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一语文课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一语文课程范文1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方式 教学改革
新课程教学方式的改变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树立”的第一步是接受,但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没有成为教师自身的一种素质。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光有对这种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这种理念的进一步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在实践中才是最有效的,这种意识在新课程实施进入攻坚阶段时尤显重要。新课程改革,不仅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传统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制约着新课程多元目标的实现,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广大的教师应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初中语文教学更应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实现教学方式的改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一、把握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师只有深入、全面地研读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艺术性地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驭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理解新课程标准关键是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理念之二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是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教师的任务是保证整个探究学习顺利地进行,保证学生在自主、愉快、安全的环境中探究学习。语文教学是语文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语文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现实生活中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探究性较强的比较练习,每单元中一般1或2题,初中后期较多些,2~3题。有的文章本身有一定深度,题目也难一些,但题干文字表述明确,学生总有说不完的话,并不太难。如七年级(上)第1单元的一道题:借用《生命》中“老师”所领悟出的道理,你是否能欣赏到《童年絮味》所包含的趣味和意义?又如八下第6单元《曹刿论战》的第3题,引用的有关评论,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想法。这样的素材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讨论,不要搞一言堂。
三、改变对教学的评价方式
健全新的评价机制,不但有终结性的评价,还要有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应该侧重的是一个阶段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发展,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元领域的综合评价,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更好的发展。这样,评价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才会有始有终科学的发挥,学生的发展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同时评价的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化、交互化,继续坚持扩大评价主体,引导学生正确客观地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培养责任心,健康发展。例如用真诚的语言与学生真实的对话。语文即生活,语文即人文,语文教学的评价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情境中可以赞美学生的感情丰富,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也可以指出学生存在的缺失。记得有一次,刚刚下课有一个学生找到我说:“老师,你有一个说法不对。”好像挺严肃的样子,我灵机一动说:“那我可要虚心请教了!”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说话不妥,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在我为他解决了知识上的问题之后,又给他指出日常交流要看情况,如果说成“老师,我对讲课的内容有想不通的地方,想和你交流一下”就妥当了。
四、把教学方式延伸到课堂外
语文教学部仅仅是在教室内,更要开发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课外教育资源,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发掘、利用课外、校外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自主开展实践活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初一语文课程范文2
关键词 高中体育 课程改革 问题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0063-02
新世纪的高中体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几年,我们惊喜地看到新课改给体育教育教学带来的显著成效,在教学理念更新、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变化,理论界更是对此次体育教学改革作了持续不断和扎实具体的研究。
一、新课标内涵解读
这次高中体育课程改革与以往体育课改相比有鲜明的特点,除了运动技能和知识的学习外,充分挖掘和体现体育课程的多种内在功能与价值,更加重视体育与健康的教育价值,并将课程学习的要求具体化,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与策略。注重学生兴趣、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建构了较之更为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和发展性好的评价体系。
