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记叙文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记叙文教案范文1
结构内容
课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介绍名、号、生卒年、评价、籍贯及家庭情况。
第二部分(3-5段):一生出游情况。第一层(3段):少时兴趣及受母亲鼓励立志出游。第二层(4段):母亲去世前出游情况。第三层(5段):母亲去世后出游情况。
第三部分(6-7段):游记成书经过及其文学、科学价值。第一层(6段):详细介绍游记来之不易及成书经过。第二层(7段):概述《徐霞客游记》的文学价值和科学价值。
精炼生动的语言
课文语言精炼生动,如第6段描写徐霞客在游览中所遇的艰险:“登危崖,历绝壁,涉洪流,探洞穴,冒狂风暴雨,行丛林绝径,有时真正是出生入死,更常常要忍饥耐寒”,动词“登”、“‘历”、“涉”、“探”等准确精当,而三字句,五字句和散句的交叉连用使语言灵动而有变化,又使整段话有了内在的节奏韵律,使读者在朗读中能更好地体会到徐霞客遇到的重重困难及其大无畏的探险精神。
列举实例突出真实性的写法
统观全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和记叙、描写、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共同构成了本文的写作特点。为了突出传记作品的真实性和史料价值,作者采用了以具体时间为序和列举实例的方法。例如第5段运用实例来说明他旅行时“忽南忽北,一来一去,何止万里”的气魄。第7段又用实例来说明《徐霞客游记》一书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这些实例,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具体地了解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而且最大限度地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
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的教学建议
本文虽为传记,但语言生动形象,极富感彩,并且使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建议从朗读入手,让学生充分体会本文的这一特点。
记叙文教案范文2
关键词:继续教育;公安发展;实战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010―02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家高效平稳的发展离不开公安队伍的有力保障。公安队伍的建设无论是在现在还是在未来都至关重要,公安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公安人员的建设,也就是人民警察个人素质的建设。公安继续教育是建设一支优秀的警察队伍的重要手段之一。公安继续教育工作的时代特点有哪些,公安继续教育模式存在哪些问题,其发展趋势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公安继续教育的时代特点
公安院校是公安队伍继续教育的主阵地。警察这个职业是政治要求高、社会性强、科技含量大的职业,这就决定了警察这个职业的继续教育,不能仅限于知识的传授,而应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全方位育人。毫无疑问,公安继续教育应该对培养对象传授警察专业知识,训练警察专业技能,培养警务实战能力,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警察是国家的执法者,又是管理者,国家赋予警察极大的权力,人民群众对警察有很高的期望值,这就要求警察的政治理论素质、社会基本道德素质都要高于一般人。因此,公安院校的继续教育应特别重视全面育人、持续育人,尤其要加强政治理论素质、社会基本道德素质以及健康心理和完善人格的培养塑造,既强调文化素质、警务素质、身体素质,又强调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以及人文素质、心理素质;既强调专业能力,又强调人品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又具有良好的警德、警风、警纪和必备的理论基础、专业能力及发展潜能、与现代警务机制的建立和实施相匹配的适应公安岗位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1. 公安继续教育对公安教育全面继承的特点。公安继续教育基本上依托于各地公安院校,因此,公安继续教育无论从教育的形式还是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都要全面地继承公安教育。
2. 公安继续教育与时俱进的特点。由于犯罪手段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犯罪手法越来越先进,公安人员素质也要迅速地提高。因此,公安继续教育的内容必须跟上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公安继续教育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3. 公安继续教育不受重视的特点。公安继续教育一直是我国公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多年来各院校倾向于重视全日制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一直处于一个弱势地位。为提高公安队伍的学历层次,近年来又从大学生中招录公安干警,加剧了公安继续教育地位的下滑。因此,公安继续教育在各院校都存在不受重视的特点。
二、公安继续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公安继续教育虽然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但认真回顾反思,却发现其并没有形成具有公安本质特色的独立形态。概括起来,存在如下问题:
1. 在课程设置上,理论课多,实验、实训课少。公安继续教育在教学形态上基本上是从理论到理论,从课堂到课堂,真正的训练与实战能力培养很少;通常理论课的学时要占到60%以上;实训、实验课不到40%,警务技能课所占比例更小。教学安排上没有体现公安工作的需要,没有体现公安工作的特点。
2. 在课程体系上,照搬学历教育,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公安继续教育基本上脱胎于公安学历教育,许多课程都是简单的照抄照搬,如政治理论、法律、心理、照相、计算机等。这些课程照搬照套,不做任何的调整,直接形成所谓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与根据公安工作需要添加的一些专业课,共同形成了和公安学历教育基本一致的课程体系,没有真正体现公安教育继续教育的需要。
