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课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课教案

心理课教案范文1

活动分析:

儿童心理学表明,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向青少年过渡的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快速发展,是培养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的重要时期。四年级还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最后关键时机。在四年级以后,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孩子的学习习惯将很难改变。四年级孩子的意志发展开始从他律向自律过渡,开始具有自觉克服困难的意志,所以四年级是培养孩子学习恒心的关键期。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孩子的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快速发展,是培养孩子写作和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孩子的逻辑和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增强,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活动目的:

1、运用讲故事的方式与新兴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学生懂得“在学习上想要有所收获,就一定要勤奋,若懒惰将一事无成。”

2、通过对老师讲述的内容展开学生间的交流、讨论,加强学生对在学习中具备勤奋的必要性的心理体验与认知,从而帮助他们下定决心,告别懒惰的心理,变得勤奋求知。

活动重点: 告别懒惰的心理,了解勤奋的必要性,培养勤奋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活动难点:    让学生能勇敢、大胆地讲出自己平时在学习方面偷懒的行为,并作反思从而下定决心,告别懒惰心理,学会勤奋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 1、播放音乐《劳动最光荣》,学生听着音乐拍手或轻声跟唱,说一说歌曲中谁是勤劳的人?

2、揭题:告别懒惰  学会勤奋 我们在学习中,要像喜鹊和小蜜蜂一样勤劳,不能懒惰,学会勤奋。古人说“天才出自勤奋”。无论是谁,无论你有多好的条件,要先取得好成绩,必须学会勤奋,常言说“天道酬勤、勤能补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通过案例,学习如何学会勤奋。

案例一、如何偷懒呢?有的同学在遇到问题时,会想喝什么口服液能让人变聪明,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呢?或者有没有机器人能代替我们学习、劳动,让大家不花力气和功夫就收获果实呢?

讨论:为什么他们有这种想法呢? 提问:懒惰的危害是什么?

小结:凡是有这些问题的学生有的是想不努力,不花力气、不下功夫就收获果实:有的是对自己没有什么要求和目标,不想积极争取进步。而有这两种想法的学生一般都非常懒惰,做事不主动,缺乏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和毅力,做事常常半途而废。因此,他们很少能拥有好的学习成绩及成功的经历。

案例二、观看视频《王羲之吃墨》,说一说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问:

通过他们不同的学习态度,产生不同的人生结局,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在学习中懒惰带来的后果,勤奋给我们带来的喜悦。

四、畅所欲言

1、想一想,说一说

古今中外还有哪些成功的名人是靠着勤奋取得大成就的?看看谁说得多。

2、学一学  夸一夸

师生夸奖班级里勤奋学习的孩子,学习身边的榜样。

通过向榜样学习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心里明白,一个人去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靠平时勤奋、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去的今天得成功) 五、激情宣誓

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得灵感。我一定要改掉_______________ 坏毛病,我坚信我自己_______________ 。请大家看我的实际行动吧!请大家支持我!谢谢大家!

心理课教案范文2

一、尝试情景创设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模仿中创造,体验运动的乐趣

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认知和情感变化的规律,进行生动活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以迎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需要。因此,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dden; OVERFLOW:hidden; WIDTH: 1px; HEIGHT: 1px">论文百事通

如在游戏练习中,注重情景游戏,将游戏内容故事化。使学生在练习中置身于故事情景之中,身临其境的练习使他们兴致高涨,乐趣无穷,既学会了动作,又培养了克服困难的精神。又如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动作进行练习,迎合学生的心理爱好,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达到培养兴趣、培养能力和开拓创造力的目的。

二、尝试改变教学分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好奇心强,对体育课具有浓厚兴趣,在教学中应该保护好这种好奇心和积极性,这是创新人才的心理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可以从改变教学的分组形式入手,通过学习小组形式的重新组合,来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和学习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具体的方法有:

(1)自由组合的分组形式

在新《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改变过去一般按男女学生高矮的分四组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八个小组。目的是让兴趣一致、关系良好的学生结合在一起,营造一种愉快、和谐、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奋斗目标,有利于学习和体育竞赛的顺利进行。

(2)互帮互学的分组形式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优劣情况和对体育动作、技能掌握的程度,调节各小组人员的组合,使各小组都适当安排一部分好的学生和稍差的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组员间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习质量,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如在跳绳的练习中,组员之间互相帮助,好的学生在技术上对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充当小老师,让差的学生学有榜样、学有目标,提高他们的体育成绩。

