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价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用评价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用评价

信用评价范文1

关键词:移动通信企业;客户评价系统;状态机图

为了避免或减少客户欺诈行为的发生,移动通讯企业有必要在欺诈行为发生之前对可能出现的客户恶意欠费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这也是本系统研究客户信用评估的意义。移动通讯企业可以在不影响企业正常利润收入的前提下,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级,从而建立客户信用度的数据库,按照不同的客户信用状况和交易价值,实行不同的信用政策,进行区别的管理,从而支持有价值、有潜力的客户,控制和减少高风险客户,让移动通讯企业的销售建立在一个健康、合理的客户结构上,保证移动通讯业的持续和良性发展。

移动客户信用度的研究是通过对移动用户进行信用度评估,划分信用度等级,为市场部门基于客户信用等级设计差异化营销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最终达到实现对用户进行完善的信用管理,促使用户及时付费,提高话费的回收率,减少误停情况发生,提升用户信用水平的目标。

基于此,建立的移动客户信用评价系统要实现的目标是对移动客户的信用进行估算,分析其各月的信用变化情况,从而进行信用随时间的变化分析,预测客户可能发生的欠费行为,同时根据信用度测算客户信用额度,当欠费数额超过信用额度时就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停机惩罚。从而加强移动企业的客户信用管理,有效减少恶意欠费的发生,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

1 系统分析

1.1 系统需求

通过对移动企业的调查和在图书馆,网上查资料后发现:一般移动通讯企业“先消费、后付款”的销售模式要求企业有健全的客户信用控制机制。然而,目前移动通信企业的客户信用控制机制并不完善,这是移动电话欠费的现实原因。因此,企业必须能动态地、正确地掌握客户的支付愿望与支付能力,建立根据客户的信用度来控制其信用消费限额的机制,即客户信用控制机制。

对客户的信用度进行有效管理包括客户信用度信息管理和客户信用度动态管理。客户的信用度可以针对某一客户(分个人客户和单位客户)而言,也可以针对某一客户群体而言;客户的信用度也是动态变化的。

移动企业对客户的主要三大业务为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要对客户信用度信息进行的规范化管理,客户信用度信息是指影响客户信用度的因素信息,其指标包括:客户背景信息(客户业务类别、交费方式、用户使用总业务数量、用户使用总资源数量)、用户的历史欠费信息(本次账务周期前欠费总次数、本次账务周期前停机总次数、本次账务周期前欠费平均天数、本次账务周期前平均欠费额度、本次账务周期前最大欠费额、本次账务周期前最长欠费天数、催交次数)、用户的当前费用信息(尚存连续欠费天数、尚存欠费额度、连续不欠费天数、当前账务周期消费金额)、用户的消费信息(前12月平均消费额)。这些信息要定期进行更新,从而确定客户在不同时期的信用度。

客户的信用度动态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的:

信用度级别的初始化及设置、信用度变更、信用度查询,信用度分析。客户信用度设置是根据上述影响因素按照一定算法实现的;信用度变更是指在影响客户信用度的因素更新时客户信用度按上述算法进行动态变化;信用度查询是按照不同的客户或同一客户不同的业务和账号的信用度进行查询;信用度分析是指针对一段时间内信用度的变化进行分析,判定客户的信用等级变化,进行欠费的预测,从而控制移动客户账户的使用时间和最大欠费额。

因此移动客户信用评价系统的需求主要是要建立客户信用度数据库并且设计出客户信用度的计算方法(在系统设计中将详细介绍)。由于一个客户可以使用多个业务(包括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而且每个业务下又有可能有多个付费的账号,因此可以分三层(客户信用度,客户业务信用度,账户信用度)来进行信用度的测算。本系统的需求者主要是移动公司的客户服务部及相关的销售部门人员。服务部的人员要进行所有客户的信用度的计算,查询,分析。如下图1-1客户信用评价系统应用图。

1.2 业务流程分析

业务流程分析:首先移动公司的员工要搜集客户交费信息,建立客户交费档案,然后将交费信息表递交给管理部门,管理部门依据提交的交费信息表,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拟定信用评价因素,然后将信用评价因素表交给客户服务部门,客户服务部门根据信用评价因素表和交费信息表来进行客户信用度的测算,建立客户信用档案,依据客户信用度赋值表进行客户信用度分析,最后形成信用分析结果。

1.3 建立状态机图

1.4 建立类图

1.5 根据类图转换成关系数据库的实现表示

类“客户资料”对应的数据库的结构,如下表:

2 总结

本文初步分析了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整个流程,为客户的信用评价提供了详细的思路和设计架构。

本文针对客户的需求及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为下一步具体实现做出了明确的指导和概况,同时给出了对应的数据库结构模式。

[参考文献]

[1]麻志毅,编著.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第1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8.

