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的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舞蹈的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舞蹈的教案

舞蹈的教案范文1

1.1学案教材的准备。学案与教案的编写完全不同,教案主要以教师为主,考虑传授什么样的知识、如何传授。而学案是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学习什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围绕自主学习过程而设计的方案,要想做好导学案,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1.1分析基础教材。在教师备课中,教材的分析工作十分重要,是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与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意义重大。教师在分析和处理教材的过程中,自身的业务素质与对教育理论的理解也在不断加强加深,更利于教学质量和实施导学案效果的提高。

1.1.2分析学情。分析学生自身学习方法、兴趣及成绩等方面的特点,包括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的设计与理念产。

1.1.3分析教学目标。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曾提出,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三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将他的理论结合到我国实际的教学上来,新课程目标将分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的教学目标,它展现了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充分理解这种三维教学目标对做好导学案十分必要。

1.1.4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指学生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是一门学科中的核心知识,难点则是指学生不易掌握的知识技能,教学难点与重点不一定是重叠的,也不全是各自独立的,而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同,难点也不尽相同,在通常状况下,教师会着力于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这里要注意重点的分散,让学生易于接受,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突破重点,对于教学难点,要认真分析学生之间的落差距离,搭建一个合适的平台。

1.2整体高中物理教材的准备。首先要知道高中物理教材的特点在于注重基础性,它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衔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让学生学习到物理学基础知识技能与科学的探究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高中物理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策略

2.1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高中物理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应用中,应重点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快速的引导学生进入有计划的、目标明确的学习状态中,同时还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来调动起学生们对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及效率,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与理解能力。

2.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组织、引导与督促的作用,由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充分理解并掌握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及问题,实现少教多学的目的,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激起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

2.3强化学生思考的引导。在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学生已掌握与未掌握的知识,由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学生经过自己思考、讨论与交流过后仍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再由教师进行认真详细的讲解,同时要掌握好所讲问题的难易程度适中。学生经过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在一起讨论、分析、交流并设计出一些相对应的问题,一步步引导着学生自己来进行分析与思考,最后寻得解决的措施,不但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扎实,在这一过程中,更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结束语

舞蹈的教案范文2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渠道,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优化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已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我校把“学案导学式”教学引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一、“学案导学”教法的提出

教学中不应该只重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把教的目标转化成学习方案展示给学生,建立一个有目标的学习向导,给学生以明确的思维向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将这个学习方案简称为“学案”。

物理学案导学就是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物理教育规律而提出的一种以学案为操作材料,以突出学生自学、探究、教师调控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物理学习能力和学习情感、提高课堂效益为目的,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方法,它是实现“教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不教”“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教学的宗旨是教会学生学习”等素质教育理论提法的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

二、“学案”的设计

学案编写的原则是,管而不列,放而不乱,既要发挥学案的指导作用,又要留有余地;既要有知识能力点,又要有思维创新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学案制作过程中,必须切实做好三项工作:

1.认真研究。研究教材和教学大纲,研究所教知识与学生思维能力;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研究知识规律。

2.制定好学习目标。学案中要有明确、简练、具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一看便知,一听即明。学习目标的确定要切实可行,少而精,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关于“知识”“能力”“思想教育”的原则要求和学生实际,充分体现目标的整体性、层次性、外显性和可测性及前后目标的联系。

3.做好知识体系的编排。编排知识体系要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将知识点进行拆分或组合,深入挖掘知识宽度,充分发挥每个知识点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找出一条引导学生积极认知的最佳思维网络。把涉及这些知识点的问题分类归纳,变形组合,能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意外收获。

三、“学案导学”的操作说明

1.示案自学。根据学生自学能力的个体差别不同,学案应在课前适当时间内发给学生,让其提前展开自学。

2.趣味引入,营造气氛。教师需要在课上前几分钟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采取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如学习变阻器一节时,教师拿出滑动变阻器对学生说:这个滑动变阻器是我发明的,学生会感到惊讶!接着教师满有情味地演示出发明滑动变阻器的过程,让学生在迫切求知的心理需求下进入学习变阻器的情境之中。

