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素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少年素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少年素质

青少年素质范文1

[关键词] 围棋 价值观 处事方式 人品

当今社会正处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环境,青少年置身于利益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中,许多青少年迷茫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至于走向社会后,不知如何突现自我价值,如何处事,如何做人,甚至在错误世界观的引导下,走上犯罪的道路,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人生发展。

一、下围棋有助于青少年的人品教育

围棋中有一述语――“形不正,棋不顺”,指的是下出不好的棋形,棋路处处受阻,甚至有死活问题,时不时地会成为对方的攻击目标,棋局被动,棋势发展无望。相反形正的棋形,富有弹性、易守、易攻、不成死活问题,棋势发展顺畅。人品亦是如此,品行不端正者,意味着很难与人和睦相处,很难与人沟通交流。当今社会提倡团队合作,作为社会的一份子,要与同事、朋友、亲戚相处融洽和好,这样才能干成你想干的事,否则本事再大你也将一事无成。要做事,先要学会做人。

二、养成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干事作风

一盘完整的棋,每方要下至上百手,棋局的胜负是很难做到一招致胜。棋局的取胜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你的每一手棋必须下出你能发挥的最高效率,通过点滴优势积累,逐步地把棋局由微优到略优、大优,最终转化成胜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青年学生走向社会,不能急于求成,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兢兢业业地做好你该做的每一件事,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你就能成手、高手、能手、专家,就会取得同事、领导的好评,你的事业自然也就有所建树。如若投机取巧,必将适得其反。就像下棋一样,无理棋最终会受到对手的惩罚而走向败局。

三、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下围棋最难的并不是计算,而是纠结于如何处理“实地”与“外势”的关系。实地多了,外势必失,势厚,实地必少。下棋不能一味地追求实地,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外势,要纵观全局,该取地时取地,该取势时取势,做到实地与外势的和谐发展。

围棋中的“实地”就是眼前利益,“外势”即为长远利益。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无论对个人还是集体,乃至整个社会意义非凡。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互促进而共同发展。正确处理之间的关系,更要看到长远利益。当它们发生矛盾时,做到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的一对利益关系。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以前瞻的眼光,创新发展的模式,健全发展机制,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由此要依据统筹兼顾的原则,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既要抓紧解决当前经济社会中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问题,同时又要着眼未来发展,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弃子争先”、“弃子取地”、“弃子取势”等是下棋中的常用手段,是指棋手统筹全盘,做出局部必要的牺牲来换取全局的最大利益和优势。不顾全局,只顾当前局部的利益,必将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围棋的这一思想指明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即局部利益要服从 整体利益,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对于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的领导管理层,要从战略的高度正确处理好之间的关系,避免因小失大,造成全局的被动。

青年学生受制于当前的社会环境的影响,许多学生目光短浅,私心太重,只会顾及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人利益,没有远大的抱负、理想,没有奉献精神。通过学下围棋,感悟围棋中的理论,就能很好地理清这些关系。步入社会后,甚至走上领导层岗位后,就会有长远的眼光,奉献的精神,运用围棋思想游刃有余地处理好每一件事,走向事业的成功之路。

四、正确的“选择”是成功的关键

众所周知,“千古无同局”,围棋的变化深不可测,每下一招棋必须通过精密的计算,理性的判断来选择是攻还是守,是选择取势还是选择实地,选择弃子争先还是顽强出逃或就是做活。正确的选择引领棋局上一条康庄大道,直至胜利,错误的选择误导你逐步走向败局。

在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也同样要面临无数次的选择,升学时要选择学校、专业,进入职场要选择工作单位、工作岗位。在这纷繁复杂的选择中,我们同样要保持冷静、清醒、谨慎,每一次选择,为自己的人生设定一条完美的航线。面对选择,要冷静分析时局,不可跟着感觉走,凭着性子来。与其追求鲁莽快意,不如冷静分析时局,找寻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面对选择,我们要扣问内心,让内心回答来作抉择,选出一条无悔的走向成功的道路。人生如棋,棋如人生。

