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言文阅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范文1

针对文言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如下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近年来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方式主要有: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比较阅读,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题型主要有:填空题、选择题、断句题、文言文译题、理解运用题。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顺畅朗读,掌握文言的句读;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和翻译句子;理解作品所蕴涵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了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能结合作品内容进行评价,谈出感受;借助注释阅读理解浅易课外文言文。

《语文课程标准》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能力。这一理念反映在考试评价方式上,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题”,增加“开放性探究题”。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近年来文言文阅读的命题形式有所改变,出现了文言文比较阅读题,并渐成时尚。其命题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文本材料的选择上,由单一文言篇段变为两个有所关联或类似题材的文言篇段;二是由于文本材料的变化,考查内容也有所变化,出现了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比较分析试题;三是打破了以往文言阅读试题为封闭性、客观性试题的常规,出现了不少能激发学生思维的主观性的开放性探究题。开放性探究试题立意新颖,内容丰富,答案多元,解法富有创意,给中考文言文试题带来了勃勃生机。

【考点解析】

一、文言实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各地考试大纲及对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的分析,今年及今后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将呈这样几个不变的趋势:一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的趋势不变;二是考查对象为常见的实词的趋势不变;三是题型重具体释义(含句子翻译),轻选择、判断的趋势不变;四是命题的文本材料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趋势不变(但考查的知识点仍是课内文本材料中的知识点)。对文言实词的考查是中考的重点,主要是对常见的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义。进行文言实词的复习,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古字通假现象;二是古今异义现象;三是一词多义现象;四是词类活用现象。

二、文言虚词。在中考中,文言虚词虽不是文言文阅读的考点,但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还是很普遍的。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琐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2.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3.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4.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还有一点应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学习中应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在运用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4类:第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链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在复习中应多加注意。

三、文言文翻译。中考文言语句翻译题考查的题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选择题,另一种是书面表达题。翻译文言语句要做到3点:一是务必做到准确,忠实原文,力求字字落实。要想做到这一点,平时学习一定要注意积累,分门别类地牢记一定量的文言词语的活用义和通假字,翻译时尽量使用直译的方式,文中涉及到的名、号、朝代等不必译出。二是语句要通顺。对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倒装句、后置句、前置句)要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对文言文的省略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语意补齐;直译后如果行文不连贯,应增加必要的词语,使译文文意贯通,语言流畅。三是译文语言应得体、生动、优美。值得注意的是,翻译文言文切不可不辨句式,望文生义,也不可词义含混,只求大概。

四、内容理解。要求能在正确领会文言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初步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时需要根据文段内容作进一步的延伸,即针对文段内容谈体会、感悟、认识和观点,这就需要紧扣文段内容,进行开放式的回答。

【备考策略】

一、立足课内,注重积累

虽说文言文阅读命题取材的重心在逐渐由课内向课外转移,但是,即使阅读材料取之于课外,题点还是在课内。复习时,必须牢固确立读通读懂文言课文,认认真真做好文言知识的归类积累工作的思想,切不可舍本逐末。一要做好文言实词的积累工作。这是阅读文言文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复习时,要收集散落在每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和通假字,对常用的实词要按照“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进行归类积累。二要做好文言虚词的积累工作。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常用文言虚词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三要做好文言句式的积累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文言文的语法与现代汉语有较大的差别,所以要读懂浅易文言文,必须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法。初中学生应当着重掌握这样几种句式:判断句、反问句(反诘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四要做好文言名篇(段)的积累工作。《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优秀诗文。从命题情况看,古代诗词名句的考查一般都单项命题,而文言文背默的考查往往融入文言文阅读题。在复习时,我们不仅要做到准确地背诵,还要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地默写。五要做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工作。除了要掌握重要作家及其生活年代、代表作品等常识外,还应适当积累一些文学史知识。

文言文阅读范文2

[题型解析]

