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关黄河的谚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关黄河的谚语范文1
雪岭金河独向东,吴山楚泽意无穷。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与黄河有关的谚语,欢迎大家阅读!
——惟凤《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
2、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4、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庾信《重别周尚书》
5、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6、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7、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李白《塞上曲》
8、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9、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李颀《送陈章甫》
10、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平。
——谢榛《渡黄河》
与黄河有关的谚语211、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12、钿筝歌扇等闲休。
——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13、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李白《公无渡河》
14、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沁园春·雪》
15、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难玄。
——刘克庄《戊午元日二首》
16、浑河水、一线如虹。
——顾太清《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17、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许浑《汴河亭》
18、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李流芳《黄河夜泊》
19、君看取,年年潘令河阳。
——吴澄《渡江云·揭浩斋送春和韵》
20、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
——范云《渡黄河》
与黄河有关的谚语321、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22、我欲乘槎,直穷银汉,问津深入。
——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23、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
——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24、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李颀《古从军行》
2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李颀《送魏万之京》
26、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李白《发白马》
27、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28、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
——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29、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30、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李白《公无渡河》
31、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
——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与黄河有关的谚语4九曲黄河十八湾,一碗河水半碗沙
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跳进黄河洗不清
天下黄河富宁夏
说尽黄河只为水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跛至天涯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不到黄河心不死
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与黄河有关的谚语5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泪不流。
九曲黄河十八湾
鲤鱼跳龙门
黄河滚滚波浪翻,牛皮筏子当轮船九曲黄河十八湾,宁夏起身到潼关,万里风光谁第一?还数碛口金银山。
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有关黄河的谚语范文2
雨水-农事
“雨水”雨增温度升,华北大地渐解冻。
抓紧划锄冬小麦,化一层来锄一层。
大麦葵花和蓖麻,顶凌播种产量丰。
黄河来水快蓄灌,莫待断流浇不成,
河水井水双配套,水到用时有保证。
春田肥料早运上,耙耢保墒不容停。
大搞棉花营养钵,适时早播还省种。
地瓜育苗早打谱,抓紧盘炕和挖坑。
果园认真来管理,剪枝刮皮把土松。
牛驴骡马要加料,春耕春种如虎猛。
养鱼宜用废弃地,烧完砖瓦挖鱼坑,
结合积肥整鱼塘,塘深地壮鱼粮增,
水深才能养大鱼,上中下部鱼三层。
雨水-农谚
雨水节,雨水代替雪。
雨水非降雨,还是降雪期。
春雨贵如油。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宽。
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
雨水到来地解冻,化一层来耙一层。
麦田返浆,抓紧松耪。
顶凌麦划耪,增温又保墒。
麦子洗洗脸,一垄添一碗。
麦润苗,桑润条。
种地别夸嘴,全凭肥和水。
粪大水勤,不用问人。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低产变高产,水是第一关。
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赶快把麦浇。
黄河水可用不可靠,来水快把白茬浇。
水来蓄满塘,用时不慌张。
蓄水如囤粮,水足粮满仓。
水满塘,粮满仓,塘中无水仓无粮。
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
水是庄稼血,没有了不得。
水是金汤玉浆,灌满粮囤谷仓。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人靠地养,地靠粪养。
会耕会耪,无粪不长。
粪是庄稼宝,离它长不好。
待要庄稼好,底粪要上饱。
地里铺上粪,家里座上囤。
春天粪筐满,秋天粮仓满。
春天比粪堆,秋后比粮堆。
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湘)
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赣)
