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课程与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课程与教学

课程与教学范文1

由于各个层次院校的大规模扩招,师范生的总体水平有明显的下滑趋势.如作为第二批本科的我校,学生的学业水平大致在同龄人的前10%左右.这个位置的学生固有的数学学科素养和智力水准很难适应数学科学研究的需要.因此,我们这个层次师范院校的定位:为中小学数学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

2思考与探索

2.1加强协作。调整教师教育通用课程的内容

有关教师通用的专业知识的课程,一般由教育系开设,原来开设的课程是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和学校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等.为了加强针对性,我们拟将普通教育学课程改为基础教育概论,明确课程内容为基础教育服务.删减一些纯理论的阐述,增补对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解读,如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等;增补一些教学论的通用知识,如教学过程分析、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比较辨析等;增补一些教育科研、教育测量等方面的实务训练;拟将普通心理学改为教育心理学.同时对于这些课程的教学,提出加强实践性,以实际案例为抓手,通过对案例的评析提高学生的理解.

2.2开展活动,强化教师通用技能,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1)学生组织管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的提升,并非短期培训所能达成,更需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为此,我们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督促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实践活动.如:明确班级管理的轮值制度,尝试设置月班委参与常规班委的管理工作,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积累管理经验;明确要求每个班级每学期组织一次有影响的班级活动.加强暑期实践活动,建立稳定的活动基地.如,尝试和周边中小学合作,免费为他们的学生进行提优补差活动;广开资源,从大一开始每个暑假分别有1/3左右的学生参加与教育教学有关的集体性实践活动,保证所有学生在实习前都能直接参与中小学班级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积累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

(2)语言表达能力,同样需要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我们借助学校的资源,要求学生选修“演讲与口才”等课程,让学生获得有关表达方面的理论知识,明确努力的目标;督促学生实践,2年级下学期要求学生轮流进行5—10分钟的演讲,让学生敢于表达;3年级上学期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选拔性的辩论比赛;毕业之前进行一次用嗓的专业训练.

强化“三字一话”等专业技能训练.结合演讲比赛等活动以及学校普通话测试,让全体学生全部通过省普通话测试;制定完善的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训练方案和相对规范的督促和激励制度,如成立班级考评小组,对学生的态度、进步等进行考评,在期末总评中有所体现,开展有关竞赛和汇展等.

加强课件制作技能培训.提早有关技术类课程开设的时间,为后续有关教育类课程打基础;调整技术类课程的内容,加强实践性,如几何画板和课件制作课程,直接划分成Word文档处理、Execl制表系统、PPt演示系统、网络资源的收集、Matlab数学工具、Flash、Authorware等通用课件制作技术等模块,并增加教学、考查的实践性,以具体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在“做”中学.

(3)教师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良好的道德修养等教师通用的专业修养,需要一个长期的养成过程,并非某门课程所能达成的.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给学生更多的触动,让学生自身往这个方向修行.可以组织年级学生周末观看有关电影、视频,《乡村女教师》,《放牛娃的春天》,《麻辣教师》,《音乐之声》,《一个也不能少》,《烛光里的微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样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无形中感受到教师职业的风采;组织

二、三年级学生观看一些关于教育话题的访谈类节目,《鲁豫有约》、《大家》、《人物》等栏目中有可选的素材;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写观后感,以心目中最优秀的老师为题组织学生讨论,在有关演讲或辩论比赛中也可以选择一些相关话题.

当然,也应注意抓住一些突发事件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如,5?12汶川大地震中一些教师、学生的表现,一定能给学生巨大的心灵触动,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收集有关资料制成电子文稿或者展板进行展示.

2.3加强数学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教育相关专业技能

认识课程的意义,开展分段实习.一二年级尚未开设数学教育类课程时,可以开设一些讲座,让学生及早定位,明确目标;实行分段实习,创造机会让学生尽早感受教师职业.如在2年级下学期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让学生回到中小学课堂,感受教师工作,反省自我,确认目标;3年级下学期安排一个星期时间进行课堂教学预演,并借助微格教学设备,让学生在实践、比较、交流中提高;4年级上学期到中小学实地实习,回校后进行总结和汇演.这样,通过“下去——回炉——再下去——再回炉”,尽早、多次、渐进地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师范生的相关教育技能.

加强数学教育类课程的建设,除了开设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之外,建议开设初等数学研究、解题研究、数学史与数学方法论等.初等数学研究侧重于以高观点认识初等数学,同时使学生对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解题研究侧重于通过具体的解题活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数学史与数学方法论则侧重于从历史的研究中了解数学全貌、对方法进行辨析,获得对数学学科的一些本质认识.

加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自主性.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数学教育学课程注意以案例为载体,组织学生从事设计、讨论、评析、实践等活动;初等数学研究、解题研究等课程应注意选择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亲历解题过程,揭示困惑、突破困难,提升解题经验.注意收集有关课程资源,并将这些资源上网,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和针对性.加强网络课程建设,力争更多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提供微格教学资源和设备,建立督促、激励制度,将有关技能(如说课、讲课、评课等)的训练延伸到课外,提高课程的容量.

2.4尝试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

数学教育专业的数学类课程多沿袭数学专业,因此,很多人认为,师范生的数学学科素养足够应付中小学教学.但与师范生、中小学教师的交流中,笔者发现,教师的数学素养并不乐观.如笔者曾询问中学教师,“为什么用方差刻画数据的波动水平,而不是用数据与均值差的绝对值之和”,很多教师表示,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更多的教师不知道其具体原因,只是说“这是规定”.显然,停留于结论性的了解,是无法实施高效的数学教学的.提升师范生的数学素养,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尤其在师范生源急剧下降的现状下).那么,数学教师应具备哪些数学素养?师范生最欠缺哪些方面的数学素养呢?

