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苏教版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苏教版教案

苏教版教案范文1

知识与能力

理清情节结构,学习精巧的构思方法;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说、议领悟文章的深刻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

理解小说通过对比描写表现人物截然不同的心灵,领悟人生哲理。

学习难点:

学习巧妙的构思,品味精炼、含蓄的语言。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幻灯机,幻灯片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展示人物美好心灵的故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教学目标

1.导入语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人的眼睛可以看出心灵的美与丑,善与恶。本节课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泰格特的小小说《窗》,看看作者是如何透过“窗”来揭示人的心灵的。

2.(幻灯片)揭示目标

①理清情节结构,学习精巧的构思方法

②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

二、一读课文,运用工具书,弄清生字词的音、形、意

1.(出示幻灯片)

俯瞰 一泓 斑斓 争奇斗妍 津津有味 扣人心弦

栩栩如生 不得而知 充塞 纹丝不动 气喘吁吁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查工具书

3.指名朗读词语,注音,释义

三、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提问切入:故事发生在哪儿?(一间病房)病房的环境怎样?

2.病房里有几个病人?他们有何共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师板书:靠窗口的病人不靠窗口的病人)

3.那么在这简陋的病房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准备三分钟,指名复述课文。

四、三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1.分析靠窗口的病人的形象

(1)提问导入:靠窗口的病人每天都要做一件什么事情呢?(为同伴描述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

(2)窗外的景色怎么样呢?课文第4、5两段进行了详细的描写。

(3)指名朗读第4、5两段,回答

(4)靠窗口的病人为同伴描述的“窗外美景”是真的吗?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由此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5)指名回答,教师小结

(6)教师板书:心地善良,道德高尚

2.分析不靠窗口的病人的形象

(1)切入语:靠窗口的病人描述得是栩栩如生,不靠窗口的病人听得是津津有味。但是,不靠窗口的病人的思想发生了转变,由“享受”转变为“困扰”。作者对他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

(2)快速朗读第6~12段,用“_____”画出心理描写的句子,用“ ”画出神态描写的句子。

(3)不靠窗口的病人被什么所困扰呢?第6段的“想法”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内容?实际是指什么?

(4)“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的根本原因是

什么?

(因为他的自私心理)

(5)神态描写主要写了他的哪个部位?(眼睛)

(6)“纹丝不动”“仍然盯着天花板”,刻画出此人什么形象?

(7)教师明确,板书:自私丑恶、冷酷无情

(8)不靠窗口的病人可谓是不择手段地挪到了靠窗口的那张床上,终于可以一览窗外的美丽世界,可是他看到了什么呢?(光秃秃的一堵墙)

(9)为什么同是在一个位置观看,一位病人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窗外世界,另一位病人只看到了一堵光秃秃的墙呢?(讨论)

(10)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五、四读课文,欣赏艺术特色

1.这篇小说是围绕什来展开故事情节的

2.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两个人心灵的不同的

3.这篇小小说语言精练、含蓄,从文中找出体现这些特点的地方,谈谈看法

六、拓展延伸,感悟人生

1.以“窗”为话题,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文章透过“窗”揭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在生活中,我们还能由“窗”联想到哪些呢?

2.结合以上学生展开的想象和联想,结合自己所熟知的名人故事,谈谈人生的价值

3.教师小结

是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让我们个人都拥有一颗善良的心,那么,我们“窗”外的生活才会多姿多彩!

七、布置作业

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请你发挥想象力,续写一段情节。看看哪位同学写得既有创意,又切合小说的中心意思。

附:

1.板书设计

2.设计思考

苏教版教案范文2

学习目标

1.我能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培养并提高分析、判断、探索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

1.重点是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2.难点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学习过程

师生笔记

一、知识链接

友情小提示: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如果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一大瓶果汁有900毫升,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一小苹果汁有多少毫升?

(1)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

(2)交流讨论并解答。组内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二、新知探究

例5:一小瓶果汁有600毫升,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一大苹果汁有多少毫升?

