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古运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扬州古运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扬州古运河范文1

扬州境内大运河北起淮安,南至瓜洲镇人口,纵贯扬州南北,是京杭大运河最早的一段。生生不息的运河水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孕育着扬州的成长。运河是扬州的母亲河、发祥地,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古运河扬州段在整个运河最为古老,现今扬州境内运河与吴王夫差开凿的古邗沟故道大体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完全契合,这一段运河历史最悠久,散落着大量古代遗迹和人文景观。其中包括著名文化景观: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瘦西湖景区、唐代鉴真东渡日本时启航地文峰塔;汇为大观的宗教名胜:南朝佛教建筑大明寺、伊斯兰教著名四大清真寺之一仙鹤寺、西汉道教道场琼花观、隋代佛教名刹高寺、宋代伊斯兰教古墓普哈丁园以及清代天主教堂;反映扬州古港、水利和城池建筑的遗址水斗门、龙首关、东关古渡和古湾头闸;古代帝王巡视扬州遗迹:天宁寺、重宁寺、瓜洲古渡锦春园、高寺行宫;盐商住宅聚落:个园、何园、小盘谷、汪氏小苑、岭南会馆、汪鲁门盐商住宅、贾颂平盐商住宅、卢绍绪盐商住宅等;在古运河沿线还留下了历代文人骚客大量名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等。这些名句反映了古代扬州曾拥有过的富丽繁华,而这均与运河一脉相承。扬州古运河还哺育了不少名镇,如高邮、宝应、邵伯、湾头以及瓜州镇,它们成为今天古运河游览线上重要节点。长久的历史积淀造就了古运河的文化特质,河道本身的文物价值外加之众多文化古迹滋养了扬州古运河这条“文化之河”。扬州作为“运河之城”,这些文物名胜与古运河一起闪烁着历史文化的灿烂光辉。古运河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使其在当代旅游业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充分认识扬州运河旅游资源和非物质遗产对发展扬州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扬州运河旅游资源丰厚,旅游产业不断增强,旅游效应迅速提升,各方须抓住历史性机遇,充分挖掘运河旅游资源,开创扬州运河旅游的新局面。

一、扬州运河旅游文化旅游SWOT分析

(一)开发的优势

1.扬州关于运河文化相关的旅游资源种类众多、历史积淀深厚、运河文化内涵丰富、开发条件较好。古老的大运河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作为发端之地的扬州运河的文化价值和历史遗迹更高、更多。有里运河河道,古城门遗址、古刹名寺、官仓衙署、桥梁堤坝、船闸水关、码头驿站、名人墓园、盐商宅邸、古镇民俗、古街商铺、古建筑群等大运河遗产。[4]如今扬州将运河遗产与名城文化有机结合,在保护、融合与开发中传承文明。扬州人还利用古运河,把世界众多运河城市连接起来,连续五年的运河名城博览会让世界多种文化交流沟通,更加丰富了运河文化资源。

2.扬州要建设世界名城,致力打造能够充分彰显深厚文化底蕴、丰富文化内涵、独特文化价值的城市,在弘扬运河文化方面政策优势明显。扬州作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500年的建城史。早在西汉初年,吴王刘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大力发展盐运通商.使吴国国力饶足.抗衡中央。唐代“广陵大镇.富甲天下”.谚称“扬一益二”。清代繁华更胜往昔,尤其在盐商推动下,扬州的商业、文化并驾齐驱。[5]繁荣的商业经济孕育了扬州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扬州“八怪”、扬州漆器、扬州玉雕、扬州剪纸、扬州盆景享有盛名。扬州清曲、扬州评话、扬州弹词人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木偶、扬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些都可以成为扬州发展运河文化旅游的“金名片”。

(二)开发的劣势

1.扬州运河文化底蕴挖掘不够深厚,对运河文化旅游开发需要深入。大运河是扬州的母亲河,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运河文化异彩纷呈,涵盖了集“南秀北雄”于一体的扬州园林,有南北皆宜之特色的淮扬菜系,独树画派一帜的扬州八怪,熔经学、校勘学于一炉的扬州学派等。自古就有“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说法,而目前扬州每年举办的“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有一定的成果.但其主要成果还是体现在经贸方面,在旅游方面的知名度、拉动作用还不强。其次扬州的盐商文化丰富,但盐商品牌并未打响。扬州园林素负盛名,“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曾经甲天下的是扬州园林而不是苏州园林。但历史变迁,扬州园林现在难以与苏州园林比肩。对此,扬州园林应另辟蹊径,突出苏州园林没有的东西。而盐商文化,正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是一个能将扬州园林打响的亮点和卖点。

