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设计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设计教学

艺术设计教学范文1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已经达到1400多所,每年毕业生数量约10多万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发展数量,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设计人才引起了我们的思索。我们一定要根据各院校特点,利用丰富的艺术资源,注重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本身的整体素质的培养,突出实验性与前瞻性。学生真正要适应社会,真正培养的实际上是他的心理要适应社会,而不是技术要适应社会,技术要高于社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几门基础课——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往往抹煞了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和培养有较强的个性表现力、创新能力、有前瞻性及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这层功能。三门课程的教学实验改革,各校唯一的共同点是都强调造型和技术能力的培养。除去这两点外,还应教什么,目的何在?我认为这才是真正解决现存问题的关键。什么才是高于单一课程,贯穿艺术设计教育的本源问题?毋庸置疑,是艺术审美。艺术审美引领着艺术设计教育中一切要素的走向。所以,深刻意识到素描、色彩以及色彩构成课程除却造型、技法以及单一的色彩配比以外,还能通过“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给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最直接的艺术审美训练的平台。而恰恰设计专业的学生的艺术思维与表现能力的高低,对能否实现现时代设计教育的目的与要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三门基础造型课程,在全国各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体现为两大倾向:一种是强调“设计性”、理性化的教学,其弊病是缺乏对学生艺术审美修养的培养,容易养成学生肤浅的形式主义观念和漠视设计艺术性的匠人品位,对学生造型创新思维的培养仅停留在空洞的形式层面。二是脱离设计特殊性,强调造型表现的技术性,造成学生思维禁锢,审美僵化,使之较难与后续课程链接。两种倾向都容易导致课程内容偏缺与方法盲目。“艺术视觉思维的训练”“艺术表现语言的审美体验”往往被忽略掉,恰恰这是设计专业学生理解设计与技术的关系、设计与艺术的关系、艺术设计与社会的关系的桥梁。这也理应是这些基础课课程所要承载的教学内容,而并非要到进入设计专业课程后才要做或才能做到的事。

二、领会艺术的思维与表现

世界上极具前卫地位的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的研究生说:“花了这么多钱和时间,我们学到了如何思想。”这反映出美国艺术教育的重点是突出观念和思维,这也是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的重点。如何训练学生学会思想,成为西方现代艺术教育者研究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90年代开中国艺术教育界也因此开展了系列学术争鸣。中央美术学院由周至禹教授领军,率先对本部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并已成体系。强调设计的学科特点,围绕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组织课程的建设。

众所周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现代的艺术教育——尤其是设计教育,是极其强调“思维训练”的。而设计基础课同样强调“思维”训练,不同的是根据课程特点,偏重于对“艺术的思维”训练,而且是在“艺术的表现”过程中去领悟,以达到教学目的。整个过程中“艺术的”这个前缀非常重要,因为在整个设计教学体系中,没有哪门课能如此直接地把学生领入与“艺术表现语言”对话的语境,并让学生迅速进入“艺术思维”的状态。在此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审美广度与深度的引领,很容易让学生步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审美高度,学生对造型以及

技法的理解不再是概念化的,而是个性化的。最终,达到作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育的全部教学目的。

三、教学的具体内容与方法

1.在“艺术的思维与表现”的体验过程中,强调艺术审美素养的训练。审美的觉悟需要通过感官对环境和客体的体验、思维对视觉的想象,最终由手准确地在载体上表达出来,观看、想象和构绘三者构成了视觉思维的全过程。根据所授基础课程的自身特点突破传统设计基础教学的单一思路,强调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艺术与设计双重性,建立合理的教学目的、课程内容,以及与后续设计课程之间的良好衔接关系。有助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创造性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在掌握具象和抽象造型规律的基础之上注重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的培养、艺术视觉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艺术语言表现规律的体验,并通过基础课学习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造型与色彩之间的高级和谐。最终实现学生艺术视觉洞察力与艺术思维创造力以及艺术语言表现力的和谐进化。

2.从目标式教学转型为过程性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力、领悟力及艺术个性和创造力。周至禹教授在中央美院设计系实验教学丛书《过渡——从自然形态到抽象形态》中写道:“重要的仍然是过渡过程中的思维训练,用脑画画,启发心智,用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探索造型要素的各种可能性,其意义甚过了局部作业的完整性。”

