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边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宇宙的边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宇宙的边疆范文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譚棣華:《清代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第25頁。

首先,沙田的開發解決了當時的人口壓力。清代乾隆朝是我國歷史上人口出生的一個高峰時期,人口的不斷增加使廣東的糧食日益緊缺,加上北方大量的人口不斷南遷,加重了廣東的糧食負擔。為了解決糧食問題,必然要求耕地的擴大。於是勞動人民在珠江河道的兩岸和海岸的海灘上,修建堤圍,將沙灘圍築起來,進行墾殖。他們還不斷地向江海要田,使耕地面積逐漸增加,為農業的生產發展尋求了新的出路。其次,沙田的開發,尤其是堤圍的修築,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防洪保收的目的,大片的農田免受洪水的衝擊,確保了糧食的收成。如屈大均《廣東新語》記:「凡粵之田,近海者虞潦,則有基圍,近山者虞旱,則有水車。故凶荒之患常少,其大禾田,歲一收。早禾田,歲種旱粘早糯則二收。①再次,沙田的開發,促進了珠江三角洲農業的商品化,帶動了珠江三角州經濟的迅速發展。廣大的勞動人民在修建堤圍的同時,推行基塘種養技術,在低窪的地方挖塘,環水築基。他們在塘內養魚,合理利用了塘內的水源,又在堤圍上種植桑樹、果樹、甘蔗等經濟作物,形成了「桑基魚塘、「果基魚塘、「蔗基魚塘,從而改變了單一的種植水稻的農業形態,發展了商品性的經濟作物,使珠江三角洲成為富庶的魚米之鄉,躍上了全國農業生產的先進行列。

然而人們在與海爭田的同時,卻很少注意到這一過程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由於明清沙田開發是封建制度的產物,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之下,對環境產生了許多不利的影響。不少學者對沙田的問題已有所研究,但他們所注重的是圍海造田的有利方面,很少注意到它對環境所產生的影響,下文將著重討論其對生態環境產生的負面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清] 屈大均:《廣東新語》卷十四《食語·穀》。

一、阻礙江流宣洩,造成嚴重水患

為了迅速得到耕地,人們想方設法對沙田進行墾殖。首先,他們將石塊抛於海中,利用石塊攔阻上游的泥沙,加速灘地的淤高。這種抛石築壩聚沙的做法,通常需要花費很大的財力,因而多是富貴豪家的所為,大都是圖一時之利,沒有經過詳細的勘察。將石壩築在江河出海口之旁,侵佔了深水道,從而阻礙了水流的流速,使泥沙淤積日多,而水道就愈來愈窄。當大雨來時,由於不能及時宣洩,於是釀成水患。「曆歲既久,土結堤堅,潮不能沖沙,複壅積堤外之沙,則潛滋暗長,海邊之地,複日積歲淤,沙灘愈墾而愈寬,水道則愈侵而愈狹,每遇西北兩江水潦陡發,百川驟漲,即至淹沒田廬,傷害民命,水之患其所由者漸矣。①泥沙淤成之後,接著就將其圈圍「預圖日後報墾②,堤圍的建立,也是一種無計劃的只顧眼前利益的行為,「其圍築之法有數村合築者,有各自為築者,有增舊築而高厚之者,有附他圍基而成者,有專護田隴者,有但衛村舍者,有村社田隴並防者……情事不一③。這種盲目圍墾在地方志中多有記載,於是隨意圍墾釀成嚴重的水患。如《東莞縣志》載,道光十九年五月十六日,番禺案犯郭進祥等在南沙鄉之南興工圈築堤壩,約長三、四千丈,據為已有,由於其「幹礙河流,「不料本年四、五、六月三見水災,低下田廬皆成巨浸,加之東南兩江盛漲陡至,經月始消,田禾浸沒,黎民阻饑。④有人統計,有明一代,廣東水患有一百六十年次,六百四十四縣次,清代增加到二百四十七年次,一千一百八十六縣次。⑤水患的發生當然與天災有關,但與堤圍的無計劃盲目的濫修也有一定的關係。當時的有識之士也認識到其禍害,如《桑園圍志》記:「自來言治水者,為順其自然之性,不與水爭地,須寬其身,暢其流,今則偏墾沙坦侵佔水道,是與水爭地也,將何以順其流而弭其患乎,是以嘉慶十八年暨二十二年及道光三年至九年先後共遭漫決四次,去夏水災淹沒民田廬舍為害尤甚,此水災之所以累見而為害之所以愈烈也,⑥「潦水驟漲,下流不能暢消,一時宣拽不及⑦,「滄海盡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⑥ [清]何如銓:《桑園圍志》卷十五《藝文》。

③ 咸豐《順德縣志》卷五《建置略二·堤築》。

④ 民國《東莞縣志》卷九十九《沙田志一·公牘》。

⑤ 梁必騏、葉錦昭:《廣東的自然災害》,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42頁。

⑦ 民國《東莞縣志》卷九十九,《沙田志一·公牘》。

桑田,將來水患有不可問者①「築壩拒水,利在己,害在人,利在目前,害在日後②。

面對無計劃圍墾所帶來的危害,地方官員以及鄉紳提出了一些防禦水患的措施,如修築堤圍。基圍可以起到保護田地,保證灌溉的作用,但是由於當時修築堤圍時,並沒有進行合理的計劃安排,盲目的、自發的的修築,加之方法的欠缺以及修築費用的不足,使得堤圍的質量不高,不但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反而使水患增多,所以才有人提出「此急計非本計也③,「廣東水患,患在多堤,無堤則害多利少,多堤則利多而害亦隨之④。清朝從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開始限制圍墾,「伏查粵東近海沙灘先於乾隆三十七年奉前督憲李,以出水要區,恐高築堤垸有遏水勢奏禁開墾,不准報承⑤,但到乾隆五十五年時,「前撫憲孫,以粵東田少人稠,產穀不敷民食,議請沿海無礙水道之沙灘給民承墾升科,以千頃為計⑥,於是放鬆了對圍墾的限制,但仍有定例,「仍云瀕臨江海湖河處所沙坦地畝,如有阻遏水道為堤工之害者,毋許任意開墾,妄報升科,如有民人冒請認種以致釀成水患,即將該民人家產查抄,嚴行治罪⑦。雖然有千頃的規定,可是仍然不能滿足人們的貪欲,「自乾隆五十五年弛禁起至五十八年,已墾至一千五百余頃,嘉慶元年至二十五年又添墾一千三百余頃,道光元年以來又增墾二百六十餘頃,統計開墾至三千餘頃之多⑧,而且「所墾者不僅大海淤沙,甚至開及內河灘岸⑨,所以清政府實際上無法加以限制。面對水患危機日增,道光年間嚴加整治。從道光九年開始,又對在海口築田加以限制,規定「沿海之番禺、順德、香山、新會等縣嚴禁報墾沙坦⑩。再如拆毀石壩,「疏瀹入海下流石壩,未築者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民國《東莞縣志》卷九十九,《沙田志一·公牘》。

