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障碍跑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障碍跑教案范文1
一、合适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统领课堂教学,判断一节课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是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目标无法达成或者对其达成度无法进行判断,就不能给予课堂教学一个肯定的评价,所以优质教案首先要有合适的教学目标。
1、适当与具体的定位
课前要充分分析教材,明确本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深入了解学情,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当的教学预期目标,即描述出通过练习,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程度。目标过高,课堂教学难以完成,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判断;相反,目标过低则显得课堂教学没有作为。
如果对学生非常了解,教学预期目标就应制定的更细,如:70%的学生达到什么程度,其余30%达到什么程度;其中的几个优秀生又会达到什么程度,个别学困生应帮助他们学到什么等。
2、清晰的目标描述
使学生初步掌握或基本掌握某项动作技术、发展学生哪些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什么样的意志品质等描述都很笼统,应该具体到某一环节。比如:“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前滚翻动作用力蹬腿、有头后部着垫、双手抱腿的技术要领”;“在学生进行障碍跑练习中,不断增加障碍的个数,锻炼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这些描述就相对比较具体。
二、高效的教学手段
高效的教学手段是高效课堂最直接的体现,一个优质教案必须呈现出高效的教学手段,也就是呈现的教学手段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快速有效地解决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问题。
再以最常见的前滚翻教学为例:教师拿一个盒子与一个球,分别向前翻转盒子与滚动球,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形状的物体容易滚动;然后以示范为参考,让学生探究如何使身体形成一个球形,再让学生结合练习进行尝试体验,这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有的教师拿一张大挂图,前面三个字“前滚翻”,其中“滚”字很大,下面一个箭头指向一个看上去正在滚动的球,箭头再指向前滚翻动作的团身抱腿环节,球与团身抱腿虚线连接,接下来是垫子上团身抱腿来回滚动的图片,教师一句话“同学们,让我们尝试在垫子上滚动起来吧,记得相互交流一下你的体验!”,应该做什么学生已经很明白了,他们会立刻积极地投入到尝试体验中。两种教学手段的不同教学效率已经显而易见了。
三、细致的安全预案
这一点在一些教案中被忽略,有教师认为做好保护与帮助就可以了,其实安全预案不仅是保护与帮助,还包括:
1、练习器械的安全
比如在抛掷练习中,要充分考虑到是否会有个别学生抛掷的很远,有学生掷偏方向会怎样,抛掷时器械脱手会怎样,依照这些调整好学生间的安全距离、科学安排练习场地。
2、动作容易出现的危险及预防
如后退跑练习,如果速度很快,很容易使身体失去重心而造成摔倒(有时会出现严重的后果),这就需要教师练习前提醒并要求学生速度不能太快。再比如技巧手倒立,手臂支撑不住而使头部猛的着垫,很容易伤到颈部,要不断提醒学生加强保护,还要教会学生侧转身化解。如果教师不提前重点强调,学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很大。
3、练习区周边场地与器材的安全
比如我们在单双杠附近进行练习、或者练习区周边有台阶、山羊、平梯、肋木等,要考虑到学生的好动心理,强调好私自跑去练习会出现的严重后果,并做严令禁止的要求。
4、注意练习中身体的危险信号
这点在强度极大的练习中或者量很大的练习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拼命的跑,固然是意志品质的锻炼,但是身体的伤害也很明显;在长距离的跑中,要提前告知学生出现什么身体感觉可以坚持,什么情况不能坚持。
这些安全预防措施必须呈现在教案中,教学中也必须反复强调,因为我们已经有太多惨痛的教训。
四、教法中呈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学方法要体现出对学困生的不同要求与给予不同的练习方法。
比如学习跳远,本节课重点解决快速助跑与快速踏跳的衔接,多数学生能够做到准确的踏跳,而有个别学生很难准确的踏板,教师就需要做不同的安排:让这几位同学使用体操教学踏板(在地上挖坑平放),或者是在地面上划出一个四五十厘米宽的“踏板”,这样他们就不必将精力过多的注重到准确踏跳上,而将精力集中到快助跑与快起跳的衔接上。
五、科学合理的分组
科学合理的分组有助于学生彼此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有利于教师的区别对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障碍跑教案范文2
【关键词】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改进训练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1.认真做好思想动员工作
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及开设讲座,向学生讲述参加中长跑训练对身体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确中长跑训练对改善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有显著的作用。通过中长跑,可以有效地增强体质,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中长跑训练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比较辛苦,切不可“三天打鱼,四天晒网”,训练时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持之以恒。只有在训练之前让学生充分了解中长跑对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为训练作充分准备,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2.进行细致的心理辅导
