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的资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文学的资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文学的资料

关于文学的资料范文1

[关键词]存在虚空;关系;儒学;存在主义

一、“存在虚空”植根于关系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人们的心理问题却非减反增。在国人的心理问题中,烦恼、焦虑情绪通常并非来自于具体事件,而是来源于生活意义的缺失。心理治疗本来是以科学为依据的专业性很强的职业,通常着眼于对症下药,解决具体的心理问题,但治疗师们发现,许多来访者前来解决的,是所谓“精神问题”、“灵魂问题”(van Deurzen,2012,第8页)。心理治疗家们发现,他们变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哲学家与牧师,人类存在领域里的真空要由这些人临时填补上(荣格,1987,第339页)。

弗兰克指出,现代的精神问题是“存在虚空”,即感到活着没有意义,觉得生命毫无价值。人自从脱离了动物式的生存后,就丧失了一些基本的动物性本能。动物性的本能可以带来伊甸园般的安全感,但作为人,必须自作抉择。随着社会的急遽变动,人又经历了另一种失落的痛苦,即传统已不能作为他行为的支柱。当本能与传统都不能告诉人应该做什么时,人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了,这就是“存在虚空”的根源。存在虚空的典型表现是无聊厌倦。不断升高的自杀率、酗酒、吸毒、刑事犯罪、性缺乏等症状都是“存在虚空”的表征(弗兰克,1991,第156-171页)。进入后现代以后,“存在虚空”的状况并没有消失且又有了新的表现:因为信息过载,人们对所有事情再也没有敬畏感,处于一种没有感觉的麻木状态;一切皆被解构,进入一个疑惑重重的幻灭年代。

“存在虚空”问题产生于生存状况,解决此问题应该从生存状况本身着手,而不能采取头痛医头式的疗法。生存状况一个最基本事实是:人必须与他人结成各种关系才能生存。正是关系的问题,才导致各种“存在虚空”。这是因为,人生的意义感不是源于主体自身,而是来自两个主体间的关系。意义通过关系而显现。关系受损,则意义缺失。如果关系中缺少互信,会使彼此的交往充满怀疑猜忌,这种体验的弥漫扩散即化为一种存在的感受:人生皆是虚幻,没有一样靠得住。中国人一向很注重人际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儒家传统的影响。儒家传统可谓“关系取向”――基本上是围绕人际关系而展开的。正因为如此,由人际关系之堕退、变质所引起的心理问题也特别严重。对于人际关系,儒家思想本有许多有价值的探讨,但在一般人眼里却变成了庸俗的关系学――一套攀附关系、操弄人情、精于世故的技巧。儒家作为主流的学术传统,如果如此缺乏积极正面的价值,中国文化也不会绵延如此之久、创造如此多的辉煌。文化的堕退,由于传统精神的漫失。传统的复兴,有赖于穷本溯源,重温原始的精神。按照中国传统观念,任何学术,都分为“道”与“技”,前者为价值层面,后者属技术层面。没有技术固然无从下手实施,但价值的堕落,则会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从现代的角度看,价值层面主要与存在主义所谓的“存在”问题有关。本文将从原始的先秦儒家人手,考察其对人际关系所作的各种探讨,是否对于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中国人解决其“存在”问题有所启发。

二、从儒家思想看待关系

1.主体间生命的关系

关系本意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本文讨论的关系并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人际关系,它特指发生在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既可能是人与人之间,也可能是人与超自然的主体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互动的最基本的过程。孔子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在处理关系上形成了一些最基本的思想。

仁是儒家思想里最普通而内涵又最丰富的概念。概念越是普通寻常,越适宜阐明人类生活某些最基本事实。《说文解字》说:“仁,亲也,从人从二”。这是说,仁是两个人之间的亲近关系。《中庸》:“仁者,人也。”郑玄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段玉裁说:“人耦犹言尔我,亲密之词。”(段玉裁,1981,第365页)将上面的意思连贯起来就是:仁是指两个人相互交往,彼此致意所形成的亲近关系,更确切说,它特指我与你的亲近关系。

人与人免不了要面对面打交道而彼此以“你”相称,即便以“你”相称,我是否真的把你当作“你”来对待,换言之,人与人的关系是否真诚仍然是个问题。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这无异于说“不仁”。巧言令色者只在外貌上装点,意在取悦于对方,他所关心的,是对方会对自己形成什么印象。这种“印象操纵”是为了某种目的把对方当作利用的手段,视人如物,根本不把你当作“你”,不把对方当作一个人来对待。虽然二人存在关系,但在巧言令色者眼里只有自己,这其实是一种“伪关系”,所以是“不仁”。不仁的实质是不把人当人看待,由此引申,仁就是在我与你相处时,真正把你当作“你”,当作一个人来对待。孔子对弟子“什么是仁”的回答是:“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假定对方与我一样有着类似的喜怒好恶,因此,也有着与自己一样的独立意愿。当我行使自己的意愿时,也要考虑到对方的意愿。据此,仁是一种兼顾双方(《说文》所谓“从人从二”)的行为。简单地说,仁者的眼里有两个人,而不是只有自己。无论大宾还是神灵,都不可轻忽怠慢,只应敬畏。对待大宾与神灵,一般人都能做到敬畏,这是情境使然,孔子的意思是,在其他情境下、面对其他人时,也应如此这般――密切关注对方的意图以做出恰当的回应。由以上的对比看,仁与不仁,就是兼顾你我与只有我自己的区别,这也是人际关系中最大的区别。态度的敬畏与轻忽,是区分这两种关系的标准。

