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麻雀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麻雀教案范文1
[关键词]教育机智方法问题策略
“教育机智”,单看这一教育术语,似乎很是抽象,它是指一种面对新的突发事件,能够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家苏霍姆斯林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认为:抓住各种生活情景,运用适当的方法,随机应变地进行教学,使教学更生活化,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是教育机智。那么,怎样在活生生的教育教学中做到有教育机智呢?下文通过从自身经历的教学实践中提取的三个典型案例,分析教师应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培养机智。
一、案例描述
案例一:把学生带进自然界
我在教学《秋天的雨》[1]这篇课文时,发现读懂这篇课文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在生活中对秋天的切身感受。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样的?
生:树叶黄了。
生:果子熟了。
生:大雁往南飞。
生:开了。
我发现孩子们回答的都是别人已经发现了的,并已写在书本上的,这些决不是他们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怎么办?我的眼光投向窗外,现在不正是秋天吗?偌大的校园已是满目秋色,秋天不就在我们身边吗?于是,脆领着他们来到操场找秋天。
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欢呼雀跃着在校园里散开。二十分钟过后,同学们带着秋天的快乐和收获回到教室。对秋天有了些自己的感受。
师:现在请大家说说你找到的秋天。
生:草都枯萎了,踩上去软绵绵的。
生:我们还在上面摔跤、打滚,一屁股摔在草地上,一点也不疼。
生:我发现操场上草丛里开满了这种花。(他还采了一些带到班上来)
师:能向大家介绍、描述一下这种花吗?
生:它的茎是深红的,叶子很小,也是深红的,花是粉红的,样子很像桂花,可是它却散发着辣气。(大家争相传闻)
生:我还采到了这种紫色的野花。(举起花来,大家很惊奇地欣赏。)
师:你们可真是有心人。还有与众不同的发现吗?
生:我们几个人跑到围墙边,发现围墙上爬满了扁豆藤,起先我们不知道那是扁豆藤,风一吹,我们才发现叶子里藏着好多弯弯的象小月亮似的扁豆。
生:我发现盖在落叶底下的小草还很嫩,象春天的小草一样绿。
……
孩子们的发现令我吃惊,怪不得有人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秋天已经写在他们快活的眼睛里。应该说他们对秋天已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那么,我就应及时把这种感受引进课文里。
师:轻轻的,轻轻的,趁我们没留意,秋天已经溜进我们的校园里。现在我们再一同去看看《秋天的雨》,跟着作者再次感受秋天。相信你们会和作者一样的喜爱这美好的秋天!
接下来对课文的品读、欣赏时,学生就有了自己的独特见解,这一点体现在他们声情并茂的朗读里。
案例二:教案在学生的举动下改变
教学设计是死的,但是教学的对象是灵动的,教学的过程也应该是灵活的。教育的机智就在于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的情况、学生的表现,及时地调整教学的策略方法。
这一天,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麻雀》[2]后,下课了,我正要离开教室。突然,学生秋萍拿着彩云的书向我跑来,说:“老师,您看!”我拿起书一看,只见课文插图已经沾满铅笔灰,上面添了框儿,还写了许多歪歪扭扭的字。我正要发火,仔细一看,猎狗上方的框里写着:“小东西,我要吃了你!”小麻雀嘴边添上:“妈妈,快救我!”老麻雀上方是:“站住,我要跟你拼了!”看清了内容,我不禁莞尔:这小家伙,想得还挺合情理!秋萍见我半天不响,问:“老师要不要把彩云叫来?”我略一思索,说:“把书还给她,我下午再处理。”只见秋萍拿着书往彩云座位走去,边走边说:“这下你可惨了!”
回到办公室,我拿起教案看了看,下午的任务是分析理解《麻雀》的四~七自然段,总结全文,想着刚才彩云插图上的画面,心中不禁有了这样一个方案:
下午,我基本照原计划上课,但当学到猎狗走近小麻雀时,会适时地问:“请你们替猎狗想想,他这时正在想什么?会说什么?”;当麻雀落在猎狗前让学生做老麻雀的动作,想想说一说老麻雀“绝望地尖叫”会叫些什么?;而猎狗愣住了,他在想什么?有了读的基础,学生对课文很熟悉,当我提到这些问题时,学生表现出空前的热情。现摘录其中的一些对话:
猎狗:“呀,这么小的麻雀,味道一定十分鲜美!”
