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四成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四成语范文1
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
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偃旗息鼓(赵云):攻取汉中时,曹操大军追击黄忠至赵云寨前,赵云匹马单枪站在门前,寨内偃旗息鼓,最终打败曹军。比喻赵云浑身是胆,形容悄无声息的做事,但孕育了很大的能量。
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子女。
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刮目相看(吕蒙):吴国的吕蒙一介武夫出身,对兵法,战略一窍不通,因此老将军程普非常看不起他。后来吕蒙开始饱读兵书,终于成为吴国数一数二的兵法家。连程普也对他赞赏有加,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比喻人进步很快,令人意想不到。
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三顾茅庐(刘备):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得陇望蜀(曹操):陇,指甘肃南部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赤壁之战里,周瑜借东风用火攻的方法想战胜曹操大军,可是什么都准备好了,只欠差东风。形容什么事都准备好的,只差最重要的。
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一身是胆(赵云):攻取汉中时,赵云偃旗息鼓大败曹操,得到刘备赞扬,称赞子龙一身都是胆。形容胆量极大。
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三四成语范文2
1、两面三刀,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出自李行道的《灰阑记》:岂知他有两面三刀,向夫主厮搬调。近义词:口是心非,表里不一,阳奉阴违;反义词:表里如一,实事求是;
2、两意三心,指心里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犹豫不决或意志不坚定。出自明代冯梦龙《喻世明言》:休得慕富嫌贫,两意三心,自贻后悔。近义词:三心二意。东张西望;反义词: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3、两道三科,意思是说三道四,花言巧语。出自元代关汉卿《鲁斋郎》:谁听你两道三科,嚷似蜂窝,甜似蜜钵。近义词:说三道四;反义词:实话实说。
(来源:文章屋网 )
三四成语范文3
关键词:三绿工程;可持续发展;安徽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为此国家提出了绿色GDP的观点,大力推行生态工程建设。实施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人民群众科学消费,增强人民群众食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意识,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1]。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从传统的农业发展到加强结构调整、发展新兴工业化,都必须坚持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在安徽省开展“三绿工程”建设尤为重要。目前,安徽省已经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骨干、以大型批发市场为基础、以高速公路网相连接的“三绿生态省”雏形。随着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将迅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绿色消费意识、质量安全意识已逐渐被唤醒,以绿色、安全为表征的生态经济出现大幅度增长。
1安徽省“三绿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1绿色消费观念普遍淡薄
“提倡绿色消费”是“三绿工程”实施的环境基础,目前,绿色消费观念尚不被消费者普遍接受。由于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居民可支配收入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农村地区整体收入水平仅为城镇的1/3左右,实质上还处于温饱状态,大部分的收入消耗在食品上,消费者在消费时仍然被迫选择“价格优先”。
1.2绿色市场有待于逐步培育和建设
当前,安徽省市场体系建设相对比较滞后,尤其是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基础较为薄弱,仍处于商品市场的初级阶段,数量多,规模小,层次低,摊位式交易仍居于主导模式。同时,绿色市场培育中存在“劣质冲击优质”现象。由于“价格优先”是主导消费模式,在培育绿色市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非绿色产品与绿色产品的冲击,在社会诚信制度没有健全情况下“劣质冲击优质”现象不可避免。
1.3流通环节有待于理顺
绿色通道仍然不畅通,一方面,安徽省目前交通网络的承载能力有限,不少交通线有待于改建、扩建;另一方面,已投入使用的交通线分属不同的交通单位,这就使得交通系统不能完全满足“开辟绿色通道”的要求。
1.4 物流理念与信息社会的发展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农产品交易依然是原始的交易方式,这导致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中间环节太多,对于生产者、各级经营者均存在很大风险,而消费者则被迫付出高昂代价。虽然已有农业类企业认识到了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也有企业建了信息平台,但使用情况不理想,有的甚至形同虚设,这与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
2安徽省“三绿工程”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2.1科技支持,不断创新