无独有偶,存在主义学者布伯也对人际关系做出类似的划分。他把人际关系分为“我-你”关系及“我-它”关系。“我-它”是一种非本质的关系。在马丁・布伯看来,“我-它”之间是一种经验和利用的关系。“我”作为感知对象的主体,可以视为世界的中心,是一种主动者。这个时候,经验是在自我心中的,这就构成了意识与存在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此时的“它”是被感知,被决定者,只是存在于主体之外的对象而已。这种观点会让行动的主体者无法以已之心度人,这种关系是单方面利用、榨取的关系,只把对方当作满足自己需要的工具,对人也如对物一般。这种关系里的“它”只具有利用价值,所以对方只是众“它”中之一“它”,是可以替换的。

而“我-你”关系是双向的对等关系,是本质的关系。“我-你”之间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对方并不是为了满足我的需要而存在,我只与之建立关系。“你”是唯一的,在与你的交往中,我以全部的生命来接近“你”、称述“你”,这是一种本源性的关系,其首要特征就是直接性。这种关系可以理解为“相遇”,其情形类似于“相人偶”之“偶遇”――各走各的路,却不期而遇,通过相遇不仅知悉自己的路,也体察到他人的路。这种相遇是一种双方都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布伯追求的“我-你”关系跨越时空和地域,与孔子对关系的探讨不谋而合,共同阐述了最真实的生命之间的关系。

2.真正的人存在于关系之中

人离不开同类,必须在关系中做一个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关系。孟子说:“仁也者,人也。”这是说,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仁。换言之,人是相互性的存在。单独一个人,成为不了一个人。要成为一个人,必须与他人发生关系。当我们说某人是“好人”时,并非说他自身有多完美,而是指他待人好。这意味着,人不是按其自身属性,而是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来定义。

孔子说为仁的方法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立是人格的确立,达是人格的完成。自己人格的确立及完成与对方人格的确立及完成是分不开的。以父慈子孝为例,父亲对于儿子的慈爱就是对儿子其人的肯定,即无论其智愚美丑,父亲都会把他当作儿子来对待,这即是对其人价值的肯定。从人格的完成看,当父亲善尽养育之责唤起了儿子的孝心,即是儿子身份的完成,唯有如此,才算父亲身份的真正完成。人格的确立及完成,是通过身份的确立及完成来实现的,因为人都是以一定的身份相交往的。《中庸》说“成己,仁也。”自己不能完成自己,必须通过关系,完成他人,才能完成自己。

存在主义也是在关系的脉络中看待人之所以为人的。布伯说:“我-你”关系中的我,绝不同于“我-它”关系中的我(马丁・布伯,2002,第1页)。这是因为,这两种关系,反映的是两种生活态度、两种存在方式。我们怎样生活,决定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一你”关系才是真正的人与人的关系,把“你”真正当成你,就是把人当作人。把人当作人来看待者,才算真正的人。“我-它”关系本来是人对物的关系,人生在世,不能不驾驭、利用物,这是出于生存的需要。但如果这种态度泛滥,也用到人身上,就是将人物化,将人物化者,自己也就沦为一物。这种人,仅仅是“活着”,谈不上“存在”。

3.命运即天与人的关系

在古代文献中,命一般是指天命而言。通常认为,天命是一种无法抗拒、无可奈何的外在的力量,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生受其掌控。但在现代人看来,是否存在天命,是颇成问题的。天命似乎是前科学时代的蒙昧观念。但古代并不是人人都知命,现代也未必人人都不承认命。对命运探讨的关键之处并不在于它是否存在的客观性,而在于人如何诠释命。儒家思想就是在关系的脉络下理解命的。

孔子说:“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论语・季氏》);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知天命者为君子,不知天命者为小人。据此,知天命似乎是一种能力,其重点在“知”字。从字义看,命似乎与沟通交流有关。《说文》:“命,从口从令,使也。”《增韵》:“上出为命,下禀为令。”据此,命的本义就是上对下的命令。唐君毅说:“‘命’这个术语代表‘天’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存在于天与人的交相感应之中,也就是说‘命’存在于天人之间相互的影响和回应以及相互的取予之中”(唐君毅,1962,第195页)。这就是说,先有天人之间的感应关系,才有天命的感知。能感知天命者,在其眼中,天如对面的“你”一般,时时进行交流与对话。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即使无人能理解,孔子也不觉得孤独,因为上天理解他。天犹如伙伴一般,我能感知其命令,他也能理解我。当孔子遇险于匡,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孔子认为他之所以汲汲于传承文王以来高贵优雅的礼乐这类文化遗产,是出于他所感知到的天所交付他的使命,也是他所承担的责任。由此可见,在孔子那里,天是一种人格化的存在,即与“我”对话交流的“你”。“命”与“仁”都是指向双向沟通的关系,只不过对象分别是天与人而已。孔子弟子说他“罕言利,与命与仁(与有赞许之义)”。他所回避的,是那种单向利用的关系;所赞许的是人与人及人与天的双向沟通关系。

