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的谚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生活的谚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生活的谚语

关于生活的谚语范文1

1、人类的真正区别是这样的:光明中人和黑暗中人。——雨果

2、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4、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5、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6、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爱因斯坦

7、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戏剧集》

8、生活中唯一乐趣就是忘却。——托尔斯泰

9、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10、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11、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12、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谭嗣同

13、上人生的旅路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14、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15、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

16、一个人要先经过困难,然后踏入顺境,才觉得受用,舒服。

17、生活的情况越艰难,我越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而也更聪明。——高尔基

18、在我生机勃勃的世界里,我容纳了各种已经腐朽的事物。

19、无知的人像白纸那样彼此相似,有识之士像书籍那样各不相同。

20、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21、我们把教育定义如下:人的智慧决不会偏离目标。所谓教育,是忘却了在校学的全部内容之后剩下的本领。——爱因斯坦

22、生活是一个走向厌倦的漫长过程。

23、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尼采

2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普希金

25、恶念越多痛苦越深

26、只有对人类的强烈的爱,才能激化出一种必要力量来探求和领会生活的意义。——高尔基

27、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28、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

29、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30、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31、为了在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罗丹

32、无中不能生有,无缝的石头流不出水来。谁不能燃烧,就只有冒烟--这是定理。生活的烈火万岁!——奥斯特洛夫斯基

33、如果你不必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这世界将是何等出色的一台喜剧。

34、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张廷玉

35、生活,就是知道自己的价值、自己所能做到的与自己所应该做到的。生活,就是理智。——雨果

36、愿你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居里夫人

37、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弗洛姆

38、我们已经误入其中,但并没有真正属于那个世界。

39、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40、细水长流,遇灾不愁。

41、光荣的路是狭窄的,一个人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所以你应该继续在这一条狭路上迈步前进,因为无数竞争的人都在你背后,一个紧随着一个。——莎士比亚

42、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43、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44、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45、能够把我们的才能使用到现实上面,这就是幸福。

46、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歌德

47、与其说小说好像是生活,不如说生活就像是小说。

48、只有两种生活方式:腐烂或燃烧。胆怯而贪婪的人选择前者,勇敢而胸怀博大的人选择后者。——高尔基

49、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50、如果容许我再过一次人生,我愿意重复我的生活。因为,我向来就不后悔过去,不惧怕将来。——蒙田

51、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

52、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肖伯纳

5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欢乐的日子就会到来。——普希金

54、不要慨叹生活底痛苦!慨叹是弱者

55、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罗丹

56、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战胜者。

57、如果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件事,都能使你懂得一个道理,那么,你是一个真正的富有者。——弗兰西斯培根

58、生活就是战斗。——柯罗连科

59、相信生活,它给人的教诲比任何一本书籍都好。——歌德

60、生活,这是一切书籍中第一本重要的书。——罗曼罗兰

61、生活不是静止,而是同静止作斗争,是创作,是创造,是对永恒旧事物的吸引力的永恒反抗。——罗曼罗兰

62、人应该先做他应该做的事情,再做他喜欢做的事。

63、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64、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65、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列宁

66、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67、在生活中是没有旁观者的。

68、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

69、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

70、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71、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72、生活真像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样可口!

73、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74、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内疚。——郭小川

75、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76、健康的身体里有一颗健康的心灵,这是对人间幸福状况的一种简明而又全面的描述。

77、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爱因斯坦

78、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79、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80、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81、社会是一个泥坑,我们得站在高地上。——巴尔扎克

82、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83、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牛顿

84、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85、那些不能牢记着自己的过去的人,命中注定要一再地重复自己的过去。——桑塔雅娜

86、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87、生活的本意是爱,谁不会爱,谁就不能理解生活。

88、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朱舜水

89、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巴金

90、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

91、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

92、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西塞罗

93、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94、接受现实是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唯有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95、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在思

96、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97、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9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关于生活的谚语范文2

1、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爱因斯坦

2、愉快的生活是由愉快的思想造成的。——牛顿

3、异想天开给生活增加了一分不平凡的色彩,这是每一个青年和善感的人所必需的。——巴乌斯托夫斯基

4、一个人,快乐舒畅地作了今天的工作,同时快乐舒畅地迎接明天的工作,是应该受到人们的赞扬和鼓励的。——狄更斯《游美札记》

5、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

6、无知的人像白纸那样彼此相似,有识之士像书籍那样各不相同。

7、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8、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罗丹

9、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尼采

10、生活中唯一乐趣就是忘却。——托尔斯泰

11、社会是一个泥坑,我们得站在高地上。——巴尔扎克

12、如果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件事,都能使你懂得一个道理,那么,你是一个真正的富有者。——弗兰西斯·培根