“太好了,老的也来了,正好填饱我的肚子!”
“太棒了,又来一个送死的,我老小通吃!”
老麻雀:“住手!口下留人!”
“孩子!妈妈来了!”对着猎狗,“我要和你拼了!”
“虽然你很庞大,但我不怕你!就让我死吧,不要吃我的儿子!”(男同学)
“不可以吃我的孩子!”“我绝不后退!”
“就算你吃了我,我也不让你伤害我的孩子!”
猎狗:“这真是只不怕死的麻雀!”
“她怎么不怕死?”
“你不怕我先吃了你,再吃你的孩子?”
“这个妈妈真伟大!”
当学生兴味正浓时,我顺势让大家小组表演了课本剧,并选择了一个表演得较好的小组在班上表演,我在里面扮演了梧桐树。表演结束,课堂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我做了课堂总结:“这节课大家想得合情合理,说得有声有色,表演更是没得说了,我们班可真是人才济济。现在,老师有个特殊的作业:请大家从刚才想的、说的,或自己再想出更好的符合人物角色心理活动的一句话,添在课文插图上,注意保持书本整洁,字迹工整!”
这时,我看看彩云,她正认真地擦去插图上的内容,重新认真编写呢!
案例三:教育无处不在
在学校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偶发事件,这些偶发事件可以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契机,同时也可以以偶发事件为契机进行教学,这就要看教师敏锐的洞察力和善于捕捉机会的能力。
一天下午,挂在我班的“流动红旗”被摘下了。这下,教室里炸开了锅,同学们有的嘟着嘴,有的生气地责怪张三李四,有的流着委屈的泪……见此情景,我心中窃喜,孩子的集体荣誉感被激活了,这是好事,我要抓住这一契机正确引导,让坏成好事。
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了“让流动红旗回来”这几个字,教室里一下子鸦雀无声,孩子们都疑惑地看着我,有的露出了笑意,有的脸上还挂着泪珠却咧开了嘴,有的露出疑惑的神情……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生动的脸,我想,此时手中有相机多好。这时突然一个灵感在我脑海中出现,让孩子们用文字把自己生动的表情描述下来。
我说:“我们来讨论一下怎么让流动红旗回来好吗?不过讨论之前我们做个拍照的小游戏,请你观察一下身边的同学,看看他们的表情,然后分别用一两句话把他们的表情拍下来,每人最起码拍三张像,看谁拍的相片表情最生动,愿意吗?”用一两句话给人拍照,学生从来没有听说过,教室里一下子活跃起来,大家左顾右盼,开始寻找表情生动的脸。
五分钟以后,我设计了一个请小摄影师展示自己的作品的环节,同学们纷纷交流自己刚才“拍摄到的相片”。学生纷纷要求展示作品,连平时不善言表,不愿意发言的同学也站着举起手,生怕漏了自己。一个个生动的人物表情描写,真的就像是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任何时候的任何写作指导,都无法收到这样好的教学效果,因为这是一次写真,真实的事件,真实的场景,真实的情感,真实的体验。
然后,我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如何让流动红旗回来。讨论结束后给了学生一个作业,用日记的形式把今天的事情写下来。
第二天的晨会课上,大家来交流自己写的日记。教室里面的气氛很活跃,学生的日记写得生动有感情,还提了好多让流动红旗回来的好建议。
事后,在作文课上,我们又把这次的事件作为素材进行写作,学生写出了很多好作文。
二、对案例的评析
以上三个教学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首先,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要求我们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3]教材、教案固然要执行,但生活中,大自然的阴晴圆缺、风花雪月,学生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些和学生密切联系,可以真正感悟的资源,不都是可以随时拿来进行教学的吗?在案例一中,我抓住生活中的情景即时进行教学。其次,教师上课,课前的教学设计固然重要,要尽可能的把教学方案设计得完美一点。但是,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案的执行不应该是死板的,教条的,应该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变动和调整。叶澜教授说,要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在案例二中,我不仅关注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还关注学生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图文结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课堂上学生思维、语言都得到了发展,真正展现了生命的活力。最后,生活中这样那样的偶然事件多得数不胜数,有时,这些偶然事件可以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契机,同时也可以以偶发事件为契机进行教学。案例中的偶然的事件,看似是一件坏事,但是因为抓住了契机,运用教学机智,既对学生进行了行为习惯和团队意识教育,又很好地把握了教学机会,使说话、写话变得轻松随意。一面流动红旗让学生通过自我教育,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班集体的主人,教育的主人。
三、案例的启示
乌申斯基指出:“所谓教育机智,缺乏它,教师无论怎么研究教育理论,永远也不会成为实际工作上的好教师。”教学机智成为教师智慧与灵感的代名词,怎样让自己成为“实际工作上的好教师”?怎样成为一个有教育机智的教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第一,如风向标般换角度思考问题