天与人的关系,也是存在主义者所关注的问题。存在主义治疗家弗兰克说,“生命中的每一种情境都向人提出挑战,同时提出疑难要他去解决,因此生命意义的问题事实上应该颠倒过来。人不应该去问他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他必须要认清,‘他’才是被询问的人。一言以蔽之,每一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对待生命。因此,意义治疗学认为‘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弗兰克,1991,115页)。弗兰克将天命和人之间的关系解释为以问询方式进行的对话。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特殊天职或使命,而此使命是需要具体地去实现的。他的生命无法重复,也不可取代。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也只有他具有特殊的机遇去完成其独特的天赋使命(弗兰克,1991,第114页)。人一旦了解他的地位无可替代,自然会尽最大心力为自己的存在负起最大责任。当他了解自己为何而活,就能承受得住任何煎熬。强调负责,是存在治疗的最大特色。米兰・昆德拉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就越真切实在。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米兰・昆德拉,2003,第5页)。如果深究下去,追寻人生所负的独一无二的责任从何而来,则很难不归为超越性的源头,在天与人的关系上理解人生所负的责任。罗洛・梅说:承认命运是对个人责任的一种接受。又说:责任不只是道德教诲,不只是伦理生活的规则,它是生活的潜在本体论结构的一部分。(罗洛・梅,2010,第123-125页)所谓“潜在本体论结构”,是说命运是本来就有的,只是有待于人从生命的境遇中去认识、领悟,这与孔子所谓“君子知命”、“五十而知天命”恰好是相对应的。

三、现时性中蕴含的关系

“时”是儒家学说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以往的解释大都语焉不详。此处将指出一些线索,以说明只有将此概念置于关系的脉络下,才能够理解。

孟子称孔子为“圣之时者”,说这是圣人的最高境界。朱熹对“圣之时”的解释是:孔子兼有“清”、“和”、“任”三种品德,至于表现出那种品德,要视当下所处的特定情境而定;故其所表现之品德,总是最恰当、最吻合当下的情境的。据此,“时”,就是当下、现时。

孔子本人,也很推崇“时”。他曾感叹说:“山梁雌雉,时哉!时哉!”雉尚且知时,何况是人!这段文字是《乡党篇》的最后一部分。该篇详细记载了孔子的言行起居,饮食衣着,以及在乡党与朝廷的举止神态,这些在古代都属于“礼”。这是在暗示:“时”是礼的关键。因行礼都是要向当下对面的“你”,而不可能向异时异地的“他”。礼是向对方致意,其对象除了人,还包括鬼神等超自然的对象。向人致意容易理解,向子虚乌有的鬼神致意有什么意义?自科学的世界观兴盛之后,人们通常只以实体性的存在为真实,而把无形无状者当作虚妄。但如果改换视角,比如从艺术的眼光看,无形无状者未必就不真实。哑剧表演者能表现出那些未出现的事物,剧场的观众甚至觉得演员所塑造的形象比实际生活中的人物更真实。对鬼神致意的祭礼就有某种戏剧效果。《论语》记载孔子祭祀的神态是“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无论祭祖还是祭神,俨然如在面前。这一方面是因为礼能营造某种戏剧化的气氛,把亡故亲人的用的、穿的、吃的摆在面前,就好像他们仍然活着一样,另一方面也在于祭者对于所祭者的虔敬专注。祭礼的作用,用布伯的话说,能把异时空的“他”化为当下的“你”。巧合的是,英语“当下”(present)一词同时有“出现”之义,其名词形式(presence)又有“感觉或相信所出现的鬼神”的意思。礼固然能营造戏剧化的氛围,但还要有仁的态度――真正把对方当作你来对待――相配合,具备这种态度,则异时空的存在能被唤起而出现在当下。因此,祭礼是一种专注于当下的训练:通过专注,不在面前的鬼神都能使之出现,更何况面对面的人。专注于当下,就是仁的态度;反之,把对方当作工具,只关心未来的目的,就是不仁。

