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二物理测试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二物理测试题范文1
A.他的体积约为65 dm3
B.他的正常步幅约为2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他的“1柞”约为40 cm(柞:念zha,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他的“1庹”约为3 m(庹:念tu6,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2.测量紧密排绕在铅笔上的细铜丝的直径,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l cm
B.读取图中刻度尺的示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平行
C.测得图中线圈的总长度为15 cm
D.实验中需要数所绕铜丝的圈数
3.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A.1. 65 m B.1.75 m
C.1. 85 m D.1.95 m
4.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交警部门在校园和校园附近安放了如图所示的四个标志,其中表示“限速5公里”的是( )
5.如图所示为A、B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对A、B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车A做变速运动,小车B做匀速运动
B.小车A做匀速运动,小车B做变速运动
C.小车A、B都做匀速运动
D.小车A、B都做变速运动
6.如图是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速度”随着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7.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枫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所涉及的“卧看满天云不动”是因为( )
A.诗人以自己为参照物看云 B.诗人的浪漫情怀所致
C.云本来就不动 D.云向西运动
8.一列队伍长40m,经过全长为80m的桥,队伍过桥共用了1min,若队伍前进可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则这支队伍行进速度为( )
A.2m/s B.1.3m/s D. 0.67m/s D.2.3m/s
9.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8cm=18cm÷100=0.18m B.18cm=18cmx =18m
C.18cm=18÷(100m)=0.18m D.18cm=18x =0•18m
10. 某物体第1S运动1m,第2秒运动2米,第3秒运动3米,则 ( )
A、物体做匀速运动 B、物体作加速运动
C、物体第2秒的速度是1.5米/秒 D、物体3秒的速度是3米/秒
11.物理学中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定义为加速度。依据该定义,若某物体在t时间内速度从v1增加到v2,则加速度为(V1 – V2)/t。现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以3m/s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2s,则2s末小球的速度为( )新课标 第一网
A. O B.2 m/s C.3 m/s D.6 m/s
12.如图所示,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一定相同
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其中有一人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C.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两个人的测量方法都正确
D.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读数是2.2cm;多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一定相同
1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C.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1---7: 、 、 、 、 、 、
8—13: 、 、 、 、 、
第Ⅱ卷物理(非选择题,共61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4.如图所示,兔子和乌龟在全程为s的赛跑中,兔子跑到树下用时t1,树下睡觉用时t2,醒后跑完剩卞的路程用时t3,小兔子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团体赛中,乌龟驮着兔子水中游,兔子背着乌龟地上跑,实现了双赢。兔子在乌龟背上说:“我是静止的,又可以悠闲的睡觉了!”兔子说自己是静止的是以 为参照物的。
15.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0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0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m/s
16.(1)为了规范交通,在很多重要的路段都安装了超速自动抓拍装置.如图所示,在车道上相隔一定距离的路面下分别安装一个矩形线圈,线圈和拍摄装置的控制电路相连接,汽车通过线圈上方的路面时,由于电磁感应会引起控制电路的电流变化;从而实现自动抓拍,如果某一路段要求时速不超过50km/h,当汽车先后通过两个线圈上方的时间间隔小于0.5s时,拍摄系统就会被激活而拍下超速汽车的照片,否则将不会激活拍摄系统.根据这一要求,两个线圈的距离应设计为 m(结果取整数).(2)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 h.
17.如图所示,请你写出圆柱体的直径是 cm。张阳同学跑1000米的成绩如图,则该同学的成绩为 。
18.“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俗语中“进”是以 为参照物,“退”又是以 为参物.
19.一列车正以18 km/h的速度由北向南在雨中行驶,坐在窗口的乘客看到雨正好竖直下落至地面。这个现象说明车窗外刮的是 风,风速是 m/s。
二、解答与探究题
(一)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6分
20.如图所示,在图中作出以2m/s作匀速运动物体的路程一时间图象。
21. 在图中画出物体以3m/s作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22.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下来,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映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4所示,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于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原行驶速度v/km•h-1 反应距离s1/m 制动距离s2/m
60 11 20
80 15 34
100 19 54
请在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v一t图像.(不需准确描点)
(二)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3.小李开车时看到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时汽车内的速度计如图乙所示。
(1)你能从交通标志牌上了觯哪些信息?