3.启发引导,探究领悟。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分组探索实验,合理地分配探索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如变阻器一节,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调光台灯,引导学生设计出调光台灯的电路图,这虽然课本上有现成答案,但经过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设计出来电路,学生感到无比喜悦,同时也尝到创造成功的体验。

4.自主质疑,积极思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暴露心中的疑虑、困惑,以及大胆的质疑,应始终以赞赏的态度对待学生,哪怕学生的问题幼稚、离奇,甚至怪诞,也不能有半点埋怨、责怪、厌烦的表示,以形成宽松、和谐的质疑环境。问题提出后,引导学生自行研讨,积极思辨,给学生创造自己参与的机会。学生自学后又通过讨论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老师绝不能包办代替,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及时整理,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课上再备课.迅速确定“指导”的内容和形式。

5.达标检测。它是对学习过程的整体评价,起着引导学生再学习再提高的作用。操作中主要是让学生做学案上的达标检测题,以了解全班学生对各个知识、能力点的掌握情况。根据各种反馈的结果,采取多种补齐填缺措施,如:采用当堂讨论的形式、同桌互批互改、班内全体改正等,对薄弱部分进行补救,对错误部分进行纠正,力争整体达标。

6.自我反思,知识内化。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教给学生反思的方法,以改进学习习惯,完善学习过程,找到适合自身的一套高效的学习方法,提高自我建构能力。如课后小结时,引导学生自主确定学习的重点、难点及解决策略,所学内容在整体知识中的地位,解决了哪些问题,新知与原有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对比等。

7.推荐作业。在布置作业中,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特征和要求,设置不同层次的适量的习题,让学生自由选做。推荐作业保证了物理学案导学的完整性,既面向学生全体,又分层教学。

舞蹈的教案范文3

关键词:循序渐进;规律性;舞蹈教学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151-01

舞蹈教学的课堂安排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要掌握教学的规律性,学生要掌握学习的规律性,这是由舞蹈训练中的教育发展客观规律和受教育者的认知发展规律所决定的。说到循序渐进,可以说这是每个技能学科都需要遵循的原则,可是以舞蹈这个专业来说,教师不能仅仅笼统的知道循序渐进的道理,更应该从舞种本身的特殊性出发,在开展教学之前思考教学过程中具体的教学规律,把循序渐进落到实处,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层层推进。教师对舞蹈教学课堂安排的把握,近则是一堂课,远则是整个学期整个舞种教学的规律性,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使教学顺利开展。

一、统筹课堂安排需要循序渐进

(一)施教者教授知识需要循序渐进

施教者组织开展训练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者科学系统地掌握舞蹈知识技能,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舞蹈教学的科学规律和受教者掌握知识技能的客观规律组织开展。从最初的兴趣培养到学习技能的逐渐掌握,从审美知识的丰富到审美能力的形成,都不能脱离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若是偏离教学规律,课程也就无法顺利推进,达不到训练效果。只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教学内容固有的逻辑顺序开展教学,并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才能使受教者一步一个脚印地步入舞蹈艺术的百花园。

(二)受教者接收知识需要循序渐进

受教者的认知发展规律,是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开展的。倘若任意打乱教学顺序,不按他们的认知发展客观规律组织教学,受教者面对崭新的知识领域就会困难重重,无所适从。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能夯实学生基础,如同建房子要打牢地基一样,在舞蹈教学中打稳基础十分重要,也许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基本动作的练习会稍显枯燥,可只有巩固舞蹈基础达到质的飞跃后,才能在吸收表演性强的舞蹈时不感到吃力。

二、蒙族舞蹈课堂安排中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教学规律

(一)以蒙族风格特色、文化背景作为切入点

1、教师传授背景知识使学生大致把握蒙族风格特色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各个民族居住的地域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因而在舞蹈艺术表现上也形成了不同的风采。所以说,在学习蒙族舞蹈之前教师对蒙族文化、舞蹈风格的铺垫十分重要,这能使学生对于民族风格特色有更准确的把握。蒙族是个马背上的民族,蒙族人民骑马驰骋于辽阔的大草原,以蓝天为帐篷,以绿野为毡毯,塑造了他们豪放、大气的性格。在他们的民间舞蹈中,洋溢着来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是豪放与自信的“天之骄子”的形象。学生通过了解蒙族的生活地域和风俗特点,以及历史文化和生产方式等,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以宽阔的文化视野关照该民族民间舞蹈。

