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考作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河北高考作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河北高考作文范文1

一、过渡句

很多考生往往在写完议论部分后就直接进入了举例子部分。其实不然,如果这个时候能够有一个自然的过渡,可以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流畅,提升整篇文章的档次。常见的举例子过渡句式有如下这些:for instance,… ; for example,… ; take...as an example等。但是这样的一些例子许多考生用得太多、太烂,不能够吸引改卷老师的眼球,当然也就无法为自己的文章增添色彩。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向广大考生介绍一些可以让人眼前一亮的举例子过渡句。

1.The experience that ... remains fresh in my mind.

2.Never will I forget the day when…

3.The inspiring experience will never fade from my memory.

4.Memories always bring me back to the scenes where …

5.A wealth of examples can support my point of view.

……

在这里以考生们经常写的在学校参加篮球比赛为例,比较一下这两个过渡句,大家可以发现恰当地运用好的过渡句式的确可以提升考生的文章。一般的过渡句:For example, our class won the basketball championship of our school.运用好的过渡句:The experiencethat our class won the basketball championship of our school remains fresh in my mind.

二、举例子

湖北省英语高考短文写作题明确要求在写作中要结合事例。这就要求考生能够结合高考题目要求,通过叙事,来阐明一个观点。笔者在教学实际中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考生们在考试的例子选择上往往倾向于自己的实际生活,尤其是校园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这样的话题,学生有话可说,有真情实感,往往能够写出出彩的文章。所以笔者认为,在考生们的日常备考中,可以准备几个这样的例子,在高考中灵活运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介绍几个考生们经常选用的例子,以供大家借鉴。

1.考试失败的例子

The experience that I failed in the maths exam remains fresh in my mind.I was stuck in regrets and low spirits, thus failing another one. The moment I was informed of the result, it suddenly occurred to me that it is no good crying over spilt milk. If I had done something instead of complaining day and night, things would have been different.Therefore, I determined to pick up my confidence again and worked my head off in maths. My hard work paid off when I ranked first in the final exam.

这篇是关于在考试当中失败,但是不气馁,不放弃,终于成功的例子。这样的例子非常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学生们所熟悉。在描述这个例子的过程中,文章使用了大量地道的英文惯用语,如:be stuck in,pick up one’ s confidence, work one’ head off,以及句型 It occurred to sb.that...。同时,作者熟练地运用了一些学到的语法现象,如...thus failing another one...分词在句中状语,以及虚拟语气的表达:If I had done something instead of complaining day and night, things would have been different.

2.打篮球的例子

The experience that our class won the basketball championship of our school remains fresh in

my mind.At first, everyone only focused on showing off their personal skills,turning a blind eye to the common goal of the team. Inevitably, at half time, our team were lagging far behind. However, we didn’t lose heart. Instead, after thoroughly analyzing the cause of our failure, we made some adjustments. Eventually, we managed to beat our opponents. Cooperation worked.

这个例子往往是爱好运动的男生们喜欢选择的例子。文章中出现了show off, turn a blind eye to ,lose heart, make some adjustments等这样漂亮的习惯表达法,整篇例子非常流畅,生动。

3.提高英语水平例子

I still remember how my spoken English improved. For fear of making mistakes, I always kept silent in English class to avoid making mistakes. Having noticed my hard situation, my English teacher had a heart-to-heart talk with me, in which she told me mistakes are inevitable on the way to success,and I should regard a mistake as an opportunity to improve myself rather than a barrier. Inspired by her words, I became confident and active in the class. With time going by, I built up my confidence, and now I can speak fluently in English.

这个例子是在英语考试写作当中经常出现的。同样使用了很多很好的英文习语:for fear of, have a heart-to-heart talk with, rather than, build up one’s confidence等等。而且,文章很漂亮地运用了诸如分词作状语,定语从句等语法现象,值得考生们学习。

4.参加演讲比赛例子

There was a time when I was too shy to speak in public. One day I was asked to deliver a speech in front of my classmates. Reluctant as I was, I accepted the challenge.I decided to seize the chance to conquer my shyness. Every day, I practiced time and time again in front of the mirror. The more I practiced, the more confident I became! Ultimately, when I stood in front of the whole school, I received thunderous applause!