13、人应该先做他应该做的事情,再做他喜欢做的事。

14、人类的真正区别是这样的:光明中人和黑暗中人。——雨果

15、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戏剧集》

16、能够把我们的才能使用到现实上面,这就是幸福。——巴尔扎克《高利贷者》

17、那些不能牢记着自己的过去的人,命中注定要一再地重复自己的过去。——桑塔雅娜

关于生活的谚语范文3

作者:刘兴友 余欣欣 孙桂芳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第三中学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各维度与厌学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1)。其中学校满意度与厌学的相关最高,其次是学业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家庭满意度、自由满意度和友谊满意度。在生活满意度各维度中,家庭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学业满意度、环境满意度与轻度厌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值均<0.05)。其中,家庭满意度与轻度厌学的相关最高,其次是学业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和学校满意度。友谊满意度与中度厌学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学校满意度、家庭满意度与严重厌学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5)。2.2初中生生活满意度对厌学的预测作用以初中生厌学总分为因变量,以生活满意度各维度为预测变量,对初中生厌学情况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略)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2=0.395,F=88.499,P<0.01)。除自由满意度外,其他维度对厌学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生活满意度对厌学的解释率为39.5%。

调查发现,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各维度与厌学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学校满意度与厌学的相关最高,其次是学业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家庭满意度、自由满意度和友谊满意度。说明生活满意度是影响厌学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来减少厌学现象或缓解厌学程度[5-6]。学校满意度和学业满意度对厌学的影响最大。说明学校自身的原因对学生厌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认真思考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校满意度和学业满意度,从而让学生好学、乐学[7-8]。

调查显示,生活满意度各维度对不同程度厌学的相关有所不同。家庭满意度、学业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学校满意度与轻度厌学均呈显著负相关,其中家庭满意度与轻度厌学的相关最高,其次是学业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和学校满意度;友谊满意度与中度厌学呈显著负相关;学校满意度和家庭满意度与严重厌学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非常复杂。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可能不同,应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9-10]。提示对于不同厌学程度的学生,应关注可能存在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对全面了解学生厌学的原因,寻找辅导工作的突破口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调查发现,除自由满意度外,生活满意度的其他维度对厌学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对家庭、友谊、学校、学业、环境感到满意,对减少厌学现象或缓解厌学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提示应做好以下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客观上创造条件,如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学校管理更科学民主,使学生学业不断进步,同伴关系更融洽,社会风气更好等;二是主观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对各个生活领域的认知评价以及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更合理。调查显示,生活满意度对厌学的解释率为39.5%。说明除了生活满意度外,其他的一些变量也会对初中学生厌学产生影响。因此,减少厌学现象,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12]。

关于生活的谚语范文4

【关键词】 生活事件;自尊;初三学生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and LifeEvents in Grade 3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Zhou Jie ,Bai Liying. Department of Applied Psychology, School of the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self-esteem and life-events.Methods600Grade 3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hosen at randomwere tested byASLEC and SES.Results ①High self-esteem group had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all factors from the ASLEC as the same asthe total score of the ASLEC from low self-esteem group.②Apartfrom the factor of los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correlation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esteem and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tudy stress、being punished、healthadjustment and else 。③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predicted theself-esteem remarkably.ConclusionThere was a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 esteem and life event. The skills and methods on 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Key words】 Life events; Self-esteem; Grade 3 of juniorhigh school students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情感体验,属于自我系统中的情感成分, 具有一定的评价意义,包括了能力与价值2个维度[1]。生活事件是个 体在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紧张性刺激,是客观刺激因素和主观性认知评价共同 作用的结果,它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源对心身健康的产生着影响[2]。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必然会经历负性的生活事件。初三学生本身处于 升学的一个关键时期。本文旨在考察初三学生所经历生活事件与自尊之间的相 关关系,并为初三学生的教育指导工作提出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衡阳市2所普通中学的初三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600份,剔除无效 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为562份,有效率为93.67%;其中男生312人,女生250 人。

1.2 工具

1.2.1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3] 选用由刘贤臣等编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 ASLEC)。该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85,分半信度为 0.88。量表27个项目包含6个因子: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 康适应、其它。ASLEC仅包括青少年时期常见的负性生活事件,被试依照实际 情况选择事件是否发生,若事件发生过,每个项目按照事件发生的心理感受5 级评分。

1.2.2 自尊量表(SES) 选用M.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SES)1965。该 量表由10个条目构成,共4个等级。自尊总分 为各项目得分之和,范围是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并参考韩向 前等对该量表的修订,将第8题改为正向记分[4]。

1.3 数据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了描述性分 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高低自尊水平组在生活事件量表上各因子得分比较 将自尊总分升序排 列,取总分27%与73%的百分位点将初试划分为高自尊组与低自尊组。其中自尊 总分在24分(包括24分)以上为高自尊组,自尊总分在16分(包括16分)以下 的为低自尊组。将这两组不同自尊水平学生在生活事件各个因子上得分比较, 见表1。

表1说明,高自尊水平组在生活事件各个因子及其总分上均显著的低于低自尊 水平组。

2.2 初三学生生活事件各因子及其总分与自尊的相关 见表2。

表2说明,初三学生的自尊水平与生活事件的绝大多数因子都有着非常显著的 负相关。同时,生活事件总分与自尊的相关也极为显著。但是,自尊与丧失因 子相关并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2.3 生活事件与自尊的回归分析 见表3。

表3表明,初三学生生活事件的6个因子只有人际关系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并且 对自尊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

