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比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方文化比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方文化比较

中西方文化比较范文1

一、中西方文化史中数学与诗歌的比较

在西方历史的发展中,有两个惊人的时期,一个是古希腊文化的鼎盛时期,一个是文艺复兴时期.如果我们从人类理性的建构和结构放大意义上分析,可以发现这两个时期恰恰是数学理性的建构放大时期.前者表明数学理性初创时期的建构放大作用;后者表明,在经过近千年的发展之后,特别是基督教对数学理性的广泛传播之后,数学以深沉凝重的理性意识显示出它的建构放大意义.我们可以看到在西方文化中,数学在古希腊是一种理性的信仰,在基督教是一种宗教的情感,在现代的西方文明中数学是一种超越方法意义之上的理性精神.著名的数学史学者M•克莱因认为,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和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的和最完美的内涵.数学与人类艺术在历史发展上有平行性,而且作为组合形式有结构上的相似性.按照形式主义数学观念,数学是概念,特别是抽象概念的组合形式.或许艺术门类的内容和形式与之无关,但19世纪后期也逐渐向形式方面推移.19世纪法国大诗人马拉美(S.Mallarme,1842—1898)为首的象征主义盛极一时,印象派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德加作画之余也写十四行诗.有一次他向马拉美抱怨说:他自己感到写诗十分困难,尽管他有许许多多观念,甚至达到观念过剩的程度.马拉美回答说:诗是由词组成的,而不是观念组成的.可见,说到底诗歌是词的组合形式,乐曲是乐音的组合形式,绘画是色彩与形状的组合形式,而伟大的美就在这些组合形式之中,体现了和谐、对称、结构、复杂等特性,如此类比下更能体会到数学是一门艺术或者体验到数学的美了.通过对比中西方数学在其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及理性作用的分析,可以发现西方的数学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只有技术和方法的意义.西方数学还是西方文化中的一种信仰、一种理性,同时它现在还是一种广泛有用的方法.在这种分析的意义上,我们应该知道,中国学习西方数学不是时期的为实用而学,我们应当把数学的学习看作是改进民族理性的重要途径来学习.这种学习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不同层面给予理解.第一层面,作为公民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生存生活的公民要求,数学就是一个与生活、生产相关的方法.每一个人都必须在有用、能用的方法层面来学习、利用数学.每一个人都应在这样的学习中得到数学的益处,数学是每一个公民应当学、喜欢学的学科.忽略了这个基本要求,在今天的社会中,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如果使人们感到数学学习的沮丧,并在数学学习中突出优劣之分,那就忽略了数学在今天作为社会公民生存常识的要求.第二层面,作为高等教育,数学不仅是技法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确定性、因果逻辑性、逻辑建构和无限发展及探索性这样的数学理性精神,应该在高等教育中获得.如果在高等教育中没有体现出这种数学理性的培养,那么我们缺乏的数学理性就无法弥补.对于这一点来说,中国高等教育增加数学逻辑性、数学思想性、数学理性精神方面的教育应当大大加强.那种只为应用而进行的数学教育,实际上与时期的数学观念并无太大区别.中国文化必须在走向世界时,融入数学的理性精神.

二、中西方文化史中数学与诗歌的启示

数学文化、数学理性的中西方比较研究,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层面、在数学教育的层面,可以给我们几点有益的启示.首先,文化学的研究以及数学文化的研究表明,民族文化传统的改变是艰难而缓慢的.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在不断地向西方学习,也在不断地创造着属于我们民族的新理性.西方文化的传播,尤其是系统地传播、应用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导意识之后,我们的民族理性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但是,理性是一种文化传统,它顽强地表现自己的惯性作用.尽管作为西方文化的有着广泛的影响,但是由于民族意识、民族心理和社会习俗的习惯势力.我们民族的理性,在思维方式和结构放大的意义上还受传统思维方式和理性意识的影响,至今仍常常忽视数学因素在理性中的意义.事实上,作为西方文化的结晶,它具有深沉清晰的数学理性精神.马克思本人也正是从对商品的数量化分析中,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逻辑规律.但是,与中国文化的结合时,却常常由于我们传统理性意识的干扰,忽略了中的数学理性精神.显然,这些问题对现代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数学文化及数学理性的研究,告诉我们现在的数学教育肩负着改变思维方式、改变民族理性的重任.因此,有关数学教育的改革应当先有理论研究,后有理论指导下的方法设计.要避免缺乏理论指导的实用技术型的方法改革.数学教育的社会、文化研究要包括社会需求、课堂文化和民族数学(Ethnomathematics)三个方面的研究.显然,我们目前还缺乏对民族数学传统的深入研究,我们还缺乏对当前社会、文化需求的深入研究.在这种局面下,强化数学文化研究,强化社会、文化对数学需求的研究,才是中国数学教育改革应当尽早完成的历史任务.数学文化研究的兴起,将大大地推动中国基础数学教育、高等数学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数学文化的研究与教学的广泛开展,也无疑将会拓宽在中国数学教育中培养现代化创新人才的渠道.数学文化的研究与教学无疑会推动中国数学文化的伟大复兴,有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正如中国著名数学家齐民友教授指出的:“没有现代的数学就不会有现代的文化,没有现代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