文言文阅读的第一题一般考查的是文章出处及作者简介。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书下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第二题一般考查的是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平时的积累,考试时要结合上下文,辨明词语的多种意义,写出该词语的特定含义。第三题一般考查学生对句子停顿的把握。划分诵读节奏,一定要参照句式的特点,把握特征,按照不同的停顿规,以“意群”为单位,重在“语意”上下工夫,不要曲解句意。第四题一般是翻译题。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①词类活用;②古今异义词;③一词多义;④通假字;⑤特殊句式等。要注意运用不同的方法去翻译,做到准确、流畅。第五题一般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或所述之事能否说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解答此类题目,要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善于分析,表达上要有新意。

[答题误区]

1 字词的理解方面,主要有以下失误:①多义词的义项选择不准;②不能准确辨析古今异义的词;③通假字把握不准;④不能辨别文言虚词的多种用法。

2 翻译文言句意方面,失误主要有:①关键词语没有译出或译得不准确;②对句子的隐含意义不理解。

3 分析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方面,主要失误有:①不着眼于全篇,孤立地回答问题;②不善于概括表达,概括不准、不全;③抓不住要点,答非所问。

4 解答开放性试题上的主要误区有:曲解原文、故意拔高、无中生有等。

[应对策略]

1 强化记诵,增加积累,提高语言感受能力。重点篇目的经典语段,要反复诵读,真正把握其内涵。

2 掌握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技巧,学会从中揣摩规律,形成能力。

3 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在具体语境、情境中领悟意思,把握情感。

4 对待开放性试题,要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力求新颖独到,但切忌信马由缰,不着边际。

[例题透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唐雎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曰;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 解释下列加点词。

(1)仓鹰击于殿上( )

(2)长跪而谢之( )

2 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 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四矣。

4 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

5 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解析及答案]

第1题考查的两个字一为通假字,一为多义字,注意了实词的覆盖面。(1)“仓”同“苍”,青色(2)道歉。

第2题为翻译句子,选取的句子是秦王的话,也是文章的结局,也就是说,选取了文中的关键句子。译为: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了,可安陵国却能够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第3题结合文章故事,考查对人物含蓄性、双关性语言的理解,题干说是“外交辞令”,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在阅读文章时,人物的语言往往含义深刻,要透过表面品味出其他内容,对此类句子,一定要结合故事和语境认真体会,才能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其潜台词分别为:(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2)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文言文阅读范文3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065-01

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历年来的高考试卷,不难发现,试题中的这篇课外文言文,实则是融合了诸多课内文言文知识,那么平时做好文言文教学与考试的有效衔接,就显得十分重要。

1 历年高考文言文特点分析

分析历年来高考语文试卷,我们发现文言文阅读试题呈现如下特点:

1.1 选文稳定性较强:具体表现在:(1)选文体裁主要是叙事性的人物传记。(2)一般是具有秦汉及唐代散文风格的典范文言文。(3)内容大多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4)在脱离历史背景和创作背景下亦能够独立阅读。(5)选文中的词语多为文言文中的常用词。(6)选文中涉及的古汉语现象也是有规律可循的。(7)选文中的生僻字、词和文化知识,往往加注以降低难度。[1]

选文内容写人物或仁爱宽厚,或智勇善谋,或处事高明,或刚直犯颜,或清慎廉洁。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积极因素,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适合中学生阅读。

1.2 课内外衔接紧密:高考文言文阅读涉及实词、虚词理解,文句翻译和文章分析等考点。命题人总能将考生熟悉的课本知识和生疏的课外内容结合起来,巧妙地测试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真实水平。

例如2006年全国卷高考文言文阅读《季布栾布列传》第8题: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匿濮阳周氏 隐瞒;B、意季布匿其所 料想;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授官;D、诸将皆阿吕后意 迎合

以上四个实词在中学语文课本或熟悉的成语中出现过相应的意义和用法,A项“匿”与《五人墓碑记》中的“中臣匿于溷藩以免”的“匿”意思基本相同,且使用的语境也极为相似,是“隐藏”的意思。那么做“隐瞒”是讲不通的。B项中的“意”与《鸿门宴》中“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的“意”相同,都是“料想、预料”之意。C项中的“拜”在教材中多次解释为“授予官职”的意思。D项的“阿”在成语“阿谀奉承”中正是“迎合”的意思。很明显,这四项都是课内学过或涉及的,只是它们处在另一个语言环境中罢了,考生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判断。