2.区域合作欠缺,开发分散,宣传力度不到位。扬州至今都没有以运河为主题的宣传策略。扬州城郊及下辖县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尚未完全开发利用,应以扬州市区为点联动周边,形成扬州旅游的大景观链。另外古运河游览线逐步成熟,完全可以与长江风情旅游线串联起来,形成水上看扬州,并逐步与南京、镇江旅游联动、融合,形成润扬旅游区和宁镇扬旅游圈。扬州的主要客源地局限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较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会推销自己,缺乏一种强烈的市场开拓意识和国际视野。在目前以政府为主导的旅游规划和开发中,政府投资的多少和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业的强弱。虽然近几年扬州也进行了一定的宣传促销活动,但效果仍不够理想。近几年来,杭州、无锡、淮安、临清、德州以及北京的通州都在做运河的文章。扬州应根据自身特色,宣传古邗沟,形成古的特色;宣传历史上与扬州有关的名人(隋炀帝、康熙、乾隆、法国总统希拉克等等以及所有与扬州有关的历代中外名人),形成名人效应;宣传南水北调,形成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的新意。在宣传上切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使广大游客形成“运河游,到扬州”的思维定势。

3.扬州地区部分运河段水资源污染,限制了运河旅游资源开发与长远发展。一条河流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生态环境和管理水平。扬州也没有逃脱现代工业的污染给城市水系带来的厄运。多年来,由于未能得到有效的整治,古运河扬州城区段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沿岸棚户密集,工厂众多,严重侵占河道,各类污水和垃圾直接排入古运河,加之该河段弯道多,水流速度慢,自我净化能力差,导致水质严重污染,河床普遍淤浅,断面严重缩狭,河道通航与防洪能力全面衰减。近几年来,在整治古运河方面,由于下大力气,建设了污水处理场,古运河的水质有了明显的改观,甚至有鱼可钓。但古运河水被污染的情况不时见于报端。此外航行于古运河上,船民的生活习惯也影响着水的质量。失去了清洁,古运河就失去了生气、失去了灵气、失去了亲和力,因此,一定要下大的决心,对沿河附近的排污企业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还古运河的玉带般的晶莹透澈,要增加河道的卫生清洁人员,要像环卫工人一样,每天对河道进行清理,及时打捞河面上各种飘浮物,检查涵洞和排污闸,及时收集航行船舶上的生活垃圾,对过往船民宜在过闸时即进行卫生知识教育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文明程度。同时对古运河沿线要开展“清洁河道、清洁村庄、清洁家园”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运动。

(三)机遇

1.“大运河申遗”工作将对扬州古运河旅游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古城扬州是一座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的历史城市,又是大运河联合申遗的牵头城市,责任和意义尤为重大。扬州城的形态演变与运河河道变迁联系在一起。作为独特文化遗产的大运河见证了扬州城市的生命历程,是运河城市最为宝贵、最为独特的文化优势。随着“申遗”工作的推进,扬州古运河的保护工作日益得到重视,规划开发日渐成熟,也为扬州古运河旅游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有力地推动作用。而如果将来古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则必将进一步提升扬州古运河的形象地位和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古运河旅游也将迎来新的黄金期。

2.扬州即将迎来建城2500年。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灭邗国,在今扬州西北蜀冈之上筑邗城,这是见诸史籍最早的扬州城。如今扬州是人文荟萃的文化城,地以人名,文因地著,文地交辉,使“人天美景不胜收”。秉承“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指导思想,扬州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得到明显改善加强城市的功能性基础设施,建成了扬州双博馆、国际会展中心、工艺美术馆、科普中心、扬州市规划展览馆及市民中心等。继2006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之后.2011年扬州又荣膺国家生态最高奖――“国家森林城市”.目前。正着力建设“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这都给发展扬州运河文化旅游带来难得的机遇。

(四)威胁

1.瘦西湖风景区的形象遮蔽效应。目前瘦西湖风景区仍是扬州旅游产业的战略重点和核心区域,开发度高,发展成熟。外地游客来扬州游玩,多是慕瘦西湖之名而来.而对古运河则不甚了解,瘦西湖风景区以其高品质的旅游资源和较高的知名度对扬州古运河旅游造成了明显的形象遮蔽。

2.城市的经济发展、开发将会与运河原生态的遗产产生冲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古运河沿线的一些古建筑也必将要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为了迎接运河申遗,不少运河城市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极大地将会影响运河遗产本身的价值。