信用评价范文2

信用评价为企业开辟新天地

信用评价是指对企业遵纪守法、履行社会承诺及经济偿还意愿和能力的综合评价,重点考察一是企业的履约能力,评价企业是否具备履行相关合同所需技术能力、财力资源和经营管理能力;二是考察企业的履约意愿,主要考察企业以往的优良信用记录和不趣信用记录。

近两年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影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深入组织开展行业调查,积极探讨研究应对措施和政策建议。在调研中发现,解决长期困扰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广大纺织服装企业融资难问题,必须一方面各级金融信贷部门对我国纺织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要有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作为市场竞争比较充分的纺织行业自身也要开展和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才能让守信经营企业得到金融信贷部门放心支持,让失信企业受到惩戒,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纺织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

在当天的新闻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介绍,“我国纺织企业九成以上都是中小企业,他们的融资难主要是因为信用体系缺失造成的,这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而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信用办负责人叶志民主任介绍,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将在协会会员及代管专业协会会员中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工作。企业信用评价将遵循求实客观、企业自愿、公开透明、服务会员、扶优扶强的原则。企业信用评价将作为协会一项促进行业发展、服务会员企业的长期工作来开展,从2010年开始常年受理企业申报,每年分两次向社会评价结果。

建设纺织强国必经“信用”之路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目前我国正在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建立纺织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不仅为企业融资提供有力证据,同时也可提高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从行业来讲也可形成守信践诺的良好风气,产生促进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记者从本次新闻会上据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作为商务部和国资委信用评价工作第三批行业试点单位,在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协会联系办公室的指导下,按《商会协会行业信用建设工作指导意见》、《行业信用评价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的要求,在广泛征求企业和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协会已构建了纺织服装行业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旨在对纺织服装企业的金融、财务、人力资源配置、经营运行状况、企业管理、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社会信誉等诸多因素加以客观分析和评估,为企业提供一份详尽、科学的信用分析评价报告和相对应的企业信用等级,作为企业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参考依据。

据介绍,纺织服装行业企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和技术指标体系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企业信用评价委员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相关标准制定。委员会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有关领导、各专业协会、各纺织服装院校专家以及部分骨干企业资深管理专家、法律专家和信用专家组成;

纺织工业是在对外开放和市场配置资源条件下,国内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纺织工业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产业链长,产业集群效果明显,直接服务于千千万万的消费者,因此纺织服装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行业信用评价工作的开展,关系到企业和各方的利益。纺织企业参加信用等级评价活动能够树立企业信用建设意识,强化企业自身信用管理,树立企业自身的社会信用形象,提升企业商业交易机会,营造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条件,为政府行政监督管理企业提供便利手段。

信用指标将成融资参考依据

信用体系缺失,成为许多企业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积极地在行业中推进诚信宣传教育,强化行业信用制度建设才能更好的促进纺织行业正常有序的发展,而这一点,正是本次纺织服装行业企业信用评价工作开启的初衷之一。

中国纺织协会会长杜钰洲坦言,开展企业信用评价工作,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对外将根据信用建设工作的需要,制定本行业的相关制度;对内将建立行业信用信息搜集渠道和企业信用数据库,把重点企业的信用档案、交易伙伴信用档案纳入其中。

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活动立足服务会员企业、推动行业自律,旨在提升会员企业信用管理水平的抗风险能力,倡导诚信经营的良好风气,引导信贷、投资、客户、供应商使用企业信用产品,降低政府部门行政成本,促进行业持续、和谐、健康发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基本条件、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财务状况、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发展潜力和企业产品或服务等方面的数据指标。信用等级共分“三等五级”,等级标准分为A、B、C三等,下设AAA、AA、A、B、C五级。

协会将根据纺织行业实际情况,建立行业内部信用信息收集渠道,依法收集和记录会员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有关信用信息,包括会员企业自身的信用信息和交易伙伴的信用信息,通过建设行业信用数据库和重点企业的信用档案等手段和方式,开展对会员企业的服务。行业信用数据库的建设和运行在会员企业间以自愿和互换的原则进行。凡是向行业信用数据库提供信用信息的会员企业可免费查询数据库中相关企业的信用信息。同时,行业信用数据库可以向社会有偿开放。