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堂课的备课工作―这是教师课堂教学游刃有余的必备条件。但教案设计好了,不能死按教案上课;处理学生或班级事情时不能总是按老思路思考和处理问题,应像风向标一样,以学生为中心,以关爱为基石,不停转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最优的处理问题方案。
第二,“小”事大处思考
课进行到一半有人提出不相关问题、班级中有人无故旷课、有学生心爱的钢笔不翼而飞……这一系列的事都好似小事。教育机智是爱者的智慧,是使用爱的智慧。如果我们能在这些“小事”面前多长一只眼睛,多留一份心思,对孩子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多一丝关注,把“小事”与学生的成长联系起来,把“小事”做为教育教学的契机,把“小事”和新课程理念联系起来,那么,“小事”就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的“大”跃进。
第三,如海绵般汲取养料
大海之所以深广,是因为汇集百川;花园之所以缤纷,是因为百花齐放;水滴石穿,是因为长年累月的坚持。要成为一个有教育机智的教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我们多阅读书报、新闻,多学习教育理论,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多听课……不停地汲取,久而久之,自然地我们便有了丰富的知识底蕴。古人云“厚积薄发”,当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教育事件时,我们还会束手无策吗?
第四,如牛儿反刍般反思、总结
牛儿长得健壮,是因为它经常反刍食用后的粮草,一遍又一遍地反刍、消化,一点儿、一点儿地提取、吸收养料。反思是理论到实践又上升到理论的必然途径,也是发展教育机智的必然环节。课堂反思有课前反思、课堂中反思、课后反思等,不停地反思使我们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理论归纳出来,成为经验。这让我们有更多的教育借鉴材料,我们还要勤于和善于总结反思收获,加强对经验的反思,通过论文写作、课题研究等反思方式,将那些原本隐藏在我们的实践中的可以更有效指导实践的理论归纳出来。这样,我们也就慢慢地,一点儿、一点儿地成熟起来,有了丰富的实践积淀,在面对各种教育教学现象时,也就自然而然地机智起来,有了急中生智的本领。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在教育教学中成长起来,掌握教育机智,就让我们的课堂和教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参考文献]
[1]秋天的雨.课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1996
[2]屠格涅夫.课标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小麻雀教案范文2
课堂教学实习是培养实习生教师素质的关键环节,因此,对师范生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和教师的指导工作都有积极的意义与价值。
一、实习教师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教学中“心中有教案,目中无学生”
一位实习生在反思日记中写道:“这两天总觉得。我们讲课,考虑得最多的是自己和教案:自己是否表现得不错;一节课能否按计划讲完;是否得到了同学和指导老师的认可;讲完后剩下的时间我该怎么办;讲不完我又怎么办,等等。我们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生们是怎么想的;我这样讲学生能否接受;以什么样的方式讲课学生既感兴趣又学到东西,等等。”另一位同学提到,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不足,不能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作出合理的反馈。尤其是提问后对学生回答的反馈,教育机智缺乏,不能做到师生互动,只顾自己按照教案讲,难以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想法。
在课堂观察和大多数日记中,我们对实习生所提到的这种“心中有教案,目中无学生”的状况也深有感触。这里所说的“目中无学生”并非指教师在学生面前骄傲自大,而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习生更多地是关注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教案设计,而不能随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应灵活有效地调整教学。实习中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扮演着“演员”的角色,这个演员还是一个蹩脚的演员,一个只顾在舞台上背诵台词而不能刻画人物内心的演员。他们在讲台上的全部“台词”就是预设的教案,这个教案是在课前教师靠自己对文本与学生片段的了解而想象设计的。讲台下的学生往往成了他们的道具,在教师需要时便提起一位来与他对一句“台词”。如果这个回答符合自己的预设,教学流程便进入下一个环节。如果不合预定的“标准答案”,实习教师便让该生“下场”而去寻求另一位“帮手”,直到有学生“猜”对了,教师便如释重负,教学流程进入下一个环节。一位实习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提的一个问题可能难了点,一个举手的也没有了!我立刻紧张了起来。这时,我看到一个角落里,一只小手举了起来:太好了!终于有了救星!太好了!”
