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名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苏格拉底名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苏格拉底名言

苏格拉底名言范文1

1、美是上帝的微笑,音乐是上帝的声—— 苏格拉底

2、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

3、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的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 苏格拉底

4、坏人活着是为了吃与喝,而好人却是为了活着才吃与喝。—— 苏格拉底

5、命运是机会的影子。—— 苏格拉底

6、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苏格拉底

7、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苏格拉底

8、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苏格拉底

9、真理有三部分:考查,即求取它;认识,即它已存在;信心,即运用它。—— 苏格拉底

10、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 苏格拉底

11、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苏格拉底

12、有理智的教育和培养能带来益处,而失去理智将带来危害。—— 苏格拉底

13、女人的纯正饰物是美德,不是服装。—— 苏格拉底

14、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苏格拉底

15、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苏格拉底

16、我比别人知道得多的,不过是我知道自己无知。—— 苏格拉底

17、假使把所有的人的灾难都堆积到一起,然后重新分配,那么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一定都会很满意地取走他自己原有的一份。—— 苏格拉底

18、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苏格拉底

19、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 苏格拉底

20、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 苏格拉底

21、许多赛跑的人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几步。—— 苏格拉底

22、自愿的人在忍受苦楚的时候,受到美好希望的鼓舞,就如打猎的人能欢欣愉快地忍受劳累,因为他有猎获野兽的希望。—— 苏格拉底

23、谦逊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 苏格拉底

24、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的几步。跑“应跑的路”已经不容易,“跑到尽头”当然更困难。—— 苏格拉底

25、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苏格拉底

26、清闲是一切财富中最难得的。—— 苏格拉底

27、田野与树木没有给我一点教益,而城市的人们却赐给我颇多的教益—— 苏格拉底

28、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苏格拉底

29、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苏格拉底

30、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苏格拉底

31、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苏格拉底

32、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 苏格拉底

33、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的几步。跑“应跑的路”已经不容易,“跑到尽头”当然更困难—— 苏格拉底

34、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会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苏格拉底

35、纵使富有的人以其财富自傲,但在他还不知道如何使用他的财富以前,别去夸赞他。—— 苏格拉底

36、最热烈的恋爱,会有最冷漠的结局。(名人名言 )—— 苏格拉底

37、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你须贡献你挚情的爱,学习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苏格拉底

38、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 苏格拉底

39、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不幸堆成一堆由大家均分,大多数人都会甘愿接受一份,欣然离去。—— 苏格拉底

40、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重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苏格拉底

41、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名言范文2

苏格拉底的经历和他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地位,与孔子之于中国有某种相似之处。他们生活的年代相近,两人毕生都以教育为主要事业,在哲学思想上都重人生伦理而轻形而上学,分别成为中西人文思想的始祖。

我发现,直接用政治的分野来判断一位真正的哲学家,往往不得要领。苏格拉底诚然是在雅典民主派当权期间被处死的,但这并不能证明他站在贵族派一边。事实上,无论在民主政体还是贵族政体下,他都曾经甘冒杀身之祸,独自一人与民众大会或寡头政府相对抗,以坚持他心目中的正义。对于苏格拉底来说,还有比当时奴隶主两派的政治更高的东西,这就是他的哲学所追求的合理的人生。

现在,人们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追溯到苏格拉底。诚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希腊哲人,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谟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确实是自觉地把哲学对象限制在人生问题范围内的第一人。他在法庭申辩时所说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一语,在我看来是道出了哲学的根本使命,这就是探索人生的意义,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哲学家是一些把生命的意义看得比生命本身更重要的人,他们一生孜孜于思考、寻求和创造这种意义,如果要他们停止这种寻求,或者寻求而不可得,他们就活不下去。用苏格拉底的话来说,就是“必须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克力同》)。所以,当法庭以抛弃哲学为条件赦他的罪时,他拒绝了。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爱智慧甚于爱一切,包括甚于爱生命。

