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兴服务业发展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兴服务业发展前景范文1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服务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集群化的产业发展道路。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因推动现代服务业不断向集群化道路发展,有效借鉴发达地区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经验,发现现代服务业的集群化发展中制约着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实现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127-03
1 前言
现代服务业是随着工业发展程度的不断推进而兴起的,依靠国内外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催生出一批为现代化企业服务的服务型产业。[1]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特点。从现代工业的发展过程和国际产业发展经验来看,集群化发展是现代化产业优化布局的新方向。
近年来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2013年安徽省通过不断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物流、金融、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实现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逾两千亿元,增速达到了17.1%,增速居全国第2位。通信网络、数字媒体、创意会展、动漫网游等现代服务业不断涌现,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产业体系的完善。传统优势的服务业发展和新兴的现代服务业企业的不断涌现,改善了现代服务业产业链的构成,使现代服务业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和产业关联度的不断加深。
现代服务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新兴的企业对于整个地区经济的产业布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就现在的产业发展而言,学习发达地区经验和产业结构升级方向,从产业集群的视角下发掘新的模式和发现现存模式的不足无疑是一种改进产业结构的途径。
2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集群化分析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模式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现代服务业产业部门的不断扩大,迫使产业从事者开始寻求最佳发展模式。近年来,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模式也开始呈现不断趋向于集群化的发展。
2.1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也在不断演进,现代服务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和产业发展环境促使安徽省现代服务业不断走上集群化发展的道路。
2.1.1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必然结果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企业在市场运营过程中必然会走成本最小和利润最大的发展路径。从微观经济主体的角度来看:第一,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大量的相关产业和相互支撑产业的集聚,从而使企业经营成本等交易成本下降。第二,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有强烈的溢出效应。集群化发展可以加深产业的纵深化发展,产业部门内的相互采购形成有效需求。
2.1.2 产业转移政策是集聚的重要动力
产业转移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关企业地区性转移的一种经济现象,产业转移的方向和内容往往带来被转移地区相关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设立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集中落户一批具有特色和发展潜力的现代服务业的企业,通过接收苏浙沪地区的外溢资本和过剩产能,不断拉动新的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增长点,形成制造性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联动发展。
2.2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模式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很好地迎合了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道路,通过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主导企业的作用,带动相关产业和相互支撑产业的发展,增强产业之间的关联度。通过追溯以往的经济发展经验和借鉴现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探究现代服务业集群化的三种主要发展模式。
2.2.1 商贸性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模式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前期,主要凭借着商贸服务和金融服务的发展,主要特点在于迎合市场需求,以商贸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产业集聚区。CBD型产业集聚区大多建立在城市经济的中心城区,集中布局了高端酒店、展会中心和娱乐休闲场所,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现代服务业集中化的发展模式。而有效需求是地区性商贸金融中心的形成的决定性条件,消费和投资的需求才能形成资本的流动和资金的投入,这些是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的建设的基础。
借鉴国际经验和国内的发展状况,创建地区性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充分挖掘本地的市场需求的情况,建立起适合城市发展的中央商务区,以最高密集度的空间设计来满足城市发展,充分实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目标。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商贸、商务服务业,推动金融服务、文化旅游和会展展览等联动发展,促进中央商务区的合理有效发展,充分提高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发展产量和质量。
2.2.2 生产性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模式
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通过对传统工业注入现代化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从而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工业制造业的共同发展。生产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是为满足生产制造企业的市场需求而产生的,为生产性产业提供研发产品信息、设计制造创意、采购物流方案和市场营销手段等多种服务功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从事工业制造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市场建议、管理理念以及人才技能培训等服务。
集聚区内通过积极引进金融保险类服务行业部门为工业制造类企业的发展运营提供资金和保险业务的支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的问题;通过市场运营管理和需求分析企业的入驻,帮助企业进行专门化的市场分析和进行客户群体的定位。生产业的集聚不仅能够促进生产类产业的发展,也为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安徽省拥有许多传统工业城市,如马鞍山市和铜陵市等,发展受制于单一的工业化发展,对经济和环境形成了一定的不协调性。充分利用生产产业的集聚,改善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传统工业急需的金融业务支持和产品市场化的营销需求,建立起迎合市场需求的现代化物流产业园区和工业发展支持产业园区,运用现代化服务业的支持可以使传统工业焕发新的活力。
2.2.3 现代服务外包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模式
现代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借助于世界资本和国家或地区政府的政策支持,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外包型现代服务业主要指达到国际水平并且具有高附加值的信息类产品,往往集中于软件开发和动画制作的现代化产业。这些新兴的产业大多前期投入较少,依靠专业化的技能和熟练地技术操作完成国际业务往来,借助于政府的政策措施和资本支持往往能推动产业迅速成长,并形成专业化发展的产业集聚区。
安徽省的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较晚,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设施的发展,政府优惠政策和相关产业的改革为安徽省的现代服务业外包迎来了发展的重要时机,不断加大对技术的投入和改进传统的管理理念,促使通过加强对技术的投入和对管理理念的创新,建立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外包产业园区。通过促进一大批中小型服务外包公司迅速兴起,初步形成软件信息系统研发、动画创意制作、数据分析和其他的信息类的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建立起产业连锁反应链条,统一推进地区性的技术和信息贸易的建设,加速地区的经济发展。