文言文阅读对于文言虚词的考查,也是有规律可遵循的,主要测试考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辨别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的能力,考查往往从阅读材料出发,采用比较的方式进行,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和用法,比较项常是来自教材的。

例如:2003年第12题: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为伯父让之所鞠 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 ①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②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C:①咸私哂其矮饰焉 ②犹且从师问焉 D:①太宗纳其言,因招百僚谓曰 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以上每组选项中的第二句都来自教材,且“为、以、焉、因”都是教材中接触过的,结合语境,通过比较,应选择C项。

因此,理解和把握教材中的那些重点实词和虚词是完成考题的前提,当然,做到了这一点,文意分析题和翻译题就会有很大把握完成。

2 考点教学策略

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稳定性和规律性,让教师在日常教学和指导学生应试方面,有了可操作的目标和方向。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充分把握考点进行教学,打牢基础,做到胸有成竹,才有可能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取胜。

2.1 培养文言语感:学习文言文和学习其它语言一样,离不开朗读,那么读到怎样的程度才算有语感呢?引用著名语文教育专家赵谦翔的话来说就是“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当然,学生想达到这样一种阅读程度绝非易事,或者说能够真正达到的只占少数。但不管怎样,阅读都是文言文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2.2 夯实文言基础:高考文言文阅读无论是对词句的理解,还是对文意的分析、综合,都不能缺少扎实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因此,在日常教学当中就需要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强化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这四方面的知识。

(1)通假字。通假字是文言文教学中最常见的现象,这往往最容易发现,也最容易被忽视。例如:在文言当中表示余数是“有”通“又”,在最初的阅读中是不容易被发现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通假现象的积累,一旦在课外文言文阅读时出现相同的语境或意思时,便可以准确发现它。

(2)古今异义。古今异义现象是语言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不同变化,因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归纳总结。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

1)古今意义基本不变。这一类型主要涉及的是一些常用基本词汇,如“马、牛、羊、山、水”等,这类词保证了汉语的稳定性,发展为双音节词,同样能够理解,不会带来理解障碍。

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这类词从形体上看,古今一致,从意义上看迥然不同。如:绸:古代是“缠绕”的意思。《尔雅.释天》: “素锦绸杠”解释为“用白底子的锦把旗杆裹起来。”现在“未雨绸缪”这个成语已不是缠绕的意思了。

3)古今异义既有联系,又有发展。这正是高中文言文中最常见的现象。一是词义范围的差异。如,睡,在古代专指坐着打瞌睡。《说文》:“睡,坐寐也”,现在的打“打瞌睡”一词就是由此而来。后来,“睡”的意义扩大了,不管是坐着睡还是躺下睡,白天睡还是夜晚睡,都可以叫做“睡”。二是词义的转移,即由甲范围转移到乙范围。“汤”:本义“热水也。”今义则是菜汤、米汤等,作为“热水”的意义在日常交际中已经不存在了,只有在“赴汤蹈火”这个成语中还保存着。三是词语感彩的变化。“爪牙”一词,在《国语.勾践灭吴》中“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是勇猛的得力帮手的意思,属于褒义。今义的“爪牙”跟走狗差不多,完全是贬义。[2]

(3)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认识掌握是一方面,教师从词类活用具备的一些比较重要的语法条件入手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掌握。郭锡良先生在《古代汉语》一书中谈到的几个条件值得参考借鉴。(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它们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则前一个名词常常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例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两个名词连用,有时还可以是主谓结构,前一个名词做主语,后一个名词活用做谓语动词。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陈胜王”是陈胜为王。(2)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例如: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尽)(《游褒禅山记》)。(3)名词用“而”连接时,活用做动词。如: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荀子.天论》)。(4)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例如:买五人之而函之。(用木匣子装)(《五人墓碑记》)。(5)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做补语,这个名词活用做动词。例如:请勾践女女于王。(《国语・勾践灭吴》)“女于王”就是给王当婢妾,“于王”是介词结构做补语,名词“女”活用做动词。

