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幂函数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幂函数教案范文1
一、学案导学的含义和设计原则
1.学案导学的含义
“学案”是指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分析和探究整理出一套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案,它主要是相对于教案而言的,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之上的。“导学”是指教师在顺应教案知识的基础上巧妙运用学案引导学生学习,不仅包括课前的预习,还包括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复习、练习等等。“学案导学”教学是指在在对教材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每一小节课程内容编制出来的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
2.学案导学的设计原则
第一,创新性原则。在进行学案设计和编写的过程中要注意创新性的体现,不仅内容要创新,而且形式要创新,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第二,探索性原则。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如果编写的导学案具有一定的探索性,那么就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法运用的注意事项
1、要注重学生的自我探索意识,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分析和引导,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有些教师往往认为自己的思路是唯一的,不相信学生,对学生自我探索、相互交流出来的解题方式不认同,容易打消学生积极学习的意识。
2、要及时对导学案实施的结果进行检查,及时了解导学案中的问题,并改正。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教师虽然运用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但是并没有定期对教学结果进行检查,不了解学案中存在的问题,长此以往,导致教学案没有新颖性,实质问题解决不了,学生学习成绩仍然处于起初的水平。
3、积极落实“三讲三不讲”原则。目前高中教学要求高效化、重点化,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熟知,对于学生都会的知识不再花费时间讲解,同时对于哪些怎么都学不会的知识也不予以讲解,切忌面面俱到,主要讲解重点知识。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法实例分析
在运用学案导学模式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适当进行知识讲解,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同时,学案中设计的问题难度要适中,带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引导性,使学生能够通过导学案进一步学习知识的内涵,提高理解能力,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
1、幂函数教学
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幂函数的概念和图像的变化性质以及情况。学生在对幂函数知识的预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了对一些基本函数性质了解的能力,同时,也基本上掌握了幂函数的代表性函数,所以通过学案导学的运用,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有助于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升,增加独立学习能力。
本节知识我准备了两套学案内容,分别为《预习学案》和《课堂学案》。在第一套学案中,没有对知识点进行罗列,而是对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温习,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同时添加进去一系列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的趣味小测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预习学案。接下来进入了课堂学案的学习,这一套学案主要是对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分析,让学生通过对思路的分析,整体了解幂函数知识的大体内容和知识构架。另外,对幂函数进行系统讲解,由概念到性质,包括图像变化的内涵规律以及路径等,让学生清楚明确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在这套学案的最后出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让学生通过对例题练习,巩固前面学到的知识,加强知识的记忆。
通过这两个导学案的运用,这节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完成的非常认真,不仅系统性加强了,而且因为是学生自己动手自主探究,他们的作业质量明显提升了。
2、算法的概念
幂函数教案范文2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页|最新|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音乐|体育|美术|科学|计算机|公文|
论文搜索:[热门]素质教育写作总结说课计划心得体会教案操行评语
首页>>数学论文>>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
-
【加入收藏夹】【搜索相关的文章】【关闭窗口】
南昌十三中李淑明
摘要: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的现状并不乐观,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大多数的数学课依旧是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这不是因为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功能性较弱。那么为什么多媒体进入数学课堂的步履如此艰难呢?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1.没有充分考虑到怎样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2.在强调教育技术的同时没有充分考虑发挥教师的作用.故难以多媒体技术和数学教学完美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多媒体,数学,老师,学生,教学模式,结合