笔者在实践中认识到中长跑教学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当今的学生普遍怕苦怕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坚毅,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中长跑中会出现的生理、心理现象和应对的方法要重点讲解。比如中长跑过程中出现的“极点”与运动性腹痛现象,要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中长跑运动的一种正常的运动生理现象,是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从而消除心理疑虑。
“极点”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在中长跑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氧气的供应落后于身体的需要,跑到一定距离时,会出现胸部发闷,呼吸节奏被破坏,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和难以再跑下去的感受,这种现象称之为“极点”。“极点”是能够克服的,当“极点”出现后,要勇于接受挑战,以顽强的意志继续跑下去,同时加强呼吸,调整步速。这样,经过一段距离后,呼吸变得均匀,动作又重感到轻松,一切不适感觉都会消失。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极点”的出现会延迟,不适的症状渐渐会减轻和较快消除。在训练时,还会因准备活动不充分与吸入冷空气等而引发腹痛情况,此时,不要紧张,用手按住疼痛部位,减慢跑速,多做几次深呼吸,坚持一段时间,疼痛就会消失。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性腹痛的现象会很少出现。
正确认识训练过程中出现的“极点”与运动性腹痛的生理、心理现象,消除心理疑虑,从而使学生乐于参与中长跑训练。
3.改进训练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中长跑常规的教学方式既单调又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激情,如果强迫学生进行练习,学生会产生不情愿的情绪,从而对中长跑训练更加讨厌。只有通过变换“跑的方式”,改进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训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中长跑”练习,才能够明显的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3.1 抓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运用游戏跑的形式进行教学训练。在中长跑的教学训练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广泛地运用游戏跑的手段组织教学。如跳绳接力跑,抱球接力跑,传递手绢接力跑,负轻物接力跑等。由于学生大部分有争强好胜的特点,而且团队意识很强,谁都不想扯团队“后腿”,于是人人奋勇争先,就会把劳累感抛诸脑后,进而积极参与教学训练项目。
3.2 利用“超人”跑的形式进行教学训练,让学生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进行练习。学生按照男女性别,体质强弱分组,然后在不同的地方同时出发,每位同学都力争领跑一段距离,当一人领先时,他不能减速,后面的同学不能泄气,也要力争超过他人,然后领跑。让同学们始终在一个你追我赶的氛围中跑步,这样,无形中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并提高了同学们的耐力水平。
3.3 利用障碍跑的形式进行教学训练,增强学生练习的情趣。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第一册中有障碍跑教案,教师可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和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在练习形式上,可采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越障碍计时比赛,以增加趣味性和提高难度;教师还可以发动同学利用跨栏架、标枪、体操垫、跳高架等器材在田径场中间,由同学自己创编图形路线进行障碍跑,以此激发他们跑步的热情。
3.4 利用图形跑的形式进行教学训练,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运用各种图形,让学生围绕行进路线做各种图形跑,如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各种线条进行跑进,还有蛇形跑、螺旋形跑、对角线跑、8字形跑、五角形跑等各种新颖的图形,使学生感到有新意,以此调动学生练习的情绪。
3.5 利用变速跑的形式进行教学训练,分散学生对疲劳的注意。这里所讲的变速跑与我们普通意义上的变速跑有所区别,一般变速跑常常是固定化、程式化的,如50M快跑+50M慢跑;100M快跑+100M慢跑等,这样学生在练习中会很快地感到枯燥。而我们将此形式变化为不等距变速跑,如:50M快跑+50M慢跑;60M快跑+60M慢跑;70M快跑+70M慢跑……这样,在练习中会因距离的改变而分散学生对疲劳的注意,同时也可使学生体验到跑不同距离的练习而产生不同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6 利用“校园铁人三项赛”的形式进行教学训练,为学生提供了重新认识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笔者从“铁人三项赛”受到启发,把它引入中长跑教学,设计成校园铁人三项赛:400M跑+150个单摇跳绳+上下5层楼梯跑。“校园铁人三项赛”对学生来说充满挑战,其中400M需要速度和耐力,跑完400M后跳绳就不轻松了,两个项目完成后跑4楼上下需要坚强的毅力和足够的耐力,许多学生会停下休息片刻,上下楼梯速度很慢,但绝大多数都能坚持下来。这个练习虽然艰苦,但是多数学生还是表示喜欢,它提供了重新认识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身体是疲劳的,而精神却是愉悦的。
3.7 利用自然地形跑的形式进行教学训练,使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中长跑教学一直拘泥于校内田径场,那么学生势必会感到枯燥。为了让学生有新鲜感,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可利用校园里各种走廊、小径、花坛之间的石子路、林荫小道、台阶等地形练习跑步;也不妨过一段时间就将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森林、丘陵、田间小路、河边等自然地形进行训练。通过改变练习场地,学生的注意力会因为周围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分散,感受和田径场跑道上截然不同,使学生在新的教学环境中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提高练习效果。
障碍跑教案范文3