河北高考作文范文2

2016年河北成人高考准考证打印网址已经公布,考生可登陆河北省教育考试院或点击以下链接进行打印,尽请关注!

2016年河北成人高考准考证打印网址:hebeea.edu.cn

热门推荐:2016年成人高考作文范文大全2016年成人高考考前预测试题及答案汇总全国2016年成人高考准考证打印时间及入口专题全国2016年成人高考真题及答案专题全国2016年成人高考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专题全国2016年成人高考录取分数线专题环球网校课程:2016年成人高考考前冲刺班,不能错过的得分秘籍!!点击进入免费试听>>

河北高考作文范文3

高考作文指导园地里是比较荒芜的,可谓“杂草园”,所缺的是真正可供我们借鉴的好“花”。市面公开发行的什么《满分作文快递》《真卷作文》有相当多的文章都是粗制滥造的,并不能给中学教师和学生带来多少有用的东西。

也许书的作者不服气,那就让我们举例说明一下。比如方才提到的《满分作文快递》,书中关于2014年全国卷“山羊过独木桥”的材料作文,所选示例有文曰《生命因相拥而美丽》,因篇幅限制不能全录,仅看标题便知其陋。“山羊过独木桥”的材料作文题是道好题,既通俗大气,又有深刻内涵。而这篇选文简直在亵渎这道试题,文题明明讲的是体育比赛,规则要求赛手从桥两端相向而行,相遇后以“对决”形式迫使对方落桥,自己成功到达端点者为胜,但有一组选手相拥共保平衡,双双顺利过桥。此题考的是关于“序”的认知,“序”动词之义是管控,名词之义是秩序。通过管控保障秩序,而“序”的改变则要求“有序”进行,正如当前谈“法”的修改要按“法的修改法”去修改一样。“相拥”过桥无疑是违背当时赛规的,“当场”为犯规选手辩解争吵也违背“序的有序改变”之精神。哪来的“美丽”?以非为是,无是无非,不能是是,不能非非,如此为学生示范,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做文章,都是很大的误导。此类文章在此类书中不是仅有此而绝 无他。

也正是出于对此类“杂草”的愤怒,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老师以七旬“高龄考生”的身份写下《一位大学教授的高考“下水文”》。正如徐江老师在书中前言自述,“就是与此风对抗而作”!教育兴衰,匹夫有责!在这里我感受到一位老教师对当下语文教育的忧虑!他在做“匹夫”撼“大树”的事情啊!

我们唐山有俗语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徐江老师既然放言与高考伪劣“满分作文”对抗,当然就得写出真正的好作文。《一位大学教授的高考“下水文”》堪称是我们中学教师教学生写高考作文的学步车,堪称学生学习写高考作文的学步车。

“学步车”一概念出自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康德说,知识可以被教导,但能力只能被锻炼。但是,这并不意味教师可以不作为。教者要为学习者按其所教亲自“下水”写作,制造出“学步车例文”。在教师讲是“下水文”,在学生讲是“学步车”,顾名思义,老师要为学生打造写高考作文的“学步车”。

读徐江老师《一位大学教授的高考“下水文”》,可学什么“步”呢?

比如可学“逻辑思维应试步”。

让我以2014年湖北省高考作文试题为例分析。其题大意是说有某些人作登山游,凡信山腰有美景者,皆登至山腰见到了参天古木、山幽林静之美;而不信者留在山脚。在山腰,凡信山顶有美景者,会当凌绝顶,看云海茫茫,一览众山小;而不信者流连山腰。

面对这类试题,徐江老师教你先按照一定的方法,从试题中归纳一个具有一般性的道理――“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有所前进,大都缘于美好期盼的激励;没有它,往往止步于当下”。

之后,他又示范如何以上述归纳的一般道理为纲,写出内含这一道理的精美散文――《山上有一片红叶》。文中叙述一群学生爬山,有几个胖子在半山想打退堂鼓,恰在这时腿快的同学已下来,并对他们说“山上有一片红叶”。结果,为看几个红叶胖子居然爬上山顶。在山顶,大失所望,只有几株小树长出些褐红的嫩叶。当他们向骗人者问罪时,人家说:“我们说的是一片儿红叶,没说一片红叶。”还有调皮者说:“要不是一片红叶的诱惑,你们上得去吗?”是啊!人生的旅途需要有“一片红叶”的期盼,没有它,就没有动力,就会止步于当下!