五、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情操

作为一门艺术,围棋高雅、深邃,讲究情趣、意境,下棋必须遵守基本的礼仪,下棋时更注重沉稳、飘逸的棋风,端庄、潇洒的姿态和彬彬有礼的风度。围棋爱好者坐于围棋盘前,手握棋子,所有纷乱繁杂的社会意念顿时消退,思路进入清爽广阔的围棋境界,溶入到博大、精深的围棋胸怀,自然去领略高尚的围棋艺术魅力。

围棋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理念和思维方式。其内涵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以上所述只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在新时代下人们的价值观走向何去何从,青少年朋友们,去下围棋吧,爱好围棋吧,从中必能找到答案。

参考文献:

[1]江声久,李金龙,围棋文化的素质教育价值刍议[J].体育文化导刊.2006(08)

青少年素质范文2

关键词:关青少年 校外 素质 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普及,学校为提高学生的素质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其中针对青少年校外的素质,以及挖掘青少年校外素质的重点和实施的针对性对策,已逐渐成为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

一、青少年校外素质的重点

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校外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具有众多的优势:全面性培养目标、科学性的教育方式的和开放性的教学手段等,因此,青少年校外素质的重点在于校外教育活动,具体体现为:第一,校外教育对能够提高青少年的道德水平,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促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接受正确的思想,进而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第二,校外教育可以有效的增强青少年的合作意识。通过夏令营和小组活动比赛等活动,让青少年在合作和交流中互相学习,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团体意识,增加了对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1]第三,校外教育可以开拓青少年的视野,青少年校外教育的活动多种多样,种类丰富,涉及到演讲、舞蹈和摄影等多个方面,通过参加一系列的校外活动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眼界,开拓了青少年的视野,提升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总之,校外教育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青少年校外素质乃至整体素质。

二、对青少年实施校外素质教育的对策

1.创新校外素质教育的实现手段

当今世界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世界,创新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发展的一大增长点,因此,被广泛的运用在生产生活中。在提升青少年校外素质的进程中,必须要对原有的教育手段进行创新,这样可以为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动力和支撑力。具体地说:对青少年的校内素质提升主要靠学科课程的讲解以及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以知识的获取和传授为主线,从科学知识方面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素质,但是这样有着明显的弊端,一旦学生对某学科缺乏兴趣,就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提高青少年的校外素质要根据青少年的成长特征以及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多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和野外娱乐活动,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思想境界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而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校外教学方式,活动开展之前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充分地了解和听从学生的意愿及建议,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在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中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进而根据他们的意愿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根据青少年学生各年龄段的成长特征和学生意愿,加强开展对教育手段的创新工作,充分的发挥出校外素质教育的作用。[2]

2.建立健全网上校外教育基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教学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进行校外素质教育时,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利用互联网开设教育平台已成为大势所趋。第一,相关的主管部门要加强学习和总结实践经验,在充分利用现有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基础上,通过对多方资源的进行整合,逐步的开展和建立网上校外教育平台,有专业性的技术人员对该平台进行维护,以及定期的检查和更进,以便可以满足青少年不断增长的知识和娱乐需求。第二,要在网站或平台上设立专门的“网上意见箱”网络版块,收集学生的建议和意见,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设立专门的网络管理员,这样可以及时地将这些建议分类整合到技术部门,尽最大努力对平台进行完善,提高青少年的关注度,进而可以为网上校外教育基地的扩大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要对校外教育的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培训,以增强其职业技能和素质,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这样可以更好地为网上校外教育基地服务。

3.大力发展社区校外教育

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知识库,可以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学到知识,从生活中的细节获得感悟,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积极地在社区中发展校外教育,拓展校外教育的平台。根据当地情况,可以在合适的时间为学生免费开放博物馆和图书馆等公共设施,组织学生集体参与学习,积极地利用社会中的教育资源,在娱乐和文化氛围的陶冶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3]另外,当地政府部门要根据国家相关文件和学生实际情况,对一些公益性的校外教育基地进行税费减免或者资金补助,同时通过引导企业和学校加强合作,促使企业为学校提供建设资金和学习场所,增加社区校外教育活动平台。可以将这些基地命名为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这样可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增加其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的关注度。因此,社区校外教育是青少年校外素质培养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三、结语