3 讨 论

研究结果表明,高自尊水平的初三学生在生活事件各因子及总分上得分都显著 的低于低自尊组水平的被试。这说明高自尊组的学生似乎经历着更少的负性生 活事件,或者说对那些负性的生活事件有较低强度的心理感受。所以在家庭与 学校的教育中,要尽量的去避免这些负性的生活事件的发生,同时要培养孩子 的心理承受的“强度”或者“弹性”,这样可以增加孩子的自尊水平。除了丧失因子外,自尊与各类其它生活事件因子及其生活事件的总分存在显著 的相关。当今,学生的成绩普遍受到重视,而初三学生正面临着升学的压力, 学业上的受挫极大可能的影响到他们的自尊水平。有研究表明,学习成绩不理 想的学生的自尊一般比较低,并且更回渴望获得学习上的成功[5]。 韩树杰的研究表明了学生的自尊水平与父母的批评等存在显著的相关[6 ],这属于惩罚的范畴。在健康适应方面,也有研究表明青年学生心理健康 水平与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7]。回归分析表明,青少年常见的负性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因子对其自尊有着非 常显著的预测作用(P

4 参考文献

[1]田录梅,李双.自尊概念辨析.心理学探新,2005,25(2):26-29

[2]曾天德.高职护理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2):107-113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 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1:318-320

[4]韩向前.自尊量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中国行为医学科 学,2005,14(8):763

[5]贾蕊,槐玲玲,郭威.初中生成就动机与自尊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 心理学杂志,2007,15(7):642-643

[6]韩树杰,王媛媛,李建伟.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尊的相关研究.中 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6):528-529

[7]冯丽云,王宇中,吴国华.生活事件因素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影响的探讨.中国公共卫生,2000,16(1):4-6

[8]李爱华.中专生心健康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7,13(6):434-435

[9]刘春梅,邹泓.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与自尊的关系.心理科 学,2007,30(3):609-612

关于生活的谚语范文5

和睦能结邻家。

邻居好,一片宝。

邻居好,无价宝。

邻居好,赛金宝。

人到难处邻里来。

得好乡邻胜过亲。

多年邻居变成亲。

隔邻居,不隔心。

好亲戚不如穷菜园。

行要发伴,居要好邻。

千金买户,八百买邻。

非宅是卜,惟邻是卜。

邻家失火,不救自危。

是亲必顾,是邻必护。

一家有事,四邻不安。

和得邻居好,胜过穿皮袄。

荒年无六亲,旱年无鹤神。

关于生活的谚语范文6

关键词:课堂教学 情感体验 主体意识 情境 感情

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情感是随时起作用的一种内心体验。教学活动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就会带着饱满的学习热情,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乐此不疲;反之,他们对学习就会淡漠、被动,看作是一种负担,甚至持厌恶的态度。所以,情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积极作用或是消极作用。积极作用能强化学习、推动学习;消极作用则成为学习阻力,压抑智力的发展。因此,新课标提出,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目标。

一、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放手进行自主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过程。教与学是教学教程中对立统一的矛盾综合体,而在这对矛盾中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学生是学习认识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教学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认识活动的主动性。而情感因素对认识活动又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上必须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使他们从“先生讲,学生听”那种单一的授受关系中解脱出来,改为在教师启发下学生自己去学、主动去学,独立去探讨知识、猎取知识,从中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产生自我肯定的体验,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求知增能活动,而不再是一种强制性的枯燥无味的事情,改变消极、被动和无所作为的状态,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最终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成为学习上能够自立的人。

二、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搭建平台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情境对情感的产生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利用情感的情境性特点,培养情感因素。

1、创设作品的特定情境。我们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教学中情感信息的流程是一个环形结构,它以学生自我感受为基础,教师只是运用自己感受的经验、方法、技巧,指导学生从自身的要求去体验和接受课文的情感,而不是教师直接注入。有经验的教师就十分重视创设情境,善于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使他们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使情感的信息流通无阻,并及时地进行调控、疏导。

2、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学习任务)。事实表明,任何学习的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只有具有这种问题的情境,才能使学生感兴趣。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不断地质疑问难,也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让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的活跃状态,促使他们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去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改变课堂上那种松弛的心理。这些问题的情境应该有适当的难度,这样对学生才有吸引力。 转贴于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有效进行情感体验的基础

要使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真正发挥积极作用,关键在于教师要爱自己的学生。爱是一种内在的体验,表现为一种倾向、一种态度,从而成为行为的一种动力。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达到师生情感和谐。课堂上教师要坚持亲切、热情、平等的讲授态度,采用生动、幽默、形象的教学语言,努力创造出一个轻松、民主、舒畅的学习气氛。比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要鼓励他们大胆讲话,并多肯定、多表扬,再给予指导;在师生共同讨论问题时,要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不同意见的争论中,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只作为一家之言,不强加于学生,要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的意见等等。这样,才能解除学生通常有的那种压抑感,使他们体会到课堂是自己学习的场所、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可以依赖的“向导”。只有创设了这种学习心理上和谐、平衡的“向教性”,学生才会以心悦诚服的真诚态度去迎接教师所奉送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