2、让学生聆听蒙族音乐感受音乐特色、节奏特点

蒙古族民间舞的音乐特点是热情奔放,悍健有力,节奏欢快,富有草原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节奏规范多采用单一节拍,曲式多为对称的方整性结构。教师通过使学生聆听具有浓郁蒙族特色的音乐,感受该民族的音乐特点,并用启发的方式让学生想象自己在辽阔的大草原,培养学生形成敏锐的音乐感受。

(二)蒙族体态、舞姿训练需从量变达到质变

基本体态和舞姿是肢体舞动的基本特点,是把握舞蹈风格特点的基础,教授一个民族的舞蹈,一定要从基本的体态、舞姿训练开始,并且需要量的积累。通过长时间摆体态使学生形成肌肉记忆,从五分钟,十分钟到二十分钟的不断加大强度,使学生通过肌肉的酸疼感来记住舞姿的规范。体态、舞姿是静态的舞蹈,舞蹈是由各个体态、舞姿连接而成,在舞蹈中要使得每个动作都规范精准,每个动作都能瞬间到位,就必然要通过长时间的体态练习来积累。当然凡事都要讲究方法,除了长时间的摆体态,还要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示范动作,观察自己与老师动作的差异并不断纠正自己,完善自己的体态,这样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迄今为止还未曾发现有哪一个人生来就具有优美动人的舞姿,“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传神的道出了优美舞姿的形成历程。

(三)严格规范蒙族手形、脚位

“手是舞蹈演员的第二张脸。”作为一名舞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舞蹈意识必须从细节抓起,在组合学习之前先进行单一的手形练习,强调手形的重要性,这样能使学生有意识的注意舞蹈中手形的规范。脚位的教学也要如此规范,只有经过单一的手形、脚位练习,使学生注重细节,才能在舞蹈组合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对手形、脚位有更精准的把握。

(四)蒙族单一动作的训练使学生准确把握舞蹈的风格性

舞蹈单一动作的训练,犹如语文课上的“识字”教学,这是舞蹈“组词”、“造句”、“成章”的基础。单一舞蹈动作的训练就像是铸造每一块瓦,只有基础坚实、材料过硬才能盖出结实耐用的好房子。单一动作的训练教学其内容是舞蹈组合的基本要素和主要动作,从风格特点来说是从属于舞蹈组合的,且训练的规范性和情感性都具有为舞蹈组合服务的特点。因此可以说在单一动作训练中,准确体验舞蹈的风格特点,是训练学习中的关键。在蒙族舞蹈教学中,开展组合训练之前教师可以先进行单一的基本动作的训练,如蒙族民间舞蹈中有各种肩、臂的动作,有:硬肩、软肩、圆肩、甩肩、碎抖肩;硬手、软手、压腕、弹腕、翻腕等动作,这些基本动作都有着浓厚的草原气息,是每位学生在学习蒙族舞蹈时所必须掌握的,对这些单一动作的协调、到位和美感体验,同样是舞蹈组合和成品舞蹈的美感体验及其艺术表现的基础。

(五)由单元到综合进行组合训练

1、单元组合是基础

舞蹈组合训练并不是舞蹈单一动作的简单叠加,而是按照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表演规范并注入学生情感表现的一个舞蹈学习的必由阶段。然而,组合训练也是要分阶段的,学习单元组合是对单一动作训练的一个扩充,也是为综合组合训练以及成品舞蹈训练打下基础。蒙族舞蹈教学的单元训练应是循序渐进的从体态组合、动律组合、硬肩组合、柔肩组合、胸背组合等细分的单元组合开始训练,在单元训练时要强调学生动作的质感,要求学生记住动作准确的要领,掌握基本动作的规范性。