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求发展。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绿色产业资源,加强流通环节管理;推进流通领域的信息化,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提高检验检疫效率和速度,加快周转速率;降低流通环节损耗,提高绿色产业资源利用率。
2.2积极推动,争取支持
推动“三绿工程”的实施需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要通过政府的领导作用,协调各部门、各地区的关系,加强资源共享,最终使“三绿工程”的建设和生态省、生态家园建设成为社会的共识。
2.3保证重点,抓好示范
安徽省生态资源丰富,自然生产潜力巨大,为全省的“三绿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但是,全省经济欠发达,生产力水平落后,在居民的消费过程中,“价格优先”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因此,生态省和“三绿工程”建设需要遵循“保证重点、抓好示范”的原则,保证1批重点项目按质按量地实施,有计划、有目的、高质量地建设1批“三绿工程”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三绿工程”的社会化。
3实施“三绿工程”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3.1提倡绿色消费,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的食品消费模式
引导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由过去食品消费中的“价格优先”向质量、价格并重的方向转变;逐步提高消费者的感官鉴别力,使消费者能从形状、颜色等方面对食品安全作出简单的感官鉴别;通过引导,形成科学的膳食结构,讲究安全卫生、营养搭配、经济合理;引导消费者逐步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方式,严禁或限制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提倡使用菜篮子、布袋子[2-3]。
各级政府通过召开实施“三绿工程”和“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新闻会、通气会、研讨会,各新闻媒体开展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有声有色的宣传活动;宣传开展实施“三绿工程”和“食品放心工程”工作的意义,报道工作成效,宣传质量稳定、信誉可靠的企业和无公害(绿色)产品;定期食品卫生质量信息,对不合格产品及违法违规企业进行曝光;介绍食品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绿色知识,引导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通过街头咨询、宣传车、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造声势,把各地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主动参与治理工作,主动控制污染食品,主动揭发、检举违法行为,从而形成全省上下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实施“三绿工程”和“食品放心工程”工作的良好氛围。
3.2培育绿色市场,建立确保食品安全的销售网络体系
加快培育和发展绿色市场,使之成为具有保障食品卫生质量、符合环保要求的销售网络体系;按照绿色市场标准,加强市场的硬件建设,逐步实现设施现代化;应用现代技术加强食品质量管理,有害物超标食品不得进入流通领域;建立健全食品进货索证制度、商品台账和商品卫生质量跟踪系统,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源头检测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同时,绿色批发市场和绿色零售市场也要逐步配备有害物残留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按照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随时进行检测[4]。
3.3改进销售方式,推进新型流通方式
推行农改超、农加超、超改连,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冷链配送和电子商务,提高生鲜食品在便民超市等现代营销方式中的销售比重,鼓励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建立安全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专柜、专区、专卖店,加快推进食品包装化、品牌化。
3.4开辟绿色通道,构建有效的流通网络
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协调组织鲜活食品运输,建立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工具合理连接的食品运输网络,缩短食品流通时间,实现全省范围内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流通。 建立食品源头检测制度,对有害物超标的食品不得运输,大力改进运输方式,鲜活食品运输要采取保鲜措施,严防变质和二次污染;提倡公路运输的白条肉进行吊挂、封闭,冷却肉实行冷链运输;实行多式联运和直达运输,大力发展面向社会的物流配送中心,以市场为纽带,合理利用各种运输工具,实现食品运输的有效连接与畅通。
4参考文献
三四成语范文4
目前,三江源的发展困境不单单是“人口的无节制增长和人类无限度的生产经营活动”那么简单。如何使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达到平衡,是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如果说有一种模式在三江源地区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中既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符合国家政策,又有实际资源与特色为基础;既能满足市场需要,又可满足以低成本、高收益来积聚资金,解决当地牧民长期发展问题;既能延续传统文化,又可调动当地牧民的积极性,那么,笔者以为,这一模式的切入点在于文化。