3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问题
近年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已成为一个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安徽省现代服务业产值近年来不断增长,充分发挥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吸收就业的作用。然而,安徽省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存在着许多亟待处理的问题,制约着产业的现在的发展空间。
3.1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均衡
3.1.1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地域分布不均
安徽省目前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合芜蚌地区凭借固有的经济优势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截止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合肥有892家,芜湖有218家,蚌埠有193家,马鞍山有162家,四市合计占全省55%,其他12个市仅占45%,合芜蚌地区加上马鞍山市占到了55%以上,其他城市仅占剩余的45%。空间结构设置的不合理使得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联动性不足。
3.1.2 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聚效果差
近年来,安徽省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众多的小微企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主体,占到了现代服务业的企业数量的九成以上,小型企业的创造性较强但集聚性效果不佳。且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多是同类产业集聚,缺乏功能性的产业集群,产业链条上相关企业的联动发展的功能性集聚效果较差,同类相关的产业过多集聚会带来供给过剩,需求不足,往往会造成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的效果难以发挥。
3.2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协调
3.2.1 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缓慢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2013年全年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增长了近15个百分点,达到了千亿元的营业收入水平。但是新兴现代服务业行业部门增速没有达到预期,如科学技术研究部门的营业收入增长速度仅为8.1%,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等行业部门的增速在新兴行业部门类增长较快,仍低于整体行业发展近3个百分点。
3.2.2 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联动发展不足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生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也没能充分发挥潜力,安徽省的工业发展的历史较长,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生产性企业,而近年来安徽省关于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模欠缺,没能充分发掘制造业的优势带动生产业的发展。
3.3 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欠缺
安徽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处于发展阶段,人才的流入和发挥人才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现代服务业是科技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安徽省的人才成长环境还比较欠缺,造成省内大量的知识和技术性人才流出。企业人才培训环节也是企业发展的短板,企业往往无法在短期内衡量人力资本的收益作用,人力资本的投入不足。
4 安徽省现代服务业集群化发展的解决措施
安徽省近年来的经济发展迅速,如何近一步提升产业的可持续性和加速经济转型成为重要议题。现代服务业是是各地区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战略选择,充分发掘现代服务业的潜力,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优越的发展环境,加速推进目前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模式的完善。
4.1 统筹规划,加强功能性集聚区的建设
现代服务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是近年来产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区域之间的总体经济发展存在一些差距,区域发展的协同并进往往存在一些困难,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来不断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布局和结构,促进地区间的共同发展,整体效益的提高。
通过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产业模式的选择,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联动发展和加强集聚区内的功能性集聚。安徽省皖江城市带的设置以及中央商务区、现代物流园、外包服务园等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加强对这些产业园区的功能性集聚建设的指导,促进现代服务业产业内部的协调性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稳步前进。
4.2 支持新兴部门发展,推动产业联动发展
新兴企业的快速发展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且易于形成更强的产业结构和优越的产业发展环境。鼓励科技研发和工业设计等行业的发展,为科技产品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推进现代化物联网的建设,更好地促进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推进现代化商务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够充分发挥新兴的现代服务业的产业链的衔接。
传统的制造业发展仍然是安徽省目前的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于为传统工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优势。促进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的集群化发展,能通过引入金融服务行业能够为传统的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也能够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集中市场研究、运输仓储、营销策划等各方面的服务产业部门,能够使生产业与工业制造业相互联系、相互发展。
4.3 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现代服务业具有专业化和创新性的特点,人才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的产业要求在于不断加强员工技能培训,积极引进现代化服务业发展的紧缺性人才,促进人力资源的发展,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安徽省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吸纳和引进优秀的人才,并且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优越的职场环境和职业发展前景。完善校园人才培养体系无缝对接目前的社会型人才需求,多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能够为现代化的产业发展提高不同类型的人才,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人才建设的工作。追随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促进安徽省内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代文,秦元建。基于产业集群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03):123-125.
(2)裴长洪,谢谦。集聚、组织创新与外包模式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理论视角[J]。财贸经济,2009(07):5-15
(3)何骏。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突破口以上海为例[J]。经济纵横,2008(03):77-79.
(4)程利华。安徽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及在全国的地位[J]。中国统计,2012(11):40-41.
(5)张益丰。生产业产业集聚的有效形成:鲁省证据[J]。改革,2013(11):55-64.
(6)崔日明,李丹。我国现代服务业演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对策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1(12):37-41.
(7)朱吉玉。安徽崛起之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J]。绥化学院院报,2013(8):126-130.