3. 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变化。由于公安继续教育对公安学历教育简单照抄照搬,结果学历教育脱离实战、脱离实际的问题同样被移植过来。教学内容的变化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跟不上公安工作的变化,公安继续教育没有突出体现时代特点。
4. 教学方式主要是封闭式的自我运作。公安继续教育形态的运作节律,基本上是公安学历教育的模式,教学上基本没有实战部门的参与,与不断发展的公安实战警务情况基本脱节,造成了教育不能契合公安工作的节奏,培养出来的学员还需要在参与公安实战中重新学习。
因此,克服上述弊端,构建符合公安工作时代要求、适应公安实战要求的公安继续教育新形态势在必行。
三、公安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
公安继续教育培养的学员基本都是在岗的人民警察,他们担负着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职责,经受着公安实战的严峻考验,面对着各种复杂情况的实际工作。他们为更好地完成国家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希望通过公安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结构,强化警务技能。公安继续教育为适应这种需求,必将向不间断教育、终生教育的大方向发展。具体来讲,有以下四个发展趋势:
1. 实行主体性教学,学习、训练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知识的人就是主体。现代教学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应是教师培养学员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主动进取的意识。只有这样,培养出的公安人才才能适应公安工作的需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学员的主体意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是将来公安继续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而能不能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实行教训一体化,教学更贴近实战。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战相分开进行的做法,将被教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所取代。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将体现教训一体化的原则。教师在每堂课的设计中,将抛弃传统的“满堂灌”、“纯理论”的教学形式,为学员留出适当的训练时间,让学员对教师说讲的知识进行处理、消化和演练,以实现理论知识向实战能力的转化。具体的教学训练的方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采用实践操作、分组讨论、双方辩论等训练方式。
为了与教学方案设计上的变化相适应,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将体现贴近实战的原则。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要多样化,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内,要尽可能创造一切条件,请来自一线的有丰富经验的实战教官参与。通过请实战教官的方式,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实战,而且更易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3. 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实战。根据课程内容不同,我们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技能、操作类型的课程,如现场保护、现场勘察、盘查战术、派出所工作、查缉等,将运用模拟实践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现场、真实情景,实行体验式教学,让学员练习基本技能,通过切身的感受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涉及具体事件的防范和处置的课程,如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处置、灾害事故的处置与防范、活动的防范与处置等,将采用讨论法来实现教学的目的。根据认知规律,教师在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次序,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员思考、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切实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涉及综合性课程,如犯罪认定、案件查处等将采用实例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选出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典型案例,让学员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讨论,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实例教学法具有启发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既能开发学员的思维能力、提高学员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又能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
4.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具有警察特色的实训力度将加强。由于国家赋予警察有效打击犯罪、保持社会安定和调谐治安秩序的责任,公安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就决定了公安继续教育培养公安人才,必须采取教学、实践、再教学、再实践的多次反复而螺旋上升的途径。因此,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具有警察特色的实训力度,实行教训、战训一体化,是继续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同时充分利用高素质的学员管理干部队伍,通过与学员同吃同住,朝夕相处,以榜样和示范作用有形或无形地影响每一位学员,将对学员的素质教育融入日常的每一个生活环节中。
参考文献:
记叙文教案范文3