雨打雨水节,二月落不歇。(赣)
雨水明,夏至晴。(湘)
雨水节气的寒、暖、风、雷现象对未来天气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桂)
暖雨水,冷惊蛰,暖春分。(桂)
雨水前雷,雨雪霏霏。(苏)
雨水节气南风紧,则*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雨水节气时,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预兆出未来不同的天气,这方面的谚语有:
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浙)
早晨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到天明。(苏)
早雨不会大,只怕午后下。(湘)
早雨晚晴,晚雨一天淋。(桂)
开门见雨饭前雨,关门见雨一夜雨。(浙)
早晨落雨晚担柴,下午落雨打草鞋。(湘)
早雨天晴,晚雨难晴。(苏、浙)
有关夜(晚)雨的气象谚语有:
雨滴黄昏头,行人不要愁;雨滴鸡开口,行人不要走。(赣)
雨打夜,落一夜。(浙)
夜雨三日雨。(浙)
白天下雨晚上晴,连续三天不会停。(吉)
雨下黄昏头,明天是个大日头。(陕)
晚上下雨白天晴,晒得泥草青又青。(赣)
有关春雨的气象谚语有: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十场春雨穿单衣。
更多热门文章:
1.2015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雨水
2.2015年二十四节气谚语之雨水
3.关于雨水的农谚【二十四节气】
4.关于雨水节气的气象谚语(汇编)
5.有关雨水与农业的谚语
6.关于雨水的谚语【24节气】
7.小学二年级雨水节气谚语
8.2016雨水节气的时令谚语
有关黄河的谚语范文3
“雨水”雨增温度升,华北大地渐解冻。
春天比粪堆,秋后比粮堆。
待要庄稼好,底粪要上饱。
地里铺上粪,家里座上囤。
春天粪筐满,秋天粮仓满。
抓紧划锄冬小麦,化一层来锄一层。
大麦葵花和蓖麻,顶凌播种产量丰。
黄河来水快蓄灌,莫待断流浇不成,
河水井水双配套,水到用时有保证。
春田肥料早运上,耙耢保墒不容停。
结合积肥整鱼塘,塘深地壮鱼粮增,
水深才能养大鱼,上中下部鱼三层。
大搞棉花营养钵,适时早播还省种。
地瓜育苗早打谱,抓紧盘炕和挖坑。
果园认真来管理,剪枝刮皮把土松。
牛驴骡马要加料,春耕春种如虎猛。
养鱼宜用废弃地,烧完砖瓦挖鱼坑,
更多热门文章:
1.2015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雨水
2.2015年二十四节气谚语之雨水
3.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农谚:雨水
4.有关雨水与农业的谚语
5.关于雨水节气的气象谚语(汇编)
6.关于雨水的农谚【二十四节气】
7.二十四节气之雨水谚语【汇总】
8.小学二年级雨水节气谚语
有关黄河的谚语范文4
一、地理课堂资料的运用
地理与生活、历史、时事休戚相关,地理故事生动形象,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对世界上不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可以结合地理课堂教学,使它成为学生注意的焦点。将学习地理与生活、当前形势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生活类的有“暖气为什么安装在近地面”,实事类的有地震灾害、“嫦娥”登月、天宫一号等。还可以引用历史故事,如讲寒潮这个知识点时引用:1949年10月2日称“台风”的德军大举侵略前苏联。苏军派出一支西伯利亚军队(为什么派西伯利亚军队)作战,“台风”完全失败。这样故事的讲述与教材巧妙地统一起来。
二、地理课堂互动机制的运用
互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方法有很多种,这里只列举典型的趣味实验机制、竞赛机制。如领着学生做实验会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如用实验模拟温室郊应中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的这个环节。具体做法:两个盆,其中一个盛有土壤,另一个空着,将两支温度计放入盆中然后用塑料膜盖住玻璃盆。过一段时间,观察温度计,发现有土壤的盆中气温高于无土壤的盆中气温。
青少年具有易动、争强好胜的特点,这促使他们乐于抢先回答问题。在教学中,将竞赛形式巧妙地引进课堂教学中,适时利用竞赛促使学生快速思考,抢先回答,寓教于乐。竞赛的具体做法如下:全班学生分组,教师命题,各组代表抢答或分组必答,依据答题情况得分,在黑板上公布。
三、地理教学语言的运用
地理学是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可现实的地理教材中有关的地理原理、空间分布、地理成因等知识却比较抽象枯燥,给学生留下枯燥乏味的印象。如果教师认真备课积累,就不难发现,许多诗词谚语歌谣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如果在地理课堂中穿插一些诗词谚语,诗化地理课堂,就可以使地理知识形象生动,既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效果不言而喻。如:反映地球运动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送瘟神》)反映了地球自转周期约为一天,且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即八万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反映了月相有周期性的变化;谚语“大二小三儿,月亮露边儿”和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说明了农历每月初三的月相为峨嵋月。反映天气、气候的: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辐射最贫乏区,因此有“蜀犬吠日”的成语。因为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反映了因海拔高度不同引起水热状况变化而导致自然景观存在垂直分布的规律。民谣“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绘的是我国的横断山区的自然景观,是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的形象写照。
四、地理“三板”的运用
“三板”体现了教师的基本功和素质水平,是地理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教师最基本的能力就是简单精练的板书呈现和挥笔即来的板图、板画能力,因为读图能力、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一起构成地理学科能力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板书的作用,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一环。
好的板书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做到生动鲜明,重点突出,具有目的性。板书的内容要突出,布局要合理,具有计划性。板书要确切、精当,具有启发性。板书形式要灵活、多样,具有趣味性。板书要字迹工整,绘画规范,具有示范性。教师板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绘图、语言表述习惯。