(3)分层次教学的分组形式

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男女八个小组。结合因材施教和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目标,实行因材施教[2]。这样,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好的学生能得到足够的训练,差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提高,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在各自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三、尝试让学生自编游戏内容,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体育课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有效途径是在练习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尝试自编游戏内容[3]。比如在游戏中,给每一小组一个小胶球,画出一定的活动范围,要求每组的学生以小胶球为中心,创编或组编出大家喜欢的体育游戏。游戏前,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不要照搬已学过的游戏,组与组之间最好不要雷同,想方设法创编出具有新意、有利于锻炼身体、能够培养体育兴趣、具有开拓精神等的游戏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发挥“导演”的角色,充分让学生自行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还对活动形式、方法新颖,创新意识强的小组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个别有困难或游戏活动缺乏新意的小组进行点拨、启发和帮助。这样,有效地发挥了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实践水平和经验。

四、进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堂教学创新改革,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尝试了分层次教学的实践。目的就是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实践中,我先按学生水平的差异分好层次,再因人而异地制定学习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和教学方法,有效地解决课堂上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4]。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如在竞技性教学中,将学生按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高低分为男女各四个小组。练习中,根据各小组学生层次的不同而调节。上等生用优秀的成绩严格要求,调高高度,提出更高要求;中上等生高度适当,改进动作,争取优秀;中等生高度一般,巩固动作;下等生降低要求,树立信心,达到基本掌握动作。这样,使到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各自的要求,获得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另外,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积极,表扬先进。对弹跳能力和动作技术有提高的学生,一定时间内适当调整层次,做到能者上,差者下。激励学生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等的体育精神面貌,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思想品质的提高。

五、实行等级制教学评价,全面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心理课教案范文3

一、传统意义上的备课和编写教案

备课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写教案是把备课的内容用文字固定下来,作为上课的依据。按传统常规,备课从层次和要求上分为整体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主要包括钻研课程标准、研读教学参考书、通揽教材、制定计划、了解学生、设计教学过程、编写教案。就课时备课而言,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具的准备和制作、教学时数、教学时间、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后反思等。有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及一些教师把备课归纳为:备标准、备教参、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情、备学法。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在备课、写教案的要求上略有差别。

二、传统的备课和编写教案存在的弊端

传统的备课和编写教案刻意追求教案形式,忽视了备课的实质,教案形式呆板,不实用。一些学校在备课制度中、教学常规中明确规定了编写教案的具体步骤,如: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具的使用制作、教学时数、教学过程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给教师备课规定了条条框框、细条明目,让教师往这些条条框框上填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备课和编写教案,不利于教师对备课和写教案的研究和创新。长此往复,教师备课时不把重点放在钻研课标教材上、明确教学目标上、设计教学过程上、创设问题情境上、化解教学疑难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而是放在是否符合各种常规要求上、环节是否齐全上、字迹是否工整上、字数是否达到要求上、编写是否详细上。笔者在进行教育教学检查指导及同一些学校领导交流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写的教案不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实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而是应付各级检查。这种现象在大部分地区、相当一部分学校有不同程度的存在,以致造成了“翻板”教案者多、“复制”教案者多、“克隆”教案者多,说白了就是教师不去钻研课标,不去钻研教材,不去研究学生,不去研究学法,不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而是以现成教案抄教案。

相当一部分教师备课、编写教案,单纯依赖教材教参,备课缺少源头活水,备课内容与上课严重脱节。只备教师自己的教,而不备学生的学;只备知识的传授,不备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及能力的培养;只备与教材相关的几个知识点,而不备教材的延伸;只备自己根据教学重点难点设计的几个问题,而不备学生的实际需要,不看学生的学习实际。这些现象在农村牧区学校表现尤为突出:教师的备课,不备如何引导学生,不备课堂如何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不备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备如何创设良好的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不备如何促进学生的全员参与,不备如何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不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备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等,而是把备课和编写教案当成了一个循环往复、机械呆板的程序和格式,在具体的实施中,备一说一,备二说二,没有变化,不敢变化。

三、课改背景下对备课和编写教案已经达成的共识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的备课、编写教案也应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与课改同行。现在关于教师的备课和编写教案,已成为当前广大教师关心、讨论的焦点,各级教育刊物拿出了一定的版面,设立了相应的栏目,供广大教师思考并探讨,以共同寻求科学合理,有利于体现课改精神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有利于广大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备课和写教案的模式和要求。笔者与广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教师共同交流,认为在课改理念、精神的指导下,对备课和编写教案达成的共识主要有:

1.建筑如果要有图纸,教学就应有教案,简言之:当教师就要备课,备课就要写教案。教案再改革也不能革“命”。建筑的图纸在施工中可一成不变,但教师的教案在实施中要有变化、要有调整、要有更新,就是教师们常常提到的要有“生成”。