比如可学“哲学思维应试步”。

让我以2014年全国卷“给动物喂食”材料作文试题为例分析。这道试题是――不少人因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面对这样的试题,徐江老师给我们讲,我们是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统一论者。他写出了《用“惩罚”制止“爱”的行为引发的思考》示范文,他说:“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须统一,不但要有善的愿望,而且还要看其行为有善的结果,这时才能评判他的行为是好是坏。所以,我们不仅要有善良的意愿,还要有足够的智慧,把好事 做好。”

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统一的角度写这题的应试文显然就能大大超越他人。

河北高考作文范文4

作文开头常用方法

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如《谈骨气》一开头就亮出观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种方法可以是开头直叙本事,也可以起笔点题;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点明论点。

借助材料,引出主题

例1 阅读到这样一则寓言:老鹰俯冲捉羊的姿态深深震撼了乌鸦。乌鸦刻苦地向老鹰学习,不但没有捉到羊,反而被牧羊人捉到了。乌鸦的实践精神无可厚非,但不能不引发思考:实践是成功的要素,但不是成功的关键。看不清自我,盲目实践只会导致失败,因为正确认识自我才是成功的关键。乌鸦正是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才被牧羊人捉住,落了个可笑又可悲的下场。(2006年全国高考作文《成功贵在自知》)

例2 无论何时,月光都会将皎洁的亮色洒向大地,不管它是高是低;无论何地,蒲公英都会把种子撒向大地,不管它是贫瘠还是肥沃;身处“非典”病房的白衣天使们,更是在每个人心里种上了一棵“爱心”树,不管他是敌是友;那么,人们是不是也该给心灵、给情感一把尺,别让感情的亲疏迷乱了你我的良知。(2004年全国高考作文《给感情一把尺》)

渲染情景,引出下文借助环境、心理等描写,点染环境,既便于自然引起下文,又会给人生动形象之感,起到感染读者的作用。

例1 夜,静悄悄的,月儿已挂在中天。满天星斗又一次牵动了我的情思。

例2 凉风徐徐,把浑身充满倦意的我从睡梦中吹醒,望着周围黑黑的夜色,我又不由想起了那个在火车上的不眠之夜。

设置悬念,引领全篇先倒叙事情的结果,或先设置疑问和矛盾冲突,制造悬念,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切的心理状态。如《万紫千红的花》开头设问:“花为什么会有各种美丽鲜艳的色彩呢?”这种开头形式要注意巧妙运用,避免单一,或追求形式上的好奇。

背景渐入,彰显主题如《在烈日和暴雨下》开头:“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这些开头或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节令、气候或阐述论题的背景、环境等。再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联系近几年的科技发展,克隆技术的问世,基因可以移植,航天技术更是突飞猛进。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建设取得突出成就。联系这些背景,文章的内容可写了,联想与想象有了立足点。

作文开头常用技巧

引用式例:“天空不留下小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真的如此吗?望着窗外迷蒙的雨雾,我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设问式例:是什么,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不留痕迹,却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是什么,走得不留痕迹,来得悄无声息,可留下穿越一季的倾情歌唱?是什么,轻轻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在收获的季节留下飘垂的金黄?是什么,悄悄地走了,又轻轻地来了,为沉寂的大地纺出洁白的梦想?

博喻式例:诚信是什么?诚信是荒原上流淌的一汪清泉;是寒冬腊月交替傲放的一枝腊梅;是夜晚行路时前方如豆的不灭之灯;是在浮浮沉沉、漂泊不定的人海中导航的一座灯塔。

呼告式例:你也许迷茫过,困惑过,彷徨过,但朋友,千万别把心灰,别把气丧,请听取心灵对真善美的呼唤,让心灵之灯为你导航!

