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质量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质量问题范文1
关键词:路面质量;裂缝
中图分类号:U416.212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伴随着公路交通发展的进一步深入,以水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的硬化路在各级道路工程中日益推广,特别是在县乡公路、村村通工程中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这种路面有其自身的优点外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到中后期容易出现开裂、断板、沉陷、错台等。笔者在本文中对水泥混疑土路面质量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一)温度的应力变化是硬化路面产生病害的一种原因。4m*5m混凝土板块在夏天的气温条件下,地表温度达到60℃左右时,由于板块内温度应力的作用,使其发生四角的翘曲,板块发生盆状变形,四周的板块填缝材料被扰动。这样的长期高温天气,昼夜温差的变化,板块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盆状变形状态下重载车通过时发生翘板性跳动,将填缝材料压出,遇雨天进入雨水,会出现混凝土板底部冲刷发生卿浆病害。
(二)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期内,嵌缝材料主要受到拉伸和翦切两种作用。嵌缝料的拉伸是指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温度下降引起的板收缩而导致了按缝的张开。剪切是指汽车行驶经过接缝时,受荷载板与相邻的未受荷载板的竖向位移差也导致了接缝的张开。当路面和填缝材料发生重度损坏,板下垫层长时间受水的冻融侵害和高速重载的作用,形成一种活水冲刷,由于冲刷的反复作用,将混凝土板下灰土从板缝挪出,即出现卿浆,灰土卿浆后在重载车的反复作用下将粒料磨成泥浆逐渐唧出,板下出现掏空,掏空到一定面积后4mx5m的板块出现跳板现象或重载车通过时发生断裂,严重时会影响行车。
(三)路面表面所出现的裂缝
主要原因是荷载应力、温度变化致使混凝土自身收缩产生的应力、以及混凝土面板与基层间强大的摩阻力超过了混凝土面板的抗拉强度而引起的。
(四)早期表面裂缝与早期断板
早期表面裂缝原因是由于混凝土表面早期过快失水干缩而引起的末完全断裂的表面性裂缝,大多发生在混凝土路面摊铺成型初期,裂缝规律不很明显。早期断板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发生混凝土路面成型初期,断裂规律比较明显,大多为横向裂缝,一般会贯通板底部。裂缝和胀、缩缝原因是预留胀缝不合理,填缝材料性能较差或收缩缝和切缝后,雨雪水通过缝隙灌入缝内,造成混凝土板底部冲刷发生病害。
三、硬化路面各种施工缝的处治
(一)位置缝
1、混凝土路面施工缝应尽可能设置于构造物处,当不能避免时,应保证施工缝接缝处两侧面板混凝土的振捣密实,并有足够的间隔时间,以形成强度。
2、当与原有混凝土路面相接时,应采用机械将原路面连接缝处切割整齐,并清除表面浮尘及松动石子,用水将连接缝处清洗干净。
3、水泥混凝土路面为刚性路面,纵横缝应及时填充材料,填料应与板的粘结力强,适应混凝土面板的收缩。如氯丁橡胶、沥青玛蹄脂等。加强养护管理,防止渗水,避免杂物进入缝内。
(二)材料缝
1、利用同一厂家同一标号的水泥。
2、使用同一性能的钢筋,纵、横向钢筋直径尽可能保持一致。
3、严格控制材料购进渠道,必须通过实验来严把质量关,不合格材料一定要清除出场。
4、使用合格水泥,使用免检产品,使用名优水泥。
5、注意水泥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搅拌站距摊铺现场距离不能过远,保证运输过程中的规范性。
(三)做好施工工艺的控制。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由于浇筑混凝土水分的蒸发,体积在收工后改缩,会将路面板拉断。为防止路面裂缝、断板,控制切缝时间十分关键。根据我们的经验:在平均气温7摄氏度左右时,养护时间花10天切缝比较合理:在平均气温14摄氏度左右时,养护时间在7天切缝比较合理。在平均气温20摄氏度左右时,养护时间在3天切缝比较合理。水泥混凝士路面分格切缝时要尽量花4mx5m之间分格,以减轻温度应力对板块的破坏。选择适宜的摊铺时间。为避免温差应力造成开裂断板,必须选择日照温度不高,风力不大,且温度变化不大的时间段进行摊铺。为防止板边裂缝,混凝土面板纵、横向自由边缘部分应增加补强钢筋,正确安装传力杆。边缘钢筋一般选用2根12号-16号的钢筋,布置在板的下部,距面板底部一般为板厚的1/4,并不小于5cm,间距10cm,钢筋两端应向上弯起,钢筋保护层应不小于5cm。传力杆应与道路中心线平行、传力杆应按设计要求,使用高塑料套管和涂沥青隔层。加强混凝土面板早期养护。宜采用麻袋或草帘覆盖,酒水进行湿润方法养护,确保养生时期混凝土板面始终湿润,养生时间不少于14天。养生期间加强交通管制,严禁车辆通行。