以上五项是关于名词、形容词用做动词情况的概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这样的归纳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将大大降低文言文阅读的难度。

(4)文言句式。高考文言文会涉及文言常用句式和特殊句式,在对这些句式进行分析时,除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征外,还应该学会对句子成分的梳理,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只有对句子成分进行分析后,才能发现那些特殊现象。因此,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带领学生进行句子成分的分析,并给予归纳,使其条理化。尽量让学生在知道“是什么”的基础上,明白“为什么”,这样一来,自然而然延伸到课外文言文阅读上面。

2.3 进行综合性巩固练习:教师选取一些与高考文言文阅读相类似的文段当做学生的训练素材,着重训练学生文言文知识的迁移能力,将平时所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正确运用到课外阅读上,在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最终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只有结合学生实际,不断探索,才能找到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文言文阅读范文4

张融,字思光,吴郡吴人也。祖,晋琅邪王国郎中令。父畅,宋会稽太守。融年弱冠,道士同郡陆静以白鹭羽麈尾扇遗融,曰:“此既异物,以奉异人。”宋孝武闻融有早誉,解褐为新安王北中郎参军。孝武起新安寺,傣佐多(亻+亲)钱帛,融独百钱。帝曰:“融殊贫,当序以佳禄。”出为封溪令。从叔永出后渚送之,曰:“似闻朝旨,汝寻当还。”融曰:“不患不还,方恐还而复去。”浮海至交州,于海中作《海赋》。

融文辞诡激,独与众异。后还京师,以示镇军将军顾觊之,觊之曰:“卿此赋实超玄虚①,但恨不道盐耳。”融即求笔注之曰:“漉沙构白,熬波出素。积雪中春,飞霜暑路。”此四句,后所足也。觊之与融兄有恩好,觊之卒,融身负坟土。

竟陵张欣时为诸暨令,坐罪当死。欣时父兴世宋世讨南谯王义宣,官军欲杀融父畅,兴世以袍覆畅而坐之,以此得免。兴世卒,融著高履负土成坟。至是融启竟陵王子良,乞代欣时死。子良答曰:“此长史美事也,恐朝有常典,不得如长史所怀。”迁黄门郎,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长史。

融有孝义,忌月三旬不听乐,事嫂甚谨。宋丞相义宣起事,父畅以不同且见杀,司马竺超民谏免之。畅临终谓诸子曰:“昔丞相事难,吾缘竺司马得活,尔等必报其子弟。”后超民孙微冬月遭母丧,居贫,融往吊之,悉脱衣以为赙,披牛被而反。常以兄事微。豫章王嶷、竟陵王子良薨,自以身经佐吏,哭辄尽恸。

建武四年,病卒。年五十四。遗令建白旌无旒,不设祭,令人捉麈尾登屋复魂,曰:“吾生平所善,自当凌云一笑。”三千买棺,无制新衾。左手执《孝经》、《老子》,右手执小品《法华经》。妾二人,哀事毕,各遣还家。又曰:“以吾平生之风调,何至使妇人行哭失声,不须暂停闺阁。”

(选自《南齐书・卷四十一》,有删节)

【注】 ①玄虚:这里是指扬雄和司马相如。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傣佐多・钱帛:布施,施给

B. 汝寻当还寻:不久

C. 后所足也足:补足,补充

D. 以白鹭羽麈尾扇遗融遗:遗留

2. 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张融“孝义”的一组是( )

①自以身经佐吏,哭辄尽恸 ②融独百钱

③融即求笔注之曰 ④忌月三旬不听乐,事嫂甚谨

⑤左手执《孝经》、《老子》 ⑥融著高履负土成坟

A. ①④⑥B. ②③④

C. ①④⑤D. ③⑤⑥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融敏于文辞,曾经在渡海去交州路上,创作了《海赋》,回来后给镇军将军顾觊之观赏,得到顾觊之建议,当场修改文章,一气呵成。

