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文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主义文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范文1

一、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以来,苏俄文学受政治气候变化影响,多有波折。在这发展过程中,一些作家继续发扬俄罗斯文学传统。而另一些作家开始重新审视作为创作方法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新的视角、观点理解人、社会和大自然的关系、重新评价俄罗斯历史和文化价值。还有些作家有意识地借鉴吸收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开始使用后现代主义美学原则和艺术手法进行创作,以至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征的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

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形成时期、确立时期和“合法化”时期。

第一阶段即为形成时期。此时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还处于“地下写作”状态。代表作品有:安德烈?比托夫的《普希金之家》和韦涅季克特?叶罗菲耶夫的《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等等。这个时期,作家运用新的语言手段,重新构思人物形象,借助讽刺模拟的手法,解构苏联单一呆板的意识形态和文化。

第二阶段为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确立时期。这个时期后现代主义作家不断涌现,表现出通俗化特征。与此同时,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丰富多样,如:莫斯科的概念派、列宁格勒的“米契基”小组、元隐喻诗派、精神分析派等等。这个时期还形成各具特色的分支:抒情后现代主义和精神分裂症分析的后现代主义。这个时期主要作品有弗?索罗金的《玛利娜的第三十次爱情》、维克托?叶罗费耶夫《与痴呆者一起的生活》等等。

第三个阶段为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合法化”时期,也是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后现代主义文学成为俄罗斯文学生活中的“公开、合法”的文学现象。其间著名的作品有:弗拉基米尔?索罗金的《排队》、马尔克?哈里托诺夫的《命运线,或米拉舍维奇的小箱子》等等。

二、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特征

总观三个时期的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我们发现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逐渐形成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解构和颠覆的主要对象是以所谓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代表的、僵硬的苏联官方教条主义文化。后现代主义作家在创作方法上完全摒弃了所谓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矫枉过正”地提倡“为艺术而艺术”,主张为文学“减负”,即去掉文学过多承载的行政任务、教育任务、宣传任务,同时大胆对俄罗斯经典作家作品进行解构和重构,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从而实现去经典化和去神圣化。

(二)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大量引用文本。其目的是打破权威和经典,或者重新诠释经典和神圣。互文现象频繁地出现在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已经成为俄罗斯文学的一种结构要素。作家引用的文本包括世界经典作品的语句、苏联时期作品中的情节或人物甚至民间用语,然后对其进行第二次编码;在艺术手法上运用暗示、隐喻、寓意、联想、巧合、列举、粘贴、跳跃和化人等手段,创造出一个特殊的“文化语义场”。

(三)杂糅化语言。上面所列举的一系列引文来源在风格语体上已经大相径庭,再加上文学批评、哲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用语,使作家们能够在多样化的写作中自由发挥、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一来,就使得有些作品既像文论又像小说,成为一种风格杂糅的、自由的、近似于散文随笔和学术论著的体裁。

现代主义文学范文2

【关键词】帕特里克・怀特;澳大利亚文学;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80-01

帕特里克・怀特是澳大利亚现代主义文学巨匠,也是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澳大利亚作家。他在澳大利亚小说界掀起了一场力求小说表现深化的革命,使澳大利亚小说创作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对怀特的评价,无论是在澳大利亚国内还在国际上,都是毁誉参半,并且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但不管评价怎样,帕特里克・怀特现代主义文学巨匠的地位无庸质疑。他是一位对澳大利亚文学有着特殊贡献的作家。文章重点研究怀特小说的主题,艺术手法上的创新以及怀特对澳大利亚文学的卓越贡献。

一、怀特小说的主题

怀特一直在努力探寻西方社会人的精神世界的荒凉、冷漠,竭力刻画人的孤独、失落、困惑,这些都是西方后工业社会所特有的现象。这一主题的拓展,使怀特的小说更具有当代性的意义。以《风暴眼》为例,小说通过历史和现实两条线索,即伊丽莎白对往事的回忆和她的女儿为抢夺遗产所进生的谋划与斗争,刻画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物欲贪婪的丑恶人性,指出只有摆脱物欲,经历磨难,才能达到灵魂的升华。小说召示人们,完全受物欲支配的人性可以扭曲变丑到何等地步。怀特通过这一主题,揭开日常生活中的肮脏的表象,以探求人生的价值:希望世界上能少一些罪恶,人人都能找回失去的理性的自我,以至恢复人类的本性。