(四)选择合格的原材料。
选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安垒性好的水泥,可减少混凝土成型早期的收缩变形,提高混凝土的抗弯拉强度。粗集料选用反击破生产的连续级配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方孔筛),针状片含量不大于15%。碎石宜采用强度高、抗温差能力强的非活性骨料,以防止碱性骨料产生混凝土裂缝及强度下降等不良现象。
(五)选择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混合料的灵魂,必须满足强度,耐久性,经济性的要求。施工中混凝土配合比的强度以大干设计强度的10%-15%为宜,水灰比0.4-0.48为宜,塌落度1.8-2.0cm为宜,含砂率30%~35%为宜,混凝土24h弯拉强度应不低于3.0MPa。集料含水量应根据实测值及时准确调整。为确保水泥、集料、水的准确用量,混凝土配料应采用电子自动计量。
四、结束语
硬化路面主要以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主,这种材料对于因地制宜的利用当地材料,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等有非常大的价值,我相信只要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精益求精,做好每一个工序,一定能克服各种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质量问题范文2
“张老师,我们家孩子这校服穿着不舒服,学校是不是也该向服装厂反映一下?”
“吴厂长啊,你这批校服怎么搞的?家长投诉得我们成天忙活不停……”
这是众多“问题校服”多米诺骨牌中的一景。2010年10月17日,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当地学生校服和针织泳装的监督抽查结果显示,与去年相比,学生校服质量明显下降。本次共抽查了沈阳、抚顺等10个地区的80家学生校服生产企业的80批次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68%。问题校服哪里有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裸女校服风波:面料揭开校服不透气之谜
几年前,一场“裸女校服”风波引发了人们对校服面料的密切关注。一场大雨过后,广州某中学学生所穿着的校服,竞浮现出一个个搔首弄姿的女性人体图,每一件校服上起码浮现30个类似的图案。事件发生后,经调查才知道,原来是布料供应商在不知道该批布料用途的情况下,将用于泳装及沙滩装的布料提供给了校服的生产厂家,校服的生产厂家就糊里糊涂地制造出了大批“女体”校服。
学校最后终止与这批校服的生产厂家的合作。生产厂家于是把出售布料的店铺告上法庭,要求布料店铺赔偿损失。广州南海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了一审判决,供应布料的店铺两负责人被判赔万余元。
实际上,校服的面料问题正好是矛盾的焦点所在。某学校学生家长张女士反映,“孩子就读小学,孩子夏天穿的校服用的都是化纤原料,穿在身上既不吸汗又不透气,很不舒服。冬天穿的校服质地粗糙,起静电,起毛球,对孩子身体健康十分不利”。她说,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学校应该与时俱进,购置一些质量好、款式新的校服。”
而就读于初二的女生小许也认为,“校服夏天的料子密不透风,冬天的衣服又单薄得冷风直透,而且肥肥大大,像件工装。应该让学生参与校服设计,采用透气的布料,给校服多增加一点亮色。”
2010年10月,江苏徐州沛县质监局对2所高中和3所初中定制的学生校服质量进行专项抽查,经检验,有3000套校服存在面料较差、透气性不好、洗涤掉色、起毛起球等问题。
实际上,国家已经出台了校服标准,包括行业标准FZ/T 73021―2004《针织学生服》、国家标准GB/T22854―2009《针织学生服》、行业标准FZ/T81003―2003《儿童服装、学生服》、国家标准GB/T23328―2009《机织学生服》。