新兴服务业发展前景范文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扩大)会议和市精神,牢牢把握“放大桥港优势、转变发展方式”这一工作主题,以服务民生和促进产业升级为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国家“扩内需、促发展”的政策机遇,提升改造传统服务业,培育壮大新兴服务业,抓紧规划编制,加大有效投入,加快载体建设,努力实现服务业与城市建设、产业集聚和全面小康的良性互动,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优。
二、工作目标
年全市服务业工作的奋斗目标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28亿元,增长16%,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4.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亿元,增长23%;新增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20家;服务业地税收入增长19%;服务业规模以上投入34亿元,增长26%。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居前列。
三、工作举措
(一)以产业配套为目标,积极发展生产型服务业。
1.主动配套先进制造业。以制造业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为契机,更加突出生产服务,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的双轮驱动。围绕产业链,加快引进、建设涵盖研发、设计、交流展示、商务资讯、贸易、培训基地、标准设定、检测、总部基地等服务项目。鼓励工业企业将研发机构从生产环节中剥离,充分发挥市内各类企业技术、研究中心作用,实现“科技与经济”、“成果与转化”、“产品与市场”三个环节的无缝对接,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重点推进科技创业园建设,着力招引项目入孵,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抓紧经济开发区电镀中心、物流中心建设,为电子信、精密机械企业生产提供配套服务和技术支持。
2.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抓住大道、开发和铁路建设契机,以“两区三园一带”为载体,瞄准这一国际物流中心,重点规划建设物流基地、大桥桥头堡物流园区、开发区公共保税仓库,整合各类运输方式,发展多层次、多方式集疏运。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强物流供应链管理,提升物流专业化、社会化水平。
(二)以服务民生为重点,抓紧发展现代商贸业。
3.加快商业圈建设。抓住世博会契机,引导和提升消费层次,调整完善市区商业网点规划,抓紧制定中心镇商业网点规划,实现市区中心商圈、镇乡(园区)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网点空间布局全覆盖。配套崇大桥开工、开发和“两区三园一带”建设,构建新的城市副中心和商业次中心,尽快完善商贸、文化、教育、卫生布点规划,形成与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开发配套的新商圈。重点加快工业园商务中心建设,推进精细化工园、船舶工业带商业配套建设。
4.着力培育专业市场。按照“产业推动市场,市场带动产业”的思路,大力发展与区域板块经济相配套的专业市场。不断壮大电动工具、水产品批发等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专业市场,积极培育农产品、建材、钢材、苗木、畜禽等一批专业市场,争取再创1个省级专业市场,2-3个市级专业市场。加快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中心。继续推进规范化农贸市场建设,确保今年年底前各镇乡均完成至少1个规范化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
5.深入拓展农村市场。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引导流品牌企业进农村开设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标准超市、便利店、早餐店、维修店等,大力推广便民服务连锁经营。鼓励“一店多用”,加快与供销、邮政、电信等网络的结合,扩大经营品种,增加服务项目,确保年内村级覆盖率达80%以上。扎实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充分利用国家和省的扶持政策,扩大农民家电消费,为我市农民提供更多实惠。
(三)以优势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
6.抓紧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深入挖掘独特的文化,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科学编制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确定旅游业发展定位和布局。等承载重点旅游开发项目的镇乡要把旅游规划纳入镇乡规划盘考虑。以“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融合为方向,将景点建设与生态、商贸、会展建设结合,将旅游观光与休闲度假、购物娱乐、商务活动结合,延伸旅游产业链。
7.逐步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星级酒店建设组织推进力度。在市区重点推进博圣广场星级酒店项目建设。在工业园、精细化工园、船舶工业带重点建设一批商务酒店和餐饮集中区。等旅游点规划镇乡,要在完善交、住宿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重点规划建设特色商业街区,大力发展特色餐饮、特色市场,培育餐饮龙头企业和连锁经营品牌店。
8.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加强特色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打造“海韵”旅游品牌和“北”城市特色。抓紧项目申报,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扶持,鼓励农庄、山庄、生态园等现有项目创等级旅游景点,积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加大项目招商力度,高起点规划开发圆陀角湿地旅游度假区;依托渔港风情、海鲜美食,规划建设渔港风情休闲区。加大重大旅游项目实施力度,重点跟踪等项目的深度规划和建设进度。发挥“海洋之乡”、“教育之乡”、“版画之乡”的品牌效应,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积极培育文化品牌。
(四)以优化产业为导向,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
9.积极引导知识服务业集聚。围绕经济结构优化要求,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和科技人才兴办科技服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服务外包、商务会展等各类新兴服务业。加强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科技创业园等科技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提高孵化服务能力。关注新区等知识、人才、技术集中的区域,重点引进龙头企业到我市设服务外包点,推进产业集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力争年内在服务外包上有所突破。
10.大力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围绕城市品位综合提升要求,大力发展信息咨询、项目管理、科技服务等咨询管理类中介组织,会计、税务、审计等经济鉴证类中介组织,资产评估、证券、风险投资等金融服务类中介组织,律师、仲裁、公证等法律型中介组织,文体、教育、旅游等文化娱乐服务型中介组织。各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引导管理,促进本地中介服务企业健康发展。
四、组织领导
(一)完善组织机构。调整充实全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在市发改委。各镇乡、园区都要建立由分管负责人挂帅的服务业工作班子,配备专人负责本区域内的服务业组织推进工作。