艺术设计教学范文2

艺术教育是一门新兴起的学科,在教学中其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先对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一些改进的对策,以期能对艺术设计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艺术设计;教学问题;改进对策

作为一门新兴起的学科,艺术设计专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成为我国热门专业之一,且在目前的高校中,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理工大学等,都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学校侧重的性质不同,导致许多高校的艺术设计课教学存在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艺术设计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

1.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艺术设计是大学中较为热门的专业之一,其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具有非常复杂的性质,不仅涉及到的知识面广,对实际的动手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而在目前高校的艺术设计教学中,还存在的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学生在艺术设计方面的发展,其具体变现为以下几点:

1.1教学思想陈旧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了课堂上的被动,认为课堂由老师来主导,老师怎么讲就怎么听,老师讲什么内容就听什么内容,然而学习的过程并非如此,学生只有在大脑活跃的情况下才能将知识记得更扎实,教师在这其中的作用非常关键,但是在目前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师中,多数教师还认为只要将知识在课堂上讲解清楚就没什么问题了,学习只能靠学生自己。这种观念十分陈旧,且对学生的学习非常不利,教师没有意识清楚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致使在实际授课时不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进行教学,导致学生一味地对其进行模仿,失去了自身的创造能力,严重制约了艺术设计的发展。

1.2学习时间与内容的矛盾性

艺术设计所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如文学、影视艺术学、材料学等,由于其与网络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相关技术的更新也非常快,导致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增多,这样就对整个教学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相对于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而言,这样庞大的知识量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是无法让学生完全掌握的,所以在课堂上就出现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单一且十分狭窄,在对作品的构思上也出现一定的问题,进而导致学生设计出的作品不完整或是缺乏灵性,没有将艺术的美感真正表达出来,教学内容的无限性和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出现了矛盾,成为制约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1.3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

艺术设计教育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节,二者不能进行有效的折中。在课堂上,教师多数知识对理论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灌输给学生后并没有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环节,且在平时的实习课程也设置的较少,教师通过有限的实践很难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导致学生对工艺流程、工艺材料分析等环境缺乏了解,难以适应时展的需求,直接导致学校培养出的纸上谈兵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此外,艺术设计作为经济时代下的产物,其必然与市场经济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目前的多数高等院校中,学校开设的艺术设计课并没有直接反应最新的发展动向和前沿研究,只是一味地根据教材来进行知识的灌输,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很强,但是实践能力却很差。

1.4教学模式较为老套

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目前高校艺术设计课中,教师多数还沿袭着老式的教学模式,生硬死板,对于天生活泼好动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课程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更不要说有兴趣学习下去了,同时教师在讲台上单纯地讲解,学生们很容易溜号,导致重要的知识听不到,进而影响了艺术设计的学习。同时在课堂上,理论知识较为枯燥乏味,教师留给学生自由创作的时间非常少,进而压制了学生创作的灵感,使设计出的作品缺乏一定的新颖性。

2.改进艺术教学现状的策略

针对以上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常出现的教学问题,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模式、教学思想等诸多方面进行有效的改进,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2.1更新教学思想

传统老旧的教学思想是制约学生以及艺术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学”对学生来说才是更加重要的,对学生来说,学会并不代表能够运用自如,所以教师在实际授课当中要本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维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就不会只是对教师进行一味地模仿,而是会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进行艺术设计的创新,对学生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出更加新颖的作品。

2.2合理设置课程

为了有效改变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出现的矛盾,就必须要对艺术设计的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首先,要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将与艺术相关的摄影、摄像技术、多媒体等都融合的教学当中去,称着学生还没有从高中繁多的学习内容和模式中走出来的时候,给学生安排适当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体验艺术知识的过程中与世界艺术作品相接处,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以后的艺术设计学习打好专业基础,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其次,在进入高年级后,要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开设多门选修课程,并依照选修课程的内容给学生配备相应的社会实践内容,不断要求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来进行创作,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自身的实践能力也得到提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最后,课程的设置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不论学校怎样给学生设置课程,在部分课程上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来进行提问,教师与学生由于经验和阅历的不同,在对艺术设计的看法上也不同,因此,教师要通过很多课程来帮助学生提升学生的能力,打破以往的条条框框,以通过各种课程来培养学生创造的能力。