商务印书馆最近相继出版了柏拉图的《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和色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的中译本,为我们了解苏格拉底其人和其思想提供了方便。研究者们一般认为,前者有把苏格拉底理想化的倾向,后者更符合历史事实。我倒觉得,作为哲学家的柏拉图,比作为军人的色诺芬,更能理解他们的这位哲学家老师。在柏拉图笔下,苏格拉底更像一位哲学家。在色诺芬笔下,苏格拉底却显得有些平庸。例如,苏格拉底认为智慧即美德,这在前者笔下突出的是理想人格的锻造和心灵的自我享受,在后者笔下则往往把美德归结为节制,又把节制归结为获取最大快乐的手段。又如,苏格拉底之所以从容就义,色诺芬举出两点非常实际的考虑:免去老年的痛苦以及死后的声誉。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则以他特有的机智方式作一番推论:死后或毫无知觉,如无梦之夜一样痛快;或迁居彼界,得以和古来志士仁人相处,不必与为思想而杀人者打交道,实为无限幸福。他的结束语是:“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哲学家的幽默和达观,跃然眼前。

我并不主张对苏格拉底哲学作过高评价。他把哲学的注意力移向人生,诚然是一大功绩,但他进而把人生问题归结为伦理道德,视野又未免狭窄了。其实,人生意义问题的提出,是以绝对为背景的,哲学的智慧不在于就人生论人生,而在于以绝对为背景对人生意义作出说明。赫拉克利特说,智慧不等于知识,智慧在于认识,即绝对和永恒。苏格拉底却把智慧与知识等同起来,又把知识与美德等同起来,尽管他强调的是“关心自己的灵魂”,但是,如果像他那样把对于绝对的渴望从灵魂中排除出去,视为无用无谓之事,那么,灵魂就不成其为灵魂,而智慧也降为一种道德知识和处世之道了。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苏格拉底比起赫拉克利特来又是某种退步。不过,尽管如此,苏格拉底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一语仍不失为至理名言,是一个真诚的哲学家应有的信念,只是我们应该以更加广阔的眼光去省察人生。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资中筠,女,(1930― )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专业之外旁涉中西历史文化,近年来关注中国现代化问题,撰有大量随笔、杂文,并翻译英法文学著作多种。

读《五人墓碑记》,我们多把注意力放在了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五人身上,多把注意力放在了写作手法与特色的赏析上。其实,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张溥,是周顺昌,是“买五人之头而函之”的贤士大夫:吴默、文震孟、姚希。这些“士大夫”身上体现的正是知识分子“铁肩担道义”的品格。

苏格拉底名言范文3

关键词:苏格拉底;主体自我;人文主义;

在整个前苏格拉底时代,对人自身的研究一直没有能够成为哲学的主流,人文主义的影响十分有限。早期智者学派的代表人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1]然而智者学派对人的认识还处在感觉和经验的层次上。从苏格拉底开始,人自身成为哲学研究的主体。哲学家研究人、关注人。可以说,苏格拉底的转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人自身,思维方式由直观、猜测的方法转向对话启发式的理性思维。在苏格拉底的哲学中,散发着人文主义的光辉,而他的名言“认识你自己”很好地体现了他对人的关怀。可以说,是他人文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

一、“认识你自己”将认识对象转向主体自我

“认识你自己”是德尔菲神庙的铭句。苏格拉底以此要求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2]苏格拉底将它作为哲学问题重新提出。在苏格拉底认看来,只有了解了人自己,审视人自己的心灵,才能真正把握宇宙和自然界。“认识你自己”反映了苏格拉底对人自身的关注与思考,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从神到人、从自然到社会的转变,哲学从天上被拉到了人间。西塞罗说:“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主要指早期的雅典哲学),在阿那克萨格拉、阿开劳斯的教导下,研究数运动以及万物产生及复归的源泉,这些早期的思想家热衷于探讨天体行星的大小、轨迹和距离;苏格拉底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美德、善、恶的问题。”[3]。因为按照苏格拉底的话来说,应该返回人自身来解答问题,因为这些争执的问题是因为有了人才存在的。

