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德与法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德与法治范文1
关键词道德;纪律;法律;惩罚
2016年,教育部审定通过的《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下册教材有十种版本,按照出版社的简称分别是“人民版”、“人教版”、“北师版”、“苏人版”、“首师版”、“陕教版”、“教科版”、“粤教版”、“鲁人版”和“湘师版”。相比《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意在突出强调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作为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重要平台,问题情境编写的水平直接影响着道德和法治教育的质量。本文尝试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和下册为例,谈一谈《道德与法治》中个别问题情境编写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几点修改和完善的建议。
一、情境设置存在的问题
1.引用虚拟道德故事
人民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91页,在第八课“别把尊严丢了”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春节将近,某集团公司李某回老家过节,在机场偶遇挤奶工牛某两人结伴而行,途中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变故,更换了多种交通工具,历尽千辛万苦才到达目的地。刚开始,自视高贵的李某很是看不起衣着土气、文化程度不高、憨傻气十足的牛某,对牛某不断鄙视、嘲笑、斥责,想方设法摆脱他。但是一路上牛某的真诚、乐观、善良,映照出李某的虚伪、痛苦、冷漠,李某渐渐感到自惭形秽,不由得对牛某肃然起敬。”[1]教材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并未指明情境的出处。但是看过电影《人在囧途》的人都知道这是电影里的故事情境。这是比较典型的虚拟道德教育情境。“这类情境中的道德教育内容和道德冲突,不管多么复杂或多么逼真,都具有‘游戏的’或‘戏剧的’性质,不与受教育者的切身利益相关联。”“这类道德教育倾向于解决一般的道德认识问题,它只能停留在解决问题的前端,不可能构成一个从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完整链条。”[2]教材设置虚拟道德情境,能够部分地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甚至能够引发一定的道德情感,但是,游戏性和戏剧性的本质特征使得这类道德情境不能引发学生真实的道德冲突,也不能导致真实的道德行为。因此,教材中不适宜使用这类虚拟道德故事。
2.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律教育的不协调
(1)误导学生使用法律解决违纪行为人民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8页,在提出接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后,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活动:“某市一所中学规定,男生不许留长发,否则将被停课处理,直到按学校要求把头发剪短后才能正常上课。但八年级(2)班的童刚不理会这一规定,照样留着长发走进教室。班主任张老师要求他停课反思,并通知他父母把他领回家。假如童刚向律师进行法律咨询,而你是律师,你会怎样帮助童刚?”[1]情境后面的相关链接包括了我国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受教育权的相关法律条文。第一个问题,学校的规定是否违反教育部相关规定?教育部2004年3月25日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明确规定“男生不留长发”。教育部2015年8月20日《中小学生守则》删掉了上述规定,但是要求学生应当“遵守校纪”,此外,教育部也明确了各地可依据修订后的《中小学生守则》,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般地,学校对艺术生和有其他特殊原因的学生并不会执行这个校纪。在国家相关部门没有禁止学校制定类似“男生不留长发”校纪前,学校有权利根据自身实际教育和管理需要制定相应的校纪。学校制定“男生不留长发”校纪完全是基于为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着想。第二个问题,童刚被暂时停课的处分是否触犯了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由于是暂时的停课处分,属于适当的教育惩罚,并不违反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的法律规定。接受适当的教育惩罚,本身就属于受教育的必要内容。对于违反校纪学生不做任何惩罚,这才是触犯了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这个活动情境的设置容易误导学生错用法律条文对抗合理合法的校纪。教材内容应当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诸如“男生不留长发”等学校纪律规定。(2)对触犯法律的事件仅进行道德层面的分析人民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50页,强调“只有理解他人的感受,我们的心田才能开出吐香的鲜花”后,在“相关链接”中设置了如下内容:“现在楼房多了,一些住在楼上的人贪图自己便利,随手将垃圾从高空抛下,这一现象被人们称为‘天女散花’。且看‘天女’们惹的祸。”随后是三个被高空抛物侵害的例子:夏先生的衬衣被西红柿弄脏;曹女士被垃圾砸中头部,造成终身残疾;一位老人被砸身亡。随后提出了几个问题:“假如‘天女’散的‘花’落到你的头上,你会怎么想?你能送一些警句给那些乱扔垃圾的‘天女’们吗?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事情?你当时的感受如何?”[1]高空抛物情境问题的引入应当侧重于法律责任的警示,而非简单的体验感受。虽非故意伤害别人,但是有理性的人都能够认知到高空抛物的潜在风险,这种行为无论是否造成了恶劣后果,都应该接受一定程度的法律惩罚。高空抛物行为已经触犯了道德底线,必须同时使用法律进行分析。教材里仅仅从道德角度进行分析显然深度不够。(3)对潜在的道德行为进行法律约束人民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9页,在强调接受教育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每一位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后,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活动:“走在城市街头,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稚气未脱的少年儿童,有的席地而坐,拿着擦鞋工具等待顾客光顾;有的手里拿着鲜花,等待顾客问价;有的跟着父母走街串巷捡废品,换取微薄的收入……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对这些同龄人说些什么?”[1]该情境并未强调事情是否发生在正常上学期间,亦未强调是否经常或总是如此,只是强调了“有时可以看到”这类情况。初中生走在城市街头几乎都是在周末时间,他们不会知晓平时上学期间的状况。即便这样的实情发生在上学期间,如果这些孩子只是偶尔做这些事情,也不能说明他们被剥夺了受教育权,相反,如果这些孩子是自愿地做这些事情,反倒说明他们体贴父母,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贴补家用,是至善至美的举动,这种精神值得大力弘扬。对潜在的道德行为进行法律约束,情境设置显然是不够恰当的。