2.备课不只是写教案,写教案不是备课的全部。备课是上课的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 写好了教案不一定备好了课,好的教案应在心里,前一次上课的教案是下一次上课的基础。写教案可以多设想几个“如果……就……”,多提几个课堂教学方案,多几个教学设计,也就是老师们平常说的“既要备自己,又要备学生”、“既得考虑‘预设’,又得思考 ‘生成’”,让自己的预设成为含有生成的预设。

3.冲破传统备课的一些清规戒律、条条框框,大力提倡备课和编写教案形式及要求的创新,提倡集体备课,提倡写个性化教案、表格式教案、实用性教案、创新性教案、研究性教案。在师资较好的地区,可以尝试“零”教案,以崭新的教学设计和富有个性化的教案代替传统教案。

4.“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对备课的认识和转变,要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前提下,改变传统的备课行为:要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终身学习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要变偏重知识的传授为既重知识的传授又重学法指导、能力培养;要变单纯的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具有激励性、自主性和探究性;要变先讲后学后练为先学先练后讲,讲得精要;要变偏重书本知识的学习为理论联系实际,为课外拓展延伸;要变面向少数学生为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全面发展;要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为活学活用,求异创新;要变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为课内外结合,学科间联系,学科间整合;要变只重学科知识教学为教书育人,着眼全面发展;要变教师制定学习目标为学生自主制定学习目标,学生参与制定学习目标,目标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5.要吃透课程标准,熟悉教材,钻研理解教材,学习、收集、找寻教学内容涉及的相关知识、相关材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学法,预想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课堂教学整体把握,总的内容要在心里。

6.要注重实效,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诊断学生学习障碍的基础上,设计出真正关注学生,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了解学习过程和方法,认识教学内容的价值,能从生活中搜集和处理信息,并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策略。

四、对怎样用教案上课的理解

教师的备课教案和建筑的图纸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区别,教师用教案上课,不要成为教案的“忠实的奴仆”、“虔诚的管家”,没有变化,不敢变化,一成不变,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预先的教学设计,根据自己的调控水平,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程度、研究状况,调整预先设计好的教案。要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没有预设不行,没有生成更不行,要以预设为基点,提高生成的质量,以生成为导向,保证预设的可变性、开放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心理课教案范文4

摘要:案例教学是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一种尝试,它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角色意识,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结构。

关键词 :案例教学 职业角色意识 学习结构 实践导向

案例教学是行动导向课程倡导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当前,随着以实践导向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中,让案例走近学生,让案例走进课程,让案例走进课堂已成为共识。经过一番探索,笔者想把自己的一点体会和启示与大家分享,以下是案例教学带给课程改革的新视角。

一、潜移默化的职业角色意识培养

以实践为导向课程的关键和灵魂是学生的职业角色意识培养。所谓职业角色意识是指一个人认识到自己是干什么的,从事这一职业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职责,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和素质。毋庸置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角色定位是一名准幼儿教师,从一名普通学生到一名准幼儿教师再到一名幼儿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学生的角色意识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人有了正确的角色意识,它就会贯彻在未来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方方面面,可以提升工作的成功率。如果一名学生有了正确的角色意识,就会提高学生在校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笔者认为学生角色意识的培养是一种心灵历程的培养,是一种在参与中有体验,在体验中有感悟,在感悟中有提升的过程。案例教学恰好提供给学生这样一种情境:参与—体验—感悟—反馈的情境。在幼儿教育心理学的课前栏目中,给同学们安排的是大家说案例。每次的课堂上由两名学生提供给大家两个活灵活现的案例,案例中有生动的人物,形象的语言、具体的动作、细腻的心理活动,通过案例一下子把大家带入到幼儿园的一节课、一个活动、一个生活环节的场景里,一个个案例展示了幼儿们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展示了教师们灵活细致的教育技巧。如:李雪同学提供给大家的案例是《我不想编结了》,让大家看到了幼儿对当前活动不感兴趣时,他会如何为自己寻找借口,教师又是如何观察幼儿并寻找到恰当的时机引导幼儿的活动。一个个案例把幼儿教师的形象,幼儿教师的工作、幼儿教师的情感、幼儿教师的能力要求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印刻在学生的心中。通过感悟和体验,对于自己作为一名准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学生一定能寻找到一份满意的答案。

二、改变学生学习结构,提高学习能力

职业中专学生的学习状态确实令人担忧,她们普遍厌学,没有学习目标,没有学习动力、没有学习方法,课堂上没精打采,积极性低,主动性差。往往在课堂上教师热情高涨,学生反应则是冷若冰霜。造成这种反差的主要原因是“要我学”与“我要学”的学习模式差异。