“苦难与赎罪”是怀特小说的突出主题,而这“苦难与赎罪”的主题又是通过刻画孤僻的、精神上扭曲了的人物,来加以表现的。他笔下的人物,大都通过受苦和赎罪,对那种“单纯和谦卑”的理想境界进行着不倦的探求。他们或是怀着一个崇高的信念(如《沃斯》中的沃斯),试图以自己非凡的行为来将它付诸实践;又或是在痛苦和困惑中追求自我(如《姨妈的帮事》中的希奥多拉);这些人无不自愿地经历心灵的苦难历程,希冀达到理想中的光辉境界。怀特正是通过这些心灵上被扭曲的人物及“苦难和赎罪”这一主题,反映在资本主义病态社会里,人们在迷惘中寻求出路而一无所获的痛苦经历。

二、艺术手法上的创新

在小说创作技巧上,怀特是一位大胆的革新者。他的小说不完全是直接描摹现实,而是通过人的内心生活来反映客观现实。怀特的这种手法被人称为“心理叙述的艺术”。它通过挖掘人物的潜意识来反映客观真实世界,淡化小说的情节,大胆地采用意识流、梦幻、象征等现代派手法,来表现人物复杂的心理现实。怀特这种着重表现人的内心生活,并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反映客观现实的手法,带来了他小说结构的变革,并改变了情节在小说创作中的地位,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怀特除了借助他独特的语言手段外,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借用象征把看似平凡的现实加以诗化。象征手法以多种形式出现在怀特的小说中:有时是小说的书名富有象征意义,有时是小说的主题富有象征意义,更大量的象征手法则被应用在细节描写中,使蕴蓄更丰富的内涵。

讽刺的反复运用是怀特语言艺术的又一特点。他的讽刺不像狄更斯那样令人捧腹,不如斯威夫特的那般尖刻,也不同于时而使人感到愤的马克・吐温的讽喻。他的讽刺具有一种幽默感,是冷峻而深沉的。

三、卓越的贡献

怀特小说对传统澳大利亚文学主题的拓展是其贡献之一。传统澳大利亚文学主题主要表现人与外部世界的冲突。作为澳大利亚作家,怀特深深地扎根于澳大利亚的土地来表现澳大利亚人的拓荒史以确立澳大利亚民族精神,怀特从中汲取力量,取得了小说表现复杂精神世界的伟大胜利。

现代主义文学范文3

关键词:存在主义 解构主义 美学走向

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0-012-02

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是在动荡的历史、政治、经济因素以及纷繁的哲学美学思潮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具有独特美学特征的文学思潮。本文着重探讨对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哲学流派,并对其美学走向作出推测。

一、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的哲学基础

自人类登上历史舞台以来,终极真理和客观意义的追求一直是人类的梦想,理性精神被认为是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途径。进入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哲学家开始怀疑它的合理性与唯一性,一些反思与反叛的理论也纷纷出现。

如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发现了人类“非理性”的心理现象,提出潜意识的概念,以及“三我”理论;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在其“分析哲学”中提出,传统哲学中所提倡的理性思辨方法是不可靠的,只有超科学、超常识、超感觉的世界才是真实的;胡塞尔在“现象学哲学”中提出,通过直觉对纯粹意识的复归,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必经之路;海德格尔在其“存在主义哲学”中则表示,事物的本体存在是虚幻的,只有语言才是客观真实的存在;以福柯、德里达等人为首的解构主义哲学对理性主义、理性思维进行了更彻底的批判。解构主义直接否定了事物本体意义的存在,认为无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还是人类的精神世界,都没有恒定不变的主体,没有公认的无变化的价值与意义。他们否定了终极真理,认为没有一成不变地通用于各个时代的标准。