类比联想式例,牵牛花点缀了枯树,借助枯树,她将花开向天空;青松妆扮了突兀顽石,山之顽石却使青松更加坚挺。阳光照亮了云雾,自己变绽放成了绚丽的彩虹。她们有双赢的智慧,何况人呢?人类历史河流曲折悠长,双赢的智慧在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河北高考作文范文5

和前几年一样,2014年,全国及各省市一共仍然有18套语文试卷,18道作文题(见上表)。其中,广西仍然使用全国大纲卷,而山西、陕西、河南、河北4省共用全国新课标卷Ⅰ,海南、云南、、新疆、贵州、青海、甘肃、宁夏、吉林、黑龙江、内蒙古11省区则共用全国新课标卷Ⅱ。

总观总览,并比较于往年,今年的18道高考作文题,又有哪些变化、哪些特色呢?不妨让我们一起来浏览浏览、比对比对。

一、依然重视理性思辨。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应在继续提高考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考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高考作文命制一些颇具理性思辨色彩的作文题,是完全符合这一要求的。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依然透露出非常浓的哲理思辨性。

在今年的18道作文题中,很容易发现浙江卷的“门与路”、上海卷的“自由与不自由”、广东卷的“胶片与数码时代”这三道带有“与”字的作文题,题面上就显示出了哲理性、思辨性,要求考生思考、处理好两者的辩证关系。此外,像山东卷、辽宁卷、湖北卷、福建卷、湖南卷等,也都暗含着某种哲理性与思辨性。以全面的观点、思辨的观点看待问题,是一个合格的高中生应该具备的思维特点。

譬如,上海卷的“自由与不自由”,启示我们思考,人是自由的,同时又是不自由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穿越沙漠是自由的,但你必须穿越,又是不自由的。人生就是在自由与不自由之间舞蹈,高明的舞者能够舞出人生的精彩,而低劣的舞者,却往往会囿于人生的困境不能自拔。写这道作文题,考生们一定要具有一种思辨思维,才能把握住题意,从而写出佳作。具体举个例子吧,人在什么状况下是自由的,在什么状况下又是不自由的呢?人只有在超脱了自私自利,一心向善、为善,提升了自身境界的状况下,才能抵达心灵上的、精神上的自由,一个高尚的灵魂,才能获得自由。而那些小肚鸡肠、患得患失的人,从来都是不自由的,因为他们往往被名利所累,困于名利不能自拔。

浙江卷的作文题“门与路”,也是极具思辨性的。门是路的起点,也是路的终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往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深,有的很浅。我们可以思考,要抵达一个“门”、进入一个“门”,要走一段很长的“路”,在这“路”上,一定要付出艰辛和汗水,一定要学习、探索、创造等等。入门的不易,和路上的艰辛,才是真正的人生,有意义的人生。

二、更关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必然带来生活的改变,传统的东西渐行渐远,现代的东西势必取代传统的东西。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必然会成为高考作文的话题。今年的作文题中有多道题目触及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就是明证。如北京卷的“老规矩”、广东卷的“胶片与数码时代”、辽宁卷的“祖孙俩看风景”等,都比较明显地要求考生厘清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如北京卷的“老规矩”,明显是要求考生作出判断,一些传统、一些老规矩还要不要。历史是延续的,文化是传承的,好的老规矩当然就是优秀的历史文化,当然是不能不要的、不能不继承的。再如广东卷的“胶片与数码时代”,过去的老照片虽然不多,虽然不够清晰,但承载的是沉甸甸的感情记忆,现代的数码照片虽然多,虽然清晰,但总是缺少某些东西,据此,对胶片的怀念,就是对亲情的怀念。

总之,人们既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又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特别是优秀的传统。