(二)问题设计缺乏启发性和思维价值
课堂教学提倡对话与交流。对话不是漫无边际的聊天,对参与者来说,它是为了寻求真理与意义,为了达成理解与共识,围绕着共同话题,彼此在真诚地倾听、言说和反思。这种对话的“主题”,或说是“问题”,或是教师设计,或是学生自主设计,也可以是师生共商而生成。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问题很多时候由教师设计、提出,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初次接触教学实践的实习生,在对话问题的提出方面能力还相对较弱。
分析他们在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发现,这些问题普遍缺乏启发性,思维价值不高。例如教学《麻雀》一课,有位实习生曾这样提问过:“老麻雀用自己的什么拯救自己的幼儿小麻雀?”学生只能答“身体”一词,提问覆盖了文中句子的绝大部分,只留下一个窄小的“胡同”让学生去钻。提问没有“不确定性”,信息量为零,没有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因此思维价值很低。
(三)课堂交流缺乏灵感的闪亮、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激荡
从很多实习教师的课堂上我们都能明显地感受到,教师虽然在竭力贯彻“启发式教学”的思想,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学生进行交流。但我们发现在交流中很少让人捕捉到“灵感的闪亮”,感受到师生“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激荡”。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中,教师往往不能从容地倾听学生的回答,并在头脑中迅速判断学生出现错答或偏答的原因,继而进行纠正和引导,直至水到渠成地让学生的理解达到目标水平,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享受一种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的探索发展的快乐。虽然有时实习教师希望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但只是寻求他们帮助证实一个论点,并没有让学生作为一个同等地位的人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一节课下来,实习教师得到的评价往往是备课不充分,课堂引导乏力等。然而,实习教师本人却感到“自己在课下已经尽了最大努力,甚至对课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逗点都进行了推敲和琢磨。”但课堂上仍然时常出现学生反应淡漠或者回答问题不着边际,甚至一部分学生在下面各行其是、思想游离于课堂之外。面对这种无序,教师往往求助于规训与呵斥产生的“威严”,尽管这是自己所学理论中所不倡导的,也是自己内心所不认同的,然而在实际的课堂中却无奈地将其当做了救命的稻草。他们还没意识到或者是还没能力用一节逻辑清楚明晰、内容丰富深刻、引导生动有趣的课堂去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实习教师课堂教学常见问题的成因
为什么实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以上诸种问题呢?
