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言文虚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言文虚词范文1
(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
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
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
可译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③敏而好学。(《<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
③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6、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②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书说》)
三、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③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如: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四、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④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如: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④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4、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①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④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
⑤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⑥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五、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
①苛政猛于虎也 (《捕蛇者说》)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六、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文言文虚词范文2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④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③屠大署,恐前后受其敌(《狼》)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①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然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①父利其然也(《伤仲永》)②谓为信然。(《隆中对》)③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①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②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①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短文两篇》)
文言文虚词范文3
关键词: 文言虚词引申义语法意义
文言虚词是与文言实词相对而言的。与实词相比,文言虚词的数量不多,但却很难把握。学生在学习文言虚词时常犯这几种毛病:死记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孤立地理解虚词;只从结构形式取义;不顾文言句式特点而硬性翻译;以今律古。鉴于此,学生在文言虚词的学习中要抓五个“着眼”。
一、着眼虚词变化发展,把握它虚化了的引申义
学生应针对多数虚词都是由实词演变而来的特点,着眼虚词的变化发展,由较实在的意义入手把握它虚化了的引申义。
以介词“以”为例,它的基本义是“用”,如《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由具体的“用”可引申为“用什么身份”、“用什么事物”,前者如“以资政殿学士行”,后者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以引申为“把”,将宾语提前,如“秦王不以城予赵”;可以引申为“凭借”,如“以勇气闻于诸侯”,由“凭借”还可以引申为“因为”,如“时曹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可以引申为“按照”,如“余船依次俱进”。
二、着眼句意文意,联系虚词前后文,把握它的语法意义
学生应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联系虚词前后文来理解它的语法意义。以“乃”字为例。
1.夫秦强而赵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三国志・隆中对》
3.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4.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左忠毅公逸事》)
联系这四句“乃”字的前后文意看,它所表达的意义不一样。例1前三句与后句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乃”只能是“竟”、“却”。例2“凡三往”是条件,“见”是结果,“乃”应是“才”。例3先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认识,才接着发生“见”的行动,“乃”表示时间相承,宜译作“就”。例4由于“目不可开”才有“奋臂”的行动,“乃”表示前后动作相继进行,可译作“于是”。