②③⑤⑥⑦⑧⑨ [清]何如銓:《桑園圍志》卷十五《藝文》。

④ 轉自《珠江三角洲農業志》,佛山地區革命委員會1976年初稿,第88頁。

⑩ [清] 何如銓:《桑園圍志》卷十二《防患》。

已築者拆,此本計也①,道光十年,開始拆毁了一批靠近海口和靠河沙坦的石壩,以疏通出海水道,「勘明有礙水道應行拆毁之堤椿壩閘,番禺縣屬五處,東莞縣屬八處,順德香山兩縣各十七處,新會縣屬四十二處,總共七十二處②。是否全部拆除,並沒有完全的記載,但仍然立碑永遠示禁。可見,隨著沙田的大量墾築,珠江三角洲的江河出海口變窄,潛伏了水患的危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 [清]何如銓:《桑園圍志》卷十五《藝文》。

二、影響潮汐的發生,破壞了潮汐生態

珠江三角洲一帶的農民很早就懂得利用潮水的漲落來灌溉農田,「濱海之地以潮汐為血脈③,「顺邑襟帶江海,地涵滋潤,潮水去來複為灌溉,其高田為潮水所不及者無幾也④。因為潮水含有的鹽度較大,會影響農田的收成,「其味鹹,雨則溪澗之水勢高於潮而為利,旱則溪涸潮溢,殺禾無遺,反為害也⑤,因此潮水的利用十分講究,要預防鹹潮帶來的危害。所以農民在修建堤圍時設置了閘門,根據當地的潮汐規律起閉閘門,以吸納或排除堤內的農田用水,從而減小鹹潮的危害,降低農田的損失。最初堤圍是順河道水流的走勢而修築的,目的在於保護沿河和沿海的耕地,因而適當的修築有利於潮汐的灌溉,但是如果毫無計畫的濫修,就會改變潮汐的傳播規律。堤圍的修築,使得江面變窄,潮汐湧入江口的壓力增大,更易損害農田的水利設施,引起灌溉系統的失靈,因而堤圍的修築,不但不能保護農田,反而會增加鹹潮災害的發生。一旦颶風發生,使得潮汐成為了一種自然災害,「康熙五十一年八月颶風,海水失潮,一日夜溪港皆竭⑥。水道變窄,潮汐湧流入江的潮水減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⑤ 雍正:卷一,《星野·潮汐》,雍正九年刻本,載《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四五冊,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選編,1992年12月第1版,第25頁。

④ 乾隆:卷四《食貨志·田賦》,乾隆十五年刻本,載《稀見中园地方志匯刊》四五冊,中國科學院圖書館選编,1992年12月第1版,第854頁。

⑥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卷四《水語·廣州潮》。

使珠江腹地的漲潮低落,影響了潮汐的灌溉與利用,造成糧食的減產。潮汐的變異對生態造成了嚴重影響。水生動植物依潮汐生長,這種變化導致某些動植物種類的繁衍受到損害。以廣州地區的潮水為例:「廣州潮,以朔日長,至初四而消,以望日長,至十八而消,謂之水頭。以初四消至十四,以十八消至廿九、三十,謂之水尾。春夏水頭盛於晝,秋冬盛於夜。春夏水頭大,秋冬小。①魚的繁殖和潮水的關係甚密,「水頭魚多,水尾魚少②。一旦潮汐變異,則嚴重影響魚的繁殖。此外,江河的潮汐升降對依託潮汐生息繁衍的各類水生物如蟛蜞、蝦、蟹、蚌、蛤、螺、蜆、禾蟲、青蛙……都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許多水生動植物的減少和退化,表面來看好像都是自然災害,但與人們的盲目造田不無關係。

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墾辟後多採用基塘的養殖方式。由於基塘當中的塘泥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和氮磷鉀等肥料,當潮水退時,這些有機物會隨之流入海中,使沿海的藻類植物過渡繁殖,產生有毒的物質,威脅到海洋生物的生存,使魚貝類大量死亡,造成了漁業的減產。可以推斷,赤潮的災害與人工造田不無關係。赤潮是一種自然現象,也是人為因素引起的。它是在特定的環境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爆發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的一定範圍、一定時間的水體變色現象,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海水的富營養化。泥沙是營養物質進入海岸水域的主要來源之一,現代研究表明,99%的有機物來自泥沙。由於吸附在泥沙中的有機物質可能停留幾年到幾十年,因此人類活動對海洋所造成的影響是潛在的、長期的③。如果說沙田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那麼從宋代開始,加上人為的因素,泥沙當中含有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卷四《水語·廣州潮》。

② 宣統《南海縣志》卷二《輿地略一·前事沿革表》。

③ 吳永勝:《泥沙對富营養化和有害赤潮形成的影響》,摘自《中國有害赤潮信息綱》。

機物質就越來越多,「以海上淤泥隨潮而積,人居所流之惡歸焉……以污垢多而新也①,造成赤潮的現象也是有可能的。「萬曆三十八年大水,南河尤甚,水色黑,魚蝦浮出②,「崇禎二年牡蠣血生南頭海灘,剖之有血,遍灘皆然,民不敢採食③,「順治六年五月,海上流血④。雖然史料當中記載沒有明確解釋這些現象,但這很明顯是赤潮造成的現象。當赤潮發生時,大量的藻類附著於魚、蝦、蟹、貝類的鳃部,使其窒息死亡。赤潮生物耗盡了海水當中的氧氣,致使局部海區失去了淨化能力,從而使海水發生變色。更為嚴重的是,赤潮危害到人的健康,在明清時代,人們對它還沒有充分的認識,不少人吃了被毒死的魚貝類,或者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甚至是死亡。這是過去三角洲濱海地帶的人們壽命短的原因之一。 三、對漁業生產和海產養殖業的損害

廣東漁業素稱發達。珠江盛產魚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魚苗,「魚苗,亦名魚花。來自西江,隨漲而至,取之者多南海九江村人,「魚苗非潦不來,然潦急則去,潦徐則留。⑤海岸的灘塗、河口、濕地往往是魚類回游、產卵、覓食、避敵的重要場所。從明代到清代,沙田圍墾的區域和堤圍的修建不斷地向西北江的下游發展,直抵珠江的入海口,從而使得珠江的出海口越來越窄,潮汐來時,由於海水與淡水的交换,不能緩慢地進行,從而改變了江水生態,加上急潦暴發,魚苗隨著急潦而走,流失了魚苗。同時由於在圍墾之初,沒有考慮到灌溉的來源,造成圍而不墾的現象,結果,破壞了魚蝦蟹的棲息環境,甚至破壞了它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卷十四《食語·穀》。