信用评价范文3

关键词 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

一、基本概念

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以交易个体履约能力为出发点,根据全球国际贸易信用基本特征提炼对各个国家和地区具有普适意义的指标体系,进而利用数理统计相关模型方法对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或组织进行信用评价。各国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以标准模型为基准,从而实现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在世界范围内的对接。

二、建立标准模型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各国经贸往来的迅猛发展,国际贸易活动中交易个体的信用问题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为跨区域交易的顺利进行制造了障碍。然而现阶段各国信用评级机构受地域、文化、政治、经济、信用评级行业发展水平的制约,其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不尽相同,甚至差别较大,导致参与国际贸易企业或组织在一国的信用等级评定无法在其他所有国家得到普遍认可,建立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势在必行。

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国际贸易信用评级互认的基础是其各自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的对接。而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的对接在形式上表现为同一企业在不同评级模型下的信用评定等级相同;在实质上反映出各评级模型考查企业信用侧重点相似,指标体系及其权重设置相互匹配。不同模型间指标体系的匹配分析是一项庞杂的工作,需要将各模型定性、定量一级指标下二、三级指标分解并按照相互可对应的方式以指标所代表的考查方面和内容进行重组和比照,权重相加列等,只有实现了指标体系及其指标权重的完全对等才实现了模型的对接,即一国或地区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对参与国际贸易企业或组织的信用等级评定适用于与其模型实现对接的其他国家。在实务操作中,这一方法的困境在于:第一,不同国家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很难达到完全匹配,即使细微的差别也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大相径庭;第二,即使可以实现模型间的完全匹配,但若要实现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匹配分析,包括国家贸易行政部门的配合和匹配成功后的业务推广,其工作无论在量上还是复杂性上都不可能由一个国家单独完成。从以上两个层面上说,建立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由国际性第三方权威组织推广并应用,各国只要实现了本国的模型与标准模型的对接即间接实现了与其他与标准模型匹配的国家和地区的对接(如下图所示),对规范国际贸易信用评级甚至国际贸易秩序都大有裨益。

三、标准模型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般意义上企业信用评级模型指标体系侧重考查企业的债务偿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而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则侧重于考查企业的履约能力,因而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在在指标选取、权重设置上与传统信用评级模型有所差异。另一方面,外贸类企业是企业集群的一部分,因而其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也应从一般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演绎而得。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延续一般信用评级模型指标体系中定量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分析思路,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及统计软件对初步选定的指标进行删除或添加,在保持科学性的同时满足符合世界范围内国际贸易企业的普遍需求。

(一)标准模型指标选取的原则

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的建设需要在正确原则的指导下,结合世界各国国际贸易企业的共有特点,才能保持公正性。模型建立的原则除一般信用评级模型设置的所要求的科学性、全面性、实用性、可比性的原则外,还应根据国际贸易跨国交易的特点坚持如下原则。

(1)普适性原则。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应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性,即将标准模型单纯作为国际贸易信用评级模型运用到任何一个参与国际贸易经济活动的国家和地区其对外贸类企业信用水平的评价与该国原有想国际贸易信用评级契合度较高,结论基本一致。

(2)兼顾性原则。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指标选取需要综合各大洲国际贸易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相同或相近指标,最大程度的摒除区域人文背景、政治背景因素对指标选取的影响。

(3)合法性原则。标准国际贸易指标选取必须与国际通行法规、行规或惯例相一致,与各国商务法律体系、规章制度、道德标准不相抵触,保证在世界范围内的通用性、客观性和中立性。

(4)稳定性原则。指标一经入选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则应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保持指标及其权重的稳定性。作为国际贸易信用交互的基准模型,保持指标体系的稳定性是保证其权威性基本条件之一。

(二)标准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

国际贸易企业和组织信用评级主要应从长期的角度来判断该企业的履约能力和履约质量,并重视风险的揭示,因此除了传统信用评级考虑企业的基本素质、经营状况、管理水平、财务状况等因素外,还要考虑企业在不利条件下的履约能力。

首先,考虑宏观环境下世界经济变化或所在行业国际贸易痴线波动及所在国家信用水平发生变化时,企业对这种变化的可能反应,以及它们对企业竞争地位的影响;

第二,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对外贸类企业的经营水平、主营产品或劳务、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客观考查,讨论企业发展战略的合理性和贯彻管理决策的有效性;

第三,从企业财务状况出发,利用不同财务指标的组合衡量外贸类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

由以上分析可见,前两点隶属定性指标范畴,财务指标属于定量范畴。国际贸易企业信用评价侧重商业信用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的分析,注重宏观环境和企业自身制度建设和规范化发展对这种变化产生的影响,其指标体系构建