2.3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针对艺术设计教学内容的不完善,必须要对其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可以让老师在课堂上有所依,也可以让学生能够进行更加系统的学习,因此:首先,改进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大课程的方式为基础,在其上进行小课题的建构,将课程之间的知识模块有效连接起来;其次,教师要对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根据大课程的内容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再次,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列出课题、方式,让学生自行选择题材和方法,这样的题材所涉及到的范围较广,学生可以选择跨越多学科的综合性内容,也可以只选择单一的内容,其形态可以先从一种形态开始,再逐渐与其它的形态理论相结合进行分析;最后,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教学时间,内容既不能太浅显,又不能太深,教师要为学生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能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实践,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此外,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教学调研组,主要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和研发,以为学生设计出最合适的教学内容。

2.4改变教学模式

教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教育的新理念下,教师抛弃以往的死板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积极为学生创造出新颖的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做法:第一,为学生创建一定的教学情境,即将生活中真实的情境引入到艺术设计的课堂上,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的同时将艺术设计相关知识掌握好,同时教师要注重在这期间和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使其在艺术设计上能够得到快速的提升;第二,为学生构建竞赛实践的教学模式,其实质就是将教学内容任务化,学生通过竞赛的形式将任务完成,教师要将总的教学任务设置为竞赛的总框架,将课堂任务设置为分支,以竞赛的形式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让这种竞赛的机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得到延伸,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其中,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够掌握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也能够培养其动手操作的能力,对其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总之,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艺术设计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技术或是艺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先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跟上时展的脚步,利用崭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将来,艺术设计的发展必然会顺应时代的潮流,教师要不断对教学进行创新,才能为我国培养出更好的艺术设计人才。

作者:陶涛 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胡娅静.论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艺术品鉴,2016,01:296+373.

艺术设计教学范文3

当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学习、掌握需要的理论知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渠道之多之宽是不亚于老师的。老师再也不能靠怀揣秘籍照本宣科了,启发引导深化才是教学的主旨。艺术设计是综合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老师亦有教学型和研究型之分,所以要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达到启发引导深化的教学目的,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就成了关键。艺术设计教学团队授课模式就是在这样的现实要求下产生和探索的。我们以骨干教师为龙头,其他教师根据其教学特长及优势,分别按教学大纲承担其教学任务。在群策群力下定位教学后,每一位教师都有目标、有重点,深入进行教学内容的充实、策划与准备,教学的含金量大大提高了。

二轮流主讲、强化优势

轮流主讲是指在认真分析课程和教师的情况下,根据每位指导教师所承担的教学内容、授课特点和教学的侧重点,按专题、项目方式讲授。其突出的优点是:能使教师更好的集中精力,深入研究,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师在各自领域的实践、科研能力,发挥教师的专长优势,同时也达到了优势互补。

三师生听课、促进交流

为了更好的提高师生互动交流,我们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授课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团队力量。在教学中,除一位主讲教师外其他教师均和学生共同听课、提问、评议,使学生在知识的领悟上更加丰富详实。这样不但教学相长,讲授互动,而且促进了教师之间学术交流,提高了整体的教学水平。在良好的学术氛围带动之下,教师团队准备教学更加积极充分,学生掌握的专业基础技能更加扎实全面,对专业的学习更加投入。

四评点结合、激发创意

学生讲评、教师点评相结合,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学术研讨活动,为学生答疑解惑。教师团队群策群力,鼓励学生多想、多问,针对学生呈现的问题,教师团队荐言献策。有利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开拓性创想。如在方案设计(毕业设计)的讲评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通过教师集体点评解决,并加以充实和完善,举一反三。只有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才能达到真正的互动,同时,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五教学辅导分工负责

专业教学过程以教师承担不同专题为依据,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市场需要,由每位教师做出不同的阶段教学。专业辅导是针对学生的个性,专业小组的辅导,由负责教师以讲(讲解)、评(评论)、议(建议)的方式与学生沟通。教师根据各自不同选题进行研究,深入剖析,完善学生的理论框架。指导他们设计与应用。此外,教师共同探讨学科建设的新思路、新创想,并且反馈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相应的教学改革实践在艺术设计学院4个专业都进行了阶段性的考核与实践,效果不错。通过与学生沟通,大部分学生认为:

(1)教改以后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多学、多练、多应用,在老师授课的同时学生可以及时练习掌握,在有效的时间做好作业,巩固专业能力;

(2)以往教学过于拘谨教条,一周只有规定的几节课程,课程时间衔接不好,使得学习的内容得不到很好的巩固加强,这样也等于是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现在以一对一的教学,老师手把手辅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专业问题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

艺术设计教学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艺术设计;教学转型

一、“互联网+”战略与职业教育的碰撞启发

“互联网+”战略是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向人大提出的四个建议之一,马化腾解释说,“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现实中诸如,传统集市+互联网有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互联网有了京东,传统银行+互联网有了手机银行,传统的红娘+互联网有了世纪佳缘,传统交通+互联网有了滴滴打车,传统新闻+互联网有了柴静《穹顶之下》等的传播。做为职业教育人必须有着这一场“互联网+”下的各行业升级换代的敏锐度,理性的看待和接受从一所学校一个老师一间教室到一张网络一个移动终端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等的学习形式的变化,信息与知识在互联网上交流成型,同时我们也要与时俱进的学习和探索“互联网+”下新一轮职业教育的突破口。

二、“互联网+”背景下艺术设计的教学特征

中高职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有素描色彩构成等专业基础和艺术设计方向课,不管是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设计课中,都需要大量的最新资讯给予引导启发,需要随时跟市场、技术、材料、工艺、构造等诸多交叉的知识节点相结合,所以学习资源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图书馆或有经验的师傅,还要随时随地能查阅的的网络资源信息;艺术设计的作品往往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打磨修改才成,所以师生间的教学对话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而是在学生需要时能点一点就通、指一指就明,以往必须当面才能做到的这种情况,如今哪怕相隔万里也能通过QQ、微信等在线视频或留言快速得到解决。

三、“互联网+”环境下艺术设计教学转型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深入人心,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悄然变化,如足不出户就可以购物、吃饭、转账、交流、学习等,“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更多是让公众获取信息和服务,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代表了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的发生演变,也提示了我们要做好职业教育,就必须理解和深化“互联网+”模式并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尝试教学转型,让现代职业教育紧跟市场,对接最新技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习惯。

1.专业教学中教师的转型

在“互联网+”背景下,秉承优秀的传统学习方式并结合数字化网络化的多、快、捷特色,既要发挥教师引、启、监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的转型不仅在形式上,更要在教学策略、能力结构、角色扮演中加以深化。教师要给予学生兴趣的激发和挑战性的期望,设计合理的学习步骤,举一反三的强化方法,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会到更好,合理的目标定位,让学生敢于质疑发问,在学习讨论中埋下创新追求和欲望的种子。对于来自层次差异较大的中高职生源来说,教师要进一步更新知识构架,学习最新的多媒体和网络通讯方面的知识并熟练应用各种数据信息,提升自身的信息化能力,借助“互联网+专题平台”来设置分层练习、微视频观摩、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指导。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是学生协作学习的组织者和伙伴。教师要不断接收新知识、新技术,完善知识能力贮备,用终身学习的姿态来迎接每一次时代的革新。

2.专业教学中资源的转型

艺术设计的信息获取和知识构建需要开放的、协作的,需要通过课前课后大量、反复的设计实践能动的得到设计源泉,大部分学习资源可以借助不同网络平台和各种终端来浏览和下载,所以搭建网络课程资源平台有利于其他教师与学生以个人终端获取所需资源,也可对海量的信息搜集做好个性化的链接,减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实现教学资源的高效率聚合使用。另外“云端”运算给师生提供了便捷的在线作业和教学,有效的解决了设计专业图片大量储存,又影响Pc运行的烦恼,同时个人门户记录了学生使用过程和实践的过程性资料,方便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向和进度,有利于教师及时发挥引导、督促、评价的作用。再则开放的教学资源给予师生共享学习,让学生的学习不只停留在课堂,而是不受时空的影响随时随地的开展学习。