(1)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应该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3)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式并解答,算完后梳理一下自己整道题的解题思路?(注意解题格式)

(5)想一想,和上一题比较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

试一试:

李刚早上喝了一盒牛奶的,正好是升。这盒牛奶有多少升?(先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在解答)组长检查核对,并可以提出质疑。

)×=(

达标检测

先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再列方程解答。

1.一桶油用去,正好用去12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

)的千克数×=(

)的千克数

2.学校饲养组养黑兔12只,是白兔只数的。饲养组养白兔多少只?

)的只数×=(

)的只数

1.一种裤子的单价是45元/条,是上衣单价的。求上衣的单价?

苏教版教案范文3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抓住这个主线,在教学设计时,我始终围绕姥姥的“剪纸”开展教学活动。我把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二段为第一部分,先是让学生找描写剪纸的语句,感受姥姥剪纸的形象生动、精巧细致,在感官上有一个形象的了解。接着,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为中心句,思辩姥姥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练的,结果怎样,进一步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学生通过朗读以及重点词句的理解,对姥姥高超的剪纸非常佩服,我能从他们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这一点。

我们知道,整篇课文要表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所以,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我抓住剪纸,让学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纸图,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姥姥的勤劳,作者的贪玩。学生在交流这三幅图片的含义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姥姥对作者的疼爱时,更激起对自己家人的感恩。所以,当我读着作者后来写的对姥姥临终前的回忆时,我感觉到自己的眼角润湿了,亲情打动了我,也打动了学生。我听到教室一片静默。我想这正是我要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

能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又能感悟祖孙俩之间的浓浓亲情,就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

精彩教案选录

一、读题

1、读题

2、再读,想像姥姥的剪纸作品

用词语形容

相机板书: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意味深长

3、再读,想像这样身心入境地剪着纸的姥姥

用词语形容

相机板书:心灵手巧、勤劳善良、舐犊情深

过渡:这些都是初步印象,再走进课文,你会觉得这些剪纸更加栩栩如生、令人赞叹;姥姥更加真实熟悉,仿佛就在身边。

二、学习1——6

自读,圈画批注,思考:是个怎样的姥姥

交流:

1、心灵手巧

(1)第二小节

普普通通、翻来折去(反衬技艺高超)

神了(夸张,以他人之口衬托技艺高超)

理解“深入人心”(不是一个人这么说,也不是只有现在这么说)

小结:简直就是艺术作品,姥姥是一个了不起的民间艺术家!

(2)第五至七小节

摸黑都能剪纸

刁难:为难,出难题

无可挑剔:仿佛看到了什么?

(剪得好;我仔细地看,找不出瑕疵)

耍赖

联系上下文理解“熟能生巧”

小结:技艺真的高超,神乎其神了!

再分角色读对话,还体会到什么?

点化:这样的感觉,你是不是很熟悉?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也曾发生在你的身边?

2、勤劳善良

(1)左邻右舍

(2)广结善缘、有求必应

(3)“撩起蓝布围裙擦擦手:‘说吧,派什么用场?往哪儿贴?’”这个细节让你想到了什么?

(很忙,忙什么?点化:这样的老人家你是否觉得很熟悉?她是不是就在你的身边?)

(直爽,热情)

(为别人着想,认真负责)

(水平高,仿佛有仓库)

……

再读读

三、学习7——11

读到这里,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都跃然纸上,而字里行间流露着的哝哝的情谊更让我们动容。除了喜鹊登枝、除了家家户户窗户上的窗花,剪得最多的是什么?自己读7——11,剪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剪?

交流

朗读

谈体会:舐犊情深

四、学习12——13

1、引读12

从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中读懂了什么?

(对兔子的希望和爱)

(老牛敦厚淳朴,就像姥姥一样)

(俯首甘为孺子牛)

……

引读

反复读

2、过渡:是啊,从小……姥姥的剪纸已经成为我心中的一个梦境

然而,我上学了,越走越远,但……

期待些什么?