行业内通用的做法是采用涤纶与棉混纺的面料。涤纶35%~65%,棉35%~65%。涤纶属于合成纤维,优点是耐磨不褶皱,而缺点是透气性和吸湿性差:棉是天然纤维,优点是比较透气吸湿,缺点是容易缩水走形不耐磨,混纺的面料正好可以集两者的优点,令透气性、吸湿性与耐磨性得以兼顾。
而学生和家长反映的透气性差的问题,往往是纤维含量的问题。在2009年9月江苏省质监局公布的校服抽检结果显示,有服装厂生产的学生服,标注纤维含量为粘胶(35±5)%、涤(65±5)%,而检测结果却是含涤100%。据有关数据,人体皮肤表层水分在12%~15%时,皮肤光滑而有弹性。一旦皮肤缺水就会变得干燥,继之粗糙,久之就会出现皱纹。人体皮肤处于62%的相对湿度时,感觉最舒服。人体最舒适的相对湿度在45%~65%之间。要求纺织品必须具备一定的吸湿性、透气性,用纤维12%~14%的回潮率来保证皮肤表层12%~15%的含水率。
而我国主要纺织纤维的标准平衡回潮率为:棉花7%~8.5%、羊毛14%~16%、蚕丝9%~11%、粘胶纤维12%~14%、丙纶和氯纶为0、氨纶0.4%~1.3%、涤纶纤维为0.4%~0.5%、苎麻7.0%~10.0%等。因此,如果完全采用涤纶纤维制作的校服,当然穿上去很难受了。设$t-问题:大小长短和个性化众口难调
孩子就读高中的陆先生表示,“现在的校服款式太死板了,几乎都是运动服,男生女生没差别,不同的学校只好把学校名缩写印在衣服上进行区别,没有创意。校服这种单一面孔严重抑制了学生对美的追求,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校服大多极为松垮,穿在身上不精神,无法体现出学生应有的活泼好动、生气勃勃的特性。其实校服应该反映学校特色,它是学校文化的体现。”
爱漂亮的高中女生小王表示,“除了双休日,每天都要穿古板的校服。我那么多漂亮衣服,只能在双休日亮相,太郁闷了。而且学校里大家都穿得一样也不好看。我的要求不高,只要稍稍放宽一点,比如星期二、星期四可以穿自己的衣服,我就满足了。”
而学校对此也无可奈何,某学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说是这样说,但由于每个家庭的经济实力、审美观念都不一样,我们也很难满足不同的需求,只能是兼顾。校服在做的时候也和厂家打了招呼,要留出10厘米左右的裤脚,样式朴实一点,也的确是由于厂家提供的样子也不多。”
辅料问题:印学校标志学生受苦
作为校服,各学校都纷纷将自己的标志印染在上面,但由此也产生了很多的后续问题。
据了解,校服投诉的另外一大热点就是印染化学物质残留。一些生产企业为了使标志明显,衣料“漂亮”,不惜使用能诱发癌变的偶氮染料、甲醛和卤化物及重金属。由于中小学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期,身体自我调节能力和抵抗外来有害物质能力较差,很容易受到伤害。比如说色牢度,国际上已确定多数染料都对人体有害,如果易掉色,则会造成染料对人体的直接伤害。而pH值超标,会刺激皮肤,极易引起皮炎、过敏等。
去年,广东肇庆地区某小学定制校服时,校徽印制由教育服装厂委托肇庆市西江印花厂加工,加工方特地在这次送检的校服“学校校徽”标志上加固染色,防止褪色,以为这样是提高了质量,不料结果却弄巧成拙,经检验加固染料中含有禁用偶氮染料。加工问题:偷工减料不按标准来
除此之外,加工环节中也容易出现种种问题。一位姓李的小学同学表示,“我们学校校服挺好看,但质量好像不好,有次我们班的一个胖同学向下一蹲裤裆开了,我们笑话了他很长时间。”
经某省质量检测部门发现,校服生产企业普遍存在着质量意识淡薄的问题,不符合GB 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和相应的产品标准要求情况也很多。
监管问题:学校难以承担监管者角色
而令学校困扰的是,学校需要同时担当采购者和监管者的角色。由于大多数老师并非专业服装人才,实际上很难成为合格的监管者。 “我们只能用手摸摸料子,看看有没有偷工减料。对于面料含量等专业问题,肯定是看不出的。”某学校李校长表示, “如果有大量学生感觉穿着不舒服,我们会拿给销售商换。存在质量问题,则会向质监部门反馈。”
在某中学,为了确保质量,学校甚至会在收到校服后,每班再抽样一件交由质监局进行检验,确认合格之后才会发给学生。“当然这也只是样本,我们不可能一件一件地去进行专业的质量验收。”该学校吉老师表示,质量把控这一关,还是需要企业自控以及质监部门的专业监控。解决之道:抓住标准和分工的牛鼻子
质量问题范文3
关键词: T梁预制 ;外观质量 ;问题 ;控制
Abstract: Aiming at the appearance of the precast T beam quality problems, analyzes the cause and puts forward the method of quality control, so that the prefabricated T beam appearance quality is greatly improved.