提高青少年校外素质的主要途径就是加强校外教育,校外教育已经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媒介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基石,面对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必须要与时俱进的对青少年校外教育手段和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使之符合时展的潮流。对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进程必须要全程关注,这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青少年的校外素质,进而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庞力伟.上海市青少年校外科技教育组织实施的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2]连裕民.青少年活动中心在现阶段怎么发挥好自身的功能[J].群文天地,2011,06:22-28.

青少年素质范文3

    由于体育,美育自身的特性,通过体育,美育不仅可以强健学生体魄,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和诣发展,而且,在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协作精神,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想像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竞争激烈的当今世界,这些素质无疑具有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应试教育是片面的素质教育,任何教育模式和环境都会影响到人的整体素质,它往往作用于人的整个学习和工作过程。长期的应试教育给我们的人才素质培养留下许多遗憾。

    艺术教育对人的作用是非常深刻的,但过去我们的认识非常浅。

    舞蹈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古老也是最直接的好形式,然而,在青少年与人交往中,情感激动时表达都不大一样。

    我们在考察舞蹈教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关系时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很显然,舞蹈教育一是在于提高个人对艺术的欣赏与参与能力,例如,通过舞蹈教育提高青少年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从而满足人对美的高层次的追求,通过舞蹈训练达到强身健体,美化身段的目的,从而提高人对自己的欣赏和自信心;二是增进人类社会的情感交流,在这个个彩纷呈的世界里,尽管青少年的交流方式多种多样,但舞蹈以其独特的美的表现传达着人类共同享受,共同追求的情感,它为我们展现了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不仅为特定民族所接受,而且也引起全人类的共鸣。当我们以美好的、生动的。诗一般意境的舞蹈进行交流时,让我们体验到的是对人类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对真善美的渴求以及对人生的珍重。因此,舞蹈教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意义在狭义上指的是个人身心艺术修养的教育,在广义上意味首人类境界的完善与升华。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需要有一个过程,舞蹈教育和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主旨是通过创作,训练、表演,对青少年进行德、智、体美的教育,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打好扎实的基础。舞蹈训练可以锻炼青少年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能力,不仅增强对形体美的认同,也增强他们的感知能力。舞蹈教育可以锻炼和培养青少年的集体意识,不仅增强青少年的社会模仿能力,也增强他们主动参与社会的能力。舞蹈表演可以培育青少年的艺术美感,美感不仅增强个人欣赏能力,也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想像,热爱和追求。

青少年素质范文4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素质 网瘾 网络环境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信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上网人数不断增加,其中31.8%属于18~24岁的青年,学生网民占整体网民的28.8%。网络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但是,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第二次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在全部被调查的30岁以下青少年网民中,网瘾人数为9.72%,男性青少年网瘾比例高出女性青少年7.18个百分点。大多数网瘾者存在交际不融洽的现象。

这组数据给了我们两点启示:第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们积极的人生观,便捷、高质量的生活和学习途径的同时也深刻地负面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影响的情况不断发生变化,但是网瘾的比例一直较高。因此,搞清网瘾成因是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重要一环。

网瘾成因研究成果及问题简述

关于网瘾成因已有不少的学者进行了探索,他们的看法大同小异。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从图1中归纳的几个方面来看,几乎已经涉及了青少年特别是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些类别中,学者们就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青少年自身心理和知识的局限性与网瘾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探讨,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网瘾的矫治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依据。

但是。纵观以往的网瘾成因研究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点启示:

点面结合不足。在已有的文献中,学者们主要将他们的研究点放在引起网瘾的具体因素上,而忽略了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因素对网瘾的影响大小及其深广度。或者有的学者论述到了,但比较薄弱,没有将其重要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比如刘敬轩在文章中列举了孩子产生网瘾的几类因素,但是他并没有将所分的几类因素结合起来从整体上系统论述。

动静结合不足。在已有的文献中,学者们主要将他们的研究点放在时间的某一点上,通过广泛的调查和数据分析再结合社会学和心理学理论进行研究,而缺乏从历时的角度上对调查的对象进行跟踪,特别是网瘾前期的跟踪。这种动态的变化的研究也许恰恰可以揭示网瘾的成因,而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人系统地做过。

源流关系不清。学者们在研究网瘾的成因时,一般将各个层次的因素综合在一起论述,缺乏各个层次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论上来说,客观决定主观,但是在如何决定。以及采用何种方式多少步骤达到主观都存在一个源与流的问题。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追根溯源,找到问题的最初诱因。而在这方面,学者们也鲜有涉及,从而使我们的研究处于一种模糊状态。

结合上面的述评,整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克服存在的不足,我们提出了自己的关系模式,并在此模式下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青少年心理素质与网瘾关系模式

青少年网瘾关系模式分为三个层次:环境因素、心理素质、网瘾行为。

环境因素是一个人生活的周边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它决定一个人心理素质发展的方向和成因。心理素质是指在人的先天条件与后天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它包含了个人所有的具有定势性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活动结果。网瘾一般叫做“网络成瘾综合征”(LAD),属于一种精神障碍疾病,反映了人对网络过度的、稳定的和定向的依赖并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实际上就是网络在人心理状态和活动过程中非正常的凸显,反映了网络对人’心理素质的负面影响。

从哲学上来说,外因决定内因,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主要取决于环境对他的影响。尽管人的心理素质一部分来自先天基因,但是,正如《三字经》所述,善恶之心主要来自后天的培养,而环境是人的心理和行为触发之源。搞清了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也就解释了一个人行为表现的原因。网瘾作为人的一种心理行为,它的出现一定有其合理的环境。因此,在研究青少年网瘾行为时,我们把环境因素看成是最初的源。把心理素质看成是其作用的对象,而把网瘾行为看成是作用的结果。这三者之间构成了源与流的关系。

然而,这三个层次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还是有差异的。环境因素和心理素质之间是一种单向刺激的关系,而心理素质和网瘾行为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双向作用的关系。这是因为心理素质和网瘾均是一个模糊的量,反映的是一种能动的、可变化的心理性状,而不是一个绝对值。正是这种能动性和可变化性决定了人的心理素质和网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静态的某一个点,并且使得这三个层次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运转的体系。

因此。我们在研究网瘾行为时要有一种系统的观点。既不可以割裂三个层次之间的依赖关系。也不可以割裂每个层次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受搞清系统运转的顺序,从源头做起,顺藤摸瓜,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此思路下,我们提出了相互影响的关系模式:

在该模式中,我们理顺并整合了图(1)中的诸要素,使之成为一个结构紧密的系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 图(1)中的主观因素或自身因素,学者们均将之看成和环境因素相对立的成分。而在本模式中我们将之看成是影响链条中的中间层,并不具有对立关系。

2 图(1)中的网瘾行为是主客观因素平行作用的结果,而本模式中强调三个层次的源与流关系。

3 图(2)模式中的箭头表示影响的方向。并且这种影响是一个量变而非顿变的动态过程。

4 图(2)是从面上来理顺我们的研究思路。而不是一个详细的研究规划图。因此,模式中的每一个点在具体研究时还要细化。

结论

青少年素质范文5

关键词:学校责任;家庭教育;缺失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4-080-1

素质教育已经提出有些年头了,可效果如何呢?当然,成绩是有的,但仍有一个突出的问题须引起我们重视:那就是公民素质滑坡。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而是一个整体性问题。其中,尤以青少年道德品质不高引人注意。为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一下公民道德素质滑坡原因何在。