(一)备课质量不高
教师备课是一个备教材、备学生、选择教学方式方法、设计教案的过程。在参与实习生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实习教师备课存在以下问题。
1.绝大多数师范生不能全程通读小学教材,不能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甚至不能通览全册教材,所以很难准确把握所教内容在整册教材、在所教学段、在整个小学阶段中的地位,也不容易把握其重点、难点。即使有教学参考书及网上的大量教案可供参考,有时也看不懂其设计意图,难以吸收为己所用。因此备课时难免出现顾此失彼,“深一脚浅一脚”,甚至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师范生接触小学生的条件极其有限,一般就局限在实习的几周、实习班级内,缺乏对学生的密切接触和深刻理解,因此在信息的舍取、材料的详略处理上缺乏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这一依据。而且备课试讲时一般没有学生。缺乏授课对象,对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存有疑虑的问题缺乏了解,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缺乏心理预期。通常出现的问题是实习生自我感觉备课很充分,但上完课,总觉得离预想的有距离。
3.师范生自己知识储备、知识结构“窄而偏深”的特点不太适合小学生所需知识“宽而偏浅”的特点。甚至对有些知识自
己也把握不准确、模棱两可,凭自己的理解或想象去讲解。
(二)缺乏对教学理论的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
实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出现过多关注教案、忽略学生、应变能力较差等问题,除了通常所说的“备课不充分”这一直接原因外,恐怕还有其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缺乏对教学理论的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
由于实习教师缺乏对教学实践的切身经验和对学生真实的接触与了解,他们往往把教学实际搁置在一种简约有序的理想状态下,认为就像某个化学反应一样,只要提供准确合适的条件,教学就会按照预定程序逐步发生。也有的教师认为,当他们用语言向班级呈现教材时,他们的信息沿着直线到达学生那里。根据这种看法,他们常常在课堂上力求将教学参考书上的知识点讲得面面俱到,甚至是剖析得细腻周到,认为要讲的都已讲到,教(与学)就完成了。事实上,这些看法是没有根据的。真实的教学实践是复杂而变动不居的,不是简单的输出与接受的过程。一位同学在她的课后反思中就这样写道:“课前的教案设计太理想化了,真实的课堂有这么多的不确定性。课堂上有太多的力不从心,头脑中的话无法用语言准确精炼地表达出来,问了问题也不知自己问了什么。”“孩子们课上的问题与答案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是我始料不及的,对他们的问题我不能给予一个令自己都确信不疑的答案,对于他们的答案我又不能给予一个及时而有效的反馈,真是不上讲台不知道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是如此之差。”
三、实习教师课堂教学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分析,我们就实习教师教学的改进提几点建议。
(一)精心备课,充分预设课堂与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决定教学实习质量的关键。因此,首先,实习教师在对教材、文本字斟句酌的同时要有目标意识,整体意识:考虑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课在整册中的地位,在本学段中的位置,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中的作用,时刻提醒自己要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
其次,尽量多地接触学生,可早一点批改学生作业,寻找多条途径,实实在在地去了解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知识层次与接受能力。备课时,根据学生的实际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预想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境,并设计 相应对策。
再次,注意听课、备课与试讲相结合。勤听指导教师的课,积累教学的间接经验,通过对照以发现自己备课、试讲的不足。
最后,仔细推敲自己的课堂语言,让文本真正地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然后将教学的逻辑、内容以准确、简练而且浅显生动的话语展示给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花在教科书上的时间就会越少。”备课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教师依照本学科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搜集资料、处理信息、设计方案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过程。它是在教师熟悉《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和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形成的,应将其视为一项再创造的工程,而不是照本宣科。
(二)联系实际,丰富并深化自己对教学理论的理解
首先,要认识到教学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互动、交往的人际过程。教师与学生是这一过程中的交互主体,实习教师在潜意识里不要把学生作为等待改造的客体而试图去“教会”他们什么,而应在备课、教学过程中把学生视为平等的、可以相互启发、交流的对话主体,在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中相互认识、相互理解,达到共同认识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备课不是为教学规设机械的僵硬的对话的脚本,不是对文本进行理性的条分缕析,而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基本的、宏观的设计,在这种目的明确、整体性的预设下,教师与学生进行真诚、机智而富有成效的交流。