(2)若小李此时汽车的速度大小如图乙速度计所示,汽车此时是否超速?若以这样的车速行驶,再经过多长时间能到达香山出口?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此汽车到香山出口至少需多长时间?
(4)你对小李有什么忠告?
24.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 800 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 600 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 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 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2 min到达学校。求: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三)实验探究题:第25题9分,第26题8分,第27题4分,共21分
2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___cm tBC= s;
VAB=_ m/s; VBC____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速度越来越 ,是在做____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26.小刚是班上有名的短跑运动员。有一天,大家为小刚跑步的速度是否比小玲骑自行车速度更快的事争论起来,大家吵着要在操场上进行比赛。正在这时,小玲说,如果比赛时间足够长,我的速度肯定比小刚快;如果比赛的距离太短,我的速度可能比他的慢。
(1)小玲所指的速度是什么速度?
(2)请你设计一个比赛方案,来证明小玲判断的对错;
(3)如果小刚与小玲因故不能同时到达比赛场地进行比赛,这场速度的比较还能进行吗?
(4)以下两表是体育老师为小刚、小玲测试的成绩表,请你分析表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表1:小刚跑步的成绩表
路程/m 10 20 50 80 120 160 200 240 300 400
时间/s 2.8 5.1 8.6 11.5 18.8 30.3 45.2 58.5 82.5 122.5
表2:小玲骑自行车的成绩表
路程/m 10 20 50 80 120 160 200 240 300 400
时间/s 5.0 7.5 10.0 15.0 26.0 34.2 42.0 50.0 62.0 82.0
①在400 m全程中,小刚和小玲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
②从表中可以看出,至少在多少路程内,小刚的平均速度比小玲的平均速度大?
③从表中可以看出.至少在多少秒以后,小玲的平均速度比小刚的平均速度大’
④我们把表格中两个相邻的数据之间的路程称为一个阶段。问:从起点开始,在哪一个
路段小玲的速度第一次超过小刚在这个路段的速度?
27.测火车速度
提出问题 国庆节期间,小芳和同学们乘火车从襄樊回重庆,当火车行至襄渝铁路大巴山冷水隧道前一段平直轨道时,小芳对其他同学说:“我们能否用手边的器材估测火车的速度?”
进行实验 许多同学参加了测量,他们各自的做法如下:
(1)小芳听到列车上广播:“前方S=3 km便是大巴山冷水隧道。”恰好此时火车鸣笛,小芳测得经t秒后听到从大巴山反射来的回声后说:“我已能算出火车的速度。”
(2)坐在窗旁的小军不动声色,看着窗外每隔S=100 m的电线杆,并数着自己脉搏跳动的次数,数出每通过两根电线杆时自己脉搏跳动了N次,小军突然宣布:“我已测出火车的速度。”设小军自己平时每分钟脉搏跳动n次。
(3)小强跑到列车驾驶室,回来后笑着说:“我已知道了火车的速度。”
(4)小慧看着自己的手表,问了一下乘务员每根铁轨长L,数出t秒内铁轨响了N次,小慧说自己的方法可以测火车的速度。
实验方法交流
小芳测量速度的表达式: ;小军的测量速度的表达式: ;
小强测量方法是 ;小慧的测量方法是 ;
附加题:小明注意家里摆钟(图甲)的钟摆在有规律地摆动,经认真观察发现钟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刚好是1秒,就想:是不是所有的摆来回摆动一次舳时间都是1秒呢?于是,他请教了物理老师,知道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叫做周期,在老师的指导下他设计如图11乙所示的单摆(即细绳下系一小钢球)进行探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摆长L/m 0.30 0.40 0.50 0. 60 0.70 0 .80 0.90 1.00
周期T/s 1.1 1.3 1.4 1.5 1. 7 1.8 1.9 2.0
周期平方T2/s2 1.2 1.6 2.O 2.3 2.9 3.2 3.6 4.0
(1)从上表中数据可知,单摆的摆长L越长,周期,越 (选填“长”或“短”).
(2)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作出单摆周期的平方T2与摆长L的关系图像.
(3)分析如图所示图象,可知实验中用的单摆T2与L成 关系.