作者:丁美娜 单位:吉林省第二实验(高新)学校

中西方文化比较范文2

同地域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文化价值维度等因素对本地域会计文化的影响与作用比较大。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对会计文化主体会计人的塑造上,其次体现在约束与指导会计人工作活动的会计规范,进而影响会计实务与理论。对比中西方历史文化环境,可以清晰地看到地域文化环境对会计文化主体会计人包括会计职业阶层的多维度影响,这些影响直接体现在会计职业阶层的思想观念、专业知识能力、会计道德、行为方式、思维结构等方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究这种因果表象,对于建设培养优秀的会计文化和塑造优秀的会计文化主体会计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一、 思想观念的差异

我国会计人一般对精神与物质、理论与实践关系有着比较传统的认识,人与自然是和谐的,即“天人合一”。理论与实践内在是一致的,注重精神与致知。对社会政治上尤其是会计工作活动上的权利、权威和不公正、不公平现象较为认同和容忍,民主、自由的思想相对缺乏,具有明显的等级观念。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人一般认为天人、知行是主客二分的,人与自然是抗争的,包括会计在内的任何知识和理论都是必须接受经验事实直接检验,即证伪不可,否则就是谬论。强调两者对立与分割,注重物质和实践。对社会政治尤其是对会计工作中的权力、权威和不公正、不公平现象不易认同和容忍,民主、自由思想较为强烈,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二、专业知识能力的差异

我国传统思想是“贱工商,轻功利”,会计职业只是依附于工商的“账房业”,是士农工商的末技。因而在传统上,整个国家和民族对会计这一职业和会计人的重视程度和需求程度、对会计专业教育培养的财本文由收集整理力投入和社会精英投身会计职业队伍的数量上都显得较低较少。加之我国自古只重“四书五经”的人文精神培养,不重视科学技术和科技教育,那些“通书达礼”的儒生阶层才可以为官治国。这些直接影响着会计人在专业知识教育程度、培养层次、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与专业综合创造能力上都不十分突出。相比,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自古希腊罗马伊始就重视工商和海上贸易,精于核算,倚重簿记。在传统上对会计职业和会计专业人员较为重视,也有较大需求,因而对会计教育培养投入也大,社会精英投入会计职业队伍的数量质量也较大,进而直接导致会计人所接受的会计专业知识教育程度和培养会计人才层次上较高,而在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综合创造能力上也就较为突出。

三、会计道德的差异

我国历来以“重义轻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注重个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修养,而且讲等级,重身份,强调“长幼有序、贵贱有别”,不求超越,个人要克己复礼,要“天下为公”。这实际上是一种重精神文明、轻物质文明和集体利益至上的道德观。相应的在会计道德上所反映出来会计人内在的精神品质的修养上要重于优于外在的社会利益和物质利益的追求,集体利益要优于会计个人利益。因此在自律的会计人人格道德和他律的会计职业道德结合过程中,一方面偏重强调会计人的自我道德规范的自律,另一方面偏重于会计道德集体价值重于个人价值的价值取向,突出国家、集体的利益与荣誉,强调只有在实现了会计群体利益的基础上,会计人的个人利益才能实现,是一个会计人利益必须服从社会利益和会计集体利益的会计道德观念和实践的结合。而美国,自古希腊和欧洲封建时期以来一直非常尚功利、重实用。资本主义精神的实质就是个人必须通过节欲、勤俭、努力去合法地谋取经济利益。人与人之间讲平等、轻等级、强调个性的自由和个人的责、权、利以及个人作用。相应地在会计道德上所反映出来的是外在的社会物质利益重于优于对会计个人内在的精神品质修养追求,会计人个人利益要重于优于集体利益。因此西方会计职业道德强调保障和增进社会与每个个人利益为主要目的的会计职业道德他律,同时偏重于会计道德个人价值优于集体价值的价值取向,凸显会计个人的成就与荣誉,只有在实现会计个人利益的同时才能实现会计人群体利益,是一种会计个人利益至上的会计道德观念与实践的结合。