3.专业教学中课堂的转型

教师在45分钟课堂中,以设计者、观察者、倾听者、引导者、评价者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个体或小组学习为主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以学生自主找出问题教师给予针对性的解答来开展教学,此时课堂“教”的重点的在于听,“学”的重点的在于说或干,所以现在的课堂要加强对学生需求的研究,把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从如何教转变为如何学,以学定教的形式来践行项目化课程,学生在实用的案例中融会贯通得的运用知识与技能,借助强大的“互联网+专题平台”来实现诸如远程提问、现场调研,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建立线上课堂,线下讨论、作品递交、网络参赛、网上创业等形式,拓展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产出渠道,让学生体验作业就是作品,可以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从小收获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激情,淡化课堂的概念,强调工作应景的效果。

4.专业教学中学生的转型

艺术设计教学范文5

艺术设计专业的改革目标分析艺术设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具有健康的、创造力、研究力和表现能力的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设计意识是贯穿其中的主线是统领设计领域的关键。设计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设计师的主要工作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再现而是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设计意识的教育应当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将教学的侧重点从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转变到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轨道上来,在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写实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灵感和创新意识。

2艺术设计专业改革的对策分析

教学改革是关系到艺术设计专业的方向性、全局性的一项系统工程。艺术设计专业的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现有的教学目标、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等进行全面的改革,主要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2.1改革培养目标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艺术设计需要学生具有独到的眼光和与众不同的设计理念,因而艺术设计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通过改革学校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才能完成。学校教育要把创新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具有适应能力强、基础扎实和综合素质高的能力。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才能体现其价值,对于艺术设计学生而言更具有本质性的意义。

2.2改革课程体系

目前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就是理论设计、设计表现和设计思维三大模块。一个学科的课程体系是在相当的时间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传承性,当前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已经从传统的工艺设计和工艺美术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被学术界和社会广泛认可的学科。素质教育不是简单地对传统教育进行删减的教育,而是使学生的自身设计能力得到全面提高的教育。艺术设计学校应该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增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应用性的培养,使基础学科的人文和环境意识渗透到设计中来。在学科专业的划分上要打破传统的学科划分局限性,从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实际、实用”的原则来对课程进行调整。

2.3完善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基础,不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特色来决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决定要根据社会背景和时代对人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完善。首先,艺术设计学校要根据学校的本土文化来培养学生具有能够将本土文化和世界先进思想相融合的能力。其次,把握好最新的设计思想,21世纪是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艺术设计学校应该把握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使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

2.4突出学科特色

艺术设计专业的关键在于突出设计的特色,我国的艺术设计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经验,好多学校还处于模仿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办学模式阶段,缺乏特色。因此,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要从质量上进行狠抓,特色是优势并且特色决定学校的办学质量,没有特色的教学只能是模仿,模仿和抄袭有违教学的本质,真正把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来制定学科的发展方向。

2.5建立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艺术设计教学范文6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类实践;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15-02

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教学实践对人才培养起着很大的作用。培养艺术设计类人才,其专业课是核心,同时,实践性教学也对培养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实践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让其成为较合格的人才。就现状而言,在高校的教学模式中主要以课堂教学作重点,实践为辅。这种教学模式和目前对艺术设计相关人才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有必要对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

一、对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的课程分析

(一)实践性教学比例很低。现阶段,大部分高校的专业课一直沿用概念性解析、实例分析和书本作业的传统教学方式。老师和学生都习惯了这样的教学模式,这样既保证了它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也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较扎实。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只是传授了相关知识,不能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上得到锻炼,故而会大大影响学生解决问题与动脑动手的能力。尽管这几年部分高校已把实践性教学融入进课堂,但还没能达到普及化,实践性教学只起了一个辅助作用,和培养人才做实践试验还有很大的差别[1]。因其课程的时间较少从而影响其教学质量。

(二)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不合理。实践性教学相关环节的建立应是完整的,其中包括校外、校内的实习和社会实践这几方面。它的各个部分都应设有科学的环节,因此,要依据对人才的培养需求来进行适当调整。但现在专业课中的实践性环节根本就没开展,开展这个课程的方法主要是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展开新的体系设置,未依据目前社会的需求来改革艺术设计类的专业课。