三、多道作文题指向了“风景”。作文题一露脸,大家立即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就是,有多道作文题不约而同地都关注了“风景”。如湖北卷的“山顶的风景”、湖南卷的“心在哪里风景就是在哪里”、辽宁卷的“祖孙俩看风景”以及山东卷的“开窗看风景”等。

高考作文题同时都关注风景,大有风景这边独好之势。当然,这里的“风景”决不是单单指自然风景,而更多的是指社会风景、人文风景、精神风景。此“风景”只是一个触媒,必须透过这个“风景”,去思考,去追寻,从而明晓道理。

四、紧贴时代,弘扬正能量。像江西卷的“课内外学习之探究”,紧跟了新课改的潮流,紧贴考生的实际生活,让每个考生都有话可说。而全国大纲卷的“老王生病”,老王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从而也去帮助别人,就是一道弘扬正能量的作文题。

五、新材料作文完胜其他。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作文题全都是新材料作文,这是一目了然的最新变化。随着话题作文的退场,命题作文也不见了踪影。这也足见新材料作文的强盛生命力。我们大可以断定,新材料作文,将是未来作文训练的主战场。

六、更加要求文体明确。在给考生自由选择文体时,更加注重文体清晰。有的干脆规定文体,如江西卷、福建卷、湖南卷均规定,只能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能写成别的文体。其他没有这样明确规定的,也都特别强调而打出了“文体特征鲜明”或“文体明确”的字样。

七、赋分有所变化。继江西卷出现小作文后,北京卷也出现了小作文。在赋分方面,上海卷、福建卷、江苏卷均为70分,而江西卷和北京卷的大作文50分,小作文江西卷15分,北京卷10分。其余的试卷的作文题均为60分。

那么,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到底孰优孰劣呢?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们不妨再来排排座、颁颁奖。

特等奖(2名):“空谷是悬崖还是桥梁”(福建卷)、“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湖南卷)。

获奖理由:我始终认为,一道作文题命制得好不好,关键看两点,一是是否有利于考生写作,二是是否新颖,不和过去作文题重复。一道作文题,考生看到了,不仅能写,而且想写,有一种不吐不快的写作冲动,这才是真正的好作文题。一道作文题,总是过去旧题的翻版,无新意可言,也总是不足的。基于这两点来看,仔细比较、琢磨18道作文题,相对而言,我觉得还是福建卷和湖南卷略胜一筹。

福建卷的“空谷是悬崖还是桥梁”,此题既具哲思,又饱含诗意,且观点是完全开放的。你可以把“空谷”看成是“悬崖”,即困境、险境、绝境等等;你也可以把“空谷”看成是“栈道桥梁”,即出路或走出困境、险境、绝境等等。你可以进行双向立意,如:心态决定看世界的角度、不同心境成就不同人生、不同的阅历产生不同的思想意识、认知不同而境界不同……你也可以进行单向立意,如:险境并非绝境、寻找出路、离开险境、路在心中、以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险境、桥在心中路在脚下、活着就是要改变世界、遇到问题而不被所困、(敢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方能)走出人生空谷……

湖南卷的“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此题新颖,且富于诗意。题中的“风景”可以理解为业绩、成绩、成就等等,而“心”则可以理解为专心、用心、恒心等等。一个人如果用心、专心、恒心做事,一定会做出业绩、成绩、成就的。据此,可以这样立意:用心的硕果、恒心的魅力、心儿催开风景花、汗水灌溉结硕果、潜心让世界惊叹、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风景心打造、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成功缘自品格、坚守成就美丽……

一等奖(3名):“穿越沙漠的自由与不自由”(上海卷)、“门与路”(浙江卷)、“两人过独木桥”(课标卷Ⅰ)。

获奖理由:这三道作文题观点也是开放的,写作角度比较多,能够激发写作热情。

上海卷的“穿越沙漠的自由与不自由”,极具思辨色彩。理解好“自由中的不自由、不自由中的自由”这种辩证关系后,可以有多种立意:冲破不自由的藩篱、为自由而战、戴着镣铐的舞蹈、心开自由花、自由来自境界、名利的藩篱是自由的死敌……