孟子对仁的阐述也是从当下的情境入手的。他说人皆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就是仁之开端。齐宣王见到牛将要被宰杀而于心不忍,换成羊来祭祀,孟子说“见牛未见羊”就是其恻隐之心(《孟子・梁惠王》),对禽兽尚且如此,何况对人?他说“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孟子・公孙丑》),对陌生人尚且如此,何况至亲?又说“上世有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砒,睨而不视。夫也,非为人”(《孟子・滕文公》),对死者尚且如此,何况对活人?这几个人皆有恻隐之心的例子,都是当下面对某个对象所产生的。因此,仁的方法是“推”――从当下面对者推到异时异地的他人,对方即使不在当下面前,也可通过想象使其出现在当下面前。现时性(当下)也是存在主义的主题,此主题也是在关系上展开的。弗兰克说,我们不是问生命的一般意义为何,而是问一个人存在的某一时刻的特殊的生命意义为何。正如下棋,根本没有所谓世界上最好的一步棋,而要看弈局中某一特殊局势,以及对手人格形态而定(弗兰克,1991,第114页),这是从人与天(情境)的关系上说现时。布伯说,现时并非指我们观念中眼下呈现的“已逝”时间的终点、时光流程里凝固的一瞬,它是真实活泼、沛然充溢的现在。仅在当下、相遇、关系出现之际,现时方才存在;仅当“你”成为当下时,现时方会显现。又说,本真的存在伫立在现时中,对象的存在蜷缩在过去里。

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人,其价值、使命、责任何在?如何活在当下、不虚度生命?这些问题都属于价值层面的“存在问题”,虽然不直接关乎生存,却是作为不同于动物、具有自主意识的人都要追问的。对这些人生根本问题之回避,是各种心理疾患直接或间接的根源。在面对意义感缺失、心灵空虚的时候,有相当比例的人会选择通过大量的无需消耗精力的刺激来麻痹自己内心。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本心理学兴起,越来越多心理学家将注意力从以病人为主的心理治疗转移到如何让更多心理处于相对健康状态的人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一些新兴学派也应运而生。弗兰克认为,“存在虚空”来源于生存意义的缺失,弗兰克的“意义治疗”的目标即协助病人找到他生命中的意义,去完成生命中应该承担的责任。积极心理学同样认为幸福的人生,应当有一个完整而有意义的目标使我们为之奋斗,并能在奋斗的过程中获得绵延不断的心流体验。

同样,这些问题也是儒家经常讨论的问题。而儒家关系学说却从另外一个视角去审视“存在虚空”问题,从问题产生的根源出发,并非让我们在已有的生活上去建构或者实现什么新的目标和价值,而是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真实位置。在与他人或他物的关系中,要将彼此置于平等的位置而非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在行使自己意愿的同时也要考虑对方的意愿;在与天命的关系中,要意识到人并非完全屈服于命运,而是在与命运沟通,我们在聆听到命运交予的旨意后,要承担起自己生命的责任,这样才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这一切关系的前提就是要将关系置于“当下”。既然儒家与存在主义治疗在讨论天与人、人与人的关系时都涉及到这几个主题,就说明这些主题是关系所内在固有的。只要深入探讨关系问题,就避免不了这些主题。关系是一个特殊的领域,既不属于内在的心理领域,也不属于外在的物理领域,而是处于人与人或人与天“之间”的第三种领域。科学一向只研究前两个领域,而第三个领域因为具有现时性,所以无法被纳入到科学的因果律之中。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传统学术,一向以关系为重心,所以缺乏一种“因果性思维”,科学也因此未能充分发展起来。但科学方面之短,正说明关系方面之长。但由于文化之衰退,传统之失落,这些长项或被人淡忘或已走失原样。要重新发挥此长项,就要正本清源,对创始期的儒学重新诠释。

参考文献:

段玉裁,1981:《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美]弗兰克・戴维・卡德勒,1991:《活出意义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美]罗洛・梅,2010:《自由与命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德]马丁・布伯,2002:《我与你》,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法]米兰・昆德拉,200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唐君毅,1962:《先秦中国的天命》,《东西方哲学》(第2卷)。

关于文学的资料范文2

汉语言文学属于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的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汉语言文学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点:

掌握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

关于文学的资料范文3

1.曹顺庆先生如何培养比较文学博士生

2.全球化时代海峡两岸比较文学的对话——"2007年复旦-辅仁比较文学博士论文学术交流论坛"综述

3.第三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笔谈——关于比较文学博士养成的浅见

4.关于比较文学博士养成的浅见

5.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的新篇章──热烈祝贺北京大学设立比较文学博士点

6.台大比较文学博士班简介

7.“一带一路”语境下的比较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 

8.中国比较文学泰斗季羡林——季羡林比较文学思想论略 

9.博士论文的选题与就业的关系

10.第三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笔谈——博士论文的选题与就业的关系

11.关于比较文学:约书亚·司哥德尔教授访谈(英文) 

12.上海高校比较文学专业创设"博士沙龙"

13.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兼论第四种比较文学观 

14 论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15 比较文学形象学 

16 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

17 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18 移动的边界:比较文学的百年学科发展定位 

19 学科调整与理论重构——从“外国文学”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 比较文学与第三种文学批评——兼论比较文学介入当代文学研究的可能性