(4)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时间比较短,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你认为小名为了减小误差是怎么办的? 。
(5)生活中若摆钟走慢了,应如何调整摆钟的长度? 。
Key:
1A2D3.B4.A5.A6.D7.C8.A9.D10.B11.D12.B13.B
14.s/(t1+t2+t3) 乌龟 15.40 16.7 0.5 17. 2.20 4min28.7s 18.水 岸19.北 5
23.(1)从交通标志牌上知:此位置距香山出口5 km;此段路程中行驶速度是100km/h或者是限速为80 km/h。
(2)汽车此时超速;以这样的车速行驶,再经过180 s到达香山出口。
(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此汽车到香山出口至少需225 s的时间。
(4)要遵守交通规则,安全行驶等。
24.(1)6 m/s (2)5 m/s
25.(l)v=s/t(2)小(3)40.0 1 0.2 0.5 (4)大 变速直线 (5)大
26.(1)平均速度(2)提示:人起跑速度快,如果比赛路程只有几米,自行车还没来得及加速,自行车的平均速度就更小,人骑白行车比跑步更轻松,比赛路程长时,跑步的人平均速度小(3)提示:分别记录两人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求出平均速度(4)①3.3 m/s;
4.9 m/s;②160 m;③42 s;④200—240 m
27.根据v声t+v车t=2s得:v车=(2s-v声t)/t
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为60/n S,则由v车.(N. 60/n)=s得v车=sn/60N
通过看驾驶室里的速度显示表的示数知道火车速度的
初二物理测试题范文2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1、下列事例中,能减小摩擦力的是 ( )A、运动鞋鞋底有花纹 B、行李箱下安装两个轮子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D、在冰冻路面上撒沙子2、在右图中,要将一圆柱体重物推上台阶,最小的作用力应是( ) A、F1 B、F2 C、F3 D、F43、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4、图1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5、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小丽和同学们正在老师指导下边学习边实验,这是物理课堂常见的一幕,让我们想像一下,如果教室里的摩擦突然消失,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学们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 B、固定吊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致使吊灯落到地上C、写字时铅笔从手中滑出漂在空中D、由于太滑,稍一用力桌椅就会在地面上不停地滑着、碰撞着6、下列运动中的人或物,速度的是 ( )A、刘翔以12.88s创造了男子110m栏世界纪录 B、某同学骑自行车用2min45s前进了1000mC、手扶拖拉机在20min内前进4.8km D、载重汽车在城区行驶时限速30km/h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用手拍打衣服使灰尘落下 B、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 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D、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8、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 B、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C、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就改变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一定不会保持静止状态9、你一定听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兔子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C、兔子在睡觉时肯定是静止的 D、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10、在物理中,我们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而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列描述快慢的成语中,与速度的定义方法最相近的是 ( )A、离弦之箭 B、风驰电掣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二、填空题(每空1分,计 25分)11、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用脚将毽子踢起后,空中飞舞的毽子最终要落向地面,这是由于受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缘故.12、物体重l 000 N,如果用一个定滑轮匀速提起它,需要用 N的力;如果用一动滑轮且使拉力沿竖直方向匀速向上提起它,需要用 N的力(不计摩擦滑轮自重)。13、将以下做法中用到的主要物理知识分别填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写出物理知识的内容,不要求解释)。(1)自行车的轴承上要经常加油。 ; (2)洗手后用力甩手,可以把手上的水甩掉。 。14、放学后,同学们在球场上踢足球.小明用力把球踢了出去,感到脚上有点疼,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球可以在草地上继续滚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物体具有 ;足球最后停了下来,这说明足球受到了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15、重5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如果用5N的力水平向右推它,没有推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方向________;如果水平推力增加到10N,物体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物体的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N;若将水平向右的推力增加到15N,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16、从汉口开往北京的列车,晚上21:11开车,第二天早上7:21到达北京,两地间铁路线长1205Km,列车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是 Km/h(取整数)。为庆祝这次提速,某乘务员买了一只绣球挂在正常行驶的车厢顶棚上,一乘客看见绣球突然向前方摆动,说明列车正在 ;若绣球突然向右侧摆动,说明列车正在 ;高速列车设计成子弹头形,主要目的是为了 。17、在下图所示的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现象中,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 主要表示物体具有惯性。[均选填“(a)”、“(b)”或“(c)”] (a) (b) (c)
18、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通车,大桥全长36㎞,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如图)。爸爸驾车带小明去感受大桥的风采,如果小车以72㎞/h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所需的时间是 h。爸爸问小明:“为什么我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往后退呢?”小明说:“这是因为你选择了 为参照物。”某车刚行驶到桥面时,车内显示速度的表盘示数如图9,那么该车此时的运动速度为 km/h= m/s。三、作图题(19题6分,20题4分,共10分) 19、如图19所示,粗细均匀的棒一端搁在地上,另一端与支点O连接.要求:(1)作出地面对棒的支持力和棒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画出重力的力臂20、如图20所示,是一个Z形杠杆,请在图中画出力F对支点O的力臂L。