浙江卷的“门与路”,也具思辨色彩。理解了两者的辩证关系后,可以这样立意:奋斗之路、学习探索创造之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入门的艰辛、起点终点路上行、路后必定入门、启开人生门踏上人生路、路上的风景门外的情、走好大学路打开世界门、学习探索创新永无止境、大学非终点……

课标卷Ⅰ的“两人过独木桥”,这道作文题既生活化,又不失新颖。变一人过桥为两人皆过桥,靠的是创新、智慧、变通……而有异议则代表着要不要遵守规则。据此可以立意:在竞争中的合作双赢、创新的魅力、智慧的力量、遵守规则、规则是用来打破的、规则下的灵活变通、是对手也是朋友、规则是公平的保证、设计规则的漏洞……

二等奖(3名):“课内外学习探究”(江西卷)、“胶片与数码时代”(广东卷)、“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课标卷Ⅱ)。

获奖理由:这三道作文题比较贴近考生的生活,让人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但真正说起来,又说不太好,圆合观点有一定的难度。

江西卷的“课内外学习探究”,这个题目最贴近考生的生活,因为当下正在进行课改探究。探究是教师上课的新法,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方,学生非常熟悉,有着切身感受。但是要写出深意又是不易的。好的立意有:探究的魅力、探究成就辉煌、我探究我快乐、探究驱动历史车轮、探究的收获、探究的花架子、作秀探究课、都是探究惹的祸……

广东卷的“胶片与数码时代”,关注的是科技改变生活的问题。新生活有新生活的不足,旧生活有旧生活的长处。胶片时代照片虽然少而模糊,但留存的却是珍贵、真情、真意;数码时代照片虽然多而清晰,却往往忽视真情、真意。据此可以立意:老照片的珍贵、被遗忘的美丽、留住人间真情、真情一路风雨行、时代的变迁真情的永恒、容易失去的才是美好的、简单的年代保留着永不褪色的记忆、拥有与珍惜、越得不到越追求、幸福年代也有值得我们珍惜的……

课标卷Ⅱ的“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这道作文题颇具针砭时弊的作用。生活好了,出游多了,本是好事,可一些游客就是不文明、不遵守公则,肆意喂食动物,使动物失掉觅食能力。可立意为:好心办坏事、破坏物性、不守规则、文明的缺失、只顾自身快乐、倡导文明守则、真正的关爱、溺爱非爱、温室里的秧苗长不大、培养人的自主独立、高福利带来的懒惰、过度教育的危害……

三等奖(3名):“什么是不朽”(江苏卷)、“山顶的风景”(湖北卷)、“开窗看问题”(山东卷)。

获奖理由:这三道题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不能一目了然。但如果深思、理解了,还是比较好写的,立意也是多元的。

江苏卷的“什么是不朽”,给出的材料有点费解,有点绕的感觉。但是,思考清楚了什么是不朽的,还是可以迅速入题的。可以这样立意:奋斗是青春不朽的秘密、挫折成就青春、梅花香自苦寒来、信念不朽人生不老、变的是年龄不变的是恒心、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湖北卷的“山顶的风景”,此题和湖南卷的“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有点撞车的感觉。无论是对于山脚、山腰,还是山顶的风景,都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对于风景好坏的评判,也完全可以是见仁见智的。参考立意:只要有心风景无处不在、最高处的风景、追求不同风景不同、心在风景在、目标与理想的差别……

山东卷的“开窗看问题”,有人看到静,有人看到动,有人看到俗,有人看到雅……即什么眼光看到什么,什么境界看到什么。这正如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一样。胸怀、眼光和见识,是因人而异的,你脑袋里边有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参考立意:心态决定物态、眼界决定视界、谈心外无物、心灵的世界、社会阴暗面之我见、怎样看待牢骚、如何面对打击迫害、如何看待人生道路的坎坷、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鼓励奖(6名):“祖孙俩看风景”(辽宁卷)、“人只有站起后世界才属于他”(四川卷)、“剧本修改谁说了算”(安徽卷)、“租房”(重庆卷)、“老王生病”(全国大纲卷)、“老规矩”(北京卷)。

