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化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化教案范文1
一、阶段成长目标:
在学习中成长,在探索中提高,在发展中完善
二、成长途径:
1、读书学习。
2、同伴互助。
3、自我反思。
二、分项成长计划:
(一)、加强自身的师德教育
(二)自身的完善:
1、专家引领,注重实效
(1)、树立正确的专家观念。专家的许多见解,往往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得到专家的指点,能够很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而是否能够走的更远,关键不是我们的专家有多少,关键是看教师能将专家教给的东西吸收多少。
(2)、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观看专家视频、书籍和案例分析为主,虚心请教身边的名师、优秀教师,充分利用网络交流平台,自觉的吸纳新理念,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手段有更大的发展和成功。
2、静心阅读,提升内在素养。
(1)精读书籍。读政治之书,以养大气;读专业之书,以养才气;读休闲之书,以养灵气。本期以读“专业之书”为主,“政治、专业之书”为辅。继续坚持每天读书半小时以上,使知识不断积累,思想与时俱进。
(2)、做好读书笔记。养成勤于积累的习惯。
3、潜心钻研,打造个性课堂。
(1)、树立强烈的目标意识,认真学习、研究课程和教学大纲,明确本学段学习内容以及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并有机分解到每一个单元、每一个教时,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2)、认真上课,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堂课,每一堂课争取有一个亮点,要逐渐完成从一个合格型教师向特长型教师的转变。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
(3)、认真研究训练。按照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安排有效的训练,每次作业全部批改,做错的作业一定要订正并且批改,大面积出错的一定要讲评。同时,认真拟定辅导学生计划,使学习困难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4)、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课内外活动。认真的、切合实际的评价学生。
(5)、在自己的班级中,努力营造尊重、赞赏、宽容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的对话交流,形成个性的教育艺术。
4、勤于反思,促进自我完善。
(1)、“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学会思考教育问题,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育行为,从反思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
(2)、对每堂课的成败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反思,是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成功不足的重要过程。
(3)、经常反思自己做人、做事中的不足,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
(4)、本期撰写教育随笔不少于1万字。撰写或发表有质量的教学论文2篇。
(三)、发挥特色的辐射作用
城市化教案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依托网上的优质课程资源,以提高教师继续教育与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为目的,以推动教师终身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选择能承载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的重点内容,形成课程目标明确,结构优良,内容精当,设计合理的培训体系,促进我校教师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优质资源和有效服务。
二、培训目标
(一)通过学习新理念,研究新课程,掌握新技术,进一步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能力。
(二)提高高中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特别是保证广大教师有机会接受高水平的优质培训,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
(三)进一步增强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四)促进“人网”、“因特网”的结合,确立共建共享优质资源的开放高效的现代教师培训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我校教师终身教育体系。
(五)进一步明确实施教师网联计划,推动新一轮教师培训的目标与任务完成。教师远程教育培训总结
三、培训时间和课程设置
本轮培训为两个周,每位教师在两周内完成县局规定的在线学习任务。远程培训的课程设置是一个相对稳定、及时更新的动态体系。
第一学段:
公共课培训
第二学段:
按学科培训。
四、注意事项
城市化教案范文3
【关键词】文化;西安;城乡统筹;遗址;模式
一、研究现状
近年来,快速城镇化使得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城市郊区的遗址,同时也给遗址区域村民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为此,学者们将大遗址保护结合区域社会经济背景重新进行了考量与探索。权东计[1]、李晓玲[2]分别对汉杜陵和大明宫遗址周边地区现状调查分析,发现出保护遗址的同时严重制约了居民的生产生活发展。为了遗址保护与经济、民生的和谐共生,在探究遗址分布概况、构成要素及特征的基础上,借鉴汉长安城规划思想和布局手法,力求利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振兴。从自身资源察赋与区域社会需求两方面分别论证了保护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充分性与必要性,并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因地制宜,设计出多种都市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以促进居民生活的改良。同时陕西也探索出了适合于不同类型大遗址保护的运作模式:国家遗址公园模式,退耕还林模式,集团运作模式,城市公园模式,民营建设模式,西安市委、市政府创新性地提出“政府意志+科学规划+资本运营”的保护模式。
二、文化传承创新视角下西安城乡统筹的发展现状