地理图像,作为直观教学的重要形式,最能体现地理教学直观性的特点。由于教学挂图及地图册等大多是综合性的地图,包括的地理事物复杂而且范围广。学生在这样的综合地图上寻找某一地理事物的难度较大。“板图”则可以用最简单的笔法,把教学中需要表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从复杂的原图中“提炼”出来,使所要表达的内容一目了然。所以“板图”和其他各类地图相比较,具有具体、形象、简便、省时的特点。例如:教师一笔就准确地在黑板上画出中国地图或世界地图,又或者让复杂图形几何化,让学生容易记,还会增强学生的崇拜心理,更好地接受知识。如:在讲黄河时,在《中国地形图》、《中国水系图》、《黄河水系图》及《中国政区图》上,虽然都绘有黄河,但除了绘有黄河的干流之外,还有支流、流域界线、省区界线等许多“线条”,学生在这样的图上看黄河及其流向的特点是很不容易的。利用“板图”,老师只需一笔就画出黄河干流图,学生一眼就看出黄河干流的流向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再添上两笔,就把黄河的两条大的支流勾勒出来。假如再用上几句顺口溜:“黄河‘几’道湾,(源于)巴颜喀拉山,青川宁甘陕,内蒙晋豫鲁,五千六百里,注入渤海湾。”这样更形象、生动,便于记忆。
五、地理教学科技的运用
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中,对地理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需要老师具备相关的技术和创意。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局部地区的动态变化显得无能为力。比如,地球的运动本身就十分抽象,要让学生搞清地球运动的特点和意义比较困难,往往难以理解。用课件动态模拟就比较直观,而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记住各省市、自治区的形状、位置、行政中心、简称,可以用课件提供一些散乱摆放的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图,学生用鼠标点击,拖动各个部件到屏幕上一确定位置,位置正确则连接,同时给予表扬,错误则返回原处,并给予提示。经过多次尝试,学生轻松地掌握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空间相对位置的知识。
有关黄河的谚语范文5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创新教育 具体方法
同志曾经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大力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教育。创新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地理课堂教学必须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要从把传授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移到着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创新型”人才上。
一、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丰富自身专业知识
要想做“创新型”地理教师,就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地理素养,这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选择。要成为合格而优秀的教师,只靠原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经过教育实践和继续学习才能成长和成熟。同时,地理学除了具有“综合性”、“地域性”两大特点外,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而开放式地理课程的实施是地理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的地理素养,才能有效引导学的活动,从而促进教的活动的开展。教师学习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通过钻研专业书籍、阅读学术杂志、观看与地理知识相关的电视节目及深入实际调研等多种方式,达到丰富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的目的,为做一名研究型、创新性教师打好坚实基础。
二、合理整合教学资源,激发学生探究学习
中学地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了解大自然的奥秘,了解一些经济文化现象,还要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看待身边的事物,更科学地安排生活和生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并用之于生活,这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所在,更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发挥教学组织者的作用,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和技巧,充分挖掘各类校本课程资源,运用优选的教学技巧创设良好的探究平台,引导学生实践,达到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册的河流部分教学,我就发动学生回忆哪些古诗、谚语、歌曲描述了长江和黄河?学生找了很多诗词、谚语: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滚滚长江东逝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不到黄河不死心”、“滔滔黄河水,悠悠中华情”,等等,还有同学带头唱起了《黄河大合唱》、《长江之歌》等歌曲,课堂气氛异常热烈。这时我给大家提出问题思考:为什么这么多诗人、作家、作曲家描写黄河、长江?你读出了什么,又唱出了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让学生观看了有关黄河、长江的纪录片。通过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学生整堂课都处于兴奋状态,不用老师讲解,他们通过讨论就能理解黄河、长江的雄伟气魄;“黄金水道”的重要作用;黄河对我国农业的重要贡献及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在教学的各环节,教师依据教学内容,整合了语文、音乐等各种教学资源和技巧,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巧妙设疑,使学生在趣味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到学习地理对生产生活的帮助,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活动丰富多彩,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研究表明:有趣、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厌学心理,使学生获得安全感,从而最大限度地唤醒创新意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和谐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以进取心态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认识新问题,产生创新灵感。