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周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上海周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上海周记

上海周记范文1

后来老师让她坐我后面的空位,我心里有点不舒服。尽管对她并没有什么恶意,可也算不上有好感。其他同学也不与她搭话。

一次体育课,老师让我们扔铅球,开始做准备活动时,我发现她裤子的屁股后面有一丝隐隐的血迹,慢慢地,渗得越来越大。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对女孩来说,多么丢人啊,我感觉自己的脸都发烫了。再下意识地朝四周一看,很多人都已经看到了,包括男生。有些在窃笑,有些叽叽喳喳议论。我本想告诉她,可大家都不提醒,我也鼓不起勇气。她没察觉,带着团鲜红的血渍兴致勃勃地做着扔铅球的准备,后来又满脸笑容地扔完铅球。她健壮,力气大,扔得自然比别人远,最后她的铅球成绩是全班最好的。可是她屁股后的那团血渍,最终也没有人善意地提醒。

第二天她进教室时,脸上有一丝不安和尴尬,应该已经知道昨天的丢人事件了。许多同学还拿她昨天的糗事做笑柄,她大概听到了别人的议论和嘲笑,没有愤怒,只是脸红了。

马上期末考试了,教室里大家经常互相问问题。她的学习成绩不好,因为大家对她都不友好,所以有了难题也不敢去问别人。有一次我给别人讲题,回头时发现她也支着耳朵在听,发现我扭头,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胡乱翻着课本。

领期末考试成绩单那天,老师挨个儿叫名字,被叫到的同学一个个上台领自己的成绩单。教室里热热闹闹的,因为总体上班级成绩还不错,大家相互交换成绩单看。最后一个念到的是她,她面色凝重,从老师手中接过单子看也没看就匆忙塞进书包。有个爱捉弄她的男生趁她上厕所,把她的成绩单从书包里偷出来拿给大家看,五门课她竟四门不及格!总分全班倒数第一。正当大家议论时,她进来了,知道别人在看她的成绩单后,她一把夺过,飞也似地跑出了教室。

再次见面已是暑假后了。

经历了漫长的暑假,班上的男生越来越帅,女生越来越会会打扮。这个买了一条新裙子,那个义添了一副耳坠,可她依旧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桃红色七分裤,一点变化也没有,皮肤却越来越黑了。

她一个朋友也没有,整天都是一个人来,一个人去。谁知,这么不惹事的人,事也会找她麻烦。

班上一向高傲的阿倩听信谣言:周丽在其他同学面前说阿倩很做作,装可爱。阿倩也没有问周丽是不是有这回事,在她不在的晚自习时间里,愤怒地把她的课桌抽屉搅了个底朝天。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一幕,但谁也没有阻止。第二天对事情还蒙在鼓里的周丽来了,依旧带着淳朴的笑。当她看到自己的抽屉惨不忍睹的一幕,呆住了,她也没有问为什么,默默地收拾着。突然,她就趴在课本上抱着头痛哭起来。

此后,她再也没有来上过学。大家照样嘻嘻哈哈,没有了她,好像真的没什么不一样。

现在我的后座坐了另外的人,我没有告诉他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但我们在有她的一年零六个月里集体对她的伤害,却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抹不去的痕迹。

上海周记范文2

大家好!

这次我演讲的题目是:请别再伤害我们的朋友了。

大家都知道,动物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朋友,有的动物温顺可爱,非常适合当宠物,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有的动物凶猛异常,但它们却可以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有的动物长得奇形怪状,可供人观赏;还有的的动物,是能干的捕虫能手,能对农作物有害的虫类等消灭个掉……。瞧!动物为我们人类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但我们人类是怎么回报它们的呢?不是把动物们抓去吃掉,便是举枪打杀这些丝毫没有防御的动物,最令人气愤的是,还有一些偷猎者为了得到动物们的角、长牙、皮毛等有经济价值的部位,活生生地将动物们打死,把这些部位取下来,做成装饰品卖钱。无数的动物们惨遭他们的毒手,就这样不明不白地从世间死去了。我们喜爱的大象便是这样一个例子,曾经有许多的偷猎者捕杀大象,但就为了它身上的那一对极供观赏价值的象牙,结果悲剧发生了。大象以惊人的速度在减少,据专家统计,非洲的大象已有百分之三十的大象开始不长长牙了,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免遭人类的毒手。这个发现难道就不令人沉思吗?想想看,在将来,大象都不长又长又弯的象牙了,大象还能像现在那样令人喜爱吗?