西安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从周丰镐开始,历经秦、汉、隋、唐,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汉长安城和隋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典型。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囊括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内容,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安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6处,登记在册的文物点2944处、其中秦始皇陵和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某种意义上说,西安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是一部古迹遗址的保护史与开发史。在保护与开发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经验,比如曲江文化产业运营模式、大明宫遗址公园模式、临潼绿色城乡统筹模式等。与此同时,西安和其他城市一样面临着遗址保护和民生、经济发展相矛盾的一系列问题:遗址保护区村庄和城镇区域发展不均衡。遗址多位于于城郊的村庄,遗址区出于文物保护需要,对保护区内村庄的建设提出了诸多要求:例如不能发展污染工业,限高限挖,部分道路因为遗址保护需改道等。这些要求给遗址区村庄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限制,同时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遗址所在村子的产业一般较为单一、且规模较小,村民收入很低,而遗址区域的受限较少,发展速度较快,居民收入相对较高。例如汉长安城遗址区,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受访家庭平均有4.86口人,上班(从事非农工作)的人数2人,就业率仅41.2%,遗址区居民所从事的职业主要是个体经营者、临时工、工厂工人等,家庭平均每月收入7540元,按人口平均下来人均月收入仅1551.6元,而西安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49.7元,由此产生的城乡发展不均衡,严重影响了西安城市的发展和城乡统筹步伐的推进。另一方面,遗址保护的管理比较混乱,各部门权责划分不清,对区内非法建设、挖掘、破坏遗址等的违法行为没有及时制止或处罚。同时由于享受不到利益,村民对于区域内的遗址也漠不关心,很多村民不知道当地有什么遗址,并且对遗址保护的内涵及相关规定很模糊。
三、文化传承创新视角下西安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的探索
模式一:专业人员主导和村民参与相协调
在解决遗址保护与城乡统筹的过程中,首先是解决人的问题。对于未来遗址区人员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政府管理人员+企业经营人员+文化艺术人员+村民,要协调处理好这四部分人员的关系,由他们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良好的融合起来。政府专门委派管理人员,如特区办人员、遗址鉴定与保护的专业技术人员重点负责遗址管理工作;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发展相关文化产业,这些人员主要负责企业运营和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引入文学作者、画家、艺术表演者在该区域工作,增加遗址区域整体的文化艺术氛围;将遗址保护核心区村民迁出,留下一部分区域村民在此生活,传承他们的乡土文化,并加强教育和宣传,让村民接受教育培训,了解所在区域的遗址及相关保护条例,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引导和鼓励他们参与遗址保护管理、环境治理、旅游服务、餐饮服务等相关工作,增加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并拓宽他们的收入渠道。
模式二:对不同区域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
由于距离遗址核心保护区远近位置的不同,以及自身资源禀赋的不同,因而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引导各个村庄良性发展。占压在遗迹本体和遗址重点保护范围内的村庄要尽快整村迁出;位于保护区或边缘区域的村子,逐步搬迁,减轻遗址区的环境压力;在遗址周边的村庄要严格控制规模,以符合该村庄人口承载力为原则,迁出一部分村民,适度保留一部分村民,对于拆迁的村民,可以通过货币安置、住房安置、留地安置、社保安置等灵活多元的安置方式,满足基本生产生活需求,对于有集体企业的村庄可以通过集体企业公司化转型、村民入股等方式增加收入;对于安置点要选择距离较近、交通便利的地方,并集中安排公共服务及商业设施;对于不搬迁的村落,通过土地调整和置换对遗址区内的村落进行合理规划,根据遗址景观保护的要求对村落布局和房屋建筑形式进行改造,并加大村庄污染治理力度,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和绿色家园工程,改善人居环境,构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相融合的城乡和谐发展新格局。
模式三:农业园区与文化旅游开发相结合
遗址区改造完成后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去处,促进农业园区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可以使人们在感受历史痕迹的同时,欣赏自然田园风光。对遗址区周边的基本农田,按照其历史生态环境和基本形态,按照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及保护基本农田的要求建设农业园区,还原田园景观并加以合理的综合利用。发展花卉庄园、水果蔬菜种植基地、生态观光农业,如建立周至猕猴桃产业基地、户县葡萄产业基地、薰衣草庄园等,建成后的整个园区,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生态农业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引导传统农业转变为集农业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可以开发农家乐旅游,为游客提供多种形式、多个角度的旅游体验方式,保留特色产业,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和特色手工业加工产业的发展,如三兆村的花灯、户县的农民画、蓝田的玉石等。由此增加村民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让遗址保护真正惠及民生。
参考文献
[1]权东计,朱海霞.大遗址保护与遗址文化产业发展一以汉杜陵(雁塔)区域发展为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102-103.