1.定性指标的选择

标准国际贸易信用评价模型指标体系主要从宏观环境、企业基础信用、经营管理水平和履约情况四方面进行分析。

(1)宏观环境。宏观环境是国际贸易企业所处国家和周边区域的政治、经济、资信、文化、行业等的综合体,在某些条件下会对国际贸易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宏观环境一级指标下设置区域外贸环境、国家信用等级和行业发展趋势三个二级指标。

(2)企业基础信用。与一般企业相同,企业基础信用评价也是衡量国际贸易企业信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下设经营历史、资本构成及质量、股东情况是衡量企业基础信用的三个二级指标。

(3)经营管理水平。经营管理水平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外贸类企业持久动力和信用能力的一级指标,可分为经营和管理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设置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产品市场占有率、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能力二级指标。

(4)履约状况。企业履约情况不仅反映了企业的信用实力,也反映了企业的信用意愿和道德水平。其二级子指标包括商业记录、银行记录、海关记录和纳税记录。

2.定量指标的选择

定量指标主要是根据财务数据选择评级需要的重要指标,由于国际会计准则的逐步接轨、世界范围内会计信息的相互交流,各国对会计指标所代表的企业财务信息的认同逐渐趋同。国际信用评级业各信用评级模型所包含财务指标主要有:经营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现金流动负债比、净利润现金含量、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经过对北京国富泰企业征信有限公司8个行业各50个外贸类企业进行分析,定量指标涵盖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设置二级指标分别为:经营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净利润现金含量;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

(三)标准模型指标权重的确定

邀请理论专家、专业信用评级人员及部分国际贸易企业对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进行比较,综合各方意见得到判断矩阵进而用AHP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指标体系各指标进行比较采用1-9标度方法。

在确定了判断矩阵后,AHP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步骤为:

(1)设U表示评价指标集, , 表示 对 的相对重要数值,则判断矩阵为U( )nn。

信用评价范文4

关键词: 保险人;经纪人;公估人;信用评价

一当前保险中介的现状分析

保险中介作为金融中介服务行业,已从过去单一的保险业务扩展到保险经纪业务保险公估业务,在保险市场中起着保险公司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之间的桥梁作用当前,保险中介已在保险产品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为保险产品信息的沟通保险产品的供求双方撮合成交均发挥着积极的中介作用,成为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中间环节随着我国保险产品创新的加快,保险中介服务的内容与范围也迅速更新,以不断满足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中介服务的多方面需求,保险中介的服务质量与信用评价工作随之也越来越重要

伴随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的发展,保险中介规模尽管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保险市场中的地位正在逐步提高,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保险中介服务投诉率存在着上升趋势,在内部管理上保险中介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例如,有的保险人在推销过程中片面追求个人的业绩,仅凭嘴皮功夫拉保险,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进行误导在办理保险业务中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对一些重要的责任条款一笔带过或者模糊解释;有的保险经纪人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骗取保险监督管理机构颁发的经营保险经纪业务许可证;还有极个别保险经纪人在未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在保险合同上代当事人签字;有的保险公估人在提出保险公估报告时,缺乏一个公开公正公平和合理的理念,偏袒了某一方当事人等,这些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均带来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对保险中介自身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然而,在以前的保险业务中,消费者比较重视对保险公司(即保险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也就是在如何选择一个信用水平较高的保险公司上多多比较,而往往忽视了对保险中介的信用评级工作应该看到,今天即使选择到了一家优质的保险公司,但当起着桥梁作用的保险中介信用较差时,同样会损害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利益

因此,开展保险中介信用评级工作,是推进整个保险诚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它不仅有利于提高保险中介的信用水平,也有利于促进我国保险市场全面健康深入发展

二构建保险中介信用评价考核体系

1.保险中介的业务质量这是反映保险中介信用程度最重要的方面,业务质量内容考核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保险中介能否认真执行我国《保险法》中对保险中介的监管

(2)在办理保险中介业务动中,保险中介是否存在着违规行为等

保险中介若多次违反上述监管规定,表明业务质量不高,信用等级较低因此,业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保险中介的信用等级

2.保险中介的履约能力这是衡量保险中介经营诚信程度内在主观的重要内容一个诚信程度评价较高的保险中介,其履约能力必然也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保险人保险经纪人重合同守信用,严格按照保险合同中的条款办事,不散布虚假的保险信息

(2)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在签约前没有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签约后也不进行违背诚信义务的活动,保险费率适中且不变