另外,苏格拉底也实现了哲学研究从客体向主体的转变。这一转变是哲学自身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时代的要求。哲学起源于人对外物的无知与惊奇,人们最初对自然现象的不了解产生了畏惧的心理,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人自身才是最令人惊异的。同时,当时雅典的高度文明对人们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都要求哲学家把研究的对象从自然转向人的心灵,从客体转向主体。从苏格拉底开始,人的知识以及伦理问题开始普遍成为哲学家的研究领域,在此意义上,苏格拉底也成为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了人间的人。他开启的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带有浓厚人文主义色彩的哲学。

二、“认识你自己”是主体自我拷问灵魂的强大动力

“认识你自己”,“首先要关心和改善自己的灵魂”。[4]苏格拉底这样说:“因此我不做别的事情,只是劝说大家,督促大家,不管老少,都不要只顾个人和财产,首先要关心和改善自己的灵魂,这是更重要的事情。”[5]对于苏格拉底而言,“认识你自己”就是要认识人自身的灵魂,因为“你自己”并不是你的那副臭皮囊,而是你的灵魂,那才是你身上的神圣的东西,也是使你成为你自己的东西。认识自己就是要认识自己的道德本性,认识自己灵魂深处的真善美。唯有把自己的道德本性挖掘和实现出来,过正当的生活,才是作为人在生活。“认识你自己”也要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有限性和终极实在的无限性,并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因此,“认识你自己”也是一种“反躬自问”的精神,而精神是“理性”和“理智”的对象和产物,因而,只有人的理性精神实体的不断完善才能促进精神的升华。人是理性的,但同时又是不完美的,所以人在自我实践中要不断地运用理性进行反省:我是什么?我做了什么?我体验过或具有什么?然后理智地、有意识地去培养和建立起相应的合乎自身、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规范,并根据这种规范去约束自己和评价别人,去调节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关系,去抑制私利。所以说“认识你自己”实际上也是人类对自身精神本质的反省。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达到自我创造、自我超越,进而去求真、求善、求美,以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达到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目的。

“美德即知识”与 “认识你自己”是两条相互呼应的原则。换言之,“美德即知识”为“认识你自己”提出了道德目标。苏格拉底曾这样说:“朋友,你是以伟大、强盛、智慧著称的城邦雅典的公民,像你这样只图名利,不关心智慧和真理,不求改善自己的智慧和灵魂, 难道不觉得羞耻吗?”[6]苏格拉底这里的“美德”是指正义和德行。苏格拉底在《申辩》中说,“不可一日不谈论善”[7]在苏格拉底看来,正以和德行是人之所以为人最美好的东西。没有人会不选择美好的东西。也就是主体自我在认识了自己的本质后,自然而然就想去实现它。从这个意义上,苏格拉底把人引向对自身本质—美德的追求。

三、 “认识你自己”的现代意义

“认识你自己”首先包含着告诫人们珍惜生命之意。因为没有了生命,一切都变成了空谈。人的生命可以分为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智慧生命。自然生命是根本,精神生命是升华,价值生命是方向,智慧生命是超越。不过,苏格拉底更重视人智慧生命。智慧生命是对自然生命的超越与创造,它赋予来人灵性,赋予了人灵魂。因为有了智慧生命,人的精神变得健康和崇高,人的生命丰富多彩。

“认识你自己”要求我们在这个高度现代化、物质化的社会,仍然保持本心,做一个有德性的人。一方面,现代文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人却迷失了自我,出现了“物统治人”“自我异化”。人们心甘情愿地走进了他们为自己打造的金色牢笼。人如果不能认识和把握自己,没有自我意识,就会被俗世所累,永无不停止地追求名、追求利,找不到自己灵魂里的那份真与善。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如果它的成员都是没有自我的人,个人与社会的发展都简单地等同于永不止息地生产并无休止地消费求得物质享受。那么,社会的正义和道德就会丧失,这是一种精神的严重缺失。那么,每天忙忙碌碌的人们是否应在某一个时刻停下来想一想”你自己”是否还在?是否应该对“认识你自己”予以更深刻的思考?