又如“曾”。它是用来加强语气的情态副词,在《论语・先进》“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中,“曾”应译为“竟”,“曾由与求之问”意思是“哪知道竟是问仲由和冉求的事”。高一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把《触龙说赵太后》中“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的“曾不能疾走”译为“竟不能快跑”这就欠妥了。这里的“曾不能”宜译作“一点也不能”,如此才能与“老臣病足”的意义相连。而《愚公移山》中“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则应译为“连山上一根草木都毁不了”。尽管这三句中的“曾”都是表示加强语气的副词,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它所表示的情态不一样,只有选择现代汉语中适当的词或短语才能把它的语法意义准确地表达出来。
三、着眼虚词内涵,把握它所表达的不同的语法意义
学生应着眼虚词内涵,从相同结构的相同虚词来把握它所表达的不同的语法意义。
如“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和“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两句,其中“北门之管”与“魁父之丘”的“之”字都用于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其结构形式完全相同,可“之”字所表达的语法意义则完全不同。“北门”与“管”是领属关系,“之”字应译为“的”;而“丘”是小山,“魁父”是这座小山的名称,“之”字在这里表示它们是同位关系,“魁父之丘”只能译作“像魁父那样的小山”。
四、着眼文言句式特点,把握它的意义和作用
对有些文言虚词学生要用学过的语法知识把握它的意义与作用,翻译时或补或删。
例如译“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为“齐国将军田忌好好地客气地接待他”,把“而”字理解为“善”与“客待之”的连词,译意不通顺。人教版《教学参考书》认为“客”是“门客”,这里用作动词,也欠妥。“客”若是动词,“待”也是动词,两个动词连用表示什么?其实,这句话是文言文常见的省略句,是“齐将田忌善(之而(以客待之”的省略。“善”省略宾语“之”(代孙膑,“客”前省略介词“以”,“以客”介宾短语作“待”的状语。这句话应翻译为“齐国将军田忌认为他有才能就用对待宾客的礼节接待他”。
有的虚词在句中无意义,现代汉语又无适当虚词对译,就可去掉它。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中的“之”,它既不是结构助词表示领属关系、同位关系或宾语前置,又不是用于主谓之间表示化句子为短语,而是表示说话时的一种委婉语气,现代汉语里没有与之对应的虚词,可以去掉它不译。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人教版译“公之视”为“诸位看”是恰当的、正确的。“公之视”译作“诸位看”、“你们看”,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独立短语。
五、着眼古今虚词比较,把握它们的差异
学生应着眼比较,对一些双音节词,要把握其古今的差异。
“然而、可以、所以、虽然、因而、因为、于是”等,在古汉语里都是两个词,其意义与用法都与现代汉语大不相同。以“然而”为例。它在现代汉语里是用来连接分句、句群甚至段落的转折连词;而文言“然而”的“然”是指示代词“如此”,“而”是转折连词“可是”。《过秦论》中“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人教版《教学参考书》把“然而”留下不译,高一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把“然而”译作“可是”,它们都淡化了“然”字在句中承接上文将陈涉“之位”、“之众”、“深谋远虑”与齐楚九国相对比的作用。此句应译为“尽管如此,可是成功与失败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功业恰恰呈现出相反的情况”。再以“可以”为例。在现代汉语中它是个能愿动词,而文言“可以”则有三种用法:1.“可”是能愿动词“可以”,“以”是介词,可译为“拿、用、因”,它后面往往省略了宾语“之”。2.“可以”等于“可与”。3.“可以”的“以”虚化为衬字,这种“可以”与现代汉语相同。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文言虚词不可忽视,只有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抓住这五方面的内容特点,理解其意义,学生才能选择恰当的词或短语把文言虚词的语法意义准确地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文言虚词才能发挥其独有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教师教学用书》.
文言文虚词范文4
一.知其源流
学习文言虚词,有两个问题是需要明了的:一是有部分虚词在书写符号上使用了同音假借字;二是有一些虚词是由实词虚化而来。
先谈同音假借问题。同音假借是指语言中的某个词原本没有相应的专门字来记录它,后人便借用一个与它音近或音同的词的相应字来记录,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造字的造字法。同音假借在虚词的用字上表现得尤其突出,所以,清人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说:“凡语词(虚助词)之字,多非本义,但取其声。”例如,“而”字的本义是指颊毛,由于音同或音近的关系,借用来记录文言中的虚词。又如“焉”,从字形上看是一个象形字,其本义是指一种鸟,也是由于音同或音近的关系,借用来记录文言虚词。另外,像“其”、“为”、“也”、“则”等虚词也都使用了假借字。明乎此,就不能把文言虚词的意义与假借字的本义混为一谈。
再谈实词虚化问题。在文言中,虚词兼类是一个普遍现象。就高考所要求掌握的18个虚词而言,大多数虚词兼有三、四类词。但如果我们了解实词虚化现象,就会清楚为什么虚词多有兼类,这有助于学习者区分虚词的不同用法和功能。已有的研究表明,在汉语实词虚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动词介词连词的虚化链。也就是说,某一个虚词之所以兼有介词、连词的词性,是因为虚化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它们在历时层面上曾经有过联系,连词的用法是从介词进一步虚化而来。
下面,以“与”的虚化过程为例来说明这一情况:
(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击鼓》)
(2)今我战,又胜荆与郑。(《国语・晋语》)
从词性的角度来讲,例(1)中的“与”是一个介词,而例(2)中的“与”是一个介词还是一个连词,不太好区分。然则,“与”为什么有介词和连词两类词性,这两类词性之间又存在着什么关系呢?这要从“与”的本义说起。“与”的本义是“党与”。从“党与”之义引申出“参与”之义,又从“参与”之义引申出“偕同,与……在一起”之义,在这个义位上,“与”开始了虚化,又由于相关的句法环境,触发了“与”从伴随介词向并列连词的方向演变。
此外,还需要对文言中的两个特殊的虚词“者”和“所”加以注意。从现代汉语共时的平面来看,“所”和“者”已经虚化成为了词缀,但在文言中它们是两个比较特殊的虚词。
“所”往往同VP相组合,表示转指VP的对象。例如:
(3)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孟子・公孙丑下》)