初二物理测试题范文3
关键词:初中 物理 教学
刚进入初二的学生,对物理感到既陌生,又充满好奇,怎样将学生的好奇转变为学习物理的动力呢?从开始学习物理起,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加强物理基础知识教学,为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物理基础。
1.巧妙安排第一堂课的引言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1在物理课的入门教学中,应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
在第一堂课引言教学中,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理现象入手,如提出: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为什么总是落向地面,而不向天上飞?钢铁造的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而不下沉到水里?让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此刻教师适时地辅之以简短、明快而富有气势的语言,讲解这些物理现象中包含的物理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学好物理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说明学习物理是有用的。
1.2再创设两个物理情境,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
如:一是让两个力气大小不同的学生进行握酒瓶比赛,力大的握细端,力小的握粗端,同时用力反扭,结果力大的败在力小的手中。二是预先包好两包图钉,其中一包将钉尖钳掉,准备两块木质较硬且相同的木块,让一个力气较大的男同学和一个力气较小的女同学到讲台比赛,看谁先在木块上按完五个图钉(把处理过的图钉给男同学),全班同学都认为男同学一定能胜,结果眼巴巴地看着女同学率先按完五个图钉,大家都非常奇怪,急于弄清原因。这样教师很快就抓住学生心理,造成一种神秘而紧张的课堂气氛,使新课达到,此时学生学习兴趣必然大增,可趁学生余味未尽之时问学生:学习物理有趣不?由此调节学生心理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为学习物理的动力,此时教师指出这些出乎意料的现象中包含着重要的物理知识。
1.3讲一些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执著追求和抱负
如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不断的研究,终于发明了伏打电堆,开创了电学和化学研究的新领域。而对物理学的学习方法、原则等,只简单提及,使学生确信物理是一门很有趣的课程,进一步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这样学生对物理课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上课时能聚精会神、全力投入学习之中。
2.透彻分析每一个概念,为相关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是掌握物理知识的前提。
初中物理的入门教学必须把概念讲清楚,并安排一些强化活动,使学生理解更深刻、更透彻。例如:讲“误差”这个概念时,先讲清定义,然后指出其产生的原因,再讲使之减小的方法,最后分析其与“错误”的区别,这样对概念一步一步地分解,不仅能使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本身,而且也为学生理解、掌握好与此概念相关的物理规律打好基础。又如:在讲物体的运动时,讲到相关概念如运动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参照物的选取时,利用诗词引入物理概念,可使学生兴趣盎然。这样引入物理概念,并加以分析,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相关物理概念的理解更深一层次,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上好实验课,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思维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上实验课时,在预习好课本、讲明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敢于动手、规范操作,以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
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公布,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教学进行了展开,有良好的启迪作用。
4.精心编拟测试题,增强学生的进取信心
命题应着重体现出督促、引导、反馈的作用。
物理入门阶段的测试题,能使教师从中了解学生对物理学是否入门,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因此,要精心设计题目,做到题型多样化,既考查知识,又测试能力,注意难易搭配适当,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考出好成绩,一方面使优秀生觉得美妙无穷,越学越有趣,更加奋发进取;另一方面也使后进生不觉得很吃力,从而增强学好物理课的信心,而不是失去信心。如我在编拟入门阶段测试题时,多采用日常生活的现象,学生都能够熟悉而不陌生。如:用水壶烧开水时,当看到从壶嘴冒“白气”时,我们就知道水开了,在这一过程中看到的是什么现象?等等,当然将列举的现象中包含的物理知识采用不同题型考查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的能力。考后要及时发放试卷并讲评,从解题格式、解题思路、论述的严密性、书写工整等方面提出规范化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5.组织好课外活动,营造求知氛围
初中学生物理入门时期教学,要经常组织课外活动,形式要活泼多样。
比如进行课外小实验;举行专题知识讲座,讲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的故事,展望物理学的美好未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有趣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教师提醒学生处处留心皆学问,把所学知识和实际运用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学好物理。
6.教师要注重第一印象,让入门教学起好步
从教师方面来讲,刚接触初二学生时,既要使学生感到亲切和蔼,又要保持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课堂像一个大家庭,这样学生才能热爱教师,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不怕上物理课,愿意听从老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开始不能要求过高,只要他们答题时能用“物理语言”说清楚就行,以后慢慢引导,逐步提高要求。物理入门教学要多鼓励学生,如:有位学生在回答“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弱教室的噪声”时说:“把教室里的空气抽了,噪声就没有了。”教师对学生这样的回答,应表扬肯定他动脑筋的一面,同时启发他作进一步的思考,这样,学生会很高兴,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更高。
结束语
初中物理入门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教师在物理入门教学过程中,注重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教学,才能使物理入门教学顺利起步达到落脚稳的目的,才能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初二物理测试题范文4