获奖理由:这六道题,有的比较生硬、有的比较隐晦、有的观点比较单一、有的比较陈旧、有的是写烂了的老题。

辽宁卷的“祖孙俩看风景”,孙子说霓虹灯漂亮,爷爷说过去的星星美丽,各执一词。反映的是两代人的差距,代沟的问题永远存在。此题显得比较生硬,但如果要写,可以有这样一些立意:理解消除隔阂、沟通缩小差距、风景这边独好、科技改变生活、变与不变的道理、现代与传统的融合、辩证地看待社会的发展、美在科技还是美在自然……

四川卷的“人只有站起后世界才属于他”,观点单一,只能肯定,不能否定,写作范围过窄。题目还是比较好理解,主要是理解“站起”二字的意思。“站起”即为站立、自立、独立、自强等等。主要是指一个人精神层面、人格层面的“站立、独立”。参考立意:勤奋学习、自强不息、为生命奠基、勇敢面对挫折困难逆境、乐观自信地面对生活……总之,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站起后”才可能有地位,才可以趾高气扬,才可以不任人宰割,才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

安徽卷的“剧本修改谁说了算”,显得比较隐晦,考生一时难以理解。其实,这则材料是对演员能否改动剧本一事的辩论,旨在要求考生能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材料涉及两个人物:演员、剧作家。演员认为可以改动,理由是表演需要;剧作家认为不能改动,理由是改动违背创作原意。两者的说法不一,又各有道理。据此,可以这样立意:不能拘泥程式需要的就是好的、应该随情势而变、在创新中突破、个性发挥、要坚持底线、要有原则性、要遵守规则、规范的作用、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辩证地看待目的与效果、外界限定与个性发挥……

重庆卷的“租房”,也比较隐晦。从房东关心房客,到发现房客的一些不好习惯,最后取消租房的一系列举动上看,其题旨隐含着:爱心与责任、善良与宽容、尽职与原则。总之,这道作文题引导考生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成长,遵守社会规范,让道理变成人格,让规范变成尊严。它启示我们:做人,要做一个充满关爱的人!做人,要做一个坚持原则的人!做人,要做一个坚守责任的人。

全国大纲卷即广西卷的“老王生病”,题目老旧,没有新意。老王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他反过来去帮助别人。这不就是平时无数次写过的回报呀、感恩呀、爱心接力呀、爱的传递呀等等老话题么?此题写作,仍然是写这些范围,没有多少新意。

北京卷的“老规矩”,就更陈旧了,写烂了。此题无非仍然是说,一些老规矩、老传统不能丢。如勤劳、孝道、尊重他人是绝对不能丢的。现在的北京生活节奏加快,忙忙碌碌中忽视了人与之的相处,一些人变得功利和更加自私。空巢老人孤独的守望、富人的铺张浪费、无良媒体挖别人隐私等等,与老规矩留下的理念形成了激烈的冲突。在批评中肯定坚守老规矩,意义更大。

最差奖(1名):“假如有一款芯片”(天津卷)。

获奖理由:有人说这道作文题新颖,想象空间大,而我却认为它存在着严重的导向问题,它比以往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更逊色。哦,不需要劳动,不需要奋斗吃苦,只要移植了一块智能芯片,人就什么都知,什么都晓了,人就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了,就一劳永逸了,这是典型的不劳而获思想在作祟。这也是社会不良风气的习染。社会上大有人存在一夜暴富的思想:一些人去抽奖想发大财,一些人想选秀出名,一些人想做官发财……这都是一劳永逸、不劳而获的思想使然。命制这样的作文题,客观上会起坏作用、坏影响,不知道命题者有没有想过这种不良导向呢?人类的知识成果、能力水平,无不是通过艰辛汗水所获,如果一块小小的智能芯片,就取代了人们的奋斗历程,人类必将衰退。这种价值取向,应该是作文题所力避的。古人云,文章天下事,文章经国之大业。好文章、好命题一定是要发扬正气、弘扬正能量的。