(4)子虚言楚云梦所有甚众,侈靡过其实,且非义理所尚。(《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例(3)中的“所有”是一个短语,“所”是指有的对象;例(4)“所尚”的“所”是指推崇的对象。在文言中,“所”是一个名词化标记,其作用是使一个谓词性成分转化为体词性成分。
“者”加在谓词性成分之后,构成一个“VP+者”结构,整个短语结构也转变成一个体词性成分。例如:
(5)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礼记・乐记》)
(6)穿汾、河渠以为溉田,作者数万人。(《史记・平准书》)
上两例中的“作者”同现代汉语有所区别。在现代汉语中“作者”是一个词,而在较早的文言中它是一个短语,表示劳作的人。
二.古今观照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它们之间是源和流的关系。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难免不受现代汉语的负迁移影响,以现代汉语虚词的种种情况去想当然。因此,加强对比性学习,以现代汉语虚词为参照系,将有助于我们对文言虚词知识的掌握。同现代汉语虚词相比,文言虚词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言虚词的消亡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实词相比较而言,虚词虽然较为封闭,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点,通过如下两方面就不难看到:
语气词的兴替。从句法位置上来看,文言中存在着句首语气词、句中语气词和句末语气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前两类语气词已经消失了,只有句末语气词。如表示陈述语气的“也”、“矣”,在现代汉语中基本不用,代之以表示肯定的“的”和表示变化的“了”;表示疑问语气的“哉”、“与”、“乎”等被“吗”(是非问)、“呢”(特指问、选择问)、“吧”(揣度问)所代替。
表敬副词的消亡。文言中有一类特殊的副词次类――表敬副词,如“敬”、“谨”、“窃”、“敢”、“猥”等。这类词体现了古代重尊卑等级的观念,但在现代社会中这一观念存在的土壤已经失去,所以这类词在现代书面语言中已难觅踪迹。
2.古今用法有别
同已消亡的文言虚词相比较而言,更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古今“同中有异”的一些虚词及虚词相关的用法。
例如:“稍”,古今都是副词,现代汉语中是“稍微”、“略微”的意思,而在文言文中则是“渐渐”、“逐渐”的意思。如“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史记・项羽本纪》),其中“稍”便是“逐渐”的意思。又如“颇”,古今都是表示程度的副词,但所表示的程度的深浅发生了转移,现代汉语中“颇”常表示程度深,但在文言中往往表示程度较低,如“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者,何必上古”(《史记・六国年表序》),这里的“颇”就是表示程度较低。再如“但”,现代汉语兼有副词和连词的用法,但文言中“但”主要用作范围副词,其义大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只”、“仅仅”等,如“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其老弱及羸畜”(《史记・刘敬传》),其中的“但”就是“仅仅”、“只”之意。
还有一点需要提到,由于常用的文言虚词兼类的现象特别普遍,因此文言中的一个虚词常常对应现代汉语的几个虚词。如文言虚词“于”就对应现代汉语中的“在”、“从”、“比”等虚词。
3.同形异义
语言的发展演变是语言的基本规律之一,所以共时平面上的一些同构的现象在历时上是存在着差异的。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观察,有一些双音节虚词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短语结构;反过来说,在古代汉语中的有一些短语结构由于语义的相宜性、高频的同现诱发了它们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固化,词汇化之后成为一个词。这就告诉我们在阅读古文献之时,要注意语言的历时差异,不要以今律古,把古代汉语中的一些虚词连用的结构理解成为双音节的虚词。例如:
【虽然】
现汉:连词,用于上半句,表示承认某一事实,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与之相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文言:即使这样,虽然如此。是两个单音词连用。“虽”,连词,可译为“虽然”“即使”;“然”,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此”。例如:“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唐雎不辱使命》)
【不必】
现汉:副词,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的不需要。
文言:不一定。是两个单音节虚词连用。“不”,否定副词;“必”,语气副词。例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非常】
现汉:形容词,异乎寻常的,特殊的;副词,十分、极。
文言:“非”是一个否定副词,“常”为一般、永恒之意。例如:“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其实】
现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
文言:是两个单音词连用。“其”,代词;“实”,名词。“其实”之意为它的果实。例如:“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从上述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文言虚词在其历时演变过程中,用法发生变化是一个普遍现象,因而在学习中应注意分清各种不同的对应关系,以免以今律古。
三.有的放矢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所选录的文选。就高考所要求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而言,每一个都在教材中多次出现,但是它们出现的频率并不是均匀分布的,有的词出现的频率高,复现的机会也就多一些;有的词出现的频率要低一些,复现的机会也就少一些。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注意那些在教材中低频出现的虚词,扫一扫可能存在的知识盲区。为了方便大家对文言虚词的学习,我们对高考中所要求的18个虚词在教材中出现的频率进行了统计: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各个虚词之间的频距并不是等距关系,频率差距悬殊。