(二)确定发展规划。依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科学编制、不断细化全市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和空间布局。各镇乡、园区根据各自产业发展特点,围绕全市总体规划,制定本区域服务业发展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加快形成充满活力、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
(三)加强政策引导。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在税费征收、金融信贷、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大对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用于引进和扶持重大项目,培大做强龙头企业,增创服务品牌,开拓新兴产业。同时,过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吸引银行信贷和民间资金更多地投向服务业,促进银企合作,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优化人才政策环境,把培养和引进服务业人才纳入全市人才工作计划,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新兴服务业发展前景范文3
【关键词】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影响因素;发展战略
一、引言
2007年1月14日,中国和东盟10国签署《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意味着中国和东盟各国将逐步减少服务业准入限制,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为充分发挥《协议》对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制度保障作用,推动中国及东盟各国服务业发展,各成员国应根据自身服务贸易竞争力状况,确定自由化进程。因此,分析和研究东盟各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尤为重要,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二、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1.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总体规模上看,近20多年来,东盟服务贸易总额由1990年的5710①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36940亿美元,额数增长了5倍多;总额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份额由1990年的3.57%上升到2009年的5.69%。东盟服务贸易的出口额由1990年的2880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17760亿美元,额数增长了5倍多;出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的份额由1990年的3.45%上升到2009年的6.10%。东盟服务贸易的进口额由1990年的2830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19180亿美元,额数增长了5倍多;出口额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的份额由1990年的3.69%上升到2009年的5.30%。
由图1、图2②可以看出,东盟服务贸易规模在1997年以前增长缓慢,由于1998年的经济危机影响,贸易规模有所下降。在近10年来,东盟服务贸易总体规模大幅度提高,增长速度很快。在2009年受次贷危机影响,贸易额有所下降。
东盟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在1990年到1997年迅速上升,1998年受经济危机影响有大幅下降,但很快恢复上升趋势,并保持了稳健的比重和上升势头。从总体上来说,东盟服务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逐年增加。
2.东盟服务贸易保持了强劲的增长趋势。从服务贸易增长图(图3)可以看出,东盟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在大多数年份均大于世界服务贸易增长速度,平均增长率高于世界增长率,说明东盟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显着。除去1998年金融危机和2009年次贷危机的影响,东盟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基本保持在10%以上,1994年和2004年增长速度超过25%。2007年《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定》的签订更是为东盟服务贸易增添了巨大的动力,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使东盟服务贸易加速发展。
在东盟各国中,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服务贸易总额增长速度较为明显,具有很强的增长潜力。
3.东盟各国服务贸易规模不均。虽然东盟各国服务贸易在20多年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都显示了平稳的上升趋势,但是各成员国的服务贸易额,无论是出口还是进口,差距巨大,出现严重的不均衡状态。
以2008年为例,新加坡的贸易总额达到1835亿美元,远远超过其他各成员国家水平。依据服务贸易额比重、增长速度以及增长潜力,可把东盟各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贸易规模最大的新加坡;第二层次为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第三层次为文莱等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国家。
4.从东盟各国服务贸易总体分类来看,东盟传统服务贸易行业如旅游,运输仍占主导地位,集中在资源禀赋有事部门和劳动密集型部门。此外,新兴的服务行业有着较大的潜力,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其中进口以其他商业服务,保险和特许权利使用费和许可证费;出口以其他服务行业,金融服务和通讯服务贡献较多。
从东盟各国服务贸易分类结构来看,东盟各国的产业各具优势。新加坡、马来西亚在航空运输服务、金融服务、酒店和会展服务等方面优势明显,泰国的旅游服务业独具特色,竞争力较强。东盟各国中,新加坡服务贸易领域主要集中于知识含量高的新型服务业:如通讯、金融、信息及技术、其他商业服务等。其他国家都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服务贸易领域:如旅游和运输业。除新加坡外,各国总体处于逆差状态,但在旅游及传统服务贸易部门具有竞争力,如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服务出口以旅游业为主,除旅游,其他服务贸易有明显顺差外,知识和资本密集型较高的服务部门均出现逆差,这和各国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经济发展阶段和政策鼓励密切相关。
5.东盟各国服务贸易发展滞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用商品进出口额与服务进出口额的比例来衡量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匹配度。世界总的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的匹配度较为稳定,而东盟国家除印尼的匹配度较为稳定外,其他国家比例较大,变化较大,说明大多数国家处于服务贸易的发展期,发展的空间较大。
此外各国的匹配度都有所上升,表明货物贸易的增长高于服务贸易的增长。无论从总数、份额还是质量上,除新加坡外,各国的服务贸易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而且明显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多数国家服务贸易多年处于逆差状态,与各国总贸易顺差形成了鲜明对比,表明多数国家的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在国际交换中还处于低层次水平,同时也意味发展的空间较大。
三、东盟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东盟服务贸易回归模型