《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3],该课程教学目标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密切相关,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1.1核心知识点模糊
2010年之后,很多高校开始开设Android相关课程,对其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核心知识点还处于探索阶段,教学方法仍处在研究和实践阶段,导致教师在对核心知识点的选择各有不同。
1.2学生基础薄弱
《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课程要求学生掌握Java知识、数据库应用和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很多学生学习该课程存在一定的难度。
1.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的课程讲授仍采用理论授课为主、上机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缺乏与实际应用结合;部分教师虽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案例教学,但这些案例往往是对特定知识点的练习,与实际项目开发相差很大,学生毕业后遇到项目开发时不能正确科学分析具体问题;课后作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编程能力,但这些题目往往针对某个特定的知识点,导致很多学生作业完成得很好,但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3-4]。
1.4考核方式不科学
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类似表1所示的课程考核标准;其中期末考试占70%,其他占30%。这种考核方式主要考核理论学习,与《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强调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目标不一致,往往导致学生的笔头能力强而实践能力薄弱,因此,这种考核方式不能科学地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等综合素质。针对上述问题,结合黄河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开发、测试、维护等能力,因此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达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
2案例教学在《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了“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对实际应用的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使学生进入特定情境之中,然后通过学生对事件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3-5]。
2.1案例的设计
教师在选择典型案例时,应考虑以下4个因素:①案例的选择应该覆盖若干个核心知识点;②案例的选择应该贴近实际生活且生动有趣;②确定案例的规模要适当;④确定案例的难度要适中;表2显示了《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核心知识点与典型案例的对应关系。教师对学生采用案例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针对当前很多大学生都非常喜欢在手机应用商店下载自己喜好的APP,教师可以以这个兴趣为话题,引导学生开发简易音乐播放器为切入点,教会学生了解软件开发的流程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应当注意过程控制。
2.2案例的实施
Android应用程序的开发环境需要在PC机搭建,搭建步骤:第一步,安装Java的运行环境;第二步安装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第三步安装SDK套件,配置SDK的安装路径;第四步创建Android模拟器(AndroidVirtualMachine),可以模拟仿真不同型号的Android智能手机。
2.3案例的讨论
开展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协调能力等职业素质,丰富学生的实际移动互联APP开发经验[7]。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求学生掌握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过程和方法;②采用启发式教学,恰当地引进教学案例;③学期开始就安排学生自由组队,每4~6人组成一个项目团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的开发。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相关知识点,通过开发科学计算器,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Android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2.4案例的考核结合《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的课程特点,该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基本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考核采用如表3所示考核标准。
3结语
记叙文教案范文4
关键词:提纲挈领;示范;启发性;图文并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005
一、提纲挈领,再现重点
提纲类板书简洁明了,将课文的重点呈现在黑板上,能让学生非常直观地感知文章的重难点及主要内容,实效性很强。此类板书是依据课文内容设计的。篇幅十分有限,只有提要钩玄,要言不烦,才能做到“少而精”,才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1. 紧扣教材
内容式板书以全面概括课文内容为主,便于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紧扣教材并非将文章内容照搬照抄,而是教师从教材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最能体现中心的点睛之笔,尽量采用课文中出现的关键词句。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恰到好处,起“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当然,教师也可采用课外的词句,但必须是在对文章内容理解后概括的,且要言之有理。