[2]李晓玲.大明宫遗址周边地区现状调查分析[J].城市问题,2006 (2):97-99.大明宫遗址周边地区现状调查分析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XJY009);陕西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青年课题(12QN04)
城市化教案范文4
摘要:会计信息化既是会计专业学生的一门理论课,同时也是会计专业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技能课,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尤显重要。如何实现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目前各高校实践教学所用教材、所用财务软件很不统一。针对会计信息化课程建设的成果,本文将以《会计电算化》精品课程的申报来作一个阐述,这也是我院多年研究会计电算化的一项案例成果。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案例成果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性质与作用
《会计电算化》是我院会计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技能学习领域模块课程之一,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为了培养和检验学生运用会计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方法进行各种财务软件操作与维护的一门综合性的技能课程。我院学生在修完《基础会计》、《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以后开设此课程。本课程安排教学学时为60学时,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教学场所设在校内实训基本和企业,实践教学环节主张有认知实习,课程实训、岗位虚拟实训、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训实习。
通过广泛的行业企业调研和岗位任务分析,我院会计专化专业确定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财务、管理、会计中介等领域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国家财经法规和经济政策,掌握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账务处理能力,具备“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院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内部审计、财务管理、会计中介等领域,其中的企业会计岗位群包括出纳、记账员、办税员等岗位,会计中介机构的就业岗位群主要包括审计、税务等。
通过以岗位分析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工作过程的系统化为依据进行的课程设计,我们确定了以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成本会计和会计电算化6门课程作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这些课程的设置适应主要就业岗位对高技能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兼顾职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我们在课程设计之前认真听取了姜大源、杨应崧、应德烨等多名职教专家的专题报告,聘请了行业企业一线专家作为课程开发的指导者和项目合作者,在专家团队的直接参与和指导下我们邀请行业专家一起运用科学的课程开发方法,实现了课程体系的整体重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本专业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会计电算化》课程对本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提高起主要支撑作用,通过建设《会计电算化》优质核心课程,实现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过程与企业会计职业岗位的会计核算工作过程全面融合,使得课程教学目标与会计核算职业岗位要求、教学内容与会计核算岗位职责、职业能力与就业能力、专业技能与素质教育零距离对接,实现《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的高度统一,切实提高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技能,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教学设计理念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与企业合作,按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会计电算化》这一课程先后得到用友新道、畅捷通,金蝶,新浪潮等企业的大力支持,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并每一年都对课程的建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得我们不断完善和优化。我们还聘请了5名企业兼职老师进行专题讲座并指导实践教学。学生在校内按企业财务和业务部门及外部单位环境和岗位设置组成学习小组。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独立和分工协作完成项目和任务。
从“学做分离”转向“工学结合”,以“企业行态”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全面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使学生快速适应不同行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大多是要学生学完相关的理论再去实践,这样的结果要不是学生已经忘记所学理论,要不是学生的操作能力总是建立在老师的教学之上,缺少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会计电算化课程实现了三个一体化。理论与教学一体化,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真正体现工学结合。以“企业行态”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学生也能更快适应不同的业态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
三、课程设计思路
《会计电算化》课程通过教学团队的深入企业调研,以及实践专家研讨会的讨论,反复论证,对会计职业岗位群各工作过程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行动领导。然后对真实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序化、整合,并注入方法论和教学论。获得了学习性的工作任务,学习领域,实现了知识的重构。