“认识你自己”要求人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有限性和终极实在的无限性,并保持对超越于人类之上的秩序和力量的敬畏。在现代, 许多人会自诩为“唯物主义”,不信鬼神,不需敬畏。这也让很多人肆无忌惮。然而,没有敬畏之心的人破坏自然,伤害同类,同样也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和同类的报复。“认识你自己”要认识到自身的局限,常怀一颗敬畏之心去敬畏自然,敬畏生命。这同样是对人自身的关怀。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人类的持续发展,才会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中国,美丽未来。(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4][5][6]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54,69,69,68.

[2]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4.

[3]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3.

[7][希]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8.

[8]路淑英.“认识你自己”一个贯穿古今的哲学命题[J].新视野,2006(3):53-54.

[9]许畅畅,付文学.“认识你自己”的强大力量[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5):95-96.

苏格拉底名言范文4

“我很容易想像到苏格拉底处于亚历山大的地位。要是有人问亚历山大‘你能做什么’,他会回答‘征服世界’。苏格拉底对这个问题就会这样回答,‘使我的生活适得其所’。”这是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的一个著名假定。蒙田断言,苏格拉底可能说出的这句话,比起亚历山大大帝要征服世界的回答,所含有的知识更广、更重要、也更有道理。

人总充满希望和追求,而在社会环境中,却并非任何希望和追求都能实现。比如,你正在从事的职业就不一定是你理想的职业。再比如,你心目中的爱情对象也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在你的世界里,或者即使就在你身边但不一定爱你,等等。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把心灵的尺子,用来时时衡量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合理性。人同山羊伯伯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是理性的。

读西方哲学,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是人文主义者,古希腊的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而蒙田却嘲笑普罗泰戈拉这一名言,认为人最重要的是首先要“量量自己”。显然,正如苏格拉底的回答比亚历山大大帝有智性一样,蒙田的这一观点要比普罗泰戈拉深刻、丰富得多。

蒙田是一位怀疑主义思想巨人。在这个矛盾交织的复杂世界上,怀疑实在是必要的。首先怀疑自己是必要的。至少对谁都可以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你是万能的吗?你能做到你所设立的目标吗?

近年的报刊,对个人主义鼓吹太多。泛滥的商品性思潮在盲目刺激人的欲望。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实现自我”、“自我价值”等议论。萨特的“自我选择”说俨然成了一种神圣的时髦。强调一下“自我”当然没错,可问题还有另一面:这个“自我”用每个人的理性尺子衡量过了吗?

一位青年女工本来在厂里是一位出色的纺织工,因为人长得漂亮被别人鼓动到广州闯天下,要去当时髦的公关小姐。她没有多少文化,更缺社交经验,到了广州后试了几家公司的公关职位,都是因为她太缺少内涵而不能真正胜任,最后流落街头。

笔者完全赞同人在合理的条件下合理地去追求理想,轻视自己的能力无疑是在浪费人生。然而,在“实现自我”、不计其余的一片喧哗声中,我觉得更应该强调一下衡量自己的理性的尺度。这样,可使人生之路更有实现价值的可能。

认识自己,是人生的最大难题。但一旦能正确认识自己,那么你就虽安命于平凡、安命于朴素、安命于边远角落和安命于时间平和地流逝,但你能够容纳宇宙,吐纳万物,你是宁静和博大的。

苏格拉底名言范文5

一、点题式

即借用题记剖析文题的含义,以此阐明文题与话题的内在联系,拉近文题与话题的距离。这样,读者就能清晰而深刻地理解、把握题目的内涵。

例如湖北省武汉市满分作文《学会留心》的题记:

留心一棵草,能感春天之生机;留心一朵花,能观天地之色彩;留心一片叶,能悟人生之哲理。

题记运用排比的句式,紧扣题意,直接点题,写得有诗意,有哲理,将文题与正文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二、主旨式

即开宗明义,用题记揭示文旨,统领全文,使文章所承载的思想与情感一目了然,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例如山西省满分作文《好想说声对不起》的题记:

尘封了许久的事,当它再次裸地呈现在阳光下时,内心仍有说不出的愧疚。

题记概括了文章的主旨,即对往事的愧疚之情,这样直接把文章的内涵提炼出来,便于读者迅速把握。

三、交代式

以题记的形式交作缘起或背景,可以使读者迅速了解和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故事的发生背景,并快速进入角色之中。

例如甘肃省满分作文《生活的态度》的题记:

生活如同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会对你哭。

哲理十足的题记不仅紧扣题目,而且还将文章的观点形象地表达了出来,阐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引用式

恰如其分地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作为题记,不仅使语言凝练,含蓄隽永,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可以突出主旨,启人心扉,极具说服力。

例如河北省满分作文《听“上帝”讲故事》的题记:

西方的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人生。”

该题记引用苏格拉底的名言,以其哲理性启人深思,点明“人生路上需有反省作伴”的主旨。

五、悬念式

“文似看山不喜平”。用题记的形式制造悬念以求情节的曲折,能够快速吸引读者,诱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例如湖北省武汉市满分作文《学会留心》的题记:

告诉我,为什么你日日早起,却不知旭日何处升起;天天暮归,却不知夕阳何处下沉?

该题记用询问探求的形式,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悬念,也暗含对主题的揭示,引发读者阅读的欲望。

六、抒情式

用题记倾吐内心的真情,以情动人,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

例如江苏省南通市满分作文《带着微笑出发》的题记:

花儿谢了,还有再开的时候;生命已去,何时再来?因此,旅程才是最重要的。我愿做一只彩蝶,带着微笑出发,在万花丛中翩飞,采撷生命的芬芳。

该题记仅寥寥数语,便以其浓郁而丰富的情感特质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苏格拉底名言范文6

关键词:柏拉图;理念;老子;道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179-03

理念概念是西方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从柏拉图开始,西方哲学便以其为根基,建立起了座座直冲云霄的哲学大厦。那么柏拉图的“理念”始自何处?其内涵与意义何在?

一、柏拉图哲学对苏格拉底哲学的继承

苏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腊哲学家都是在探求自然哲学之路,伊奥尼亚派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秩序不是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1]毕达哥拉斯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数,而德谟克利特则认为原子才是构成世界的本原。

早期的希腊人并未区分理性思维与存在是有差异的,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智者,智者们已经开始区别想象中的存在与客观具体的存在,认识到思想与存在是有差异的。苏格拉底与智者不同,他看到了理性本身的超越性和客观性,具有客观的对象。苏格拉底认为是万物存在和发展所追求的完满原则是“善”,“善’’内在于每一个人的心灵之中,自在不变,它是客观的,自然的。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即是从人自身中去寻求理性,认识自身,从人自身寻找感性世界被理解的根据,使同一类的感性物可以得到普遍的统一解释,也正是因为此,苏格拉底是古代第一个认识到有“共相”存在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开始的理性思维路向的同时,将目的论引入了哲学,为随后的柏拉图理念产生奠定了基础。

在苏格拉底那里,已经有了回归理性的意向,但是由于还没有理念论的支持,还不能彻底构建一个独立的理念世界。柏拉图将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做了分离,并将苏格拉底在伦理领域内的普遍定义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黑格尔曾说“是柏拉图把共相(概念)从表象中发展出来和提示出来的。”[2]苏格拉底把“共相”提到人的意识面前,他的意识第一个达到了这种抽象物。“善”是作为世界和个人的目的之普遍共相,“善”是一个自身具体的原则,不过这个原则的具体规定还没有被表述出来,然而苏格拉底已经把意识导向自身。在苏格拉底那里,仅仅为主体的反省而提出的思想,被柏拉图发展为“理念”,即客观的东西,它就是具有普遍性的思想,同时也是“真实的存在”。