(3)保险公估人能按照保险人或被保险人的委托,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保险标的进行公正的评估,提出一个完整的公平的保险公估报告,不无故损害任何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实事求是地确定责任归属,在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合理定损

3.保险中介的业务规模业务规模是保险中介的外在客观方面的反映,考核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一段时期内参与投保的数量投保人的数量越多,表明该保险中介比较受到欢迎

(2)业务范围与内容保险中介的业务范围越广与业务内容越多,表明该保险中介所经菅的保险产品越丰富

(3)保险中介从业人员数量从业人员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险中介的业务规模当然,这里要注意避免人浮于事的现象发生

(4)合法收支情况显然,保险中介的合法收支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险中介的业务规模大小

一般来看,具备一定业务规模的保险中介,其可信程度相对业务规模较小的要高一些当然,也并非业务规模大的保险中介其可信程度就一定高

4.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是保险中介信用的基础,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中介的信用才会有保证可以说,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较好的保险中介,其从业人员能够比较主动上门与客户沟通,在服务上尽量做到细致与贴心,因而其信用程度必然也较高

这里考核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1)在从业人员中是否存在着欺骗唆使误导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不正当行为

(2)从业人员中是否真正基于投保人或被保人的利益,提供优质保险中介服务合法收取佣金等

三保险中介信用评价模式分析

1.二层综合评价模式这种模式是以上面建立的保险中介信用评价考核体系为基础,采用二层综合评价,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首先,对保险中介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下层包括的四个方面分别加以评价

例如,在第一个方面“保险中介的业务质量”中又包括了两个考核内容在这两个考核内容评价得分的基础上,采用对“指标”加权的方法得到对第一个方面的综合评价类似可以得到对其它三个方面的综合评价

其次,在每个方面综合评价得分的基础上,再采用对“方面”加权的方法得到上层保险中介信用总体评价的分值

最后,由保险中介信用总体评价的分值,依据一定的标准分值范围得到相应的信用等级

这里,考核内容中属于定性分析类型的评价得分麻烦些,因为量化比较困难,投入的时间人力等要多些,故考核成本一般稍高一些

2.多方参与型信用评价模式这种模式也是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采用保险监管部门评价保险公司评价保险中介自评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代表评价和同业互评5种方式进行,评价结果划分为信用等级最高较高一般较差最差这五级信用档次;然后,设定这五级信用档次相应的分值;最后,对参与评价的5方分值以加权平均方法进行综合评定,再返回到相应的信用档次上

信用评价范文5

保险中介作为金融中介服务行业,已从过去单一的保险业务扩展到保险经纪业务保险公估业务,在保险市场中起着保险公司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之间的桥梁作用当前,保险中介已在保险产品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为保险产品信息的沟通保险产品的供求双方撮合成交均发挥着积极的中介作用,成为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中间环节随着我国保险产品创新的加快,保险中介服务的内容与范围也迅速更新,以不断满足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中介服务的多方面需求,保险中介的服务质量与信用评价工作随之也越来越重要

伴随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的发展,保险中介规模尽管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保险市场中的地位正在逐步提高,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保险中介服务投诉率存在着上升趋势,在内部管理上保险中介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例如,有的保险人在推销过程中片面追求个人的业绩,仅凭嘴皮功夫拉保险,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进行误导在办理保险业务中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对一些重要的责任条款一笔带过或者模糊解释;有的保险经纪人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骗取保险监督管理机构颁发的经营保险经纪业务许可证;还有极个别保险经纪人在未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在保险合同上代当事人签字;有的保险公估人在提出保险公估报告时,缺乏一个公开公正公平和合理的理念,偏袒了某一方当事人等,这些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均带来了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对保险中介自身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然而,在以前的保险业务中,消费者比较重视对保险公司(即保险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也就是在如何选择一个信用水平较高的保险公司上多多比较,而往往忽视了对保险中介的信用评级工作应该看到,今天即使选择到了一家优质的保险公司,但当起着桥梁作用的保险中介信用较差时,同样会损害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利益

因此,开展保险中介信用评级工作,是推进整个保险诚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它不仅有利于提高保险中介的信用水平,也有利于促进我国保险市场全面健康深入发展

二构建保险中介信用评价考核体系

1.保险中介的业务质量这是反映保险中介信用程度最重要的方面,业务质量内容考核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保险中介能否认真执行我国《保险法》中对保险中介的监管

(2)在办理保险中介业务动中,保险中介是否存在着违规行为等

保险中介若多次违反上述监管规定,表明业务质量不高,信用等级较低因此,业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保险中介的信用等级