笔者认为,现今的师范生,最为欠缺的是:数学研究的亲身感受和对数学科学的整体认识.

(1)感受、经历数学研究过程,形成一定的研究能力

数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由于课时紧,教师担心课时不够,不敢展现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具体应用;同时,由于师范生学力偏低,师范生很难快速、高效地完成数学问题解决的任务,因此,教师多选择了讲授,从而造成师范生数学问题解决经验的缺失.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学效果不理想;更多的是结论性知识的传授,学生感受不到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更缺少亲身的数学研究经验,自然无从提升学生的数学研究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易使学生误认为:“讲授——接受”是教学的唯一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观,误认为数学是一系列逻辑推演的结果,而感受不到数学知识建构过程中合情推理的成分,感受不到其中的“火热思考”.为此,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理应创造各种机会,展现数学的产生、发展、运用过程,让学生感受火热的数学思考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具体地,应加强这些课程的教学研究,不仅讲清“是什么”、“为什么”,还需讲清“怎么想到的”,也就是教师应力图展示数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外在明晰,让学生间接地感受数学研究过程;但仅有外在的感受是不够的,真正研究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学生的实践参与,“做中学”是提高学生能力更为可行的策略.也许有人提出,这样的理念大家都能认同,但实施过程中如何克服课时不够、学力偏低的困境呢.

笔者认为,学生学力偏低是需要正视的现实,同时也是需要借助教学加以改善的,简单地因为学生学力偏低而减少学生的参与机会,无助于学生的进步.在学生学力偏低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身先示范,让师范生感受数学研究过程,待学生学力有所提高后再让学生自我实践;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自学,如对教材中一些简单的主题,可以首先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甚至网络学习等;精选适合学生研究的主题,对师范生而言,一些初等数学问题可能是极好的选择,因为这些问题和中小学教学联系密切,由于其初等,又是学生的学力所能及的,其解决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维,同样能让师范生感受数学科学研究的过程,感受数学科学的本质.

让学生感受、参与研究过程,确实可能延缓教学的进度,甚至总体上减少了教学内容和容量,但只要真正增进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少学一些数学知识又何妨.例如,函数类课程中,最为基础、核心的课程是数学分析,数学分析以一元、多元实变量函数为载体,介绍了微积分的基本思想,从而也提供了解决函数问题的基本工具;复变函数、微分方程等课程则是数学分析的自然发展,只是将研究对象拓展为复变量函数、一些特定的带有微分的方程而已.将研究对象推广到几何曲面,则形成微分几何.也就是说,后继这些课程,只是研究对象的变化和有关技能、技巧的变化,并没有产生思想上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看,如果我们将目标定位于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不是定位于知识面的广阔,那么更应该加强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的教学,注意揭示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为此,可以增加基础课程教学的时间,并注意介绍这些课程与中小学教学的联系.在教学时间不够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删减部分必修课程,以讲座或者选修课的形式对相关知识进行介绍.当然,这是涉及整个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乃至数学专业课程的建设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与实践.

(2)关注联系,从整体的高度认识数学新晨

进入大学,数学不再是一门统一的课程,而成为一个课程群.这些课程名称各异、各有专攻,甚至各有专人讲授,在数学内部也形成了“隔行如隔山”的境况.在这种境况下,没有教师的有意引导,学生不易发现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将不同分支的知识融汇贯通,不能从整体的高度认识数学,因此相关课程教学中亟待加强相互间的联系.

加强联系最自然的方式是在相关课程教学中注意揭示相互间的联系.如高等代数教学中,注意从几何的角度解释特征向量、特征值等概念,从而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这些概念,了解高等代数的来源与运用,从而形成对这门学科的正确认识,以联系的观点看待不同数学分支.实际上,学生学习矩阵的表示、运算只是掌握一个工具,掌握工具本身不是目的,运用工具进行数学学习与研究才是教学的目标,如利用矩阵运算求解方程组,研究方程组的结构,利用矩阵表示几何变换,利用矩阵的有关特征(特征值、特征向量、行列式等)研究几何变换的特性等,从这个角度进行教学,则容易促成学生运用矩阵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将这一工具较好地迁移运用于学习或工作情境中去.

课程与教学范文2

关键词:Edexcel BTEC;教学模式;课业设计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222-03

目前,国内和英国Edexcel BTEC职业资格的合作教学出现不断增加的趋势,BTEC教学是一种国际认可学历、国际标准资格、统一标准课程的职业教育模式,BTEC证书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认可。通过BTEC中外合作教学,学生可以取得国内的学历证书与BTEC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凭借BTEC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留学机会。对院校来说,中外合作教学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的教学内容、思想和理念,对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相关学科的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有极大的作用。

BTEC 课程旧课程大纲分为文凭课程(Diploma)和证书课程(Certificate)两类,从级别上分为初级(First)、中级(National)和高级(Higher National)三个级别。而BTEC(HND:Higher National Diploma)属于高级文凭类的职业资格证书。从2011级学生开始,Edexcel BTEC改用了新的大纲,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由课时制改为学分制。