四、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为了适应会计信息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根据会计专业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素质要求,重组课程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真实工程教学过程的载体和实训项目。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针对实际典型工作任务流程中的每一个工作过程环节组织,传授相关课程内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真实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操作过程作为教学过程载体,实现实际工作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
通过企业调研,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可能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群各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以及所需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了相关的专业学习领域及学习领域。《会计电算化》学习领导由3个学习情境构建,每个学习情境都来自于企业工作任务。《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的选取有如下一个突出特点:
1.学习情境的构建,来自于企业真实工作任务。
常见企业的业态有工业企业、商贸型企业、服务业、房地产、建筑业、行政事业单位单位等,各行业在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方面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相应的行业特点?为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我们历时几年时间进入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我们选取三个最典型的业态(小型企业、中型工业企业、中型商贸企业),以实际企业形态为载体构建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将企业真实工作任务改造后作为学习任务,将传统理论教学内容融入各业态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与管理中,有效避免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
2.课程内容的选取,符合各中小型企业发展需要的会计软件要求,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体现学生专业知识拓展和未来岗位发展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从业技能,能够提高学生实际工作会计电算化问题的处理能力,同时有利于满足企业多方位人才的需求,有利于毕业生在相近岗位(群)就业和未来就业岗位能力的提升。
本课程以会计电算化岗位操作流程为主线。以企业应完成的实际任务为主要项目来组织教学内容,内容体系的层次递进关系符合实际企业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并在此基础上来断完善教学内容中有关新知识,新内容,新技术的更新与应用,以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院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基本上就业于各中小型企业财务部门。就业率达到96%,构成了我院会计专业的办学业特色。
3.本课程内容的选取,紧密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内容相结合。会计专业的的学生,在学业完成的三年内,主要就业岗位是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有上岗的会计岗位。这样才能符合企业会计持证上岗的需要。而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必须通过会计电算化的考试。往年要先取得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才能考试《基础会计》及《财经法规》,今年江西省财政厅的新考试政策出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采用无纸化考试,必须一次性通过三门。其中一门是会计电算化考试,《会计电算化》课程就会计专业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实现学证结合,本课程的内容选取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考试科目实现无间缝对接。财政局的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样本如下:
4.部分教学资源,由校企业合作共同完成。
各ERP软件发展很快,软件供应商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新版本软件一般根据市场需要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协商,使得软件一直得到更新换代。如我院从2004年最初购买的用友U850版本。更新到U851-U852-U861,直到现在使用的U872版本。小型企业软件也从最初的财务通升级到现在的畅捷通T3,金蝶软件升级到KIS专业版。网上记账平台,用友的伟库及金蝶友商在线平台,一直在更新使用当中。操作手册直接来自于企业的培训教材或软件说明书。针对具体的ERP软件,学生能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和步骤,从而使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采用的教学也是跟软件相匹配。
小型企业采用的财务管理软件:畅捷通T3,航天公司A6
城市化教案范文5
【关键词】城市交通;交通管理;规划设计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保证城市交通合理、有序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从城市交通系统的内在机制及其与外部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来进行合理的交通管理规划。具体而言,应从城市结构与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结构、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与充分利用三个层次,从供给和需求量方面解决问题。因此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是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中重要的环节,制定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也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一、城市交通需求管理规划方案设计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是政策性管理,通过交通政策的制订与实施来影响整个城市的出行交通总量。城市交通需求管理方案设计要包括城市交通需求总量分析与控制、城市交通结构管理与优化和道路交通运行组织三个方面。
(1)城市交通需求总量分析与控制。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城市交通需求总量和机动车的拥有量将会继续增长,但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有限,道路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大。因此,针对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的矛盾,可从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是从城市交通系统内部结构、功能、特性出发,分析具体城市道路网络系统(包括道路、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所能适应的交通需求量;二是从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的外部环境特性出发,分析在一定的资源约束和环境保护目标条件下,城市交通系统可能的发展规模及容许的机动车保有量。