四、 行为方式的差异

我国历来强调“礼之用,和为贵”,重等级关系与人伦情感而不重法治。办事做人“重名轻实”,讲面子不讲得失,重形式不重实效。在待人接物上贵“中庸之道”和考虑人际关系,“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喜欢搞折中。因而我国会计人员一般比较循规蹈矩,谦虚谨慎,办业务处理会计问题不但要按照会计法规制度,还要看领导脸色,即“审时度势而后行”。会计行为上较为保守,主观能动性差,不敢冒风险。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一直崇尚竞争和个人奋斗,重法治不重人伦情感,也不讲等级关系,提倡“牛仔也能当总统”,只要不违法,不必那么中规中矩。办事做人、待人接物喜欢直来直去。因而西方会计人一般比较务实求真,独立自信,办理业务处理会计问题不唯长官意志,只依法规准则。会计行为较为直率大胆,主观能动性强,敢于善于冒风险。

中西方文化比较范文3

关键词: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比较;传承

中图分类号:K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210-01

一、引言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是中西方各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借以表达文化情怀的载体。中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在其各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中发展成长起来的两种文化形态,它们形成了各自独具一格的鲜明特色和自成体系的丰富内容,以及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但由于文化内涵上的不同,中西方形成了两种不同的传统节日文化。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不同,来探讨当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建设,从而指导我们在挖掘和弘扬我国传统节日,尽可能的了解西方节日蕴含的文化信息的同时,更好的进行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上的不同

(一)节日文化背景不同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农耕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人们的生存形态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式与内容,例如:立春、正月、寒食、清明、端午、三伏、立秋、七夕、中秋、重九、冬至、腊日、岁除等。节日活动的目的都与农事生产直接相关。而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例如一月的主显节,二月情人节、狂欢节,四月复活节,五月耶稣升天节、生灵降临节,八月圣母升天节,九月圣母圣诞节,十一月有万圣节、万灵节、感恩节,十二月圣诞节等。随着基督教跨文明的普世化和欧洲移民向世界各大洲的播散,这些节日大多成为了世界性的节日。基督教文化将整个西方世界连结为一个文化主体。

(二)传统节日内容不同

中国是以饮食为主题的节日文化。我国任何一个传统节日,无论是春节、清明、端午,还是立春、夏至、重阳和腊八节,饮食风俗是节日文化的重要内容。 西方是以玩乐为主题的传统节日文化。西方节日尽管也有一系列的节日食品,如圣诞烤鹅、复活节彩蛋、感恩节的火鸡、南瓜饼等,但更多表现出西方人的精神追求---以玩乐为主题。

(三)价值取向方面不同

从本质上看,中西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儒家的集体主义,西方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了个人主义。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对民间节日风俗产生了长期的、重大的影响。中国节日强调的是阖家团圆、圆融完满。“团圆”、“亲情”、“全家平安”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词。西方人侧重于对“人性”、“自然”的推崇,热衷于挖掘个体的价值,追求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西方的“人文主义”重视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实质上是一种个性主义。

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建设,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

中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高尚品质,是应继承的。如今,随着全球化的来临,大大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西方的一些节日和习俗,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等己传入中国。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由于洋节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如今,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传统节日已经蜕变为“吃”的节日,国人记忆中的风俗似乎除了吃饭,鲜有其它。春节吃饺子,十五吃元宵,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似乎只要吃过这些食品,节日就算庆祝过了。但如果春节不守夜,十五不观灯,重阳不登高,中秋不赏月,传统节日和其他日子有什么区别?与之相对应的传统民俗文化又靠什么去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特定时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时代局限性,任何夸大其辞,都是错误的。中华文明是要复兴,但绝不是去复兴古时候的儒家文化,而是建立在科学、民主、崇高的尊严和价值的新中华文化中。

要过好传统节日,就要做到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也就是说,在保持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要重视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创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没有创新,旧事物不会灭亡,新事物不会发展,世界永远原地踏步,不能前进。

四、结语

中西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节日文化只是其中一斑。这种中西文化差异的互补增添了世界文化交流的动力,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加了靓丽的色彩。我们应在不断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借鉴并利用西方文化中的精华,从而更好的发扬传承灿烂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为当代的先进文化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有益借鉴和指导。