除了期待,你还读除了什么?

姥姥把所有的心血和爱全部倾注在了剪纸里。就算你远离家乡、远离姥姥,你忘记得掉吗?假如你在外地求学,收到了姥姥寄来的剪纸,你会想对姥姥说点什么?写一两句在空白处

相机朗读,小结,读最后两句话

五、总结

文中的姥姥和姥姥的剪纸以及祖孙之间浓农的情意我想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苏教版教案范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转化的策略,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能根据问题的特点采用转化的具体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经历用转化策略解决出示问题、丰富转化策略体验的过程,感受知识、方法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发展思维的灵活、敏捷等品质。

3.使学生在获得策略体验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在解决问题中主动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和认识转化的策略

【教学难点】

灵活选用具体的转化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下面26个字母中,有多少个红色的字母?

26个字母中,数出红色字母,只需要先数出蓝色的5个字母,剩下的就是红色字母了。

其实,有时候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能让问题变得简单。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碰到困难时不妨换个角度去思考。

2.脑筋急转弯游戏。

早晨醒来,每个人都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睁开眼睛

青蛙为什么能跳得比树高?树不会跳

世界上最小的岛是什么?马路上的安全岛

太平洋的中间是什么?是平字

偷什么东西不犯法?偷笑

什么蛋打不烂,煮不熟,更不能吃?

考试得的零蛋“0“

二、教学例题,揭示转化

1.师:首先我们做个小游戏,猜一猜,哪个面积大?(课件呈现)

生:左边的大。生:右边的大。生:一般大。

师:同学们猜得结果都不一样,我们请方格图来帮忙吧。(课件呈现)

师:刚才猜左边面积大的请举手,恭喜你们:猜对了。

规则的图形,我们可以借助方格图来比面积。

2.出示例1两个图形

(1)师:下面两个图形,哪个面积大一些?能一眼看出来吗?

(2)师:再用数方格的办法方便吗?

生:不方便。

(3)师:是不方便,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才能很快地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呢?

(4)有的同学看出来了,有的同学还在思考,老师提示一下,注意观察每个图形中凸出的部分与凹进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能不能变成规则图形进行比较呢?下面请同学们在导学单上试一试

(5)完成后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6)讨论好了吗?哪位同学来说说你们小组的想法?

①第一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你是怎样想到把上面的半圆平移到图形下方的?上面的半圆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

生:把左边图形上面的半圆往下移,拼成(变成)一个长方形。(师电脑演示:先分割出半圆。怎么移?(学生回答后再演示:向下平移)平移了几格?师:对,把这个半圆向下平移5格,就把这个图形变成了长方形。)

②第二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你是怎样想到把左右两个半圆进行旋转的?左右两个半圆分别围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

右边图形的左右两个半圆往上移,也拼成(变成)一个长方形。(师电脑演示:先分割出两个半圆)怎么移的?(学生回答后再演示:旋转)

师:对,把两个半圆分别旋转180度,也把这个图形变成了长方形。

③现在你能看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怎么知道的?

3.师小结:像这样,把不规则的图形变成了我们熟悉的简单的图形来比较,这样的过程,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叫做转化

4.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1)有些不规则的图形可以转化成熟悉的简单的图形。

(2)图形转化时可以运用平移、旋转等方法。

(3)转化后的图形与转化前相比,形状变了,大小没有变。

小提示

1.师: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

生:能将复杂的问题变成简单的问题。

2.师:刚才是用哪些方法把两个图形转化成长方形的?

把图形转化,可以用平移、旋转或者剪拼等方法

3.师:图形在变化(转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三、回顾整理,在复习旧知中感受转化策略

其实,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们早就运用转化这种策略了,只不过当时大家不知道它的名称而已。

接下来,请同学们回顾整理一下:以前研究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时,哪些地方也用到了转化的策略?