2.保险中介的履约能力这是衡量保险中介经营诚信程度内在主观的重要内容一个诚信程度评价较高的保险中介,其履约能力必然也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保险人保险经纪人重合同守信用,严格按照保险合同中的条款办事,不散布虚假的保险信息

(2)保险人保险经纪人在签约前没有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签约后也不进行违背诚信义务的活动,保险费率适中且不变

(3)保险公估人能按照保险人或被保险人的委托,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保险标的进行公正的评估,提出一个完整的公平的保险公估报告,不无故损害任何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实事求是地确定责任归属,在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合理定损

3.保险中介的业务规模业务规模是保险中介的外在客观方面的反映,考核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一段时期内参与投保的数量投保人的数量越多,表明该保险中介比较受到欢迎

(2)业务范围与内容保险中介的业务范围越广与业务内容越多,表明该保险中介所经菅的保险产品越丰富

(3)保险中介从业人员数量从业人员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险中介的业务规模当然,这里要注意避免人浮于事的现象发生

(4)合法收支情况显然,保险中介的合法收支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保险中介的业务规模大小

一般来看,具备一定业务规模的保险中介,其可信程度相对业务规模较小的要高一些当然,也并非业务规模大的保险中介其可信程度就一定高

4.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是保险中介信用的基础,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中介的信用才会有保证可以说,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较好的保险中介,其从业人员能够比较主动上门与客户沟通,在服务上尽量做到细致与贴心,因而其信用程度必然也较高

这里考核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1)在从业人员中是否存在着欺骗唆使误导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不正当行为

(2)从业人员中是否真正基于投保人或被保人的利益,提供优质保险中介服务合法收取佣金等

三保险中介信用评价模式分析

1.二层综合评价模式这种模式是以上面建立的保险中介信用评价考核体系为基础,采用二层综合评价,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首先,对保险中介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下层包括的四个方面分别加以评价

例如,在第一个方面“保险中介的业务质量”中又包括了两个考核内容在这两个考核内容评价得分的基础上,采用对“指标”加权的方法得到对第一个方面的综合评价类似可以得到对其它三个方面的综合评价

其次,在每个方面综合评价得分的基础上,再采用对“方面”加权的方法得到上层保险中介信用总体评价的分值

最后,由保险中介信用总体评价的分值,依据一定的标准分值范围得到相应的信用等级

这里,考核内容中属于定性分析类型的评价得分麻烦些,因为量化比较困难,投入的时间人力等要多些,故考核成本一般稍高一些

2.多方参与型信用评价模式这种模式也是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采用保险监管部门评价保险公司评价保险中介自评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代表评价和同业互评5种方式进行,评价结果划分为信用等级最高较高一般较差最差这五级信用档次;然后,设定这五级信用档次相应的分值;最后,对参与评价的5方分值以加权平均方法进行综合评定,再返回到相应的信用档次上

在上述多方参与型信用评价模式中,保险监管部门应该根据较长一段时期内监管工作记录对保险中介进行客观评价,重点是评价保险中介的业务质量;保险公司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代表评价和同业互评可以采用问卷打分的方式进行评价,以评价保险中介的履约能力方面为重点;保险中介自评部分则以自身的财务业务数据为基础,着重对保险中介中从业人员的职业道

德与业务素质进行自我评价 当前,二层综合评价与多方参与型评价两种模式,均可以通过构建保险中介信用评级系统软件,在网络上实施,评级结果将由系统自动生成,这样大大提高了保险中介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

四提高保险中介信用水平的几项监管措施

首先,要对保险中介市场的准入进行严格监管,完善准入制度,从源头上堵住保险中介服务的投诉这里主要是指保险中介的设立以及保险人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均要接受其资格审查例如,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要求保险经纪人必须通过保险经纪人资格考试,并取得保险监督管理机构颁发的经营保险经纪业务许可证;保险公估人更有严格的资格限制,除了必须通过专门的资格考试,取得资格证书以外,还必须缴存一定数额的职业责任保险/:请记住我站域名/等

信用评价范文6

基于大数据实现公共信用评价,具有更广泛的用户覆盖率,能使信用评价更加全面和客观,评价产品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对个人而言,将不只单纯地用于金融经济活动中,而将成为“人品指标”普遍运用于升学、招聘、升职、社保等领域;对于企业而言,除了提供最基础的征信报告以供其向银行贷款,还将全方位对其在环保、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行为做出信用评级,使消费者能直观地了解一个企业最让人关心的问题;对于政府而言,不仅是对政府的行政透明化的监督,更是让政府通过新标准的数据监测和规律挖掘,对整个社会信用状况有了预警防范的能力,降低信用危机(比如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