中西方文化比较范文4

【关键词】社会习俗文化 差异 影响

一、中西社会习俗差异

礼仪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一直以来都是秉承着严以律己而尊敬他人的方式去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国素以“礼仪之邦”的美誉立足世界,许多国人在国际上的礼仪表现也让其他国家的人对中国有了一个很好的印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遍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这就使得各国的习俗差异出现在交流当中,然而这种由文化和习俗所造成的误会何影响并没有得到重视,如果长此以往的任其发展不去加强对西方礼仪文化和传统习惯的理解和肯定,那么就可能引起双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和误会,进而导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难以继续下去。因为影响着各地区文化习俗的因素很多,但其主要原因就是可能存异,造成了不同宗教的人们各自遵循所信仰胡宗教礼仪。这一因素同样也适用于中国。中国的礼仪进程也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统一过程才有了今天的成果。在西方的文化习俗发展期间,其教育,科技 新思想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才形成了如今的区域性文化习俗。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施,中西方跨国交际也愈加频繁,但其参杂其中的差异也日渐明显,因此,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怎么去兼顾中西两国间的问题俨然成为了主要问题。

1.1会面礼仪差异

1.1.1问候礼仪

在当今社会当中,见面互相问候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社交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问候不仅能拉近心灵距离,消除陌生隔阂,也成为了与亲朋好友寒喧的一个重要手段。问候对方这一礼仪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人素养的标准之一。见面亲切友好的问候不仅仅体现其良好的修养,道德水平的高低,也体现了其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在中国,一般的问候语都诸如此类“到那儿溜Q了?”“干嘛去了?”“去哪儿啊?”我们用这种方式和问候来传达出对对方的关心,这种“唠家常”的方式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但如若是在西方国家,你的这种问候很可能已经触及到对方的底线。因为国外根本没有此类言语,外国友人很注重自己的隐私,他人无权干涉,也不希望他人过于干涉自己的私事。一般他们的问候都是“hello”或者“how is the weather?”他们把这种当作纯粹的生活礼仪,并不把它当作认识的手段,所以当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当中有人向你说“what a beautiful day!”的时候,你应当给予回应来表现你的友好态度。

1.1.2称呼礼仪

称呼礼仪,他传达出的是个人修养和其社会生产力的反展程度,经济发展的速度与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力和社会需求。但由于中西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了许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称呼差异。中国人习惯称自己为“在下”用“您”来称呼他人,一般只有彼此熟悉的人方可“直呼其名”而西方国家则用“you”来称呼对方。家中成员也不分年长年幼,一般都以姓名或者昵称来称呼,但在中国这是不可行的,必须尊卑有序,尊老爱幼,不然就会被当作不礼貌。

1.2餐饮礼仪的差异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在地理位置上又相对处于中间位置。所以这便造就了区域所特有的饮食习俗。从“民以食为天”的理念就可以看出,饮食在国人心中所占有的比重。人们经常都会将重要的事宜和决定都放在一场别开生面的隆重的美食宴上面。但有时候却不会去过度地追求菜的口感,他们所追求的是在一起的氛围和许久不见的寒暄。在中国,以左为尊的礼仪相传已久,招待贵宾,贵客都要坐在左上,但在西方则恰恰相反,入座的时候男士为了男士示以尊重,会为女士打点好一切。在中国,酒在宴会上必不可少的,人们认为喝酒能够减少尴尬,活跃气氛,便于进一步的认识了解。而西方对于酒文化则截然不同,他们不提倡过度饮酒,认为只要尽兴就行。

二、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差异

2.1传统节日作为衡量一个民族的悠久文化历史具有重要作用,节日的由来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生活地点有着重要的联系,它体现了人们丰富的感情世界,寄予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每个民族的节日,能还原出其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由此可见,传统节日文化对于文化习俗的影响多么深远。

2.1.1 为何当今社会,中国的节日越来越不受到国人的喜爱,节日气氛也越来越淡,而相比其他国家的节日却在国内流行起来。首先我觉得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而西方由于受宗教影响时间较长,所以其节日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比如复活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人们心中有,那么节日便会被传承。加之中国的节日庆祝大多以家庭为中心,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而西方的节日更多的是突出集体性和互动性,他们倡导以自我为中心,崇尚张扬的性格,这便是为何在西方的经典著作当中,个人英雄主义成为了社会意识主流,人们喜欢互相交流,群体参加又体现出了人人平等,自由地表现自我的特点。从用餐时的桌子就不难看出,中国人喜欢用圆桌来营造一种团结,和气的气氛,这是一种传统,西方人习惯用方桌,他们的重点并不在于食物,而是在于个体之间的交流。所以,中式体现的是全体共享式,西方宴会体现的是个体交流式。当然,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不仅仅只有这些,还跟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将会面对更多的陌生文化,风格迥异的行为习惯,也会存在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所以,我们必须在发扬我们原有的传统文化的时候熟悉新的文化。