近年来,计算机辅助教学工作在全国教育战线上逐渐深入,但大多以“观摩课”的形式开展,只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点缀而已,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与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究其主要原因是在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合适的应用软件和操作平台,需要教师自己研制开发课件,而开发课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候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甚至要做数十小时的准备。鉴于此很多教师都反映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项投入多(时间,人力,经费)、产出少的工作,基本上适应不了日常教学。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的条件上日趋成熟发展起来。信息技术作为一项教学工具(Learn from IT),能够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就像教师在上课时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届时计算机演变成为真正的教学工具,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不再是开发软件,而是如何应用现有的软件把计算机的优势发挥出来,进行学科教学。本文就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结合自己物理教学的实践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1.“课件”向“积件”思路发展,探讨物理学科整合新方法
在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这个领域里面,市场上已有相当数量的物理教学软件可供购买,但能够真正适用于教学的软件却不多,教师自制课件的水平又不高,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在此阶段上,寻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新路子──积件思路应运而生。其指导思想是:“课件”向“积件”发展,工具型、资料型、开放型的教学平台已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发展方向,它包括带有学科特色的平台和多媒体资料库。教师稍加培训就能够自如的运用它们来按自己的意愿制作课件,紧密配合自己的教学过程、为课堂教学所用,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多媒体资源处理方面,物理作为一门信息技术邻近学科,物理教师应该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先行者。如今许多物理教师都在Internet 上建立了自己专门的网站,并把以网页浏览的形式制作的CAI课件、教案、论文等放在该网站中,同时还可以把其它网站已有的课件通过Internet 的超级链接功能揉合到自己的CAI课件里,以“搭积木”的形式,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制作的每一个课件链接起来,通过长时间教学的积累,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体系。
因此,运用“积件”思想,走素材资源库和制作平台相结合的新思路,是软件开发和应用走出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学科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运用“积件”思想,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信息资源素材库和教学软件,以及相关的CD、VCD资源,从中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自己的课件,从而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需要,彻底改变教学软件在设计、开发和使用上的相互割裂的局面,使CAI在课堂上的运用走出低谷,朝着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这一更为广阔的方向发展。
2.电脑模拟,发挥物理演示实验、虚拟实验室的功能
2.1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发挥演示实验作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
2.2在网络技术环境支持下,发挥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作用
在传统物理实验室,一方面由于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失,有许多实验室规章制度,对学生诸多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物理理论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数据,这一切无不暴露出了传统实验室的弊端。
2.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进教学效果
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网上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信息素质。网上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通过下载这些优秀课件、优秀习题再作进一步的组织、加工就能设计出适合自己风格的课件来。本人在进行初二第十二章第一节浮力教学时,须向学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我先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它的6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只有上下两面由于深度不同,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同,压力也因而不相等。浮力的产生是由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的压力和上表面受到水的向下的压力差,但如果使用语言和文字向学生讲授向上和向下压力差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难懂,对整个过程反映比较茫然。该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慢镜头表示前、后、左、右的压强、压力相等,小木块保持不动,但加载上、下表面压强、压力时,小木块慢慢向上移动,同时超级链接浮力大小的推导公式录相。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的图形,快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很轻易就攻破这一难点,同时为讲授下一节阿基米德原理做好理论基础,而这一切都是传统教学很难做得到的。总之,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由此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就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扩大信息来源,提高教学水平
4.1了解物理学科发展时事形势、把握教学动态
我们通过Internet在官方权威网站上查看有关物理发展动态,可以做到在时事政策上紧跟形势,在物理学科教学时作出及时调整。物理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大量的习题是必要的,但订购的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这对于学生习题更新、掌握中考的习题形势是不利的。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这一信息资源,从网络上的物理试题中心、试题集锦栏目和其他一些重点中学网站试题库上下载最新的试卷、搜集物理相关试题,用来给学生作为测试题和平时练习。实际情况证明:这些题目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
4.2增进学习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初二物理测试题范文5
一、教学目标的优化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教学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教学目标是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教学是以教学目标为定向的活动,教学目标引导和制约着教学设计的方向。例如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是: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正确书写简单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3.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上述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内容之后预期的学习结果水平。其中目标1、2属于“知识与技能”的领域而目标3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领域。