3.情境设置不能完全契合当前学生的生活经验
人民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30页,在第三课“生活中的‘雷区’”中,以玩为例分析初中生可能陷入的“雷区”。现实生活中,玩已经被明令禁止,一般情况下,初中生很难有机会接触。教材设置玩的情境显然不能契合当前学生的生活经验。初中生容易接触到的赌博游戏主要是网络赌博,特别是QQ和微信抢红包或扫雷游戏,2017年4月18日《上海法治报》对这类新型赌博案件进行了详细介绍。QQ和微信抢红包或扫雷游戏,看似只是一场场游戏,每人抢到的机会和金额都是随机的,实际上,这些都是玩法的升级版,每人抢到的机会和金额都可以在后台通过修改程序进行设置。教材在分析初中生可能陷入的“雷区”时,选取那些脱离当前学生生活经验的事例,其教育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甚至没有任何教育效果。
4.情境设置缺少对后果的揭示
人民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07页,在第九课“生命共舟”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林彤和朱民勤是同桌,平时两人很要好,一起打球,一起骑车。可是她俩在学习上下的功夫不够,于是每次到了考试的时候,他们就进行‘合作’,我瞄一眼你的答案,你看一眼我的试卷,结果两人的成绩都能及格。她俩非常得意,自称‘黄金搭档’。”接下来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这种‘合作’是正当的吗?为什么?在你的身边,还有那些你认为是不正当的合作?”[3]该情境及其问题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提醒学生“合作是有原则———合作必须符合法律规范和道德要求”。这样的教育目的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不进一步设置后果的提示,就不能起到警示的教育作用。初中生普遍都能认可考试不能作弊,他们认同合作作弊既违反道德要求,也违反了学校的纪律要求,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严重脱节,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意识到可能的道德惩罚和法律后果。对触犯了道德、纪律和法律要求的行为,若不明确揭示相应的道德、纪律和法律惩罚,教材的使用就很难达到对学生社会化教育的预期教育目的。
二、教材情境设置问题的改进
1.必须选取真实的道德事例
《道德与法治》中的道德事例必须是真实的,不能选取虚拟的童话故事、影视作品和小说等材料中的故事情境。只有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事例,才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对道德冲突产生切身实际的感受,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的兴趣。对这类道德冲突情境和问题进行巧妙设计,将会为不同道德发展水平的学生提供道德活动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2.加强道德、纪律和法律的协同教育
《道德与法治》应该明确道德、纪律和法律是调节人际关系的主要规则体系。一般而言,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触犯法律的同时也违反了道德要求。有些纪律要求与道德要求和法律约束有交叉之处,也有独立之处。教材情境编写时,对于适用于不同规则要求的行为,应当明确界定其规则边界。教材编写时应当加强道德、纪律和法律的协同教育。例如,高空抛物行为不仅仅违反了道德要求,威胁到了他人的人身安全,也触犯了相关法律,即以危险方式威胁了他人的人身安全。现实中有很多类似的法律案件的审理结果,建议教材编写者列出与惩治高空抛物相关的法律条文以及相似案例的判决结果。再比如,“男生不留长发”往往是校规要求,即是一种纪律要求。既然中学生主动选择考入某所中学,就应该认可该校的校规要求,遵守相关规定,这是一种守纪的行为要求。人民版教材在教材中设置了面对学校的各种约束进行讨论的活动,建议教材编写者把该问题纳入此环节中,并且应该明确指出,对学生暂时停课处分,不能视为侵害学生的受教育权,而应该看作是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
3.加强对当前学生学习和生活问题的关注
《道德与法治》应该加强对当前学生学习和生活问题的关注。比如校园欺凌、校园贷、偷改他人报考志愿、偷游戏装备、盗刷他人微信钱包、未经同意使用别人饭卡等等,都属于违纪违法的不道德现象。设置契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的问题,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兴趣。例如,初中生经常会拾到别人的饭卡,未经同意随意使用拾到的饭卡,不仅仅有悖公共道德和学校纪律要求,还触犯了法律。类似问题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对这类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有助于学生提高道德、纪律和法律的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由此可见,教材从不同角度加强对当前学生学习和生活问题的关注具有深远的教育价值。
4.加强惩罚教育
《道德与法治》中的情境应该加强惩罚教育,明确指出对违反教育道德、纪律和法律要求的惩罚后果。“惩罚是对过错行为的处罚或制裁,是人们为了保证法律和社会规范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对违反法律和规范的行为采取的手段。”[4]用道德和法律分析高空抛物和考试作弊等行为时,一定要明确指出违反道德、纪律和法律要求的严重后果,并列举出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相应惩罚案例。特别是,教材必须明确指出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符合教育法,并且惩罚满足三个基本标准:“必须是学生违反规则的后果;必须对违反规则的学生有意施加某种痛苦或不快;必须由权威执行。”[5]对于上体育课不穿运动鞋、非艺术生等特殊群体的男生留长发等违反课堂或学校纪律要求的学生,教师和学校有权利有义务,更有法律依据对他们进行适当惩罚,甚至可以加重惩罚那些对适当惩罚抵触的学生。教材中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上述态度,列出法律依据,明确惩罚教育对学生社会化成长的深远价值。
参考文献
[1]高德胜.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傅维利.真实的道德冲突与学生的道德成长[J].教育研究,2005(3).
[3]高德胜.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傅维利.论教育中的惩罚[J].教育研究,2007(10).
道德与法治范文2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情感教育