上海周记范文3

亮点一:

2011“雅戈尔”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教育创新论坛,论坛主题: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与产业发展。

亮点二:

“雅莹浙江民营企业与东华时尚周”零距离作品交融;

亮点三:

国际著名服装院校学生优秀作品联展及雅莹浙江民营企业的服装作品秀;

亮点四:

创意飞扬・时尚东华2011首届“卡拉扬・东华杯”箱包设计大赛;

亮点五:

课程创新・学子受益“元梦园・东华杯”中意国际合作课程成果展;

亮点六:

十年历程・硕果累累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教学科研成果10年回顾展:在“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承办东华时尚周”已有十载,回顾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在这十年中取得的育人、科研成果、创新办学,极为振奋心田。东华大学的科研成果,从时尚服装、活动制服成功为上海世博会设计志愿者服装、航天服装,从设计、制造到市场策略、销售,到服装艺术设计到概念艺术设计领域的延展,深层次在加深,东华大学的科研实力在不断的凝练与提升。东华大学的教学改革,十年稳步走来,不断前行。服装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模式创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路与合作创新,为教学内容的深化、教学手段的丰富、提供了高水平的探索平台,各专业学生良好的就业状况是对我们教学成功的最好肯定;

亮点七:

永恒经典・精彩纷呈

1:“雅莹・东华杯”东华大学服装学院中日合作班2011届毕业生作品静态、动态展;

2:2011第五届东华大学一施华洛世奇创意设计大赛五年回顾;

3:2011第七届“YKK・东华杯”研究生服装设计作品大赛;

4:2011“巧帛・东华杯”服装设计毕业生作品大赛;

上海周记范文4

关键词[:]上海地区 体验 移民 南华韩人青年联盟 文学 随笔和小说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

1840年以后,中国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开放广州、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港口为五个通商口岸,外国商品通过上海等城市大量涌入华东地区。与此同时,西方列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开始派遣许多传教士来华建立教会学校,19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有了大学,这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和其他地区相比,上海的近代都市文明开化程度更加明显。上海具有先天性的交通地理位置条件,上海的发展很大一部分靠的是“襟江带海”的优势。同时,上海开埠以后,西方商人利用租界的特权,开办洋行、银行,给这里民族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经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远东著名的金融中心和商贸中心。经济的发展必定带动人们思想的改变,对外开放的结果使得这里的最新思潮十分活跃,很多海外文人志士被这里的自由思潮和活跃气氛所吸引,纷纷来到上海。

二、移民上海的金光洲

金光洲在《上海时节回想记》中详细介绍了自己在上海时期的生活状态,20世纪20年代末于当时朝鲜的第一高普学校退学,来到了在吉林市经营医院的哥哥金东洲家。没想到相隔十几年没见的哥哥竟然无视想学习英文的金光洲的意愿,提议让他进修医学,于是便拜托在上海的熟人给他安排到上海同济大学的医学部,金光洲便从大连经过北京来到了上海。

来到上海以后,金光洲无心学习医学,一心想学文学。不久以后哥哥就听说了金光洲的事情,专程来上海找到金光洲。在打探到哥哥不让自己学习文学的意思后,金光洲就完全抛弃了自己的医学专业。自此以后,他便失去了哥哥在他生活和学习费用上的资助,开始了流浪者的生活。

三、文学上崛起的金光洲

后来金光洲在这里遇到了自己一生的知己,也是他文学上的挚友李明洙。当时在广东中山大学英文系毕业的李明洙的出现燃起了金光洲文学创作的火焰。1930年东亚日报新春文艺当选的短篇小说《双电车督查》是金光洲进行文学活动创作的持续动力。