教学目标不仅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还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渗透各种能力的培养,学习、研究方法的掌握,良好习惯、科学态度、思想品德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教学中不考虑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的。
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课程标准是其基本原则,但同时应结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否则会适得其反。在教学过程中,可发给学生完成一些针对教学目标所设计的测试题,当堂完成,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并据此适时调整有关教学环节,从而促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并帮助学生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
对于确定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分析属于哪一种知识类型,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还是化学用语、化学计算、化学实验。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教师应统览全章内容,划分单元之后,再回到每节课的内容上,运用“整体—部分—整体”的分析方法,才能做到每节课相互串联,在教法及知识结构上不脱节。在挖掘教材优点的同时,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翻阅资料,从中寻找最新的有关背景资料,选择较好的表述方式,好的典型例题,好的演示方法及适宜的辅助练习等,以弥补教材某些方面的不足。例如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学中,结合课文的特点,我通过查阅资料、文献,得知“海啸”和“飓风”等的形成也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有关,因此,在上课引言时,我采用 幻灯把“海啸”和“飓风”引起的灾难性的场景呈现在同学面前,让学生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找出引起的原因,从而激发同学的求知的众望,再根据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已知的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化学实验相结合,打破书中原有的格局,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通过观察、交流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该堂课的的知识,教学效果良好。
总之,在优化教学内容时,应本着主次详略得当,精讲多练的原则,分表哪些内容教师讲,哪些内容学生讲,哪些内容安排学生自学或讨论,哪些由师生共同解决等。课堂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使各个教学环节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合理安排,让教师和学生各处其位,协调一致,配合有序,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三、教学结构的优化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充分考虑教与学的各种因素,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等,设计好符合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的教案。
一节化学课一般包含有新课引入、讲授新课、课堂例题、巩固训练和课堂小结等几个部份。各个环节必须在时间分配上合理安排,在内容上精心设计,才能形成有层次的科学和谐的结构。如新课引入的方法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它是每堂课的“开场白”,运用得当,则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可为新课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主要可通过提问讨论法、习题解答法、实验法、猜想法、类比法等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其中,提问讨论法在基本概念及基本方法的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习题解答法多用于学生已获得了较多的基本概念、公式及定理等知识的基础上,而新课将在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实验法主要用于边讲边实验的授课类型中,可由教师演示或由学生分组去做。除此还有很多的引入方法,在设计上应力求简单明快,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如在讲授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时,可让学生回顾初二物理中所学的“分子、原子”的知识,从而在化学教学中进一步体会他们的深层意义。
四、教学手段的优化
众多的教学手段中,教学语言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必须十分重视教学语言的训练和运用,口头语言应规范、生动,板书语言应工整美观,体态语言应大方得体。除此之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除较为传统的光学投影仪之外,多媒体技术在辅助教学上,可通过微机揉合图、文、声、像为一体,对各种教学信息进行加工,以交互式为手段,为学生创造逼真的情境。例如:在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节的教学中,我们利用录像观察用“干冰”升华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盛有多个燃着的阶梯蜡烛的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具体、生动,印象深刻,效果明显。
五、教学方法的优化
初二物理测试题范文6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思品课激励渗透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动机作为心理倾向具有引起或发动活动的功能;也具有维持活动达到目标的功能;同时还具有凋节人的行为的功能。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实施激励教育势在必行。在现实的历史与社会、思品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教育,适时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并在课堂上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在成功的欢乐中充满学习的信心,进而不断鞭策自己,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可见,激励教育在历史与社会、思品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恰当运用,将开启教与学的一片明媚阳光。