出现次数最高的“之”和出现次数最低的“何”之间频数相差396次,也就是说这两者在教材中出现的机会不均等。这意味着教师讲解“之”的机会可能远远大于讲解“何”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人工干预,有意识地提高学习“何”的次数。
文言文虚词范文5
【关键词】之;教师;语文教学;文言虚词
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不论是应试,还是培养学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能力,学好文言文都是每个中国人必须做的。那么为什么学生对文言文如此畏惧,老师也觉得文言文难教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言文中存在虚词:之、以、而、乎、于、为、其、则。虚词的意义本来就不好把握,并且在文言文中同一个虚词还具有不同的词性,相同的词性在不同的位置又具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如同千年古木一样盘根错节,让学生学起来头疼,教师教起来困难。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有一点心得体会,在此愿与所有的语文学习者共同分享。虚词的特点是杂而乱,所以我将其中一些虚词的用法编成歌谣的形式,既方便学生学习也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收效良好。现举一例具体说明:
“之”字歌
之字词性分四种,助词介词和代动。
助要标独的补声,动词译为去到往。
代词指事也指人,介词以字表限定。
下面对这首歌谣进行解析:
1.“助要标独的补声”,这一句说出了“之”的助词用法,①“标”:“之”作为结构助词,指的是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的标志。如:“何陋之有?”(《陋室铭》)中“之”即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应为“有何陋之?”现代汉语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中“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正常语序应为“居高庙堂”,现代汉语译为:居住在高高的庙堂上。②“独”:“之”仍为结构助词,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如:“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之”放在主语“狼”和谓语“并驱”之间,取消了这个短句的独立性,从而充当整个句子的主语,现代汉语译为: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齐跟随在屠户后面。③“的”: 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之间,把定语介绍给名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如:“曾子之妻之市。”(《曾子杀猪》)中的第一个“之”,现代汉语译为:曾子的妻子去集市。④“补声”:补充音节的作用。音节助词,用在名词、形容词、时间词之后,有的已虚幻,不译。如:“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中的“之”就起到补充音节的作用。
2.“动词译为去到往。”“之”字作为动词译为“去、到、往。”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译为现代汉语:停止耕作到田垄上。
3.“代词指事也指人”。“之”作为代词有时代指上文提到的人,有时代指上文说的事。如:“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此处的“之”代指前文提到的徐公。“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此处的“之”代指前文描写桃花源的景象。
4.“介词以字表限定。”“之”作为介词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如:“一室之内”“四海之内”,中的“之”皆为这个用法。
通过以上六句歌谣将“之”的用法进行总结,学习者通过背歌谣的方式,再加之以同步配套习题,就可以掌握“之”的用法。如此教授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同时交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以后再遇到类似难题就也可以效仿编歌谣或其他形式,使零碎的知识成体系,便于记忆和掌握。
通过以上文言虚词教学的实践让我思考什么是现代教师的职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以往的人们认为,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也是知识的传授者。但在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当学生的知识和信息占有途径越来越多,学生和老师占有的知识量基本相同,在这样的境遇中教师的内涵要重新定义。首先,现代教师的主要作用在原来知识的传授者又增加了总结知识,发现知识的内部关系,形成系统性。也就是说,虽然学生占有知识和信息与教师是同等的,但作为教师,我能够在占有这些知识和信息的同时,发现各个知识与知识间,各种信息与信息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系统,还能够把多种知识形成今天的学生所需要的能力――这样的教师才是今天合格的教师。其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另一个作用,主要在于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整合知识,激发学生的全部创造潜能和学习热情,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同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再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善于总结知识使其系统化,也要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结构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有新的理念、适应时展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磊.文言虚词的研究和教学[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1985(1).
