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经济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经济发展范文1
1农村产业发展特征的变化
康庄公路建成通车前,偏远的山村农民由于出行不便,信息闭塞,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除了在家耕种自己所属的一小块土地之外,基本没有别的产业。虽然山林众多,山上也有众多的土特产品,但由于外运困难,所以在农业、林业及养殖业方面,产品以自给为主,为改善生活条件,增加收入,大量的人尤其是中青年人外出打工。康庄公路建成通车后,虽然打工仍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但由于运输方便了,外出打工的人也出现了部分回流,他们依托家乡的自然条件,发挥当地的产业优势,发展当地经济。1•1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促进农民增收作用明显在重视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特色经济项目得到明显发展。调查统计显示,在康庄公路通车前,受访家庭年收入的主要来源除了打工以61•5%居榜首之外,下面依次是种植粮食作物为58•2%,种植经济作物为24•6%,养殖业为25•4%,林业为25•4%。而在康庄公路通车后,除了打工以69•7%仍居首位之外,种植粮食作物下降为49•2%,而种植经济作物、养殖业、林业依次上升为36•1%、43•4%和29•5%。经济作物种植和养殖业所占各受访家庭年收入的比例明显上升,表明农业产业结构开始优化,产业化发展趋势良好,与此对应的就是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1•2专业化生产规模扩大,区域特色主导产业具有雏型调查统计显示,康庄公路建成后,各县乡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逐渐形成具有竞争强势的特色产业带。如平阳县所调查的朝阳、龙尾和吴三个乡,在市县干部挂职牵头帮助下,依托当地的优势,发展了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他们建起了茶叶、焦藕、盘菜、石榴、礼品西瓜、高山无公害蔬菜等种植基地;还开发山羊、生猪、肉兔、稻田养鱼等养殖业基地;吴乡还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了旅游开发,建起了避暑山庄。其别是养殖业成为50%的受访家庭的主要年收入来源,而在康庄公路通车前,养殖业只是26•9%的受访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永嘉县所调查的黄南、表山和茗岙三个乡,在康庄公路建成通车后,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也依托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发了特色经济项目。他们建起了东魁杨梅、乌牛早、柑桔、冬枣、高山瓜果蔬菜等种植基地;开发了山羊放养、土蜂、牛、商品鸡和田鱼等养殖基地;茗岙乡还利用其差错有致的梯田造就的独有田园风光,形成了一个国家级的田园风光摄影基地。其中经济作物成为45•2%的受访家庭的主要年收入来源,而在康庄公路通车前,此项数据仅为19%。文成县和泰顺县也同样因地制宜开展经济作物种植和养殖业的开发,形成了自己的优势产业。
2农民收入的变化
2•1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明显
从乡镇的调查数据显示,康庄公路通车后,平阳县朝阳乡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从2032元增加到2883元,龙尾乡从3800元增加到4300元,吴乡从3500元增加到4500元;永嘉县黄南乡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从3500元增加到4000元,表山乡从3810元增加到3889元,茗岙乡从2000元增加到3300;文成县巨屿镇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从3400元增加到4096元,金乡从3648元增加到4518元,岭后乡从3000元增加到4200元;泰顺县岭北乡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从2000元增加到4500元,凤乡从2702元增加到4210元,峰门乡从4350元增加到4980元,黄桥乡从3360元增加到4200元。
2•2农民家庭年收入显著增加
从对村民个人的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如图2),在康庄公路通车后,农民家庭年收入也有较大的增长。在受访的122个家庭中,康庄公路通车前,农民家庭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2001~5000元、5001~10000元、10001~20000元、20001~40000元、40000元以上家庭各有14户、24户、35户、43户、4户和2户,占受访家庭的比例分别是11•5%、19•7%、28•7%、35•2%、3•3%和1•6%;而康庄公路建成后,仅有2个家庭的年收入在2000元以下,只占受访家庭的1•6%,3个家庭的年收入在2001元到5000元,占受访家庭的2•5%,其他年收入在5001元到10000元、10001~20000元、20001元~40000元及40000元以上的家庭分别有16户、43户、46户和12户,占受访家庭的比例分别是13•1%,、35•2%、37•7%和9•9%,20001~40000元和40000元以上年收入的家庭大大增加。可见,康庄公路的建成对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2•3农民拥有的家庭财产发生明显变化
收入的增长还可以在康庄公路通车前后农民所拥有的家庭财产变化中清晰地看到(如图3)。康庄公路通车前,农民拥有的家庭财产具体如下:在122个家庭中,有56家拥有电饭煲,占受访家庭的45•9%,76家拥有电视机,占受访家庭的59•8%,12家拥有电冰箱,占受访家庭的9•8%,17家拥有洗衣机,占受访家庭的13•9%,6家拥有摩托车,占受访家庭的4•9%,5家拥有拖拉机,占受访家庭的4•1%,2家拥有汽车,占受访家庭的1•6%。而在康庄公路通车后,农民拥有的家庭财产情况如下:在122个家庭中,80家拥有电饭煲,占受访家庭的65•6%,109家拥有电视机,占受访家庭的89•3%,74家拥有电冰箱,占受访家庭的60•8%,67家拥有洗衣机,占受访家庭的54•9%,44家拥有摩托车,占受访家庭的36•1%,8家拥有拖拉机,占受访家庭的6•6%,6家拥有汽车,占受访家庭的4•9%。
3农民日常生活方式的变化