现代社会正经历着由信息革命引起的深刻的技术革命和社会变化,多媒体技术作为信息革命在学校的具体体现,其功能与作用愈来愈多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多媒体的使用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到我们课堂教学中,给教育界带来巨大影响。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象、动画等内容通过综合处理及其再交互,编制出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在学生面前展示出生动逼真、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世界,创设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为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还减少教师的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多媒体教学在我们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的运用并不是很广,大多数的数学课依旧是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为什么多媒体进入数学课堂的步履如此艰难呢?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两点:1.没有充分考虑到怎样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2.在强调教育技术的同时没有充分考虑发挥教师的作用。故难以多媒体技术和数学教学完美地结合起来。在这里本人就这两方面谈一下对多媒体在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整体优化中的认识。
一.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
1.掌握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
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不能完全照搬其他学科成功经验,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限制了不可能在课堂上大量引入影视资料和音乐,不可能一面分析数学问题,一面播放音乐,也不可能来一个从黑板到屏幕的大搬家。事实上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师在黑板上的作图、证明、解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可缺少示范教学过程,同时数学是一个相对完备、封闭的王国、对数学定义来不得半点拓宽,对定理来不得半点变动。
2.找准多媒体技术与数学结合的契机
要将多媒体技术融合到数学教学中,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了解多媒体技术进入数学教学的优势和局限性,更重要的是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学的教学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了解做授班级的学生综合素质,结合技术所提供的能力选择最佳组合,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总之做好多媒体与数学的整合工作的前提是数学教师走进计算机领域,学生、教师的同努力,才能将整合工作做好。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传统的数学教学基本要求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整个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过程,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过程,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的过程,这些都是数学教育的特殊基本要求。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有效工具,但它在数学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上其优势却不象其它学科那样明显,辅助数学教学的初期人们自然引用了“课本搬家”和“题库”式的数学教育软件,虽然增加了一些动画,但这类软件的作用与课本和习题集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相比表现出十分勉强。
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技术的优势和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甚至在技术的支持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适当地融合到课程中——就象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
我在高一教学过程中,仔细研究高一数学的内容,和计算机技术的特点,尤其是《几何画板》的功能,认为传统的“课本搬家”,“题库”,“美丽的画面和声音”,“人为安排的交互界面”都不能充分展现计算机技术的魅力,要进一步发挥计算机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特殊功能,利用计算机创设出一个赋有创造性,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如:对教学概念、定义的理解,对新知识的探索,挖掘数学的内涵,增强计算能力等方面。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选择适当的切入点,不同的教学阶段有着不同的切入点。高一代数重点在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在教学中我们分步骤分层次利用《几何画板》来完成函数的图象。①按定义作出函数的图象。②完善所作的图象(并验证在定义域内函数图象的正确性)。③由图象归纳出函数的性质。④验证、分析在定义域的临界点附近的函数状态。⑤从已作出的图象中能否挖掘出新的知识点,或进一步理解数学的内涵。
例如:对于幂函数的图象的变化,当a>0时幂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是增函数,并且无论a在大于0的范围内怎样变化,它的图象都一定经过直角坐标系中的原点和横坐标纵坐标都等于1的点。当a<0图象的变化,这个时候幂函数图象在第一象限内是减函数,并且一定经过直角坐标系中的(1,1)点。当a<0时,图象在第一象限内向上与Y轴无限接近,向右与X轴无限接近。我们知道教科书上在介绍幂函数时是分a<0和a>0两种情况来讨论的,那么为什么a≠0呢?。当a=0的情况,这时图象已退化成一条平行于X轴,且在X轴上方一个单位的一条直线。同样可以通过改a的值,看出当a=1时幂函数y=xa的图象实际上就是Y=X这条直线。这些图象的变化都可以运用几何画板软件来很好的完成。对于学生,一方面从多媒体的演示,再结合有关必要的解说和优美音乐,将现实的环境虚拟到课堂中使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动画效应,同时通过启发性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自我挖掘各种图形间的内在联系或变化,还有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导、演变。动画模拟不但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似有非有、难以理解之苦,同时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能动主观性,化被动为主动。