文言文虚词范文6
一、考点梳理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其中“常见文言虚词”,是以考纲列举的18个文言虚词为重点: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用法”,主要是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考查这些虚词,不要求刻板的记忆,只考查考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理解并分辨出其不同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从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来看,命题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近几年来一直采用比较的方式,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其特点是将8个句子分为四组,要求考生比较,判断每组两句中虚词用法的异同,其中每组的第二个语句一般出自教材相关的篇目。这一命题形式,不仅可以扩大考查的范围和信息量,而且能将课内与课外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体现出高考文言文注重迁移、突出运用这一能力的考查趋势。二是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即选择正确的虚词填入选文方框处。
二、答题方法
1.语法推断法――根据语法功能,判断其意义和用法。一般来说,代词常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副词常作状语;介词要与名词、代词组成介宾短语,再充当状语或补语;连词只起连接作用,不作句子成分;助词附在别的词后,不作句子成分,有显示结构、表示动态和充当语气词的作用。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吾妻”是主语;“美”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作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2.语境推断法――结合上下文意,判断其意义和用法。虚词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即结合语境推断某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这句话译为:编排官王尧臣,是他的内兄(妻子的哥哥),为避嫌疑就将刘敞列为第二名。方框中应填入一个虚词,给出的选项有“且”和“以”。我们可以结合语境来推断,这里填入“以”更合乎句意。
3.联想推断法――结合课文实例,判断其意义和用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两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如“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一句中,“则”的意义和用法弄不清,我们可以联系教材中学习过的《劝学》中的一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对比分析它们的作用基本一致,可知“则”是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作“就”理解。
4.对应推断法――根据对应位置,推断其意义和用法。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我们可以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它们往往在意义和用法上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故而推出对应位置上虚词的用法。如“舟遥遥以轻r,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并序》)“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常用作连词,在这里表修饰。我们据此可以推出“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
【同步突击】
1.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作《师说》以贻之
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B.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敛赀财以送其行
D.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2.下列各句中,“于”字的用法与“君幸于赵王”中“于”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设九宾礼于庭
B.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C.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3.对下列各句中“因”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
③相如因持璧却立
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4.对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⑦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5.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②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④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⑤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⑦胡为乎遑遑欲何之⑧作《师说》以贻之
A.①②/③⑤/④⑦/⑥⑧
B.①⑧/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⑤/②③/④⑧/⑥/⑦
D.①②/③⑥/④⑦/⑤⑧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署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奋既立节,治贵仁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
(选自《后汉书》)
下列各组句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奋力行清洁/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不能以自润/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C.为众人所笑/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D.不以官属礼之/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十三年春,吴欲楚丧而伐之,使公子盖余、烛庸以兵围楚之六、。使季札于晋,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兵后,吴兵不得还。于是吴公子光曰:“此时不可失也。”告专诸曰:“不索何获!我真王嗣,当立,吾欲求之。季子虽至,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公子将兵攻楚,楚绝其路。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奈我何。”光曰:“我身,子之身也。”……公子光详为足疾,入于窟室,使专诸置匕首于炙鱼之中以进食。手匕首刺王僚,铍交于匈,遂弑王僚。公子光竟代立为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以专诸子为卿。
(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
填入下列句子方框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吴欲楚丧而伐之
②观诸侯之变
③阖庐以专诸子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