康庄公路的建成通车,它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经济方面,还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即农民的日常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3•1出行方式的变化
在康庄公路建成通车前,走路是村民出行的首要方式,在受访的122人中,有79人选择了走路出行,占受访人数的64•8%。这大大限制了村民的出行愿望,人均每月到集镇的次数仅为2•5次。随着康庄公路的建成,一半以上的村民可以乘坐班车外出(目前通车率为51•6%),也有一些村民骑摩托车外出,摩托车拥有量从原来的6辆增加到44辆,平均每3户家庭已拥有1辆摩托车,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人均每月到集镇的次数增加到6•7次。山区村民从以往的“能不外出就不外出”,到现在的“想外出就外出”,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3•2家庭支出的变化
在康庄公路通车前后,在122户受访家庭中,除了日常开支、购买农资用品、供孩子上学这三项变化不大外,投资、购买电器、建房都有了较大的增长,其中投资从被5个受访家庭列为主要开支上升为26个,由占受访家庭的4•1%上升为21•3%;购买电器从被10个受访家庭列为主要开支上升为62个,由占受访家庭的8•2%上升为50•8%;建房从被8个受访家庭列为主要开支上升为65个,由占受访家庭的6•6%上升为53•3%。究其原因,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随着康庄公路建成通车带来的出行方便和收入增长,农民的消费意向和投资意向都开始被激发出来,良好的生态环境又彰显了农村住房的价值。#p#分页标题#e#
乡村经济发展范文2
在我国现阶段,虽然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大多数人的收入仍然十分低下,衣食之外稍有节余却不足以很风光地远行逍遥。而社会时尚的召唤、追求生活质量的意识,促使现今中国平民十分渴望休闲度假。但是,国内旅游业却在一定程度上因盲目、浮躁和急功近利而忽视他们的需求。在我国,因为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旅游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依然很小,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对大多数人来说,旅游还是奢侈品,只有少数市民节衣缩食一年或几年才能外出旅游一次。这种“打牙祭”式的消费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市民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渴望和高涨的旅游需求。一些主要面对国内游客的旅游热点,因季节性强、旅游交通拥挤、旺季人满为患和价格上涨、质量不佳而使游客往而却步或扫兴而归。旅游热点的门中门、票套票和部分旅游业的不规范操作行为,也使某些旅游企业声名狼藉,为人诟病。一边是豪华宾馆的冷若闲置、国家财力的耗费,一边是广大工薪阶层因阮囊羞涩而无力消费、望洋兴叹;一边是旅游热点的季节性人口过密,一边是大众化旅游产品的缺少。高涨的旅游需求与旅游产品不如人意之间的尖锐矛盾,使国内旅游市场上形成一个巨大的空白和广阔的真空地带。在普遍的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休闲度假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几个人自发去郊游,在农家短暂歇脚休息却产生了国内旅游业一个影响深远的新生事物——“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察、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一、乡村旅游的兴起无疑带动了农村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
1.吸纳农村多余劳动力,增加农村收入。乡村旅游以“离土不离乡”的形式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门路。广东河源市的苏家围景区,自2000年开展乡村旅游以来,当地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从当年的1000多元上升到3000多元。乡村旅游,使祖祖辈辈靠老天吃饭的农民,也享受了经济社会的成果,走上了致富之路。
2.促进农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的桥梁,城市居民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风貌,同时传播了城市文明。农民群众在旅游服务实践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主要要素,这使得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和补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出现的诸多问题抑制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1.各区域“各自为政”,难成规模效益。乡村旅游一般以户为单位,没有统一规划,盲目开发资源,不做切实可行的旅游发展规划,导致农村旅游业不能健康持续发展。
2.缺乏宣传,没有品牌效应。一些乡村旅游经营者市场促销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积极性。
3.乡村旅游开发资金严重不足。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强大的资本做后盾,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更需要大量资金做支撑。农村一直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其经济实力还很薄弱,由于乡政府不可能对其旅游发展做大规模投入,加之农民收入有限,因而资金短缺就成为制约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4.基础设施建设仍需不断加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一些乡村旅游点在交通、食宿、卫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着进一步发展。
5.乡村旅游总体水平不高,资源开发力度小、层次低,特色不够明显,内涵不够丰富,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名牌拳头产品。尤其是在乡村文化方面的发掘和运用不够。一些乡村旅游点在开发建设上存在追求城市化的趋向,削弱了原汁原味的农家本色。
