那就“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作者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搴木兰,揽宿莽”,进德修业,时刻为君王召唤,担当大任做准备。这才是正确的理解。
《离骚》(节选)第三个八句:“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编写组解读道:“‘草木’二字总承上文芳香之草类,久固之木类;‘美人’二字,兴中有比,寄意于君。”这是对第三个八句前四句的分析,未必准确。对君“寄意”什么?编写者没说。“日月忽其不远兮,春与秋其代序”,对这两句,编写者更未置一词。日月不停地运行,春与秋互相更替,此两句富有哲学意味,写时光易逝,规律无情,所以才会有下两句:“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想到草木也要凋零,我担心君王也要变老,那么振兴楚国的大业就会成为空谈,这表现了诗人对君王的担心和对祖国的忠诚。对“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这两编写者句评道:“上句词直,下句意婉。”是这样吗?不是。实际上,这两句句式和语气都是一样的。上一句“不抚壮而弃秽兮”前是承下省一个疑问代词“何”字,意为:为什么不趁壮年抛弃秽政?(按:编写者将“弃秽”注为“丢秽恶的行径”,显然指的是君王,当然也通,但笔者以为“秽”解为“秽政”更好,与“美政相对;着眼于国家大政。)为什么不改革这种不善的法度?二者都是用反问句式表示肯定的内容。因此,两句皆“词直”意亦直,写屈原对楚王的规劝:抛弃秽政,改革法度,表现屈原的坦率,对楚王的忠诚和对振兴楚国的设想。屈原早在受到楚怀王信任当左徒时,曾受怀王的委托,起草“宪令”,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于是上官大夫对屈原竭尽谣诼、诬蔑、挑拨离间之能事。于是,不仅使这次变法流产,而且使怀王“怒而疏屈平”(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但屈原始终念念不忘变法,于是就在《离骚》中艺术地表现出来了。他以大胆、直率、几乎大逆不道、带有几分责备的口气说:“何不改此度?”这哪儿有一点意婉?对“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两句编者点拨道:“崇仰真理,当仁不让。强烈的道德觉醒。”对此论我更不敢苟同。这两句是崇仰真理吗?非也。当然,不是说这两句与真理毫无关系,而是说这两句主要说的不是真理,更不是讲对真理的态度,而说的是振兴楚国,“弃秽改度”的大业。所谓当仁不让,也应该指此。至于“强烈的道德觉醒”云云,屈原这里讲的是道德吗?不是,更不是道德觉醒,而是表达诗人在未来的实施美政、完成统一的大业过程中,愿为王前驱,冲锋陷阵,充分地显示了诗人的志气、勇气与豪气。屈原这两句诗正如萧兵所分析的:“这虽不是‘神游’、‘飞行’的开始,却反映他对光明对理想、对‘美政’一贯固执的追求,而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相一致。”而江苏编者却说是“道德觉醒”,我觉得江苏编写者这样解读《离骚》太臆说、太随意。
离骚木兰范文3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离骚木兰范文4
苏教版课文《离骚》中将“又重之以修能”的“修能”释为“美好的才能”,对此解释,笔者持不同意见,认为“修能”宜释为“美好的容态”。
首先,古代汉语中,“能”通“态”。因声求义,是清代训诂学的主要方法,洪诚《训诂学》中亦说“凡古韵部不同而声钮相同的字可以通用”。“態”(态),上古时期声母属于“透”母,“能”,上古时期声母属于“泥”母,均属于舌头音,故“態”“能”音近相通。《古代汉语词典》“能”字条下义项四标为tài,“通‘态’,形态”。马茂元选注的《楚辞选》中讲到“‘能’,古音泥,与态通,‘修能’,美好的容态。”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西汉部分》释为:“修,美好。能:通‘态’,容貌。修能:美好的容态。”显然,马茂元和郭预衡都把“修能”释为“美好的容态”。
其次,从文意的上下相对来看,上句“纷吾既有此内美兮”是就内在的品质而言,下句“又重之以修能”显然是就外在的装饰容态而言的(“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中的“江离”“辟芷”“秋兰”“木兰”“宿莽”均为香草,是作者用以装饰自己容态的美好的事物)。郭沫若《屈原赋今译》讲道:“此句原文‘又重之以修能’,能字是態字的省略,‘内美’与‘修態’为对,有内又有外,故言‘重’。”
此外,从《楚辞》本身亦可得到互证的例子,从《楚辞选·招魂》“姱容修态,絙洞房些”(美好的容貌修长的体态,深屋中往来不断)中可看出“修态”与“修能”交互出现,文意相同。又如《古代汉语词典》:“《论衡·累害》:‘屈平洁白,邑犬群吠,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固庸能也。’(《楚辞·九章·怀沙》作‘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亦可说明“能”与“态”互释为意。
综上所述,“能”通“態”(态)不仅在语音上构成音近相通,“能”通“態”(态),与上句最后一字“美”及下句的“芷”“佩”等还可以构成语音相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在语意上也符合上下文的对称和语境。故而笔者认为将“修能”释为“美好的容态”为宜。
离骚木兰范文5
文/千堇年
每一首诗歌都是诗人情感元素的组合,借助于文字,以特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无论以何种的目的写诗,情感的寄托始终是诗歌本身的归宿。而一首好的诗歌,必是自我或是大众情感的华曲。
郭沫若谈到诗歌的创作时曾提到:“诗人的心境譬如一湾澄清的海水,没有风的时候,便静止着像一面明镜,宇宙万物的印象都活动在里面。那大波大浪的洪涛便成为宏雄的诗,便成为屈原的《离骚》,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小波小浪的涟漪便成为冲淡的诗,便成为周代的《国风》,王维的绝诗……
