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化学酸碱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化学酸碱盐范文1
碱
盐
复
习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活动:想象中的花瓶
1、可以组成的化合物(写化学式)。
2、把所组成的物质进行分类。
讨论与思考一:
1、能写出的化学方程式
2、鉴别浓盐酸与浓硫酸的方法。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讨论与思考二:能写出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与思考三: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CuSO4
+
Fe
==
CaCO3
+HCl
==
AgNO3
+
Cu
==
Na2CO3
+
H2SO4
==
Na2CO3
+
Ca(OH)2
==
NaCl
+
AgNO3
==
CuSO4
+
Ba(OH)2
==
CaCl2
+
Na2CO3
==
提炼: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1、2、
3、4、
学生活动一:
“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如图所示),迷宫中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的物质),盐酸必须避开它
,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写序号)________
学生活动二:
实验室里有5瓶常见的溶液:稀HCl、
Ca(OH)2
、BaCl2、AgNO3、另一瓶溶液标签受损,只能看“Na”的字迹。
问题1:肯定属于酸的是______;肯定属于碱的是____;肯定属于盐的是________
问题2:未知溶液不可能是酸、碱、盐中的哪一类?为什么?可能是什么物质?
学生活动三:有关NaOH与
CO2一系列的问题探究
查阅资料:
NaOH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生成Na2CO3
,
Na2CO3的PH>7,某兴趣小组围绕以一瓶NaOH固体是否变质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也一起参与。
问题1:请写出
NaOH变质生成Na2CO3
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2:小红用酚酞试液检验NaOH是否变质,你认为她能否成功?
初中化学酸碱盐范文2
关键字:魔术;酸碱盐;生态课堂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7–0042–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设计思想
笔者通过实践研究发现,利用“魔术”实验教学极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尤其是复习课上,打破了枯燥单一的习题练习。学生通过对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找出一些规律,不仅提高了复习效率,而且也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氛围中。
在生态课堂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对酸碱盐的复习课的内容进行了有效整合,以“魔术”实验为背景,设计并开设了一节生态课堂教学的展示课。
2 教学目标
(1)熟悉物质的分类,理解酸、碱、盐的组成特点;归纳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2)通过设计实验认识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的规律,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能熟练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组讨论及学生动手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会魔术中的化学思想,让学生形成持续学习化学的内在兴趣。
3 教学过程
见表1。
4 教后反思
这是一堂关于酸、碱、盐之间的知识复习,内容量比较大,酸、碱、盐之间相互反应比较复杂,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作为化学中考的一节复习课,本节课的最大亮点是打破传统的以习题为主的枯燥的复习课教学方式,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将酸、碱、盐之间的转换关系设计成游戏活动,开展魔术表演,有机地融入了学生的生活、学习阅历,引发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重组,自我设计创新实验,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大胆创新思维,巧妙设计实验,在合作中体验实验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在交流表达中构建酸、碱、盐之间知识体系,充分体现了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达到一种师生互动共成长、教学双赢促效率的生态课堂理念。
参考文献:
[1]龚虎.增补初中化学课堂实验的探索[J].化学教学,2011,(4):19~20.
初中化学酸碱盐范文3
一是初高中教材的版本不同。初中的教材是人教版的,而高中的教材是苏教版的,教材的延续性相对较差,知识的跨越较大。目前初中化学的教学比较不重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许多知识内容仅仅是点到为止,甚至删减,而这些知识很多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而这些内容高中教材中又没有重新体现,这样就容易形成盲区,给教学衔接带来问题。
二是学习内容上,初高中化学本身存在一些不相适应。初中化学的学习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的学了要加强形象思维外,还要通过抽象、理想的化学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
三是学习方法上大多数学生还未走出初中学习的模式。不少学生仍在用初中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模式来学习高中课程,对教师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引起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如何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矛盾,使初高中化学在教学内容上实现有机统一;使初高中化学教学能有机地整合并协调发展;使初中的教学能更好地为高中的教学服务显得非常重要。要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注重初高中教材的研究,了解新课程知识内容的变化是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前提
作为教师,应注重初高中教材的研究,初中教师要能够知道哪些知识在初中必须过关,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有出现而高中不再出现;高中教师基本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中考不作要求,高中教材不再出现但有要求;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解决,应在高中拓宽和加深,应做到心中有数。
一是原大纲上有,但新课标删去的知识点;二是新课标中有但比原大纲降低了要求的知识点。如O2和CO2的主要性质;实验室制取O2和CO2;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分子、原子、元素、化合价、化学式等;三是高一年级时需对初中某些知识加深、完善的知识点。如氧化还原反应;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对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应用等。
在课标删减或降低难度的知识点中,很多在高中的学习中马上要用到,如酸碱盐的溶解性在离子反应中的运用,建议对于类似这方面的知识,初中教师在上新课的时候能够在相应的章节做适当的拓展,特别是初中有出现但没作要求但高中有要求并没再出现的;高一教师在开学初可不急于上新课,而是利用一些时间对初中化学基础知识部分进行复习,重点是对化学用语、物质分类、酸碱盐、化学实验等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和深化。
二、做好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做好初高中知识衔接的关键
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学生的知识才能建构。化学又是一门专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化学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构建化学的概念和规律显得尤为重要。
一要学会“推论—实验验证”的科学方法。采用“推论—实验验证”的科学方法,就是引导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对事物进行推论,而后再用实验进行论证。