总结:在保持住自己风俗习惯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其他风俗文化,首先是要去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然后再了解地域性文化。因为只有理解了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减少误会的发生,礼仪也是一种意识流的软文化,只要是文化就肯定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比较,一个缺乏礼仪的国家肯定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而一个礼仪不标准统一的的社会也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创建和谐社会,礼仪是首要的,现今的中国无论在物质,精神,文化上面都需要进行改变,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集百家之长。形成一套完整且符合国人的价值观,方能塑造当代中国新的社会文化体系,从而实现社会和谐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9-1

[2]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 魏光奇.天人之际;中西文化观念比较[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 包凡一.外国人这样看中国[M].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9

[5] 谢艳明.西方文化与风俗指南[M].河南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

中西方文化比较范文5

[关键词] 中西方节日 文化软实力 民歌

引言

伴随经济全球化,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西方节日对中国的影响与日俱增。许多年轻人对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不甚了解也缺乏激情,却盲目地追求庆贺西方节日。西方节日的涌入带动了相关商业活动的发展,激发了人们对于国外生活的向往,而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却日渐被冷落,与之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濒临消亡的危险。有学者质疑中国的节日能否同样影响外国友人,推动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如何能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2006年12月来自北大等名校或科研单位的十位博士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圣诞节”问题的看法》,提出国人在文化上陷入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根本原因是中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他们呼吁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①。面对西方节日的冲击我们虽应以开放的态度了解西方节日以扩大对外交流。但同时更要树立中国文化的主位性,关键是使国人深入了解中国节日的起源、特色,及其反映的民族心理、民族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探索其折射出的文化底蕴。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中西方节日比较

1.中西方节日所呈现的差异

(1)节日命名方式差异。中国节日多以“岁时节令”命名,西方节日多以宗教人物和事件命名,反映了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世俗性与宗教性的差异。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存依赖于土地。农作物的长势是百姓心情的“调控台”,而农作物的长势势必受节气的影响。因此,中国传统节庆多依照农历节令产生。中国最重要的节日—— “年”即是如此。按照古书记载,“年”本身就包含有五谷成熟、丰收的意思。又如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端”是开始的意思。《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所以“端五”也可写为“端午”。 再如八月十五谓之“中秋”,又名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还有七夕是农历七月初七,重阳为农历九月初九,腊八为农历十二月初八。

西方主要流传了宗教性节日。统治西方人们思想和道德的基督教受到了广泛的尊崇。因而围绕基督教的各种宗教活动被人们作为最重要的节日延续下来。集中表现为复活节、大祈祷日(丹麦特有的一个宗教节日)、耶稣升天日、降灵节、圣诞节等。此外,西方国家也不乏有些为纪念曾为民族或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人而以其名命名的节日,如哥伦布纪念日(又称发现日), 情人节,卡蒙斯日(即葡萄牙国庆日),圣马力诺节(即圣马力诺国庆日)。

(2)崇拜对象及崇拜方式的差异。西方节日主要体现对上帝的崇拜。因为基督教世界里神只有一个——上帝。西方宗教节日的庆祝因各国风俗而异,但必不可少的项目是做礼拜或洗礼等宗教活动。复活节的日出礼拜可追溯到古代庆贺日出的春节活动。复活节期间穿新衣服象征新生活的风俗来自早期基督教徒于复活节举行的洗礼活动。在耶稣升天节,信徒们要去教堂望弥撒,或早起去聆听唱诗班的晨唱。天主教会举行庆祝耶稣升天节的弥撒。在圣灵降临节中节日庆祝活动要从教会特别主日礼拜延伸到街头的表演和狂欢,在这个节日行洗礼和坚信礼对基督教徒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圣诞节前夜人们前往教堂做晚弥撒或晚礼拜。

中国节日最重要的文化特征是具有极强的世俗性及泛神性。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社会是建立在人文精神与自然崇拜相结合的基础之上的,其基本的哲学思想是主张神灵与人二者之间和谐共处,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因中国地大物博,国人崇拜神的种类、方式、祭典仪式与西方有很大差异。在古代春节来临人们要举行腊祭祈年活动。腊祭祈年既为祭祀先祖、百神,又使农民在农事之余得以休息和娱乐,并祈望丰收。再如上文提到的“腊八”也是人们在丰收后举行盛大祭典大拜天地祖先。腊祭所拜之神据文献资料所载有:先啬神、司啬神、农神、邮表畷神、猫虎神、坊神、水庸神和昆虫神。