从以上种种哲学思想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哲学基础是非理性主义,除了受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等思想的影响外,最主要的还是海德格尔、萨特的存在主义和德里达、福柯的解构主艾的影响。下文主要就萨特的存在主义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作一概迷。

1 存在主义。存在主义一词的拉丁文是existentia,意味存在、实存、生存。而它所指的。并不是人的现实本体的存在,而是精神的存在,尤其是指把人的心理意识和社会存在与个人的现实存在相互对立,并把它当作唯一真实的存在。在西方现代思想的诸多流派中,“存在主义特别体现了西方文化由近代图示转向现代图示后人的焦虑,也体现了西方文化发展到现代高度后对西方文化本身的焦虑”。

可以说,存在主义产生于世界文化的转型阶段,一方面,传统哲学、价值观的影响犹存,旧的思维模式的局限依旧;另一方面,科技发展带来的新的理念证明了绝对真理的错误或局限,传统哲学的科学基础已经悄然崩塌,而战争、贫穷等阴影也使曾经的宗教光芒和文化光辉黯淡无光。存在主义产生于这种转型阶段,既没有旧的理念可以依存,又没有新的理念被明确地证明,于是在这种迷茫因颁中的前行,就显得尤为艰难。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学理论与美学观点,给西方文学的走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哲学命题:第一,“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人首先存在着,遇到他自身,涌现在世界上。然后他才给自己定性”。人是依照自己的意志完成自身,成为自身,这所成的结果,是自己选择导致的。第二,“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萨特在其小说《禁闭》中描绘了三个被关在一问房间中的鬼魂彼此之间的折磨与伤害。而选择鬼魂作为主角、禁闭的房间作为背景,也正是说明这种折磨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空间,都没有解脱之道。由此,他说出“他人就是地狱”,就是为了表明,在失去、道德准则的社会中,人们价值观失衡导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彼此伤害,是没有办法避免的。现实的冷酷与世界的荒诞,使人成为冰冷世界中的孤独者。第三,“自由选择”。尽管在荒诞的世界中,人们无法避免伤害,但是最终,人依旧拥有选择的权利。“人的意志的绝对自由”是他生存本质的核心,这也是他自我救赎的唯一道路。萨特“自由选择”的观点,进一步强调了个人的力量与作用,强调选择与奋斗,而非随波逐流听天由命。这也正是其理论的积极性与人道精神。

2 解构主义。上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解构主义,挥舞着解构的大旗,掀起了后现代的开端。而它解构的,不是结构主义本身,而是以结构主义为代表的现代思想,或者说,它是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思想模式的解构。而在后结构主义的大潮中,最为署名的弄潮儿,无疑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

德里迭是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曾经的结构主义理论的支持者,现在的解构主义理论的核心人物。他的解构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解构中心。德里达从反对“逻各斯中心义”的角度出发,否定了传统的二元对立理论。他认为,在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范畴中,如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本质与现象等,总是一方处于中心地位,起主导的作用,另一方处于次要的地位,以一种派生的形式出场。这种固定的、封闭的关系是不合理的,实际上一成不变、绝对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取而代乏的,应该是一种开放性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动态互补的关系。德里达称之为“延分”。第二,解构结构。德里迭提出,“文本不再是完成了的作品资料体,内容封闭在一本书里或字里行间,而是一个区分网络,一种踪迹的织体,这些踪迹无止尽地涉及它自身以外的事物,涉及其他区分的踪迹。”他的观点否定了文学作品内容的完整性与形式的确定性,反对深度模式。他不赞同传统观念对结构的认识,否定一切结构都是为中心、意义、目的服务的观点,而主张结构的多元性、开放性与任意性。第三,解构文本。传统意义认为,文本具有确定的价值评定和终极意义,一个文本是独立的,具有自身完整的内容、意义以厦表现形式。德里达否定了这种看法,认为文本的属性是一种替换性、补充性,或者说,文本自身内容和形式的完整,都需要依赖于其他文本。他们是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整体。第四,解构阅读。德里迭对传统阅读方式的目的表示不艰苟同。传统阅读方式认为。读者应该遵循作者的原意,从文本中寻找作者的写作目的与观点,由此达到读者与作者的沟通。而德里达主张,把阅读当作读者寻求快乐的游戏,文本完成之后,就是“作者死亡之时”,作者的意义已经结束。接下来,读者在文本中发挥自我的主观创作,在“误读”中,将文本中的歧义点与自,身的理解和需求相联系,使文本具有圆人而异的新意义。这也正是文本的价