② 民國《陽江志》卷三十七《雜志上》。

③ 康熙《新安縣志》卷之十一《防省志·災異》。

④ 民國《東莞縣志》卷三十二《前事略四·國朝一》。

⑤ [清]張渠撰、程明校點:《粤東聞見錄》卷下《魚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第115頁。

產卵場所。加上人類大量的水上作業,擾亂了魚類的繁殖,魚的產量自然就會減少。嘉慶《東莞縣志》就明確指出:「近日沙田漲淤,江流漸淺,鹹潮漸低,兼以輸船往來,攪使驚竄,滋生卵育棲托無由,不惟海錯日稀,即江魚亦鮮少矣,此亦可以觀世變也。①

廣東是古代貝類養殖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養殖場地大部分在江河出海口和內灣以及泥沙底、水流暢通的區域,也就是在田少海多的地方。如《業蠣考》載牡蠣的生長環境,「沿海之氓,田少海多,往往借海為生②。「水淡則蠔死,然太鹹則蠔瘦,大約淡水多處蠔易生,咸水多處蠔易肥③。它們的生活環境要求的水溫、海水的比重、混濁度、鹽度以及營養物質很嚴格。海灘的大量圍墾,堵住了出海口,影響了潮汐的發生,使得海水與河水不能正常交換,改變了河水的鹽度和混濁度,破壞了牡蠣的生長環境,使得產量大減,「惟是今古滄桑水土變幻,仍在不測之目④。再如新會地區,「*[虫+雷]產崖門海坦中,種以小者,一二年方大,惟鹹潮多則*[虫+雷]肥⑤,水的鹽度的改變,使*[虫+雷]的產量大減。由此可見,棲息地的破壞,會對魚貝類的生存環境產生巨大威脅,造成水產資源的減耗。蚶也是適宜咸水生長的貝類,水鹽度的改變同樣也對其造成影響,「放蚶,蚶苗販自閩省,其質至細而價甚高,亦咸水放於泥坪,養之不數月獲息甚夥。淡水漫入即群斃,更或蚶虎,族生亦收成減半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嘉慶《東莞縣志》卷十五《輿地略十四·物產下》。

② 轉自趙希濤:《中國沿海環境變遷》,北京海洋出版社,1994年版,第75頁。

③ 道光《香山縣志》卷二《輿地下物產》,載《中山文獻》(三)。

④ 民國《東莞縣志》卷十五《輿地略·物產下》。

⑤ 光緒《四會縣志》編一《物產》。

⑥ 嘉慶《澄海縣志》卷之六《風俗》。

四、基塘種養代替農田耕作,有利也有弊

珠江三角洲是個低窪之地,新墾沙田更為潦涝之區,隨著堤圍的不斷修築,農田排水日加困難,於是迫使其推廣基塘的種養生產方式,新的生產方式改變著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生態環境。基塘種養有其進步的一面,它使水歸低塘,基高便於種植和防水,同時能充分利用動植物的排泄廢物,形成互補的食物鏈,是農業生產的新創造。然而,基塘的生產方式也嚴重破壞了植被,耕地面積嚴重受損,深挖的魚塘再也恢復不了農田。大面積農田的損失是生態危機的表現。明初,人們只是將一些地勢低窪、水潦頻仍、生產條件較差的土地深挖為塘,這種做法有利於充分利用土地。發展到清代以後,隨著基塘利益的不斷增加,人們逐漸的開始把一些肥沃的沙田也挖為魚塘,「廣州諸大縣村落中,往往棄肥田以為基①,結果使得農田面積減少,特別是乾隆二十四年以後,廣州成為一口通商,對生絲的需求擴大,從而刺激了人們大量地發展基塘農業,出現了「棄田築塘、廢稻樹桑的熱潮,耕地被大量的挖塘,稻作生產受到排斥。鴉片戰爭以後發展更為迅速。基塘的生產方式獲得的只是利害相兼,如果管理不善,任其自身的循環發展,到最後也只能成為廢棄的魚塘;而農田一旦喪失,不只是難以恢復,更重要的是造成了糧食的減產。如龍山鄉「鹹同之間,村西良槎大帽閘裏尚有民田數十頃,皆種粘稻,今帖息以樹桑,無複有稻花之香矣②。順德地區「縣屬至光緒末年,禾田多變基塘,蒔禾之地,不及十一,穀之登場亦罕矣③。雖然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了商品性的農業,但是糧食的產量卻有減無增,只好依靠外省的輸入,這不能不說是盲目的發展基塘業所產生的結果。現在有研究表明,對大多數的沙田來說,比較合理的結構是水稻占耕地的65—70%,魚塘則占5—10%,④它說明盲目開挖魚塘,嚴重損害了耕地。

—————————————————

①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十二《鱗語·魚》。

② 譚棣華:《清代珠江三角洲的沙田》,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第204頁。

③ 民國《順德縣志》卷一《物產》。

④ 廣東省農村研究中心編:《廣東農業發展戰略研究》,1984年9月版。

新的養殖法也帶有嚴重的致命傷。它使物種處於封閉的生態系統,近親繁殖,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產生物種的退化和有害物質的滋生,醞釀著新的災難。《廣東新語》記載:魚「大率出於海者十之七,出於江者十之三,然皆美於池塘者也①,這是說海鮮、江鮮要比池塘所養的魚鮮美。更有甚者,有些地區養育方法不對,局限於封閉養殖,有的魚已經變了味道,「畜於池塘者臭不堪食②。「鳊魚,小頭縮項闊腹弓脊,綑鱗色青白,產江中,陂塘亦有之,然不及產于江者鮮美③。有的地方由於技術條件較差,將魚苗放于水中之後,就不再進行管理,並且對魚病缺乏有效的防治技術,從而出現了鯉魚「海鯉金赤色,大者十數筋,畜池塘者大不過二筋④的現象,造成了明顯的物種退化。另一方面,堤圍的大量修築,使得大水來時無以宣洩,魚塘當中的水漫溢,魚苗大量的流失,如順德龍江鄉「嘉慶十八年癸酉,西潦水漲,塘魚多溢,「道光九年已醜,潦水大至,魚塘半溢,「十四年甲午大水,魚塘多溢,「十七年丁酉夏五月,潦水大至,六月複至,七月始退,魚塘多溢。⑤更重要的是,沿海灘塗圍墾之後,生態要發生變化,水流的淤積作用減慢,水質改變,含鹽度降低,圍墾區原有的生物品種將漸趨滅絕或生勢微弱,而另一物種的形成又需要很長的時間,這意味著,原有的生態資源在圍墾中受到摧殘。