三江源地区的绝大多数人口是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藏族,积淀了几千年与草原血脉相连的、与三江源生态环境有着相互依存关系的独特而神奇的传统文化。通过发掘传统而神圣的生命观和生态观及本土文化中与三江源地区生态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平衡且融为一体的优秀文化,将其产业化并使文化产业走向世界,既符合上述多种要求,又可使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引起世人的瞩目,使人类意识到保护三江源不仅仅是三江源地区的头等大事,也不是只要三江源地区人民做出牺牲就能使三江源恢复往日的风采。通过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市场,既解决了宣传问题,又弘扬了与三江源地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传统本土文化,还解决了资金问题。鉴于此,以三江源绿色环保民族特色为主旋律的文化产业定位是值得思考的。
一、三江源绿色环保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定位的可行性
(一)文化产业定位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
“在国际上我国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尚处于劣势位置。”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涉外文化产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李长春同志也指出:“要支持和鼓励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形成一批对外文化交流的文化品牌,不断扩大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文化市场份额,逐步改变文化产品出口严重逆差的局面。积极拓宽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地方、各文化企业和民间团体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政府交流与民间交流并举,积极引入商业运作机制的新局面。”三江源地区突出的优势是拥有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传神的天、地、人合一的文化,将其产业化,能创造出绿色环保民族特色的独特文化品牌。据独特资源以及当地发展的远景规划,参与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来,全面提升三江源地区的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
(二)发展三江源具有绿色环保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是现实的
1.随着国家对三江源地区的投资和网络等高科技的发展,三江源地区的硬件设施有所改观,这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技术保证。2.青藏铁路开通和青海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优惠的引资政策,为三江源发展文化产业、引进资金创造了良好的软环境。3.文化产业短、平、快和可反复创新使用的特点符合投资者追求低成本、高利润、低风险的投资原则,为其投资创造了机会。4.青海省引进国际性项目,为文化产业打造国际品牌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5.三江源地区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三)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了市场对三江源特色文化的需要
2005年9月,文化部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分为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网络文化业、图书报刊业、文物和艺术品业、艺术培训业等9大门类。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和生产力的提高,人们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变化,对原始自然的特色民族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三江源推出既属于民族又属于世界的文化精品,可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二、三江源文化产业发展定位的思路
三江源文化产业的定位有三个层次:生态、绿色环保和民族特色文化。
(一)以三江源地区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产业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青海省南部。三江源地区有河流、湖泊、沼泽、雪山、冰川等多种湿地类型,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故有“江河源”之称。在地理位置、地质地貌、生态系统、自然资源、风土人情及对区域的贡献等方面,有显著的特点和独特的作用。三江源地区拥有多样性的生态环境、物种、基因、遗传和多样性的自然景观,是特色文化的巨大载体。这里有以湿地水禽候鸟为保护对象的青海湖保护区,有以藏羚羊等有蹄类动物及高寒生存环境为对象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等硬环境,这些保护区以珍稀、天然、独特著称,是发展文化产业精品的“衣钵”。这一硬环境的保护、发展周期长、投资大、收益缓慢。相对而言,如果以此为基础研究其文化和历史,拓展最有特色的三江源文化产业,会收到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的效果。三江源文化产业发展可凭借大自然给予的福地,借助国家对三江源自然区生态保护和建设重视的契机,定位在生态保护文化产业的范畴。1.使人们通过文化产业的功能意识到三江源生态区的问题不仅仅是当地的事,认识到三江源生态环境在全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唤起社会尤其是有经济实力的组织、个人保护、发展三江源地区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2.通过文化产业短期、高效、快速回报的特点,积累资金,建立基金,取之于三江源区原始、传统文化的积淀,还之于三江源地区环境的有效保护和经济的发展。这样既可以使古老、自然的三江源文化得到传承,又能减轻硬环境的承载压力,从而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益。这样做,可以较少的投资成本更快地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通过休养生息,最大限度地恢复和发展三江源的生态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到民族特色资源开发中来。