3.多媒体教学要和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目前有一种是过分夸大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的倾向,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就要完全离开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与粉笔与黑板再见,整节课不顾学生的素质,完全采用多媒体技术。从上课的第一分钟直到下课,教师除了讲解,就是点击鼠标。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体现现代教育的优势。我认为这是有片面性的看法,多媒体教学要和传统教学应优势互补。一方面教育需要技术,技术需要教师,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学要来个优势互补。对具体问题作具体的分析、具体处理。这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的数学修养、教学经验、教育理论水平起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作图,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个示范,必要的计算训练也是不可少的。
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它的独特作用,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运用知识方面也有着比传统教学更先进的模式,特别它的表述的方式很灵活,可以以文字、图形、动画、电影、图表等多种方式出现。
在计算机引入数学课之后,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教学完美的结合显得十分重要。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工具是为教学服务的,课堂上该用的时候就用,不该用是时候一定不要勉强使用,好比我们上立体几何课时用的模型,该用的时候拿起来,不用的时候放下来。
传统教学的优势应该保留,如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及时交流,教师课堂组织能力等等
二.在强调教育技术的同时考虑发挥教师的作用
发挥教师的作用,不是指在教学课堂中以教师为主。老师的教以学生的学为主,因此,教师在适度运用多媒体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维。
1.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实现职能转变
数字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的职能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传统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化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自觉顺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善于学习,勤于研究,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教师应冲出“以书本知识为本”的旧观念的束缚,深刻认识21世纪多媒体技术对传统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与挑战,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新思想,积极学习探讨掌握新课改理念,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育观、教学观。
2.多媒体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时也应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课件中的内容不加选择、一点不漏地一一点击逐一展现,这样的话教师就成了播音员和讲解员。课程自然也不会具有艺术性,这样就忽视了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新课标脱轨了。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由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学生四种因素组成的整体。其中学生是整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是教师传递信息和学生反馈信息的全部过程。教师还要根据学生接受信息后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由此可见,学生在教学中不仅起着反馈信息的作用,而且对教学过程起着主导作用。因此,要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时至今日,随高科技日益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它的发展,给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数学教师要努力掌握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参与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开展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验,优化教学过程,努力创设多媒体的数学教学情境,为数学教学现代化开辟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幂函数教案范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医用高等数学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医用高等数学作为医学院校新生必须学习的第一门数学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
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整体素质明显不如本科生,特别是数学基础相对较差,成为制约学生发展的瓶颈。在高职院校里,学生一般比较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和各项技能训练,认为它们与将来胜任工作岗位有着直接的关系,于是很多人就忽视了那些基础性课目的学习,不愿意下工夫认真学好,甚至对它们不感兴趣。所以医学院校里的医用高等数学一直是挂科率比较高的科目之一,很多学生形象地将高等数学誉为“恐怖小说”之一。在我们看来,医用高等数学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征服,最核心的是正确地教与学。
一、做好复习把初等数学的基本功搞扎实
医用高等数学讲授的主要内容是微积分,事实上是有关函数的各种运算,因此要熟悉各类函数的运算公式、性质等初等数学知识。这些知识几乎都是高中课本上重点学习过的,在医用高等数学课本上只是作简单复习。对学生来讲,如果高中数学的基础比较薄弱,建议先好好复习一下高中数学的知识,特别是必须掌握几类比较重要的函数(三角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内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教师在上课前要将初等数学的有关知识作以复习,为他们学习新的知识做好铺垫。
二、由浅入深将前后章节的知识串联起来