2、综合性组合强调表演以及对蒙族舞蹈风格性的把握

在综合性组合训练中,要注意舞蹈运动规律与学生情感表达发展的有机结合,也要培养学生对舞蹈动作与风格的整体把握和表现能力。综合性组合有别于单元组合训练,它不再是单一的基本动作的训练,而是加入了更多表演成分以及民族的风格特色,组合更具观赏性,同时对学生掌握舞蹈表演能力的要求也更高。蒙族人民的精神特征是由草原生活的点点滴滴积淀而成的,反映在舞蹈中,应该要折射出“天之骄子”的豪迈气质。在综合性的组合中,教师应强调学生对这种独具特色的蒙族舞蹈有传神的表现,在展现风格性的同时加入表演,使学生对蒙族舞蹈的学习迈入更深一层。

(六)加强表演性组合和剧目的练习

舞蹈的训练学习最终是为舞台表演服务的,表演性组合的以及成品剧目的练习,是对学生掌握民间舞的一个强化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吸收的知识有限,学好舞蹈还需要课后的勤加练习,在学生对舞蹈风格以及表演有一定的掌握后,教师要求学生自主从视频中学习优秀的舞蹈成品,可以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对舞蹈的表现力,使学生对舞蹈艺术连贯、流畅、抒情等整体审美感知和入微的艺术表现有更深入的领会和体验。

参考文献:

[1]罗熊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

[2]纪兰慰,邱久荣.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舞蹈的教案范文4

一、乘务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乘务运作初期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原因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一)有实际经验的管理、生产人员严重缺乏

由于轨道交通建设的大力开展,加剧了轨道交通人才的流动,加上行车岗位的培训周期长,造成行业的工作人员整体经验水平不高。从乘务人员的来源进行分析,到岗的人员通常是从低一级的岗位晋升而来,极少出现平级调动。因而很难招到完全符合条件的工长,更难招到有直接经验的司机、调度员。国内新成立的轨道交通乘务部门的普遍现状:电客车司机基本上是应届毕业生,虽然经过送外单位培训,但在培训中缺乏实际操作,效果只能达到认知阶段,行车安全意识和应急心理能力仍然是一片空白,行车经验可以等同于零。车队长基本上是由2~3年工作经验的司机组成,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于班组安全管理的认识和管理意识还有待提高。工程车司机、车队长来源于铁路或工程局的司机,以及应届毕业生,他们对于地铁工程车的调车、运输作业中存在的风险还没有清晰的认识。车场调度、值班员由具备相关行车经验的人员或应届毕业生构成,无实际调度经验。车间级的管理人员一部分是具有几年工作经验的车队长或铁路系统人员,一部分是大学应届毕业生,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力都可能存在不足。这样的人员构成形式对于开通初期的安全生产管理来说是充满严峻挑战的。

(二)行车有关设备如信号等都处于调试磨合期,存在很多故障,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逐步采用的移动闭塞信号系统大多采用信号机灭灯方式,有别于传统的司机看信号行车模式,而在信号故障降级模式下,又要看地面信号行车,这对于司机的应急反应能力构成较大的挑战。车辆在调试及运行初期,也会出现一些超越司机故障处理指南范围的新故障,一旦司机处理失误就会影响到行车。

(三)容易受到他人误操作、违章等行为造成的风险和伤害

如在出现违章指挥的时候,司机需要权衡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谨慎驾驶。部分土建、设备安装在试运行初期可能还未完工,有可能侵入限界,而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容易受到他人(调试相关人员、登乘人员等)的干扰。施工人员未经审批私自作业,影响车场行车。

(四)安全意识不强、制度执行不严格

安全教育体系不完善,培训教育的效果低,使员工对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认识不到位;作业中,纪律观念淡薄,责任心不强,使标准化作业执行打折扣;业务水平不精,行车经验缺乏,思想麻痹大意,导致臆测行车,这些都是影响安全行车的重要因素。