如,笔者教学《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一课时,美国当局对钱学森的迫害就可以概括成三方面:诬陷、折磨、限制。板书就呈现为: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迫害诬陷折磨限制
(“终于”也是本课题的题眼,以此可以看出回国不易及其回祖国的坚定信念”,所以用着重号标出)
2. 抓牢关键
3. 把握条理
语文教学虽无定法,但讲究思路清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整合自己的教学思路、学生的理解思路以及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板书就要求有条理性,词句的组合结构必须严谨。板书内容虽不多,但其间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们在内容上往往“藕断丝连”。因此,板书要根据课文内容及逻辑关系,有效连接代表内容的词句,而不是盲目追求形式。
4. 关注文体
板书设计要关注文体,要做到“因体制宜”。记叙文的板书要体现记叙文的主要素、线索以及人物的品质;议论文的板书有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而说明文的板书则一般要抓牢说明的中心,说明事物的特点、说明方法等;散文的板书要体现“形散而神不散”;诗的板书一般要概括出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品质……即使是文体一样的课文,倘若单元目标等定位不一样,板书的设计也应灵活变动。
课堂中如有提纲挈领式的板书作凭借,教师就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有条理地根据课文脉络感觉全文,把握重点。
二、指导学法,启发思考
1. 设疑启发
教学本身是解决疑惑、获取新知的过程。利用板书可以打开学生思路,启发学生思考,更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新授课文时,针对一些“有话可说”、“有疑待解”的课题,教师往往让学生质疑课题。这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设计问题式板书,并在课堂上努力解决好这些问题。
启发性板书的呈现,就如同教师摆出一把学习知识的金钥匙,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所学知识的大门,通过自身体验,感悟,掌握知识。所以,板书中的每一个词语乃至每一个标点、图形,都是宜于启发的,都能促使学生展开思路,产生联想,从而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这是虞大明老师教学《刷子李》时的板书,他让孩子们根据课文内容在红心中填一个词语,而后又从这心理图示中开始研讨文章内容和写法的一波三折。简单的板书启迪思考,蕴含无限。让孩子在追踪逻辑、层层推理中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2. 示范提升
板书的示范性体现在书写上。认真地书写板书可以对学生的书写行为习惯进行教育和熏陶。因此,教师要做到字迹端正、版面整洁,避免错别字、不规范字;讲求书法艺术,将字写大方、工整、美观。不管何种类别的板书都要做到醒目、清晰。
从这则板书中,我们很清晰地了解到学习这则寓言的三个步骤:读通――读懂――美读,这一步可以依托各种工具书完成;板书中也简要地点出了重点字词――“亡”、“牢”的意思;板书最下面一行,点出了寓言中蕴涵的大道理。“亡羊”意味着“一个人做错了事”,“补牢”则代表着“要及时改正”。这样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井然有序地学习。
三、构思独特,理解多元
1. 化难为易,帮助理解
两个脸谱,两个箭头,形象地再现了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心理变化,掌声是同学们给予的鼓励与关心,它产生了神奇的魔力,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学生在感悟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懂得了“给予”的力量。
2. 增加趣味,刺激思维
水的多变,水怎么变,又怎么回到大地妈妈的怀抱,通过板书,学生一览无余。箭头的指示、图示都明显地解说了课文内容。这样,图文并茂、简洁美观的板书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图示中有效地吸收了知识。
3. 因课而异,服务内容
课文内容知识如果比较复杂,又具有多重性,教师可以采用表格类板书,这样,学生会更容易看出知识间的联系和异同点。为追求板书的整洁美观,教师可以采用对称型和自由型板书。对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中间以一条有形(或无形)的横线(或竖线)为对称轴,板书内容上下或左右对称是单轴对称;板书上下左右都对称的是双轴对称;很多内容与符号都对称的,“多而不乱”的是综合对称。自由型的板书内容自然成型,生动活泼,有浑然天成之美。张翼型、阶梯型、折线型、雁行型都是常见的板书形式。
记叙文教案范文5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语文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初步学会记叙文写作。引导学生逐渐更新学习方式,逐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力争使全体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学习,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
[学生状况分析]
我今年新接任的六年级(2)班的语文,班里的学生原有语文基础参差不齐,高低不一。因此新学期中,应一面加强“双基”训练,一面着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有所感受,有所发现;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整体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要求]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8)继续培养写日记的习惯;能够做到爱护图书,并养成习惯。
(9)继续培养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学会使用工具书,并养成习惯。
(10)继续培养自己修改作文和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
(11)继续培养勤于搜集资料和不懂就问的习惯。
(12)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147个生字。