(3)中国的饮食文化与西方的送礼文化。中国这样一个传承千年餐饮文化的泱泱大国在重要的传统节日中自然少不了特色美食。饮食文化不仅仅是关于饮食本身的文明成果,而且内化为一种具有信仰、禁忌等文化意义的民族心理,成为文化的隐喻象征符号体系。大年初一第一餐各地所吃颇有讲究:湖北团风人喝鸡汤象征平安;江西鄱阳人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福建闽南人吃面寓意年年长久;台湾人吃“长年菜”寓意长生不老;关中、河南部分地方吃饺子与面条同煮的饭叫“金丝穿元宝”、“银线吊葫芦”。中秋节吃月饼,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用月饼寄托思乡之情。正月十五吃元宵象征团圆吉祥。“腊八”喝腊八粥延年益寿。端午节吃粽子为纪念屈原;寒食节吃寒食纪念介子推。

而西方的节日食谱很少有特定的文化意义,且许多节日的食谱相近。可以找到特别的象征意义的要属情人节的巧克力,象征甜甜蜜蜜、美满幸福,可它主要不是作为食物而是作为礼品表达其象征意义的。真正具有象征意义的是“复活节”的彩蛋,因为基督教把彩蛋当作新生命的象征,基督复活的象征。

虽然西方节日的饮食文化没有中国的博大精深,但他们节日送礼文化却传达了特有的民族精神。每年送礼之王当属圣诞老人。他是整个西方文化精神传达的使者。圣诞节的活动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给予与获取。“父亲节”、“母亲节”,孩子们送鲜花或小礼物以表达他们的爱和感激之情。“情人节”,不仅爱人间而且朋友间互送礼物。这些小礼物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4)中国人重视亲情,关注国家发展,西方人崇尚个性张扬,关注自身的快乐。中国节日多以家庭、家族内部活动为中心。节日里全家要吃团圆饭,要阖家共渡。中国人强调“有福同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喜欢与亲友分享自己的喜悦之情,互送美好祝福。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活动大多展现出中华民族强烈的家庭观、民族观和社会群体观念,如除夕吃团圆饭、春节期间拜年、端午节赛龙舟、中秋赏月吃月饼等。中国人讲究举国同乐,普天同庆,要“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个人的命运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紧密相连。因为这样的心理中国才能连续二十多年组织强大阵容的春节联欢晚会。在春晚中回顾过去一年的收获与成就,传达真挚的祝福,表达对国家最美好的祝愿。

西方人在节日中十分注重“个性的张扬”。在风靡欧美的狂欢节中每个人都充分张扬自我,释放自我。狂欢、游行和聚会是西方节日中重要的自我释放方式。在宗教和历史的影响下,西方人追求欢乐,也通过忏悔、内省或祈祷净化个人灵魂,寻求自我解脱,他们更关注个体的心理体验和感受。

2.中西方节日所呈现的共同点

(1)两者均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各国人民都庆祝新年的到来,都向亲友表达良好的祝愿,对未来生活有美好的期待。

(2)两者都传承尊老爱幼的文明火种。中国有敬老节、重阳节。老人为后来人创造优秀文化,精湛工艺,他们挥洒汗水而奠定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根基,因此中国人讲究不能忘本。西方人同样感激辛勤抚养自己的父母。西方的父亲节、母亲节就是对所有父母的价值的肯定。

(3)两者都敬仰纪念重要的历史人物。中国有端午节、寒食节,西方有哥伦布日、圣露西节,纪念人们心中的英雄。

(4)两者都追求完美的爱情。西方有为忠于爱情的人们设立的情人节,而中国有牛郎织女鹊桥会的七夕节。人们都利用这样的节日向自己的爱人表达爱慕之情。

(5)两者都有对富足生活的渴望。中国有腊八节,西方有感恩节。无论在以农业还是畜牧业为基础的国家,人们都希望自己一年的辛劳有所收获,渴望过上富足舒适的生活。人们借此节日感谢神灵的保佑,犒劳辛勤的劳动者,祈祷来年风调雨顺,衣食无忧。