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而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中心环节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传统的课堂体育教学存在如下弊端:一是重知识轻方法;二是重技术轻素质;三是重应试轻应用;四重继承轻创新。这些传统的教学弊端严重阻碍了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因此必须打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格局的束缚。激起学生的体育热情,使其上体育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经过多年的尝试初探,我认为,让快乐体育贯穿课堂,把教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体育课的首要目的,是在于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与爱好,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高度重视并充分挖掘出每一项教学内容所特有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对体育的兴趣。如在进行初二学生练习跨栏跑教学时,教学单位的前部分教学可先采用游戏法,让学生跨越不同的障碍物,让学生充分体验跨越障碍比赛的乐趣,随后,逐渐转入跨栏跑教学阶段学习中,让学生自定目标,并向各自目标挑战,体验运动的乐趣,在教学单元后部分,教师可组织学习小组间的比赛,让各小组学生自定比赛策略,互相帮助,争取胜利。最后教学单元结束时教师让学生写出学习体会,总结学习成果,并以此加深学生对运动乐趣的体会。
二、“主动体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主动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掌握体育技能为主,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它扬弃以往的那种被动的体育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情感体验;在教学方法上通常采用启发式和诱导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体育能力。由于激发学生主动性的途径和手法较多,因此“主动体育”教学模式过程也较多,但他们的共同点是有一个可以学生发挥主动性的教学环节。有的是让学生概括教学内容,讲准备活动的方法作用,有的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选学习方法和进度,有的让学生进行自主地相互评价等等。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这些环节取长补短,形式也可灵活多样,采用的方法有小组学习,自练等形式。如:在初二体育教学中,让学生两人一组设计教案并在老师指导下担当20分钟的分组形式教学,教师要提出设计教案要求,并作批改,作必要指导。使学生在相互配合中主动去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开展竞赛,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动机
障碍跑教案范文4
关键词:新课改;传统;教学;对比点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近十年间体育课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提高国民整体健康水平发挥了作用。我校为了更好的贯彻这一意图,每学期都进行一次全员性的“育文杯”教学大赛,由专家组负责考核,结合自评、互评、组评决出等级,以期达到深化理解、共同提高的目的。体育组共8人,本次大赛共8节新课改体育课,另有4节,共12节课。无论是从教材的选材,还是课的设计、教案、实施等环节都是自己独立完成,并在传统体育教学基础之上进行改革、创新与对比。我们通过归纳新课改体育教学与传统体育教学的对比点,不难看出传统体育教学的局限,新课改体育教学的演变,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新课改,具有较高的研究与挖掘价值。现阐述如下:
对比点一:教案格式的对比
传统教案的格式中,把教学目标、教师组织、教法和教育措施放在很大的篇幅上,不切实际;所制定的内容没有灵活性,限制了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发展。而本次大赛12节课中,把教学目标改为教学和学习目标、同时把运动负荷预计删掉,给课堂更多的灵活时间和空间,这样教师授课的余地更大了,学生发展和创新的空间更大了。
参阅新课改要点:
目标体系共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
制定教学方案时,要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以学生发展需要为中心,而不是以运动项目或教师为中心。
对比点二:教材选择的对比
本次课中有选择跑、跳、足、篮、排、舞蹈等很多教材,并且每堂课安排的都是一个主教材,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多教材教不透的不足,同时可以更加投入的实施一个教材的传授,随后围绕这个主教材进行一些相关素质练习或游戏,有益于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时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这样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一课两教材的格局,而且避免了顾东顾不了西的局面。12节课共采用了七个主教材,不同教材都有所尝试。
参阅新课改要点:
可以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改造,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等。
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学生喜爱的新兴运动项目。
对比点三:教法与学法的对比
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学生练已经失去位置,取而代之的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本次大赛中,有教师上障碍接力课,课中教师多采用提问、质疑、启发等手段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多以鼓励表扬为主;障碍让学生自己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避免了传统教学“师为尊”的局面;学生通过思考、探究、答疑这个过程,能力得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自主参与练习的态度得以端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统计每堂课中这样的教法都有用过,且表扬鼓励的话不少于10句,受到学生的欢迎。
参阅新课改要点:
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发扬教学民主,听取学生的意见。
3、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促进学生运动兴趣的保持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对比点四:心理品质、社会适应能力的对比
传统体育教学对于心理品质社会适应能力的渗透比较忽视,新课改更注重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如七年级学生需要规范行为习惯,自创“站军姿”游戏来培养这种能力;八年级学生较好动,将“火球”、“花式跳绳”器材搬到课堂,活跃气氛,发展素质;九年级同学应多培养社会责任感,如自创“回家”游戏,贴近生活,培养能力;从这些活动的安排来看,都是以培养优秀的心理品质、社会适应能力为先决条件而实施的。
参阅新课改要点:
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2、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是学生健康成长。
对比点五:教学器材的对比
单从器材方面来讲,本次大赛有长足的进步。多媒体教学仪器的引入,使体育课堂花样繁多,丰富多彩;录音机课课用,而且起到的效果很好;电脑搬入课堂中,把它所存入的内容通过影像传递出来,使学生有种直观的感觉;最突出的是火球、软排、花式跳绳等器材的引入,共有四堂课使用,学生兴趣浓厚,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该坚持下去。以往传统教学枯燥乏味的体育课已不复存在。
参阅新课改要点:
1、发挥多种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2、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及体育与健康知识。
上述新课改教学与传统教学对比点结果,不仅加深了我们对新课改体育教学的理解,还充分论证了打破传统、开拓创新、勇于攀登的必然性。只要我们体育工作者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新课改一定会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国民健康也会大幅度的提高,我们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2002年4月。
障碍跑教案范文5
关键词:国家级;初中体育教师;同课异构;研修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9-0031-02
2012年10月至11月中旬,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举办了两期“2012年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紧缺薄弱学科-初中体育教师”培训。本次培训结合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课例研究与问题诊断”主题,以一线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为突破口,针对热点、聚焦难点问题,设计“同课异构”深入课堂的培训环节,提升初中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一轮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需要。
一、“同课异构”研修设计的初衷
本次教学观摩研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采用多人“同课异构”的研修方式:即多位教师在共同研读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共同的问题确定教学内容,由每一位教师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选择不同的方案、策略、教学资源等,进行教学设计,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进行交流展示。
针对教师们的困惑和问题进行“同课异构”,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激发教师对体育教学问题的深度思考;在同行之间研讨、交流,并在专家引领与指导下,提升实践能力与理论水平,使培训更具实效性、指导性、针对性,促进初中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技能提升。
二、“同课异构”研修的准备
多人“同课异构”是在集体研究教材的基础上,个人教学设计、研修团队集体备课、教学现场实践、即时反馈、反思研讨、反思报告的撰写等环节的基础上,碰撞问题、激发智慧、达成共识,解决教学问题及教学困惑,提升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专业水平、综合素养及培养体育教师的问题意识。
(一)“同课异构”教学观摩场所的选择
1.选择北京市普通中学初中体育教学班;
2.“同课异构”研修培训不打乱北京市学校的教学秩序,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进度;使培训常态、真实,既碰撞课堂中的问题,又使学习交流自然、实效、不做作;
3.根据北京市初中体育教学进度确定教学内容(初中体育教学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的方式),选定年级和时间,内容即确定。
(二)“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准备
1.问题的研讨与碰撞
为强化教师的问题意识,项目组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如:无主题交流问题的研讨针对性小组论坛主题发言等聚焦问题,以便教师在“同课异构”教学观摩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思考问题、探讨问题、聚焦问题,提高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交流、研讨,梳理老师们关注的主要问题。
2.“同课异构”教学内容的确定
针对参加培训老师们的问题、困惑及结合北京市教学进度,研修团队选择了初三年级的体育课为“同课异构”的教学内容。根据北京市初中教学内容安排,内容确定为女生—耐久跑,男生—篮球运球过障碍。
3.“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准备
(1)选择和确定学校后,提前3天通知授课教师(国培学员)上课时间、授课年级及授课内容、授课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学校教学资源情况等。国培班的学员以班级为单位(2个班),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晚上的休息时间集体备课形成教学构想,经班级集体研讨修改、形成教学设计;然后确定参加“同课异构”的教师,班级核心小组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和教案。