3.与京杭大运河沿线其他城市的运河旅游开发形成同源竞争。目前京杭大运河沿线中有不少城市例如无锡、苏州也在推动运河旅游开发。虽然各地风貌民俗大相径庭,且地理距离相对遥远,相互影响大。但因为各地运河旅游开发均是基于京杭大运河及运河文化,因此各地的运河旅游开发在运河资源尤其是文化资源的利用上难免会和扬州古运河旅游形成同源竞争。

二、扬州运河文化旅游开发对策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古运河游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船,对游船的设计应该是外表古典,内部现代,配置优质的柴油机,控制噪音的污染;船型可大可小,避免一律,可有龙形船、凤形船、官船以及水上巴士,船名除特定的旅游标识外,可冠以历代与扬州有关的名人名。船员应着统一的有特色的服装,沿途景点的解说词和沿途音乐的播放也应及早规范统一,以增加运河游的文化内涵。要按照古运河游的总体规划,在沿途下站处建设好规范的码头,制定完善水上交通秩序,规范进入古运河的船舶,确保水上安全。同时对扬州郊外的二湾、三湾要及早规划,对部分沿河两岸的乱搭乱建和脏乱差现象进行彻底的整治。要加大绿化力度,广植杨柳、桃树,并坚持长效管理。运河东岸也要注重广场与绿化带建设。对沿途景区旅游商品采购也要及早规划到位。

(二)“原生境”展示式旅游开发

“原生境”原指未经人类活动扰动的生物物种繁衍、演化的自然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境”展示式旅游开发方式,就是指把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于其孕育和演化的环境之中,游客仅作为外来的“旁观者”或“参与者”对其进行研究和欣赏。运河风情游就是这样一种旅游产品。适合采用“原生境”展示式旅游开发方式的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存、演化的环境应该保存完好或基本完好。[7]例如,运河两岸仍在举行的庙会、仍然流传的运河民间习俗等。以宿迁皂河龙王庙会为例,每年正月初九,周边百姓都集聚皂河龙王庙,祭拜龙王神,文化展示和祭祀活动同步进行,花船、花车、舞龙、舞狮,人山人海,盛况空前,被列为苏北地区36处香火盛会之首,数百年来从未间断,可称得上中国民俗史上的一大奇观。这种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采用原地保护、原地展示的方式进行旅游开发,游客作为“客人”和参与者,感受运河民俗文化的魅力。此外,扬州运河船上游的游船上可增加一些扬州传统文艺形式:扬州评话,扬剧等演出,既给游客带来优美的试听感受,又能弘扬扬州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舞台表演式旅游开发

适合舞台表演式旅游开发方式的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民间舞蹈、传统技艺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舞台表现力,对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目前扬州旅游在娱乐和演艺方面还显欠缺,因此可以以大运河和扬州城历史为文化主线,融合扬州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丰富的戏曲、清曲、弹词、舞蹈、木偶戏等艺术形式,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打造系列主题演艺节目。[8]还可策划国际烟花大会、国际龙舟大赛、国际运河美食节、国际运河音乐节、国际运河婚礼等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扬州旅游知名度。

另外,旅游不仅是观光,还可以依托运河平台,引入参与式、体验式项目。利用多种途径开展系列别具特色的演出和活动,尤其是加大旅游淡季的宣传,活动中同时展出扬州特色风味小吃、名肴佳点、地道土特产、精致手工艺品等,使游客参与其中、体验多姿文化的同时又享受到游乐之幸。这样一来,既丰富了运河文化旅游的内容和内涵,扬州运河文化特色品牌也会随之逐渐地形成并广泛传播。

(四)博物馆式的旅游开发

对于已经失去生存环境和条件,同时又适宜采用博物馆展示方式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采用博物馆式旅游开发方式。建议在运河沿线选择合适地点建设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集中展示大运河非物质遗产的全貌,同时建设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博物馆,如大运河文学博物馆,收集并集中展示和运河有关的古诗词、民间文学等文学作品;大运河传统技艺博物馆,展示大运河相关传统技艺的制作工具、制作过程、工艺产品:大运河民俗博物馆,展示大运河沿线相关民俗的起源、发展与演变;大运河饮食博物馆,介绍并吸引游客体验大运河沿线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运河饮食;大运河传统音乐博物馆,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诸如录音、录像、数码化存储等方式保留运河传统音乐等。扬州古运河游览线的重点之一是盐商文化群景区。扬州盐商,不仅在绵延千里的古运河沿线,甚至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一个特有的现象。它的特殊性,使得我们在谈起扬州时就不能不谈到盐商;而只要谈到盐商,又不能离开扬州去谈盐商。扬州哺育了盐商,而盐商也为扬州留下了一份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博物馆的建设,可以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做好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评估、认定工作,保存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信息,为大运河申遗创造条件。