在有了比较扎实的初等数学基础后,就可以更有信心地学习高等数学了。医用高等数学教材的各章节都是互相联系、层层深入推进的,学习时一定要按照教材顺序按部就班。如果前面的知识学得不深、不透,堆积在一起的疑惑就会越来越多。这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越来越差,学习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学习心态越来越烦躁。因此一定要由浅入深、由简入繁,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学,要多花时间钻研练习,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想办法解决。我们建议学生组成互助学习小组,既可以协同解决问题,又能增进友谊。“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因此在学习医用高等数学时,要适时对学过的知识做小结,要定期做一些前面章节的习题。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边学边忘,这样会导致前期的学习效果白白浪费,同时会影响到后面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讲,其可以充分利用大学图书馆里的资源,借一本与教材配套的有内容小结、例题分析、习题练习和讲解的参考书。每学完一个章节都要充分发挥参考书的作用,既能复习知识又能拓宽解题思路。对于教师来讲,其应该定期给学生安排一次小测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前期学过的知识。同时,定期的测验会增强学生的上进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明确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大学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更加自觉。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加上家长和老师的监督,学习抓得很紧,积极性比较高,是典型的“我要学”思想。进入大学后,由于高三生活的艰苦、压抑,突然进入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极易产生松懈心理。往往这个时候学生感到很迷茫,学习没有动力,没有及时确定新的目标。虽然教师的授课方式仍是以“一支粉笔、一本教案、一个讲台”的课堂讲解为主,但与高中教学有着显著的差别,即上课人数多、课时比较少、课时的信息量大、老师讲课速度快。老师几乎没有时间去重复讲,很少进行课堂提问,课后也很少有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因此,大学的学习只能靠自己。同时课堂学习只是学习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更多的知识要靠自己利用课外时间自学。学生不仅要消化理解课堂上讲过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阅读课外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学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后自学模式,这就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这种自学能力具体包括:能够独立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够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能够对教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提出质疑,能够将教材和老师的观点转化为自己的观点。教学中,老师主要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地学习、探索和实践,并将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四、结语
由于大学新生安排的基础课程较多,因此学习医用高等数学的时间相对比较少。怎样在短时间内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应思考的问题。对他们而言,只有掌握了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认真自觉努力,才能一步步实现之前确定的目标。对于教师来说,只有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将书本上的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理论问题实践化,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超.基础数学课如何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J].天津职业院校,2012(2).
幂函数教案范文4
关键词:中职;数学;配套教学光盘;教学课件
2010 年秋季新学期,东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始大力推广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新教材(李广全、李尚志主编),此教材配有一张 “配套教学光盘”,它包含电子教案、演示文稿和素材库,能帮助中职教师和学生解决平时教学中的许多问题。笔者从日常教学实践、公开课等教学活动中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配套教学光盘”中的电子教案和演示文稿(完整的课件)是“配套教学光盘”中最实用的亮点。但笔者认为,我们无需片面追求多媒体课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际上,该“配套教学光盘”中有一个被大家所忽视的亮点――素材库中的“教学课件”。
一、“配套教学光盘”素材库中的“教学课件”简介
本文所指的“教学课件”并非平常使用的完整系统的演示文稿,它是专门针对某一个课时的某个内容的重点、难点或知识背景而制作的独立的小课件,有的是由几何画板制作的可操作的小课件,有的是生活中或中职专业的情景问题的动画片段。
二、目前“教学课件”的使用情况
由于“配套教学光盘”功能十分强大,从创设情景到探索新知,从巩固知识到强化训练都提供了一条龙服务,因此有些教师认为“配套教学光盘”可以代替一切传统的教学手段,于是上数学课就是从头到尾按光盘进行教学,从复习、引入、新课到练习,把课堂转变为多媒体技术的展示,遵循“配套教学光盘”编者的建议和安排,将“教学课件”作为一堂课完整的演示文稿中的一小部分――创设情境、兴趣导入,出现为了完成导入这个步骤而导入“教学课件”的现象。
还有部分教师对多媒体的操作不熟悉,播放“教学课件”时,教师的角色就是站在讲台的一角忙着点鼠标,不能及时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造成师生双向交流渠道不畅,教学亲和力降低,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教学课件”的特点
(1)操作性强,省时、省力、简单、方便。“教学课件”界面附有简单的操作说明,无需补充任何软件知识,无需花费课余时间学习即可操作,因此它适合没有时间学习软件的教师,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教师,也非常适合中职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
(2)针对性强。由于“教学课件”只是针对一个课时中的某个重点、难点、关键问题或知识背景而制作的数学小课件,因此每个“教学课件”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3)实用性强。“教学课件”中所制作的情境实例小课件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有一定的实际背景和意义,较符合中职生的数学认知水平。
(4)有助于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中职生一般数学基础比较薄弱,教师严密的推理、论证,只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他们更没信心面对数学。“教学课件”中由几何画板制作的小课件简单直观,能将一些难懂抽象的概念、推理和性质等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现象,甚至可操作的动态画面,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中的难点也在不经意间得以突破。