选取如下宏观变量对服务贸易进行实证分析。我们用自变量服务业发展水平、货物贸易发展水平、FDI规模、东盟经济规模来解释因变量东盟服务贸易总额。
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本文中,我们采用服务贸易出口增加额代表服务业发展水平,用东盟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代表货物贸易发展水平,用FDI流量代表FDI规模,用GDP代表经济规模。数据来源于东盟UNCAD数据库,以1980—2008的数据为样本,用计量软件EVIEW3.1对建立的方程进行回归,结果
说明模型对于样本拟合程度较好,针对,对于给定的显着水平=10%拒绝原假设,检验通过。对于给定的显着水平=10%对应的统计量均大于,检验通过。
以上检验结果说明自变量,联合起来对于因变量的确有显着影响。检验通过说明各自变量分别对于因变量也有着显着的影响。
转贴于 2.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由于本文所采用的样本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所以有可能出现“伪回归”情况,故要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检验,从检验结果来看,在不同的显着水平下,每个变量的的检验统计量均大于相应临界值,说明服务业发展水平、货物贸易发展水平、FDI规模、东盟经济规模和东盟服务贸易总额序列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由于上述序列存在单位根,我们分别对服务业发展水平、货物贸易发展水平、FDI规模、东盟经济规模和东盟服务贸易总额的一阶差分和二阶差分别做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为一阶单整不存在,一阶不平稳,二阶单整。
3.协整检验
根据协整思想:多个非平稳经济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式平稳的。为了检验服务业发展水平、货物贸易发展水平、FDI规模、东盟经济规模和东盟服务贸易总额是不是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我们需要做协整检验。本文采用EG检验法,证明对于残差在10%的显着性水平下可以认为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从而说明服务业发展水平、货物贸易发展水平、FDI规模、东盟经济规模和东盟服务贸易总额存在协整关系,他们之间有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即说明上述回归方程合理。
4.结论分析
由回归的参数可知,服务业发展水平、货物贸易发展水平、FDI规模、东盟经济规模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水平有着密切联系,呈现正相关性。其中,服务贸易出口额每增加1百万美元,服务贸易总额平均增加0.154392百万美元;货物进出口总额每增加1百万美元,服务贸易总额平均增加0.054849百万美元;FDI流量每增加1百万美元,服务贸易总额平均增加0.671628百万美元;GDP每增加1百万美元,服务贸易总额平均增加0.089456百万美元。由此可知,在影响东盟服务贸易水平的四个因素中,FDI规模的影响力最大,其次是服务业发展水平,经济规模次之,货物贸易发展水平影响最弱。
四、东盟服务贸易发展战略
东盟应当积极推进服务贸易重点领域的发展,继续扩大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项目,大力促进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金融、保险等重点部门的出口,逐渐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扩大服务贸易规模,提高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加快服务贸易发展速度。
东盟各国独特的自然、文化景观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各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但是传统旅游业也已发展成极具竞争力的势态,因此,在旅游业服务方面,东盟国家应致力于开发有差异化、创新性的旅游服务,如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等项目,走出一条有本国特色的道路。
此外,东盟国家应当积极有效地扩大旅游开放、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国际合作将旅行社人力资源培训、信息系统开发管理、酒店洗衣、绿化等附加值低的环节进行服务外包,提高旅行社管理水平。大胆开展合资开发旅游资源,利用外资调整旅游业的投资结构,开展东盟旅游服务链,形成东盟国家之间的旅游连锁。
从目前来看,东盟各国计算机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计算机信息服务产业对于服务贸易影响微乎其微,除新加坡,东盟各国在计算机信息服务领域的竞争力水平都较弱,急需加强和提高。
服务贸易的核心是技术服务贸易,而计算机信息服务业正是属于附加值较高的新兴服务业,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计算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将会大大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还会对其他其他行业提供新的商贸机会,因此,计算机信息服务业是东盟重点开发的优势服务业。东盟国家可以通过政府的直接投资、对风险基金设立的引导、协助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建立等措施,充分调动科技发明者的积极性,营造出一个有序的科研体制。此外,东盟各国应当制定优惠政策,引导FDI集中而有效地流入计算机信息等高附加值的行业,促进服务外包出口。
《中国一东盟服务贸易协议》标志着中国与东盟10国进一步发展双边投资,更广泛地开放服务市场,但是,目前东盟成员内部在对待外资方面采取的服务贸易政策差异较大。东盟成员国也应该进一步进行政策调整,以便扩大与中国的服务贸易投资与合作。
站在应对全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战略高度,只要中国与东盟各国都能着眼于长远利益开展合作,做好制度建设和政策协调,我们有理由相信双方的服务贸易将迸发出巨大的活力,双边服务贸易合作的前景一片光明。
注释:
①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库整理得到.unctadstat.unctad.org.
②数据来源:本文所有数据均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库整理得到.unctadstat.unctad.org.
参考文献
程大中.国际服务贸易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查贵勇,陈霜华.中国和东盟五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分析[J].东南亚研究,2009(1).
新兴服务业发展前景范文4
周方影,女(1992.03-)安徽省宿州人,西南大学,含弘学院,经济学,本科。
摘要:渝中区作为重庆市经济发展中心,其CBD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重庆市经济的发展。文章通过对重庆市CBD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对渝中区CBD服务业进行调查,运用SWOT法分析得出渝中区CBD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人流量和客运流量大、交通状况难以组织,现代服务业所占比例小、传统行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卫生环境差、城市环境有待改善。并结合相关发展案例为渝中区服务业发展提出了改良投资环境、完善商贸功能、优化产业结构三个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渝中区;服务业;SWOT法;建议