教育没有情感,就像河塘里没有水一样。新课改提出实施素质教育,随着现代化教育观念的逐渐改变,情感教育也将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每一个政治课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和情感教育相结合谈几点看法。
一、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现状分析
1.发展智育忽视情感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使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情感教育的落实开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提高成绩,重视分数成为当前大多数教师、家长及学生的目的,许多教师和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情感教育的目的与价值。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分数,重视对学生的智育要求,却忽视了对学生最基本的情感教育,更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无法落到实处。
2.忽视学生情感表达
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行为参与是至关重要的,可是在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开展过程中,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表现。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赶进度,尽快完成教学计划,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技能,却未曾考虑这样全盘灌输的思想是否符合学生接受特点。一方面养成了教师的惰性,另一方面也使得W生的情感无法获得满足。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教学性质决定了必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情感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是对学生思想品德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进行系统教育的必修课程。德育工作是否能真正体现实效性,情感教育的作用必不可少。与其他课程相比,道德与法治课在教学上更能发挥出情感的渗透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倘若教学中,只有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无情感教育,就无法真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更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原则决定了必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渗透情感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的目的、内容、特点,决定了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发扬爱岗敬业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入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情绪,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情感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案
1.明确目的性,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作为教师要明确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可以利用身边的实例,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学生听闻社会上一些正义之事,敬佩之情会油然而生;而当听闻不雅之事,会即刻产生厌恶情绪。作为教师教学中,就要有目的、有意识、针对性地利用情感教育的两面性,利用学生已有的判断能力,引导他们认识何为真、善、美、丑,分析为何好的事情值得敬佩,不好的事情应遭到摒弃。在这种情感因素的引导下,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会得到明显提高。古人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只有以情感为载体,通过情感无声的润泽,才能将道德与法治课真正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内化为学生的认知及行为。
2.以热爱学生为前提渗透情感教育
学生对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尊敬老师,喜爱老师,也就会自然而然愿意与教师产生情感的交流,对教师教授的课程也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而教师要受到学生的尊敬,首先要学会尊重和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根本,如果缺乏爱则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因而,教师要在公平平等的前提下,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也只有当教师与学生产生充分的信任,彼此才能和谐相处,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以热爱学生为前提渗透情感教育,可以使学生更积极参与到道德与法制课教学中,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创设情境,增加趣味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高度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将理性的教学内容以感性的方式直观地反映出来,再现生活现实。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当今的时代变化要有敏锐的感知力,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也要紧紧跟随时代步伐,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新闻,了解最新社会动态,拓宽学习体系。教学中可以结合一些典型的案例和事实进行讲解,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如讲课之前准备好一些历史小故事,带领学生共同观看,然后启发学生对历史故事所体现的优秀品质进行总结,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
4.以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