二要学会用联想、类化的学习方法。高一化学《物质的量》这一节是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采用联想、比喻的方法进行学习,可让学生联想熟知的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等,指出“物质的量”与它们一样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巧妙地引用这样的联想和类化,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理解、掌握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的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要学会用比较、对照的学习方法。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化学知识太细、太零散、太零乱极易混淆。如在学习高一《钠的化合物》时,可引导学生采用比较、对照的方法对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从组成、类属、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点、不同点和相互转化关系。使学生不仅一目了然地掌握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要学会及时整理、归纳。华罗庚和钱学森都曾经提到:读书要由“从薄到厚”再由“从厚到薄”。显然两位科学家在学习上强调整理和归纳。因此,在学习完一个章节,应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便于抓住重点,掌握规律。如学习完《氯气》这节后引导学生从结构、性质、制备、鉴别、用途、贮存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把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对知识整体性、综合性的总结,才能达到学习的更高层,使知识在头脑中清晰化、网络化、形成知识体系,更好地掌握知识。
初中化学酸碱盐范文4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引导;教学方法;研究探索
为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引导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充分发挥科学有效的教学引导方法的作用也需要调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各方力量。
一、建立化学教学引导方法的实践基础
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思想文化素养是确保初中化学中的引导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最大的动力。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初中化学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引导教学方式的应用来说,开头第一件事便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初中学生只有在兴趣的支持下才会对化学课程有求知欲,开始重视初中化学基础的学习并且乐于通过教师引导教学掌握必要的化学基础知识。比如,在学习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的时候,可以用各种形态的水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及流动声音等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对这一单元的“水”有兴趣了这时将学生的心思引导有关“水”的组成、净化等问题上时过渡效果很好,这边说明吸引学生兴趣的做法是比较成功的。
2.提升教师素养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是教学引导方法的主要执行者和主导者,这一方法能否发挥高效教学效果与教师的个人素质休戚相关。为了能做好化学教学引导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初中化学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①明确的教学目标。②高超的教学能力。③与时俱进的教学思想,善于接受和理解新事物、新思想、新理论。
二、创造教学引导方法的执行环境
教学引导方法是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之一,无论哪种教学方法的实施都必须以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基础。
1.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教师所授的课程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学生也就容易对教师产生信赖,利于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影响巨大。教学引导方法的实施同样需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这样可以促进学生适应教师的引导教学方式,理解教师开展引导教学的原因并掌握引导教学带来的有利条件。初中化学课堂上和谐师生关系包括:在化学课堂上建立公平、公正、民主、开朗的状态,师生之间维持相互信任、信赖的感情,且师生之间交流沟通效果良好。
2.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教学引导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新型教学方式,所以这种教学方式实践应用所需的环境、观念也与过去有着天壤之别。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学引导方法的应用需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换言之,教学引导方法的顺利使用必须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进行。比如学习《燃烧及其利用》这一单元的时候,初中化学教学首先要让自己从思想观念上认定学生才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主体,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燃烧的要求和效果,同时辅以大量学生自主参与的燃烧试验锻炼学生的各项自主能力。
3.正确认知当前教育教学形势
作为一个出色的初中化学教师不仅要掌握高超的化学教学技巧,还需要准确把握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教学形式。目前,新课改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各地初中化学教学形势已经发生了许多天翻地覆的变化,此时的教学形势是“引导教学方法”的使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三、有序开展教学引导工作
教学引导方法是指导实践工作的理论知识,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需要的是对化学教学引导方法进行有效实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稳健有序地组织和安排教学引导工作、实现初中化学的高效教学才是最重要的事情。首先,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其次,化学教师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第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引导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例如,学习第十单元酸和碱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确定这一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常见的酸和碱以及简单的酸碱反应。然后根据教学计划开始教学,先教酸的概念、特征和特性,然后再教碱,最后再综合讨论酸碱化学反应。在现代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教学引导方法分别包括:自主学习法、范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兴趣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四、引导教学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经常有人说化学课程是一门实验课程,所以在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但实际上,初中化学是一门理论概念与基础实验并重的学科。凡是认识到初中化学课程本质的人在开展化学教学工作时都会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化学教学引导方法的应用也是如此。化学教学中教师以理论性质的引导教学方法指导实践推动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和教学任务有效完成。