——————————————

①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十二《鱗語·魚》。

② [清]張渠撰、程明校點:《粵東聞見錄》卷下《雜魚》,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第116頁。

③ 宣統《高要縣志》卷十一《食貨第二·物產》。

④ 道光《香山縣志》卷二《輿地下·物產》,載《中山文獻》(三)。

⑤ 民國《順德龍江鄉志》卷一《编年》。

五、低濕地的喪失,使水禽和涉禽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

濕地是眾多動植物的庇護所,是僅次於森林的物種多樣性最豐富的場所,特別是水禽和涉禽的繁殖地與棲息地。珠江三角洲在沒有開發或者說還沒有充分開發之前,曾是眾多鳥類越冬的去處,許多的鳥類長期留住在此,其中以江鷗、鶴類、鷺鳥、野鴨特別多,文獻中常記。如「鷺,水鳥也。林棲水食,群飛成序①。「有水鶴,亦小,狀類白鷺,其性通風雨,有風雨則鳴而上山,否則鳴而下海,尋常多在榕樹②;「江鷗,在漲海中隨潮上,常以三月風至,乃還洲嶼,頗知風雲③;「野鴨,比家鴨小,色雜青白,背上頗有文,短喙長尾,卑腳紅掌,性肥而耐寒,常入水取百蜆食之,又名蜆鴨④。這些鳥類通常在濱海沙灘或者是水中的小島上活動,並且在淺水處覓食魚蝦和水生植物。珠江三角洲被開墾以後,對濕地的生物資源進行了過度的利用,嚴重破壞了濕地生態系統的平衡。沙灘和水域的大量圍墾,使濕地的面積大量減少,許多水鳥、涉禽賴於棲息和覓食之地日益縮小和消失,從而造成了鳥類數量的急劇減少,甚至造成了一些珍貴物種的滅絕,如「潮將至則先鳴的鹡鹡⑤,生於海邊「夜當潮漲則鳴的潮雞⑥,都日漸稀少。據現在的研究,中國現存的鷺類有20種,都屬於珍貴的鳥類。全世界已經開始了對濕地的保護,中國有眾多的濕地,已有6個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⑦但是卻沒有廣東地區,這明顯是由於珠江三角洲自明清以來的過度圍墾,破壞了大量的濕地。

——————————————————

①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十七《禽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年11月第1版,第2575頁。

②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十《禽語·鶴》。

③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十《禽語·江鷗》。

④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二十《禽語·野鴨》。

⑤ [清]張渠撰、程明校點:《粵東聞見錄》卷下《水鳥知風》,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第108頁。

⑥ [清]張渠撰、程明校點:《粵東聞見錄》卷下《潮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1月第1版,第109頁。

宇宙的边疆范文2

关键词: 管桩施工;沉降监测;模型;预报

字典 - 查看字典详细内容

1 工程概况

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北起浦东新区龙阳路站(连接11号线北段线路),途经浦东新区、南汇区及临港新城,终点为滴水湖边的临港新城站,本工程涉及该工程土建3标(高架段)施工监测。监测期间主要是进行施工场地的平整和PHC管桩施工,管桩桩长约50~60m,采用柴油锤锤击方法施工,施工震动剧烈,环境噪音大,对周边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基础有较大的影响,为监控周边建筑的健康与安全需对其沉降位移进行高频率精密监测。

2 地质及水文概况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沿线区域地基土在 70m 深度范围内均为第四纪滨海~河口、滨海~浅海、溺谷等沉积相地层,主要由饱和粘性土、粉性土以及砂土组成,一般成层分布且较为稳定;本工程所监测区段主要为古河道沉积区。

拟建场地浅层地下水属孔隙性潜水,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径流补给,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年平均地下水位离地表面0.5~0.7m。承压水存于晚更新世( Qp32-2)河口滨海相沉积层砂性土层中,水头高度即承压水位约在地面下3m-11m。

综合水文地质资料而言,现场地基土体趋于饱和软土,管桩施工可能有明显的挤土效应,加之软土地基稳固性很差,承载力不稳定,当地基土受力变化时周边建筑物极可能有明显的沉降位移。

3 监测实施程序

(1)建立并启动监测项目组,在项目开工时提前介入,加强沟通协调进一步细化、优化监测方案;全面检查将使用的仪器设备的测试精度、量程,以及仪器设备的鉴定有效期;

(2)结合施工工况进行监测测点的埋设、安装工作,测量并获取有效的初始读数;

(3)根据施工工况进行测量工作,整理汇总,综合分析其数据的可靠性、合理性,并通过抽测等方法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客观真实,对有疑问的部分或监测数据异常的情况再进行复测验证;

(4)实时分析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在监测工作结束后及时提交带有工况说明和评价分析的监测报告供建设方、监理方参考;

(5)监测项目或测点如有超过设计报警值,在报表中注明,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分析判断是否需要启动报警措施;

(6)做好巡视检查工作,将目测巡视与仪器测试工作有机结合,确保工程安全;

(7)项目工程结束后,提交完整的监测资料和总结报告,完成全部资料的整理及归档。

4 监测案例及分析

根据监测技术要求,对站线结构外缘两侧PHC管桩1.5倍桩入土深度范围内建、构筑物的沉降进行观测,现以该工程K21+175处一民用房屋为监测对象,监测方案及数据处理分析情况如下。

4.1 监测网点的布设

基准点:在每个车站至少设1个基准点,基准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区(4倍桩长深度)外稳固可靠处,基准点采用金属标或钢管标制作。

工作基点:选在比较稳定且方便实用的位置,一般在2倍桩长深度范围外。

监测点:设在能反映监测体变形特征的位置或监测断面上。

本案例地形及施工位置、监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

4.2监测基准网的布测

监测基准网系由基准点和部分工作基点构成,采用附合或闭合导线形式,监测基准网每1个月复测1次,当对变形监测成果发生怀疑时,应随时检核监测基准网。基准网观测按照国家Ⅱ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执行,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指术参照下表1:

4.3 监测点的布设与施测

监测点尽可能布置在通视良好,不易受破坏之处,每个建(构)筑物一般不少于4个测点(如本案例中F32~F35)。

测量方法: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实施,通过工作基点间联测一条二等水准闭合线路,由线路的工作点来测量各监测点的高程,某监测点本次高程减前次高程的差值为本次沉降量,本次高程减初始高程的差值为累计沉降量。

监测频率:1次/天,每天向监理方、施工方报送日报表。根据设计参数要求,日变化量超过2mm或累计变化量超过20mm即向建设方、监理方报警。

4.4 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现以9月2日~9月20日的监测数据进行位移统计分析,期间施工工况见表2.