二、解读理念论的内涵

1.分有和摹仿

柏拉图是第一个把“理念”作为哲学术语的人。在柏拉图看来,理念具有多种不同的含义,他曾说“关于那主题,我并没有写过有关的书,将来也不会写。”[3]这些话是柏拉图对自己哲学生涯的一种反思,可见理念是超于感性无法用语言具体表述的。“理念不是用眼睛看到的,也不是用感觉来判断,只能用理性来感悟。能够分辨美丽与丑恶、真实和假象、善良与邪恶的能力叫做理性。理念世界就是用理性才能感悟到的。”[4]

依照理念论,世间万物都有一个代表其同类事物的“原型”存在,即所谓“理念”。比如一条线段,世间必有一条绝对的线段存在,所有的线段必然都是它衍生的摹本。绝对的线段只能存在于精神世界中,现实世界的线段是对这一“理念型相”的分有。一切完美的东西也是如此,如正义、美德、勇敢。纯粹理念则是最高端的理念,越接近高端,也就越真,反之为假。我们不妨通过图示来看一下(下图是平放后的垂直线,从右往左表示垂直时的从上往下)

假 真

影子 动植物、制作物 线段、圆等 纯粹理念

从上数起,第一个和第二个属于理念世界的东西。这些东西不是用眼睛所能看到的,而是用大脑感悟到的。如果说用我们的思维感悟到的东西为最高,那么线段、圆等东西列为仅次于纯粹理念的第二层次的理念。我们永远画不出一条真的线段,画出的只不过是对理念世界的线段的仿制品而已,意即摹仿。因为你画的线段不论有多么细,它总是有宽度的,也就是说你画的只不过是一个非常细长的长方形而已,而真正的理念世界里的线段则是一条真实的线段,我们永远画不出来!第三类理念是现实世界里的动植物及制作物,如小狗,花草,床。第四类不用说就是这些物体的影子了,跟随我们身后的影子,被某种映照在墙上的某种物体的黑影,所有我们在美术课堂里绘出来的静态图画等都属于第五类理念,而且这些都是假的。换言之,现实世界里用眼睛看到的东西都是假的,所有真实的东西都在理念世界里。

2.通种论

(1)前期理念论的局限性

柏拉图前期理念论存在诸多的局限,在他的《巴门尼德篇》中,借老年巴门尼德与少年苏格拉底的对话,柏拉图揭示了自己“分有”的困难,讨论的主题是理念是否被可感个体分有,讨论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分有不是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它的适用范围并不是全部可感事物,最确定的适用对象只是伦理行为。第二,分有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我们知道“分有”原意是“分别占有一部分”,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但是,不论把个体分有型相的方式理解为分有型相全部,抑或把分有理解为分有型相部分,都不能解释分有物何以与被分有的型相相似。比如“大”的型相被分割成许多部分,每一部分都小于“大”的型相整体,分有这些部分的每一事物可以说分有了比“大”小的型相,但它们仍被称作大的东西,于是便产生出这样的矛盾:具有比“大”小的性质仍然具有“大”的性质。于是,分有显然不能看作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第三,“理念”之间并不存在关联,理念若与现实世界的物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假若这些实体对应的理念如同一个个抽屉,那么理念与理念之间,即抽屉之前是没有关系的,这就存在了缺陷。第四,其次理念解释不了运动,静态的理念确实解释不了运动的东西。那么,要解决这些问题,柏拉图是不是就否认了理念的存在呢?没有,他想要解决的理念是否被个体分有。其重大转折,主要表现在《巴门尼德》篇中。这篇对话是柏拉图全部对话中最难懂最富思辨性的,但包含着最为重要的哲学思考成果。黑格尔称之为柏拉图辩证法最著名的杰作。柏拉图从《斐多》和《国家》篇中的“理念论”转变到晚期“通种论”,其基本观点是认为“理念”〔最高的相)不是孤立分离的而是相互结合的,从而转向了共相的辩证法。对分有说的质疑,是柏拉图理念论发展中第一个带原则性的改变。[5]

(2)通种论的提出

在《巴门尼德》篇中,柏拉图已经意识到把理念与具体事物分离的致命问题,但是怎样解决呢?