要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师不能始终站在三尺讲台上,而应走下讲台参与学生讨论,这样的合作性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在轻松之中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的“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一课时,我把学生分成两组,提前给学生布置了任务:做小导游,带大家北京一日游。学生可以通过图片展览和介绍、视频观看等多种形式带我们“游”北京,内容不限,但要让“游客”明白北京的地理位置、气候,展现出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节课通过师生共同准备材料、组织材料、课堂展览的过程,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提炼”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的分析和认识,促进了师生间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可谓事半功倍。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教的成效,只有在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才能实现。教师要积极创造机会,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展现自我,体验到地理学习的成功喜悦。因此,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对地理学习的需要转化为兴趣,并上升为动机是中学地理教学的生命力,也是地理教育工作者行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晴主编.地理教育.地理教育杂志社,2002(4、5).
[2]朱永新.创新教育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有关黄河的谚语范文6
一、广收集,引导学生到生活中找“米”
这里所说的“米”是指日常生活中所有跟语文有关的知识、语言或材料。比如,小到一个错别字,对联,谁家给小宝宝起名,一句广告语,一首歌;大到对一部长篇名著,一部电视剧,一部戏曲的理解与评价;此外还有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要注意的细节和常识,在什么场合遇见什么人,该怎么说话;外出旅游时到什么景点,有什么特色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等等。学生可以凭借报纸书籍,可以求助亲戚朋友,可以尝试走上社会,也可以驰骋网络世界,还可以调查访问,总之,语文无处不在,“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二、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质
学生一般都爱热闹,喜欢有变化的生活,这是人的天性。但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一定要让它姓“语”,也就是千万不能偏离了语文这个大方向,不能为热闹而热闹。活动设计的原则一般是配合教材的内容进度,这样课内外能互相促进。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安排的活动,有搜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并与同学交流,收集与黄河有关的常用俗语、谚语、成浯并写出意义和相关故事,举办以“歌唱黄河”为主题的文艺演出,调查黄河的缺水断流、水污染以及造成的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生态破坏等事实,召开以“黄河之忧”为主题的调查报告会,设计保护母亲河的公益广告等等,最后要求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写出自己对黄河的希望与祝福。这就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关注环境污染,关心进而考虑怎样改善我们的生存条件这个大问题。
三、注重活动过程,挖掘课程资源
教师在设计综合性学习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加强与自然、社会及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依据地方特色,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资源,通过趣味、科学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和解决问题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到民间采风去”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当地的民俗文化调查或结合实地调查,让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具体化,增强感性认识,更有利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把调查地点设在学生生活区域,让学生更好地关注身边的事物。
四、综合各种能力,整合学科知识
语文综合性学习其实为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听、说、写这“三合一”创造了必要的情景,提供了明确而富有意义的话题;同时也为学生课外阅读圈定了一定的内容。综合性学习的这种听、说、读、写不是独立的,也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杂糅在一起,有机地交错进行。学生通过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提高和发展了语文水平。
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涉及其他学科的内容,但它必须姓“语”,其着眼点仍然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面,是人文精神与学科精神的相互融合。例如,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其目标定位是多方面的,涉及天文、地理等学科内容,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但应当注意,教师应努力指导学生在月亮文化上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如搜集带“月”的成语、有关月的古诗词、故事等。我还把《科学杂志》上所了解的有关月球的知识与本次活动课有机结合起来,展示他们的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学科学的兴趣。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一方面培养搜集、筛选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这样也就自然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其综合性目标的实现不言而喻。
五、重视活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