新课标要求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能,使之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解,但是这里并不是一味强调突出运动技能及相关知识的重要性,而是要注重体育与健康的教育价值,充分挖掘和体现体育课程的多种内在功能与价值。因为体育课程体现出的教育价值也是其他课程所要共同体现的,也是我国学校教育的目标,但是,必须要注重体育课程的知识性,即以身体练习为手段进行能强化体质的运动技术(操作性知识)传习。也只有在强调操作性知识传习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和挖掘体育课程其他方面的功能与价值。
二、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运动技术教学的淡化
在体育课程改革实施之初,就有理论工作者提出要淡化技术教学,认为体育教学中,不能再过分加大运动量,不能再偏重运动技能的传授。课标明确表述: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课标也对技术运动的教学做了明确的要求与规定,由此看来,技术运动的教学是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终身体育”“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目标的基础。因此,技术教学依然是我们的教学重点,问题在于教什么、怎样教和教的程度。
2.教学内容的泛化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材与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内容是学生唯一的学习对象。新课改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的思想,教材不再是统领教学的“圣经”,教学要注重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的个体经验结合,注重对教材的补充、拓展与重组,因此跆拳道、轮滑、踢踏舞,甚至跑酷都被教师引入了体育教学课堂,应该说教学效果还是良好的,但是由于新课改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缺乏明确的说明,也没有有效地把握和选择机制,在实施中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一些与身体运动无关的游戏、魔术等内容被引入到教学中来。这些内容笔者认为已经背离了“课程资源开发”的初衷。
3.教学策略的形式化
学习方式的改变亦是此次教学改革的重点关注对象,教学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富于个性而又全面的发展。教师大胆革新教学传统,多种教学策略引入课题,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另一方面,浮躁、盲从与形式化也给多样化的教学带来了冲击。
如自主学习理论的提出与在教学中的应用。自主学习是教育教学领域炙手可热的理论,可是体育课堂上的自主却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放羊”。自主学习本应是在教师必要的讲解和引导下,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并自主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价效果,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具有主体性、独立性和能动性,它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而在体育课堂上,有的教师要学生自己练习,缺乏指导、要求与帮助,学生一练到底,没有考核和考察。“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策略亦如此,越来越形式化。
初一语文课程范文3
一 对语文教学诸要素中教师资源的开发
在语文教学诸要素中,由于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资源,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所以教师是一个有待开发的丰富资源实体。基于语文教学的现状和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教师资源的开发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加强教师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语文课程教育新理念的出台,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此同时,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者,必须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充分掌握更多课程资源,并努力发挥自己在语文教学活动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整合语文教学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课程观念的更新,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
第二,教师应加强对主体资源的示范作用。由于教师本身的示范效应,教师的言行很大程度上成了教学主体——学生的标杆。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强化自身资源意识,提高自我认识,真正做好学生的示范。这里,教师的示范从本质上说应该是一种充满个性色彩的传承——教者对教学资源的独特解读,对教学资源的个性传达,以及学生的独特接收。
第三,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共享意识。由于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意识不仅仅是个体行为,它也将会影响整个教师群体,所以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必须注意资源的共享。现在,许多一线教师都认识到教师分工合作、资源共享的优越性。于是出现了集体备课、跨学科交流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甚至还涌现了学生与家长、教师与社会间的各种交流与协作。通过这样的合作,不仅语文教师能更好地驾驭课堂,完成教学,学生们也学到了多领域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也得到能力的培养。
