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范文1

可是,相对于古典诗歌的大海,高中教材里的篇目仍属沧海一粟;而有限的课时根本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热情,也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水平。所以,课外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而课外教学设计,就更需要教师用点慧心才行。

一、设计要有文本拓展意识

特级教师霍懋征曾说过,一节好的古诗课至少要有另外十首以上的古诗展现。这个说法可能绝对了些,但他强调的文本拓展之意还是可取的。而这种拓展,最好是挖掘古诗词灿烂辉煌的宝藏,不应止于课本、课堂学习的局限,而是要努力去扩展同一作家或同一题材或同一文化主题的相关诗歌。以人教版第三册《杜甫诗三首》为例,一是可以将杜诗的不同风格的诗作推荐出来,全面把握杜甫的创作;二是可以将历朝历代吟咏王昭君的诗作归集一起,知人论事,全面鉴赏“昭君出塞”这个题材的诗歌;三是以“怀才不遇”这个主题为核心,将古代文人的言志抒情之作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做一个巡展。

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提高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在平时的教学中,文本拓展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古诗词课外教学洋溢出鲜活的魅力。

二、设计要有艺术链接意识

与什么艺术链接呢?主要是与“音乐、绘画、书法”链接。

朱光潜先生认为“诗歌是与舞蹈、音乐同源的”,这里音乐是首选。而古典诗歌“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也要求在阅读鉴赏时要有画面感。那么,绘画欣赏也有必要。诵读诗歌,固然可以把握节奏,想象画面,但如果有对音乐和绘画的直接欣赏来参与印证,那就更好了。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音乐描写和情境描写都十分精彩,如果在课外,能将学生引导到对琵琶曲和古典绘画的欣赏,那就扩大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古往今来,许多画家依据诗歌意境创作了大量文人画,而有的诗歌本身就是题画诗。当代有的流行音乐也开始关注古典诗歌,或者配乐谱曲,或者化用诗意,如,王菲的《但愿人长久》(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林志颖的《望海潮》、安雯的《月满西楼》(李清照的《一剪梅》)、费玉清的《几多愁》(李煜的《虞美人》)、周杰伦的一系列歌曲……这些都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

很多书法大家的笔下,往往援引古典诗歌的语料作为创作内容,那些楷行隶篆等各色书体所传达出的神韵,是和诗歌的雅致相互辉映的。学生徜徉于此,既增强了古典诗歌学习的趣味性,也在艺术熏陶作用下使学生更加贴近文本,理解文本。

三、设计要有文学写作意识

文学写作,具体点说就是将古典诗歌改写成散文、戏剧、现代诗歌甚至歌词等其他文学样式。古典诗歌言简意丰,多有跳跌。所以必须经过丰富的想象进行二次解读,引导学生能用优美流畅的现代汉语和多种手法来改写成另一种文学样式,这比进行诗歌翻译高出不止一点。(诗歌是需要翻译的吗?同是张继的《枫桥夜泊》,张晓风改写成散文《不朽的失眠》,陈小奇改写为歌词《涛声依旧》(和《巴山夜雨》《白云深处》合称陈氏“乡愁三部曲”),同样也成为经典。比如,李商隐的“马嵬”,时空跨度之大,就是一副相对完整的剧本的骨架,学生可以发挥想象,据此写出对话生动、情感真挚的剧作来。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G7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085-02

一、情境的巧设,激发盲生自主学习的愿望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简洁生动的导语配合相应导入新课的方法,像巨大的磁石,使盲生倍受吸引,让盲生开启思维的大门,使他们获得首次深刻的感知。例如,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可用故事的形式导入:“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蹿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警报声。警察迅速赶来,把小偷捉住了。”这样,通过教师直观、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同学们一定会疑云层层: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就发出警报呢?教师精练的导语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渴求更深入地了解新型玻璃的欲望。

又如,笔者在课文《一路花香》中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在印度有一个挑水工,每天都要去小溪边挑水,可是他挑水的水罐却有着不同,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盲生回答以后,教师接着引导他们进行思考,为什么在故事的结尾,这位挑水工却在感谢那只有裂缝的水罐?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看谁先把答案找到。再如,笔者在教学《月亮上的足迹》时,开头就用古往今来,一轮明月往往会引起人们无数的遐想:那里曾有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也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佳句。人们幻想着有一天能登上月球,去探索那无穷的奥秘。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在1969年7月21日这天,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的足迹终于踏上了月球。现在,让我们跟随航天英雄一起,去共同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来创设情境。