(2)城市交通结构管理与优化。根据交通调查得到的当前城市客运交通结构状况及未来城市交通需求发展预测结果,科学地运用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策略与管理措施,制订当前交通结构合理引导及未来交
通结构优化的政策性实施措施及发展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方法及应用研究战略。在城市交通结构管理与优化过程中,通过对本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速度、车辆拥有量发展速度及车辆结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各年度各类车辆拥有量控制规模及各阶段各类车辆拥有量发展速度控制值。
(3)道路交通运行组织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组织是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主体之一,道路交通运行组织涉及到交通需求管理和交通系统管理两方面的管理措施,可结合具体的道路网络及交通流量、流向,综合运用交通需求管理、交通系统管理策略及措施(如局部区域内道路在某一时段内禁止某种车辆通行或出行、单行线、公共交通专用线、各种禁行线、交叉口转向限制等)。制订交通运行组织方案,合理组织交通流,均衡交通负荷,从而提高道路网络运输效率。
二、城市交通系统管理规划方案设计
城市交通系统管理是一种技术性管理,通过对交通管理硬件设施的建设及相应技术措施的实施,来提高交通设施容量,均衡交通负荷。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措施是城市交通管理方案实施的基础,在制订城
市交通系统管理规划方案时,应根据规划方案的要求和当前管理设施的建设现状,制订出管理设施的建设规划方案。城市交通管理规划主要包括道路横断面交通设计与管理、道路交叉通设计与管理、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计与管理、交通信号灯优化设计等内容。
(1)道路横断面交通设计与管理。道路横断面是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以及分车带等部分组成,对道路网络中交通拥挤严重或根据预测在未来可能出现严重拥挤的道路路段,应进行道路横断面交通功能设计。横断面交通功能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道路的等级、性质和红线宽度以及有关交通资料,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宽度,并给予合理的布置,使道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2)道路交叉通设计与管理。对道路网络中交通阻塞严重或根据预测在未来可能出现严重阻塞的交叉口进行专门的交通设计,包括道路交叉口几何设计、交通渠化设计和行人过街道设计等,以提高交通阻塞地区的通行能力,缓解城市交通紧张状况。在交通系统管理规划中,应根据现状的或预测的交通量,提出道路网络中各交叉通管制方式(信号控制交叉口、无控制交叉口、环形交叉口、立体交叉口及优先管理交叉口)的选型与建设方案。
(3)道路交通标志标线设计与管理。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给道路使用者以明确的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设计及方案评价是交通管理规划过程的重要环节。规划方案的设计是在掌握现状交通信息,分析出其存在问题,并预测未来交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的;规划方案评价是对未来交通运行情况的模拟过程,是建立在掌握现状及未来交通信息基础上的,通过分析交通管理措施对交通流的影响,预测交通管理措施实施下的交通运行指标,分析是否达到了管理目标。
(4)交通信号灯优化设计。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中,应对现状信号交叉口的配时效果进行检查,结合交叉口渠化设计对现状交通矛盾突出的信号交叉口信号控制形式和配时方案提出近期改进方案;根据城市道路网建设规划成果提出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设想;并提出远景城市区域信号控制系统建设目标和分阶段实施计划。
三、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评价
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评价的主要目的一是分析交通管理措施如何影响城市交通结构及网络交通流;二是预测交通管理措施下的城市交通系统交通流运行指标;三是分析交通管理方案是否达到预定的管理目标,从而避免交通管理的决策失误,对管理方案的最终确定和滚动调整起决定性的作用。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案的评价过程包括:
(1)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案信息化处理。
交通管理规划方案的评价过程是借助于计算机所进行的交通仿真模拟过程,整个过程必须借助于交通系统分析软件进行。因此,首先必须把城市交通管理方案抽象为计算机能识别的信息,即信息化处理,包括道路网络信息化处理及交通管理措施信息化处理。
(2)交通管理措施下的交通流量分配模拟。
交通管理措施下的交通流量分配模拟是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的核心技术。交通流量分配模拟的关键是交通分配预测。交通分配就是把各种出行方式的空间OD矩阵(由预测阶段获得)分配到具体的交通网络上。通常交通分配模型分为平衡交通分配模型和非平衡交通分配模型。
(3)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案效果分析。
交通管理规划方案评价的指标体系取决于规划要达到的目标。对于某些局域性的交通管理规划方案(某个局部区域、某条道路或某个交叉口的交通改善管理方案)的评价,应从两个方面来评价管理方案的效果:一是对整个城市的总体交通质量改善的评价(如总体交通负荷、平均车速、平均延误、网络交通流的均衡性等几个常用指标),二是重点考虑所研究范围内的交通改善。评价指标可根据方案目标而定。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通过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来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已经为多数城市所接受。但是交通管理工作不应只是忙于解决已经出现的各种交通问题,还应站在战略高度结合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超前研究交通管理对策,即制定交通管理规划,实现长效管理。制定交通管理规划是提高交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炜,徐吉谦. 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应用[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2]巾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GB50220-95)(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24-26.