古人云:“情乎于辞”,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谁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因而,教师在授课时,应饱含热情,力求以最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而形象地表达思想情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所学课程内容的美,学习也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良好的教学语言,是触发学生思维,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因此,课堂上教师新颖、优美、富有情感的语言,可以使学生得到感染,自觉融入其中,情感也就必然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而言之,教育离不开情感的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情感的教育。因而,教师要通过情感教育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到道德与法制课的意义,认识到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必要性,从而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焕发光彩,使其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
参考文献:
[1]孙晓 卜范英 《对思想政治情感教学探索的教学与思考》[J]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4 26.
道德与法治范文3
2017年9月27日,我有幸参加了《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培训活动,此次培训是由学经验丰富且参与了新教材编写的孙民老师、徐文达老师和张冬芝老师给我们讲解,讲解的内容主要分为三块:课程标准解读、教科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分析和教学建议。
培训中,我在孙老师的讲解下对新课标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可以说新课标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德育回归了生活。它强调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道德产生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道德。在不一样的地区,不一样的家庭,不一样的人群,对于道德就应该有不一样的标准。教学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易感知的生活实际去进行教育,不可一味地用自己的思想实际去臆想和构建孩子的实际生活。课上学习尽量舒服化,并非要让学生“站如松、坐如钟”,因为学习姿势越自在,听课效果越高效。
新教材内容的编写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列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同时,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活动过程中适时地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加以讲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编符合国家对课程标准制定要求,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对有关基本知识编排和叙述,正确、合理、也符合科学性。教材中的知识点相比以前老版的《思想品德》来说较新颖、实用。通过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教材的内容是由哪些单元组成,各单元又有哪些知识点的组成,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张老师和徐老师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框架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通过张老师、徐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个个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政治教学过程中。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在三位老师精彩的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将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掌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宝贵经验。
道德与法治范文4
一.合作学习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在听课中,常常发现问题一出现,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组织讨论,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结果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这样的自主、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真谛。
任何合作学习都是以学生自主、独立思考为先决条件的。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人”。学生只有自己有了想法,才有了和小组成员交流、讨论的基础。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在课堂出示某个问题后,马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其实,这时候并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讨论能深刻吗?有鉴于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首先要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让学生经过了自己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讨论时才会深入,才能有心灵的交融和思维的碰撞。
2.合作学习要关注全体
每到小组合作学习时,学优生往往具备了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和要求,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分子,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与主动性欠缺,思维较为迟钝,往往落在后面,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则处于从属或被忽略的地位,做名副其实的“旁听生”。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小组合作学习极容易形成“优生唱主角,差生跑龙套”的局面。