B. 孝武帝建造新安寺,诸位官僚都大量施舍钱帛,唯独张融只捐献了一百钱,孝武帝对此不满,就把张融贬出朝廷让他去当封溪县令。

C. 镇军将军顾觊之与张融的哥哥交好,也很欣赏张融的文章,当顾觊之去世后,张融亲自背负黄土为他筑坟。

D. 张融是孝子,在他父母去世后的忌月里三旬都不听音乐,并谨遵父亲临终的教诲,善待对他父亲有恩的司马竺超民的后代子孙。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此长史美事也,恐朝有常典,不得如长史所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父畅以不同且见杀,司马竺超民谏免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融往吊之,悉脱衣以为赙,披牛被而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豫让论

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háng)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有馀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士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曰:“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既名知己称作

B. 保治于未然太平

C. 国士之报,曾若是乎难道

D. 腆然而自得者羞涩的样子

6. 下列语句中,全属于真正的忠臣义士行为的一组是( )

①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

②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

③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④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

⑤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

⑥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

A. ①③⑤B. ①③⑥

C. ②④⑤D. ②④⑥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豫让侍奉智伯,等到赵襄子杀死智伯后,豫让想替智伯报仇,于是改变容貌,斩衣三跃刺杀赵襄子,自己觉得已经用国士的礼节回报了智伯。

B. 从来没听说韩康子、魏献子以国士的礼节对待段规、任章,但是段规、任章力劝君主接受智伯的要求,把土地割让给智伯,从而加速了智伯的灭亡。

C. 智伯虽然冥顽不灵,但被豫让的一而再,再而三的讽谏感动,大概会醒悟过来,和韩魏解除对赵的包围,从而保全智氏的宗族。

D. 本文采用对比的手法,阐发了这样一个道理,真正的忠臣义士应该帮助君主“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敢于犯言直谏,使君主悔悟。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士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

文言文阅读范文5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教学;教学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126-01

文言文是我国语言数千年来的积累,是我国语言发展的历史见证,并且文言文对历史、考古、文化均有很大的贡献,所有文言文的教学逐渐受到重视,中考也不仅仅局限于检测课内文言文,而是由此拓展到课外文言文。文言文的传统教学受到了挑战,依靠串讲、翻译往往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的苦,考试考的差。文言文成为教师和学生最头疼最觉得枯燥无味的东西。其实,文言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打下基础。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有兴趣的学、轻松愉快的学习文言文呢?我根据实际教学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供大家参考。

1 课前导语加入同学感兴趣的元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文言文有兴趣,我们才能顺利的展开教学,文言文教学中一定要讲究导入的艺术性。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文言文的背景介绍及与相关的成语、故事等材料,我曾经在教《童趣》文章时的课前导语是这样的:"同学们小的时候有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玩具可以玩,你知道几百年以前的小孩子没有各式各样的玩具,他们怎么玩儿吗?"这时学生会回想自己小时候是怎么玩的,然后也会想着古时候的小朋友是怎么玩的,学生为了了解古代小朋友是怎么玩的,兴趣就自然而然的起来了。成语导语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曹刿论战》可以用"一鼓作气"导入,《桃花源记》可以用"世外桃源"导入,这些成语都是大家所熟悉的成语,他们会觉得很熟悉这些成语,便会将成语内容和背景与所学习的文章挂钩,这时他们学习文言文就比较容易,因为他们比其他文言文更熟悉。

2 认真诵读,用心感受

中学时期的文言文都是比较容易,且趣味性足的文言文,内容也都是短小精悍,平仄起伏,朗朗上口,适宜诵读。在初次了解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普通话好的学生来带领全班学生读,让全班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当一段一段讲解的时候,可以通过分组来朗读段落,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来让学生朗读,学生为了能够夺得这一荣耀,会用心去读去领悟,对文言文的了解也就更深了。当遇到一些字句优美,押韵的段落时候,可以选择部分学生多次朗读,让学生能更加牢记这些段落,增强对文言文的了解。在《出师表》一文的教学中,是由我来朗读的,我主要运用的方法则是加入感彩,当我用恳切的语气、语重心长的范读时,教室里寂静无声,当我声音低缓、表情沉重的读完"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时,学生无不受到诸葛亮忧国忧民情怀的感染。