1.图形面积方面的应用。

回顾有关公式推导过程。(课件演示)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讨论。)

反馈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机呈现)

2.数与计算方面的应用。

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数学就是不断学会转化的过程。不仅在图形的世界里常常应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而且在数与计算方面也常用到这一策略。

师:在学习认数和计算时,哪些地方用到过转化的策略呢?

先让学生在小组整理回顾,然后师生互动交流。

生举例说明:如小数乘法是转化为整数乘法,分数除法是转化为分数乘法来进行计算的,等等。

师:通过我们的回顾和整理,这些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将未知的问题、新的问题转化成已知的、我们熟悉的问题来解决的。

转化是一种常见的,也是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我们以往的学习中,早就运用这一策略分析并解决问题了,以后再遇到一个陌生的问题时,你会怎样想?

课件出示智慧心语

四、实践应用,在解决问题中体验转化策略

师:我们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我们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将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的过程。下面请同学们用运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

1.巧用转化比周长。(学生上来演示)

着重让学生说说具体的转化过程

在例1中,我们解决了一个与面积有关的问题,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这里是一个与周长有关的问题,想一想,运用转化策略解决这个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转化前后,图形的形状改变了,但是周长不能变)转化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师:咱们同学不仅会观察,还很会想象。我们在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时候观察很重要,想象也很重要。感受到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乐趣了没有?我们再来解决一个问题。

2.巧用转化写分数。(学生上来演示)

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这一组题目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可以把三角形割补或把其中的三角形旋转,得出涂色部分占10格,所以分数表示应该是

生①:我将空白部分合在一起,正好是6小格。那么涂色部分就是10小格,所以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咱们来看看空白部分有多少格?(6格),那么涂色部分就有几格?()10格

涂色部分占这幅图的几分之几?

这样思考行吗?

师:这位同学将问题转化为先求空白部分,这想法不错。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②:我将涂色部分分成5块,通过移一移,就能求出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了。

师:通过将涂色部分移一移,确实能很快地看出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看来,转化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有时,从问题的反面入手思考,就会有新的发现。

在转化策略表示面积结果时,要注意可以改变图形形状,但不能改变图形的面积。我们要根据问题,在变中保持不变,要保持问题的结果不会变化。

3.练一练(位置上交流,只交流一种)

明明和东东在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上分别画了一个图案(图中直条的宽度都相等)。

大家先观察思考,直条形组成的图案面积相等吗?想想可以怎样比较,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这两个图案的面积相等吗?你是怎样比较的?

说明:我们可以用转化的策略,把左边图中有图案的直条形平移,转化成和右边相同的图案;也可以把右边有图案的直条形平移,转化成和左边相同的图案,这样就可以看出面积是相等的。

4.一块草坪被4条1米宽的小路平均分成了9小块。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然后用简便的方法解答。

(1)你打算怎样求题中9小块草坪的面积?把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

(2)如果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4条小路的面积时,会遇到什么困难?

(3)如果把图中的9小块草坪拼一拼,能拼成一个长、宽各是多少的长方形?

说明:把9小块草坪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中,用到了什么数学方法?(平移)

用平移的方法把9小块草坪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这样就能直接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出结果,计算比较简便。

43乘25=1075(平方米)

五、总结:

自主评价

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其实,在古代,我国的少年就已经善于运用转化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了。还记得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聪明的曹冲把称大象的重量转化成了称石头的重量。这张图片认识吗?司马光砸缸,一般情况下,人落水,我们是想办法让人离开水,而司马光当时的策略是让水离开人,的确是高人一筹啊。

苏教版教案范文5

教学目标:1.使学生充分经历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加强对已知条件和问题的整理能力,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正确解决含有加、减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初步感知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

3.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能理清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并加以整理,从而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掌握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分析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导入】

活动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问题:车上原来有34人,到站后有15人下车,车上还剩多少人?有18人上车,这时车上有多少人?