在合作学习中,要避免只求热闹不求实质的弊端,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使每一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都能增长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开阔眼界。在小组汇报时,应由小组推选一位同学汇报,其他同学补充;在评价时,教师应肯定这是整个小组的成功,而不是哪个优等生的成绩。合作学习的成果,最终应和集体共同分享交流,从而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目前,许多教师为了赶时髦,活跃课堂,取悦学生,便生搬硬套,“穿新鞋,走老路”,从而导致合作学习形式化、表演化。有的教师对一些简单易懂、不容质疑、无需讨论的内容,也开展合作学习,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有的教师把一些脱离实际的内容让学生讨论,从而使学生失去了自信心,还有的教师只重形式,不考虑内容是否需要,一堂课总免不了要安排几次合作学习,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似乎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合作学习成了上公开课必备的点缀,成了花瓶,装门面,赶时髦。我曾听过一堂道德与法治公开课,该任课教师前后共安排了五次合作学习,而所讨论的内容都是知识目标中的“是什么”,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像这些不需要合作学习、甚至不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被强行纳入合作学习的花架子。
小组合作学习的安排原则是,可安排可不安排的不安排;简单易行,一目了然的不安排;令人望而生畏、无从下手的不安排。要把合作讨论放在有讨论空间的问题上,放在学生易混淆处,并且难度要适宜,这样的小组讨论才能让学生有收获。
4.合作学习教师要参与其中
一旦学生进入了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有的教师确实像蝴蝶般穿梭于每个小组之间,看似很忙、很关注,实际上大多在摆样子、装门面,有的教师不知所措地在讲台边等待,有的教师在准备下一环节的教具,有的教师要么倒背双手、鹤立鸡群般踱来踱去,要么象征性地在这一组插一言,在那一组提一句,教师并没有投入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道德与法治范文5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班主任工作;德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为初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必修课程,而班主任工作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班主任所担负的任务不仅是对一个班级正常教学秩序的管理,而且还担负着对班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和引导。班主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对于学生的品德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学的目标。
一、建构以《道德与法治》课为核心的德育课程体系
《道德与法治》课与班主任工作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当下,我国的初级中学德育工作和内容多而杂,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核心课程,更没有一个统一的培养方案和评价标准。《道德与法治》课与班主任工作都有一个共同的功能和目标,那就是德育――培养拥有健全人格、具备合格知识结构、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所以,在德育功能上,《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功能寓于知识的传授之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知识传授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它的德育功能。班主任工作虽然烦琐,但其最重要的职责体现在引导学生适应时代的需要,促进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功能,并把它渗透到班主任具体工作中去,发挥其在班主任工作的正确导向作用。建构以《道德与法治》为核心的德育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和评价标准。
二、由班主任担任《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
新修订的初中政治《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教育主管部门和之前的思想品德教师无论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只是将《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一个单纯的学科来对待。科任教师的安排没有选择与学生生活最为密切,对学生心理、品质等影响最大的班主任来担任。教学活动也仅仅限于纯粹的课堂教学。教学的内容往往也仅局限于课本本身的资源和相关观点、知识点。教学方法也多表现为简单的说教、灌输,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沉闷、乏味。教学的评价标准也多是通过考试的方式来实现。致使本课程的德育功能往往因为不能充分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内心体验紧密联系而不能真正触及学生的心灵,无法产生情感的共鸣而越发显得苍白。
所以,笔者认为由班主任担任《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最为合适,最能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作用,也最能促进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如果班主任担任《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就可以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的相关内容进行班级管理、开展德育工作。如班主任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 “学习伴我成长”等相关知识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适应初中的学习,找到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生命的思考”、“正确认识自己”、 “与老师沟通的方法和交往的艺术” “诚实守信”等相关知识开展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样既实现了思想品德课程的实践性任务,又完成了班主任的德育工作。
三、从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获取思品课教学更为鲜活的实例