监测点F32~F35在9月2日~9月20日的日沉降观测量的统计如图2所示,数据采样间隔为一天。

(注:纵轴为位移量,单位:mm ,+表示上升,-表示下沉;横轴为日期序列)

结合表2每日工况记录可以总结出:随着桩基施工(PHC管桩)的推进,打入地下的管桩的增多房屋整体会逐渐抬升,打桩速度越快,抬升速度也越快,施工承台越靠近房屋,房屋垂直位移越剧烈,甚至同一座建筑物靠近桩机一侧的垂直位移也要比远离桩机的一侧明显。当桩机施工经过以后,持续抬升的趋势得以迅速扭转,甚至出现小幅下沉,下沉有一定的延续性和滞后性。

除了记录报告日变化量外,累计变化量也是重要的监测指标,F32、F33、F34、F35累计沉降观测成果统计如图3所示:

(注:纵轴为位移量,单位:mm ,+表示上升,-表示下沉;横轴为日期序列)

从图3中可以发现,随着PHC管桩桩基施工的推进,打入地下管桩的增多房屋整体会逐渐抬升,其抬升的累计量逐渐增加,并随着桩机的靠近不断加快累计,位移累计量的变化与日变化量的变化有类似的规律。当桩机施工经过后,尽管管桩还在不断打入地下,但房屋仍然会小幅下沉,累计垂直位移量也逐步回落。

从日变化量与累计变化量的统计可以作如下分析:随着PHC管桩不断被打入软土地下,桩身在强大的外力作用下挤入土体原有的空间,使桩周的土体向四周排开,本工程管桩周围土体本就是饱和软土,孔隙性潜水的存在使土体受到排挤时无法通过自身体积的压缩来消解,挤压应力只能通过土移(水平和垂直位移)来消减,土体水平排开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短时间内主要通过垂直隆起(抬升)来平衡受力,挤土效应十分显著。持续增大的土压力迫使土体隆起周边建筑物也就会随之发生抬升位移,打入的管桩越多,抬升量越多,打桩速度越快抬升速度也越快。当桩机逐步靠近时,这种作用过程更为显著,抬升速度逐步加快,累计位移量也快速增加。同一建筑靠近桩机一侧的位移速度和累积量可大于其远离桩机一侧的结构,不均匀沉降由此发生。桩机施工经过后土体压力不再增大,滞后的横向排挤加之隆起部分自重的作用使得抬升的土体缓慢下沉,带动建筑物也逐步下沉,位移累积量也逐步回落。

5 结论与建议

软土中管桩桩机施工时,随着管桩不断被打入地下,周边建筑物会因挤土效应发生抬升位移;打入的管桩越多、越快、距离越近,日抬升量越多;同一建筑因距离桩机远近不同而使得位移速率和累积量不同,易发生不均匀沉降;管桩施工结束后建筑反而会缓慢下沉。以上情况是饱和软土管桩施工周边建筑物沉降位移的一般规律,可以作为对照模型或预报范例。当发生明显不同的位移趋势时则需分析具体原因,防止监测工作中的失误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针对监测工作总结的规律,建议在管桩施工中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周边建筑的健康与安全:

严格控制管桩施工进度,按设计要求安排作业量并结合具体环境调整速度;

施工监测要有足够的频率和精度要求,监测成果应当作为调整施工进度的重要依据;

靠近建筑物打桩时可适当减小锤击力、放慢施工速度,使得土体有较充足的应变时间,防止不均匀沉降带来的严重破坏(如建筑物开裂等);

对于需要特殊保护的建构筑物(学校、医院、古建筑等),管桩施工前可以采取开挖缓冲沟、临时降低地下水位等简便措施减轻挤土效应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杨林德 等编著. 岩土工程问题安全性的预报与控制.科学出版社. 2009

[2] 黄声享 尹晖 蒋征 著.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 黄东胜 李湖胜 王朝胜. 挤土效应机理及其防护措施研究.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10.第5期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1 [10]

宇宙的边疆范文3

一、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美国1995年颁布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确定的重点是,教育学生掌握人们经常使用的多种技能,比如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在工作中具有合作精神。美国国家科学促进协会前任主席,诺贝尔奖获得者莱昂•莱德曼也曾呼吁说,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使受教育的国民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他认为这个思维方式就是好奇心、怀疑精神和批判的探究精神,并认为这种思维方式应该融入到国民的本性中。具有怀疑精神是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

学生学习的进步就是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的得来的。语文教学亦如此。而自然科学类文章正好给予了学生这样的机会。如《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建筑的九个特征。学生也许会质疑:什么是正脊?什么是正吻?什么是呛兽?有了这样的质疑,学生可以下去查阅相关资料,同时也带着问题听课,这样不但具有了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也掌握的语文知识,丰富了学生的科学常识。

二、拓宽渠道,多种形式渗透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语文课堂中的拓展时可以上成讲座形式的。在完成基础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收集资料,开展知识讲座,介绍一点当今世界某一方面最前沿的科技知识。高中语文选取的自然科学文章与实际生活相关性很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讲述相关文章时可以给学生推荐相关书籍,让学生搜集相关的文章。

宇宙的边疆范文4

上次谈到太阳系和她的邻居许多恒星,现在我们进一步研究恒星的家族和社会。我们从观察非常力量的恒星中知道:恒星中有几十颗几百颗结成一队的,这一集团就叫做“疏散星团”。它们距我们要比较“近”,大约都在离我们四千光年以内。而另外在离开我们一万光年到几十万光年远处。还有包含几万到几十万颗恒星的大集体——“球状星团”。球状星团的直径大的有六七千光年的。如果每颗星代表一个人,那球状星团已经是人口繁密的一个城市了。而进一步还有比球状集国力几百倍或几千倍的“恒星云”,他们的直径平均在一万光年以上,这就比得上我们一个国度。它们前后都包括在“大银河系”或“超银河系”内。

“大银河系”(就是我们肉眼可以看见的天河)据观察的结果,是包括了许多球状星团,许多恒星云的几百万万颗恒星的一个大集团。大银河系的形状和我们吃的烧饼是很相似的,它的直径有二三十万光年,但是厚只有一万光年。星体分布的情形,是在它中心点附近密集,在它的边疆区域比较疏散,我们的太阳不是在它的中心,而是离它的中心约二万光年的地方,不过很靠近中心。