两个文学青年一拍即合,决定创办文学杂志《习作》,两人在当时金奉为校长的上海唯一的一家韩人子女教育机关,即仁成学校的誊写版上不断发表短篇文集。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凭着对文学的热情而发刊的《习作》杂志,对金光洲走向文学道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这以后,在以金光洲和金明洙为核心,在上海居住的文学青年聚集在一起创立了名为《波西米亚》的杂志,并设立了波西米亚剧社,进行了多次公演。波西米亚成为了当时厌倦日制统治而迁居上海的文艺青年的集合地,在上海的文学志士们每隔一两个月或三四个月就会发表3-40本限量版的文集。

在上海燃起文学火焰的金光洲于1933年开始在韩国文坛上发表作品。从1933年到1938年金光洲发表了许多诗歌、小说、随笔和许多介绍中国文坛的文章。这一时期发表的诗歌和随笔都带有浓重的自身生活体验感受和自己情绪的流露,所表现出来的是身在异国他乡自身所带有的独特的思绪。在和赌博泛滥的现代都市上海,通过描写最底层人民的穷苦模样来展现异国他乡的氛围,这是他作品的主旨。

四、金光洲上海时期的文学体验作品

这一时期金光洲发表的九篇随笔中,比较详细地反映自身上海体验的有《这一时节上海的春》和《离开上海》。在哥哥断掉经济资助以后,自己被逐出出租屋,在公园的长凳上探索文学而写出了《这一时节上海的春》,这一作品是展现他自身生活轨迹的很好的材料。《离开上海》这一作品是用非常感伤的文字描写了在日军的迫害下,为了离开上海而乘船的形形的人们的模样,篇中还包括对上海的回想和船中人们的言行举止的描述,这一随笔被看做是用非常生动的文字来表达其自身的生存体验的作品。

金光洲在上海停留的这一时期总共留下了现知的八篇小说,其中上海体验小说有《铺道的忧郁》、《南京路的苍空》、《北平来的老头》、《野鸡》等。

《野鸡》是用书信的形式描述整个故事的内容,在上海夜晚的街上诱惑男人出卖身体的朝鲜女人,小时候的闺蜜明淑趁结婚旅行的时候来上海找自己,整篇小说内容是通过这位朝鲜女人给明淑的一封信的形式描述而成的。小时候自己和地主家的女儿明淑非常要好,后来由于生活贫困来到满洲,又漂泊到上海,最后变成了站街的,整篇小说通过书信的形式淡然地描写了这位朝鲜女人的悲惨生活。《北京来的老头》描述的是从北平来的朝鲜年轻人的坎坷的生活。主人公因为像老人一样行动而得名老头,在家乡做长工的他好不容易生了一个女儿,但是和邻居家的儿子对上眼后在半夜逃走了,自己因为家乡发洪水而终止了自家的农活来到满洲做农工,后来受到汉人的逼迫来到北平,因为从事与有关的事情而入狱,出狱后来到上海开了一家牛肉商行,后来迷恋上了一个女人,自己凑钱说要娶媳妇。当他看见自己喜爱的女人和别人结婚时,便提着菜刀冲入了女人的新房,第二天便被巡捕带走了。《南京路的苍空》描写的是在上海居住的富人家的儿子明洙大学毕业后和走私的父母闹矛盾而离家出走的故事。这一作品以第三人称的视角,通过对沉浸在舞会、赌博和中的父母和妹妹感到失望而离家出走的明洙的描写,可以看到作者对上海这个大都市带有批判性认识的一面。从这一点来看,这一作品和前面写的几篇随笔中热情介绍上海的现代风貌和变化的这一点来比较,便有了更进一步对上海的认识,至少能对上海华丽的层面进行批判性的看待。《铺道的忧郁》通过对自己妻子面临出产却因无钱去医院而手足无措的主人公的描写,反映了在上海居住的朝鲜知识青年的悲惨生活。

参考文献

[1] 崔秉宇.金光洲上海体验和文学形象化研究[J].韩中人文学会,2008.

[2] 金光洲.上海时节回想记上・下[J].时代,1965(12).

[3] 金光洲.上海时节回想记上・下[J].时代,1966(1).

[4] 金光洲.那时节上海的春天[J].新东亚,1934(9).