面对公民道德素质滑坡现象,学校确实应该承担重要责任。学校是学生后天智慧和品质培养的主要承担者,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的素质教育虽已提了许多年,但真正落实起来却非常困难。学校、教师也想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也正在努力地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去做。但难的是,教育制度不改革,高考制度不改变,想做到不惟分数论是很难的。因为,学校确实是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来教育学生的,可是,面对高考的竞争压力,学校就不能不考虑升学率的问题;家长就不能不考虑升学率的问题;地方政府也不可能不考虑升学率的问题。为此,在各种压力之下,学校就不得不多排课,多讲课。所以,为了教学进度,为了应付高考,也为了对得起家长的要求,教师们不得不抓紧时间讲知识,做训练,哪里还有时间给孩子们进行思想教育?甚至有人反感认为老师“废话”太多了,耽误孩子学习。正是由于家长、政府只注重升学率,才导致了学校教育注重知识技能传授而忽视学生思想教育的问题出现。

造成青少年道德品质滑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一个人的成长确实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最直接的也是最先影响他的是他的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又是终生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可是,有很多父母却认为孩子的成才主要取决于先天智力和后期学校的教育两个方面,而把自身应承担的教育责任忽略了。所以,就有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就认为自己完成任务万事大吉了,什么事都不问了。现在,我们学校就有许多学生都是“留守”或“半留守”学生。父母去外地挣钱去了,孩子来到学校后,他们的父母除了每月按时给寄钱外,基本不过问孩子的在校情况。甚至很多家长从不联系老师,孩子上几年高中一次都未跟老师联系交流过(基本上都是老师联系父母的)。即使有联系,也大多问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考多少分,占多少名次而已,从不问孩子思想表现如何。乃至有些家长,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受到批评,还会护着孩子。例如,某班有同学拒绝做值日,老师对他进行教育不但不起作用,还引起家长不满说:“我们家孩子在家从来不让干一点活的”。试想,有这样溺爱的家长,孩子如何自立?更有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根本就是错误的:孩子有你们老师教就行了,不然我们把孩子送你们学校干吗?

另外,有些家庭不但自身忽视了自己的教育责任,甚至对学校教育起了阻碍作用。例如,前一段时间,某两位同学发生了矛盾,导致了一起打架斗殴事件,后其中一方纠集了一些校外人员在晚自习时间到学校寻衅,遭到任课教师阻止后,这些人竟把老师控制住,在教室门口把该班一学生打了。当学校报警,准备严肃处理此事件后,该滋事学生家长找到当晚上课的老师,请求不予追究时,家长是这样说的:“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就算了罢,我们当面给你道歉,你就别抓住不放了。”试想,有这样的家长,孩子在家庭中父母会好好地教育他吗?

甚至,还有学生根本不把父母放在眼里,对父母连起码的尊重都不懂得,这些人在学校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吗?所以,这些年接连出现孩子打伤打死父母的恶性事件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见家庭教育的缺失已经对学校教育构成了巨大阻碍,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极为不利。

导致公民道德素质滑坡的第三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教育”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当前条件下,我们的国家、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们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变革,都对人们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引起了人们价值观的变化。这些都对青少年思想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盛行,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青少年素质范文6

什么是素质,我认为“素质”应该是制定一个人行为的重要基因,这种素质包含很重的感悟因素,尤其是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列宁曾这样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积淀下来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最厚的感情。”“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里说的感情是指在学习理论和实际生活中培养起来的感情。因此,素质的形成是否可以理解为“感情与理智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或者说是实践基础上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这种统一,形成了人们的高层次的感情,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因素;它不是单纯的知识,不是单纯的理论,也不是一般的修养,而是融化在人们心灵中的深层次的感情。这种素质有先天的,但更多的是后天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影响而深化甚至改变。