这个大银河系已经伟大到不可想像了,但大银河还远不是全宇宙,宇宙是无限的。在银河系外我们又观察到有所谓“微光星云”或“大星云”这个大星云的名称是十分合适的,因为今天已经发现的二百万个这样的星云中有许许多多个那是有资格来和我们的这个大银河系来称兄道弟的,而由它们的形状看来也都是扁平成烧饼的样子。这二百万个大星云,离我们的平均距离是二百万光年,他们相互间的距离也不在此下。它们之间每一个都可以说是一个宇宙岛。所发现的这种大星云,在一百时的望远镜还是最大的望远镜时代,所知道其中最远的,有在一万万光年以外的。一万万光年——这是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是说,以每秒钟绕地球七圈半这样世界上绝对最高的速度(电和光的速度是相等的),光从那一个宇宙岛到我们这个宇宙岛走了足足一万万多年。我们看到的那个星云,不是今天的物体,而是一万万年前的那一个。至于它今天的情形如何,那得要在一万万年后才能观察到。反过来说,如果那个宇宙岛上有动物在用望远镜来观察我们地球时,它所见到的地球,也是一万万年前的地球,那时不但人类还没有,连猿猴兽类也还没有哩!这不过是一百英时望远镜所观察到的,现在二百英时望远镜已制成了,在用它进行观察后,我们的视野就会更加大大的扩展。我们对宇宙的知识,也就更加为科学的发展所丰富了。二百英时望远镜所能搜索到的最远空间,就是我们今天所能观察到的最远的界限,将来帮助我们看得更远的仪器发明和制造出来之后,我们又可以观察出更多的天象,观察到更多的天体。这证明宇宙之大是无限的。从天文科学的进步中可以证明,不管宇宙如何大,如何的复杂,都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不是什么神仙和妖怪,不是什么万能的主宰,它是我们完全可以认识,可以研究的物质。这些物质就是我们上面所讲的那些星体而已。

宇宙的边疆范文5

关键词:高中新课改 高中语文课堂 忽略字词 表演泛滥 古文今讲 无效讨 论 无端延伸 鼓励"不断"

随着高中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课堂的改革声也一浪高过一浪。每位高中教师都不甘落后,都期望能赶上新课改的步伐,都希望自己是推陈出新的人。于是,高中语文课堂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势态。可是,慢慢地我发现高中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怪现象:

一、忽略字词

新课程的高中语文课堂应该立足于文本,不管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都要从文本入手。试想学生连字词都不能解决,还能很好地深入理解文章吗?当然不能。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是从借鉴中逐渐提高的,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字词,怎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呢?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的字词教学悄悄地从高中语文课堂隐退,有些教师甚至认为教字词是浪费时间,会觉得一个教师没有水平,还有些教师认为字词完全可以放给学生,让他们在预习中自己完成。我觉得放给学生自己做,当然很好,因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也不能完全不管,教师要作为一名监督者,随时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程度。

二、表演泛滥

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更应该突显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不仅是观看者,更多的应该使他们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和表演者。于是,我们的有些语文教师就把课堂设计成舞台,并把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把课本内容自编自导表演一番:一来可以活跃气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来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表现出来,让他们体会文本中体现的作者的情感。语文课堂变得热闹非凡,好像整个过程因为全是学生的参与而达到了新课程的要求,教师也感到欣慰,自己终于没有落在新课改的脚步之后

三、古文今讲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课本中选取的古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文章,我们要学习经典,也要传承经典。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阅读鉴赏古文。阅读鉴赏古文的第一步就是要疏通字词,要让学生掌握常用的实词和虚词,慢慢地学生才会自己读懂一些简单的古文。如果学生连文章都不能读通、读懂,怎么能进一步鉴赏文章内容呢?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有教师直接提出高中生读古文,就要把古文当作现代文来读,直接通过咀嚼文中的字词来来分析人物形象。

四、无效讨论

为了更好地完成语文课堂中探究这一环节,我们更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更何况我们的学生都是聪明伶俐的呢。三五个学生凑在一起经过激烈的争论,得出一个比较全面的答案,是我们教师期望达到的效果。这种方式也就成了抢手货,我们观摩的课堂,老师们都争相采用。但是,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这种讨论真的有效吗?其实讨论对教师设置问题的要求是很高的,有些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价值,既浪费时间,又毫无意义。比如,有教师在 教授《鸿门宴》时,提出一个问题:“鸿门宴上刘邦该不该杀?”请同学们讨论。讨论看起来很激烈,三两分钟后,请学生回答。回答的结果是有人说该有人说不该,为了体现课堂的开放性,教师不置可否。其实,细想想好像还真没有定论,教师也能自圆其说,但是这个问题有讨论的价值吗?所以我认为,小组讨论虽好,但要考虑它的有效性。

五、无端延伸

延伸其实就是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其中一个环节——拓展。拓展的作用主要有:对课文内容的补充说明;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了解。这一环节在很多教师眼里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展现自己广阔的知识面,也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教师们在每篇课文的结尾都要拓展一番。这时,教师就应该思考,我们的拓展是必须的吗?我们的拓展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这次拓展有没有喧宾夺主呢?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比如,有教师在 教授《记 梁任公 先生的一次演讲》时,觉得只让学生了解作为学者的梁启超有点可惜,所以长篇大论的谈及作为政治家的梁任公。根据单元要求我们可以看到,这篇文章主要学习的是如何通过写事来记人,作者通过一些精彩的片段来展现了梁任公 先生的人格魅力以及作者对先生的景仰之情。因此,关 于梁任公 先生政治上的作为我们只要一句带过就行了。我认为,延伸是必要的,但应该合理。

六、鼓励“不断”

素质教育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推进,“鼓励”一词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化为一片掌声、一声声“很好”“真棒”。

现在学生的学业负担太重,有时候孩子们被压得喘不过气来,需要教师的不断鼓励,增强他们前行的信心。同时我们也鼓励教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因此在课堂上,为了活跃气氛,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师更多的选择用一种方式来评价学生,那就是一律的肯定。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该用智慧的眼光来评判。是不是学生所有的回答都是正确的?说学生“很棒”到底棒在哪里呢?有教师在讲授《宇宙的边疆》一文时,提出问题“近几年来,地震频发,气候变暖,沙尘暴盛行,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的境地。那么,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人类探索宇宙有何积极意义”,有学生的回答是“寻找另外适合人类居住的家园。总之,人类的未来取决于对宇宙的认识,只有很好地认识宇宙人类才有可能更好地生活” ,这个学生显示了他的智慧,然而教师却只说了“你真棒”,就把这个让学生得到升华的机会放掉了。我们反思一下,在平常的课堂上我们到底失去了多少这样的机会呢?所以,我们鼓励的话不能离开课堂,但是一定要得当,要充满教师的智慧。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改革还在不断的探寻中,作为语文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要努力探寻一条属于自己的语文道路。什么样的课堂是最好的?我想到最后都不会有定论,因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面对自己的学生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才是最好的。所以我们不能再次落入俗套。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培训手册[J].人民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