要求:先自己读题,说说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现在请同学们先自己想想可以怎样列式,然后同桌之间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检查交流:先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然后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说明思路,揭示课题

点评:小朋友们真厉害,知道可以利用两个有联系的条件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然后再根据算出的结果和另一个条件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过渡:在生活中,其实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实际问题都可以应用这样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索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比一比那些小朋友最爱动脑筋,最有办法,获得的星最多。

【探究新知】

活动二:呈现问题,探索解决

1.出示例题3:

同学们期盼很久的春游活动来了!瞧,这些同学们准备乘车出发啦!5路车开过来了,请仔细观察图片。

要求:请小朋友先自己读题,然后思考,题中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质疑: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5路车刚刚到站,车上有34人,为什么还问车上有多少人呢?到站后,乘客有上有下,离开这个站时,车上的人数和原来一样吗?追问:那这里的离站时指的是?(上下车以后的人数)

2.独立思考,交流思路

猜一猜:先离站时车站的人数比原来车上的人数多了还是少了?

想一想:根据条件,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你的同桌说说你准备怎样算?

集体交流:谁来分享你的好办法?

引导学生理解交流的思路,学生说教师边板书

先加后减:原有34人+上车的15人-下车的18人=离站时车上有37人

先减后加:原有34人—下车的15人+上车的18人=离站时车上有37人

先减后加:原有34人+上车比下车多的3人=离站时车上有37人

活动三:讨论检验的方法

3.提出检验

点评:小朋友们想到的办法可真多啊!现在请小朋友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办法再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质疑:答案我们是算出来,那怎样知道我们算的对不对?

追问:你打算怎样检验?

可以用算出的离站时的人数减去上车的人数,再加下车的人数,看是不是等于原来车上的人数。

活动四:总结解题一般步骤

4.回顾反思,总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引导:请小朋友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解决问题经历了那些过程?

根据回答相机板书:(1)读题,弄清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2)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列式解答。

(4)检验并写出答句。

【练习】巩固深化

活动五: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1.

出示想想做做的第1题。

小朋友们真厉害!

5路汽车顺利到达目的地,小伙伴们先玩个游戏稍作放松。游戏中也有我们今天学习的问题呢!一起看看吧!

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质疑:题目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

点评:这也表示了事情的发生顺序。

指出:像这样用箭头连接已知条件和问题,看起来比较清楚明白。

要求:那这个问题你会解决了吗?自己动手试试。

提示:做好的小朋友要进行检查。

组织交流:

追问:这题我们做完了吗?对了,要检验。

提问:可以怎样检验呢?说说你的方法。

提问: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小结:刚刚我们列了两道算式,用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解决了生活中的下车、玩画片的实际问题。从中发现,我们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解答,比一比谁应用的最灵活。

2.

出示想想做做的第2题。

稍作休息后,小朋友开始了他们的体验。看白板。

体验项目之一:游泳。

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可以求出怎样的问题?

你会解答吗?自己完成。

交流。

3.

出示想想做做的第3题。

同学们真棒,已经能很快地用两步计算解决增加和减少的问题。

下一个体验项目:感受工人师傅的辛苦。

工人师傅也有问题需要我们帮助解决呢!你能用两步计算的方法来解决吗?

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追问:用去88袋,是指图上的那一部分?谁上来指一指,那剩下的部分呢?就是我们要求的还剩多少袋?

要求:那这个问题你会解决了吗?自己动手试一试。

提问: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提问:可以怎样检验呢?说说你的方法。

4.

出示想想做做的第4题。

春游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下一个体验项目:摘西瓜。

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会列式解答吗?

口头交流。

【总结】全课小结

活动六:全课小结

1.

我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解决了生活中的乘车、玩画片、游泳等问题,我们在解答时要注意些什么?