国内外信用评价体系现状与存在问题

信用评价体系主要包含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程序、信用等级等内容,广义上还包括信用评价应用。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我国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

国外信用评价体系情况

国际上早期评价方法包括财务分析法与要素分析法,现代主要采用模型分析法。无论是采用财务分析法、要素分析法,还是模型分析法,对被评价对象的信用数据收集都包括两方面:被评对象提供和信用评价机构独立收集。

国际上一些知名的信用评价机构采用的评价程序不完全相同,但评价的周期都较长,比如穆迪在收集了足够的评价信息后,组建评级委员会,从评价委员会的首次讨论开始到评价结果,大约需要60-90天时间。

国际上对企业信用等级一般采用等级符号来区分,三大信用评估机构所采用的符号不完全相同,但划分标准和等级数量相差不大,标准普尔和惠誉是20个等级,最高级都是AAA,最低级是D,穆迪是19个等级,最高级是Aaa,最低级是C。FICO模型对个人信用等级用信用分表示,取值范围为300-850分,680分以上通常会被认为是信用极好。

过去几年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出现了一些新兴企业利用大数据来重新定义信用评估方式。比如美国的Neo Finance公司利用申请人的工作历史和其在LinkedIn(一家面向商业客户的社交网络)上的人际关系来决定是否向他提供贷款。另一家名为Zest Fiance的公司是前谷歌首席信息官创办的,它利用顾客各方面的信用数据来做评价,包含成千上万的参数,比如借款方搬家的次数、他们在网页上使用大写字母的能力等,这些参数可能与借款方的信用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通过大数据手段可以发现一定的关联关系,因此也会对借款方的信用状况产生影响。

国内信用评价体系探索

我国的信用评价体系发展较晚,采用了第三方评级机构和公共征信体系并行发展的模式。从1987年我国第一家信用评级机构吉林省资信评估公司成立,到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认可了中诚信等9家评级公司具有企业债券评级的资格,此后我国的信用评价开始步入快速发展阶段。近些年来,在国内占据领先地位的评级机构主要有中诚信、联合资信、大公国际、新世纪、东方金诚国际和中债资信等。而2006年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成立,则标志着我国公共征信体系正式开始构建。

国内信用评级业在自主发展的同时,也与国际信用评价机构积极开展合作,比如惠誉持有联合资信49%的股权、穆迪与大公国际曾签署为期3年的技术合作协议等。国内信用评价机构充分借鉴了国外在评价方法、评价指标、评价程序、信用等级等方面的经验,同时也在评价指标、评价模型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我国在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信用评级管理指导意见》,将企业评级要素分为企业素质、经营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履约情况和发展前景六个方面;中国信用行业标准技术委员会2009年编制的《企业信用评价标准》将企业信用评价过程分为外部环境、经营状况、管理状况、财务指标、公共信用记录和招投标信用记录五大部分。个人信用评价方面,目前国内主要使用的评价模型有:上海资信评估模型、深圳鹏远公司建立的“鹏元”模型和蚂蚁金服的芝麻信用评分模型。其中芝麻信用评分模型与美国的FICO模型类似,通过身份特质、履约能力、信用历史、人脉关系、行为偏好五个维度对个体信用进行分析。芝麻信用在评分的基础上扩展了信用贷、信用住、信用租车、出国免签等多种应用。

我国有些地方政府也对信用评价体系进行了积极探索,比如荣成市制定了可量化的细化加减分项信用指标,针对自然人的信用评价指标分为商务领域、社会管理领域、司法领域、重点人群和加分信息5大类,针对法人的信用指标分为商务领域、社会管理领域、政务领域、司法领域和加分信息5大类。这些评价指标基本涵盖了信贷、合同信用、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缴费、司法诉讼、法律执行、社会公益、表彰奖励等各个方面。

其他城市大多采取了与第三方征信服务机构合作的方式开展信用评价工作。比如杭州市与芝麻信用合作,市民可通过芝麻信用查寻自己的公共信用记录;宿迁市与大公国际合作,成立了大公宿迁信用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沈阳市与辽宁中小企业信用服务有限公司合作,由其出具信用报告并评定信用级别等。