(二)形成以草原经济为主,融入绿色环保文化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业链
在藏区“雪山犹如水晶之宝塔,低湖犹如碧玉之曼遮。”三江源地区大部分处于牧区,以草原畜牧业为主。“藏区长期利用的草场,主要有草甸草场、草原草场、灌丛草场、荒漠草场和森林草场等,其中以草甸草场、灌丛草场分布最广,面积最大。”如果将开发作为整个系统工程来考虑,核算草原生长周期和草原承载力,适当畜牧,使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就为天然、无污染的农牧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为绿色产品的开发、生产夯实了根基。根据市场对绿色健康产品的要求,可以形成以草原绿色环保资源为基础的、融入绿色环保文化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业链,使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亲和力。
(三)开发民族特色文化品牌
1.藏族自古就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这种文化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在文学、戏剧、绘画、雕塑、文学、医学、天文、历算等方面均有藏族文化的精华,保留着大量的文化遗产。2.青海地区羌、吐蕃、藏族的发展史有其特点和历史意义。三江源地区藏民族保持着比较原始的古朴的文化和生活习俗,以藏传佛教为主要。藏民族传统的自然生命观认为生命是轮回的,所以他们赋予自然生命与其他生命平等相处的权利,按自然规律轮牧,过着游牧生活。通过各民族尤其是藏民族的参与,研究宗教文化的渊源,发掘、培养、构建与之相应的民族文化产业,可以创建三江源民族的文化品牌。
经过三江源绿色环保民族特色文化经济的发展,一份饱含三江源深厚文化内涵的无形资产将会使未来的投资更加低成本、高收益,以此回馈于社会。
三、三江源文化产业的定位与投资成本的关系
(一)投资成本将决定三江源文化产业定位的实现
三江源文化产业定位的实现取决于实收资本的充足程度,取决于投资成本的回报。现资成本不仅包括传统观念上的有形成本,还包括为了投资而消耗的时间、精神和体力等无形成本和隐形成本;投资回报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中的收益,还包括投资者所希望获得的相关部门提供服务的价值、形象价值和相关人员的价值等无形收益。投资者希望把综合成本降到最低限度,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三江源地区投资环境处于劣势,为此应该研究影响成本收益的因素,创造条件为投资者提供优厚的回报,使资本流动符合市场资源配置原则,避免成本过高而吞噬收益的现象。
(二)影响投资成本的因素
1.短期行为增加了国家的投资成本。在发展中,会出现为追求短期效益,以低技术开发和被动输出廉价资源的现象,造成原始资源的浪费;再加上项目投入反复、高代价低增长,会造成国家投入成本高、效益低的局面。2.缺乏规模增加了投资成本,散乱、不规范的开发导致了高成本。为此,开发三江源文化产业应形成强大的优势产业群,形成强有力的链条或磁场,以合理的规模降低投入成本,使各种资金找到谋利的切入点,起到招商引资的作用。3.恶劣的软环境会增加总成本。软环境的状况决定了投资成本的高低,为降低总成本,应从“德”出发构建良好的软环境,尤其是法治环境,使投资者的生命安全和投资增值得到保障,才能吸引到投资,实现三江源地区文化产业的定位。4.资金效率低会增加投资成本。民间的资金所有者追求的目的就是在一定成本下取得最大的效益,或在一定的收益下追求低成本。为此,要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的机制,创造提高资金效率的条件,以保证民间资本的利益,避免民间资金流失。
四、措施
(一)创造良性循环的软环境,降低总成本,给投资者以盈利空间,形成吸引投资的磁场
1.建立、健全法制,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保证执法的独立性,以政府诚信来保障社会诚信。为吸引投资资源,保障三江源文化产业的市场化,执法人员必须依法办事,给投资者以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以和谐、高效、务实的行政环境保障市场的良性运行。2.改变观念,提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端正对投资者的态度,以较高的整体素质吸引投资者,提高本地居民的生活水平。3.要使政策保持长期性和稳定性,将引资重点从依赖国家投资转移到依靠个人投资与外商投资上来,借助民间力量发展三江源文化产业。
三四成语范文5
关键词:“三农”问题 政策选择 农产品价格
“三农”问题即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说白了就是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农村发展落后、农业发展困难的问题。尽管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尊重我国目前还是一个农民人口大国的客观事实。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实现小康的发展目标,“三农”问题的解决更显得迫切。本文从宏观的角度对“三农”问题形成的历史基础、关键因素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提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和核心问题及其政策选择。
历史基础:“三农”问题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我国“三农”问题的形成是建国50多年来逐步积累形成的,直到今天,这种积累趋势并没有得到基本的改变。造成这种状况主要因为我国国情的特殊性,而这也是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特殊性。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做法主要是:对农产品实行消费者价格,对工业品实行生产者价格,即通过运用行政力量或手段尽量压低农产品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通过貌似平等,实际不平等的不等价交换,把农业剩余转移到工业中来,又通过工业企业的利润上交集中到国家手中,国家再用来发展工业及其相关的非农产业。与此配套的其它做法是同时通过金融、税收、甚至是收费的办法从农业或农民手中积累资金,以加速工业化建设;实行城乡隔绝的户籍制度,农民进城完全根据工业化的需要由国家统一安排;在各产业中实行只记产出,不记效益的就业制度,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具体做法和资金的积累程度虽然在具体时期有所不同,但基本道路是没有变化的。特别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长期推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更是强化了工业畸形发展,农业更加落后的状况。我国进行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虽然情况大有好转,但并没有改变这种趋势。