柏拉图遵循了不否认相,只是去寻找存在的问题;同时注意新研究思维方式即运用理念从事推理论证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必须对理念正反面提出一个假设,反复论证才能认识这个理念本身。这种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动与静,生与灭,存在与非存在。这是人类逻辑论证方式中最早提出来的一种最全面细致的形态。[6]遵循以上原则,柏拉图对前期理念做了改造。通过讨论巴门尼德的“一”达到了解决核心问题,普遍者是彼此孤立还是彼此结合这一问题。通过8组推论讨论了“一”存在或不存在。(杨适,《哲学的童年》P542-P544本文不作一一赘述)如果对理念作孤立的理解,则理念不能存在,不能言说,不能认识。那么理念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意义。整个推论从孤立的“一”开始,最后得出孤立的“一”什么也不是。最终得出结论:任何理念必须把它与其对立的理念结合起来才能有意义,这个理念才能存在。

柏拉图在哲学上的转变始自《巴门尼德篇》,完成于在《智者》篇。[7]《智者》篇站得更高,是因为其中涉及到了“存与”与“非存在”,“是”与“否”等关系的根本问题。柏拉图力图弄清梦在什么情况下“不存在”也“存在”,同时并不违反逻辑规律。在篇中,苏格拉底成了无足轻重的人物,主人要物变成了巴门尼德的学生,一个“爱利亚”的外邦人,但对巴门尼德点名进行了批评和驳斥。

在《智者》篇中,借助外邦人柏拉图表达了自己的理念:即便是无,只要有非形体的东西存在,那怕是承认他们是存在中最小的部分也行,那就必然要承认自然中即存在有形体的又存在无形体的东西,它们都是存在。即任何一个有影响他物力量的东西,或被他物影响的东西,无论作用的时间多么短暂,作用和效果多么微不足道,都是真实的存在;所以,关于存在的定义简单来说就是能力。而且在“存在”中,不可能否认心灵和灵魂,如果说它们是绝对不动的,也是不合理的;因此得出的定义是:存在的意义是运动以及被推动者。在这里柏拉图把“存在”与“运动”、“变化”结合了起来,不再把世界分为两个世界了,柏拉图不再把“理念”看作是一个僵死的无生命运动的世界,运动变化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本质。柏拉图同时认识到讲运动变化也不能否认静止。因为如果一切皆在运动,那么心灵的存在何以可能?所以静止也是必然的存在。“静”与“动”完全相反,但都存在,它们即不是都运动,也不是都静止,这就出现了第三个东西“存在”。那么存在就是“动”与“静”的结合。[8]

3.理念与道的一些比较

无独有偶,轴心时代中国的哲学家老子所提出的“道”在某种意义上类似于柏拉图“理念”。老子讲的道是一种不可名说的东西,它是宇宙万物的根基。老子发现,确实有一个至神至妙的东西,天地万物皆从它而生,但不知道它的名称,故勉强称之为 “道”。老子对其做了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所谓 “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9]这里的一、二、三不能理解为简单的具体的数字,它们表示了“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道”乃万物生成之源。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六卷中曾有如下描述:

苏:人固皆有目。而欲有所见。其所见者颜色各别。然设无第三物之存在。彼必一无所见。虽种种颜色仍在。而彼必不能见之。

克:汝所谓之第三者为何物耶。

苏:即汝所谓光是也。

……

苏:然则日固非能予人以视力。实为视力之原因。

克:然。

苏:此视力即余所谓善所产出之子。故日光之于能视与被视。犹之善之于智识与可知之物焉。[10]意思是说人能看到东西是因为有光的影响,而光并不能给人以视力,这视力即是最高理念善产生出来的。光之于能视与被视,如同理念世界里的善理念与其他理念一样。正因为有了善的理念,这个光源,其他理念才显现出来,而现实世界的所有才能分有并摹仿理念世界的东西。也就意味着这个善的理念是万物的本源,这与“道”是万物之本同理。

只是柏拉图前期理念论是一种接近静止的状态,老子却是以运动的状态去诠释“道”的。“大道泛兮,其可左右”[11]。先哲认为世间万物都处于一种运动的状态,四季交替,斗转星移,且这种运动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然而,“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这种天地万物运行的原始动力来自何方呢?老子提出了“反者,道之动”[12]的思想,认为万物处于变化状态的一个动力来自与其相反的一面,因为“道”混然天成自己存在,而“道”又是万物运行变化的始动力,且事物中反的一面(如“静”的反面即“动”)促使事物向前发展,进而生成新的物之状态(静)。那么可不可以做这样的理解?“道”这样一种存在,就是“动”与“静”的结合?基于此,柏拉图后期通种论与老子的道论竟然有如此惊人的相似之处!