二 对语文教学诸要素中学生资源的开发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成功组织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因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在资源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中针对学生资源的开发,特别是如何挖掘学生自身资源的主观能动性有着不同的方法。语文教学还可以通过其他活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包括举办诗歌朗诵赛、故事会;组织书法比赛、作文展览;选编自己的习作装订成册,展示交流;组织字谜、成语等方面的文字游戏活动等。当然,在开发学生自身资源,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时候,不能片面要求,操之过急,毕竟学生资源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正如人们经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生活经验、兴趣、智能倾向上有差异,对文字的理解方向、理解深度有所不同,这是在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必须关注的学生差异性。为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差异中取长补短,在差异中丰富和拓展自己。这种学习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争强好胜心,培养了他们的交流、合作能力,而且也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 对教学诸要素中教材资源的开发
叶圣陶先生指出:“以教材为依托,以课堂为平台,深入挖掘课内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毋庸讳言,在各种资源中教材仍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
教材也称课本,作为一课之本,不仅体现本学科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也渗透着本学科最基本的指导思想,还规定了本学科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学中对教材资源的开发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挖掘式的教材资源开发。语文新教材包含着多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等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且这种资源是在使用过程中可不断挖掘、丰富的,它的价值是在科学使用的过程中显现的。因此,教材的使用者要在如何使用好教材方面多下工夫,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第二,创造式的教材资源开发。语文教材中充满了优秀作品,渗透着极为丰富的思想意境。如何理解和把握教材资源中的意境,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和渗透,其中引导就是带领学生去创造,把作者所要表现出来的思想通过学生的内化加以吸收,使其具体化、深刻化。要通过教学中教师恰到好处的引导和暗示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地交流、比较、反思、选择,从而达到既培养学生再创造想象,又培养其创造想象能力的目的。
初一语文课程范文4
关键词: 意外生成 动态资源 语文
课堂教学离不开精心的预设,但有时一个意外的生成,会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教师善于驾驭课堂不在于他的预设能力,而在于他的教育机智,在于他在课堂中能够及时捕捉动态资源,及时生成课堂有效资源的能力。语文课以其显著的人文性特点,使其课堂教学的动态性和生成性更加突出,更需要语文教师加以及时把握和灵活处理。下面这个教学中发生的故事,便是我捕捉动态生成资源的一次尝试。
一、在非预设性中捕捉思维火花
课堂的基本程序是可以预设的,而课堂中随时都有可能闪现的思维和智慧的火花,是不可能预设的。一个具有教学智慧的教师,总能从意外中发现独特的教学价值,对课堂中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作出灵敏的反应,及时捕捉学生思维中的智慧闪光点。上九年级语文《孔乙己》一课,这是一节教研活动课,学校安排我执教,我比平常更精心地进行了预设。在教学设计中,我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进行了周密的考虑,连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表现都作了充分的估计,以防出现意外时,措手不及。根据教学设计的安排,在学生总体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后,我让学生议一议“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句话的含义。我原本没打算在这个问题上花过多的时间,只是想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议论引出预设的答案:又脏又破,既说明孔乙己只此一件长衫,生活潦倒,又说明他长期不洗不补,好逸恶劳。现在学生手头上的教学辅助用书很多,对于这样的问题,一般的辅导书上都会有明确的提示,甚至答案,要让学生答出我预设的答案并不难。可是我没想到,一位学生没有完全按照给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而是提出一个新鲜的问题:“故事部分,孔乙己是穿着破棉袄出场的,那么他的长衫哪里去了?”课堂上突然提出了这一富有创意的问题,真让我猝不及防,说实在的,我在教学设计时压根儿就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我一时语塞,课堂出现了短时的沉默,在五十多位学生和听课老师的眼前,我不免有些紧张。此时学生已经按耐不住了,以各种神态表现出对我作出反应的渴望。面对这出其不意的学生提问,教师该怎么处理呢?这一问题看似一个简单的教学偶发事件的处理问题,实际上是对教师教育价值观取向的拷问。如果恪守教案,不敢越雷池半步,置学生提出的问题于不顾,或只是轻描淡写地应付一下,原定的教学计划是不会被打乱的,但最珍贵的动态生成就会白白流失,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创意之火就会被熄灭。于是我果断地放弃预设的教学程序,决定以学生的创意提问作为下一步教学的内容。
二、在顺水推舟中促进动态生成
我觉得学生的提问很有教学价值,一方面问题本身没有偏离教学内容,问题的解决对文本的解读有着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另一方面就此问题开展讨论,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课堂动态资源的生成,而且能培养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鉴于此,我就顺水推舟:“那好,咱们先放开原来的问题,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故事部分,孔乙己的长衫哪里去了?”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大家参与讨论的热情格外高涨。大部分学生都说,那是因为天气变化的缘故,因为将近冬天,那件又破又脏的长衫,实在起不了御寒的作用,何况孔乙己这时被打得病怏怏的。我启发学生,这虽然有道理,但按照孔乙己的性格应该是破棉袄外面再套上那件又破又脏的长衫。作者这样安排会不会有别的意图和暗示?在我的启发下,很多学生提出了新的看法。一位学生说:“长衫被丁举人打他时扒走了,因为孔乙己偷东西,丁举人认为他不配做读书人,不配穿长衫。”另一位学生说:“长衫被打烂了,实在无法穿了,只好先放起来了。”还有一位学生说得更绝:“孔乙己把被打烂的长衫藏起来了,准备到时穿着它到阴间去再摆读书人的架子。”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对孔乙己的人物性格也越来越清晰。我趁机引导:课文中那件又破又脏的长衫,与孔乙己的人物性格有什么关联?孔乙己是在什么情况下脱去长衫,穿上破棉袄的?作者这样的安排与小说的主题有什么关系?