其次,利用多媒体增强诵读效果。特别是教学诗、词、曲时,播放古典音乐等多媒体,学生更容易领悟这些作品的美。如学习《过故人庄》时播放农村田园风光的幻灯片;学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播放旋律急促的《十面埋伏》,感受诗中的爱国感情。通过强烈的视听冲击激发学生的心灵。

最后,学生勤读熟读成诵。"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反复的读,不但可以很好的理解文章,增强语感,而且还可以把古人的言语内化为自己的言语,把古人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文言文课堂上最不能少的就是朗朗读书声。在不断诵读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每一次的诵读都要有新的感悟和领悟。

3 基础知识要点滴积累,精益求精

字、词、句是读懂课内文言文的前提,更是今后学习课外文言文的基础。要求学生一定要积累文言词语,重点是通假字、一词多义现象、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现象。从起始年级开始在讲清现象的基础上做好文言积累工作。

我尝试在文言文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四人小组学习归纳整理,然后教师强调指出每篇文言文中出现的典型文言词语,最后再让学生自己整理归纳成文言知识积累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在此基础之上,便于前后对比、融会贯通。 使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的学习习惯,也要避免学生觉得枯燥,尽量使用活泼多样的形式来让学生理解。例如在学习《黔驴技穷》的时候,我就是要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派几个代表来对全文进行表演,每个组的表演各有各的特色,同时加入了很多娱乐的元素,整个班级都沉浸在一片欢笑声中,学生对《黔驴技穷》这篇文章也就有了大概的了解。而四个组表演了四遍,全班同学对这篇文章相当于进行了四倍的了解。

文言文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课内文言文的学习上既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不适应当前各地中考试题大量考查课外文言文的趋势,适度拓展学习课外文言文必不可少。 做好文言词语积累的基础上,适度拓展学习课外文言文也是可以的。但是也要通过一些筛选才能让学生进行阅读,初中生所学习到的文言文知识有限,太难的文言文不仅不能够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甚至起到反作用的效果。

文言文阅读范文6

一.以字溯源,破解文言难点

《种树郭橐驼传》“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学生对“字”的理解很困惑,在他们的知识储备中,“字”是“文字”,活用为动词是“给……取名字”,“字”怎么会有“养育”这个义项呢?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字的形体:“字”,上部是“宀”,像房屋,代表屋宇,下部是“子”,代表孩子,把两者合起来就是女子在屋里生养小孩――这不就是“养育”吗?

字之初,本为画。要知道汉字的诸多义项与其形体有紧密关联。从“王”部多与玉器有关;从“贝”部多与钱财有关;从“页”部多与人头有关;从“彳”部多与行走有关;从“斤”部多与砍伐有关;从左“阝”部多与山坡有关;从右“阝”部多跟人居住地有关等等。明白这些偏旁部首所指示的范畴,在文言文阅读中就可以应用了。如从“阝”部的难解字:《荆轲刺秦王》“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的“陛”,意为“殿前的台阶”;《苏武传》“扶荤下除,触柱折辕”的“除”,意为“宫殿的台阶”;《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鄙”,意为“边邑”;元稹“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的“邮”,意为“传递文书的驿站”。

追溯汉字造字之初各个部件所代表的事物,正是利用了汉字以形表意的特点。这种倚重字形来探求词义的认识方式既有利于掌握所学的知识,又能实现能力的迁移。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于阅读文言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二.以字释文,透析文章内容