21 近年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概述 

22 比较文学美国学派的理论视域及文学理论研究性质

23 比较文学“危机说”辨 

24 比较文学研究的目的论向度分析

25 比较文学的诉求:全球文学史观与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

26 重新规范比较文学学科领域

27 跨越性、可比性、文学性——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

2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科命意及发展趋向 

29 二十一世纪比较文学反思

30 外国文学就是比较文学

31 “译文学”之于比较文学的作用与功能

32 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整体观

33 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第三阶段学科理论的建构

34 从现代文学到比较文学 

35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建构建设性的跨学科关系

36 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价值

37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全球本土化”历程及其走向 

38 作为学科的比较文学之精神基础——论勒内·艾田伯的“比较文学是人文主义”

39 跨学科:比较文学成功的对策之一

40 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再探讨——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反思

41 第二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推荐书目

42 比较文学变异学的学术背景与理论构想 

43 比较文学学术系谱中的三个阶段与三种形态

44 国际比较文学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格局

45 比什么?不比什么?——比较文学的差异性研究范式通论

46 比较文学的互文性与创造性文本的生成 

47 比较文学危机及出路之我见 

48 比较文学:在退守中求得生机

49 比较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及其意识形态功能 

50 中国比较文学30年的主题学研究  

51 论比较文学翻译研究 

52 比较文学、传统与创新:马歇尔·布朗访谈录(英文)

53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三种运行模式

54 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前瞻

55 海外华文文学的比较文学意义

56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三十年 

57 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名称的质疑与再论“比较文学”的定位

58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平行研究与文化研究之争——论20世纪比较文学方法论的危机及其化解

59 比较文学学科的“死亡”与“再生” 

60 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纷纷扰扰30年

61 比较文学研究方法论上的五大难题 

62 文学间性:比较文学学科存在的前提 

63 关于比较文学研究的九个命题和三条建议

64 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比较文学的“再生”与发展

65 比较文学和比较美学生态范式的发展

66 比较文学:再次处于十字路口 

67 跨族群对话:中国比较文学的双重路径

68 比较文学视野中文学传播模式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态势

69 修辞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上)——一个现代方法论的考察与古代“哲学对话”的实例分析

70 “世界文学”的命运与比较文学的前景

71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72 中日比较文学研究之现状与未来 

73 当代美国比较文学的反思 

74 变异学: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重大突破

75 对中国比较文学教材观的反思——兼及王向远与夏景之争

76 当代文化研究对比较文学的挑战与彼此的互补

77 比较文学的人文主义传统

78 论比较文学研究中自我和他者的关系 

79 当前比较文学的危机与出路

80 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学科定位的再思考

81 比较文学的教学与比较视域的培养——评杨乃乔主编的教材《比较文学概论》

82 互动认知(Reciprocal Cognition):比较文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83 比较文学的立场问题——以荣格与卫礼贤的立场为例 

84 超越“国别文学”的“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的理论形态和学科变迁

85 戴望舒翻译梵·第根《比较文学论》的缘由及意义

86 对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再探讨 

87 比较文学学科中的影响变异学研究 

88 比较文学作为文学批评:学理、范例和批评

89 “宏观比较文学”与本科生比较文学课程内容的全面更新 

90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体系化与本土化 

91 比较文学未来发展之路——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变异学

92 译介学:渊源、性质、内容与方法——兼评比较文学论著、教材中有关"译介学"的论述

93 比较文学·比较诗学·人文之道 

94 建构比较文学学科研究新范式

95 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回顾与瞻望

96 再论杨周翰的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 

97 论高校本科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文学史化” 

98 全球化、文化研究和中西比较文学研究

99 比较文学平行研究中的变异问题

100 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世界文学的理念(笔谈)  

101 比较文学变异学学科理论体系的新建构

102 “比较”的超越性与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103 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发展(1978-2008)——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学术总结报告

104 丧钟为谁而鸣——比较文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105 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文学——中国视野——在17届国际比较文学年会上的发言 

106 流散文学与比较文学:机理及联结 

107 文化经典、文论话语与比较文学

108 乐黛云教授在比较文学学科重建中的贡献 

109 中国当代比较文学三十年——寻找文学性原点

110 比较文学概念的语言分析及五种相关学科概念的界分

111 四川比较文学三十年 

112 试论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 

113 学科交叉与比较文学学科建设

114 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刍议——兼论比较文学学科的生存空间

115 从方法论看中国比较文学百年史

116 跨越性与比较文学学科定义的界定

117 变异学——世界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的突破

118 从“比较文学”定义之争看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

119 比较文学学科的“死亡”与“再生”

120 “涟漪式”发展的比较文学研究之路——曹顺庆先生的比较文学研究

121 跨类还是在分类系统中言说——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另一种陈述

122 比较文学:理论、界限和研究方法

123 2013年中美比较文学学术期刊评介

关于文学的资料范文4

了解和掌握文艺复兴的扩展,拉伯雷、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等文学巨匠的成就,近代科学的奠基,“天文学革命”,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伽利略对天文学的贡献,布鲁诺关于宇宙无限的理论,开普勒,哈维探明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通过学习文艺复兴在欧洲各国的扩展和延伸到近代科学领域,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文艺复兴运动的全貌,更加深刻地领会文艺复兴运动地性质及其影响。