(2)培训团队负责组织国培学员明确“同课异构”的意义、价值及通过“同课异构”将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
(3)被观摩学校安排接待,随班授课及教学观摩场地、教学研讨的会议室、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介绍及体育组工作情况介绍等,使教师明确以“国培”为平台进行“同课异构”培训的意义。
三、“同课异构”研修的实施
通过“同课异构”实践交流,有效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1.相互交流学习,碰撞问题
2012年10月24日上午,国培一期学员们到北京石油附中观摩体育课并与特级教师交流;下午学员们来到北京市育英中学,观摩了4节初三年级“同课异构”教学课,分别由国培1班江苏二十七初级中学孙银花老师、北京育英中学青年教师陈光老师上女生“耐久跑”;国培2班长沙市明德天心中学董飞舞老师、北京育英中学青年教师田希伟老师上男生“篮球运球过障碍”。老师们一致认为,北京市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规范,学生的身体素质好,运动技术技能强,授课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强;国培学员异地授课虽难度大,但老师们能非常游刃有余的进行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实践、教学针对性指导,并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控课堂节奏,教学效果好。国培班的学员在与专家、学者、教研员、特级教师、一线教师的交流互动中,就解决当前新课改中存在的困惑及问题,如:教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教学效果的评价、课外体育活动的安排等等畅所欲言。通过观摩、交流、研讨学员们茅塞顿开,受益匪浅。这种形式的培训得到学员们的好评,老师们遗憾时间太短。
2.国培学员、一线教师是“资源和财富”
在“同课异构”课后即时研讨过程中,老师们结合女生“耐久跑”、男生“篮球运球过障碍”四节课,从学习目标的制定到重难点的解决;从教材的定位到教学内容的安排;从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从准备及结束部分的安排到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从体育课的密度到学生运动负荷大小的合理性安排;从体育场地的安排到器械的合理运用;从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到教师的应变能力等,就具体教学情境中的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研讨。如:本次篮球教学课学生持球的时间应该是多少更合理,学生过障碍撞杆的解决方法及纠正策略,教学难点的定位问题;耐久跑课中的途中跑的距离应为多少合理;示范的次数问题;结束部分如何使学生身心放松,以及使学生达到身心放松的手段等等,通过教师间的互动、专家引领,大家集思广益,有效解决了教师们的问题;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培训教师的自身资源,国培学员、一线教师就是“资源和财富”。
四、“同课异构”研修方式的思考
(一)“同课异构”凝聚了教师智慧,构建了培训学员的文化氛围
1.“同课异构”凝聚智慧、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同课异构”这一环节的培训为教师搭建了交流、发展的平台,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交流、课后即时反思凝聚了老师们的智慧,部分解决了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
2.“同课异构”构建了培训学员的文化氛围,建立了友谊
“国培”一期的培训是来自14个省市、自治区的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可以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有沿海、有内陆;有青藏高原和新疆兵团,也有中原河南;老师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提升能力、转化思想、创新体育教学”。通过备课、说课、集体研讨、教学展示课及教学资源的准备、“同课异构”交流及教学研讨等过程,构建了培训学员的学习文化氛围,建立了友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熟和成长。
“同课异构”使参加培训学员们的研讨从课上到课下,从课堂到寝室,从教学现场到休息时间,针对问题有感而发、有思而想;有时是热烈的讨论、有时是激烈的争论……在真实的情境中、真实的讨论中,流露着老师们真挚的情感、对体育教育事业的执著、对体育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负责、对这份职业的崇敬。
(二)“同课异构”提升了体育教师的地位,促进学校校本研修的实现
北京市承担“国培”教学观摩的学校,对“国培”项目和“同课异构”研修活动非常重视,他们同样抓住机会对本校的教师们进行校本培训。学校以“同课异构”为切入点,锻炼教师队伍,通过与国培班学员的切磋、交流,推进校本培训,为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学习的平台、实践的平台、发挥特长的平台、挑战的平台;对关注体育教师的发展、提高体育教师的地位,同时对理解体育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同课异构”交流平台进一步促进了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体育教学研究、学校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
五、完善“同课异构”研修方式的思考
1.增加“同课异构”交流的时间
下校观摩环节深受“国培学员”和一线教师的欢迎,从组织“同课异构”的培训经验看,教师们交流的时间相对不足;如果再增加1天研讨的时间,“同课异构”培训环节中对问题的深度分析、问题解决方式效果可能会更好。
2.结合“同课异构”分层次研讨
由于培训的时间短,对有些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没有展开充分研讨,如:对教材的理解、解决技术技能教学与学生兴趣的关系的策略等都需要进一步深度研讨。
建议在今后的培训中,针对一线骨干教师教学中的问题结合“同课异构”的培训方式,进行“专题研讨”、“现场研讨”和“深度分析”相结合。“专题研讨”关注“面”(相对较宏观的),即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现场研讨”关注“点”,即在教学观摩现场(针对课例)老师们关注的具体问题的研讨;“深度分析”关注“点”与“面”的结合,分析问题的本质、提出解决问题的科学、合理的策略。同时应增加下校观摩及针对性研讨的时间和和次数,避免研讨“蜻蜓点水”。
障碍跑教案范文6
【关键词】 体育教学;有效性;道德性;原则;途径