值与意义的“播撒”。某种角度来讲,他的观点与接受美学也有相似之处。

二、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的美学走向

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历经了发端、鼎盛、分化和衰落,又在拉丁美洲和亚洲国家有了新的发展。在其成长历程中,也经历了自身的完善与修正。随着后现代之后文化相对主义、多元主叉、生态主义、全球化等理论的盛行,西方文学的美学走向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对现实主叉的复归。在后现代主叉文学出现初期,它关注于对传统文学的超越和反叛,亦即时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抛弃和改写。而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断发展,在经历了与读者的相互解读和分析之后,它逐渐放弃了实验性的文本。不再走“新小说”、“元小说”、“反小说”的路子,而开始回归现实主义。曾经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在经历了反传统的后现代主义叙事之后。也逐渐回归于传统叙事方式。他们试图放弃文学形式、体裁、手法上的标新立异,而回归于对文本本体的关注。当代作家更关注于现实的袁迭。历史的反思,就社会的不公、权利的滥觞,以及社会高速发展对人类精神的压迫与扭曲,人文精神与信仰的缺失等问题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第:,对人文关怀的复归。在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之中,人的异化与物化,精神的迷茫与空虚,信仰的破碎与缺失,成为现世最严峻的问题之一。经历了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之后,价值和标准的多元化在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问题。世界的前进方向并不是如后现代主义预期的“怎样都行”,在他们呐喊出世界的荒诞无序、道德的缺失、价值的失衡、理想的破灭之后,人们也在反思。他们曰过头去,在逝去的黄金岁月中重新寻找理想、信仰、价值与意义,这些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与精神寄托,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就是人文精神的复归。

以上世纪70年代后出现在法国的人文主义小说为例,即是以人为中心,关注于人的价值,寻找生存的永恒意义。而英国理论家伊格尔顿在《理论之后》一书中指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类似的种种主义已经风光不再。相反,人们在经历了种种‘主义’的解构之后,不得不再度重新关注古老的道德问题。”而在英国作家默多克笔下,“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普通人,为了在道德上变得更好,都需经历一种艰辛的道德奋斗或者精神历程,打破个人沉醉其中的‘迷惑’,把充满爱的‘关注’目光投向身外广阔的世界,最终才有可能达到‘善的真实’。”可以说,当宗教约束力消亡,价值观混乱之时,当人们面对各种诱惑与抉择之际,传统道德的发掘,人文关怀的复归或将成为解决之道。

第三,走向审美标准、审美价值、审美体验的多元化。后现代主叉“消解中心”之后,必将从“一元”走向“多元”,打破旧有的固定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标准。在这种大前提下,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出如下的特点,即“确定性、逻辑性、时序性等传统创作原则统统被抛弃,代之以创作中的不确定性、多元性、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从而形成一种无限制的“可写性文本”,由此,曾经大一统的审美标准、审美价值与审美体验也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审美标准的多元化,导致不同审美价值的产生,由此也会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在这种影响下,必将带来审美主体范围的扩大化和通俗化。审美标准不再拘泥于单一的程式而成为开放的模式,过去单调的模式化的人物形象、故事走向、文本意艾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作家和读者的解放。作家可以通过任意的文本、形式、价值与内涵去表达对世界、对生活、对自身的理解,搭建起一座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独立之桥;读者也获得了选择的自由。可以在不同范式、不同思想、不同价值的文本中寻找自我的共鸣与外部世界的探索。文学不再是单一的宗教、政治、哲学的传声筒,而具有了自我独立的价值。或者也可以说,即使文学依旧摆脱不了各种显性的控制与影响,至少多元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松绑”,使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文化的交锋。