道德与法治范文6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应是教育工作者的中心任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每个优秀的教师的价值追寻,也是教育工作者们孜孜以求的境界。中华民族有着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传统,在优秀的传统育人理念中,无不包含着对立德树人的追求,作为承载德育主要工作之一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在新时代的教学过程中,更应当肩负起引领学生培养良好的德行的使命,使学生的发展朝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并不断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延续和强化,让学生在教学中既能提高知识素养,亦能树立更加完备的道德情怀,培养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学生。
道德与法治课程突出地体现着德育的精神,其中,很多教学环节都无不渗透对良好品德的培养,整个教材体系体现着培养学生德才兼备、适应社会的目标导向。因此,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应当树立两个并行不悖的原则,一个是知识教学原则,让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知识素养,能够达到学业考试的要求并不断进步;另一个原则是教师不断树立育人理念,引导学生在教学中不断践行本课程呈现的道德品质和精神,使之不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体数来,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修身正己,树立榜样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自然受到尊敬和爱戴,自古而今,我们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身处世,处处都有特定的要求。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者,自身首先要修身而养德,不仅要具有渊博的教学知识,还要有高尚的品德,能有一身“浩然之气”,从而使自身更加具有教学自信。
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要不断重视提高自身的修养,广泛领略古人的德育智慧,在学生眼中,教师如同灯塔,更是榜样,每一节课的教学和每一次沟通,都是直面学生的懵懂。所以,教师应该将课程中所渗透的基本德育常识和原则体现在自己身上,让自己能与书本知识融为一体,尤其是体现在课本里的优秀美德,纵然不能一一秉承而践行,也要能够在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中,乃至日常的教学生活中,让学生看到教师美好的德行和品质,既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认同,也树立起榜样,达到以身作则的目的,相互提升。
树立榜样对本课程而言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不仅要符合教师基本要求,还应该着重力促使自己广泛集聚美好的德行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还应注重体现自身积极健康的一面,尤其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将课程中渗透的道德品质结合自身的实际而体现出来。同时,还要发挥各类素材中模范人物的榜样,榜样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青少年学生更容易受到榜样的激励,要让学生在聆听中获得学习的趣味,并得到启发。教师也应从榜样中学习,锻造自己良好的品德,加强学生对教师人格的信服,既彰显教师的人格魅力,也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染力和认同感的融合。
二、引领价值,培育情怀
进入新时代,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学生,在理论思维上尚不够成熟,而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深刻体现着着党和国家对人才价值引领的深切期望。因此,作为本门课程的教学者,更应当特别注意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导,让学生树立投身祖国未来建设事业的高度自信。
在本课程教学中,要努力注重让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要求,把课堂知识中的主要价值要求渗透和融合在教学中,让学生不断学习“国事家事天下事”,结合各类教学素材,调动学生的的家国情怀,认识到自身对于国家与民族未来的意义。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教学之余应当不断去钻研党和国家的各类制度和战略,从更高的层次拓展自身理论视野,梳理完整的价值结构,才能给学生更明确的价值导向。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教学中还更加应该注重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围绕丰富的历史题材,深刻体会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内涵,让中学生树立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做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人。同时,更要不断注重传统文化的培养,通过本课程要让学生在其他各类课程学习中体会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尤其是结合各类文化知识素材,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影响力和地位。同时加大对传统美德的学习,尤其是结合语文课程和历史课程所学,在备课时,将各类美德知识融合在教学环节与习题训练中,加深学生记忆,以深刻的文化,承载深邃的文明,践行美德,共建精神家园,树立积极的人生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学生朝着积极的人生方向迈进。
三、注重方法,知行合一
教师是知识的传承者,也应该是美德的践行者和引领者,尤其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中更应该相当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学生是教师忠实的聆听者,教师的行为观念和处事原则等,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青少年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经常浸润在感受品德教育的知识课堂里。因此,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要特别注重自身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设计探究活动或者组织教学过程的时候,能循循善诱地在整个过程中贯穿一条以用道德教育感化学生的主线。掌握正确的批评和教育的方法,以德服人,注重宽容和严格相互并用的方式。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和与学生的对话中,尤其是对学生进行劝诫和勉励时,需要做到“身正而正人”,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应该首先有“浩然之气”,以严谨的态度治学,以严格的要求督促学生做人处事,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更要注重正确的引导,学会给学生自我反省的时间,同时在班级树立严守正道的教学风气。用集体的力量督促学生,也有助于避免直面冲突带来的误解,让学生自我感知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集体的道德要求。严格的同时也要同时把握宽容的原则,作为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并成熟,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里也应该注重宽以待人,严格的要求、丰富的学识、宽容的态度,能让学生在敬畏老师的同时更加贴近老师,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更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高效而有持续影响力的教学和人格品质的锻造。