(5) 画面简单、朴实。“教学课件”中几乎没有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画面、动画和音效等,对问题的反映直接而清楚,可以更好地体现使用者想要表达的主题。
四、 关于“教学课件”使用的几点思考
1. “教学课件”适合自主式和混层合作探究式教学。
目前的数学教学课堂,学生缺乏操作和探究过程,缺乏获得数学的经验。在知识引入时,一般的教学方法是把概念直接告诉学生,或者是“电影式”多媒体课件播放配上简单的评析,学生往往不能理解概念的内涵,更不会在实例中运用。笔者认为根本原因是: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未在学生的心理上得到应有的认同,教学过程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思考和讨论。另外大部分教师对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理解不够,实际上,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是换一种方式的知识灌输,如果学生没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效果也不太理想。
笔者从实践中发现,“教学课件”较适合自主式和混层合作探究式教学。第一,中职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对数学信心不足,但有较强的自尊心。因此,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准备,在不公示学生实际水平的情况下,预先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混合搭配成组,确定组长,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分配不同任务和目标,并使他们明确自己的任务和目标。第二,中职生计算机软件操作水平不同,虽然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兴致不高,其实他们是渴望快速成功的。“教学课件”操作简单、针对性强,能让学生体会到快速学会使用计算机软件的成功喜悦。另外,课前教师已对学生进行混层合作分配,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大胆地把“教学课件”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地操作、尝试、记录、交流、讨论、质疑及解惑,尽量多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如“幂函数、指数函数”,用“教学课件”可全面开展自主探究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学课件”的操作说明,自己设置数据、通过动画或拖动鼠标来观察、探索函数图像的变化,生动、形象的数形结合能使学生顺利地得出结论。
2. “教学课件”需适时、适量使用,因人而异。
“教学课件”作为辅助工具,它是为教学服务的,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内容适时适量地使用,因人而异。第一,内容要有所选择。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使用“教学课件”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许多数学教学内容还是以传统的教师讲解分析并配合板书为好,“教学课件”则用来演示那些用板书和讲解不易表达清楚透彻的部分,辅助教师和学生突破难点。第二,时间要有所选择。并不是整节课都需要使用“教学课件”,也不是一定要放在“创设情境、兴趣导入”这个环节使用。其实“教学课件”播放的时间过长,学生会产生厌倦感,如果“教学课件”只在教学中的某个环节使用,反而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如上《向量的和与差》时,若全部采用“教学课件”中的动画播放示范向量和与差的画法,会削弱学生对向量和与差的作法的注意力,也领会不到实际作图过程中的细节。对中职生而言,该内容如果由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作图,其效果远比播放“教学课件”的效果更好。但是仅仅使用粉笔作图,学生又容易对一些特殊情况弄不明白,如有时所作向量会重叠或方向混和,因此,传统方法与“教学课件”混合交错使用效果最佳。第三,学生、专业要有所选择。并不是所有专业的学生都适合用同样的“教学课件”。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机械、计算机等偏理科专业的学生较喜欢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教学课件”;艺术、文秘等偏文科专业的学生较喜欢简单、可爱的动画式的“教学课件”。因而面对不同特性的学生,教师应对“教学课件”有不同的选择,根据实情让“教学课件”成为课堂中自然的一部分。
3. 现代化教学要求教师不断充电。
该“教学课件”尽管是针对中职生而特制的教学软件,但它也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的“教学课件”适合所有的学生。“教学课件”带给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借鉴和启发:怎样制作有效的课件,怎样合理地运用课件,怎样将现代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并使之逐渐适合中职生和中职数学课堂。因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①积极学习,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学理念;②对“教学课件”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③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力,制作更精致的“教学课件”;④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索、大胆尝试,找准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教学的结合点。这样,才能既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让计算机辅助教学,又不失传统教学的优势。
4. 现代化教学要求学校建设多媒体硬件。
由于学校的经费有限及其他原因,许多学校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装备还仅限于少量的几个多媒体室或网络教室,没有进入每个教室。东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使用这套《数学》新教材的教师都深有体会:尽管不宜整堂课都用多媒体教学,但许多知识点如果没有多媒体的辅助会效率偏低,甚至难以完成部分教学任务。数学课最好能在本班教室的多媒体平台进行,或者必要时可在网络教室上课。因此,适应现代化教学的硬件设备是部分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化教学是必然的趋势,从实际学情出发合理、恰当地运用“配套教学光盘”,现代教育技术将会有机地融合到我们的教学中,成为数学课堂的一部分,真正实现“配套教学光盘”为师生教与学服务的目的,让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得恰到好处,提高中职数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东莞市寮步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张波,钱林. 计算机与数学教学整合中的几个特殊关系[J].数学教育学报,2002,(1).