一、重庆市CBD系统形成与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CBD系统逐渐形成并成为了城市化、产业经济的重要衡量指标。重庆市渝中区位于两江汇合之地,有利的区位使其迅速发展成为商品集散地,而解放碑更以其独特的区域优势成为了重庆的中心商务区。三峡工程的确定,特别行政区的设定,重庆市抓住机遇,城市化迅速发展。近10年来,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一)经济总量成倍增长。(二)产业结构变化显著,第三产业逐渐替代一、二产业,重庆经济走上了多元化经济发展。(三)人均GDP达39256.59元,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重庆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给CBD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形成了以渝中区为中心,江北区、南岸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为副中心的CBD系统格局。其中解放碑商圈作为整个重庆CBD的极核区,汇集了90%以上的驻渝外资银行、商业银行市分行和所有的政策性银行的市分行,云集了四分之三的保险机构、驻渝所有票据(专营)机构、证券法人机构、分公司及管理总部,以及重庆50%的证券营业部。较快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商业用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商业用房利用率,提高现代服务业水平,取得最大社会经济效益,对解放碑以及整个渝中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重庆市渝中区CBD现代服务业集聚现状
(一)渝中区解放碑现代服务业企业入驻概况
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概念为理论,提供高质量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新兴领域。主要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咨询业、商务服务,居民服务,教育培训等行业。现代服务业具有产品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小、环境污染小的优点,其发展水平成为了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重庆直辖后,渝中区解放碑商圈CBD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大量企业纷纷入驻。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对解放碑中心附近几大楼盘进行统计,入住该区域的各类法人单位346家,其中现代服务业企业达206家,所占比例达59.54%,具有明显优势。
对现代服务再次进行细分,可以知道商务服务业企业有116家,所占比例为59.49%,在现代服务业中数量最多,对经济贡献最明显,而其他服务业中,教育服务业只占8.72%,网络服务业只占有2.05%。
由此可以看出与其他产业相比较,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了渝中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重庆经济发展迈向了更高的台阶。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大不足,可以看出商务服务业占据现代服务业大部分,可是与此相比,网络服务业作为21世纪新兴行业,其发展水平仅仅占据了2.05%,远远落后与其他行业。
(二)渝中区解放碑的SWOT分析
SWOT分别代表了战略的内部因素:strength(优势),weakness(弱势);外部因素: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通过对渝中区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渝中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以及核心竞争力。
1.优势
(1)渝中区地处重庆市的几何中心,位于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具有西部地区最大的客运和货运码头,交通发达。
(2)渝中区是重庆的信息和文化中心。渝中区云集了重庆市主要的新闻媒体、网络媒体、邮电通信等机构,各种信息资源集中于此。渝中区作为重庆的‘母城’,三次建都、四次筑城,悠久的历史使其成为重庆文化的‘根’和‘源’,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也促进了当地文化产业的繁荣。
(3)作为重庆的金融中心,渝中区汇集了90%的国内商务银行,金融发展态势良好,是全市金融最活跃的地区。
(4)渝中区市场化比较成熟,重庆作为中国城市组团式发展的典型代表,再加之渝中区凭借其为该市政治中心的政策优势,得到了相较于其余地区的发展优势。因而解放碑作为其中心商务及金融中心,具有较早的发展历史和更加优良的外部坏境,市场也就更加成熟,并为南岸区,江北区等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2.劣势
(1)人流量和客运流量大,交通状况难以组织。
(2)现代服务业所占比例小,传统行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3)卫生环境差,城市环境有待改善。
3.机会
(1)重庆直辖后,国家对重庆经济发展给予最大的经济资助和政策支持,给重庆经济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2)重庆市政府对于渝中区的发展高度重视,2007年7月,重庆市经贸委将渝中区确定为‘服务贸易示范区’,2008年,被商务部授予‘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给渝中区服务外包发展带来机遇。
(3)渝中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也将大大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4.威胁
(1)来自于江北区、南岸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等四个副中心的竞争,特别是沙坪坝最近几年飞速发展,势必给渝中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冲击。
(2)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改造等)阻碍了正常经济发展。
(3)商务区建设投入大,资金筹集难度大。
三、渝中区总体评价与发展前景规划
从大的角度上看,渝中区作为重庆市CBD的中心,与其他副中心相比优势明显,其发展前景广阔,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由于渝中区是重庆市首批经济发展试点,现代服务业发展较早,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与北京朝阳区CBD、上海陆家嘴CBD齐名的重庆解放碑CBD。重庆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渝中区特别是解放碑商圈的发展,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科学的布局,使得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日趋完善、设施更加先进、环境更加优美,形成具有较强集聚、辐射力的经济中心,进而带动整个重庆经济的高速发展。
四、对重庆市渝中区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一)改良投资环境
为了扩大招商引资,强化区域内商务功能,当地政府必须积极响应起来,通过放宽投资领域,简化繁琐申报程序,通过全方位的优惠政策吸引招商项目。同时当地政府也需要积极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解放碑CBD的功能,给企业提供各种配套设施,以最完善的服务最大程度上吸收外资。
(二)完善商贸功能
对于服装业和食品等传统服务业,要改变以外商业业态,通过引进一批有规模、有影响的知名企业,扶持当地有名气的地方企业,形成如八一路‘好吃街’等具有一定规模的经营模式。同时应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尽快实现商务办公大厦的电子化、自动化,提高服务效率。
(三)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调查整理分析,可以得出解放碑CBD传统服务业仍然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尽管现代服务业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可是仍然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应该加大现代服务业的投入,加快产业转型。同时需要引进软件开发、数据加工、通信企业,加大对信息技术企业的扶持,改善通信行业所占比例小的局面。(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本科生科技创新基金)
参考文献
[1]廖益.对重庆市渝中区CBD建设的思考[J].经济师.2005,(9):270-271.