体育教学有效性,所谓“有效”, 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在身体素质、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等方面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可表现为身体健康的增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以及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习得等。为了实施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做好课前的有效准备、课堂的有效组织和课后的有效练习等诸多环节。
一、课前的有效准备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执教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后,有人问他这堂课备课用了多少时间,他幽默的回答道:“你是问写教案所用的时间呢?还是问为上好这堂课所准备的时间呢?如果是问前者,我只用不到15分钟的时间写教案;如果是问后者,我几乎花去了过去的所有时间做准备。”精彩课堂来自精心准备。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1)目标的有效:教学目标要定位准确,清晰、简明。(2)内容的有效:教学内容要适量、适度。如《江苏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试行),明确规定体育教学内容中的必学、限学和自选内容,各类内容的课时比重在水平一至水平四阶段都有明确要求。(3)教法的有效:教学方法要体现灵活、恰当。也就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二、课堂的有效组织
体育课堂的有效组织,既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又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便捷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有效达成课程目标。这一环节,要做到:常规组织要贯彻落实。教学组织要面向全体学生。包括示范面的选择及运用,有效实施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各个教学环节采用多种形式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热情。内容组织要重、难点突出。语言组织要准确、简练。时间组织要恰到好处。课堂教学基本环节完整,衔接流畅,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
三、课后的有效评价
课后评价应该围绕两个主体展开:教师和学生。教师层面,课后要客观及时地评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达成,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教学重、难点界定是否正确、突出,教法、学法运用是否得当、灵活,练习密度的安排是否恰当,运动负荷的把握是否适中等。学生层面,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反应,要把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课堂学习评定的范围,重视过程性评价,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
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教得生动,学得主动”,真正形成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体育教学的道德性,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根据不同的项目特点和规则要求,创设教学情境,发扬体育精神,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或者德育渗透。通过道德性教学,使学生尊重自己,关爱他人,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体育教学的道德性是通过德育来一步步实施的。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特殊的效果,学生更易领会和接受。
一、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应坚持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
2.内化性原则
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体育教师要善于洞悉和启迪学生的内在需要,引导他们去探索和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他们将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素质。
3.差异性原则
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身体条件、思想认识、教育程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将德育所包涵的各项内容有机地融合起来,以促使全体学生德育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1.结合教学,介绍我国体育发展史、体育文化和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意志品质教育、纪律教育、挫折教育和审美情趣培养。比如学习篮球、足球、排球、合作跑等项目,教师要在讲技、战术配合时,特别向学生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让学生在战术配合的练习中体集体主义的精髓和团结协作的力量。如耐久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障碍跑可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跳马、双杠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教师应很好结合这些教材的特点,渗透意志品质的教育。如通过比赛加深学生对规则认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任何体育比赛都是通过规则的约束,才富有了观赏性和艺术性。在组织教学比赛时,教师严格执法,让学生认识到犯规就会失去一次得分的机会,犯规将会造成被罚下,失去竞争的机会,就此教师应顺势提醒学生纪律的重要性,遵守纪律是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职责。如舞蹈、韵律操、健美操教学时,体育教师应把握住美的瞬间,让学生去观察和感受。通过实践使学生真正懂得追求美是生活的需要,并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