二、多边的互动,创设盲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多边的互动,形成以小组学习为主,盲生合作交往带动师生合作的教学结构,教师以指导者或辅导者的身份与盲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组织盲生的自主活动;盲生在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获得高于个体水平的能力,并通过合作活动内化为自己所具有的自主能力,提高每一个盲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例如,在学习《鲸》一课时,笔者采用了“凸现鲜明形象,促进学生自悟;落实自主阅读,促进盲生自得”的方法,成功实施了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盲生主体性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盲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自主活动中、在积极思维中达到自悟自得。又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笔者紧扣“自主—探究—实践”的学习方式,让小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采用抓段落,谈感悟;抓句子,谈感受;抓品读,促感悟的方法,给盲生时间让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喜欢”,讲“原因”,挥洒自主学习之精妙。让其反复阅读,细品深味,再合作学习,讨论交流,那美的韵律、美的语言、美的生命、美的行为、美的情感……回荡在盲生心中。让其自选自读自悟,小组过关,班里竞赛,显现了自主与合作学习之功力。

再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笔者准备了乌鸦和狐狸的头饰,先把全班分成两个小组,让他们分工协作,走上讲台,进行表演,学生积极性大增,人人跃跃欲试。学生自然由被动变为主动,他们抓住狐狸和乌鸦的言行,配以神态和动作表演,把乌鸦爱听奉承话,狐狸的狡猾相,绘声绘色地表演了出来。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合作交流,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小组讨论有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和调动所有盲生的思维积极性,激发盲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盲生的学习兴趣和展示学生的个性思维及不同见解。讨论是一种学习过程,也是一种思辨的过程。通过讨论可以使学生思维清晰化、条理化,也可以使他们的思维深化。小组讨论的形式深化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尊重盲生差异,发挥其已有知识,讲究合作。

例如,在教学《雨中》一课时,笔者采用从解题入手,尝试整体感知;尝试研读,感悟人物品质;点明中心,升华情感,精心设计每个环节,通过设问激疑、填空初知、巧导自学、合作交流、小组汇报、探究释疑的方法,完成学习目标。

又如,在教学《春天来了》,在课前,布置自主性作业,让盲生写出有关春天的词语或句子。这样既尊重了盲生的差异,又体现了层次性,盲生有了自,课中小组交流,分层展示:“春暖花开”、“我喜欢五彩缤纷的春天”、“春天来了,小鸟飞来了,花朵开放了,小雨沙沙下,我笑了。”成功的喜悦激荡起学生继续探究的情趣和勇气。

再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父亲营救儿子时,儿子在干什么?父子相见后,家长、警察、救火队长等,他们又是怎么说的,这两个场面在文中是空白,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提出不同的意见,引发学生进行讨论。在教学中,教师故意提出或者借助学生的问题,引发两个或几个不同的意见,让观点不同的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或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辩论,最终达到自悟的学习。

总之,教师要有意识地从多方面培养盲生自主探索的愿望,积极创新的能力,研透《盲校语文课程标准》,理论联系实际,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从而为盲生将来的终身学习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绍军.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范文3

一、神形兼得

这种课堂的教学设计重“神”的把握,贵在“神形”兼得. “形”讲究的是教学结构,教学流程的微格设计. “神”,则注重境界的形成. 神韵如何把握?境界从何而来?教师的真性情表现在对教材的独特理解与感悟,并且创造性地运用新理念,凭着自身特有的数学底蕴与视野,优化教材,在课堂上践行学生的主体观、学生的发展观和学生的创造观. 笔者曾听过“百分数的认识”一节课,印象颇深.

师:同学们课前了解并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数,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好吗?

生1:我在衣服的标签上找到了棉80%,涤纶20%.

生2:我在酒瓶的商标上找到酒精 ≥ 11.5%,还在牛奶盒上找到含乳量 ≥ 60%,脂肪 ≥ 3.5%.

生3:我在书上找到人的眼泪中98.2%是水分;太平洋的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49%.

……

师:呀!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的百分数,虽没学过,但会读出来,我真佩服你们!老师也收集到了很多百分数,看,这是一张江苏《扬子晚报》中的“证券一周”的版面,谁来数一数,其中出现了多少个百分数?人们这么喜欢用百分数,你们想知道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生4:百分数是个什么样的数?它到底有什么用处?

生5: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哪些地方可以用百分数?

……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百分数的认识)

二、巧“引”妙“导”

在绿色的课堂上,教师不是真理的化身,不是口若悬河的讲演者,不是智慧的给予者. “绿色”的课堂,教师是非讲不可的,但应是精到的点拨,是巧妙的引导. 这样的课堂,是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亲历解决问题实践的过程. 学生的知、情、意、行是由不对到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不会到会,从而渐臻完善的过程. 从这一系列的过程中老师说的最多的话应是启发的话,点拨的话,引导的话,激励的话——启发思维,激发兴趣,指点迷津,激活语言,调动积极的情感. 试看一个“比与比例”的教学片段:

(在学校的操场上)

师:谁能想办法测量出操场上旗杆的高度?