结论

1.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民族艺术体现重要价值

就节日本身而言,因各国迥异的历史而存在差异,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种类颇多,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体现了我泱泱大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历代信奉的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思想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在现代的建设和发展中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的饮食文化显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勤劳和善良。中国人重家庭,重亲情,关注国家命运的传统彰显出中国人强大的凝聚力,是国家坚实、强大的基础!是国家蒸蒸日上的不竭动力。因此传承中国传统节日,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西方节日有着诸多差别也呈现出许多共同特征,表现了人们共同的心理取向和价值取向。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在汲取西方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为我所用的同时要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踏出国门。中国与法国、俄罗斯互办国家年使中国文化得以展示于世界舞台上,吸引更多外国友人关注了解中国文化。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巧妙途径——民族艺术。人们都有对艺术、对美的追求,因此民族艺术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因民族意识的差异所在,文化交流中我们不妨。首先根据各族人民共同的民族心理、价值取向用我们的民族艺术感染外国友人,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而后逐步传播中国文化,用中国的优秀文化影响与我们相距甚远的西方文化,跨越国界,消除隔阂,从而为我国经济的跨国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运用民歌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

笔者在研究民歌的过程中发现民歌作为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优秀载体,从而在文化和经济发展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民歌是广大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作的结晶,真实地表达了人民的民族心理、价值取向。基于上文对于中西方节日比较得出的中西方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民族心理,可知民歌中所展现的人们对爱情的追求,对富足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必然能够引起外国友人的共鸣。外国民歌也具有记录人们多姿多彩的生活和表达人们美好心愿的作用。同时,中国民歌内容极其丰富,它所展现的中国独特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对国外友人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因此民歌能够担当起中国文化传播的桥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确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注 释:

①周锋利等.倡议书“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我们对“圣诞节问题的看法”[OL]http://.cn/s/p/2006-12-21/103811850958.shtml,2006,12.

参考文献:

[1]盖国梁.节庆趣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宋兆麟,李露露.图说中国传统节日[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西安公司,2006.

[3]朱子仪.西方的节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李丽敏.论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节日的回归[J].鸡西大学学报,2009(8).

中西方文化比较范文6

关键词:民族文化 创新 回归

一、民族元素的产生与传承

(一)战争与融合奠定了文化基础

战争与和平永远是世界的两大主题,尤其是从原始社会后期,奴隶社会开始,不管是西方欧洲国家,还是东方亚洲国家,人们为了既得利益,反对外来侵略,维护相对和平,做着日复一日的努力。但就是因为不断的战争与和平交替出现,才让一个民族的文化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演变,让最初的单一化变得多元化。

欧洲凯尔特在它悠长的历史中,不断地经历着战争。由于战争从公元前17世纪开始,先后出现乌涅蒂采文化、瓮棺文化、哈尔施塔特文化、拉登文化,在不同时期,凯尔特文化因为地域融合变得越来越丰富,人们之间交流的方式也越来越统一,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这为后人学习研究提供了全面的历史资料。19世纪中期工艺美术运动开始,西方现代设计师们发展运用这种文化中的民族元素,设计出很多有着自己民族特色,但又让世人惊叹的优秀现代作品。

中国的历史也是由战争与和平交替组成的,从夏商的奴隶社会,到秦皇汉武的封建社会,战争让周边的少数民族越来越多地加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来,进而让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加庞大与深远,为我们后人留下丰厚的艺术资源。因为19世纪的闭关锁国、、、、,到后来的人民内部矛盾,中国在西方平稳发展现代设计的时候,没有机会发展自己的现代设计,直到20世纪末和平稳定的中国,才终于跟上世界的设计步伐,立足本国学习外国,才是我们发展现代设计的根本立足点。

(二)交流合作创造多元化的文化形式

陆路交流是古代中西方最早的沟通方式,中国的“丝绸之路”就是最有力的证明。由于造船业的发展,哥伦布、郑和、马可波罗等人又开始通过航海进行海路交流。古代的中西方是不断地接触学习、互通有无的,中国把带有本国特色的陶瓷、绸缎运往欧洲,欧洲又把有着地域特色的地毯、香料运到中国,在这频繁地物物交流中,欧洲看到中国的先进与伟大,中国也认识到外夷的优秀与神奇。

法国学者弗里德尔在《现代文学史》中对中国有这样的评价,中国是一个模范国家,不仅仅是艺术方面,他的智慧也同样优秀。在1688年出版的《关于涂漆和上釉的论文》中写道“有什么能把我们的厢房装饰的比大理石还要光泽照人,更叫人惊奇的方法呢?”法国丝绸商也把中国的丝绸重新加入麻线,制作出有法国特色的丝织品。这种“中国风格”的盛行最先出现在荷兰和法国,之后迅速传播欧洲各地,直接、间接地推动了西方工业革命。