脱离了情感,诗歌也便就失去了诗歌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充其量只是文字的堆砌,枯燥无味,没有了诗歌本身所应具有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前不久读到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歌《等你,在雨中》,受益良多,字里行间所散发出来的情感力量,让人动容。全诗如下: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尤其隔着黄昏, 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 等你, 在时间之内, 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 此刻/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鼻孔, 我会说, 小情人
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这只手应该/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耳坠子一般的悬着/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像一首小令/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从姜白石的词里, 有韵地, 你走来
整首诗通过一幅幅如梦似幻的场景描写,渲染出了渗透着淡淡伤感的唯美意境,清晰的情感倾诉通过这些铅字浮出心间,呈现在读者面前。读来让人动容动情,难以忘怀。
诗歌的题眼是“等你”,全诗的重点却避开了俗套的写法,并没有一味的去写“等你”的心情,作者只是凭借自己的感触勾画出了一幅幅在“等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幻觉和美感。黄昏初起,细雨蒙蒙的故地,彩虹映托下的莲花如火般鲜艳,“蝉声沉落,蛙声升起”。一切都如诗如画般美丽与真切,未言情真情却已浓。作者把整个诗歌的背景放在蒙蒙细雨的黄昏里,渲染出一种淡淡的伤感和唯美的情境,然后任凭感觉的触角去感受“等你”的过程。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每朵莲都象你”一句深深地表现出作者的情谊之深:其实在作者余光中心中,你来与不来,都已不再重要,因为“你”已深深地根植于作者的内心,以致在他眼里,眼前的每一朵莲花都是你,而此刻“你”就在我的身旁。莲的美丽与圣洁,其实就是“你”在诗人心中的影像。细雨蒙蒙之中,诗人等待中的美人迈着细碎的步子仿佛从红莲中缓缓地走了出来,妩媚动人,艳若天仙。诗人忽然此时突发奇想,写到: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鼻孔/我会说, 小情人/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这只手应该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诗人似乎触到了情人的手,身体里散发出的熟悉的香的气息扑鼻而来,此时诗人觉得像这样的手应该就是月宫里采莲的那双手,像这样的手,应该是在仲夏小湖的木兰周里划动桂桨的那双手。意境唯美,真挚情感跃然纸上。
离骚木兰范文6
??诗人,蛾冠博带,芰荷为衣,芙蓉为裳。遍体的江蓠辟芷,佩带着兰芷椒桂。御风而行,恍若神人。朝饮木兰坠露,夕餐秋菊落英。诗人在我等的仰望中越发高大。
??我走在《离骚》的字里行间,追寻着诗人的脚步,跋涉于湘江两岸,徘徊于汉水之滨。沿着诗人的足迹,看见了战国时战车滚滚而过的烟尘,听到了士兵们厮杀的叫喊声。血红如花,盛开在寒光闪闪的剑上。人头如宝,悬挂在将军的马项。战场上刀光剑影,马蹄铮铮;宫殿上,唇枪舌剑,纵横捭阖。
??顺着诗人的情思,看到一个强大的楚国正在衰落,怎不忧心重重?面对一个“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大有“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的秦国,楚国统治集团非但不雄起,反而内政不修,亲小人,远君子。诗人怎不心急?然而诗人非但没有得到重用,反而遭谗遭排挤遭流放,诗人怎不‘离骚’?
??在诗人的牢骚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举世好朋”“党人鄙固”“背绳墨以追曲,竞周容以为度”的乱局;在诗人的牢骚里,我们看到了“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的乱象。在诗人的牢骚里,我们看到了诗人“受命不迁,深固难徙”的品格;听到了诗人“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的悲歌;听到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爱国爱民的心声。
??面对此时的楚国,“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涨,贤士无名”,小人道长,君子道消的局面,只能是空怀报国之志,嗟叹报国无门。面对国破家亡,郢都陷落,人民流浪,他只能“哀吾生之无乐兮”,在生而无乐,生而无望的情况下,“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既不能为拯救危亡的祖国而效力,又不忍心目睹楚国的沦亡,既不愿“变节而从俗”,只能选择与滔滔的汨罗江的清水容为一体。
??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7年)五月初五,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在江边踽踽独行,披发行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突然只见他怀石自投于渊,沉汨罗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