一、BTEC教学模式的特点

BTEC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非常明确,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很高,其特点主要如下:以课业为主要的考核手段,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传统教学模式较高;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对学生的个性与创新能力进行培养,鼓励学生的潜能的开发;要求课业有特定的职业的背景,最好是当地企业或其他工作领域的实际问题,尽量使学生完成的课业具有商业价值;将学术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兼顾升学和就业,完成课程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同时获得继续攻读本科以上学位的专业知识、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BTEC教学的教学实践经验

通过BTEC教学过程,我们对BTEC教学模式和要求有了一定体会,取得了丰富的BTEC教学经验,下面将按照教学流程逐项对相关教学经验进行总结。

1.安排专业教学计划。BTEC教学有一个完整的BTEC教学大纲,同国内的教学大纲相比,BTEC教学大纲除了列出学习内容外,还列出了课程的考核要求和评估原则,而且要求非常细致。开展BTEC教学,需要相关系部先根据大纲安排教学计划。在进行BTEC学习前,学生需要明确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要求的内容是什么,针对目标去学习,才能达到合格要求。

2.教师设计课程课业。BTEC对学生的教学和考核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完成课业,每门课程要做2~3个课业,要求学生完成的课业能覆盖BTEC教学大纲中本单元所要求的全部内容。课业是以一系列任务的形式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学习活动,由教师设计、布置、指导和评估。学生在自主完成课业任务的过程中,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若干项的专业学习成果。同时,课业规定了学生必须发展的通用能力领域及应取得的成果。BTEC把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课业的方式把它们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学习、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发展了通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设计课业,设计学生在怎样的环境下,通过怎样的学习过程,有效地掌握知识,并将相关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经验和能力训练;学生在围绕完成课业的一系列教学活动过程中,得到相关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训练。课业要求完全覆盖教学大纲的每一点要求,同时要求只要覆盖一次。所以BTEC的教学设计体现在课业设计中,课业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课业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考试、作业、报告、设计等形式。可以设计探索性课业,即只给出课业的任务,不给出课业的操作和实现步骤,让学生能够自己去思考、查资料以及讨论,通过探索性学习完成课业;也可以设置成设计类课业,教师给出题目和要求,学生根据相关的条件和设计方案,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完成设计。

3.完成教学。根据教学计划和设计好的课业,教师就可以进行课程教学了,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BTEC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根据大纲的要求进行针对性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指导与教学为辅,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完成课业。学生在完成课业的活动中要做好记录,收集并保存“证据”。学生用“证据”来申报自己的学习“成果”。证据有多种形式,如工作日志、报告、总结等文件资料。学生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成果证据,制作自己的学习证据汇编。学习证据汇编除了可以用来申报学习成果,评定学习成绩及通用能力等级外,还可以在求职时用来展示自己的能力。

4.教师进行课业评估。课业的评估包括对专业学习成果的评价和对通用能力发展水平的评价。评价的依据就是学生提交的取得“成果”的“证据”。评价等级有P(通过)、M(良好)、D(优秀),不合格的要重做。评价标准在教师布置课业任务时就已向学生公布。

BTEC课程课业成绩可以根据几个部分来评定,包括问题,设计,实验,演讲,教师提问等,其中问题与设计需要有纸质课业和相关的电子资料作为学习成果证据,如果涉及到实物的制作还需要提供实物作为证据,来实验、演讲,教师提问需要有观察表来证明,教师还可以拍摄照片,制作录像录音作为相关内容的证据。

课业评分需要有三个阶段:首先,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上缴课业,教师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课业进行评价,给出成绩和详细的评语,并给出改进的建议;其次,学生拿到初次批改的课业后,可以和教师进行沟通,根据教师的建议对课业进行补充和修改;最后,如果学生的课业至少满足了BTEC要求的通过的标准,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给出相应的成绩,如果没有达到最低的通过的标准,学生还需要再三修改以达到要求。

5.进行BTEC教学质量监控。进行BTEC教学质量监控主要包括内审和外审两个部分,不同的教学系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增加监控环节,但是内审和外审是必须进行的。内审员主要为校内的监督,需要通过听课,教学计划检查,课业检查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并要求教师限期改正问题。其中课业检查是内审重点之一,课业需要两轮审查,在上课前对课业的设计进行第一轮审查,在课业完成后需要对课业逐份进行第二轮审查,不但要检查学生是否达到了大纲要求,也需要对教师的评审进行检查,保证课业成绩的公平公正。外审是由英国BTEC总部派来的外审员执行,主要通过课业审查,教师和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对专业教学进行评估,不合格会给出不通过的建议。

三、BTEC教学的课业设计与评价

下面将通过一个多教学单元(unit)一体化教学的课业设计来谈谈BTEC教学设计的重点,所用的例子为项目,项目管理与工程设计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这门课程将完成三个单元,分别是项目,项目管理和工程设计,最终将达到这三个单元的教学要求。本教学单元共有两个课业,课业 1要求选择项目,完成项目说明,课业2要求完成项目报告和实物设计。

课业1要求选择项目,完成项目说明,下面即项目选择的流程图。

四、BTEC教学总结

综上所述,BTEC教学课程建设以职业为导向,兼顾通用能力;教育理念现代化,教学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考核评估以课业(课业)为依据。在实践教学中引入BTEC理念,进行BTEC职业资格教学,有助于体现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能使我们对职业能力内涵的认识更加全面,使得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连青.BTEC课程教学实践与回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11).

[2]王珑.借鉴英国BTEC教学模式改革高职考核评价方法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01).