(五)打造高水平外语导游队伍,弘扬运河文化

导游员是传播文化的使者,导游队伍的素质对于加大城市宣传、提升城市形象起着关键作用。扬州世界旅游名城的创建对导游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旅游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扬州海外游客逐渐增加,运河文化旅游要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其旅游接待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而目前扬州外语导游人才非常短缺,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外语导游队伍,向游客更好地讲解扬州源远流长的运河文化非常急需而必要。因此,旅游部门一方面应加强与高校合作,培养符合市场实际需求的外语导游人才;另一方面应加强对现有导游队伍的培训,导游员除必须具备过硬的文化功底外,语言能力尤其是外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势在必行。

此外,改善投资机制,进行多元化投资,吸引民间资本,通过市场化运作发展扬州运河文化旅游,推广运河文化特色品牌。同时要注重运河文化旅游形象塑造、加大旅游产品宣传,力争把扬州运河文化旅游打造成高知名度的世界级旅游产品。

三、结语

二十一世纪,世界文化经济大时代悄然而至,全球化大浪潮席卷而来。扬州将以更加从容、更加开放的心态,满怀希望地迎接这一大时代的悄悄到来。总之,运河文化旅游是以历史文化积淀为依托,现有遗存为切人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如能加强保护。使其成为集文化教育、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美食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必将成为扬州市又一知名旅游品牌。历史的机遇将再一次让大运河重现旧日繁华。作为中华地域文化百花园中最富魅力的城市文化之一,扬州文化应当重振雄风,继往开来,再创世纪之辉煌。

扬州古运河范文2

如今,在漫长的运河沿岸,呈现出不同的生态。有的已经干涸淤塞,有的遭受严重的人为损坏,有的还在承担着各种重要的功能,有的依然孕育和丰满着周围的生命。一路走来。一幅人世间的众生绘,慢慢在我们眼前展示出她的厚重和丰美。通州:运河之起始,漕运之滥觞

老北京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漂来的北京城”。这不是说北京城是漂来的,而是说建城用的材料是通过运河的水漕运来的。无论是元大都城的修建,还是明清北京城的修建。都需要大量的砖石木料,而这些砖石木料来自四面八方。如砖石多来自山东的临清,那里不仅靠近大运河,便于水运,而且土质细腻。烧出的砖石坚固结实;上好的木料多来自江南的深山老林。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大的木料运输也只能依靠水运。由此,在运河的运粮船上,加载京城宫府用的砖石木料就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

通州城的缘起与运河也有密切关系。据说,通州的命名就是依据“通漕天下”和“漕运通济”的思想而来。元代通惠河开通后。通州开始“编篱为城”。到明朝初年,大将军徐达委派部将孙兴祖督军开始用砖石筑通州城。这时的通州城周九里三十步,开四门。其中东门日“通运”,西门日“朝天”。从命名上看,通州城与运河漕运有关系,与天子所在地――北京城也有联系。

在今天的通州张家湾,就有存放木料的皇木厂村和砖厂村。为此,明朝政府还在张家湾修建了一座古城堡,现在城堡与张家湾古镇相互连接的古桥――通运桥依然存在,仍保持着明代桥梁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古朴的风格。遥想当年,桥上车水马龙,桥下舟船穿行,古镇、古桥与古城相连,恐怕是通州最热闹的地方。济宁:东方圣城,运河之中

京杭运河全长约1800公里,济宁恰置全河的中段。

大运河全线的制高点在济宁境内号称“水脊”的南旺。为穿越“水脊”,人们立郾建闸,“以六闸撙节水势,启闭通放舟楫。”当年,为解决黄河决淤和水源不足问题,人们采取了“避黄保运”和增设“水柜”等多种措施,保证了运道的畅通。为克服水源不足之顽症,人们先后引“四水”济运,使之“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为运河全线科技含量最高的工程项目,专家认为,该工程当与都江堰工程齐名。

济宁运河运输业兴盛繁荣达600多年,她“居运道之中”,不仅成为“水陆交汇,南北冲要之区”和“控引江淮咽喉”地带,同时又成为漕河管理中心和鲁西南政治、经济中心,出现了“官舸商舶鳞集,麻拥于济城之下”的兴旺景象。到明代中叶,济宁就已发展成一个“车马临四达之衢,尚贾集五都之市”的繁荣商业城市。经明至清。济宁商业已臻鼎盛。州城内外。通衢要道。运河、越河两岸行栈店铺林立,各地商贾云集,百业兴盛,市场繁荣,年营业额高达白银亿元以上,市场辐射达周围地区近百县。但到了近代。济宁以北的运河却因各种原因淤塞,变得无水可行。