第四,文学走向商品化、大众化、通俗化。在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变,对物质的追求成为人们新的目标,知识成为了商品,文学也走向了商品化、功利化和实用化。文学不再以一种指导性的姿态出现,而是更多地成为个人情绪的表达手段。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使全民写作成为一种可能。作家与大众之间的界限渐微,更多人的情绪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分享。网络小说、微博、手机文学,越来越多的形式使出版、公众化不再成为问题。而从美学角度来讲,审美愉悦、审美价值的评定标准交给了大众。于是,这种作家与读者之间的相互选择、相互解读,角色的相互转化,更使二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使文学走向大众化。

大众化导致的通俗化,即全民参与,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文学不再是少数文化精英的特权与。而成为全民表迭的手段。作家的大众化,也带来标准的多样化与层次化。另一方面,文学接受的大众化,使各类人群都与文学产生了联系。通俗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校园小说等小说类型的出现,也证明文学全民化的走向。在这其中,对通俗化的正确理解尤为重要。通俗化不是低俗化,不是恶俗化,这几者之间的区别,我们应该重视。通俗化意味的是受众层次的广泛与范围的扩大。而非价值的低俗和表现的平庸。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对后现代主叉文学的发展走向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和正确的引导。

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传媒与网络力量的逐渐加强,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愈加频繁,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的边界日渐模糊,逐渐走向“地球村”的新局面。这种全球化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文学,也影响了我们的文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与社会结构。因此,在传统文学精神被打破,新的文学标准尚未确立的后现代主叉文学阶段,如何从旧有的积淀中汲取精华,如何在风云变幻的现代生活中针砭利弊,如何以文学的、美学的、哲学的手段解答现代人的迷茫与固惑,激励现代人的斗志与希望。才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重任与前进方向。

注释:

①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92-93

②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87:62

③何仲生,项晓敏欧美现代文学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346

④曾艳兵,后现代之后的西方文学[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6

⑤何伟文,善、和艺术――默多克作品对‘道德’主题的探索[J]外国文学评论,2009(3):42

⑥胡铁生后现代文学的共生与反思――兼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取向,学习与探索,2010(2):193

现代主义文学范文4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语文知识;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0123-02

什么是语文知识,时至今日学者们各持己见,尚未达成共识。有人认为,在中学语文科内,语文知识是语言学、文章学、文学阅读学、写作、交际语言学的简化了的理论知识和读、写、听、说知识的总称。[1]也有人认为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读写知识、语法修辞知识、文学知识等。[2]本研究认为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知识系统……大致包括读写听说知识、汉语知识(即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 、文体知识、文学知识(即初步的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鉴赏的知识)四个主要领域。但语文知识教学却越来越受到冷落,导致这种结果的因素很多,不少学者认为是教学方式机械、单一,内容呈现枯燥、乏味等表面原因所致。笔者认为,教学理念陈旧不足以引领教学改革、不符合时展要求才是根本原因。如何转化教学理念并提高教学效率,后现代主义为我们的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向导。

“后现代”作为一个术语,最早出现于西班牙学者费得里科•德•奥尼斯1934 年编辑出版的《西班牙和拉美诗歌选集:1882 - 1932》一书中。后来瞻明信把“后现代主义”界定为“当下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3]20 世纪中后期,西方发达国家步入后现代社会,以福柯、德里达、利奥塔等为代表的后现代思想家,对现代知识性质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引发了对现代知识性质的质疑和解构。与此同时,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全新的理论体系,在批判和继承现代主义理论和观点的基础上逐渐形成。