宇宙的边疆范文6

《星际穿越》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队探险家利用他们针对虫洞的新发现,超越人类对于太空旅行的极限,从而开始在广袤的宇宙中进行星际航行的故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星际穿越》观后感,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星际穿越》观后感一

《星际穿越》是一部让人震撼的好片,这部片子确实考验脑力,很多的专业术语大烧脑细胞。好在,无论关于宇宙的知识多么复杂难懂,人类的情感却总是简单。这部片子,仍旧能读出爱、希望和信任。

“爱是一种力量,让我们超越时空的纬度感知它的存在。”影片中,库柏在太空中几次观看孩子发来的视频,我都跟着热泪盈眶。特别是当时间变慢,他们从巨浪中逃生归来时,地球上已经过去了23年四个月零八天,库柏一一翻看之前的视频记录,儿子毕业,结婚,生子,遭遇亲人的死亡,放弃对父亲活着回来的期待,女儿第一次出现在屏幕,表达对父亲的爱跟思念,这些情节很令人感动。

正是因为爱,因为要拯救孩子,库柏才决定离开心爱的家人,踏上穿越的旅程。其实,在我们心中,根本就没有抽象的人类,没有抽象的爱,我们的爱是凝结在那些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人身上的,它既是纽带,也是生命繁衍的意义之所在。假若没有爱,生命存在又有何必要呢?这也是为何B计划终归无法实现的原因,从理性上,人类可以以抽象的整体繁衍生存下去,但在情感层面,冷冻的受精卵繁衍出的人类是没有存在意义的。

爱,让我们战胜孤独和恐惧,甚至,在死亡之前的那一刻,我们眼前会浮现出孩子的面孔,爱让我们无法轻易撒手而去。“面对浩瀚的宇宙,没有心里的爱和勇敢,我们就真的太渺小了。”爱让渺小的人类变得强大,给了我们垂死挣扎的勇气和无法放弃的理由。

也因为爱,我们愿意怀有美好的希望走向未来。我们能够去忍受无尽的孤独,不肯放弃。墨菲为爸爸离她而去感到愤怒,甚至后来她以为爸爸抛弃了她,然而在内心深处,她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当然他的爸爸库柏更是从来没有放弃,困境之中,希望是我们唯一和最后的拥有。

在爱和希望的背后是信任。我们相信那个爱我们的人不会抛弃我们,他会回来,然后我们愿意等待,也才能够接受到来自对方的讯息。

《星际穿越》观后感二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队探险家利用他们针对虫洞的新发现,超越人类对于太空旅行的极限,从而开始在广袤的宇宙中进行星际航行的故事。

在不远的未来,随着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面临着无法生存的威胁。这时科学家们在太阳系中的土星附近发现了一个虫洞。他们利用虫洞到达了多个星球。

看完电影,我的感触很多。我赞叹墨菲的聪慧。欣赏布兰德的无畏。但令我记忆犹新的,还是库泊那种勇于奉献的精神。

在茫茫宇宙中,存在着许多的未知,这便是整个电影的最大看点。库泊在充满危险的宇宙中寻找一线生机。

置身电影中,忘记自己在何处。突然被触动是在墨菲又悲伤又气愤地对库珀说:“为什么你就是不相信你应该留下来”的时候,心里五味杂陈,爱别离的滋味不是好受的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胜阴。我这等俗人尚未看破,故仍在苦海。

从太空回望地球的感觉估计只有看这部电影或者当宇航员才能体会得到吧。库珀在太空看着儿女发来的消息,悲欣交集,叫人落泪;当他们从一个星球回来后,自己明明感觉过了不久,地球却已经过了二十三年了,转眼之间儿子已经毕业、成家了、有孩子了,快得叫人不敢相信。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爱着的人他们就老去,自己却被困在他们的世界之外,对他们的世界不能产生丝毫影响。这世界,难道真的是黄粱一梦?想起传说中那些闭关修行的人,一闭关一出关,物是人非,人海茫茫,何去何从?

库珀一直面临着回到女儿身边和拯救全人类的艰难选择,是对女儿的爱让他在被陷时不失信念、拼命求助、摆脱种种困境,最终回到女儿身边,即使女儿已经白发苍苍,但能回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过去未必就真的过去,未来也未必就在未来。过去和未来未必不会有重叠的时刻,不禁想到“因缘会聚时,果报还自受”。过去的自己做出让现在的自己后悔的决定,这后悔不必要也不可避免。只有不去做可能会让将来的自己后悔的事情。时间不等人,过去早已过去,即使能回到过去也无法改变它了,活在当下,拥抱每一个现在,去爱每一个生命。

《星际穿越》观后感三

电影星际穿越虽然是科幻、悬疑片但其实并不烧脑,只要你认真观看,加上些许思考就会发现,片子里的理论讲述很通俗易懂了。

电影讲的是地球遍地黄沙,可食用的农作物相继发生了枯萎病而减少,人们每日在沙暴的肆虐下生存。主人公库珀因意外而发现一个隐秘地方,哪里在进行一个拯救人类计划,从而再次当上飞行员(宇航员),在太空寻找人们可居住的星球,穿越了黑洞,感受一小时七年的时间差距。最后发现教授的目的不是A计划而是进行繁衍人类的B计划;为了女主库珀进入黑洞,在黑洞里意外的进入了五维空间,在五维空间里向女儿传送那个老头的公式关键数据,A计划成功。另一方面女主不知道A计划的成功,所以在所到的星球进行B计划,男主库珀最后被救,看到自己满脸沧桑的女儿后,继续开始他的旅程。到此电影里的A、B计划都成功实行。

这个电影十分走进科学,不经让我想到马克思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这句话;整篇电影的脑洞十分大十分科学,将虫洞、黑洞、还有更高维度等未知领域具象化的表现出来。从发现教授舍弃地球上的人类目的,A计划的不可能,实行B计划,主人公也坚持不放弃,最后成功拯救人类。

《星际穿越》观后感四

2019年1月9日星期三,阿里团队共同观看了一部影片,叫做星际穿越,这是一部美国的科幻片,所以他说的是英文,然后,他是一部科幻片,所以很多剧情我们可能都看不懂。但,我们可以将整个故事分为几个小节,从几个小节中分析出这部影片想表达什么,或者是我是怎么样理解的。我们知道,这部电影讲的是不知道多少年的时候,地球上缺乏食物、整天被沙尘暴影响、被疾病困扰,连剩下的玉米也快灭绝了。故事中,男主和他的女儿在他女儿的房间里发现了引力异常,然后意外获得了一个坐标,他就和女儿前往了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NASA航空局的,航空局的人知道男主是一个优秀的宇航员,所以想让他留下来前往外太空!男主不惜离开女儿儿子,离开家,离开地球,前往外太空。