近年来,当地重新疏浚运河,提出了“东方圣城。运河之中”这个响亮的口号,还恢复了运河上的许多风情与民俗文化。如今来到这里,能看到慈灯寺门前热闹的庙会,春天的城隍爷出巡,夏天汛期的迎送小龙王,吕洞宾诞辰时吕公堂烟火兴旺。到了春节,龙灯、旱船、高跷、秧歌、狮子舞,走街串巷,络绎不绝,还有常年的渔鼓、相声、快书、戏法、气功、武术,各展绝技。

扬州:开挖运河的第一锹土

扬州城址的变迁与运河开发密切相关。据《左传》记载,公元前486年,“吴城邗,沟通江淮”。吴王夫差在扬州开凿的邗沟,成为大运河的起始河段。隋炀帝大规模全线开凿大运河,以扬州为中心,在邗沟的基础上进行南北扩掘和连接。

邗沟是世界上最早的运河,扬州则是世界上最早的,也是中国唯一的与古运河同龄的“运河城”。唐代,南北大运河的航运开始兴盛,扬州成为四方商贾云集的宝地。一时间,

“广陵为歌钟之地,富商大贾,动愈数百”。鉴真东渡日本是从扬州出发的。日本数百名求法的僧人也都在扬州登陆,波斯、大食等来中国贸易的阿拉伯商人在扬州随处可见。

两宋时期。为了使扬州城更加靠近运河。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在运河边的蜀冈下修筑“宋大城”。明清两代。京杭运河达到鼎盛时期,其经济功能发挥到了空前的程度。从1684年到1784年的100年间,康熙、乾隆曾六下江南,都经过扬州并多次在扬州驻跸。

直到今天,大运河仍然在扬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为了让古运河重现繁华胜景,1998年开始,扬州市对从黄金坝开始到古运河口七公里的古运河段进行整治,拆除了两岸居民自建的房子和十三个码头、在运河左右岸建绿化带、开通古运河水上游览线。

苏州:运河也多了“庭园味”

伴着清雅的评弹书曲,在大运河上欣赏那些小桥、流水、园林、丝绸、刺绣,也许只是苏州段运河独有的享受。

大运河苏州段,从苏州与无锡交界的五七桥至江苏和浙江交界的鸭子坝。全长82.35公里,占苏南运河江苏段总里程的39%。苏州段运河也是货物流量强度最大的航段,全市2500万吨煤炭和15亿吨建筑材料,以及大米、油料和各种农用等物资的运输有50%以上是通过大运河运输的,成为苏州境内和长三角地区最繁忙的“黄金水道”。

如今,苏州城区的运河已由过去的穿城而过,改为环城而走,在保留运河文化味的同时,不影响城市的建设和开发。除了货物运输之外,苏州也是大运河全线中客运最发达的河段。苏州与杭州运输公司共同斥资500万元建造的四星级豪华游轮。是当今京杭大运河上第一艘豪华客轮。

淮安:“南船北马”重现繁华

大运河流淌着的盐和大米富庶了临河而居的淮安人,也砺造出当地亦柔亦刚融会南北的独特民风。明清时代的清江浦两岸帆、店繁立,车水马龙,迎来送往的是全国的名商巨贾。康熙、乾隆两帝下江南的途经和巡视,更使得准安声名远扬,繁华一时。

1959年,为满足航运,大运河被裁弯取直,留在淮安城区的一段终于卸下“水运”之职,成为一条内城河,即如今的“里运河”。随着里运河疏浚、开发力度没能跟上城市发展,逐渐成为接纳淮安城区污水的排污河,破船、杂物拥塞河道,违章搭建林立河岸。一度引以自豪的母亲河成为沉重的市容负担。

近几年,淮安打起“运河”牌,让运河两岸到处可见的古迹、古遗址串联,挖掘独特的运河文化和漕运历史,“水上立交”、“通衢古驿”、“夫差陈兵”,一幅幅浮雕仿佛运河载着厚重的淮安缓缓驶来。中洲岛复建了清江浦楼,河下镇御码头得到重修。漕运总督署遗址也渐露原貌,里运河60里风光带景色着实迷人。