(2)能够按笔画顺序正确默写生字125个,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书写端正、写匀称。
(3)继续学习用钢笔书写,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继续练习写毛笔字,知道各种类型汉字的间架结构及笔画特点。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问题,敢于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并注意默读的速度。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习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学习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
[教学措施]
1、继续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方面,培养本册安排的关于读书做笔记和不懂就问的习惯。另一方面,对以往所提的习惯要常抓不懈。
2、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主,以讲助读,以各种教辅手段促读"指导学生把书读好。注重感受领悟、积累、运用,从而提高语文水平。
3、授课过程中,依照设计好的教案,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电教设备,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做法,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4、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范文的语言,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迁移运用到习作中来。
记叙文教案范文6
在作文批改中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只给学生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养成自己批改作文的良好习惯,这样将会受益终身。教是为了不教,这在作文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演示培训法
教师把学生写好的作文,进行课堂演示批改给学生看。可以用投影仪把学生作文展示出来或者复印要批改的作文,发给每一个学生。在演示批改的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提出各自的修改意见,大家共同讨论。经过师生共同协作配合,反复进行批改作文的课堂训练和尝试,让学生掌握批改作文的方法。其间,要教给学生:1.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紧扣题目,开头、中间、结尾是否相互照应;2.记叙文的叙述描写是否恰当,议论文的说理分析是否充分有力;3.文章的结构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晰;4.语言是否通顺,表达是否准确。至少要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批改作文。用这种“演示培训”的方法不断训练学生批改作文的基本功,学生就一定能对批改作文从陌生到熟练,从害怕作文到喜欢作文。
二、诵读感悟法
作文批改需要诵读。叶圣陶说过:“文章写完之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这也是个好习惯。怎么个念法呢?要跟平常说话一样地念,而不是像有些同志在会上做报告念稿子那样念法。要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批改作文时出声地读一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批改时只用眼睛看,一些毛病会从眼底溜过;如果用嘴出声地读一读,语感就会有了,也就能察觉出不当之处了。
三、自我评改法
文章要尽可能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评价作文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首先明确学生作文一般有两类毛病:一类是审题不清,中心不明,选材不当,结构混乱;另一类是文句不通,词不达意,衔接不紧。怎样修改呢?前类毛病主要靠预防,即写前列提纲,打好腹稿;后一类毛病则要求成文后,字斟句酌,认真修改。就局部来说,可采用“增、删、改、调”的方法,并教给学生一些常见的评改符号,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
四、小组互评法
批改作文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班分成四人或六人的学习小组,每组都应包含写作好、中、差的学生。在小组内,由组长主持,每两人互相交换作文,由非作者在小组里轮流朗读作文后,接着作者说明自己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和重要语段的写法(这些要在小组评改之前做好准备)。组员根据作者的自述和自己的感受,交流个人的见解,指出每个同学文章的优缺点。人人参与,个个发言,讨论交流,达成共识。组长综合组员的意见给每篇作文写评语。这样,才能达到每个同学快速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
五、典型审评法
在学习小组评改的过程中,教师要强化指导,注意不要挫伤学生写作和批改的积极性。教师既要捕捉同学们写作和评改的情况,又要查看组长的评价记录,抓住典型,突出共性的方面,并做好必要的更正、补充,以便调整、充实作文讲评课的教案。把学生写得较好的章节或文章选取两篇典型的进行讲评,肯定同学们的成绩,指出作文训练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今后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样的批改和讲评才可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搁置冷却法
有些时候,学生自己发现不了作文存在的问题,或者对别人的批改又不以为然,或者觉得虽有道理,但难以割爱,这也是学生批改作文时常有的事。不妨把习作搁置一边,让自己的大脑冷却一段时间,其间读书、看资料、与人交谈以及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对认识的深化无不产生重要的影响。习作者的认识提高了,再回头看原先那篇“找不出毛病”的作文,就感到不满意了,会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了。平时笔者就要求学生经常回头看自己写过的作文,认真研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在这种搁置冷却中得到提高。
七、写作后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