汉字博大精深,越入其中越觉其妙。《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为什么是“班马”而不是“斑马”呢?《说文解字》“班,分瑞玉,从珏从刀”,本义是用中间的刀把左右两边的玉分开。照此理解,“班马”应该是“离群的马”。“萧萧班马鸣”呈现在眼前的是离群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这不就是标题“送友人”吗?《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在这句话中“同时得到”这个解释尤为重要,但它又从何而来呢?落点在“兼”字。《说文解字》:“兼,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把玩汉字,揣摩字词,有些字词貌似普通,其实意义相当特殊。《孔雀东南飞》“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行人”“寡妇”皆无注释,这是不是暗示这两个词等同于今天的“行人”“寡妇”?其实不然,“行人”“寡妇”在古汉语中都有特定的指向。“行人”特指远行之人,不是征戍,就是商旅。《兵车行》“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就是明证。“寡妇”在古汉语中本有二义,“丧夫之妇”“独居守候丈夫之妇”。《饮马长城窟行》“边城多健儿,内舍多寡妇”,“寡妇”就是征人的妻子。因此,“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的“行人”指远行之人,正因为他们离乡背井,漂泊途中听见鸳鸯啼鸣,才会勾起无限的思家之情,才会忍不住驻足而听。句中的“寡妇”指什么人呢?《孔雀东南飞》是歌颂坚贞爱情的长诗,鸳鸯的啼鸣,自然激起思亲者内心的共鸣,令游子驻足,令思妇不眠。如果我们只单纯地将寡妇视作一般的孀妻,则与诗意相去何止千里?

叶圣陶说:“所以为教,贵穷本然,化为践履,左右逢源。”倘若我们能从汉字的解读入手,通过对汉字的解读与课文内容所构成的文化场融合,必将大大提高文言文本阅读的积极性。

三.以字品文,体会文学韵味

如何读出文言文所含的深意及韵味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从汉字解读入手,把“言”与“文”结合起来解读文言文,是很好的途径。因为咬文嚼字,不仅可以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是斟酌思想与感情。

例子发生在童志斌老师执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对“箕踞”一词的解读上。“箕踞而遨”在苏教版必修一的教材中注释为古人席地而坐,呈簸箕状。一般的读者看到这个注解往往一瞥而过,而童老师却紧抓不放,从字理的角度对它进行了细读。“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礼记・曲礼上》曰:“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这就意味着按照古代的礼法“箕踞”是一种很不雅的坐姿。如此不雅的坐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此时的柳宗元已经完全放松,心凝形释,与之前的“恒惴栗”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两种坐姿揭示了人物不同的心境:“披草而坐”,持一颗“惴栗”之心,始终无法释然;“箕踞而遨”,不遵“坐毋箕”的古训,心凝形释,体现了作者心情放松下来了的一种随意的姿态。因为这是西山,一个远离人群的所在;因为这是西山,一个他不用有所顾虑的地方;因为在西山,其他的东西都可以抛开……文章主旨呼之欲出,西山宴游其实是一次真正的心游,而所有这些的由来就在于对“箕踞”二字的关注。是的,通过这样的文字关注,往往能让我们发现文本内蕴和美学价值。

一个字的分析,将言与文完美结合。这种从文本整体着眼,通过对汉字的深入剖析来赏读文学作品、文学语言的做法,为我们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尤其是文言形式的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找到了很好的途径。

四.以字带面,窥探中华文化

汉字,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汉字更是透视着国人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关涉着社会的礼仪习俗等。《孔雀东南飞》“阿母闻此言,捶床便大怒”,为什么此时捶的是床而不是别的桌子椅子什么,难不成阿母病了躺在床上,但文章却又没说明。这究竟怎么回事?原来问题在“床”,此床非彼床也,“床”不是卧具而是坐具。中国坐具的发展是从先秦的席地而坐的席子到秦汉时期的床榻。了解了这个文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项脊轩志》有“诸父异爨”一说,“爨”是炉灶,“诸父异爨”表层看就是用不同的炉灶,其实这里面隐含着很深的文化情结。中国古代是宗法制的社会,它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特别强调对祖先的崇拜。一个家族累世同居,在家族内部实行公有制,土地及其他财产均为家族全体成员共有,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生活上同爨合食,吃大锅饭;有一套严格的封建家长式的管理制度。《项脊轩志》中提到诸父分家前后家庭内的变化:“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墙和门的改变与增多意味着各位伯叔分配了房产,各立门户,打破了原来大住宅的结构布局,也意味着一个家族从昌盛走向了没落。其中的酸苦只有了解了中国特有的族权文化才体会得到。

汉字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在文言文的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展现字词深处的文化内涵,不仅有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更能引导学生去关注、发现文本背后的信息,而一旦学生对这些感兴趣,那么他们必将对文言文的阅读也产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