生(七嘴八舌):爬上去量;放倒旗杆量……

师(鼓励):有没有更方便,更快捷的方法呢?

一生冥思苦想后,大叫道:“可以用量旗杆的影子方法来求出旗杆的高度!”

生很快就用前一堂课学习的“比与比例”的知识解决了问题.

师:在有阳光照射的情况下,可以用竖竹竿杆的方法来测量旗杆的高度,如果碰到阴天,没有旗杆的影子,又该怎么办呢?

真是一石击起千层浪,于是学生又干劲十足地在实践中反复进行探索,终于有学生想出了“用镜子放在地上照”的办法来测量操场上旗杆的高度. 具体是这样的:将镜子放在地上的适当的地方,镜面朝上. 测量人直立,眼望镜面,在旗杆的根部与镜子的连线上慢慢后退,直到能在镜子里看到旗杆的顶端时站住. 这时,只要量出旗杆根部到镜子的距离,镜子与测量者之间的距离,测量者眼睛离地面的高度,就可以求出旗杆的高度.

三、刚柔并济

“绿色”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在共同创造着奇迹,是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是科学与人文精神交相辉映的乐章. 在这美的殿堂里,不仅能看到数学的阳刚与粗犷,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数学的神秘与秀美. 既注重思维能力、数学思想训练的系统性、科学性;又注重数学品质与文化品味养成的模糊性、艺术性. 既让学生懂得经世济用,改造客观世界,又让学生学会修身养性,改造主观世界.

日前去某市一所小学听了一节六年级的数学课“轴对称图形”,让笔者不经意间感受到了数学综合课的艺术魅力.

师:严老师兴趣广泛,工作之余喜欢背背诗,唱唱歌,打打球. 哪名同学来跟老师来一场背诗擂台赛. ①“白日依山尽”②“书山有路勤为径”……

生:(兴趣盎然)①“黄河入海流”②“学海无涯苦作舟”……

师:(情绪饱满地唱)①“碧草青青”②“但愿人长久”……

生:①“白雾茫茫”②“千里共婵娟”……

师:老师上星期与乒乓球世界冠军刘国梁对垒,(生哗然)可结果老师赢了. 为什么呢?(多媒体出示一张不完全对称的乒乓球桌)

生:(议论)球网没有把一张乒乓球桌面平均分成两面.

师:(多媒体出示)乒乓球桌、羽毛球场、篮球场有什么共同点?用数学语言准确说出特征.

生:球场中间有一条线,把球场平均分成了两面……

师:(启发)认真回想一下,人造出的什么是对称的,大自然中呢?

生举例:汽车,飞机,树叶,雪花……

师小结:人是万物灵长,大自然是美的创造神,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积极动手,你将会有很多收获. 窗花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它是民间艺术的瑰宝. (多媒体配音乐让学生欣赏窗花精品)让我们也来设计自己喜欢的窗花,好吗?

生:(欢喜雀跃)动手剪窗花,张贴成果交流欣赏.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就这么随意剪,打开后就成了这么美的图案,你有什么小秘密吗?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中职 艺术课堂 审美 人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B-0166-02

加强艺术教育是国家对中职院校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艺术教育不但可以让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显著的提升,还可以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让学生的理想和人格获得更加健康的升华,从而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丰富课程资源,促进课程改革

(一)课程资源多元化。所谓艺术课堂上课程资源的多元化,一方面指的是实现艺术课程和其他学科课程的融合,向其他的学科吸纳更多有用的资源,实现和其他学科的整合,例如艺术课堂之一的音乐课堂上,谈及对于音乐作品的欣赏,其实不仅仅会涉及到学生对音乐感知能力的运用,还涉及到一些其他学科的学习方法,在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从音乐技巧、听觉锻炼的角度进行欣赏,同时还可以适当地导入一些人文欣赏方法,例如对《但愿人长久》这首曲子的欣赏,它的旋律优美是一个方面,同时也可以从作词这个要素入手,词的优美铸就了一首经典的乐曲,当教师带领学生领悟了这首词曲所具有的人文内涵时,无疑会对音乐作品本身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充分的利用当前电影电视剧资源,例如《神雕侠侣》中的经典配乐《故乡的原风景》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曲子,在音乐欣赏时,教师不妨为学生播放电视剧片段,让人物和风景更能够烘托出氛围,从而提升音乐欣赏的效果!