4.理念论的特征

通过对柏拉图理念论的解读,我们发现理念论有以下特征:

(1)前期的客观性。柏拉图在早期理念中,把世界一分为二,即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前者可以不依赖后者而客观存在。在内容上具有客观不变的内涵,美的理念不同于大的理念,每一个理念都是独立存在的,他很客观地,不依赖于人的思维与意识,也不依赖于任何自身之外的东西而存在。若世界是一部书,这部书如此精彩,则“唯有源头活水来”,这“活水”便是这理念的世界。

(2)超感性。理念是超越于感性物之上的东西,用肉眼是看不见的。那么必须用思想的眼睛去“看”,用人的理性思维去理解,若单单凭借感官绝对不可以认识到超感性的理念世界。并不是我们先看到了具体的个别的床,然后通过归纳和抽象出床的理念,而是先有了对“存在”要领的理解,才使床从模糊的感觉中显现出来,然后再通过理念使床的存在得到了具体的理解,并使床区别于椅子。这属于超感性领域的概念性的东西。

(3)后期辩证性。在后期通种论中,柏拉图证明了“非存在者”的存在,而且论证了它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的。“非存在”就是“异”或者“异者”,而“异”是在一切东西的相互关系中存在的,所以一切东西在相异之中者是“异者”,都存在。所以“异”的每一部分不论与“存在”怎样对立,它也是“存在”一部分:这就是“非存在”的东西即是“存在”。这突破了以往逻辑思维的孤立与绝对,进入了共相与概念的辩证法。柏拉图在《智者》篇中吸收巴门尼德的合理成分(概念的确定性,分离性和论证方式等)后,以辩证的具体的思维逻辑,开始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又一次飞越。[13]

三、理念论对西方哲学的意义

柏拉图的思想体系对西方哲学的影响深远。

首先,理念论对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产生影响极大。理念的超验性与基督教神学有很大的一致性。和理念世界相比,现实世界价值较低,没什么终极价值。人的生存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可以接近或相似于神,尽可能地参与到精神世界,即神的世界。灵魂本是精神世界的,不幸坠落于物质世界,寄寓于人之肉体,其目的却是力求摆脱肉体对它的束缚,超出物质世界。这些理论都被基督教神学所接受,且为之利用。而理念论最大的贡献却是它直接导致了光照论的产生。前边讲到了《理想国》第六卷中的光,此光源也就是善的理念。这与上帝首先创造了光一致。光照论是中世纪一种独特的知识论,它始于奥古斯丁,完成于波那文图拉,深受柏拉图理念论的影响,

其次,柏拉图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让“普遍”规定,实际上也就是纯概念及其对象运动起来的人。使这些规定运动起来是一件最难的事,这是黑格尔式的逻辑概念辩证法研究的真正开端——巴门尼德的“有”也是这一方法的开端,但是在他那里这些概念是僵死的、形而上学的绝对,他否定了这些绝对的普遍者能运动;而柏拉图才使抽象的普遍者成为能运动的,有具体性的东西,即包含对立面的东西——从这一点来看,他的哲学贡献是前无古人的,有着十分伟大的意义。[14]

参考文献

[1]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上册)商务印书馆,1981:21.

[2]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M].商务印书馆,1960.

[3]赵广明.理念与神[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4.

[4]徐正旭.[韩国].柏拉图[M].黄山出版社,2010年版,第53页。

[5][6][7[8][13][14]杨适.哲学的童年[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536,540,564-569,58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