课程与教学范文3

关键词:形式与政策;教学探索;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233-03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两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性课程。该课主要讲授近一年的国内外热点问题,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最新形势,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所以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政策性和时效性。如何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水平,是值得研讨的重要课题。

一、不断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内容的最大特点是跟着形势走,易于变化,非常具有时效性。在教材出版后,往往在使用过程中,一些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因此要随时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要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最大可能地占有资料,拓宽信息渠道。只有在大量占有和运用资料的基础上,教学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授课内容应既有时代信息,又有透彻分析,既有理论深度,又有事实论述。其次,设立“一周热点新闻述评板块”。在每一次课程的开始,单设5分钟时间,对一周的热点新闻进行简单回顾,并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引起争论或学生极大关注的事件做出评论。在众多的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中,要注意选题,做到既有针对性又有时代性,既有价值性又有趣味性。这样,就使学生在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更新了信息。最后,坚持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四个部分的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基本形势与政策、当前形势与政策、社会热点问题。其中前两部分是相对稳定的内容,是教材体系建设中的基础和重点;后两部分是变动部分,具有时效性,是这门课的亮点与特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时效性,又要注意系统性。在针对形势发展的实际,不断更新教育内容的同时,也要注重把《形势与政策》课的相对稳定的部分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把相关的理论、原理,特别是有关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作系统的讲授。从而让学生领会科学、稳定、完整的基本理论,用方法论体系来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重在让学生学会预测国内外形势的基本趋势,正确地分析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

二、调动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积极性

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比如,由于《形势与政策》课不是考试课,很多学生上课没有动力,只是为了凑够学分;有些学生认为《形势与政策》课对以后工作考研没什么帮助;还有些学生认为上专门课程学习形势政策,纯粹是浪费时间。那么,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的积极性呢?

首先,具体分析授课对象。教学对象多为90后,这一代大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喜欢求新求变。但是另一方面,这一代人也存在着自我意识较强、社会责任意识薄弱、政治认知较为模糊的特点,容易受现实生活中消极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只是对新闻、事件的简单罗列和灌输,而重在对问题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疑惑,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分析中教师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思维,帮助他们认清形势的主流和直流,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从纷繁的信息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方法。

其次,授课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具有针对性。大一的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并不了解,要系统介绍《形势与政策》课是什么、学什么、怎样学。《形势与政策》课同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两门课密切相关,所以在大二学生已系统学完这两门课的情况下,针对大二学生的《形势与政策》课,应注重联系“原理”和“概论”课中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大三和大四学生,即将面临就业,对有关就业的指导和信息非常关注,所以应有所侧重。同时,针对大三和大四学生,在授课中可以融入公务员考试的相关内容,既与《形势与政策》中的热点问题不谋而合,也契合学生兴趣,一举两得。

最后,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由于《形势与政策》课大多采取大班上课,教师多采取“填鸭式”的讲授方式,缺少师生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首先应尽量采用小班授课的形式,便于展开与学生的互动。通过启发提问、小组讨论、分队辩论、案例解析、专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思想火花的碰撞,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将学生的注意力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同时组织有针对性的课堂发言、演讲,筛选主题进行分组讨论或辩论,激发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

三、探索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

第一,《形势与政策》是一门非常具有现实性和实践性的课程,与社会发展实际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实践教学是《形势与政策》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体会国际国内形势,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那么,《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应该怎样开展呢?最具推广性的方式,就是每学期搞一次社会调查。可以先让学生分组,根据每组的条件、优势以及兴趣爱好选定自己的实践课题。教师要指导学生选题、查阅资料、确立调查提纲、设计问卷、发放回收调查问卷、如何统计分析、最后撰写调查报告等。让学生在社会调查的过程中,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这样的实践教学方式为解决知识传授与创造能力培养找到了最佳的结合点,是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第二,充分利用新科技――博客。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可以说是网民一代,可以利用博客来辅助《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引导。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可以进行教学知识的管理。在博客上,教师可以公示一些教学信息,包括与教学有关的视频、向学生布置的课外作业、超级链接等。这些资料与每次课堂教学的主题相关,主要展示受学时所限无法在课堂上展开的内容,也可以是对课堂主题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理解。其次,可以在博客上开展与学生的互动。《形势与政策》课多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前边提到的互动形式不好开展,尤其是在解决学生“知不知”和“信不信”这两个重要问题时,课堂教学具有局限性,难以实现有效互动。博客可以作为一种辅助形式。比如,在博客中教师就相关教学专题提出问题或就此链接网上的相关资源,学生可以参与评论,或匿名或署名,发表评论的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不仅实现有效互动,教师也可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了解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同时把握他们都对哪些问题更感兴趣,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总之,《形势与政策》课在提高大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了解和认识、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其开设过程中存在着质量和效果方面的瓶颈问题,还需要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深入探讨和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虞强.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的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6).

[2]陈凯.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0,(11).

[3]张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2008,(4).