上海周记范文5

【关键词】京沪经济圈 核心城市 辐射能力

一、引言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位临近的地区会逐渐形成联系紧密的经济圈,经济圈内的中心城市对其他城市产生正向或反向的经济辐射,形成极化或扩散效应。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圈,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北京作为京津冀经济中心,其周边城市发展却严重失衡。河北紧邻京津两大直辖市,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辐射,反而被吸走了人才资源等,发展缓慢。上海是全国经济贸易中心,GDP稳居中国城市之首,同时把长三角城市一同带入高速发展的轨道,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成为我国最繁荣的经济圈。北京、上海两大城市对各自周边地区的影响大有差异,其经济辐射效应究竟是极化还是扩散,空吸或是反哺,本文将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实证结合现状分析得出结论。

二、理论回顾

(一)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雷最早提出经济增长极:经济增长总是首先由少数区位条件优越的点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极。增长极的辐射表现为通过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使资金、能量、信息、人才等向发达地区集中,之后再通过扩散效应把经济动力与创新成果传导到广大的腹地。

(二)经济梯度推移理论

经济梯度是指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差异。根据该理论,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逐步传递。

(三)循环累积因果论

1957年缪尔达尔曾提出过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在经济循环累积过程中,同时存在着回流和扩散两种不同的效应:一是回流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不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二是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使区域发展差异得到缩小。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即发达区域更发达,落后区域更落后。

(四)中心―论

弗里德曼将经济系统划分为中心和两部分,在经济发展初始阶段,二元结构明显,中心区发展条件较优越,经济效益较高,处于支配地位,而区发展条件较差,经济效益较低,处于被支配地位。经济发展必然伴随各生产要素从区向中心区的净转移。当经济持续增长一定阶段后,政府平稳发展政策干预加强,中心和界限会逐渐消失,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一体化,各区域优势充分发挥,经济获得全面发展。

三、京沪经济圈的界定和基本情况

京津冀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廊坊、保定等八市,面积近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00多万人。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等八个城市和浙江的杭州、宁波等七个城市,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劲的地区之一。长三角的16座城市面积约占全国的1%,但对全国经济的贡献却举足轻重。在具体的比重上,北京、天津的GDP比重均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而河北的GDP份额从54.63%下降到35.6%,降了近20个百分点。而在长三角地区,三个省市的比重相对稳定,江苏、浙江的GDP份额还有所增加。由此我们初步得出,北京、上海作为京津冀、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其对周围城市的影响有很大差异,北京使得河北等城市经济发展缓慢,而上海却促进了江、浙的经济发展。

四、北京、上海经济辐射能力差异的实证分析

(一)经济首位度

经济首位度代表一个城市在所属区域的实力和地位,通常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经济首位度越高,说明该城市在这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地位越高。本文主要分析北京、上海两地的经济辐射差异,故采用以经济总量衡量的经济首位度。

P=G1/G2(1)

其中,P表示经济首位度,G1和G2分别表示第一位城市和第二位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圈的核心城市首位度越高,其凝聚力和集聚功能越强,整个经济圈的发展也越好。

基于公式(1),对长三角经济圈和京津冀经济圈进行经济首位度分析得出,长三角经济圈首位城市与次位城市分别为上海、杭州;京津冀经济圈首位城市与次位城市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的经济首位度高于北京,因此,上海在长三角的集聚及辐射能力强于北京。

(二)相对经济比

都市圈相对经济比是以都市圈内、除核心城市以外其他城市的GDP总量为被解释变量,以核心城市的GDP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系数即为都市圈相对经济比,所建立回归模型如下:

■ (2)

其中,GDPm表示都市圈的GDP总量,GDPc表示核心城市的GDP,回归系数β值越大,表明核心城市对经济圈内其他城市的经济影响力越大。基于公式(2),对1997年―2014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如下:

上海:GDPm-GDPc=-7276.337+4.472309*GDPc

(-5.042903) (35.38170)

R2=0.988940 F=1251.865 P=0.0000

北京:GDPm-GDPc=-635.7699+2.158753*GDPc

(-1.308385) (41.35809)

R2=0.991882 F=1710.492 P=0.0000

以上回归方程P值均显著,且都通过F检验和t检验,表明核心城市对经济圈的经济辐射能力是显著的。上海在长三角经济圈的相对经济比为4.47,即上海GDP每增长1%,将会带动长三角经济圈GDP增长4.47%;北京在京津冀经济圈的相对经济比为2.16,即北京的GDP每增长1%,京津冀经济圈GDP增长2.16%。以上结果表明,上海对长三角其他城市的经济辐射强于北京对京津冀其他城市的辐射。