如果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老师告诉给学生什么,让学生知道什么,学会什么,那么案例教学则是学生告诉给老师什么,让自己知道什么,学会什么。例如:笔者在上幼儿角色游戏及指导一课时,给同学们提供了三个幼儿园游戏的案例——《湿的被子能给孩子盖吗?》《检查卫生的来了》《竞争当爸爸》。这三个案例蕴含了该节课的精华,案例呈现后,同学们首先被真实生动的内容所吸引,进一步经过同学们的分析,她们告诉了老师、告诉了大家该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必须在幼儿游戏中进行观察和指导,可以指导游戏的主题、情节、内容、角色,而且同学们还发现了教师指导游戏的技巧和艺术。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案例教学可以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改变学习结构。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案例教学把学生放在了真正主体的位置上。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案例教学的教育模式带给学生的学习经验是不同的,前者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教师的传授、灌输。后者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自我发现,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每一名学生都好像一名演员,在教师提供的一方小舞台上尽情发挥。教师则好像一名导演,需要提供给演员一个剧本和恰到好处的指导,在这种师生的相互作用中,学生收获着主动的经验,积累着主动的意识,从而提高了个人的学习能力。

三、小结

心理课教案范文5

关键词: 新课标 地理教学 案例选择

新课标提出“材料式”的教材观,教材只是课堂教学中可供利用的教学工具之一,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适应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依据教材中的案例,也可以另辟蹊径寻找更适合本地区本阶段本部分学生学习的案例和方法,这就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余地和空间。那么,如何选择案例才能让案例发挥更大的作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尝试。

一、重视地域性,选择贴近该地区的案例。

地域性是地理学科本身的一个显著特征。同样,学生所处的地理环境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如果选择离学生很遥远很陌生的案例来组织学生学习,不仅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对教师来说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完成课标规定的各项任务难度也会增大。但是,选择学生所在地区的案例就不同了。用学生很熟悉或者有所耳闻的案例来组织教学往往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进而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

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农业区位因素时,可以选用三门峡地区的农业作为案例请学生结合43页水稻习性和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差异讨论分析:三门峡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三门峡地区能否大面积种植水稻,三门峡地区的特色水果有哪些,要想把它们变成更多的经济收入应该如何做。教师展示图片在学生需要时适当引导,说明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成本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学生大多知道三门峡地区是小麦等暖温带旱作农业和苹果等温带水果产区,甚至有些孩子自己家也与小麦的种植和苹果等水果的生产销售有关。这样选择案例,从本地实际出发,学生对现象很熟悉,但对原理很陌生,就很容易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地理课堂中来,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记录、积极讨论、认真表达,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二、重视实践性,选择贴近学生的案例。

新课程标准课程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所以,在选择案例时要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学习的东西易于观察、便于考察、能够实验、具有可实践性。

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城市的内部空间形态时我选择学生所在的义马市为案例,请学生分小组联合绘制义马主要道路和各个区域功能结构图,调查各区域的房价。义马市是个小城市,城市的地域结构功能分区较为简单,但城市结构清晰,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分布较为典型。学生生在此长在此,对义马极为熟悉,经过简单的考察就可以完成任务。有了自己考察获取的资料,学生在课堂讨论别积极,当然课堂目标完成的状况就非常令人满意。

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河流的综合开发时可利用三门峡或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作为案例来分析。建议学生到这些地方实地考察,分析、了解大坝对河流及相关区域的影响。对三门峡地区的学生而言,三门峡或小浪底水利枢纽离得较近,很容易到达,而且看得见、摸得着,他们对区域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相关材料学生易于获得,能够感觉,容易实现角色的转换,由一个从书本获取知识的“小学生”变成一个从事实践考察的“大学者”,这势必调动学生调查研究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探究的效率。

三、重视时效性,选择贴近该时段的案例。

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世界上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与地理学习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我们抓住这些实时新闻或国际时事,把他们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必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灾害学习中,地震可以以日本的地震、海啸、核泄漏事件为案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火山可以以冰岛火山喷发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旱灾可以以南方长江流域的旱情为案例引导学生探索分析,等等。比如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可以借用当时或近期内较全国或全球较典型的天气情况为案例来分析,等等。引用这些正在发生的、全球或大家都关注的事件为案例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关注世界关注地球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的良好习惯,这正体现了地理课程学习的基本宗旨。