三、在意外收获中提升教学价值
如果讨论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那么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的教学价值还没有充分实现。要进一步提升教学价值,还需教师进一步引导,使学生的讨论交流等互动真正走进思想的深层次。经过这番讨论后,大家很自然地回到“又脏又破的长衫”究竟代表了什么的话题上。很多学生不满意我根据教参提供的说法:“又脏又破,既说明孔乙己只此一件长衫,生活潦倒,又说明他长期不洗不补好逸恶劳。”有的学生认为:孔乙己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始终不肯脱掉那件又破又脏的长衫,表明了他对劳动、对劳动者的轻视。他要以长衫尽力显示与短衣帮的区别,有一点钱就“排出九文大钱”以示炫耀,可见他的酸臭、迂腐;有的学生提出长衫的“脏”放映的是孔乙己自命清高、好逸恶劳的腐朽旧思想。孔乙己鄙视体力劳动,好喝懒做,不会营生以致将要讨饭,不得已去做些偷窃的事,遭人嘲笑,被人毒打,却偏偏要涨红了脸去争辩,说“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死要面子,最终被打折腿而悄然离去。这样,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刻了。我再次趁热打铁,进行引导:孔乙己是酒客中唯一的“读书人”,又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仅从这副肖像看来,我们也约略可以判定,这是一个颓唐不堪、没有前途的书呆子了。不是吗?旧社会的生活对这个人物显得是那样的残酷无情,几乎把他逼到了穷途末路,变成“讨饭一样的人”了,可是他仍不愿意抛弃那件“破长衫”,仍要摆出一副“读书人”的臭架子、穷酸相,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字,以表示比别人高明几分。可见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毒害是多么的惨重。至此,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已经深入到更高的层面,课堂生成的问题资源得到了最优化的利用,其教学价值也得到了充分实现。
初一语文课程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朗读,是把无声的语言文字转化为有声的情感环境, 它是语文学习的中心轴,是阅读感悟的催化剂,是情感体验的磁性石。“朗读是品语文之味的最好方法”,而在基本形成以“读为主线”的共识之下,课堂教学中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泛泛而读的现象经常出现。要使朗读真正馥郁留香,沁人心脾,体现艺术指导的智慧,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用心灵阅读文本,用智慧捕捉生成,用艺术指导朗读,由此走向智慧教学的境界。
一、简单与深刻
简单是指方式单纯,不要花哨,杜绝浮华,一切环节的设计都紧紧围绕学生的有效发展,充分感受语文的情趣和魅力,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和充实,这是朗读教学所要追求的原则。多一些简约,少一些繁琐,多一些朴实,少一些华丽,朗读教学应在简单的理念指导下让学生发出原生态的声音。
光有简单没有深刻是肤浅的朗读教学,简单是朗读教学的外在形式,而深刻却是它的实质所在。教师用本真的方法,发挥自身的资源,或用语言渲染气氛,或用语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想,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入,感悟更深刻。
在教学《怀素写字》一课时,有这样一段文字:“传说当时纸贵,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当纸用。他写呀写呀,日子一长,木板竟被写穿了。”教师可以这样指导朗读:
师:同学们,怀素真是一个写字认真的孩子。白天,当同伴们都在嬉戏玩耍时,怀素却在木板上写呀写呀;夜晚,当伙伴们进入甜美的梦乡时,怀素还在木板上写呀写呀,就这样―――
生1:(朗读)他写呀写呀,日子一长,木板竟被写穿了。
师:夏天,骄阳似火,当伙伴们都摇着蒲扇躲到阴凉的地方,怀素满头大汗,在木板上写呀写呀;冬天大雪纷飞,当伙伴们都围着火炉取暖的时候,怀素还在木板上写呀写呀,就这样―――
生2:(朗读)他写呀写呀,日子一长,木板竟被写穿了。
师:这木板坚硬又厚实,可是怀素在上面写了擦,擦了写,一遍又一遍,不知写了多少遍―――
生3:(朗读)他写呀写呀,日子一长,木板竟被写穿了。师:怀素练字很累很辛苦,可是他春夏秋冬,坚持不懈,天天写,月月练,写了一年又一年,在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中―――
生4:(朗读)他写呀写呀,日子一长,木板竟被写穿了。师:所以,他从小就是这样一位(出示)读:“好学上进”的孩子。
在上述案例中,同一句话教师创设了不同的语境,学生重复读了四遍,形式虽然简单,但每一遍的朗读却蕴含着教师精心的设计,在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朗读体验中,把学生的情感引向纵深推入。简单中见深刻,重复中有递进,这就是朗读教学真正的智慧所在。
二、朗读与感悟
对文本的解读离不开朗读教学,只有在朗读中才能感受到文本的语言美,领略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加深对重点句段的理解,体会作者的写作匠心。在《槐乡五月》的教学中―――
(屏幕出示):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的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师:读了这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槐花形态很美,抱在一起像圆球,挂在枝头的像小辫儿。
(练习朗读)
生2:槐花开的很多,从“抱”、“一条条”、“挂满”看出。
(再次指导朗读)
师:这美丽的槐花还像什么呢?(出示画面,想象说话)
生3:有的槐花一串一串的,像鞭炮。
生4:有的槐花一朵一朵的,像云朵。
生5:有的槐花飘荡在空中,像风铃。
生6:有的槐花绽放枝头,像蝴蝶。
......