通过学习近代科学的奠基者,使学生认识到:新天文学的确立过程,说明自然科学是建立在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知识必然战胜愚昧,科学真理必然战胜封建迷信。同时,也要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战胜愚昧,科学真理战胜封建迷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教学建议

重点分析:

欧洲其他国家的文艺复兴是重点。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很快扩展到了欧洲其他国家。这就使得文艺复兴运动在深刻性、广泛性等多方面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都有明确的提高,这就使得文艺复兴运动已经发展成为波及整个欧洲、影响遍及世界的一股资产阶级文化的新潮流,以更加汹涌澎湃的怒潮冲击着封建神学,给封建制度以更为有力的打击。

难点分析:

近代科学的奠基者是难点。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不但很快扩展到了欧洲其他国家,而且还冲击着其他领域尤其是近代自然科学领域的发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学生由于思维水平问题还一时间难于理解,需要教师的点播。

本节教材地位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向广度方面发展,二是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向深度方面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重点突破方案:

关于“欧洲其他国家的文艺复兴”,教师首先提问学生,为什么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会很快扩展到了欧洲其他国家?学生回答后,教师再介绍拉伯雷、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等文学巨匠的主要作品及其作品的主要内容。重点强调以下内容:①拉伯雷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巨人传》以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君主巨人的形象,歌颂“人”的力量。还通过幽默滑稽的故事大胆地嘲笑了僧侣的无知,激烈抨击教会的罪恶,成为批判性和讽刺性极强的文学作品。②塞万提斯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堂吉诃德》通过堂吉诃德的悲剧,歌颂了西班牙人民渴望自由、追求真理、反抗压迫的崇高品质,否定了封建制度,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③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诗人、剧作家,是古往今来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后期创作的四大悲剧,代表了其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剧中主人公的性格被注入了人文主义的理想,他们的悲剧结局,说明恶势力的强大和人文主义的软弱,他用生动的语言塑造了鲜明的舞台形象,广泛深刻地描写,反映了英国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时期的广阔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文主义者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原则。

难点突破方案:

关于“近代科学的奠基者”,教师首先提问学生,为什么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会从文学和美术领域迅速波及到自然科学领域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做补充说明。然后依次简单介绍“天文学革命”中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伽利略对天文学的贡献,布鲁诺关于宇宙无限的理论和开普勒的成就(行星运动三定律)。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列表整理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成就。表格如下: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欧洲其他国家的文艺复兴

难点:近代科学的奠基者

教学手段:①教学方法:讲解法;②电教手段应用: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何时何地?其主要思潮是什么?

导入新课。

一、欧洲其他国家的文艺复兴(15~16世纪)

关于“文艺复兴运动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教师提问学生,为什么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会很快扩展到了欧洲其他国家?学生回答后,教师做出补充说明。

关于“法国作家拉伯雷和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成就”,按照教材简单讲解,可以参考“扩展资料”部分相应内容。

关于“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教师要做重点讲解。可以让学生看教材中的小字部分中关于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和悲剧作品《哈姆雷特》的介绍,提问学生,这两部风格迥然不同的作品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回答后,教师做出补充说明。

关于“欧洲活字印刷术的发展”,教师按照教材讲解。

二、近代科学的奠基者

关于“文艺复兴运动扩展到自然科学领域”,教师提问学生,为什么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会从文学和美术领域迅速波及到自然科学领域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说明。

关于“天文学革命”,教师首先提问学生,自然科学领域的变化,为什么会首先从“天文学革命”开始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说明,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神学赖以存在的根基彻底戳穿了天主教会的反科学、反人性的本质。

关于“哥白尼的、伽利略、布鲁诺和开普勒的科学成就”,教师依照教材讲解,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发动学生讲解。

关于“医学领域的成就”,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理卫生”,让学生讲解哈维探明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性。

最后,教师出示下列表格,由学生整理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成就。

设计思想:

①通过学生填写表格,对于相关问题的分析,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通过教师对相关材料的补充说明和表格的设置,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世界名著名作赏析

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英才背出,巨星云集的时代,涌现出许多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和科学家。他们的思想异彩纷呈,他们的精神光芒四射,他们的作品经久不衰如陈年老酒,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甘醇味美,值得细细品味、玩赏。

建议教师在文艺复兴二课都讲完以后,组织一个阅读文艺复兴时期名著兴趣小组或开一堂名著赏析课。

1.赏析名画: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的名作。可用幻灯机或网络媒体。

2.由教师推荐名著,组织学生课余阅读,课外活动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尝试演戏剧<<威尼斯商人>>或<<罗密欧与朱丽叶>>

由教师指导,学生组织准备活动.

程序如下:

1.搜集莎士比亚剧本<<威尼斯商人>>或<<罗密欧与朱丽叶>>.