Keywords: T precast beams; appearance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前言
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是混凝土质量的直观体现,因此搞好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对混凝土工程有其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湖北省孝襄高速公路12合同段预制场672片T梁的外观质量存在许多问题,经过实践的摸索,现场总结分析,逐步完善整改措施,使T梁的外观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收到了满意的实施效果。
二、T梁预制外观质量问题
1、梁腹侧表面、T梁端头锚固截面有蜂窝、麻面现象,马蹄上口斜面气泡较大。
2、梁端头第二道横隔板下耳板附近、腹板变厚处、马蹄上口斜面有“狗洞”。
3、马蹄根部、侧模拼缝、堵头模板两侧处跑浆较多,有“烂边”、“烂根”现象。
4、梁腹表面有明显的层印。
5、模板拼缝处有“错台”,个别梁有“跑模”现象。
6、T梁张拉起拱后,梁两头马蹄底部缺棱掉角。
7、T梁翼板顶面板收缩裂缝较多。
8、腹板表面、翼板下表面有“白斑”和“黑斑”,混凝土表面花脸,颜色不一。
9、桥面连续预埋钢板下砼不密实。
三、T梁预制外观质量问题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
1、麻面 麻面是指混凝土表面上呈现出无数绿豆般大小的不规则小凹点。直径通常不大于5mm。
[原因分析] (1)马蹄上口斜面排气困难,锚固截面锚下钢筋密集,受波纹管位限制振捣困难,混凝土振捣不足,气泡未完全排出,部分气泡残留在混凝土与模板之间。
(2)新拌混凝土浇注入模后,停留时间过长,振捣时已有部分凝固。
(3)用小料水平分层浇注完马蹄后,浇注腹板时误开平板振捣器,上部灰浆顺模板表面流到下层塌落度损失比较大混凝土表面,拆模后出现若断若续的“眼泪”。
(4)浇注前没有在模板上撒水湿润,或湿润不足,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吸去或模板拼缝漏浆,靠近拼缝的构件表面浆少。
(5)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附有水泥浆渣等杂物。
[质量控制] (1)振捣遵循紧插慢拔原则,振动棒插入到拔出时间控制在20S为佳,插入下层5-10cm,振捣至砼表面平坦泛浆、不冒气泡、不显著下沉为止;马蹄上口斜面宜作为砼分层控制高度,以利排气;插振捣棒确有困难时,采用附着式振捣器或人工插捣的方法振实。
(2)新拌砼必须按水泥或外加剂的性质,在初凝前振捣。
(3)T梁马蹄以下主要依靠附着式振捣器振捣,腹板上部、翼板砼主要依靠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尽量避免浇注上部砼时,启动附着式振捣器,导致下部即将结硬的砼表面出现麻面。
(4)浇注砼时,无论那种模型,均需撒水湿润。但不得积水;浇注前检查模板拼缝,对可能漏浆的缝,设法封堵。
(5)模板表面清理干净,隔离剂应涂刷均匀。
2、 蜂窝 蜂窝是指砼表面无水泥浆,骨料间有空隙存在,形成数量或多或少的窟窿,大小如蜂窝,形状不规则,露出石子深度大于5mm,深度不漏主筋,可能漏箍筋。
[原因分析] (1)模板漏浆,加上振捣过度,跑浆严重。
(2)砼塌落度偏小,加上激振力不足或漏振。
(3)砼搅拌与振捣不足,使砼不均匀,不密实,造成局部砂浆过少。
[质量控制] (1)浇注前必须检查和嵌填模板拼缝,并浇水湿润;浇注过程中有专人检查模板质量情况,并严格控制每次振捣时限。
(2)塌落度过小时拉回拌和站加水加水泥重新拌制;振捣工具的性能必须与砼的工作度相适应;一名振捣手跟着灰斗粗振,另一名振捣手随后细振,按规定的振捣间距精心振捣,尤其加强模板边角和结合部位的振捣。
(3)砼拌制时间应足够;分层厚度不得超过规范规定,防止振捣不到。
3、 孔洞、狗洞 孔洞是指砼表面有超过保护层厚度,但不超出截面尺寸1/3的缺陷,结构内存在着空隙,局部或部分没有砼,狗洞是指可以望穿砼结构的空洞。
[原因分析] (1)内外模板距离狭窄,振捣困难。骨料粒径过大,腹板钢筋过密,造成砼下料中被钢筋和抽拔管卡住,下部形成孔洞。
(2)砼流动性差,或砼成分出现离析,粗骨料同时集中到一起,造成砼浇注不畅。