其次,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认清同样的材料以不同的形式包装,会产生显著不同的效果,应该注意到“媒介物是信息”的道理。例如,教科书中的历史和用新闻短片呈现的历史,其效果是极为不同的。此外,教师也是信息的一部分。很多教师可能都有这种体会:在放电影时,教师对影片是否有热情,也会使学生对影片的接受与理解发生差别。教师在使用语言交流时,他会对学生如何接受信息以及接受到什么程度起重要作用。教师要注意将自己的语言转化为儿童易于理解的话语,为了使语言发挥得淋漓尽致,要尽量做到:“(1)说出某种可理解的东西;(2)提供(给听者)某种东西去理解;(3)由此使他自己成为可理解的;(4)达到与另一个人的默契。也就是说,言说者必须选择一个可领会的表达以便说者和听者能够相互理解;言说者必须有提供一个真实陈述的意向,以便听者能分享说者的知识:言说者必须真诚地表达他的意向以便听者能相信说者的话语;最后,言说者必须选择一种本身最正确的话语,以便听者能够接受之,从而使言说者和听者能在以公认的规范为背景的话语中达到认同。”
小麻雀教案范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Abstract: the minority rural area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blem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I think to find out an effective way for minorities in remote rural areas of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fter years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 exploration,, form the “three language teaching, fast rhythm, high efficiency, Le teach music school”education teaching mode,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 Research on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minority
中图分类号: G42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我是一位在少数民族(水族)农村地区执教二十多年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成就也有伤感。现在我就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的感受。
一、存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学生习惯使用的母语(水语),与汉语差异较大,他们在汉文的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是很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是汉语(而不是母语),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首先要把汉文口译成学生熟悉的方言才能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负担。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与学出现了种种现象。
现象一:教师不想教语文,学生不想学语文(教师:备课、批改作业时间长,学生:背诵内容多、作业用时间多)。
现象二:每次知识测试,语文的高分和平均分都不如数学。
现象三:梅育村是水族聚居村,2009年有小学毕业生45人,全部升入乡中学就读。但2010年就有3人辍学;2011年又有2人辍学,究其原因,回答几乎是:老师讲课太快听不懂,学习成绩不好,再读下去也没有用……
从以上三种现象中我们不难发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年级越低,语文越难教,质量越差;教师教语文科难、烦;小学时语文学习不好,影响到中学以后的各科学习,使学生极易丧失学习信心……
二、探索、研究与做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思考着寻找出一条合适少数民族农村偏远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的有效途径。经讨教老教师和自己多方探索,实践,我觉得应该在教学教法上下功夫,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形成“乐教乐学”。
少数民族学生(如水族学生)学习汉语最大的障碍就是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带来的“转换”问题,即把听到的普通话在大脑中“转换”成母语,并经过“筛选”“提炼”才能完全理解,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思维。他们的思维需要“转弯”多,费时也相对较多。水族学生用母语思维,在造句我妈把新书作文中常出现语序颠倒现象。有时还闹出笑话,如水语、汉语直译时,汉语的“今天妈妈去放母牛”,水语为“今天母牛妈放去” 汉语的“楼梯” 水语叫“上上下下”等等。所以,他们在学习汉语时有一个语序由逆到顺的调整过程,且单词还得“对译”。这样,他们听用普通话讲的课时需用较多的时间多次转译调整才能理解。这既影响了他们处理信息的速度,也造成他们语文学习成绩低的主要原因,并且也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思维中转层次多,速度慢,甚至时有思维“卡壳”(不能将普通话译成母语)现象,影响了民族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他们如果不改变用母语思维习惯,就很难适应现代科学思维的需要。因此,帮助少数民族小学生改变用母语思维的习惯是民族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具体教法:
(一)、备课
1、精心备课。除了备好教材,还要备好学生。 在了解学生上多下工夫,掌握每个学生的基础水平,接受能力,个别差异,做到心中有每个学生---因材施教。制定学生的学习目的,布置好学习任务。如上《麻雀》这课前,先让几个同学分别代表麻雀妈妈、小麻雀、猎狗、猎人,弄清内容后,怎样演。
2、精心设计教案,立足教有所别,学有所得,推敲教学细节,优化教学程序,预想教学效果,选定最优教学方案。
(二)、课堂活动
1、在教学过程中用民族语(水语)、本地汉语和普通话相结合,简称“三语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事例作例题,让学生学有所用,如:课文《桂林山水》中的“奇峰罗列”先让学生看看远处的山,然后,让学生用教材上的图片做验证。