这种现代化建设的办法,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单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看,就十分显著,据曾国安研究,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自1978年以来除1980年初有所缩小以外,一直处于不断扩大的态势,到2000年已达2.79∶1。除此之外,我们知道,当城市提供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公用交通、消防、绿化、图书馆等)时,一般不会要居民负担其全部费用。当城市兴建公共设施(如道路、桥梁、学校、公园等),居民根本不必承担任何费用,农村则不然,本来对农民的公共服务就十分有限,公共设施落后,这已经很不公平了,更不公平的是,即使最必要的服务和最简陋的设施也全部要农民负担。
关键因素:“三农”问题的形成及其影响
从一般经济学原理可知,在一个外向型经济很差或几乎没有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农业与工业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从农业方面看,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的进程要以农业发展所能提供的剩余为基础,农业要为工业提供资金、劳动力、原材料和市场,工业要为农业提供技术装备。从工业化道路看,“二战”以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大体上都是这样的道路,这条道路既有二元经济结构向工业化转化的理论支持,也有其它先期独立或解放的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更有前苏联的榜样“典范”,我国的问题在于长期从农业拿钱发展工业和其它行业、长期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正是这种长期性,造就了“三农”问题。
长期从农业拿钱发展工业,使得农业、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在工业化初期,通过一定方式从农业拿钱发展工业,完成资金或资本的原始积累是正确的。问题在于实行这种办法的长期性。虽然农业的基础性和各部门按比例发展规律使工业化的进程不得不顾及到农业的发展,但这种顾及在我国都是在万不得已的条件下进行的,即通过行政力量或手段,尽最大努力压缩农业发展,为工业提供最大的发展空间,只有当通过行政力量也无法使农业发展在食品提供、工业品销售市场方面满足工业及其它行业的发展时,才促进一下农业的发展,然后又通过行政力量或手段加速发展工业及其它行业。我国的工业化或后来的现代化进程就是在这样一种全部耗尽农业发展所提供的空间,不得已发展一下农业,反过来又发展工业的恶性循环中进行的。通过强制性行政力量,长期从农业拿钱发展工业及其它行业,自然造成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协调发展的要求相比,发展严重落后。从纵向比较,虽然农业的发展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横向比较,使得二元越发显著。直到今天,在城市化和经济现代化势头依然强劲的同时,“三农”问题也更加突出。
长期从农业拿钱发展工业及其它行业,使得农民收入水平低下。最大限度地从农业拿钱,实际上就是最大限度地拿走农民所创造的价值。农产品生产中的不变价值部分C不可能拿走,因为农业发展的最低限度是要维持其简单再生产,所以拿走的部分只能是活劳动创造的价值V+M中的一部分。这就必然使农业的扩大再生产规模受到影响,拿的部分越多,影响就越大,农业要维持规模不大的扩大再生产,必然形成对作为劳动者个人收入的V部分的挤占,这样必然使农民收入水平极大地低于其它行业的同类劳动者。
长期以工业为主导、重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方针,造成了国民经济或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长期从农业拿来钱发展工业,产出的工业品销往何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了绝大部分,农业除了为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劳动力和原材料之外,还提供市场。随着工业化进程,工业提供自身发展所需的资金、原材料、劳动力的程度在加强,但对农村市场的依赖性则不会减弱。从理论上可以推断,长期从农业拿钱发展工业化,必然使农村的工业品购买力不足,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把主要工业品销往国外,所以必须给发展较快的工业的产出找到出路,才能使其发展成为现实。我国的办法或实际的做法是通过行政力量或手段,长期实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和提高城市人的收入水平(相对于农民),最大限度地造成工业和城市地区的自我服务体系,以最大限度地维持最大限度地从农业拿钱发展工业化条件下的经济平衡系统或按比例发展要求。这种发展模式的现实意义是从产品市场方面维持了工业化的进程,在长远方面则是造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一是形成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于落后,工业和城市经济发展过于超前的经济畸形发展,即我国现在所面临的“三农”问题;二是造成了市民与农民在收入方面的畸形意识,即在各种不利约束下苦苦挣扎提高自己的收入的农民,对此并无多大怨言,而市民则认为与农民相比,自己的高收入或在各种优越条件下进行竞争是理所当然的事,没有这种优越则认为是不公平;三是由于城市收入水平较高和工业没有及时反哺农业,农业现代化进程十分落后,使得文化水平较高的人都被吸引到了城市,余下的都是文化水平较低的人。形成了城市与农村人才素质上的畸形发展。