[3]肖秋生,徐慰慈.城市交通规划,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城市化教案范文6
本教材选自人教版《化学1》必修。该课中的学案是根据学生现有的经验和理解水平,将知识点设置成一系列问题。它体现了教学过程,有意识地对学生用问题启发思维,提供学法指导。在教学思路上,该课的最大特点是不单纯地讲解知识,而是将具体的知识点进行加工,使其向上与化学原理、观念以及方法相链接,向下能落实到应用层面。及时利用化学原理整合知识,适时渗透化学学科的研究程序和思维方法,不仅能使知识条理化和脉络化,消除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散、繁”的现象,而且体现了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给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建立框架。该教学设计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支架,加强了思维方法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发挥优化教学过程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双重功效。
教学具体过程
[引入]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非金属元素Si、Cl,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种非金属元素S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重点是探究其氧化物的性质。
[板书]第四章 第三节 硫的氧化物
[问题]根据原子结构决定元素性质的原理,我们可通过什么来了解S元素的性质?完成学案的第1题。阅读教材第89页,了解单质S的物理性质,完成学案的第2题。
1. 画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通常容易_____电子。
2. 单质硫的俗名为________,是一种黄色晶体,质脆,易成粉末。________溶于水,微溶于酒精,_____溶于二硫化碳。
设计意图:画出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推测S元素的性质,使学生掌握用原子结构思考元素性质的化学思维方法。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去了解单质S的物理性质,培养自学能力。
[问题]常见的硫磺就是单质S,硫磺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可以燃烧。
[教师]回忆S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完成学案的3题。
3.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提问]根据S燃烧的现象,推测SO2的物理性质,完成学案的第4题。
4. 二氧化硫是_____色、_____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液化。
[板书]一、SO2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
设计意图: 根据单质S燃烧的现象, 推测SO2的物理性质, 使学生能很好地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
[过渡]研究物质的性质是有一定的程序的,一般从色、态、味、密度及水溶性等角度讨论物质的物理性质。那么SO2溶于水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并提出SO2的水溶性问题。
[提问]假设SO2能溶于水,如何用实验来证明?完成学案的第5题(1)题。
5. (1)实验目的:证明SO2能溶于水,并说明与水反应后生成的产物的种类。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投影]提供下列试剂:石蕊试液、酚酞试液、澄清石灰水、pH试纸、若干收集有SO2气体试管,数支储有SO2气体的大针筒、品红溶液。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并进行演示实验]将一试管的气体倒放在水中,看到什么现象?往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观察现象。完成学案的第5题(2)。
(2)实验现象为试管内液面_____,说明了SO2的水溶性为_____。试管内溶液显____性,说明SO2与水反应生成了_____。
[板书]SO2能溶于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进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再组织学生讨论方案可行性,演示其中的一种方案。学与单纯地演示实验相比,这样的教学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突出了化学实验的作用。
[提问]SO2与H2O反应生成了什么酸?根据SO2与H2O的反应与CO2相似,完成学案的第6题。
6. 写出C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与H2O反应生成_____,但不稳定,容易分解成________。试写出S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CO2与H2O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讲解]SO2与H2O发生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反应产物是H2SO3,而不是H2SO4。同时,H2SO3不稳定,可以分解为SO2。在相同的条件,能同时往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称为可逆反应,用符号表示。
[板书]2. 化学性质(1)SO2+H2OH2SO3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知识,注重新旧知识的链接。利用学生熟悉的CO2与H2O的反应,来说明SO2与H2O发生可逆反应生成H2SO3。
[提问]刚才我们讨论了SO2的物理性质及与水的反应,现在请大家根据SO2的化学式推测它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SO2是非金属氧化物,它溶于水时能生成酸,这样的氧化物应该为酸性氧化物。
[提问]什么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有什么共同性质?