即使不往一劳永逸方面去想,就是从积极层面上想,此题也写不出多少新意,无非就是以下一些惯性思维立意:知识改变未来、科技改变生活、科技为人类带来快捷与方便、知识不能发挥想象、知识不能代替创造……分析知识与能力、想象、创造的关系,强调人类创造性的可贵等等。

河北高考作文范文6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5-0026-02

写作训练,从本质上说是对人的训练。学生的写作,其实就是基于对身边世界的观察和体验的真实感受和再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实生活就是学生写作的巨大资源库。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普遍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善于观察和发现,对新事物极其敏感。因此,一些新生事物对中小学生写作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此外,近些年小学写作教学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命题和要求,如小学的观察作文、体验作文、性情作文,中学的话题作文、新概念作文等,形式越来越新颖多样,内容越来越丰富,这也对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网络的出现和飞速发展,对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日益突显。网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和思维空间,论坛、空间、微博、微信、飞信、QQ、博客等的强大功能为写作和交流提供了便利,这些都对中小学生们的写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客观来说,网络文化既有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便于他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丰富中小学生语言的积极影响,也有使部分学生过分关注网上生活而远离了现实、不重视思索过程、写作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的消极影响。因此,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自身写作能力,就成了现阶段小学写作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网络文化对中小学生写作的积极影响

1. 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据调查,目前网络阅读已经取代了传统阅读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最重要的途径。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它以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发达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一定的语言、声响号和视觉符号等传播思想、文化,表达看法观点,宣泄情绪意识,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思想与文化的表达途径。网络的开放性、交互的即时性等特点能激起学生的表达愿望,而这样强烈的写作诉求恰恰是单纯的课堂写作教学难以做到的。众多的网络为学生们的写作提供了可参照的范本,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一些大型网站还经常举办网上主题征文,近几年中高考结束后,满分作文、优秀作文评析以及名人写高考作文等活动更是极大地拓展了学校写作教学的空间。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网上进行写作活动,多人的阅读与互动评价更有助于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2. 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写作环境。网络的虚拟性与隐蔽性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自在的写作氛围,使他们有相对独立的写作空间和轻松愉悦的写作心理,能够写出自己内心最真的感受和体验,可以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随意创作出喜欢的作品。小学生虽然年龄小,却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个人意识,不喜欢受拘束和被监督,有努力摆脱老师家长看管的欲望和需求。因此,网络就成为他们宣泄情感的一个舞台,由于网络可以隐蔽真实的身份,他们就可以在网络上无拘无束,不用去考虑考试得分和考虑老师、家长的意见,可以任意放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自己喜欢的小说、诗歌、网络游戏情节等的创作,写得好还能得到点赞甚至打赏,这些都让孩子们觉得很有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们的写作有帮助。

3. 丰富了学生的作文语言。网络语言对丰富小学生的作文语言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学生能否熟练运用语言是文章成功与否的关键。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混乱、无序,表意分明,不适合应用到学生作文当中。但是,网络语言同时也具有简单快捷、新鲜活泼、新奇有趣的优势。现在,人们之间相互联系更多的都是通过手机网络,论坛、空间、微博、微信、飞信、QQ、博客等媒介,在手机上阅读文章、到群里发文章、甚至自己写文章都已成为常态,而且有不少人已成为网络作家而受到关注。网络文章迎合了当今人们喜新求变的心理,用语灵活,阅读轻松,有些语言甚至能成为时下的流行语,小学生自然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此,只要引导小学生恰当、准确的运用网络语言,就会使学生的作文变得生动、自然、真实,他们的写作也会更具有个性化和生命力。

二、网络文化对小学生写作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首先,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既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心理保证,同时也使部分学生过分关注网上生活而远离了现实,以至于在作文时过分注重细节的描摹,而忽视了对素材的整体把握,文章没有生活,缺乏思想内涵,主题不深刻。网络既隐藏了使用者的真实自身,也同时给了使用者很大的不真实,年龄尚小的小学生很可能会把网络中的世界等同于现实的生活,这对他们了解社会、进入社会、沟通交流、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培养等都设置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