“康熙运河水上游”也是当地今天独特的游览项目。沿着皇帝下马登船江南行的方向,游客们透过一座座仿古建筑和晨练薯舞的人群,感受当年“南船北马”的繁华。

绍兴:也来看看鲁迅笔下的旧毡帽朋友

绍兴古运河即山阴古水道。杭甬运河(浙东吉运河)的重要部分,是我国有史记载的先秦古运河之一。也是京杭大运河继续往南的重要延伸段。

扬州古运河范文3

前言

扬州作为中国的古都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扬州与大运河之间有着不可避免的自然联系。众所周知的京杭大运河作为我国乃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扬州运河正是京杭大运河最早的一段。扬州运河北从淮安开始,向南抵达瓜州镇入口,整条河长贯穿了扬州的南北走向。这条运河源远流长,充分的将扬州城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融为了一体。扬州运河作为扬州的母亲河,它具有着丰富的资源和浓厚的文化气息,这种氛围将带动着整个扬州的文化发展。扬州的古运河其河道发展不仅自身具备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更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许多密不可分的商业价值,这些价值的出现促进了扬州运河的旅游开发。

一、文化旅游与城市品牌效应相结合

一个城市的品牌效应往往与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只有将这个城市的文化事业充分的发挥出来,才能带动整个城市的平稳发展,促进城市品牌效应的提升。扬州作为历史悠久的古城,其文化底蕴是相当浓厚的。扬州运河作为史书记载中最早的运河,文化根基是十分稳固的,运河的发展带动了两岸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发展,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扬州城的经济发展。而在现如今,对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扬州作为古都更应充分发挥自身具备的优势特征,在古运河历史的影响下,着重开发周边的文化特色,这样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对扬州文化进行探讨和研究。这样才能促进扬州的文化旅游,从而展现出扬州的品牌城市效应。

二、促进扬州运河品牌传播的有效途径

(一)增加扬州运河文化产业开发

扬州运河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在这条运河线上,留下了很多不同时代著名文人墨客的诗文,例如,著名北宋诗人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 这首诗时,形象的点出了写作的地点和周边的风景。“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直接道出了运河的所在位置,而下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便形象的描述了运河周边的风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表达扬州运河的经典诗文,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运河的文化气息。

扬州运河所具备的文化底蕴逐渐得到了一些专业人士的认识与了解。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最近,扬州市旅游局根据扬州城市所具备的特色制定出符合城市发展的旅游方案和规划,一些专业人士认为,扬州古运河从北起淮安到南至瓜州全长30于公里,在整个运河的沿岸中有很多个景点,这些景点由于临近运河,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它将长江与运河、自然形成与人工开发、历史遗留与现实开发、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城市与乡村相结合于一体,构成一条风景独特、色彩斑斓、底蕴浓厚的旅游线路。而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条旅游线路在新开发的过程中,能与长江景色旅游线路遥相呼应、形成链接。例如,在旅客游玩时,从古镇瓜洲上船,经过扬州运河到达东关古渡然后进行换船,就能很顺利的与扬州市经过多年开发的乾隆水上游览线自然连接,这就使得游客在坐船游玩中,充分感受运河的文化气息。从而突出了扬州古城在历史上船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特色,使游客切身感受到水文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二)完善运河周边资源配置

完善的资源配备有助于扬州运河的旅游开发,只有顺应市场的需求,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有效的开展旅游周边的资源,才能带动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通过对扬州运河的历史文化进行开发,了解到扬州作为古城所具有的城市特色。但城市的发展不能仅局限于固有模式的开发,还应引进适合城市发展的规划模式。例如,在扬州运河的旅游开发上,完善相对应的旅游配套设施,将旅游观光与娱乐休息,美食享受,商贸发展等融为一体。这样不仅增加了扬州文化旅游的周边配套设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树立扬州古城的品牌效应,促进扬州无论是旅游产业还是其他产业的全面发展。

三、结论

扬州古运河范文4

这是一座名城,却从未作过都城,再金贵也不过是文人骚客眼中的“温柔乡”。北宋最著名的文艺男青年柳永,混迹在扬州街巷深处,写下“今生断不孤鸳被”、“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珍珠博……”,翻译过来,不就是刀郎的那首《情人》吗?

都说扬州古运河流淌的就是扬州的历史。人们依河而居,依水而行,沿岸既有很多著名的诗词歌赋,也建了大量名宅古寺。穿河而行,如在阅读扬州,恰如柳永所写:“杨柳岸,晓风残月”。

说来也是纳闷,京杭大运河中,扬州当之无愧是最重要的枢纽,好端端的贸易重地,怎就成了烟花之地?杜牧感慨:“春风十里扬州路”,徐凝夸奖:“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就连李白也说:“烟花三月下扬州”。不过细想想,江南之地,自古雅俗仅是一纸之隔,如扬州般来往频繁的贸易城市,多元文化热情交汇,才华横溢的扬州女伶更远扬了烟花柳巷的美名,才会引得无数文艺男青年趋之若骛吧?