以《化学与生活》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引导教学方式主要有①将理论知识教学融入到课堂互动之中。在理论教学中了解到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为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然后以社会调查或者实验的方式去了解这些营养物质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进而展开学生对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思考。②引导教学方式始终围绕课堂教学核心展开。这一单元内容的核心便是化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化学在生活之中的应用,授课时情境创设的主题必须紧扣这一核心。③明确区分化学教学中出现的化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时同样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之,引导教学是新课改后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常用手段,引导教学方法也是初中化学教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当然,现在对教学引导方法的研究可用两个方面概括,一是对方法实施需求的研究,如“如何让引导教学方法发挥实际效果?”二是对方法策略的总结性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依萍.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浅析[J].新课程(教研),2011(04)
初中化学酸碱盐范文5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教学情境 课堂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下提倡的一种新型教学策略,在教学有效性的开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比较差,尚不善于学以致用。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自主思考,结合生活实际来探索,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生动化,提高思考的有效性。
一、创设问题情境,把握教学重点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习活动就是在问题的探索中开始的。在初中化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从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与未学的新内容之间创设问题,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例如,在学习“氢气”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套制取氢气的装置,引导学生在学习氢气知识之后用制取氢气的实验来完成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让两个学生上台组装仪器,教师将少量的锌粒放入塑胶试管中,再倒入少量的硫酸,塞紧带导气管的试管塞,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试验是否产生了氢气产生,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所学知识自行探索提出解决方案:如当学生提出可以用火柴梗靠近导气管口检查时发现爆炸了,结合这一设计方案,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分组讨论产生爆炸的原因,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方案的自主设计和验证中得到了提高。
二、创设引导式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引导式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教学朝着计划的方向发展。引导式的情境是教师根据特定知识内容需要,利用生动清晰的引导式材料,鼓励和带动学生思考,按照知识探索的起点、中点和终点的顺序融入到情境中去,在逐渐深入的思考环境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发展。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铁及氧化物的性质,教师可以做如下引导:教师可以从京剧变脸开始引导学生关注铁的变化,然后出示红色铁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让学生利用桌上的仪器及药品进行探究铁的变化,从铁变红铁、红铁变铁两个过程中及时归纳涉及的化学式,步步引入,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复杂的知识学习起来简单有趣,在此过程中,学生对物体所产生的化学变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这正是引导式情境发挥的巨大作用。
三、创设差异性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方法、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等都不尽相同,针对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每一个学生对于情境创设的要求和表现方面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对于同样的学习任务及目标,教师应该采取不一样的情境创设方法。差异性情境式教师在同一个教学内容内,以基础性知识为出发点进行不同的思维方法和条件的锻炼,引导同一层次的学生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鼓励学生朝着不同的方向上去发展,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氧气制取及性质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高锰酸钾、氯化钾、过氧化氢、水、二氧化锰、红砖粉、电解器、气球、石蜡、乙醇、铁、镁、铝、碳、硫、磷等物品,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选择这些物品进行氧气制取和探索氧气性质的比赛,当学生认真清点仪器及药品之后,结合自己的知识水平,每人设计至少一种方案,然后一个小组选择一个方案完成任务,写出实验报告,当这个任务一下达,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每一个小组选用的方法不一样,不管是成功与失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在活动中得到了彰显和锤炼。
四、创设消除心理障碍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意志力
化学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对于实验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但是也不缺乏部分学生害怕实验,究其原因是害怕实验中的一些危险因素,如爆炸、剧毒、腐蚀等等,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害怕动手,畏首畏尾。为了有效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师可以创设消除障碍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心理意志力,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例如,在遇到有危险性实验的时候,教师应该先做演示实验,在演示实验中挖掘实验的有趣性,如在演示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滴加稀HCl溶液至红色NaOH溶液颜色消退时,学生会感觉到非常神奇,这时教师可以针对反应后的溶液做分析,消除学生的害怕被腐蚀心理,并告诉学生,虽然酸碱盐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蚀性,但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只要我们胆大心细,规范操作,严格按照试验顺序来做试验,留心处理一些注意事项,就不会产生伤害。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传播一些危险处理方式,如利用试剂性质进行化学处理可以降低毒性和腐蚀性,学生的心理障碍自然就被消除了,参与化学实验也就不再会有顾虑了。
五、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化学不只是一门实验性学科,还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创设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化学,在学习化学与运用化学的过程中爱上化学。初中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辐射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卫生、健康等等,对于学生更好地生活和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在学习酸碱盐知识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实验,让学生自主测验自家农田、菜地土壤的酸碱度,并分析是否适宜种植此种农作物,这样一来,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到生活中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习的有效性也就得到了提高,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及知识的实用性。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情境的作用,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式情境、差异性情境、消除障碍式情境和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学习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胡志刚.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学教学参考,2014(8).