(五)疲劳行车、带情绪作业

新地铁往往受备班条件的影响,造成司机的睡眠质量不佳。老地铁往往受人员流失严重、人员补充不及时的影响,频繁的加班加点导致司机生理、心理疲劳,工作时精神不能集中,从而影响行车安全。另外,行车岗位的吃饭问题、生产安排不合理、管理上的不公平以及员工家庭问题都可能引起员工带着情绪作业,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存在缺陷

每个地铁公司采用的设备都有一定的区别,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要有针对性,不能照搬别人的规章制度,否则就可能出现安全漏洞。

二、乘务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从员工入司的安全教育开始,到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其中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需要管理者们精心准备,并确保安全措施的落实,使安全管理有序、有效。

(一)抓好各岗位的安全教育

首先要界定好一级、二级、三级安全教育的范围,根据范围完善安全教育内容,编制安全教育教材,并将安全教育责任落实到人。其次要确定好安全教育的时间周期,并建立员工安全教育档案,尤其是三级安全教育内容,班组应每季度覆盖一遍全部内容,二级安全教育内容应确保每年覆盖两遍,并建立教育考核制度,确保安全教育质量。再次要采取各种安全教育的形式,提高安全教育效果。例如,组织开展安全案例材料的学习,使员工深入理解标准化作业的意义;通过组织观看安全事故教育宣传片以及事故现场图片,使员工牢记血的教训,树立安全意识;通过张贴安全标语,建立“前车之鉴”“安全法规”等宣传栏广泛开展安全宣传工作,以警示员工,使员工时刻保持谨慎的作业态度。

(二)开展安全隐患分析,加强作业风险源学习

对各个岗位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编制作业风险因素,制定有关防范措施,并将措施落实到作业流程中,确保标准化作业能有效控制作业中的风险。加强作业安全风险源的学习,使员工对自己岗位中存在的风险了然于胸,提高对标准化作业的理解以及执行力。

(三)制定安全检查量化制度,加强作业监督

制定管理人员安全检查量化制度,加大对现场作业的监督,确保管理人员对作业情况的掌控,及时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制定客车队长、车场工长、工程车队长工作流程,明确当班期间的安全监管内容,提高安全关键点的检查力度,并积极向上级领导汇报班组生产作业情况,有效杜绝违章、简化作业等苗头的产生。

(四)建立安全生产分析制度

建立安全生产分析管理制度,由安全工程师牵头,定期对标准化作业情况、生产安全事件等展开分析,找出原因,及时讨论、制定专项安全管理手段,安全生产形势报告,开展专项安全管理。

(五)建立群防策略,实现安全互控

充分利用班组评比制度、安全教育和惩罚连带责任机制、检举奖励机制,使员工树立安全与自己密切相关、荣辱与共的思想,进而形成员工之间互相监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氛围。在制定作业流程时,应有安全互控措施,不能实现互控的地方,应成为安全检查的重点,确保安全管理无漏洞。

(六)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

将违章违纪行为、司机安全公里数与岗位晋升、晋级、淘汰、评优等直接挂钩,实行安全事故、重大安全事件一票否决制,有效约束员工的作业行为。制定安全绩效工资制度,将每月的安全绩效奖与安全成绩挂钩,有效确保安全生产。

(七)重点作业专项管理

对热滑、开行专列等关键作业制定专项管理措施,组织可靠人员学习、执行,确保专项工作安全、圆满地完成。

(八)加强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的理论学习,并加强应急处置的培训、演练,经常性检验乘务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各岗位在发生应急事件、事故时能迅速并妥善地处置。

三、结语

安全行车是乘务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工作目标,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而安全管理体系是由一整套的安全管理制度组成,逐步建立健全这些制度是完善安全体系的重要途径。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得到严格的贯彻落实是实现行车安全的关键。

舞蹈的教案范文5

关键词:导学案 课堂实效

我们高中数学在实施这种教学模式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棘手问题和误区,而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关系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的成败。本人将导学案编写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做了一些反思和总结并提出了自己的一点见解。

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它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等环节。