想要体会几百年前文艺青年搭船沿河到扬州的场景,也不是难事。古运河上仍在运营的游船,在弯弯曲曲的河道中,把扬州的过去和现在体面地呈现,但我的脑海里却闪现出四个字:水乡已死。

我只得从食物里找些慰藉。都说“不到富春就不算来过扬州”,是夜,我赶趟儿去富春茶社报到。富春茶社的包子,都说是正宗,嘴拙的我也没能吃出与众不同的口感。但淮扬菜的细腻却让我吃惊,不愧是100多年的老字号,富春茶社把淮扬菜做得浓醇、平和。

扬州古运河范文5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旅游资源;景观规划;策划

1 规划背景

京杭大运河,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开端,到隋朝基本形成,全长 1794 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道,它不仅是我国南北水运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商贸、文化、水利的重要载体。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期间,国家有关部门拟与沿线17城市一起,将京杭大运河列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备选项目。运河沿岸城市都闻“机”起舞,纷纷做规划、投巨资、创特色,展开了新一轮的古运河保护开发整治工程,力争把古运河打造成二十一世纪旅游休闲品牌线路。

运河是常州城市最具文化积淀的构想符号之一,而钟楼段古运河西起德胜河口,东至同安桥。作为常州运河保护与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钟楼段运河绵延流长,历史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常州市钟楼区将以“建设运河文化、运河人居、运河商贸、运河旅游中心区”为古运河保护利用的主要目标,集全市之智、举全区之力、集各方之资,统筹兼顾,精心谋划,力争走在全市运河保护利用前列,打造常州运河西段靓丽的风景线。本文结合这项工程实践,仅就本风景旅游区规划构思、目标、性质及结构体系等有关方面,谈谈对城郊风景旅游环境规划与建设的探索和体会。

2 社会基础条件及旅游资源分析

2.1 社会基础条件

2.1.1 地理位置优越

常州地处江苏省苏南地区中部,东经119°08′~120°02′,北纬31°09′~32°04′,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下游“金三角”地区,北携长江,南衔太湖,南与浙江、西与安徽交界,是苏锡常都市圈中距长江最近的地级城市。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苏州、无锡、镇江、江阴等城市相邻。东距上海160km,西距南京140km,可谓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2.1.2 历史文化渊源

常州是一座具有5000多年历史,2500多年文字记载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期,建邑立邦,始称延陵,别名龙城,“常州”之名始于隋,素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之称。悠久的建城史,底蕴深厚的文化,使常州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之誉;“常州今文经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和“孟河医派”饮誉全国;近代以常州三杰、民族工商业发祥地闻名全国;目前仍能看到古城常州传统城市格局和传统风貌。

2.1.3 遗址古迹荟萃,资源广阔

古运河(钟楼段)区域内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以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及人文活动为主。通过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评价,进行旅游资源分类统计,并汇总资源评价表可知,三级及三级以上旅游资源总计31个,其中五级资源单体共3个,四级资源单体共4个,三级资源单体共24个,三级以下资源众多,景点大部分集中于范围内东侧区域。

2.2 旅游资源现状评价

2.2.1 景源利用价值较高

景源类型丰富、景源利用价值较高、无论是城水相依的格局还是独特的运河文化及民俗风情,注定古运河成为城市的新亮点,将有效的加快科学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2.2.2 旅游资源布局比较分散

现状旅游资源分布较为分散,且分布密度不均衡,各旅游区(点)之间缺乏直接便捷的交通联系和景观廊道。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

2.2.3 开发水平总体较低

西瀛里――篦箕巷旅游开发状况比较好,但其他资源点的旅游功能尚未充分体现,游客数量少。休闲性、体验性、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较少,旅游服务设施开发相对滞后。

2.2.4 都市休闲购物旅游发展潜力较大

本区域伴随着快速化和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依托良好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和客源基础,依托运河文化的休闲购物旅游产品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3 案例借鉴

(1)苏州李公堤――国内混合型亲水社区的成功典范。先形成巨大规模的开放型现代城市生态公园。而后再次通过房地产开发运营理念的引入,打造成为一条集高端特色餐饮、娱乐及观光休闲、文化为一体的国际性风情商业水街。其成功之处是:①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分期运作;②首期主体式商业开发积聚人气;二期错位发展,扩大客源覆盖面;三期规模化开发,实现价值最大化。

(2)宿迁――中运河景观。自然景观为主,人工景观为辅。通过景观点和标识点的转换,形成流动感极强的滨河景观带。目前积极开展体育休闲类游乐项目。

(3)扬州――借接待过法国总统希拉克的名声,推出了“古运河希拉克之旅”,线路火爆异常。游客在船上听着当地的民间音乐,品尝着土特产,欣赏沿线的绚丽风光,犹如又回到千年前的繁华古国。