一、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一) 从知识的客观性到文化性

现代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主观臆造更不是凭空想象的产物,而是认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本质相一致或相符合的正确反映。这种知识的获得过程中,认识主体应抛开所有个人的主张、意见、偏见、看法、情感、认知特点以及文化传统等,从而确保获得的知识准确性和客观性,“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活动的起点,是获得一切可靠知识的惟一方法。”[4]后现代主义对此提出了尖锐的批判,认为知识作为人类历史长河的积淀和精髓,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知识的获得不是向现代主义所说的是纯粹“镜式”反映,而是认识主体依据自身爱好兴趣、认知体系、生活实践经验等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信息的重新加工和整理过程,因而知识的获得或传递都是受文化、生活环境、信仰乃至语言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的。

(二) 从知识的普遍性到境域性

现代主义认为,如果一种知识是客观的,那么它就会超越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的种种限制和约束得到普遍证实和接纳,因此知识“无国界”、“无文化地域”,具有普遍性。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现代主义所谓的知识的普遍性原理与其条件不成立,并认为“任何的知识都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理论范式、价值体系、语言符号等文化因素之中:任何知识的意义也不仅是由其本身的陈述来表达的,而且更是由其所位于的整个意义系统来表达的;离开了这个特定的境遇,既不存在任何的知识,也不存在任何的认知主体和认识行为” 。[5]知识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与政治、经济、宗教等社会现象有着广泛的联系,同时在知识领域内,各门学科、各类知识之间又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从而构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三) 从知识的中立性到价值性

现代主义认为,人们在反映客观事物时须“搁置”认识主体的不同理念、认知习惯以及不同民族和不同信仰等主观因素,直接面向被认识的“事物本身”,并在陈述和传播“文化无涉”的知识过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命题、语言符号、数字及其关系等等都应是价值中立的。知识是纯粹经验的和理智的产物,只与认识对象的客观属性和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关,而与认识主体的民族、信仰、文化传统以及性别等没有任何关系。然而后现代却认为,不论是个体、群体还是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都有价值做引导,都有自身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同时个体、群体、社会的目标实现过程以及过程中所需要求也就是价值的体现过程。

二、后现代主义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一)教学对象: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意义生成者

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传统教学中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储存器,未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现代主义所谓的知识客观性和普遍“无地域性”的“关怀”下,这一现象尤为明显。心理学和大量教学实例研究表明,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不是停留在被动的消极接受层面上,而是大脑依据自己的知识体系、生活经历、信仰、价值观体系等对反映信息进行的有选择性的深层次加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也不是被动消极、无选择的接收过程,而是依据学习兴趣、迁移习惯对新知识主动加工、整理,并产生新意形成自我理解的过程。但我们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时,要防止忽视或降低教师的主导地位,并在教师的有效激励和策略性引导下进行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习惯和学习方法。

(二)教学目标:从单一的知识传递转变为完美人格的培养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上到教学大纲下到教学实施,无不强调知识的生硬记忆,在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中也总是以知识的识记和背诵量为检测指标。这样既没有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更不能实现对学生的创新型意识培养。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独特的性质特征决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风格。从教学目标上来看,语文是通过知识的教学,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形成专业知识学习方法和策略,发展阅读、聆听、说话、写作和综合应用能力,最终实现言语提高、道德情感高尚、思维灵敏开放的目标。但这个目标的实现要以教学理念的转变为前提,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教学目标理念,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完美人格的培养。

(三)教学关系:从被动的知识授受关系转变为平等、民主、对话式的新型合作关系

教学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一同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形成的彼此影响、相互制约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影响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传统教学中常常受到冷落和错误定位,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是知识的代言、美德的化身,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天经地义,进而对教师教授的知识也不容学生置疑,学生只能在压抑、被动的环境下机械的记忆,从而简单地将教学关系定义为机械的知识授受关系。后现代主义者认为,高效的教学环境师生之间的人格应该是平等的,课堂氛围应该是活跃、民主的,教学过程应该有平等的对话、交流和沟通。教育工作者只有在理念上形成这样的认同或转变,才会在课堂上形成行为的转变。