[学生]讨论
[投影]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具有的性质:
1. 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2. 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3.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
[提问]SO2是酸性氧化物,那它有什么性质?完成学案的第7题。
7. 写出SO2分别与Ca(OH)2、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SO2 + Ca(OH)2 = CaSO3+H2O;
SO2+CaO=CaSO3
SO2 是酸性氧化物
设计意图:复习酸性氧化物的概念及其通性,使学生了解根据物质的类别推测其化学性质的研究方法。注意引导学生区分酸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通性的关系,使学生不会误以为“酸性氧化物就是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
[提问]1.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CO2吗?
2. SO2是一种有毒气体,排放在空气中会污染环境,那怎样处理工厂生产中的SO2尾气?
[学生]回答:SO2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用熟石灰等物质来处理工厂中的SO2尾气。
设计意图:将知识运用于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化知识、进行迁移,使其能将新知识拓展到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并进行自我建构达到内化知识的目的。
[提问]从二氧化硫的化学式的元素组成判断出SO2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那么,现在我们能否换个角度分析SO2的化学式,推测SO2还应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讨论
[总结讨论]从S元素的化合价,判断SO2的氧化(还原)性,完成学案的第8、9题。
8. S元素的化合价有_________四种,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那SO2具有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
9. SO2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讲解]我们可以从S元素的化合价来预测SO2的化学性质。SO2中的硫元素既可以由+4价被氧化到+6价,也可以由+4价被还原到0价或-2价,被氧化时SO2表现出还原性,被还原时SO2表现其氧化性,所以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边讲解边板书](2)
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运用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讲解]我们一般可从物质的类别、中心元素的化合价、特殊性三大角度来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SO2有哪些特殊性质?
[实验]将针筒中的SO2慢慢注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并解释现象。再加热试管,观察现象,解释现象。
[学生]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具有漂白性,但是它不稳定。
[讲解]SO2能与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但这种漂白具有暂时性。我们见过有些白纸放久了会发黄,就是这个原因。
[板书](3)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提问]常见的漂白剂有哪些?
[投影]
常见的漂白性物质:SO2,Cl2,Na2O2,O3,活性炭……
它们的漂白机理:
Cl2,Na2O2,O3――氧化漂白
活性炭 ―― 吸附漂白
SO2 ―― 化合漂白
设计意图:总结认识物质化学性质的三大角度,让学生了解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通过对三类漂白的原理的讨论增强学生对SO2暂时可逆漂白性的认识,并将有关漂白知识进行条理化与结构化。
[过渡]SO2在一定条件下可氧化成SO3,那SO3也是硫的氧化物。
[板书]二、SO3
[提问]阅读教材,回答SO3有哪些物理性质。
[学生归纳]SO3的物理性质。
[板书]1.物理性质:纯净的SO3是无色易挥发的固体。
[提问]SO3也是酸性氧化物,推测它应该具有的性质,完成学案的第10题。
10. 写出SO3与H2O、Ca(OH)2、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SO3是酸性氧化物。SO3+H2O=H2SO4
SO3+Ca(OH)2=CaSO4+H2O; SO3+CaO=CaSO4
[提问]根据SO3中S的化合价,推测SO3应该具有什么性质?
[学生]回答:氧化性。
设计意图:用研究SO2性质的方法来学习SO3的性质,促进学生对研究化学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的掌握。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硫的两种氧化物的性质。SO2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在酸性氧化物性质和处于中间价态的氧化还原性以及暂时的漂白性方面,SO3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在酸性氧化物性质和氧化性方面。我们研究SO2和SO3是从物质类属通性、氧化还原反应和特性的角度来认识,这也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
[提问]这两种氧化物有什么区别?完成学案的第11题。
12. 硫的氧化物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对比如下:
设计意图:用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维方法对SO2和SO3的化学性质进行概括总结,展示了这些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和升华。最后将两种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
随堂检测题
1. 下列物质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A. SO2B. 活性炭C. O3 D. CO2
2. 写出SO2与H2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在亚硫酸溶液中滴加几滴品红溶液,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并说明理由。
4. SO2与湿润的氯气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 )
A. 立刻褪色 B. 慢慢褪色
C. 先褪色,后复原D. 不褪色
5. 用足量的SO2、Cl2分别通入到石蕊试液中有什么现象?若按1∶1的体积比混合后再通入石蕊试液中又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6. 1 mol SO3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为22.4 L,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参考文献:
[1]宋心琦主编.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