政策选择:解决“三农”问题的宏观思考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或农业的收入问题,不提高农民或农业的收入,农业和农村就无法发展,农村人才流向城市的趋势就不能改变,就没有人想在农村创业,“三农”问题就无法解决。如何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呢?从理论上思考,可以有以下几种长期的宏观战略选择:
现有体制条件下靠市场化提高农产品价格显然不可能
因为我国的农产品生产已经多年出现了供过于求局面,国家虽然尽力保护农产品价格,但也只是起缓解的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靠城市化解决农民或农业的收入问题
城市化可以有两方面:一是在农产品生产不减少条件下,大力发展非农产业,特别是在现在的农村地区发展非农产业,以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从理论上可以推知,这种办法可以使农村富起来,但不可以使农民富起来和农业发展起来,因为农民不是以行政规定划分,而是以所从事产业划分,吸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从事非农产业而自然脱离了农民身份,农产品生产不减少,从事农业的农民收入就不会提高,农业自然也就无法发展起来。那些企图依靠农村非农产业收入补助农业,以求农业发展的想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不现实的,另外,发展这些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产品的销路也是问题,只能主要放在城市,例如目前我国产业工人中近2/3来自农村,只是缓解了农民收入较低的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储存、销售等所谓的农业产业化问题,这实际上是利用资源占有优势剥夺现有的农产品加工、储存、销售等产业的饭碗或争得经营这些产业增量的权力。从国民经济总体看,结果与发展非农产业无异,只不过是对农产品加工、储存、销售等产业的收入在现在的农民与市民之间的重新划分而已。从解决就业方面看,在城市和农村劳动力都过剩的情况下,也只不过是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城市的剩余劳动力而已。
提高农产品质量
我国农产品总量是供过于求,很高质量的农产品供不应求也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能在短期内大幅度、低成本地提高农产品质量,无疑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进而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但大幅度、低成本地提高农产品质量是一个重大的技术问题,近期内全面或普遍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在某些品种上实现。
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降低活劳动投入是在满足现有我国对农产品需求条件下,使现有的农产品收入由少量的农民所得,以提高农民收入。降低物化劳动投入是使现有农民得到更多的收入。前者显然不太现实,因为一方面是我国的土地资源2/3是山地,保证现有的农产品产出,降低活劳动投入的技术难度较大,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二是即使可以实现,必将形成更多的劳动力剩余。后者也是一个技术难度较大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有较大的突破性进展。
减少农产品产出,提高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需求的特殊性是收入需求弹性较小、需求和供给价格弹性较小,如果能利用这一特殊性,通过宏观调控,适当地减少农产品生产,利用市场机制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借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实现其它行业的收入向农业转移,改变几十年来的分配格局。具体可以控制农产品的生产总量,通过国家收购控制,造成现有价格条件下的农产品供不应求局面,提高农产品价格,然后,通过国家以提高的价格供给农产品,以弥补总量的不足部分。我国这几年实施的退耕还林的政策,实际上就具有这种效果,但力度远远不够。
三四成语范文6
摘 要 三农问题依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而城市化建设的推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鉴于我国特殊国情,城市化建设也面临诸多困难。为使城市化建设健康进行,政府应关注更多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三农问题 乡镇企业 城市化
一、三农问题和农村城市化
所谓“三农”问题就是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长期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影响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主要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要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探索一条带根本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途径,这就是农村城镇化道路。农村城镇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融合,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二、城市化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的现实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主导力量。城镇化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整体功能逐步提升,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迫切需要正视和协调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就业和农业人口问题
要使转移出来的农民真正地进城就需要有大量长期稳定的非农就业岗位,然而现实的情况却很不乐观。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城市的就业机会有限,城市人口失业率一直在上升。而农民工整体素质不高,无法公平顺利获得同等的就业机会。城市中出现的农民工问题至今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二)粮食生产问题