[2]钟玉琢.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韦丽华. 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激活[J]. 教育科学,2002,(6).
幂函数教案范文5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数学后进生 转化策略
“职业学校后进生的转化”显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当下中等职业学校大量后进生的真实存在,注定它又是一个没有过时的现实话题。后进生几乎成为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尊重和切实帮助后进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选择。
一、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1.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学生首先接触也是接触最多的社会环境,部分中专生的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学生经受困难和挫折的磨练较少。
2.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是产生后进生的催化剂:动画片、手机短信、游戏、网络聊天、不健康的报刊和书籍等,消磨了中专生曾经和现在的大量时光,分散了他们的精力,转移了他们的兴趣。
3.学生自身的不足。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些人或懒惰、或自卑、或缺乏毅力、或自制力差,普遍对老师有依赖心理,把数学当作记忆学科,期望老师对数学问题进行归纳概括,便于记忆,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
4.学校教育的弊端。
(1)初中教育的负面影响。
目前,在初中应试教育占据着主导地位。学校把成绩作为唯一的评比标准,出现了快班与慢班的明显划分,在数学教学中形成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心理暗示,数学老师把精力集中于能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身上,而放弃对后进生的教育。
(2)职业学校存在着大量不当的教育、教学方式。
①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大量不当的教学方式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大量不当的教学方式:随意删减教学内容,一味降低教学难度;过多强调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数学公式,只有灌输,没有启发,用机械的、僵化的方式去“训练”和“控制”学生的思维;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忽视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这些做法造成了学生偏重结论,淡化数学定义、定理、公式等的理解。
②职业学校出现了大量不当的教育方式
一些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师忽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他们对学生缺少信任,缺少爱的表示,教育中存在着大量不当的教育方式:上课时目光只集中在学优生身上,而对后进生的“闲坐”熟视无睹;遇到学生违反课堂纪律,动辄训斥,冷嘲热讽,小题大做,如果学生受到批评后“敢于辩驳”,批评和指责就如同“枪林弹雨”,不给学生喘息的机会,甚至停课“整顿”;对经常犯错的学生歧视、疏远、冷漠,或干脆不闻不问;对后进生缺乏必要的耐心,在情绪上表现为不予理睬甚至讨厌反感;对学生变相的体罚或不当的惩罚比比皆是:罚抄,罚站,罚“谈心”。
(3)教师的职业倦怠。
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由于长年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常常是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却很难看到学生学习上的明显进步,内心无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一些教师由此产生了职业倦怠失去了对教学的热情,甚至对教学和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不能精心钻研教材、准备教案,忽视学生的思想、情感与个性,不能因材施教;不能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甚至有应付了事的心理,数学教学变得沉闷、枯燥和程序化,缺少生机和乐趣。
(4)教材内容不当。
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数学教材应该强调实用,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现行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材体系基本上以普高为模板,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学科特点,但整体上仍显理论内容偏多、偏深,缺乏实用性。
二、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1.改变教育观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数学教师要具有多元知识结构,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要由“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化,不断反思、总结、探索、实践。
教师不能总是用心目中好学生的标准来衡量每一个学生的行为,不妨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尝试着以学生的眼光看待他们所做的一切。比如,回忆自己上学的时光:回忆当时的课堂上发生了什么,回忆当时的欢乐与沮丧、当时的感受与期待。经过这么一番回顾,我们对学生的所作所为就会有比较充分的理解,对学生也就不会特别反感或牢骚满腹,进而愿意静下心来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教学活动要营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氛围,发扬教学民主,要吸引学生的广泛参与,师生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及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老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体验,做好“导师”的角色。不能让数学课堂成为优秀学生的宴席,而后进生只是看客。