(四)教学方法:从单一的讲授式转变为以情激情、情感交融的参与式合作性学习

传统教学中,讲授式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在传播和普及科学知识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创新和学生多样性差异性的发展。同时,随着时代的推进和社会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为了遵循教学规律和社会的高标准需求,每一门学科的教学在过程中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并通过启发性教学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乐于探索和追求的学习兴趣。就语文教学而言。首先,要通过教师的情感来激发和影响学生的内心情感,进而形成情感共鸣,要在学生情感流露和积淀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人生道德观和审美追求。其次,在教师的有效性引导下,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知识为内容的小组式合作学习,小组内或小组之间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引导学生善于倾听和学习其他学生的不同看法和观点。展开合作性教学方式,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言语组织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探索问题和谋求发展的能力。

后现代主义自产生以来在全球各领域、行业形成了强大冲击,也为人们的深刻反思和全新思考提供了理论指导。作为母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知识教学只有站在全新的理论高度,全面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才会在理念和思维上发生质的转变,改变进而教学行为。

[注 释]

[1]王世堪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现代主义文学范文5

后现代主义认为:不存在中立性的知识,所谓的知识都是一个个“个体知识”的相互结合,以至于更有可能接近人们所谓“真实”的知识。后现代主义知识观认为认识活动过程中,“认识对象”的属性深受主体及具体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客体不再是纯粹的自在之物,主体也是特定情境下受客体影响的主体,不再是“我自身”。另外,在认识活动过程中,事物的被选择是由主体的兴趣所决定的主动选择,而主体的兴趣则与个人的利益、价值观、知识、意识形态等等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的获得不可避免地具有“个人特色”,知识是个体创造的、发明的,而非发现的。

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对科学教育的启示

(一)拒绝知识为上,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强调了知识的不确定性,认为真理不是永恒不变的,永恒不变的是科学方法和科学素养。因此在科学教学时,在向学生介绍前人的发现和总结的规律时,要客观要理性,不能将其神化,要在教学语言和教学方式上仔细斟酌,让学生明白任何的规律定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情境,都不是永恒不变的。要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反思和批判,学会证伪的方法。这样学到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讲才是灵活的有意义的。但是要注意,对现有定论的质疑和批判并不是否定主义。否定主义的否定是绝对的排斥,简单地说“不”,而后现代主义中的否定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辩证的否定”,它是对“夜郎自大”的排斥和对开放性思维的倡导。

(二)引入科学史,强调人文关怀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知识具有文化性,任何的知识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其背后蕴含着与社会与历史与人物与事件息息相关的东西。因此我们在传授科学知识时,要适当的引入科学史,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知识的生命性。

(三)关注本土资源,讲学生身边的科学

后现代主义强调知识具有境域性,这一点对我们科学教学的启示就在于讲授知识时应该尽量以当地的风俗习惯为背景,考虑到当地的特色。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细心观察,多关注新闻事实,善于将当地的风土人情、城市建设、改造变化、热点事件转变成教育资源运用于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科学知识就在身边。

(四)注重分析学情,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现代主义文学范文6

关键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自2007年我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至今,其已成为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费、生活费等问题的重要资金来源。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合作银行从仅有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增加到现在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合作。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入学困难、学费高等问题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对发挥教育的公平性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

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对学生及学生家庭的优势

1.申请门槛低

目前,无论是普通高等学校、民办高校还是独立学院,均可办理生源地贷款。偏远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贫困生在家乡所在地的教育局资助中心或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便可申请。

2.不需担保或抵押

由学生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和学生构成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不需要任何担保或者抵押,对学生及学生家庭而言都是比较轻松的。

3.逐年申请,可中断

不同于国家助学贷款一签多年制,生源地助学信用助学贷款可逐年申请,便于临时性家庭变故学生申请,体现生源地信用贷助学款面向对象多样性、广泛性。

4.资助金额较高

目前每生每年最高可贷款8000元,贷款数额基本满足高校学费和基本生活费。并且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由国家财政部门全额贴息,减轻学生及家庭的利息负担,仅需要支付学生毕业后余下利息即可。

5.还款期限长

目前为止,贷款年限长达14年,解决了多数困难学生毕业就业后刚参加工作工资少、无力偿还贷款等问题。

三、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对高校的优势

1.欠费率显著降低

不同于国家助学贷款只针对新生申请,一签多年。生源地贷款面向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众面广,贷款金额高,大幅度解决了欠费问题。