师:让我们用朗读再现这千姿百态的槐花之美。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槐花的多、白、美、香)
教学中,教师紧扣“抱”、“玉雕的圆球”、“一条一条”、“挂满”等词,鼓励学生想象表达,用自己的方式读出槐花的多、白、美、香,在读中悟,悟中读,使学生的朗读激情四溢,读出了感受,读出了情味,读出了智慧。
三、想象与创新
语文教学重积累,重运用。《新课标》理念倡导要学会“用教材教”,阅读教学应把积累语言、学会读写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荷花》第二自然段中具体描写了三种不同形态的荷花,课文中用“有的……有的……有的……”这一关联词将几种不同形态的荷花展现出来。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还要合理地运用教材,善于发掘教材潜在的资源。
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想象与创新的训练: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现课文中姿态各异的荷花图片,感受荷花的美,并结合课文相关词句反复朗读,从这些优美的语句,恰当的修辞手法中体会每幅图中荷花的色彩美、姿态美,再模仿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将几种不同姿态的荷花连起来说一段话,并用“荷花真是千姿百态”这句话作为中心句,使段落更加完整。
在这一环节的训练中,学生的朗读、感悟和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展现,语言的表达甚至比文本中的更加精彩。如有的学生这样描绘:荷花真是千姿百态啊!有的全部盛开了,雪白的花瓣舒展开,层层叠叠,炫耀着自己的美丽;有的荷花被碧绿的荷叶环绕着,宛如在碧波中翩翩起舞;有的像亲密的姐妹,挨挨挤挤地靠在一起;还有的花儿含苞待放,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在绿叶丛中若隐若现……
学生在看图想象说话和创造性地表达中,既学会了运用语言文字,展现荷花多姿多彩的美,又学会了作者独具匠心的表情达意的语言技巧,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体现了朗读教学的智慧和真谛。
四、共性与个性
学生是不同的个体,他们有着独特的思想方式、情感世界和生活经历,对文本、现实、社会的理解有着多元认识和主观感受。朗读教学要关注学生对文本的个性体验和主观表达,使课堂呈现出多彩和智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从人文关怀出发,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阅读环境。其次,要给学生提供表达自我观点的机会,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辨的时间和朗读的体验,在关注共性的同时,要体现个性的魅力。第三,对于学生独特的体验,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赞赏。学生的阅读不应全是呼声一片的“大合唱”,有时也可以是张扬学生个性的“多重奏”。
初一语文课程范文6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提出语文课程的四条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011年印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坚持了这四条理念的同时,对这四条理念的解说作了个别文字的修改。
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这个词语,早在1947年,叶圣陶就曾在《关于〈中学生与文艺〉笔谈会》一文中用过。他说:“愿把文艺作为终身事业,立志做文学家,这是表示一种志向,当然是非常好的。可是单有志向不成,要达到志向,必须切实地干。就文艺说,切实地干分两方面。研究文艺是一方面,创作文艺又是一方面。这两方面要干得到家,都得靠充实的生活,广博的经验,以扩超过一般水准的语文素养。……一个青年既然对文艺抱有志向,就得在生活、经验、语文素养上多多着力,那才是探到了根源。”①1993年,周庆元发表题为《语文教育旨在提高语文素养》的文章,也有过阐述。文章认为:“语文教育目标成为国家政治生活晴雨表的现象应当终止,单一型的功利目标也不足取。我们应当旗帜鲜明地提出:语文教育旨在提高语文素养。”②但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核心概念,还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
所谓“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了语文课程的整体目标追求。③
语文素养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动态系统,而语文素养的养成过程是一个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相长互生的过程。语文素养大致可分为四个层级:听说读写,这是形诸于外的显性言语行为;支配这些行为的知能因素是语文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感悟和语文思维;参与和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是语文的动机、情感和态度、语文的习惯和语文行为的意志;作为言语行为的背景要素则涉及到言语主体的思想水平、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识视野、个性人格、智力水平及具体的语言环境等。参见下图。④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了时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语文课程教学的要求,也有助于防止和克服在语文课程目标以及实施上的片面性,改变重语文知识,轻语文能力,重语文成绩,轻学习过程、学习方法,重语文本身,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状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语文教师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目标与内容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遍要求,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育中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发展。比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阐释,后者所作的改动主要有:新增“激发”一词,既是“培养”的具体方法,又是“培养”的重要内容。新增“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语文素养内涵的认识更加全面与深入。新增“熏陶感染”,指明了语文课程落实人文性的途径和方式。
二、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学科既是一门工具学科,又是一门人文学科,既涉及语言形式的方面(如字、词、句、篇等语言形式的把握,侧重知识与能力方面),又涉及语言内容的方面(如字义、词义、句义、篇义等语言内容的理解,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小学语文教学负有语言形式方面教学与语言内容方面教学的双重任务。一方面,要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课要上成语文课,不要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己的园;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语文课程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方面有其自身的优势。语文教育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就语言学习本身而言。语文教学的基本过程,就是由个别的感性的言语感知积累,到一般的理性的语言规则掌握,再落实到学生自己的言语实践的过程。即让学生从他人成熟的、典范的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入手,进而把握语言规则,最终养成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言语能力和习惯的过程。