(4)无锡――成为中国最早开启古运河旅游市场的城市,曾是外宾们热衷的“东方神秘之旅”。80 年代,境外游客游览人次达40多万人次。无锡现在主要打造南禅寺、清名桥水弄堂段运河古道和旅游项目,同时积极开发运河夜游。

(5)苏州――东方威尼斯。在开发运河过程中,和城市景观建设相结合,实施环古运河绿化工程,设计吸取传统沿河街市、街区的空间设计手法,运用传统水乡空间形态与结构的规律;为保护运河沿岸文物,苏州古运河整治规划确定了“文物优先”的原则,并在以后的整治中为了保护文物而三改其道。

综上所得:

①延续原有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寻求新的功能性突破;

②寻找古运河差异化发展;

③强调运河的区域可达性与亲水性;

④注重地域文化的重新挖掘,沿岸整体风貌与城市肌理结构的协调发展及历史文脉的延续。

4 规划目的、理念及原则

4.1 目的

进一步挖掘常州市古运河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承载常州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的文化之河;以旅游市场为导向,打造集创意、休闲、餐饮、文化等诸多产业为依托的休闲之河;同时与区域内旅游产品相结合,推进城市旅游产业的整体发展,打造常州旅游的新亮点和形象窗口。

4.2 理念

特色创新理念:以国民休闲潮流为契机,大力开发多元化休闲旅游产品,在现有地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理念的导入,打造华东地区独具魅力和领先优势的休闲旅游产品。

全局协调发展理念:规划着眼大休闲,积极推动休闲旅游与文化、商贸、产业、体育等相关业态的有机融合和互动发展,大力发展复合产业,寻求区域错位发展,谋求常州市休闲度假旅游的新亮点。

精品旅游理念:以旅游规划和旅游标准化为引领,以完善环境和设施为基础,以提升文化和服务质量为核心,建设优质休闲度假旅游区,优化旅游软环境,为旅游者提供高品质的休闲体验和旅游配套服务。

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环境友好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促进休闲度假旅游与社会经济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

4.3 原则

传承文化、凸显特色――综合考虑人文历史、气候特色、民俗民风、、建筑特色等内容,体现古运河地域空间的特色性。

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综合考虑现实条件,谋求区域错位发展,体现规划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多元业态、协调有序――以点带线到面,拓展沿线腹地,多元业态协调发展。

5 总体开发策划

5.1 启动阶段

(1)区域内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滨河空间的景观提升、美化、亮化;

(2)古运河水上游船线路的西线延伸;

(3)现有旅游景点(区)的修缮与提升;

(4)基本完成江湖汇秀、运河五号及中吴要辅等重要旅游区的建设开发,作为亮点项目积聚人气的先投项目;

(5)启动8090、科技“潮”与不夜城等项目建设。

5.2 形成阶段

(1)完善江湖汇秀、运河五号及中吴要辅等重要旅游区建设;

(2)着力打造建设8090、科技“潮”与不夜城等主要项,作为旅游发展的新热点,强化“夜常州”旅游形象,扩大客源覆盖面;

(3)古运河全程旅游(陆上、水上)线路的成型、完善。

5.3 完善阶段

(1)全面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与服务体系;

(2)区域内其他地块协调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整体旅游区,实现价值最大化。

6 结语

市委、市政府已把常州古运河的保护开发立为建设重点;运河南移工程也已完工,这为古运河的保护开发提供了可能、腾出了空间;围绕古运河,水环境综合整治、滨河绿化等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为古运河的进一步保护开发创造了一定条件。挖掘常州古运河内涵、再现常州古运河辉煌,让古运河成为常州城市的新亮点,成为常州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种历史性机遇。

参考文献

[1]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S].

[2]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7775-2003)[S].

[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S].

扬州古运河范文6

扬州 活在唐诗宋词中

扬州,是一座活在唐诗宋词中的城市。每走一小步思维都会随风景跳舞:古运河上的龙舟倒影演绎帝王旧梦,瘦西湖的夹岸烟柳蕴蓄俊秀才情,私家园林的亭台楼阁是婉约词的灵感来源……扬州是一座曾经沧海的城市,在前世三千宠爱集一身时,她气定神闲;在今生繁华散尽时,她依旧格调优雅。

去东关街上的酒馆饮酒赋诗;到丁家弯的古街幽巷发古之幽思;在月明星稀时听着大明寺的钟声独上二十四桥……沈从文说:“我饮过很多地方的酒,走过很多地方的路,过过很多地方的桥,却只爱过一个正当年龄的姑娘”——烟花三月,扬州声声慢,年龄正好。

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