课程与教学范文4

【关键词】课程与教学变革继承与借鉴合适性

继承与借鉴是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必然选择。但是何谓继承与借鉴?在现实的课程与教学变革中,我们需要继承什么?向谁借鉴以及借鉴什么?仿佛没什么明确界定。有一种自信的判断认为,我们是在继承我国优秀的课程与教学传统,借鉴外国优秀的课程与教学经验。然而如果追问一下,我们继承的是否都是优秀的,借鉴的是否都是适合我们的,可能就不那么自信了。因为实践中的情况其实不容乐观,它不仅存在着“倒洗澡水连孩子一起倒掉”的对待自家文化的冷落继承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着“抱孩子连洗澡水一起端来”的对待外国经验的盲目借鉴的问题,甚至还有颠倒了继承与借鉴关系的问题。

一、课程与教学变革中的继承与借鉴

继承与借鉴在文化演进过程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凡民族的或者本土的文化,包括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与时俱进的现实文化,只要是内生的,依照自己的内在逻辑创生的,就需要继往开来地传承它,有扬有弃地延续它,这就是继承。而他民族的或者非本土的文化,对我们而言是外生的,不存在传承延续问题,但需要择善而从、不善而改、有扬有弃的借鉴。继承与借鉴在文化演进中辩证统一、相辅相成。这是因为,无根无本的花木就像插花,好看但却不能存活;还因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化的积极演进离不开新鲜活力。

继承的内容范畴是个需要澄清的问题。关键是那种把继承仅仅解释为传承古代文化的偏见,需要克服。从实质上说,古代文化或传统文化就是博物馆文化。仅限于此来解释继承,就是文物保护或古董收藏了。这当然也是继承,不过是最肤浅意义上的继承。我们在变革过程中讨论继承问题,有时候会遭遇冷落甚至遭遇否定,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这种偏见。如果我们不是拘泥于这样的偏见来解释的话,继承就意味着一种“过程中的存在的事实”。这样的事实,既蕴涵着传统,也呈现着当今。以此来看我们课程与教学变革中的继承的内容范畴,它就应该包括:自古以来的中国课程与教学传统(传统与博物馆文化不同,它是文化的内在精神,必然存在于当下事实中);自近现代以来的中国课程与教学变革中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近30年来的中国课程与教学变革中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借鉴的方法也是个需要辨析的问题。关键是继承与借鉴的关系,实际上还存在着一个主与从、实与虚的区别。借鉴这个词语的本来意思是借镜,这里的主从、虚实关系是不言而喻的。借鉴,当然可以借发达国家的课程与教学变革的精华之鉴;但是如果弄不懂什么是比照,什么是比照的目的,那结果就令人难堪了。因为借鉴不可能代替也代替不了继承。如果撇开对“现实存在的课程与教学”的继承,我们就没有了变革的依托;而没有了变革的依托,就会夸大甚至异化借鉴的意义,甚至会用想象力以借鉴代替继承。

二、变革中的错位借鉴和冷落继承

试图以借鉴代替继承,或者说错位借鉴的情况正在发生着。它既表现在所谓的理论建构之中,也表现在某些实践过程之中。

错位借鉴在某些理论中的表现,就像在镜子上讨论改革。它们有意无意地撇开继承中的“现实存在的课程与教学”,依照想象力的逻辑.以借鉴来代替它。在敏锐地发现了镜子里的人家的先进模样,也看到了镜子里比照出来的自己的“落后”模样的情况下,就在镜子上改革起来。如此改革,轻松自如,因为它避开了“现实存在的课程与教学”,就像避开了袁隆平改革杂交水稻过程中的“走进田野”的艰苦历程一样,只需要在实验室里指着映在大屏幕上的诱人愿景讨论丰收。如此改革,就是从西方问题中推演、生产出中国式的教育问题,或者是以西方问题来说出中国经验。缺失的,是基于中国实际之上的中国问题。缺失了对中国实际之上的中国问题的依存,也就缺失了所要研究、所要变革的根本,缺失了养育这根本的土壤,其价值也就可想而知。

错位借鉴在具体实践中的表现,是试图用外国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制造中国的课程与教学实践。这是把课程与教学变革,误解成引进机械设备、改造生产线了,而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事。因为从性质上看,用这样的办法制造课程与教学,.更像是用美国的拳击理论改造中国的少林武术。比较典型的情况,可以举出两种:一种是务虚的。精心地制造或打造“课改课”,用之于展示课或者比赛课,这不会从根本上影响按部就班的常规教学,而常规教学主要还是在沿用旧方法驾驭新课程。我们的变革不能从根本上影响“应试教育”,这可能是个重要原因。另一种是务实的。有些偏远地区的教师,可能还没弄懂改革的道理;有些薄弱学校,也没有应试的压力,改革反而没有阻力,或者照猫画虎地粗糙模仿,或者甘脆放羊式地自主建构,结果就出现了“连改革前的‘双基’也守不住”的状况。

错位借鉴必然导致变革文化选择中的冷落继承。它既表现在宏观的文化思潮中,也表现在具体的课程与教学中。

冷落继承的普遍意义上的体现,是变革中的本土化和民族化失落。这作为一种文化选择倾向,已经很有些集思成潮的趋势了。我们的课程与教学变革,是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旗帜的;但旗帜下空前繁荣的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引领文化,却只有发达国家的各种相关理论。而我们自己的课程与教学传统,都像是局外生存一样。推而广之,我们传承延续的内在生成的本根本土的东西,都受到外来文化的压抑和贬低,甚至就被堂而皇之地代替。我们是在必然的继承中体验着冷落继承。实践者的教师们,在这眼花缭乱的阵势里,在对重建重构茫然不解的困惑中,不知道如何与身在其中的“现实存在的课程与教学”决裂,有人竟然说“不知道该怎么上课”了。

冷落继承在具体课程变革中,更有不同体现。科学课程变革,不可能超越继承,不可能凭借跨文化的理论和经验重建、重构。但由于科学课程毕竟有其客观的共同规律,许多课程就是移植的学科课程,因此淡化些继承、重视些借鉴甚至移植,尚有些合理性。然而人文课程变革,就是自己文化家园里的变革;某些学科,就是独立于学科群之中也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学科,冷落继承就不可谓不荒唐了。譬如中国语文,也称国语或母语,如果冷落继承,盲目地借鉴异国他乡的母语课程与教学变革的方法,华夏儿女们的母语还能是母亲的言语吗?