新兴服务业发展前景范文5
廊坊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现代服务业是廊坊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迅猛发展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廊坊市的商贸发展战略以及区域日新月异的变化,已经使廊坊市政府提出的“打造现代服务业走廊”这一战略布局初现雏形。廊坊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廊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12.0亿元,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2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880.2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557.6亿元,增长11.3%。2012年4月,廊坊市广阳区28个重点项目集体开工,总投资213亿元。其中,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三产项目,总投资达到203亿元。现代服务业在广阳区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廊坊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现代服务业定位于高端市场,优先发展生产业,加快发展生活业。在金融保险业中,以引进多种金融机构为重点,加快发展银行、证券、保险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后台服务;在网络经济方面,大力引导家具、建材、食品等大型专业市场,建立现货网上合约交易、网上银行结算、第三方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网上交易平台,突破地域空间、交易对象和交易时间的局限,扩展市场辐射力;在康体休闲产业中,依托廊坊分布密集、品质优良的地热温泉资源,全力培育以温泉为重点的康体旅游产品和旅游景区,重点推进投资300亿元的霸州国际老年温泉健康城项目、投资16亿元的天赐温泉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同时开发农业观光园、农业采摘园、农业生态园为主题的农业生态观光项目,打造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特色的乡土民俗休闲产业建设;在现代物流方面,重点培育燕郊、廊坊、霸州三大物流节点和燕郊开发区、廊坊开发区、广阳、霸州、文安五大物流园区,基本形成包括交通运输、包装加工、仓储配送、信息网络等多环节组成的现代物流大循环系统,把廊坊建设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物流转换枢纽之一。
廊坊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
现代服务业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的优点,是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廊坊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要依据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重点、有选择地发展适合廊坊的现代服务业。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和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研究成果,产业结构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生产活动以单一的农业为主的阶段,农业劳动力在就业总数中占绝对优势;第二阶段是工业化阶段,其标志是第二产业大规模发展,工业实现的收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逐步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第三阶段是后工业化阶段,其标志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由快速上升逐步转为下降,第三产业则经历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发展过程,最终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对照工业化阶段规律,服务业结构演变同样具有规律性。一般来讲,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以发展住宿、餐饮等个人和家庭服务等传统生活业为主。在工业化社会,与商品生产有关的生产迅速发展。在工业化初期,以发展商业、交通运输、通信业为主;在工业化中期,金融、保险和流通服务业得到发展;在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新型业态开始出现,广告、咨询等中介服务业、房地产、旅游、娱乐等服务业发展较快,生产和生活服务业互动发展。在后工业化社会,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业等进一步发展,科研、信息、教育等现代知识型服务业崛起为主流业态,而且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根据廊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内容,结合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廊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围绕四个方面进行战略建设。
(一)利用区位优势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和新的服务模式
廊坊素有“京津走廊之明珠”的美称,环渤海经济带正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廊坊市地处该经济带的中心区域,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廊坊应利用区位优势拓展新的服务领域和新的服务模式,在新的服务领域中,要突破消费业,适应现代城市和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形成新的生产业、智力(知识)型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的新领域。在新的服务模式下,通过服务功能换代和服务模式创新产生新的服务业态。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提升民生改善的各项指标,推动廊坊服务业的升级改造,促进廊坊市产业的合理布局。
(二)增大现代服务业比重
“十二五”期间,廊坊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由2010年的35%达到2015年的4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要由2010年的14%上升到20%。这就需要廊坊不断深化改革,强化需求导向,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与效率,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与其他行业相比,现代服务业潜在需求大,发展空间广阔,在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廊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发展信息咨询、金融保险、商业餐饮、房地产开发、邮政电信、社区服务、文化体育业等服务业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利用外资发展现代服务业
目前,全球经济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特别是西方国家经济增长出现低迷,而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外商的眼光对准了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盛行,流向服务贸易的外资也日益增长,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外资直接投资的热点。此外,作为WTO的成员国,在外资进入中国服务业的市场准入及国民待遇方面均增大了开放程度,流入我国服务业的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廊坊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及先进的管理经验,引进外资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既可以弥补投入资金的不足,还可以通过引进外资、学习国际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廊坊在知识密集型生产领域的发展,提高现代服务业的科技水平,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新兴服务业发展前景范文6
今天,在倪主席的高度重视和亲自指导下,在我市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期,市政协专门举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服务业”政协委员论坛,邀请各位委员对服务业发展建言献策,这对于提升我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层次,具有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政协举办这次活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各位委员从不同侧面就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思想丰富、思维超前、思路开阔,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对于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市服务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培植税源为目标,呈现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与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市服务业的产业素质还不强,服务功能还不完善。特别是物流、信息、金融、旅游等生产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因此,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听了各位的发言,我有三点感悟。