2.观看录像或演出戏剧<<威尼斯商人>>或<<罗密欧与朱丽叶>>.3.修改剧本,简化剧本.

4.选定角色,安排人物.

5.熟悉台词.

6.借服装和准备道具.

关于文学的资料范文5

【关键词】比较文学,理论问题,思考

在我国,比较文学的讨论随着比较文学学科在汉语学界建立中拉开了帷幕。我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在人文学科的发展背景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学界的内外,对“比较文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比较文学在实践中,还存在着若干的理论问题。在比较文学的发展中,不管是学科的建设还是对学生的培养,都是成倍的增长。

一、比较文学存在的问题

1、比较文学在研究中存在问题。在研究中许多人对比较文学都持有意见,学者们很难达成一致,这既是一件好事,也是问题所在。这种争论有助于比较文学学科的发展,但是,在这种争论中,也使这个学科非常难形成完整的一个理论体系。关于对比较文学的争议不只我国存在,国外也存在着这种问题。关于文学对比的影响,不可以明确出要研究的对象,也不能提出有利的研究方式与思考。特别是一些与比较文学这门学科没有关系的内容介入进来,使原来就复杂的问题变得更加的复杂。

2、比较文学理论的反思过程中没有目的性。任何一种理论的反思都是具有一定的目的的。理论不是审美,而是一个命题,它的表达不是一种美学性。理论的意义在于其目的性与针对性。比较文学理论在反思与研究中,理论的表述不能反映出理论的目的性。

3、比较文学理论在反思中的问题缺少关联与系统性。比较文学理论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而对每一个问题,学界的学者们都会做出思考与分析。每一个比较文学理论的问题都单独的被研究与思考过,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这些问题都没有对其它的问题建立一个层次性,也没有与学科的宗旨、目标建立一个关联性。所以,这些问题当作独立的问题思考研究,看不出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由于各问题之间没有关联性,使比较文学理论思考变成一种分散的状态,不能很好的运用所拥有的反思成果,还可能造成同一个问题在一个角度上的重复。所以,缺乏理论的整体性。

4、比较文学理论反思中思考路径的误区。比较文学理论的反思总会涉及到起点问题,不一样的问题就会有不一样的预设起点,需要遵循一般的思维规范。传统的比较文学理论认为,比较文学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思考的思路应该先考察比较文学理论的对象与方法。其次,重点的讨论和比较文学的发展有关系的任务。思考比较文学的各种问题,就要优先的思考其对象与方法,在这个思想基础上,在进行比较文学的发展有关任务的问题。经过实践证明,这种思考路径没有为比较文学弄清关系,也就是说这样的思考路径是不成功的,本身就存在问题。

二、比较文学的研究

想要研究比较文学,就要把它与我国的研究状况相连接,这样才能得到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思考,不然,比较文学的研究就变成了一张空白的纸张。总体来说,就是要充满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理论研究,主要强调的就是民族是世界的。我国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为比较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多的资料。但是还要注意,所有的文化都想要发展,不会封闭自己,而且都需要吸取其它文化的精髓。比较文学的研究也是这样的,,才可以更好的进行发展。所以,想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文学研究,就需要大家和谐相处。

比较文学是一门特殊的独立学科,它与翻译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把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是最重要的。我们最先要确定的是,翻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比较文学理论中的地位非常的重要。学者们在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时,一定要抓住重点,知道哪个轻哪个重,不然的话就会失去探讨研究的意义。比较文学比翻译的范围大很多,但是翻译是比较文学理论研究、思考的必经之路,如果只是单纯的把比较文学归类到翻译的研究中,就真的是太浅薄了。

比较文学研究具有可比性。在任务确立以后,就要确定方法,方法的确立以研究比较文学的目的与对象作为参考依据。在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对比法是为了凸显比较对像之间的不同之处。比较文学的研究不是把求同与存异相互分开,而是把二者相互结合在一起。比较文学的研究可比性有三个原则,分别是:同类原则、对应原则、关联原则。同类原则指的就是一模一样的事物不需要进行比较,完全不一样的事物也不需要进行比较,既同又异的事物才能更好的进行比较,但是不是所有的既同又异的事物都可以比较;对应原则是在事物对比中,同一类型的事物都是相对应的,但是相对应的事物不一定是同一类的;关联原则指的是各个国家的文学直接或间接的事实联系。关联原则在比较文学的研究中被广泛的运用。

三、对比文学的出路

对比较文学提出的问题,要在以后比较文学理论研究的时候解决的问题。它在未来的发展有很好的前途。比较文学研究的真正原因是,承担着对我们人类生活状态思考的重要责任。比较文学的研究一定需要与外界进行联系,而且在练习中还要不断的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只有通过不断的与外界沟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通过外界的理论来增强自身的知识,这样才会使文化共同的发展、繁荣。

在对比文学的研究中,不要只是局限于自身的领域内,可以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式对比较文学进行研究。扩大我们的研究范围,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问题。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研究的细节,要注意学科中的分工。比较文学不应该是一种比较干枯的理论,它应该与各个学科相互融合。在比较文学的研究中,一定要遵循其本身的发展规律,重点的抓住核心内容。

结束语:比较文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发展的道路是波折的。在比较文学的理论中,比较的是方式、特点等。在比较文学理论中,一定要明确比较文学的对象、范围、目的等。比较文学理论的不同研究方式,不断的推动着世界比较文学理论活动很好的运转。在以后比较文学理论的研究中,要学会变通,不断的学习新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程培英. 比较文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D].复旦大学,2013.