如果加速城市化建设的步伐,那么非农业人口将急剧增加,那么城市非农业人口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按照我国的国情仅靠农业生产是很难保证的。由于从事农业与从事非农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很多农民已经放弃了农业。当前农民队伍萎缩的现实就已经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今后谁来从事农业生产?如果不能有效提高农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增长也就没有了保证。
(三)土地问题
现在很多地方城市热衷于通过扩大规划区,征用更多农村土地来加快城市发展,致使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多过快,损害了“三农”利益。新扩的城镇建设用地60%以上是耕地,且多为优质耕地。这种粗放式的城市化扩张不但没有解决我们的人地关系,反而使农民、农业和农村用地向城市化再一次做出让步,导致资源占有关系更加紧张,而这正是城市化所要解决的问题。
(四)城市化本身的问题
我们在学习国外城市化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要注意其失败的地方。任何城市的发展都要考虑城市本身的承载力问题。我国城市的生态环境目前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一些城市为追求经济增长和扩大城市规模,不考虑当地资源环境承载条件,盲目发展,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致使城市出现了热岛效应、温室效应、污染效应和拥挤效应等。
(五)农民工问题
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当农业人口大规模地走向城市,并真正成为城市居民时,住房问题难以解决,此外,进城农民的保障制度很不完善,农民工的社会福利的不到落实。这都是在城镇化建设中应高度关注的问题。
三、推动农村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思路
(一)科学规划,构筑合理的城市化体系,正确引导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域流向来看,农村转移劳动力有进大城市的偏好。大城市由于工业就业比重上升的空间已较小,服务业发展趋于饱和,不足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要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加快小城镇建设,充分利用小城镇资源和产业空间的优势,大力发展适合本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促进农村工业小区建设,吸引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就业。通过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打造层次递进的多元化道路,才能为我国当前“三农”问题的解决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
只有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才能为城市化进程提供足够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政府既要扩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补贴规模和范围,把已确定的支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同时,政府也要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并不断加大各级政府预算内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扩大农业公共品供给范围,从而扩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三)改革体制,健全机制
进一步推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财产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降低农民进入城镇的门槛,解除农民进入城镇的后顾之忧,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人才、资金的积聚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大力推进公共服务改革,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保护耕地,科学经营土地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一方面因城市的扩张,不可避免地会占用土地,另一方面随着农民的市民化,又会使一部分土地从农民手中空置出来。要严格保护耕地,努力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五)贯彻可持续发展观
强化生态建设和城市管理,解决城市化带来的环保、交通及社会治安等问题。还要注重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民素质,为生态农业发展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要把推进城市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作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积极探索,认真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把城市化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把现代化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厚安,徐勇.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
[2]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刘明宇.分工抑制与农民的制度性贫困农业经济问题.2004.
[4]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