这是一种奉献的精神,就像中国所说的:舍小家,为大家。再说到男主带着几个人前往外太空,第二次去的星球叫冰星,在那里,一个小时等于7年,在男主前往外太空的时候,在冰星外面还留着一个黑人兄弟,等到男主回来的时候,发现黑人兄弟没有休眠,并且黑人兄弟已经一个人度过了23年。黑人兄弟说:即便你们可能死了,我不能把时间、生命浪费在睡觉上,所以我研究了23年的黑洞引力。做一件事,如果团队共同做一件事,当团队只剩下你一个人的时候,你是该放弃,还是继续完成没有完成的事情呢。之后,男主决定开着飞船回到地球,当他们准备出发的时候,黑人兄弟站出来了,他说,要不要最后试一次黑洞,这其实前面是有铺垫的,黑人兄弟一个人研究了23年黑洞引力,所以他说:最后试一次黑洞,给人类一次机会。这是一种敢于挑战的精神,要知道黑洞连时间和光都能毁灭的,如果失败就没有然后了。说到,男主一行人出发前往黑洞,要知道黑洞的引力是无限大,但是他们必须停在黑洞的边缘,所以需要几个人共同配合,不然整个团队就好覆灭,飞船就会摧毁,在任何时候,任何国家,任何的地方,团队最重要的还是团结。说到,男主一行人到达黑洞,原本的计划是让机器人独自前往,可到了边缘时,释放了机器人之后,男主却将自己也释放了,他与机器人共同掉入黑洞中。这是一种无私的,为团队而牺牲自我的精神,说不定这一跳,命都没了,所以计划是让机器人前往,但男主却选择牺牲自己,前往黑洞,如果没有男主的及时的一跳,他们最后可能发现不了黑洞的秘密。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舍小家,为大家,不能因为个人的情感或者自己的一己私利而放弃一个团队的利益。像黑人兄弟说的,我一个人研究了23年,我为什么不睡觉,我不能把时间生命浪费在睡觉上!如果没有黑人兄弟的研究,可能他们之后会回到地球,然后等待着灭绝。还有就是团队的团结,团队的勇于挑战,团队的个人牺牲,都是我们该学习的,回头看看,如果少了其中一步,最后的结局就不是美好的了。

《星际穿越》观后感五

影片是以一种极其朴实的方式展开叙述的,最开始是几位老人对着镜头回忆过往,如一部深沉的纪录片,于是画面跟着回溯到老人们的回忆中,漫天的黄沙、破旧的车子,郁郁葱葱的玉米田……然后,一架无人机掠过。于是我们通过这些细枝末节的刻画,了解到这个反智主义近未来,为何反智?因为「连饭都吃不上了,还要倾一国之力登月——这是不可容忍的。因此主人公库珀,作为一名前航天员,不得不退休回家种田。诺兰曾在一个访谈中提到,他希望藉由此片,重新燃起人们探索太空的热情。于是在似乎是被命运安排的一次异像的启示下,库珀被引向了这个世界不为人知的秘密——一个名为「拉撒路的拯救计划。计划负责人告诉库珀,地球已经危在旦夕,要么出去寻找生路,要么困在这里等死。库珀说,我还有孩子。老头告诉他,离开地球,才能救你的孩子。不像以往太空题材的科幻电影,火箭升空倒数十秒时,影片没有给出类似助推器点火,指挥室如临大敌的场景,而是库珀开着卡车离开家门,渐行渐远。他对女儿说,不要让我就这么离开。后视镜中,家园慢慢缩小,最终变成一颗不可见的光点,宇航员心中带着万千思念,飞向了未知的空间。这就是整部影片的基调,勇气,信念,以及爱。先遣队的任何一名队员都不知道任务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因为他们明白,这是可以挽救人类的唯一出路。这也是俄国火箭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墓志铭所表达出的信念,地球,无论它如何美好,也仅仅是人类的摇篮,而人类是不应该永远待在摇篮中的。无论是被迫还是主动,延续种族的唯一途径就是跨出摇篮,走入宇宙。

配着庄严的管风琴奏鸣,航天器在土星光环的映衬下显得那么渺小,这就是人类的火种,脆弱而珍贵。穿越虫洞的那一幕,导演处理的很克制,而且在表现虫洞外观的镜头里,也采用了比较靠谱的影像;同样的态度也出现在后面对黑洞的表现上,为了在银幕上重现最「逼真的黑洞,特效制作团队搭建出了数千台计算机组成的工作群,在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同时也是本片的最初框架提出者)的黑洞模型上进行仿真,耗时整整一年,累积800TB的数据量,终于得到了影片中——也是有史以来最真实的黑洞场景。当了解到这一切时,我惊讶得无以复加,这是何种敬业的态度啊。

片中对情节的严谨要求达到了细致入微的程度,无论是剧情的前后铺垫这种故事层面的,还是天体引力对时间的影响这种科学层面的,诺兰都做到了逻辑完整,滴水不漏。作为一个科幻迷,能看到这样的佳作,再无所求了。后面的故事推进,不复杂却震撼人心。在那样极端的环境下,人的牺牲,坚忍,信念,理智,执着,这些不断闪耀着的人性光辉,在冰冷无情的外层空间带给人温暖和希望。当库珀坠入黑洞后,接下来的故事逐一呼应了前面的铺垫,于是布兰德的那一番关于爱的辩解,在这里被赋予了格外的含义。最终,诺兰给出了光明的结局,那就是PlanA和PlanB都获得了成功,其实从一开始,这两个计划都不是非此即彼的,因果环在闭合的一刹那,一切答案攸然显现。库珀去医院看望年迈的女儿,她对他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你保证过。这一幕终将成为科幻电影史上的经典相逢场景之一。无论相对论本身如何冷酷无情,作为人类的我们,有些镌刻在基因中的情感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影片结尾,库珀重新坐进航天器,去追寻布兰德的足迹,在宇宙的另一边,在那个名为卡冈图雅的巨大黑洞之旁,布兰德已经建立了人类的前哨站。而在宇宙的其他地方,有更多未知的边疆,等待人类去开拓。不要停下前行的脚步,不要失去心中的希望,不要忘却自远古以来就始终萦绕不去的那个梦想,这就是人类的未来,我们的归宿,终将是漫漫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