2008年我开设了一节市级数学研究课,借班上课,授课对象为中专生,课题为“幂函数性质及其图象变化特征”,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幂指数α的渐变引起图像的同步变化,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在“移步换景”的同时,我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有些重要结论正是在我的提问“诱导”下,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后自己得出的。这样的结论,学生也许会“永志不忘”。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节课让学生体验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生品尝到成功后的满足和喜悦。
2.重新确立培养目标,开展分层教学。
我们应充分认识数学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重新确立数学教学目标,调整和选择教学内容,将数学教学目标建立在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完全能达到的基础之上,唯有这样,数学教学才有希望。
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中专教育的特点是针对性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其人才培养注重以能力为本位,要求文化基础知识宽泛,但不一定系统严谨。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采用“加强基础、突出实用、内容宽泛、增加选择弹性”的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应该采用分层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设计时,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包括课堂提问、课堂练习、作业及指导等方面)的安排都因人而异,使之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实际,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比如,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的设计,要有弹性和区分。为了让后进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可以设计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后进生的作业可以采用面批(当面批改)的方式,以增加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努力,学习成绩都能有所提高,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后进生通过努力达到高一层次的教学要求,其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他们数学学习自信心会得到加强,数学学习兴趣将得到提高。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数学学习动机。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主,阻碍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现代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线。教师面对的是情感丰富、意识独立的学习主体,教师不可以越俎代庖,要给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多采用鼓励性语言,以发挥激励作用,让每位学生体会到只要自己在某个方面付出了努力就能获得进步,就能够获得老师的认同。老师要努力发现后进生身上的优点或进步,及时表扬、鼓励,以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动机。如果后进生生活在一个鼓舞人心的环境中,他们就容易作出适当的调整。
4.加强语言的艺术性,让数学课堂生动、有趣。
教师要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情绪。后进生往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师不妨面带笑容,及时提醒学生,不能让学生的注意力游离于课堂;指出学生的错误,老师不妨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切勿长篇大论。教师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伤害性语言,如果有必要,有些交流可以留到课后,目的是帮助,而不是惩罚。即使是批评,也要讲究艺术,区别对待人和事,要在真诚中给学生“爬起来”的自信和勇气。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密切合作,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后进生的人格。
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或表现差,长期受到批评、冷落、歧视,一般很敏感、脆弱,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信任。对待后进生,教师应“宽以待之”,不能以自己的好恶和情绪去评价他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学会赏识教育,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人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任何嫌弃、批评、斥责、挖苦或者变相体罚,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引起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还会暴露出教师的无能。
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比如,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学提问,以一颗真诚的心去聆听学生的回答,善于从学生的发言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适时地加以启发、点拨、肯定,这样必然能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
总之,转化后进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老师不仅要认识到转化后进生的重要意义:这是教育赋予教师神圣的职责,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而且要认识到转化工作不是一帆风顺的,不能一蹴而就。后进生转化有时会出现反复的情况,老师需要满腔热情,耐心地、冷静地、客观地分析原因,反复“抓”,“抓”反复。只要我们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则“金石可镂”也。
参考文献:
[1]廖彦忠.浅谈职高数学教学中差生的转化问题.人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