三、变革中潜隐存在的继承与借鉴

继承与借鉴错位的事实的确存在,但这不是也不可能是全部事实。因为任何变革,从来也不可能超越继承,而借鉴只能是借鉴。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还听到了来自实践者的与“不知道怎么上课了”完全相反的疑问:“什么是新课程?”。错位借鉴和冷落继承的主要弊端,是造成思想认识上的混乱,使人们不能理智地对继承与借鉴进行扬弃。

变革文化遮蔽下的潜隐继承。在变革文化的遮蔽底下,课程与教学传统依然还在默默地延续着。由于它可能以某种群体无意识的状况存在,人们在继承中可能意识不到是继承,因此我们称之为潜隐继承。

我们的学校课程与教学,一向都在制度化规约下运作,所以也自然而然地继承着制度化。仿佛谁都没有认真思考过,我们借鉴来的诸如自主选择、自主建构、探究学习、多元评价等等,都具有非制度化课程与教学特征。于是,在谁都没有异议的情况下,我们就实施了以制度化方式驾驭非制度化目标的变革,从而为变革造成了双向两难的困境:非制度化的新课程与新教学张扬着动人的理想,那些虽然遮不住模仿印痕的公开课或展示课,还是让人们获得了宽松与慰藉,甚至看到了希望。然而,制度化的考试评价依然严峻,它对浪漫理想主义的变革既不宽松也不慰藉,成了变革绕不过去的屏障。这是一个人们熟视无睹的悖论。

我们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不同,我们理解的课程与教学因此也不同。我们借鉴西方理论进行的课程与教学变革,从起始点上就负载了我们潜隐的继承。直观道德理性思维的传统,使我们习惯于重视形式而忽视内在精神,变革因此就常常以彰显的形式遮蔽实质,这就很容易造成附庸其“貌”而失落其“神”的形式主义泛滥。譬如,我们会把赏识教育的“赏识”,弄成庸俗不堪的“你真棒”、“给他鼓鼓掌”,我们甚至还把这样的办法用于研究性学习。似乎谁也不懂得一个内在道理:外在奖励与惩罚,是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的克星。再譬如,实践者的教师们习惯说,“我不听那些大理论,你告诉我具体该怎么做”,很不习惯深究为什么、在过程中发生或、生成了什么。这正是人们对模式、形式、程式感兴趣的缘故,也是人们兴致勃勃地改革总不那么有实效的缘故,似乎谁也不明白一个内在的道理:这正是从实质上在拒绝改革与创新。其实,我们变革中的许多新精神都遭遇了如此命运,譬如对话教学、合作学习、档案袋评价等等,它们都各有其形式和实质;而它们在实践中的最普遍的状况,是有形无实或貌合神离。我们改革失败的合作学习,往往是只有合作的形式,却没有合作,更没有合作学习;而失败的档案袋评价,往往是制做了档案袋和袋里的材料,却没有合适的评价。

变革文化遮蔽下的有意义的借鉴。我们讨论的潜隐继承,意味着借鉴的意义失落。如果我们不在形式上做文章,只在精神上寻启示,反而有可能实现有意义的借鉴。如此借鉴,可以概括为貌不合、神不离。因此,我们称之为潜隐借鉴。

有意义借鉴的关键,在于行得通,在不影响既定秩序的前提下也能行得通。譬如研究性学习,它的具体的研究程式或模式是“形”,它所策动的学习者的思维活动是“神”。这里的“形”,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意味着各种各样的条件;但“神”是开放性和发散性的,它完全可能因人而异、因条件而异,具有无限丰富性。如果我们希望有意义地借鉴研究性学习,最重要的问题是,要借鉴它的“神”。我们完全可以从自己的实际条件出发,改造其程式或模式的“形”,寻求充满个性的研究精神。这样借鉴,就可能行得通,而且可能具有普适性。就行得通而言,我们不必苛求学生僵化地模仿研究程式,因为课堂教学中处处都有“研究”空间,家庭作业中完全可以布置些“研究”悬念,课程评价也可以支持些非预设的“研究”性指标。就普适性而言,这不限于那些与研究相关的新目标,而是对传统教学甚至制度化考试评价也有益。道理并不复杂,真正具有优秀思维品质和研究精神的学生,应对制度化的考试评价,应当也是优秀的。

有意义借鉴的宗旨,还在于能改变那些保守的传统。譬如自主精神、主体价值就是这样的借鉴。我们的人论或伦理传统中,一向论人论己不论我;而我们的课程、我们的教学最容易潜隐继承的,是不自主、非自我的价值选择特征。这是应当改造的传统。变革中我们借鉴自主建构、自主选择等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要改变不自主、非自我的积习,解放教师和学生们的自主精神,张扬他们的主体价值体验。如果只是忠实地模仿人家的理论(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鹦鹉学舌一样地念叨自主建构的词语,其实质,可能还是“他主”。所谓自主精神、主体价值,就在人们不厌其烦的念叨中消解了。如果把借鉴的重心导向关注自主精神,情况就会完全不同。我们首先就该把借鉴来的理论自主建构得适合我们,还应该在教育的田野里播种变革的种子,侍弄种子发芽、开花、结果和收获,切己体验并研究教育生活,在实践中创生理论,并以此引导变革实践中的自主精神和主体价值。必须指出的是,我们最需要改变的是精神,是价值选择;最需要禁忌的,是贴上些符号标签。因为学校里到处贴满模仿来的崇尚自主精神的标语口号,这恰恰是自主精神贫乏的最直白的表现。