(3)未按浇注顺序振捣,造成漏振点;没有分层浇注,或分层过厚,使下部砼振捣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状态。
(4)水泥结块、骨料中含有冰块、泥块等杂物。
[质量控制]
(1)采用流动性良好的砼,在钢筋密集处采用细石砼浇注,振捣时设专人在模板外敲打协助振捣并检查砼振实情况。对构件角点和结合部重点检查,特别注意振捣,不能用机械振捣时,可改用人工插捣,插捣应反复数次,确保砼不出现孔隙。
(2)砼配比中掺加高效减水剂,确保砼流动性满足工作要求;在砼运输、浇注的各个环节采取措施保证砼不离析。
(3)振捣应密实,不允许出现漏振点,吊斗应按布灰厚度,走动卸灰,避免吊斗直接将砼卸入模板内,一次卸料过多。
(4)严防杂物出现在拌制好的砼当中。
4、“烂边”和“烂根” [原因分析] 烂边”和“烂根”主要是由于模板拼缝不严密、接缝处止浆不好,模板下底边与台座包边角钢结合不紧密,振捣时砼表面失浆造成。漏浆较少时边角出现“毛边”,漏浆严重出现砼蜂窝麻面。另外附着式振捣器布置过密、过低、太靠近拼缝也是造成T梁“烂边”和“烂根”的一个原因。
[质量控制]
(1)接缝处夹带橡胶海面条或无纺土工布止浆,拼缝设计成搭接企口缝,并用钢木压板、橡胶压条止浆,预制台座包边角钢表面粘帖橡胶海棉,防止模板激振时底边脱开台座。
(2)在保证马蹄振捣的情况下,将最先每两道横隔板之间4个附着式振捣器减少到3个,并将振捣器位置调高,避免振捣器太靠近模板底边、拼缝。
(3)拼缝两侧的振捣器起振时保持同步,异步后模板拼缝漏浆加多。
5、 层印
[原因分析]
(1)砼浇注顺序控制的不好,浇注下层砼时,上层砼等待时间过长,砼出现明显的接茬痕迹。
(2)在砼拌制、运输、浇注三个环节中机械故障,停歇后继续浇注。而未按照施工缝的要求进行检查处理。
质量问题范文4
质检总局有关专家指出,2002年全国进口棉花总体质量水平呈下降趋势,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平均品级总体不合格率达16%,较2001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降级幅度从0.5级~4.5级,部分批次的降级比例超过80%,有的甚至高达100%,降级比例高和降级幅度大的批次数量明显高于往年,这种现象在历年进口棉花中是比较少见的。
二、进口棉花的长度总体平均不合格率与往年基本持平,为11%,但长度不合格率偏大的批次数量也较往年有所增加。纤维马克隆值偏大,细度偏粗的问题依然比较普遍。纤维强力有所下降,强力不合格率为11%,较2001年上升了3%。
三、进口棉花出现了一些特殊质量问题,查出有夹层的劣质棉棉包,还有的是棉包破损严重,棉花被污染,并有霉烂现象,还有在部分棉包中发现有异性纤维(化纤包装物料的碎丝),这些特殊质量问题给我国纺织企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纺织企业反映强烈。
四、进口到货重量短少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检验发现有96%的批次短重,平均短重率为1.01%,较2001年有所上升(2001年为0.9%),最高短重率高达5.4%。
据了解,2003年初始,全国棉花进口呈迅猛增长的趋势,根据检验检疫部门统计,仅2003年1月~2月份全国检验检疫机构共检验进口棉399批,12.13万吨,约1.3亿美元,接近去年全年的进口量。但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发现进口棉质量问题仍然突出,不容乐观。
质检总局有关专家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贸经营权进一步放开,一些企业自行进口,但行业自律和自我保护机制不健全,棉花企业成交经验不足,签订贸易合同技术条款存在问题较大。为此,质检部门特别从以下五个方面给棉花进口企业予以提醒:
1.进口企业应增强自觉遵守检验检疫有关法律法规的意识,密切依靠检验检疫机构的技术把关,努力做好进口棉花的检验检疫工作,依法保护自身利益。
2.努力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加强行业自我保护,特别是针对目前存在的企业进口棉贸易合同条款不严谨,易使供货商钻空子的问题,企业应不断完善进口棉贸易合同的有关条款,使进口棉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
3.企业应慎重选择贸易伙伴,对于质量问题频发和质量问题严重的出口国或供货商,进口企业应予警惕。