(三)实践性教学管理不规范。就教学课堂来分析,实践性教学方式较灵活,不管是在时间上或是实习场地方面,都很自由,这就造成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现阶段,因为高校未曾建立起较规范的管理机制,对教学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的教学课程在考核时都采用试卷考核。这种形式的考核只对理论考核适用,如用于实践课就太单一,不能把学生的实际能力展示出来[2]。

二、艺术设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一)建立较完整的实践教学体制。要有完整的体系,就需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在课堂教学时,尽量利用案例分析或者以项目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把上课的题目整理成案例或项目来教学,进行科研项目相关流程的模拟。比如:设计及制作,现场调研,收集整理资料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另一种模式是增加课程实践与实习的相关环节,让整个教学过程以实践教学为重点。

如果学生按规定完成了学习并初步掌握相关知识后,可让学生进行实地实习。这种课程应设立在每学期开始或是寒暑假,且拟定实习时间和实习目的,让学生在规定时间里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还有一种模式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科研活动,让学生正确掌握研究方法,为日后进行科研项目作铺垫[3]。

(二)以多元化方式进行教学。建立艺术类相关工作室,这个科室的建立不仅为实践性课程提供了实验基地,还同时促进了实践教学紧紧地和课程理论教学结合在一起。较多的专业课都可以利用此工作室来教学。可以说,建立工作室属于强化教学的范畴。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的教学课程专业性较强,课程老师可以就各种专业组成研究团队,让学生干部负责,设置实践性项目或者教学性项目作为教学内容。该工作室可以把专业教学和专业设计相关行业连在一起,让两者有效结合,发挥作用。设计理论变化快是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课程的特点,因此,工作室起着把理论变成成果的作用。工作室的另一个特点是通过实践课程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与其它环节发生联系,使学生相关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利用工作室教学的模式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分工,并尽量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把问题简单化[4]。

(三)公共教研室的创立有助于学生发挥各自的制作和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关于模型的制作课程可以进行现场教学。现场教学的优点在于学生可以掌握材料、尺寸和比例等相关知识点,更好地认识作品。所以,各高校可开设教学实验室,以便于各实践教学的开展。实验室可统一规划,需有专门的负责人员,利用实验室将理论教学变成研究型教学。

(四)引用目教学模式。当下,较多的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的教学课程都是利用专业的名称分类。如:专业课程划分为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等,这样划分的目地是把不一样的项目融合在一起,显现了其专业的特点。项目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把控能力加强,让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加快校内、校外的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的作用宽广,它是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关键场所,对教学环境的完善起着较大的作用。学校可依据专业及学习相关阶段来选择各类基地,让学生能通过校外实习知道企业的工作方式、设计过程和组织机构等知识。也可借用实践性课题来把学生的作品转化成成果。学校应当增强和校外有关企业之间的联系,以便于开展项目与学术研究交流。邀请校外较专业的人才定时对学生进行项目设计指导,在毕业答辩会上聘请指导老师。这样的方式可以把超前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让教学与实践完美结合[5]。

四、对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与评价

在工作室和实验室以及校内外的所有基地建立后,对运用过程中和运用后的相关效果,则需要有较为全面的质量把控,让实践性教学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第一,实践性教学应当进行规范的管理,且需明确其实践性教学的目标,方法和任务,还需把实习的场所、时间确定出来。第二,定期对学生和教师检查督导。第三,建立健全较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实践教学的评价不能只限于对传统试卷的评价,更应重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实践能力。不但要有在校老师的相关评价,还应聘请企业专家学者对学生进行评价。

五、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课程改革效果

对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改革,能够让教学内容重置,进行实践性教学相关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完善,以培育拓展实践教学的氛围,将实践性教学层次提高,构成完善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再者,职业牵引着实践性教学,培养了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它有着较鲜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在第一时间知晓所在专业的最新动态,以达到和行业内部的合理结合,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综合能力。

六、结语

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的教学课程有效改革后,不但教师在教学的观念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让教学成果得到提高,还调动了学生学习实践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各高校设计专业的教师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其专业技能,以便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提高,必将让学生增强综合素质,从而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燕.项目驱动教学在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探索与实践分析[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12):247-247.

[2]秦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及教学模式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8.

[3]赵亮.艺术设计类院校专业基础课程的创新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7):560,567.

上一篇打扮自己

下一篇读书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