2.高校不需承担催款L险

国家助学贷款采用的校园地贷款形式,由高校配合经办银行办理学生申请、审批材料。高校作为中介,在受助学生毕业后承担着催还贷款的烦琐工作任务, 其中令高校头痛的是学生毕业后更换联系方式等,不便于联系到学生本人,造成贷款违约的严重后果。而生源地贷款实行的是生源所在地的贷款模式, 放款银行在学生的生源地, 便于联系学生或学生家庭。学校减轻工作负担的同时,学生不会因为未及时还款造成诚信问题。

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

1.资助对象真实性不明朗

生源地贷款不同于其他社会贷款,在校期间利息由财政部门支付,由于贷款政策的实施,有些家庭经济条件还不错的学生会抱着侥幸心理申请,即便不符合贫困生要求,也想办法通过门路来骗取生源地贷款的资格。由于每个地区生源地贷款名额有限,被非贫困生占用了名额,就会导致一些真正需要贫困资助的贫困学生因此被本属于他们的政策拒绝,让他们因此失学。

2.办理、发放过程烦琐

学生首次办理需要经历县级教育局资助中心受理、初审、推荐、经办行(社)入户调查、风险评价、贷款审批双方签订合同后方可贷成款项,过程至少经历1个月时间。对于高校而言,每年9、10月份为生源地助学贷款到账的高峰期,各地学生贷款资金通过银行汇入学校账户,由高校学生资助中心将学校的账户涉及学生贷款的资金分别发放给各学生账户。整个办理发放过程烦琐、历时较长,不能及时发放到位,为贫困生学习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3.信息采集及推送不够透明

对于高校来说,生源地助学贷款信息采集最令人头痛。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例,从银行反馈给校财务部门的信息数据当中,仅仅只有姓名及金额信息,其他信息一概皆无,无法对学生进行一一识别,在查找学生信息过程中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同名同姓学生易出现错误发放可能。另外,由于推送、宣传消息不及时等诸多问题导致很多学生贷款进度无法及时查询。

4.发放贷款时间不够统一

农信社审批发放贷款时间为每年8月份;国家开发银行每年审批发放时间为10月前后;中国农业银行审批发放时间为8~10月。因为贷款时间不同,学生收到贷款时间会受到影响。

5.学生家庭还款意识不强

很多偏远地区学生家庭普遍教育意识不高,对国家政策不了解,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是政府补贴,不需要及时还款,或者了解国家政策但是无从查询还款期限及还款金额,导致未按时还款造成学生毕业成家后买房买车成困扰。

五、为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建议

(1)优化教育局资助中心管理中心编制,按所在地贫困生比例配套工作人员及设备,保证专员负责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减轻资助中心工作负担,将生源地贷款申请工作下放至各地各高中。

(2) 优化贫困生认定、审核工作,改良审批方法。学校应利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的方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长期跟踪、摸底;增加生源地贷款名额,保证获贷人数比例;根据各地区情况不同指定相应的鉴定标准体系,可以包含生源地、父母亲工资收入来源、收入来源、家庭健康状况、主要花销及人口数等;到大学后跟踪了解学生月花销情况,有无攀比现象等。

(3)加强宣传工作力度。从高中时期便开展班会、家长座谈会等加深学生、家长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认识。也可以通过学校专刊、宣传海报讲解相关贷款政策。学生进入大学后,学校可通过宣讲会、例会等提高学生还款意识,毕业前开展毕业生还款确认工作等。

(4)建立出台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是实施行动的重要保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贷款方与借贷方的权利和义务,对贷款手续流程做出明确要求,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对现有的贷款模式进行深入探讨调查研究。

六、结论

作为国家扶助大学生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源地助学贷款有着不可替代的使命与义务。现阶段的问题可通过系列优化措施不断完善,应以“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目标,以“精准扶贫”为手段,以“感恩诚信”为保障,推动其健康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这个问题需要受到家庭、学校、社会乃至于国家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