欧洲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要数清代康乾盛世时的北京圆明园了。圆明园建于1709年到1744年,当时被称作“万园之园”,就是因为圆明园融入了中国园林艺术和西方园林艺术的精华,在这个园中,设计师没有因循守旧,而是创新地把中西方文化融为一体,使西方文化艺术在这里得到提高和升华。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中国早先的艺术家们就意识到,对待外来文化不能生搬硬套,要兼容并蓄、强强联合,也说明中国很早就有海纳百川的博怀,接受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艺术。

二、中西方设计文化的碰撞与创新

(一)中西方现代设计的碰撞

自工艺美术运动开始,中西方文化在现代设计中一直有着借鉴与碰撞。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开放的一面和保守的一面。在当代世界文化快速交流与合作的前提下,我们如何学习外来经验,表现自我个性,是摆在现代设计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欧洲国家在发展本国现代设计时,就有英国著名的艺术理论家约翰・拉斯金强调过:现代的设计应该是为大众服务的,设计的来源可以借鉴传统的哥特式风格,也可以从亚洲中国、日本文化中寻找灵感,回归自然。这是他在1851年参观完第一次世界博览会后的评论。从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19世纪欧洲现代设计理论就提出对传统继承和对外来借鉴的观点。

中国思想家和革命家康有为也对中西方文化碰撞问题提出过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应该坚持两个原则:一个是反对不顾中国国情的照搬照抄,甚至是对外来文化的全盘接受。他认为欧洲的文化也不是最完美的,因此盲目地“举中国数千年道德教化之文明一切弃之”而“全法欧美”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他提出“立国自有本末,行政自有次第”,因此一定要立足本国,再向别国学习,决不能只做“拿来主义”。二是强调对本民族元素的继承与发展。他认为:“人失魂乎,非狂则死;国失魂乎,非狂则亡。此立国之公理,未有能外之者也。”所以“亡莫大于国魂亡,而国亡次之”。这就说明了如果不坚持自己本国的民族魂,那么“国魂”没了比国家没了更加可怕。

(二)中西方现代设计在碰撞中寻求创新

黑格尔在他《美学》中这样评论过:和谐本身就是在差异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状态,如果能够接受差异,那么和谐自然会把这些差异统一成为一个整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也消除了这些差异的纯粹对立,因为他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现在西方文化对落后民族的吸引是不可抵御的,正确认识设计民族化与世界化的辩证关系,是每个处在世界设计大环境下的国家不可逃避的问题,设计的民族化与世界化不能同等对待,也不能截然分开,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一个整体。

设计需要创新,但我们要正确理解创新,不是“前无古者,后无来者”才是创新,真正的创新是对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一种扬弃,而不是否定。如果把传统与现代当做不相干的两个方面,那么,现代设计就会成为“无根”设计,也会让他成为“四不像”,甚至会自我灭亡。在欧洲黑暗的中世纪,就存在对传统文化的反叛,结果就是欧洲文化的自我窒息灭亡,直到后来掀起文艺复兴运动,才让欧洲文化再次死而复生,并创新壮大。

三、现代设计中传统的回归

(一)现代设计的回归趋势

中国设计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回暖,对外国设计的照搬照抄已经被国内外评论家给以分析和批判。21世纪后,中国的现代设计已经慢慢有传统回归的趋势。正如上一章说的那样,虽然传统回归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是短时间内要抵制对外来文化的诱惑,又要对数千年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康有为说过“各鉴其弊而损益之”,才是我们现在最该做的事。我们对中国现代设计的方向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位,接下来就是为这个方向而努力,努力把传统中的民族元素应用到现代设计中去。

(二)中国现代设计的文化性、民族性、地域性

1.文化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的礼义文化,因此中国人对理想设计有这样的描述:首先有“敦厚稳重,端庄气派”的感觉,算是一种正统的设计风格;其次可以表现出“潇洒飘逸,含蓄优雅”的气质,属于一种文人雅士的品位;最后是“纯朴古拙”的味道,也是“反扑归真”的一种渴望,这种设计可以感觉出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真谛这三种设计风格都是中国文化表现出的不同形态。除此之外,中国人还喜欢热闹、欢快的气氛,喜庆元素在现代设计中也可以把中国文化表现的很有特色。

2.民族性

设计中的民族性是创造民族特色的基础,也是民族风格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艺术可以说是一切艺术的母体艺术,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设计师可以通过对有形物质的大胆创新,达到形而上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实现了现代人对古朴而自然世界的情感追求。

上一篇不想说再见

下一篇夏至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