质量问题范文5
关键字:建筑给排水;暖卫工程;施工质量
中图分类号:TL35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几年来,在房屋建筑中最为普遍出现的问题就是“滴”、“冒”、“漏”、“堵”这四大常见通病,是困扰着人们正常生活的实际问题,也是人们对施工质量反映最为强烈的主要问题之一,比如管道堵塞、水流不畅、管道渗漏、卫生及洗浴器具无法使用等等。因为给排水系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而造成相关器具无法使用的原因应该是存在客观性的,也就是说除了建筑本身具有一定的缺陷外,还存在人为的因素,比如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相关器具、用水时将垃圾冲进下水管道等。当然,导致这一现象的发生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施工质量,标准合格的施工质量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使用提供一定的可靠保障,而施工质量低下的则会不同程度地造成根本性的使用缺陷,因而出现种种使用问题。下文分析了部分可能会导致“滴”、“冒”、“漏”、“堵”现象发生的原因,并且作了几点有关的防治措施。
一、导致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
造成建筑施工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有:给排水管道渗漏、给排水管道堵塞以及厨房、厕所顶板渗漏水等几方面的原因。
1、给排水管道渗漏的问题。
1.1.给排水管道以及暖卫工程施工时所使用的材料并不是具有一定质量保障的产品,导致所用材料的使用期限短暂或抗耐磨性差;另外,安装相关器具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安装知识,导致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的安装程序进行,使得在使用中一些零件出现破裂而引起渗漏;
1.2.管道系统的安装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安装后的检查工作不到位,没有及时地发现问题,造成使用中的渗漏;
1.3.暖卫工程施工中,为了方便施工操作,随意地更改其基础结构。
2. 给排水管道堵塞的问题。
2.1.建筑施工时进入小区的水管线道在基础施工时没有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使有关设备投入使用后,不能发挥其具有的功能,造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2.2.建筑施工时,选取的材料不符合规格,造成使用后无水压或者水量不足等;
2.3.安装完毕后,没有将管道内的杂物和垃圾清除干净就投入使用,造成了管道内不同程度的堵塞;
2.4.投入使用后,部分住户将生活垃圾冲入管道中,对于轻微型的堵塞现象没有予以重视或清理不彻底,久而久之便造成了管道堵塞。
3. 厨房、厕所顶板渗漏水的问题。
3.1厨房及卫生间的下水管道皮套安装扎固不牢实;
3.2卫生间的洗浴洁具安装松懈,规格不配套;
3.3安装管道时横管的设置没有设定一定的坡度,以及管壁上存在砂眼;
3.4.厨房、卫生间没有做好防水实施,管道穿过楼板时没有做好相应的结束措施,而是进行简单的上下抹面,蹲便器以及脸池的排出管口过短,没有与主管道连接好,以及蹲便器进水口胶皮碗用铁丝代替铜丝接头,至使在使用中受到腐蚀脱开造成渗漏。
二、防止施工质量问题的几点措施
2.1、进行安装施工时,安装工作人员必须了解有关知识,熟悉安装程序,并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不能因为在施工中的便利而随意更改和破坏结构;
2.2、加强施工中的技术管理,规定操作人员不得将施工杂物丢入下水口,施工时要对其他已施工完毕的设施进行保护;
2.3、在进行厨房和卫生间的施工时,必须要做好防水工作,尤其是管道周围更应该做好防水处理;
2.4、在投入使用之前,及时地做好对各项施工的检查,加大对管道系统安装以及清理情况的检验,对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要进行通水试验,以便于及时地发现问题,从而采取相关的补救和防治措施,以免造成投入使用后进行整治的难度。