四、变革中追求合适的继承与借鉴

变革未必都是颠覆的或者全新的,因为变革中的继承与借鉴都有必然性。合适的变革,既是继承中的变革,也是在有意义的借鉴中发生并逐渐发展的变革。

合适的变革,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的国情,就是继承中的不能超越的实际。诸如现实存在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现实存在的学科发展水平、现实存在的教师素质和学生发展状况、存在于现实中的课程与教学传统。诚然,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因此可能超前发展或跨越式发展;但超前或跨越是相对的。陈昌贵讨论跨国教育问题时主张,必须坚持教育反映特定政治经济制度下的意识形态的底线,办学方向“必须坚持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教育主权上是不能含糊的”。这里的底线,维护的就是实事求是,这就需要坚持在继承中借鉴,继承是借鉴的依托。我们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就有不发达或发展中的国情这个实际问题,还有个是否尊重中国特色、是否超越了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定政治经济制度的意识形态底线问题。

合适的变革,必须尊重教师和学生,追求变革理想与变革实践之间的合适性。近年来,人们习惯于拿外国的道理说中国的事,忽略了这个问题中的本与末的关系,也就是谁适合谁的问题。从继承与借鉴的道理来看,为适应新课程和新教学进行的教师培训,其实也绝非是个单向度适合的问题,更不是向愚昧者施舍真理的问题。道理在于,打赤脚固然要学会穿鞋,人必须适合穿鞋,这毫无疑问,但如果我们进一步讨论脚与鞋的适合性,就需要理论一下谁适合谁了,也就是须处理好履与足的关系。在这个关系范畴中,只懂得用削足适履的办法改革显然不合适。变革过程中,我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尊重人。如果这不是抽象的真理,我们便应当以此来引领变革。教师和学生,正是现实存在着的课程与教学继承中的人。如果尊重而不是扭曲他们,正视而不是居高临下地俯视他们,不难发现他们足不适履的境遇。为什么不可以改履适足呢?

课程与教学范文5

主要问题

一是特教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改革还未完成。

特教学校的课程与教学直接关系到特殊学生社会融合的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高低。目前特教学校的教学质量并不令人满意。究其原因,其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对特殊教育的性质理解片面,对特殊学生缺乏合理的教育期望,因此学校课程和教学的严肃性难以获得保障;其二,教育主管部门缺少对特教学校课程与教学的监控。

二是普通学校中的特殊儿童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亟待提高。

虽然随班就读已成为我国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但目前随班就读的效果并不理想,“随班混读”现象严重。主要原因是:其一,没有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能力做过系统的调研,因为不了解其学习能力,因此无法对普校课程与教学进行科学的调整;其二,普校教师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特殊教育专业培训,他们对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求并不十分清楚,因此无法为特殊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其三,资源教师严重不足,由于没有独立的人员编制,普校资源教师大多是“教师”,他们不可能专心于特殊儿童的教育和教学的研究,所以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是缺乏对送教上门质量的监控。

由于接受“在家教育”的重残、多重残疾儿童的教育课程尚处空白,因此送教上门的课程与教学随意性大、科学性差。

四是缺乏对残疾青少年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的监管。

目前残疾青少年初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课程与教材非常匮乏,学校主要是照搬普通职校的课程与教材,或自编教材。由于在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开发中缺乏专业人员的参与指导,缺少教育主管部门对教材的审核与备案,这些教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难以评价。

发展对策

制定与完善特殊教育课程政策。为保障特殊教育课程的健康、持续发展,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充分考虑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目标,尽快出台引领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制度与规划。

加强对特教学校课程、教材与教学的监管力度。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特教学校课程与教学的监管力度。通过新课程方案培训、课程实施检查、教学督导等方式,落实特教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同时加强对特教学校教材编写、使用与推广的规范,并严格执行教材上报审定、备案制度,以保证教材的科学、使用的规范。

编写特教学校课程标准和教材,并开展教学实验。“课程标准”规定了学校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框架和实施要点,它既是国家和地方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的基础,又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估的依据。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加快特教学校课程标准的研制,开展教学实验,推进特教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

加大随班就读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研究。加强随班就读课程和教学的研究与管理。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在对随班就读生学习现状和学习能力的充分调研与分析基础上,制定与随班就读学生学习能力、教育目标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

提升“在家教育”的质量。为使多重残疾和重度残疾儿童享受优质的教育,应研发多重残疾、重度残疾儿童的教育课程和方案,并加强上门教育人员的专业指导。

成立特殊教育课程和教学研发中心。为规范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应尽快成立国家和地方两级“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研发中心”,负责全国或各地区的特殊教育课程规划与建设,负责教学的研讨及科技辅具开发。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研发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辅助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可以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全面、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支持,政府应投入必要的人力与物力,支持特殊教育科技辅具的研发和推广。