[2]姜冠军.创新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落实[J].新课程学习:中,2011(4).
初中化学酸碱盐范文6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化学 高中化学 衔接教学
一、存在的问题
由于初中化学强调的是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常见的酸碱盐的初步掌握,不少内容在教材中属于“科学视野”中的了解内容,而这部分内容在高中教材中又不再深入讲解但在高考中又要考查,导致学生知识出现断层情况。另外,各个高中普遍实行“高中循环制”,即高中教师大都从高一教到高三,并没有真正教过初三,对于初三化学教材也不熟悉,在教学中容易忽略这部分内容。以上因素都导致高一新生不能及时调整心态适应新的化学课程,从而产生畏惧心理,化学成绩一落千丈。
二、解决方法
1.认真调查分析,做到知己知彼。
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老师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采用有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知识“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做好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
“知己”是明确复习过程中自己要做的工作,首先要备教材,教师必须对初、高中教材和大纲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识在初中讲过,哪些知识虽讲过但学生不易掌握。我仔细分析了初三新教材和大纲,归纳出以下几个初高中教材的“盲点”。
(1)氧化物的分类。
现在初中课本上根本没有氧化物的概念,所以必须向学生讲解清楚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定义。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初中化学常识性介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我们要根据教材中原子结构示意图,总结出质子数为1―18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同时应该总结出常见的10e或18e微粒,这样有助于学习高中化学原子结构知识和元素化合物的推断。
(3)酸、碱、盐的分类。
初中化学常识性介绍酸、碱、盐的含义,并没有对酸、碱、盐进行分类,只是了解了三大强酸和四大强碱,而如HCO、HSO、NH•HO等弱酸弱碱并没有分类,特别是没有给学生介绍盐的分类,如酸式盐NaHCO、碱式盐Cu(OH)CO。
(4)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及分类。
在初中化学第三章第五节提到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相关概念,只是举了NaCl、MgCl、ZnSO属于离子化合物,HO、HCl、CO属于共价化合物几个简单的例子,但是并没有进行系统分类,导致不少学生在高中阶段对于这部分内容模糊不清。
(5)一种装置的多种用途。
①收集气体。Ⅰ.若a进b出,则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Ⅱ.若b进a出,则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Ⅲ.若排液法收集气体,则应该a进b出。
②洗气瓶。
③安全瓶。
④量气瓶。
这部分内容在初中没有总结。
(6)知识性错误。
不少学生在初中阶段认为带同种电荷的离子不反应,这显然是不对的。如HCO+OH=CO+HO。
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素质状况,才能对教学深度、广度的处理做到应付自如。可采取抄录入学成绩、课堂提问、与不同层次的新生座谈、问卷调查、进行针对性测验等方式,及时将所掌握的学生情况综合分析整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化学素质、成绩档案。对学生普遍反映、暴露的问题要记录下来。初中阶段主要还是依赖教师,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高中阶段则要求具有独立性,主动接受方式获取知识,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初中到高中,要实现记忆由理解、依赖、被动向独立主动的转变,做到“知己知彼”后,才能确定复习的起点和重点。
2.抓住重点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复习。
复习初中知识适当调整教学课时分配,对于掌握较好的知识一带而过,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下工夫彻底解决。具体方法上可采用集中用若干课时复习、专题讲座等方式,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以旧知识做铺垫去探索获取新的知识;把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之中,以便使初高中化学知识得到合理衔接。
3.加强学生学法指导,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加强学法指导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有力保证。学生学习成绩除了智力因素外,学习方法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1)搞好高中学法指导。
可以在高一开学伊始,结合高中教材给学生讲清初高中化学的区别:如知识的总量增加、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增强,理论性知识的比重增大,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实验能力、计算能力、记忆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指导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时不能照搬初中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坚持以记忆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而要转变为以抽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法。介绍学习高中化学应采用的正确方法:如重视实验,抓好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复习,及时进行各种知识技能的总结归纳,要用理解记忆法识记知识,等等。应该对课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以及重要的结论和规律着重去理解、去记忆。还应注意学习化学中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学习的科学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因为这样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坚持学法指导的同时,抓好学生学习常规的落实。
学法指导的目的是使学生快速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在“欲学”的基础上做到“会学”,进而达到“学会”。因此,学法指导应渗透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与优化主要的学习环节和建立学习常规相结合。要从高一第一堂化学课起,就抓好必要的学习常规落实。
总之,在教师做到“知己知彼”,逐步完成自己确定的过渡复习目标;学生扎实掌握了“双基”知识,适应了教师、教材、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诸多方面后,一定会消除步入高中后的不适应感,爱上化学这门学科,顺利完成初高中知识的过渡学习,老师也能顺利完成初高中内容的衔接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