(二)课程改革深入化。中职艺术教育课程的改革方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课堂教学目标的调整,艺术课堂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学生素质和素养的全面提升,从而能够让学生分别从音乐、美术等课程中获得一定的进步,感受到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独特性;其次,课堂教学对象的普遍性,在以往的艺术教育课堂上,真正获得了重视的就是少数成就优秀的学生,很显然,这样的教育有失当之处,艺术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全部的学生,参与的学生越多就越是容易在全班范围内形成艺术学习的氛围,从而让教学效果更加理想;最后,教学方案的细节变革。改变传统教学手法,辅以现代教学理念,这是落实课题目标的核心基础。

二、发展审美能力,渗透人文追求

(一)发展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审美艺术能力的提升一直都是中职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这一点充分地体现在美术课堂上。美术课堂上会有很多原本看似普通寻常的事物进入到审美视野中,比如说旅游景区中的一些建筑,以往学生在看到建筑时也许只是会习惯性地拍照留念,而对于这些古建筑是什么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它体现了什么样的建筑艺术风格,有什么样的功用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就会很少涉及,而此时就是美术课堂要给大家普及和补充的时候,作为教师,就可以从最寻常的事物入手,大部分中职院校都会有一些风格独特的建筑,其中较多的是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学生在平时看到这些建筑习以为常,但是经过美术老师的引导,学生就会发现原来这些建筑和其他的建筑有着迥乎不同的风格,能虼涌翁蒙涎习到更多建筑审美的要点。通过美术课堂上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发现真善美的基因就会获得充分的发展,在面对一些美好独特的对象时就能够以一种审美的眼光来审视。学会了审美,学生的精神状态就会进入到更加容易愉悦的状态中,不但提高了精神品质,还提升了生活品味,这就是艺术课堂所具有的独特功能!

(二)渗透人文追求。体现人文追求是当前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标准之一,在美术课堂上适当地渗透人文追求,不但让课堂教学显得更加平易近人,同时还可以让学生的人文素养获得显著的提升。最为典型的就是美术课堂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欣赏,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漫长的时间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比如说戏剧艺术等,戏剧艺术从表面上来看只是一种曲艺形式,而实际上它把很多要素和美术课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比如说它的化妆艺术牵涉到对很多色彩的使用。教师通过对化妆艺术的分析能够教会学生色彩的搭配技巧,同时它的舞台所使用的道具和布景则关系到空间造型艺术,从对于上述道具和布景的分析,就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一些造型技巧,创造美的能力也会因此获得显著的提升。紧随其后就是对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形式的深入分析,戏曲产生的文化艺术背景,它为何被评为国粹,这些都体现了人文知识,通过对于这一部分知识的深入探讨就可以放大戏曲所具有的人文内涵和价值,从而让学生的人文素养获得显著的提升。

三、创新教学方式,关注学生诉求

(一)创新教学方式。当前十分热门并且被证明为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就是互动教学法,顾名思义,这种教学方法中最为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互动性,包括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也包括学生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相帮助和互相提高,这种教学方式不再满足于教师单方向的知识传输,而是更侧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当课堂反馈效果好时,教学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果,学生参与互动的程度成为影响课堂反馈效果的关键。具体来看,互动教学法中最关键的是师生之前的互动,以中职音乐课堂为例,很多学生对音乐感兴趣,学生的音乐基础有所差别,在进入中职学校学习音乐之前,有一些学生会在一些兴趣培训班中接触到音乐,学习不同的乐器,获取基本的音乐知识,这一部分学生是教师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的,甚至可以说,他们是带动全班音乐学习氛围的关键,尤其是当音乐课堂内容和乐器的学习有关时,不妨让这一部分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全班范围内演奏乐器,教师给出点评,如此一来,既可以给学生以表演才艺的机会,又增加学生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关注学生诉求。在中职艺术教育的课堂上关注学生的诉求,主要是和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对比起来而言的,后者主要是教师对于相关知识的单方向的传播,而前者则更为关注学生的需求、兴趣、爱好等。尽管所讲述的课堂内容在实质上差别不大,但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通常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由此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点充分地体现在美术课堂上,面对同样的教学主题,学生感兴趣的方面会有所不同,因此就会导致审美的角度有所差异。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要急于否定或者是证明学生看问题的角度是错误的,而应该给与足够多的宽容,鼓励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来解读美术作品,尤其是在创作美术作品的任务布置上,尽可能的给学生留下发挥的空间。有的学生对自然风景感兴趣,有的学生对人文建筑感兴趣,还有的学生则会因为思维能力较强,所以会喜欢一些抽象派风格的作品创作,对于这种现象,教师需要给予充分肯定,保护学生的创作兴趣!

综上所述,中职艺术教育的发展需要建立在课程资源的多元化基础上和课程改革深入化的基础上,同时这也是保证艺术教育成功的前提条件。现阶段,就课堂教学而言,则需要体现出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和渗透人文追求的价值目标与方向。而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从教者需要不断地采用全新有效的教学方式,将艺术课堂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在给学生带来美的感悟和享受的同时,也让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不断地升华提升,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付根.试析中职艺术教育的发展[J].文艺生活,2015(3)

[2]霍小剑.浅论中职陶艺教学[J].魅力中国,2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