五、北京、上海对周边地区经济辐射差异的原因分析

第一,从地理位置来看,北京多面环山,与河北接壤的地方交通远不及沪苏浙顺畅,且没有港口,货物出口还要转经天津,限制了北京的辐射能力。而上海地处平原,整个长三角水陆交通发达,为上海经济向江浙辐射提供了便利。就空降距离来看,上海到苏州、嘉兴的距离仅相当于北京到其郊县平谷、密云的距离,相比江浙,河北省在北京更大的辐射半径上,接受到的辐射效果必然受到影响。

第二,从经济实力来看,虽然在GDP总量和人均GDP上北京都紧随上海位列全国第二,但北京的经济实力与上海还有较大差距,尚还有自己的郊区需要发展,还不足够强大到先辐射河北省。而上海国土面积只有6700多平方公里,仅为北京市的1/3,较小的土地积聚了较大的财富,更容易向外扩散。

第三,从产业结构看,江浙地区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便于承接上海转移过来的产业。上海周边产业梯度合理,产业扩散与转移顺畅。北京已基本建成了现代工业基础,产业定位较高,河北虽是老工业基地,但其工业基础与北京有较大差距,产业定位较低,因此,北京到河北中小城市的产业转移梯度出现了断层,北京的产业难以转移到河北,能量很难辐射出去。

第四,从城市定位来看,上海的定位是全国经济金融和航运中心,上海的港口和现代服务业降低了江浙地区的商务成本,同时,江浙的制造业又成为上海航运、金融和现代服务业的载体。而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其经济中心作用并不如上海。且京津冀经济圈内各城市定位不准确导致北京、天津、河北发展关系的尴尬。

六、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两大经济圈内各省市的统计数据,构建了经济首位度、相对经济比等指标对上海、北京两大中心城市分别对各自经济圈内其他城市的辐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上海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强于北京对京津冀地区的辐射作用,上海集聚周围地区的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同时,也存在生产要素的扩散作用。而北京对周围地区的经济辐射较小,还处于极化效应阶段,不断从周围地区吸收资源、人才等要素,使得周围城市与其差距不断扩大。

对此,上海应继续强化中心城市的作用,使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带动长三角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北京应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把知识密集型产业作为发展重点,而把重型制造业、矿业等产业向外辐射给周边的天津和河北,借鉴长三角经验,进一步提升区域一体化水平,推动区域功能合理布局,以提升经济辐射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曹明园,尤宏兵.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06(1):15-18.

[2]刘崇献,柴南南. 北京市在京津冀都市圈的经济辐射能力研究[J].区域经济,2013(6).

[3]全诗凡.京津冀区域产业分工与产业转移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3(8).

[4]祝尔娟.京津冀一体化中的产业升级与整合[J].经济地理, 2009(6):881-886.

上海周记范文6

今天是第十七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又是我们“安全教育周”的第一天,本次活动主题是: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全国性大型调查发现,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因安全事故而失去生命,平均每天有将近一个班的学生因安全事故而死亡。安全事故已经成为当今青少年儿童的第一杀手。

今天,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我仅代表学校对同学们提出以下要求:

1、上下楼梯有秩序,一律靠右行,不拥挤。

2、课间不做危险游戏,不在校园内互相追逐、打闹。

3、上课期间,特别是体育课、活动课,要听从老师指挥、服从老师安排,不做危险动作。

4、进出教室时,不拥挤;教室没人的时候要注意关上门窗,放学时要及时关上电器,保证用电安全。

5、放学后不要在校门口因等人而影响交通,有家长接送的同学,要告诉家长尽量不要把车停在校门口而影响同学们进出。

6、当我们行走于人来车往的马路时,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密切注意机动车的行驶情况,多一份谦让与耐心,不闯红灯,走人行横道,绝不能为贪一时之快而横穿马路。

老师们、同学们,大地苏醒,春风又绿.让我们把"安全"常系心中,让我们的人生旅途一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