一、导学案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1、课时化原则。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按课时内容确定导学案的内容编写。这样,有利于调控课时学习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计划性、针对性、时效性推进高效课堂。

2、问题化原则。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引入创设的材料情景(生活场景)或课堂活动中。设置的问题应由浅入深,既有利于学生打好基础又能加强知识的拓展,强化与生活的联系,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3、方法化原则。在学生读书、思考、解答问题等环节的学习中,教师都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使能够及时适时的点拨学生应该如何去做。

4、层次化、递进化原则。导学案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内自主探究,获取知识,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

二、“导学案”的使用

1、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学案的有关问题。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到以下几点:

(1)要指导学生自不宾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2)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这也是我校实施“高效课堂改革”的终极目标。

2、学生分组讨论“导学案”中的有关内容。分组讨论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可因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信纸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或学生展示交流时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导学案”中问题的展示与交流。展示与交流就是在学生自学、讨信纸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汇总在一起,由学生进行重点讲解,其他同学做铺助与补充。在展示与交流时教师要注意适时点评、概括升华。

三、认识和操作层面上存在的误区

1、以教案定学案。教师在处理学案和教案的关系上,改变不了传承多年的观念——教案中心论。他们往往是在编写教案的基础上,再根据教案来预计学案。

2、“导学案”习题化。学案是学生的学习方案,这一点老师们都能理解。但,就在他们预设学案时或拿到学案后,都会产生这样一个误解——学案就是发给学生做的练习题。

舞蹈的教案范文6

关键词:导学案;模式;高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202-01

目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仍然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的教学模式,而“导学案”教学模式就是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被动式的学习模式,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会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通过“导学案”教学模式,还可以使教师更清楚自己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教师是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也是合作学习中的一部分,在教学中教师教授给学生的是学习方法,通过学生的努力将问题解决并归纳总结,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高中物理“导学案”学习模式

1、通过“导学案”完成课前预习

在课前教师应将导学案发放到学生的手中,使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这样在教学中学生更能抓住学习的重点,并且这也是“导学案”学习模式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能够更清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在预习中标记清楚难点问题和重点问题,并带着这些问题停课,从而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更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该环节的最佳时间是10分钟,如果时间过长,会在无形之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会造成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作为“导学案”中重要环节的课前预习,不仅可以体现出学案的导学功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2、通过“导学案”开展课堂讨论

在学生做好课前练习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根据学案中的问题开展课堂讨论。这时学生们可以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并进行猜想,这时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实践,学生们可以分组进行讨论,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设想和问题,做好记录,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析出的新观点和问题列举在黑板上,然后与学生们共同进行分类整理,寻找出问题间存在的共性。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中的知识难点和重点,可以通过师生间的共用研究和讨论,最终得以解决。教师还应在学案中设计部分开拓学生思维的知识点,从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师生间互动交流的方式,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做好学习方法的笔记,便于日后复习。

3、通过“导学案”进行课后复习

要使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然离不开课堂反馈练习的环节,在进行反馈练习时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独立完成的时间,并将解答及时给出,使学生可以得到及时适当的训练,适当当堂所学习到的知识,不仅得到了及时的巩固,而且还可以为学生所用。在课后,教师还用解决在课堂上学生产生疑问但是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的问题,及时的整理、消化和补充学案,课后练习题的设计教师应根据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在设计时分为不同的层次,这样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以在课后练习中得到很好的锻炼。教师要仔细的检查和审阅作业,如果发现共性的错误必须及时的解决,是学生发对多学知识更牢固的掌握。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改革中,倡导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发挥着督促、引导的作用,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大胆的思考问题,并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应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讲解相关的知识和问题,积极的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掌握有关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在“导学案”教学中所体现的就是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模式,通常情况下,在教学活动中,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是相对较多的,同时也能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此可以看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导学案”教学模式,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入手,要重点考虑学生已经掌握和还未掌握的知识,对于学生已经通过思考和探讨过的但未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重点讲解,同时要求学生要具有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共同分析、探讨和交流,通过相关问题的设计,逐渐的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思考和分析,找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上一篇中班纸教案

下一篇动物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