一、 创设情趣盎然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何创境激情,是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建构理论认为:“个体获得良好的道德观念,是个体自己自我发展的过程,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个体自主的建构;这种建构产生的道德利于转化成个体自觉的意识和责任感。这要求道德教育必须通过一种“中介”来激活个体的道德判断、道德推理,从而使学生将老师传授的道德内容同化、须化、平衡成为个体道德。这个“中介”就是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对自己完全熟悉的东西可能不感兴趣,也激发不起他们积极的思考。上课时教师可以提出与课文有关的、新颖的、有趣的启发式问题,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因而在新课程进行中,教师如能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可以巧妙设疑,鼓励学生投入到自主、合作和探究地学习之中,给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的空间,激发他们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九年级思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课时,我先投影“材料一、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金牌32枚,首次获得金牌总数第二,创历史最高。材料二、中国女排逆境中不放弃,在0:2失利的情况下愈战愈勇,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勇夺奥运桂冠。材料三、中国印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它体现了‘新北京、新奥运’的理念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内涵。根据材料,请同学们讨论下列问题:1、雅典奥运获得成就的原因?2、女排体现了一种怎样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何重要意义?3、女排的奋斗过程对于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同学们特别兴奋,马上分小组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时给予肯定并以激励性的言语启发和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同学们纷纷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二、 营造宽松融洽的活动情境,激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环境的创造。”教师的任务就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完善人格,勇于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给予学生积极肯定评价的教学环境。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必须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一个自由交流,学习活动的空间。
在历史与社会、思品课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了表演、竞赛、辩论、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参与,让学生得到新体验。例如:教学八年级思想品德“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犯”一内容时,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情境教学法,运用三个公安机关搜查民宅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其一,公安机关为执行任务,敲开民宅,出示搜查证,准备进行搜查,遭到屋主的拒绝,最后公安机关强制执行搜查任务;其二,公安机关无搜查证的搜查,遭到屋主的拒绝,欲强制执行,屋主无奈,只得报警;其三,公安机关为执行任务,敲开民宅,出示搜查证,得到屋主的配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别担任上述三个事例中的角色,以小品形式表演出来。再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上述三个小品中,公安机关与屋主的行为正确与否,为什么?这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明确了公民住宅不受非法搜查。这种让学生唱主角,把学生变成课本知识的直接参与者,演绎课文内容,既生动活泼,又能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及表演,演说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参与和体验,加深了对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认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三、 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激励学生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师教法的灵活多变,教学方式的创新,会使学生产生新鲜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教师可以间接运用文物、图片、录音、录像、投影等手段的演示,扩大和改变视觉和听觉途径,提高视听效果,再现场景与情境,引导学生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想一想或做一做等直观手段,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之中,让他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激励学生注意课内的目标,愉快完成教学内容。运用激励的自主评价,促进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
自主评价是个体对自己在形象、理想及理想实现程度等方面所做的评估。借助自我评价,个体即可获得对自我是否满意的情感体验和对自己是接纳还是排斥的态度。教师要在历史与社会、思品课中多开展此类评价,在历史与社会、思品教材教参中就有许多此类的自主评价测试题,教师要充分加以利用。学生互评就是开展集体或学生间的互相评价,并把互评的结果内化为学生有良好作用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态度,使学生在自我比较中获得自主发展。教师评价就教师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当然,教师要对评价量值低的学生多鼓励,引导。课堂上,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表现及时作出积极的评价,让学生获得满足感,喜悦感,充实感,成功感,从而情绪高涨。
运用激励性评语,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所谓激励性评语是指教师用激发鼓励的语言给学生以肯定的评语,从而使得他们不断发扬优点,增进进取心和求知欲。新课标规定: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历史与社会、思品课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政治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心精神。任何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都是不同的,在发展过程中总存有个性差异。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做到因人而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注重评价的层次性、激励性,实现发展学生个性的良好愿望。
总而言之,激励性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在历史与社会、思品课的教学中进行激励性教育渗透的同时,时刻铭记着以师生的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为核心,时刻铭记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工头”,不是领导,不是严父,不是法官,不是“上帝”,而是导师,朋友,助手,和楷模,让激励性教育发挥出它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关于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培养的思考》赵继红 选自《思想政治课教学》
[2]《走进学生的心灵》李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