关于文学的资料范文6

1、掌握查找资料、应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2、欣赏文学作品,了解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的文化内涵,并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语文素养。

(二)活动步骤

一、资料收集

收集时间为四星期。学生分为六组,每组分别按主题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第一组收集有关月亮的词语,并了解月亮的名称、别号;

(2)第二组收集有关月亮的诗词,感悟中国文学中描写月亮的诗词的情韵;

(3)第三组收集有关月亮的散文,品读咏月的美词佳句;

(4)第四组收集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感受神话传说中古人对月亮寄予的深情;

(5)第五组收集有关月亮的歌曲,聆听赞月的歌声,用歌唱的方法寄托对月的情思;

(6)第六组收集有关月亮的图片,从色彩、构图和意境上直接感知月亮的美姿;

二、资料共享

1、每组将所收集到的资料列出专题,装在资料袋里,并加以命名,如(1)“晶莹的月词语”(2)“清秀的月诗词”(3)“芳香的月散文”(4)“浪漫的月传说”(5)“逍遥的月歌声”(6)“多彩的月图画”;

2、小组交流时间为一周,组与组之间互相交流心得,小组合作交流、协作学习、资源共享、提出建议,学生课下对资料袋再进行整理。

三、交流汇报

课堂展示成果两节课,分六组进行,小组互相补充、探究、质疑。

1、负责收集图片组的学生任务:一是装饰黑板,黑板正中写上美术字:“明月千里寄相思”,黑板的右上方画一轮散着清辉的满月。二是在教室后面布置一个画展,将收集的图片装饰后展出来,展板上写上“起舞弄清影”。通过教室布置,为汇报课营造氛围。评出“月光画家”。

2、歌声导入。播放《水调歌头・中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3、每个主题都由学生自己主持:

(1)词语比拼,评出“月词脱口秀”;

(2)故事比赛,评出“月亮故事王”;

(3)诗词赏析。看谁背出关于月的诗词多,通过朗诵,看谁读得有节奏、有情感,通过赏析,看谁能品出诗的韵味,并评出“月亮诗人”;

(4)歌声荡漾,评出“月亮美声家”;

(5)对月抒怀,在看了月画、赏了月诗、听了月歌之后,你想对月亮说点儿什么?请你尽情地抒写自己的感悟。要求:想象奇特、有新意;富有创造精神。从语言、内容、意境等方面评出“月光才子”;

(6)全体同学伴随VCD共同演唱《明月千里寄相思》。

(三)活动反思

(1)此活动主题渗透了课程综合化思想;

(2)为文学欣赏和写作提供了平台;

(3)学习过程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热点综述

文学是人学,表现人性、人道、人权和人生,表现人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情感。文学给中学生打开了认识人生和自然的大门,展示了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文学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学文学教育重在“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可见,同学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重在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重在文学素质的积累养成,重在陶冶情操、健全人性。

中考所考查的文学作品阅读,其实主要不是在考“文学”,多种现实因素在淡化着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文学”意味。基于此,我们大可不必将文学作品阅读过于理论化、浪漫化、神秘化甚至玄虚化。中考对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与其说是考“文学修养”“文化底蕴”,不如说是考“思维意识”―――再说得透彻些,是以“文学”为依托,考查学生调动必备的语文知识、原理,沿着科学的思维路径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于文学作品(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的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没有明确的写作目标。但是,作文题目中大都会提到让学生“自选文体”,这为同学们充分发挥文学才能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实际上,每年中考作文的优秀作品中,诗歌、散文、小小说、戏剧文体的文章屡见不鲜。

新闻盘点

关键词一:巴金逝世

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中国现当代文坛巨匠、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人民作家巴金先生在上海去世,噩耗传来,文学界几代作家无不深情地怀念他。

巴老是一代文学巨匠,是名符其实的人民作家,是中国文学界的骄傲。巴老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紧跟时代,追求真理,创作勤奋,著作等身。他以自己的人品文品,确立了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他的文学成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他的创作思想和人生道路,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下探求真理的历程。

关键词二:诺贝尔文学奖

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获得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对他的评语是:他小说里的人物揭示了闲聊中的深刻,带人们进入压抑的空间。

关键词三:“Q版”文学

从起初的“大话”“水煮”,到如今的“Q版”,一些文学名著不断被拿来戏谑、调侃,并愈演愈烈,几乎成为当代青年人的一种阅读时尚。面对这些被“大话”“水煮”“Q版”后的作品,一些专家学者分析了这个流行之风背后的实质和原因,并表示了自己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