⒈抓服务业就是抓经济结构的调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是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目前,我市人均已超过美元,达到世纪年代初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处于产业结构的快速变动时期,服务业面临加速发展的大好机遇,服务业开始成为最具潜力的增长点。所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仅顺应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也可以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三次产业的协调并进奠定基础。
⒉抓服务业就是抓综合实力的提升。随着这几年机制的转换、投入的加大,我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夯实,发展的后劲在增强,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财政收入亿元,同比增长。特别是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税收亿元,同比增长,占全市总税收的,占地税收入以上,占国税收入以上。同时,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以上,每年增加近个岗位。服务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就业富民的贡献份额越来越大。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优先发展、率先发展、领先发展,为全市加快“两个率先”、力争“两个提前”,为提升江都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综合实力作出贡献。版权所有
⒊抓服务业就是抓和谐社会的构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其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使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安居乐业。从和谐两个字眼来分析:和,拆开来看,一边是“禾”,一边是“口”,就是人人有饭吃;谐,一边是“言”,一边是“皆”,就是人人有话讲。集中起来,就是民生问题、民主问题。随着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水平的升级,服务业的发展已相对滞后,需要我们以更高的定位、更系统的观点,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在着眼为生产服务的同时,要注重为生活服务、为城乡居民服务,努力扩大城乡服务消费领域,促进物质消费与服务消费的结构转变,不断拓宽新的服务领域,尽快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大力发展家政服务、社区服务、信息咨询等新型业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才能使社会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服务产品更加丰富,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定的基础和保证。
服务业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如何围绕工作目标,发挥产业优势,找准新思路,落实新举措,实现服务业发展新跨越,是值得探讨的课题,这次论坛已作了很好的破解。概括同志们的观点,在今后服务业发展的思路上,我赞同从四个方面努力:
一、立足于“新”,以新的理念统领服务业发展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新的理念是搞好规划的灵魂。目前,市三产办委托南大商学院开始制定全市服务业发展规划。在制订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集中大家的智慧,既要立足江都实际,更要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按照国际化、市场化、系统化等新的理念,建立以新型业态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的框架,注重“两个突出”:一是突出先导作用。解放思想,充分发挥规划对服务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指导作用、对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引导作用。超前谋划城市核心商业圈和鞋业、花木等骨干市场的规划,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品味,增强服务业与一产、二产的联结度。二是突出合理布局。服务业规划的合理布局,就是要使市内生活业和市外生产业各得其所,使服务业场所之间形成系统配套的整体优势。要与城市规划相配套,包括城市组团、街道、社区和居民小区,合理布局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确保居民不出社区就能接受就学、就医、就餐等物质生活消费以及享受文化娱乐、体育保健等非物质生活消费。版权所有
二、着眼于“调”,以结构调整加快服务业发展
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市扬长避短的科学选择,是结构调整的主要取向,是未来可以倚重的增长力量。要在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以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首先,以大市场作支撑。充分发挥我市的区域优势、交通优势和消费优势,加快专业市场建设,积极打造沿江、沿河、沿路专业市场经济带。要以特色产业为依托,在已有基础上,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我市的鞋业、花木等市场,至“十一五”期末,形成亿元市场个,其中超亿元市场个,超亿元市场个,超亿元市场个。其次,以大流通上水平。在促进商贸群体有序发展和创新流通业态的基础上,做大做强龙头商贸企业,不断巩固购物中心、卖场、专卖店和专业公司快速提升的良好态势,重点支持江都商城大型购物中心、世纪联华大卖场的发展,形成江都城市的市场品牌。同时,依托道口、站口、港口,规划建设沿江港区、苏中商贸城、火车站、砖桥道口四大物流园区,加快启动现代物流业,从而形成与产品集群配套、互动的流通集聚。第三,以大旅游聚人气。当今的旅游,人们已经从游览型向参与型转变,应适合旅游者的需求,吸引旅游者的眼球,激发旅游者的兴趣,争取将旅游景点纳入扬州旅游线路,融入扬州大旅游圈,打造“一主两翼”新格局,形成“一水贯通”新体系。着力打造江都“花乡之旅”、“水木仙旅”,形成扬州旅游的“第二方阵”,使旅游业真正能够带动一产、联动二产、拉动三产。配合沿江开发,加快滨江旅游带和芒稻河风景带建设,重点建设“三园一湖”项目(中华水园、引江风光园、现代花木产业园、邵伯湖)。积极引导企业开发以运河、水利为主题的旅游特色商品和旅游文化,配套规划和建设旅游购物街。
三、致力于“联”,以“三资”联动提升服务业发展
开放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机遇,也是服务业发展的最大商机。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活水源头,坚持外资、民资、国资三资联动、各个击破,形成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多种经营方式结合、多种服务形式互补的发展新格局。
乘势而上,全力主攻外资。当前,我市要积极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抢占服务业利用外资阵地,使服务业成为我市利用外资新的增长点。要包装推介我市旅游、市场、商贸、物流等项目,坚持“靓女先嫁”,充分利用优质资源、优势企业嫁接招商,吸引外资合资合作。
因势利导,大力吸引民资。现在,民营经济十分活跃,民间积累丰厚,民营企业家抢摊服务业、举办实业的势头较好。我们要抢抓机遇,把服务业作为全民创业的重要领域,充分挖掘民资潜力,凡允许外资进入的民资都可进入,引导、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股服务业。
顺势而为,努力争取国资。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事业是重要体现。抓住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的政策机遇,力争通过组建教育、卫生、文化等经营公司,盘活余量,包装项目,搭建平台,提供舞台,搞好载体,力争明年吸引国资亿元。把项目建设作为争取国资的载体,象抓工业项目那样抓好服务业项目,真正做到以项目建设推进服务业增长,以项目建设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下一步,重点是跟踪落实好一批亿元以上的大体量项目,特别是国际五金城、五星级酒店等,确保开工一批、洽谈一批、储备一批,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四、强化于“优”,以优化服务促进服务业发展
最具竞争力的环境才能孕育出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必须在优化服务上取得新优势。提高思想认识。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过程,首先是个解放思想的过程。进一步转变观念,开阔眼界,积极引导全社会转变“重农轻商”、“扶工抑商”、“重生产轻流通”的轻商理念,突破固有发展模式的制约,真正把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集约发展的优先选择,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托。转变领导方式。加速发展服务业,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增创优势的重要途径。全市各级组织要把服务业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摆上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三次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各服务行业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转变领导方式,亲自参加调研,研究分析形势,在规划制定、行业自律、培植市场等方面积极提出发展思路,落实政策措施,协调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加强政策扶持。政策是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助跑器、加速器。认真贯彻落实省、扬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纲要》,合理配置资源,落实扶持政策,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整合现有的财政专项资金,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服务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税收扶持政策,培大育强那些发展前景好、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企业。鼓励金融机构改进信贷方式,创新金融服务,支持有条件的服务业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途径,开展直接融资。强化生产要素保障,破解瓶颈制约,在土地、水、电等供给上加强对服务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