也即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由特殊(个别)到一般再到特殊(个别)的过程,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语文教育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中国的语文教学是中华民族通用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字的教学,因此,还要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汉语言文字教学的特点。比如,利用汉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特点指导识字,利用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指导写字;再如,利用汉字感彩强烈的优势,重视语感的培养,加强感悟和情感体验;又如,利用汉语言文化沉淀丰厚的优势,丰富语言积累,增加文化储备,等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汉语言文字以及汉语言文字教学的特点,积极探索语文教育的规律。比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的阐释,后者所作的改动主要有:新增“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明确阐述了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和价值取向的主要内容,体现了国家课程文件在主流价值取向引领方面的重视程度。删去“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改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删去“还应考虑”,改为“应特别关注”,体现了对“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视。新增“多读多写,日积月累”“体会、把握”等具体方法,体现了对母语教育特点的正确、科学的把握。
三、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经常表现出来的、习惯化了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完成特定任务或学习目标而采取的途径、方法和手段体系,通常表现为一系列步骤或一系列行为。所谓学习倾向,则是指学习者在概念获得、命题学习、思维、判断、有意义地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较高级的心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倾向。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构成了学习方式的基本内涵。
人类的学习方式是丰富多样的,比如: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间接学习和体验学习、自主学习和被动学习、合作学习和个体学习、真实学习和虚拟学习(网络学习),等等。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理念写进《语文课程标准》,不仅是我国语文教学方法论的一次重要突破,而且是语文学科教学适应时代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主体性的彰显和个性的呈现为特点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独立分析、独立决定,并且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合作学习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小组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小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并且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的互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具有交往性、互、分享性的特点。
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有关问题并获得相应知识、经验以及相关能力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对于学生问题意识、创新精神、自主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语文教师坚持推进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积极吸收当代教育的新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提高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比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阐释,后者所作的改动主要有:新增“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将“自主学习方式”落到实处。突出“问题意识”,以阅读教学为例: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阅读教学中应有学生提问、质疑的环节);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提出问题(针对课题、课文语言、构思、观点、写法等提问)的方法。新增“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强调语文学习(不仅限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联系”“整体”的思想:“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着眼于不同语文学习活动之间)、“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课内与课外、学语文与用语文之间)和“整体发展”(着眼于三维目标的整合)。
四、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与过去的教学大纲具有很大不同的是,新“课标”贯穿着不断开发、建设语文课程的新课程发展观,尤其是将教师和学生――这些过去的课程被动接受者变成了课程主动建设者,表现出课程观的重要变革。《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建议”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语文教师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认真吸取以往的成功经验,在学习语文的各种环节中,把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重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使语文课程保持“开放”的态势,能根据需要不断更新与发展,始终适应时代的变化。比较《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阐释,后者所作的改动主要有:以“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具体阐述,取代了“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抽象表述,突出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新版本还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建设的三个基本要素:目标、资源、机制。
①叶圣陶:《叶圣陶集》(第12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202-203.
②周庆元:《语文教育旨在提高语文素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6):107.
③雷实:《谈谈“语文素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