道德与法治课的堂里,教师的尽量可以设置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链接来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本课程中每个章节都有非常对学生不同角度的品德要求,爱国主义、遵纪守法、文明礼仪、诚信待人等知识无不渗透在本课程知识体系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要在反复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学生适应社会的重大意义,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学中要达到知行合一,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部分知识也理所当然地体现在师生的行动中,所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和课堂的互动中,必须坚守以知识促进学生来实践知识,将能够直接在学生身上体现的知识运用到课堂内外,学生所学必须能够以实际行动来体现。也可以通过事例和案例分析,通过正面和反面对比,逐渐帮助学生的判断力,尤其是对道德情操认知,将本课程的德育功能真正发挥出来,完善教书和育人的双重目标。
四、秉持信念,诲人不倦
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应当有更加厚重的人文情怀,承担起教学任务的同时,更要坚守本课程一如既往的德育情怀。因为在本课程的教学里,几乎处处都体现出育人的要求,所以,一定要具备持之以恒的信念,孜孜以求地为学生的成长而努力,甘于默默无闻,能够不遗余力地将本课程的德育价值贯穿于自身的教学生涯中去。本课程的知识体系随学生的成长而逐渐变得深入,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抓住知识的重点,另一方面要抓住每个环节的德育重点,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既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避重就轻。教师要坚守“知”与“行”合一的双重理念,绝不可以忽略本课程字每一个阶段的德育目标。
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本课程的教学者,执着于知识,是为了让学生有记忆学识之长,能够以所学而所用。但光执着于知识的培养是不够的,我们更应该树对美好德行的培育,使学生不仅仅具备书本的知识,更要懂得传承美好道德,努力完善自身道德水平。因此,作为教学一线的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有一颗诲人不倦的爱心,不仅仅要“授业解惑”,更要成为“传道”的载体。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时长记得慎独而内省,让自己学识丰富起来,道德境界高尚起来,不为太多的名利牵绊,也不为各种社会现象而失去应有的高瞻远瞩,要努力学习古人的教育智慧,多搜集古往今来的优秀德育题材。努力培养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后,能运用知识并践行知识的意识,注意看到每个学生的不同之处,应到它们朝适合自己的方向努力,帮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功能,不仅体现在书本的文字上,也更要铭刻在学生的心中,而作为本课程的教师,就是负责铭刻的工匠,我们要有工匠的精神,与学生共同成长,与学生一起进步,在课堂内外,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在教学中,要注重道德的启发;在批评和表扬的过程中,要能秉持用道德启迪来教育学生的原则。在这里,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注重对学生有充满耐心的关怀,尤其部分学生在成长阶段大多与父母的沟通并不深入,同时对于社会现象的看法也不全面,容易在处理事情时变得偏激,需要在平时多关注此类学生的引导。在平日课余时间也可以多了解学生的认知习惯,结合自我的体会,充分认识学生的状态,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走出误区。
五、关爱学生,寓教于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是自古不易之道,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工作者,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也自然会受到学生的关爱和尊敬。我们要关爱学生,让学生能积极融入教师的角色,尤其本课程的知识点大多相对灵活,部分知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课本中的探究与分享涉及很多话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采取灵活的方式与学生一起组织探究活动,对于疑难问题,要有耐心地去解释,对于学困生,更应该帮助其找到自身的优势,并促使其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关爱本身就是一种德育,而且是最善意的德育,在这个过程总,学生是开心的,教师是快乐的,寓教于乐,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充满动力的。
关爱学生,亦要注重多学生的启迪,首先,在未成年人的世界里充满好奇,因此,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者,我们需要扮演引导者和释疑者的角色,由于它们的认知能力并不全面,不厌其烦地尽力解答他们遇到的问题。其次,关爱学生,要多注意学生的生活,而学习本身是漫长的,也是辛苦的,学生在学校的绝大多数时间是与课本和同学度过的,因此,要多关注学生的课后生活,尤其是寄宿制学校的学生,一方面要关注他们在友谊方面的变化,帮助它们正确交友,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同时也要关注它们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在课本相关的模块教学中,要设置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加深他们对家和社会的认识。设计相对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把握住教学的乐趣,将抽象知识趣味化,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