(三)、推行“快节奏求高效率”
对刚入学的民族小学生,还得用方言辅助授课,但随着时日的增多,师生都要增加使用普通话的频率、难度。汉语拼音是学习汉语的拐棍,要让他们掌握好,但也不宜做过高的要求。在现实中,许多教师常因学生接受汉语不快而把教学时间不断拉长的现象在民族教学中较普遍。对此现象我们不妨引进“快节奏求高效率”这个概念。
“快节奏求高效率”在民族教育中应按正常教学节奏或稍快些的节奏教授语文课,在完成教材教学的同时,适当加进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简单的水、汉对译练习(或其他民族语言与汉语对译)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加认识的词语应是课文虽暂时还没出现,但是学生却容易认识,且对下一步的学习有用的词语,让他们对这些词有初步的认识,且能对译。如在上《骄傲的孔雀》时,第一课时是解题,接着让学生根据拼音朗读课文。读完课文后让大家说说以下词语的意思:骄傲、炫耀、拖、散步、五彩洒金、迈步、挣扎、丑等,这些词语要让学生分别用水、汉语说出它们的意思,若学生说不出来,教师要帮助他们认识理解。当学生基本理解后,再提出以下词语(课文中没有)自卑、夸耀、吹牛皮、拽、漫步、闲逛、怪模怪样、五彩缤纷、丑八怪等等。通过加强词汇量的积累,为学生用普通话思维打下基础。
“快节奏求高效率”的快节奏、多信息似乎违反了“量力性”原则,增加了学生负担。但要看到学生性格活泼,求知欲旺盛,有的教材内容与他们生活距离太远,说教那些不着边际的大道理往往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减退,慢的教学节奏使他们难以形成最佳学习心理状态。信息量少容易造成他们心理上的放松,紧张度不够则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降低了学习的内驱力,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快节奏求高效率”应该是高效率基础上的快,这快的“度”得在实践中细心观察,认真把握,多多总结经验适时调整。总之,尽力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宽他们对汉文认识的视野,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信息,这是提高他们汉语言实践能力,尽快走上用普通话思维的有效方法。
(四)把课文内容演艺,让师生演一演,边演边说,先用说水语说,再用普通话说,形成“学得乐”。
(五)、从民族教育实际出发,紧跟语文教改浪潮,提倡民族学生对汉语言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力求教得活,
1、 所谓的自主学习即教师应注意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阅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美的乐趣。民族地区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的内容是很多的。教师应常提醒学生做学习汉文的有心人,随时随地学习汉语文。如在看影视时注意听影视中人物对白,积累讲普通话的经验,积累词汇。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以自己的认识思考问题,尝试多思、多问问题。如在上第三册《狐狸和乌鸦》时,在第一课认识生字、词,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后,教师打破课后思考题限制,让学生再读课文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第二课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狐狸会说话吗?听到乌鸦叫是不吉利的吗?狐狸会不会爬到树上吃了小乌鸦?狐狸是好的还是坏的?用水语说狐狸是什么?这些问题虽然有的幼稚可笑,有的跑离课文题旨,但须认真对待。可引导他们讨论或直接回答,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好奇、探究之心,以利养成自主学习、主动探讨问题的习惯。
2、合作学习在民族语文教育中是重要的、很有效的教学策略,应得到重视。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群体间的合作。要从小培养民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合作学习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小学生如何合作学习呢?可让他们合作进行民族语言与普通话间的对译;合作进行对话、朗读训练;小组讨论合作解答问题,自由组合讨论学习心得;同学间合作互评互改作文、作业等等。如在上第六册《赵州桥》这一课的第二课时中,“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一句式较难理解,在老师讲解后,部分学生还是不太明白,此时可让学生同桌间套用这一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话的意思。这样一听一说,说得不全不对的可以补充纠正。经过同桌间的相互提醒、开导,原先不理解的同学终于也弄明白了。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互相启迪。这样,他们心情舒畅,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用普通话交流、思维的兴趣,提高了汉语的学习效率。
3、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策略,也是提高民族小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因为他们只有深入探究,主动求索,才会有所“见”可抒。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还可试着让学生将优美的少数民族民歌译成汉语(量不可太多),让他们在感受美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励学习信心的同时尝试、探讨母语与普通话的异同,开发习作资源,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如在第十册学习了《古诗两首》后,告诉他们一些古诗乍见时觉得很难懂,但读懂后却让我们感到这些古诗很美。当地也有不少优秀民歌,教师让学生把平时听到长辈诵读的当地民歌,用母语念出他们熟悉的民歌,然后让他们把这些民歌译成汉语。学生们兴趣很浓,在老师的启发下,很快译出来了。通过探究学习,获得对汉语言更深广的认识,克服用普通话思维时的障碍,也使他们得到学习汉语的乐趣。
三、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