2.5、强化暖卫施工队伍的素质教育,对水暖施工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规范的专业培训,并且设立持证上岗制度,对专业技能不过关的不予发放许可证件;
2.6、采取给排水系统以及暖卫系统的工程由专业施工队伍来承包的方式,这样做既可以减少施工中出现违规操作的行为,也可以保证日后的正常使用;
2.7、选取材料时,应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厂家生产的产品,因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厂家无论在质量上、使用期上还是知名度上都具有一定的保障性;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与暖卫施工工程的质量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而是集各种“小毛病”于一身而导致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施工中要不断地揪出这些小毛病加以预防和控制。同时,施工人员的素质良好与否是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我们在保证施工材料质量合格的基础上,也要重视保证施工人员的素质,从而进一步防止或减少“四大通病”的发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可靠的质量保证。
参考文献:
[1] 司侠杰,赵宝明.建筑给水排水与暖卫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探讨[J].科技风,2009,(18):133-134.
[2] 金奎哲.建筑给排水设计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6):195.
[3] 刘春海.常见暖卫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解决办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4):255.
质量问题范文6
关键词:桩基础施工
打(压)桩工程施工工序多,工艺要求高,影响桩基质量的因素较多,一般有:
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不够详尽准确;
2、设计的合理取值;
3、施工中的各种原因。
在桩基施工中对质量问题及隐患的分析与处理,将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本文重点介绍打(压)桩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类别、原因分析、常用处理方法。
常见质量问题类别及原因分析
打(压)桩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有:单桩承载力低于设计值,桩倾斜过大、断桩、桩接头断离、桩位偏差过大等五大类。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
1.1单桩承载力低于设计要求的常见原因有:
1.1.1桩沉人深度不足;
1.1.2桩端未进入设计规定的持力层,但桩深已达设计值;
1.1.3最终贯人度过大;
1.1.4其他,诸如桩倾斜过大、断裂等原因导致单桩承载力下降;
1.1.5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地层剖面、地基承载力等有关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
1.2桩倾斜过大的常见原因:
1.2.1预制桩质量差,其中桩顶面倾斜和桩尖位置不正或变形,最易造成桩倾斜;
1.2.2桩机安装不正,桩架与地面不垂直;
1.2.3桩锤、桩帽、桩身的中心线不重合,产生锤击偏心;
1.2.4桩端遇石子或坚硬的障碍物;
1.2.5桩距过小,打桩顺序不当而产生强烈的挤土效应;
1.2.6基坑土方开挖不当。
1.3出现断桩的常见原因:
除了桩倾斜过大可能产生桩断裂外,其他原因还有三种:
1.3.1桩堆放、起吊、运输的支点或吊点位置不当;
1.3.2沉桩过程中,桩身弯曲过大而断裂。如桩制作质量造成的弯曲,或桩细长又遇到较硬土层时,锤击产生的弯曲等;