课程与教学范文6

关键词:UG软件;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知识的快速更新,各个高校通过对社会的调查研究发现,对培养高端技术型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UG软件又简称NX,它是西门子旗下的核心软件产品,NX是用业界最广泛的CAD、CAE和CAM应用集成、强力创新整个数字化产品开发的下一代解决方案。NX致力于设计、工程和制造活动的全范围去转化产品开发过程。UG软件针对整个制造与信息技术领域,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一步深化了教育改革。NX 不仅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中强有力的工具,更是蕴含着先进制造技术与理论的载体。NX 系统提供了一组完整的 CAD、CAM 和 CAE 工具,不仅满足了对学生持续培养的要求,而且由于其所涵盖的范围完整,也便于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了解整个产品开发流程之间的关系,以培养起全局的工程师视角。

一、UG NX软件的介绍

UG NX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工程(CAD/CAM/CAE)的系统软件,其中CAD功能在UG软件中是当今的制造业公司工程、设计及其制图实现自动化,CAM功能采用了NX设计模型为机床提供NC编程,用来描述所完成的程序,CAE功能提供了部件性能的模拟能力等,总之涵盖了产品开发的所有过程―设计、制造和仿真。同其他软件相比,UG软件功能齐全,每个模块之间都相互联系。

二、根据专业确定《UG设计与编程》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体系符合机电一体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双证课程”。本课程将必要的知识点融于实践技能培养的进程中,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该课程体系,在完成学生任职岗位群所需要的综合操作实践技能训练中具有核心性支撑作用,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并为进行后续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UG设计与编程》是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数控技术应用人才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它以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基础为前续课程,后续环节为顶岗实。根据行业经济经济发展需要,立足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定位,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专业自身实际条件情况,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积极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工学结合的要求,课程各个环节突出应用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注重实际操作应用能力的培养,适应企业对数控技术应用人才的要求。

三、《UG设计与编程》课程教学过程改革

教学过程是老师根据整个学期指定的教学进度来安排学生每一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是教学关键环节,老师必须按照教学进度表调整学习进度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教学方式:高职院校目前数控课程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许多还停留在学生以听为主。而《UG设计与编程》这门课程的是讲授和实训相结合的课程,主要是以学生上机实训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来引导学生慢慢融入软件的使用当中。主要是该软件的在教学过程中软件中的菜单中的命令太多,而教学进度中所制定的学时有限,讲解占去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上机实操演练的时间就很少,学生还可能对所学的命令来不及了解和实践练习,再加上把所有的命令进行三维建模操作,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学习菜单命令上,这样时间一长老师讲解命令太多,学生消化不了,容易造成学生对软件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建议参考高职国家级数控精品课程,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善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上级指导和实训实践的应用能力。

2.教材选用:

缺乏实践,选用的教材没有联系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停留在理论知识这一环节较多,缺乏机械企业的实践经验内容的教材,因此,笔者希望在选择教材时,注意教材中是否将提及该门课程先进的方法技巧,是否重视实践工具的应用。随着软件的不更新,教材里的知识点也跟着更新,在选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选择最适合他们的教材,最好选一些带视频的教材,学生可以通过教材光盘中所带的视频进行练习操作。

3.教学手段

按照UG课程的设置要求,学生通过教学模拟软件实训或者直接参与网上现实数控环境来验证所学知识,提高数控职业技能。目前,许多高校购买了数控课程的模拟仿真实验系统,与数控专业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开展实训项目的教学,但很多系统缺乏现实环境的不确定性,只是一个虚拟的实训平台,因此,建议让学生在实际的环境中开展实训操作练习。由于一些学校的教学设备不足,给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不能满足学生一人一机,这样几个学生在同一电脑上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实训时间大大减少。在教学的硬件设备上学校应增加更多的设备投入,使学生实现现实的实际操作,从实际环境中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弥补数控实践经验我院开展教师下企业学习,使教师掌握更多的实践经验,因为在高职院校中,许多数控专业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历,也很少参与到企业的实践工作,因此数控专任教师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建设上需加大力度,提高实战经验,才能解决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5.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学校还建立了精品网络课程,方便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可以对自己所负责的精品课程进行管理,可以上传与自己精品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料,如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复纲等资料。教师之能在自己的已经审核精品课程和待审核精品课程中上传资料,上传资料时要选择资料所属的精品课程,并选择所要上传的资料,然后对上传的资料进行描述。进入课程主页,可以查看该课程的所有信息,也可以对该课程进行评论,系统默认用户名为匿用户名,学生也可自行设置用户名。学生可以自行下载还可以对其上传的资料进行评论,学生评论后,教师在后台也路劲图评论区,对学生多评论的一些信息进行相应的回复,以便于学生和教师的交流。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改革

本课程将必要的知识点融于实践技能培养的进程中,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该课程体系,在完成学生任职岗位群所需要的综合操作实践技能训练中具有核心性支撑作用,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并为进行后续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奠定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学习过程考核(20%)― ―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过程考核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平时的学习过程。该项考核中,学生平时的到课情况和上课表现占10%,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占10%。平时作业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

实训能力考核(20%)― ― 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是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该项考核中,学生需要完成绘图操作和上机练习,为进一步完成后续综合项目的训练以及分析、解决将来的工程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期末理论知识考核(60%)― ― 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对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考核以上机的方式在学期末进行。考试涉及教学大纲全部内容,题型多样,题量适中,难度适中。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出偏题、怪题,注重知识应用。(作者单位: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小军.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课程的教学再造[J].湖北生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2]张丽萍.UG NX5.0基础教程与上机指导[J].清华大学出版,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