心理课教案范文6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思考

在世界的教育发展领域,我国的物理教学发展相对西方国家比较落后,其根源是我国物理教学大多数停留在理论知识上的讲解,而在实验方面还不够完善,学校对于实验和案例教学的忽视与当今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方向相对立。新课标教学实施之后,针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新的改观,可是大多数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众多的疑惑不解。笔者针对物理教材内容中的“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案例进行分析与思考。

一、物理教学案例开发的意义

1.物理教学案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教学内容中,教师对于新课标的开设应当具有创新性研究和灵活运用教材的知识,需要对学生巧妙的讲解,就应当开发科学性物理教学案例,有助于学生系统性教学。教师对于合适的案例教学的选择十分重要,教材中的知识繁琐分散,教师该如何从信息密集的教材中选择素材来编写物理教学案例呢?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材中的物理学科知识,还需要意识到在编写案例教学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根据相关性来收集所需的关键信息。初步选择素材到编写案例,之后调整案例,其中的主干离不开教师的教育知识和心理学方面,教师要考虑到自身的角度分析,能够掌控课堂上的探讨,使自己开发的教学案例逐步推向课堂实施情境中,让学生自主地面对案例的思考,分析案例的结果。之后,教师应当从中分析此次案例在学生和教师间能不能充分发挥其效果;能否在教学互动中达到自己制定案例教学的目的;能否适应当代教学发展的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否实现学生在案例情境中的思维与教师相互交流和沟通等。经过这一案例的开发和实施,教师的经验也不断积累,有助于教师专业性发展。

2.物理教学案例开发使教育领域从理论走向实践

案例在教学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若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思看作是某种系统,那么案例就是教育实践行为表现的论据。在教学案例开发中,应当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探究分析,结合物理教学的理论学科与实践进一步思考,从中深入了解各种学科理论知识,得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新理念,进一步展开实践教学,从而实现科学性教学工作。另外,案例教学为教师和专家们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教师更能深入了解到新课标的理论,有利于教育的改革。对教育专家而言,根据教学领域的实践,从中发掘各种不确定因素和不可预测性问题的规律性,找到可解决问题的措施。

二、基于高中物理教学案例中“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的分析

(1)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物体下落现象,发表他们自己的见解,并且进一步思考作出决策。根据学生之间存在各种不同的见解,进行多次讨论来辩解自己认定的观点,并且提出反驳的论点否定别人的观点。并且巧妙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材料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以此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2)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实验证明后,老师进一步“牛顿定理”实验操作演示。经过这一实验思考之后,学生意识到自由落体运动与此定理的规律相同,不受质量的影响。

(3)物理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对自由落体运动是怎样的一种运动?物体下落速度是怎样变化的呢?引起学生的思考与议论。有些学生认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随着运动不断加快;也有同学认为这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

(4)那么对自由落体运动是否呈匀加速直线运动呢?该怎么去验证呢?采用何种方法呢?从中编制好实验证明的方案。

(5)根据实验原理采取各种不同的实践方法。有些作出 “速度-时间”物体运动的图象,以此来判断;有些同学认为在任意相邻且相同时间间隔中的位移差存在的定制来判断等等。根据同学们自己所作的方案,利用实验工具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

(6)学生动手实操。根据相关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7)实验研究报告的撰写。

(8)得出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并且进行相关的计算。

三、展开对此次高中物理教学实战分析的思考

(1)结合日常生活,引导探讨的实验课题。在这方面会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实验证明,对于自己思考过的问题结合日常生活现象,出现不同的迹象将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是何因素所引起这种现象的呢?有颗想弄清楚的好奇心,通过自身实践来探究规律所在。教师对他们的思考予以支持和肯定,不明白之处可以与大家共同探讨,找出正确的观点加以论证。有助于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观点提出假设,然后自身实验进行探究,从现象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2)在实验原理的选择上,学生们通过思考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论证自由落体运动是否匀加速直线运动。可以假设教师对这还存在疑问。若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进行实验来论证观点的成立性,那么学生马上就会认定这一观点。可是在兴趣和学习思考、设计方案与探究方面不能有效完善,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到实践中不能达到预期的案例教学的效果。

(3)在实操中,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实操是建立在相关原理的基础上。对实践结果的数据分析如实记录,从中培养数据分析和信息归纳论证,得出结论的思维能力。

四、结论

基于新课标的背景下,案例教学突出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更加适合学生的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发展,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分析,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培育实验人才十分可观。不过,教育研究需要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从中选择科学性实施研究方案。

参考文献

[1]邵光华: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研究及其启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2]廖哲勋:关于课堂教学案例开发的理性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6期

[3]付桐:中学物理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及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上一篇中秋节教案

下一篇活动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