1.3.3锤击次数过多。如有的设计要求的桩锤击过重,设计贯入度过小,以致于施工时,锤击过度而导致桩断裂。
1.4桩接头断离的常见原因:
设计桩较长时,因施工工艺的需要,桩分段预制,分段沉人,各段之间常用钢制焊接连接件做桩接头。这种桩接头的断离现象也较常见。其原因,除了1.2节中1.2.1—1.2.5外,还有上、下节桩中心线不重合;桩接头施工质量差,如焊缝尺寸不足等原因。
1.5桩位偏差过大的常见原因,测量放线差错;沉桩工艺不良,如桩身倾斜造成竣工桩位出现较大的偏差
2常用处理方法
打桩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切忌自行处理,必须报监理、业主,然后会同设计、勘察等相关部门分析、研究,作出正确处理方案。由设计部门出具修改设计通知。一般处理方法有:补沉法、补桩法、送补结合法、纠偏法、扩大承台法、复合地基法等,下面分别简要介绍:
2.1补沉法。预制桩人土深度不足时,或打入桩因土体隆起将桩上抬时,均可采用此法。
2.2补桩法。可采用下述两种的任一种:
2.1.1桩基承台前补桩。当桩距较小时,可采用先钻孔,后植桩,再沉桩的方法。
2.1.2桩基承台或地下室完成再补静压桩。此法的优点是可以利用承台或地下室结构承受静压桩的施工反力,设施简单,操作方便,不延长工期。
2.3补送结合法。当打入桩采用分节连接,逐根沉人时,差的接桩可能发生连接节点脱开的情况,此时可采用送补结合法。首先是对有疑点的桩复打,使其下沉,把松开的接头再顶紧,使之具有一定的竖向承载力;其次,适当补些全长完整的桩,一方面补足整个基础竖向承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补打的整桩可承受地震荷载。
2.4纠偏法。桩身倾斜,但未断裂,且桩长较短,或因基坑开挖造成桩身倾斜,而未断裂,可采用局部开挖后用千斤顶纠偏复位法处理。
2.5扩大承台法
由于以下三种原因,原有的桩基承台平面尺寸满足不了构造要求或基础承载力的要求,而需要扩大桩基承台的面积。
2.5.1桩位偏差大。原设计的承台平面尺寸满足不了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可用扩大承台法处理。
2.5.2考虑桩同作用。当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要扩大承台并考虑桩与天然地基共同分担上部结构荷载。
2.5.3桩基质量不均匀,防止独立承台出现不均匀沉降,或为提高抗震能力,可采用把独立的桩基承台连成整块,提高基础整体性,或设抗震地梁。
2.6复合地基法
此法是利用桩同作用的原理,对地基作适当处理,提高地基承载力,更有效的分担桩基的荷载。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2.6.1承台下做换土地基。在桩基承台施工前,挖除一定深度的土,换成砂石填层分层夯填,然后再在人工地基和桩基上施工承台。
2.6.2桩间增设水泥土桩。当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采用在桩间土中干喷水泥形成水泥土桩的方法,形成复合地基基础。
2.7修改桩型或沉桩参数
2.7.1改变桩型。如预制方桩改为预应力管桩等。
2.7.2改变桩人土深度。例如预制桩过程中遇到较厚的密实粉砂或粉土层,出现桩下沉困难,甚至发生断桩事故,此时可采用缩短桩长,增加桩数量,取密实的粉砂层作为持力层。
2.7.3改变桩位。如沉桩中遇到坚硬的、不大的地下障碍物,使桩产生倾斜,甚至断裂时,可采用改变桩位重新沉桩。
2.7.4改变沉桩设备。当桩沉人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采用大吨位桩架,采用重锤低击法沉桩。
2.8其他方法
2.8.1底板架空。底层地面改为架空楼板,以减填土自重,降低承台的荷载。
2.8.2上部结构卸荷。有些重大桩基事故处理困难,耗资巨大,耗时过多,只有采取削减上部建筑层数的方法,减小桩基荷载。也有采用轻质高强的隔墙或其他材料代替原设计的厚重结构而减轻上部建筑的自重。
2.8.3结构验算。但出现桩身混凝土强度不足、单桩承载力偏低等事故,可通过结构验算等方法寻找处理方案。如验算结果仍符合规范的要求时,可与设计单位协商,不作专门处理。但此方法属挖设计潜力,必须征得设计部门的同意,万不得巳时用之,且应慎之又慎。
2.8.4综合处理法。选用前述各种方法的几种综合应用,往往可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