素质有哪些内容,对此争论很多,说法不一。我认为应该有以下几方面: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维素质、心理素质、生活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及种种非智力因素的素质,如想象力、创造力、专注力、记忆力、毅力、耐力、感知力、意志力、合作意识等。这样罗列是否合理可以研究,也可以更科学地归类,但是,素质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不同年龄段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但不能认为青少年阶段的素质教育只是培养非智力因素,而把政治素质的培养看做是成年人阶段的事。

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根本点是爱国主义,这是政治素质的核心。这种教育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答卷上、理论上,而是要深入到幼小的心灵上。这里,音乐起到特殊的作用。我有一朋友,他在日军占领时期在北京一所中学上学,有一位音乐教师把学生带到六楼教室,躲过日本军官的监视,紧关窗门,轻声地教学生学唱《松花江上》,当时教师流着眼泪教,学生流着眼泪唱,给学生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教师对歌曲没有任何解说,只在结束时说了一段话:“这歌是我教的,与任何学生无关,如果有人要告发,就告我一个人。”当时,在课堂上有好几个新民会(汉奸组织)官员的子女,事后证明教师平安无事,没有任何人告发。有的学生现在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一谈起这件往事,仍然有很深感触。

我记得6岁上学时,教师让我们观演歌舞剧《可怜的秋香》,到现在我还能记得当时的情景:“金姐有爸爸爱,银姐有妈妈爱,秋香,你的爸爸呢?你的妈妈呢?秋香!你只在草场上,牧羊、牧羊、牧羊……”这使我第一次对孤儿、对弱者有了同情心,我想这应该是正义感的萌芽。另外,我从小爱看越剧,尽管在野台子上,行头破旧,一张桌子,两把椅子,没有任何布置,但当看到《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楼台会》、《祭坟》,唱腔和表演是如此的感人时,我热泪直流,泣不成声,在我心灵上埋下了正义的爱和恨的种子。我还记得《铡美案》,当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将直挺挺的陈世美横举起来,从左台口直奔右后场,包公一声令下,锣声一响,铡了陈世美。我当时全身汗毛都直竖起来,只有一个念头:“包公铡得好,了不起。真叫人一身痛快”。

这些都是幼年时代难忘的旧事,还有很多的歌曲,如《卖布谣》、《梅娘曲》、《铁蹄下的歌女》、《嘉陵江上》……还有动人的文学,如《家》、《春》、《秋》、《水浒》《岳飞传》等,还有被日寇飞机扫射中弹,死在我家堂前的小学同班同学,这一切的一切,一步一步地使我形成了正义感,这大抵就是素质的培养过程。文艺,特别是音乐对我正义感的树立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与我同一茬的老同志中有一句共同的语言:“我们都是唱着革命歌曲走上革命道路的。”这话不假。

2002年夏,我在某监狱和一位18岁的姑娘谈了半天,她边谈,边唱,先后唱了二十几个港台歌曲,虽比不上歌星,但听起来,很有韵味,很动情,她还能唱流利的英语歌、粤语歌。她说,幼儿园时期,她唱《牵牛花》、《我爱北京天安门》,初小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后来就大量听邓丽君唱的磁带,初中唱邓丽君的歌,初中毕业后专门唱港台歌星的歌。她很得意又骄傲地说:“前几年,厦门办起一个一个卡拉OK歌厅时,每个歌厅的开幕式,我必到,而且必唱,还总是唱第一个(她只去高层次的歌厅)。”她是一个工人的女儿,长得很秀气,亭亭玉立,脸上是那样的秀气,可她三年了。若不是那身囚服,人们是难以相信的。她认为流行歌曲对她是有影响的,经常为此想入非非,她说:“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但最多影响只有15%,因这种享受只是一瞬间,像彩虹,很绚丽,但很快就会消失不见。”我不清楚她是怎样估算出15%的,实际上,她沿着这些歌曲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方向,走了一段可悲的人生道路。最后,她借用别人喜好的歌曲,唱了一段《我想要一个家》:“我想要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当我疲倦的时候……当我惊吓的时候……我想要一个家。”音乐牵着她走入堕落的陷阱,外界“高消费”的引诱是一个方面,思想的变迁,则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