(1)读题,弄清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2)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列式解答。

(4)检验并写出答句。

2.作业布置。

课本第64页

第5题

板书设计:

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已知条件:车上原来有34人

到站后有15人下车

又有18人上车

问题: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

方法一:34+18=52人

方法二:34-15=19人

方法三:18-15=3人

52-15=37人

19+18=37人

34+3=37人

综合算式:

34+18-15=37人

34-15+18=37人

18-15+34=37人

答:离站时车上有37人

教学反思:

《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的例3教学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要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即“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步骤列式计算检验结果给出答案”的过程组织教学。

① 理解题意包括读题、说题,找出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等活动。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你从图画里看到些什么?题目要

求的问题是什么?先让他们自己思考同桌两人相互说说,然后在班内交流。 在学生寻找条件和问题,原来有34人,下车15人,上车18人,现在有多少人?这些信息是分析数量关系、探索问题解法的依据,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② 分析数量关系时学生熟悉的事情能唤醒他们相关的直接经验,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从已知数量以及未知数量的关系上展开讨论,从而感悟解题思路。学生联系平时乘车的经历,会想到“减下车的人数”“加上车的人数”,甚至会列出34-15+18等算式。仅这样还不够,还应该利用板书的条件和问题进行思考。例如,原来34人,减下车15人,得到剩下的人数;再加上车18人,就是开车时的人数。或者,原来34人,加上车18人,得到上车以后的人数;再减下车15人,就是现在的人数。教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相信他们有经验可以利用。学生中出现不同的思考,正是他们充分利用已有经验的表现。我还要求学生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是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思路。

列式计算是具体实施解题步骤。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应该分两步解答,要写出每一步的算式、得数以及单位名称。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算的是什么,体会第二步是如何利用第一步计算得数的。

当然,遗憾的地方也不少,老师的讲解和点拨、扶助略显多了一些,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还没有更好的发挥出来,如果在学生的解题过程中能大胆地放手,效果会更好。

学习卡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1、白菜馅的有36个,韭菜馅的有24个。吃了18个,还剩多少个?

(1)整理条件和问题:

(2)

列式解答:

(3)

检验:

2、上午摘了120个,卖出60个,下午又摘了80个,现在有西瓜多少个?

(1)整理条件和问题:

(2)

列式解答:

(3)

检验:

3、小英看一本72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26页,第二天看了28页,再看多少页才能看完?

(1)整理条件和问题:

(2)

列式解答:

苏教版教案范文6

教学目标:

1.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

2.

体会转化策略的内在价值,感悟数形结合思想和转化思想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

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学好用转化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教学难点: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转化方法。

教学过程:

一、知识迁移,复习导入。

1.

回忆所学的解决问题策略。

2.

例1知识迁移。

二、情景解读。

例2:计算。

1.

已知信息:

?异分母分数计算

?计算它们的结果

2.

交流如何计算:

?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数,再计算;

?按从左往右顺序计算。

3.

思维导引:观察几个加数,你有什么发现?

?后一个分数分母是前一个分数分母的2倍

?分子都是1

三、方法探究。

1.

提出要求,合作探究。

能不能让计算简便些

2.

运用转化的方法解题。

?出示正方形纸片,动手操作,同时课件出示。

?分别折出正方形纸片的一半()

?一半的一半…

3.

观察发现:

?空白部分是这个正方形的;

?阴影部分面积正好是的和;

?阴影部分的大小等于1减去空白部分;

④空白部分的与几个加数的最后一个样;

⑤原式可以转化为1-=。

四、学点总结。

1.

体会转化策略。

2.

体会数性结合的好处。

五、巩固提升。

1.

逐步加大难度

2.

活学活用。

①下图是一个装满了铅笔的铅笔架。你能练习梯形面积公式,计算出铅笔的支数吗?

②观察下面每个图形中圆的排列规律,并填空。

根据上面的规律用简便方法计算。

1+3+5+7+9+11=

1+3+5+7+9+11+13+15+17+19=

六、课堂小结。

数形结合有助于分析、理解题意。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灵活的分析问题,这样有利于想到更合理的转化方法。

板书设计:

上一篇北师大教案

下一篇八年级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