当前信用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信用评价体系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评价结果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评级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干预,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国际三大评级机构频繁下调欧洲国家的信用评级,导致欧债危机加剧,间接帮助美国度过危机。对社会主体的评价结果容易受到评价委员会人员构成的影响,评价委员会的业务能力、经验、主观好恶、品德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二是评价指标不全面。传统信用评价指标比较注重金融消费领域的指标,许多信用评价机构并未将公共管理领域和互联网数据纳入信用评价体系,即便纳入也只是少量指标,比如德国将地铁逃票作为个人征信的指标。三是运用范围较窄。传统信用评价主要运用于金融领域,比如银行贷款、发行证券、商业合作等,也有些信用评价产品会被用在招聘求职等方面。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芝麻信用也是主要运用于提供小额贷款、免押金等领域,芝麻信用的出国免签是一大亮点。但是由于信用数据来源和评价机制的局限性,传统信用评价产品还无法广泛运用到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

基于大数据的公共信用评价体系设想

基于大数据的公共信用评价体系,就是要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评价”的信用评价体系,将尽可能多的与信用有关的数据纳入评价指标,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干预,将评价结果运用到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经济活动、公益慈善等各个领域。结合传统评价体系发展方向和大数据行业发展现状,采用基于大数据的信用评价模型实现信用评价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评价方法

大数据信用评价模型里既包含因果关系的参数,也包含关联关系的参数。因果关系的参数可采用矩阵模型等进行处理,但是不再对被评对象的任何行为作出假设,而是通过海量社会主体的历史数据(包括基本信用要素和违约等失信行为等)进行统计分析,对信用要素与违约等失信行为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回归函数,将这些函数关系作为预设条件输入大数据模型。关联关系的参数通过大数据手段进行挖掘分析,引入最优化算法等技术,找出这些参数与违约行为的关联关系。最后结合因果关系和关联关系的计算结果,得出最终信用评价结果。

评价指标

为实现多维度评价,基于大数据的公共信用评价指标需要随着社会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补充,就目前的发展阶段而言,应包含但不限于如下数据:

金融数据:包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品牌价值、信贷历史、已发债券情况、资金周转时间等;

交易数据:已签合同金额、合同履行情况、交易额、顾客反馈情况、售后服务满意度等;

政府数据: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调解、表彰奖励、慈善捐赠、社保缴纳等;

司法数据:司法审判记录、司法执行信息等;

公共事业数据:公共事业缴费及违约信息、公共交通逃票、强占或浪费公共资源等;

互联网数据:社交网络产生的数据、打车软件产生的数据、电商交易和评价数据、微博和网络评论、网络日志、新闻报道等。

这些数据都应该是各行各业在履职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数据,既包括经济活动领域的数据,也包括公共管理、社会活动等过程产生的数据,因此评价结果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可运用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各领域。

评价程序和原则

基于大数据的公共信用评价是个不断采集数据、进行计算、 修订评价结果的螺旋形发展过程,使得评价结果的时效性更强。通过对海量社会主体违约的分析,可以找出违约发展轨迹,从一些细微的事件中找出风险因素,增强评价结果的预测性。

基于大数据进行信用评价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是去除数据垃圾。大量的原始数据价值较低,甚至有很多垃圾数据,做好数据的清洗比对,去除垃圾数据和冗余数据,提高数据质量,使数据变现才能进行利用。

二是建立数据“沙箱”。建立基于大数据的信用评价模型和统一的信用数据处理平台,有数据采集方直接将采集的数据提交到平台,使用模型处理后输出结果,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提高安全性。

三是处理好因果性和关联性的关系。有些数据与社会主体的信用有因果关系,比如信贷历史、财务状况等。有些数据与社会主体的信用有关联关系,应加以区分对待。另外,从有些数据的关联性上入手,可以避免一些“误伤”现象,比如前几年在青岛市福州北路上有个红绿灯,在夏天的时候经常会被树叶挡住,有些平时很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在此误闯红灯,可以通过大量的交通违章数据发现这个现象,筛选出误闯的人群,降低对他们信用评价的影响。

四是做好评价后的跟踪。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快速处理大量数据,实现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局势快速分析和响应,及时完善评价模型和调整评价结果,提高信用评价的时效性。

信用等级

对企业和个人都采用信用分的方式表示等级,考虑到芝麻信用分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使社会主体对信用分和信用状况的对应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使公众有一致的用户体验,基于大数据的公共信用评价分取值范围与芝麻信用分的取值范围保持一致,为350-950分。为实现与国际信用评价机构的横向对比,可建立信用评价分与国际信用评价机构等级的对应关系,比如900-950分对应AAA级,860-899分对应AA+级等。

目前,全国性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形成,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共信用评价体系还需要理顺相应的体制机制,因此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先试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