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1.制定科学的高水平的区域发展旅游规划。资源要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必须实施科学的规划。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大好形势下,乡村旅游必须适应形势,站在全局的高度,重新制定一个科学的、高层次的、高水平的旅游发展规划。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突出重点,形成特色,这样才能保障乡村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加强宣传,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积极向相关媒体提供新闻线索,想办法通过电视台、日报、周刊、广播电台、旅游网等媒体的报道(转载),把一块荒废的沙滩从零开始摇身一变成了可以让农民增加收入的“宝地”,逐步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到了“花最小的钱、做较大的宣传”。
3.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旅游开发资金,因此如何筹集资金发展农村旅游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难题。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在融资方面要全方位突出,多渠道引资。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大好时机,抓住政策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经济。二是利用各种优惠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各种投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和利用民间资本等多种形式的投资。
乡村经济发展范文3
【关键词】农村经济;乡村振兴战略;措施与策略
1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阻碍的因素
1.1基础结构设施建设力度薄弱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逐步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基础设施设备有了明显的改善,例如:重修了乡村道路,更好地连接了城乡的沟通,开辟了崭新的销售方式;引进了新的机器设备,减少了对人工劳动力的使用,缩短了产物的产出时间等等,但其机械化的投入力度还是相对比较匮乏。支持地方农业发展的基础资金是有限的,将农业发展逐渐趋于机械化,也不仅仅是依靠政府部门的支持就可以达到预期效果的,最终,还是需要依靠从事农业的工作者从根本思想意识出发,进行思路的转变,才能真正地对农业发展形成有利条件。很多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逐渐老化,未能给予及时地更新处理,导致农作物的产量也相对降低,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非仅依靠政府的支持,人们过于依赖政府,未能从自身出发去创新改革,最后可能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
1.2产业结构因素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农村的发展极其重视,因此了很多惠民政策,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完成。但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过程当中,我国各地区的农业发展却存在供求关系不平衡的情况,这也导致很多农产品的供给未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这些类型的农产品需要从国外进口。但是某些农产品却出现滞销的情况,无法进行出口,而内需也无法解决这些农产品的销售。这种农业领域供求关系及其不平衡的情况无法推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经济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模式已经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也无法满足新时代环境下的社会需求。因此,我国农业产业结构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比如要更加多样化,才可以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当中如鱼得水,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况,可以做到从容不迫。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决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农产品在全球化市场当中的地位低下的情况,进而可以稳定我国农业产业的波动。也可以减少因为价格的不稳定性,农民每年耕种的时候倾向去种植经济属性较高的农产品的状况,从而使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的稳定性可以有着大幅度的增加。
1.3科技创新因素
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和农业经济发展效果间息息相关,通过科技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帮助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和推广。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及推广工作中,农业科技成果较不普及,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认知度还不高,在农业的建设中使用机械的概率小。农村科研成果转化及推广的难度大。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十分匮乏。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科研的成果,同时也会影响科研类机构的运行。从整体的情况来看,具有博士学历的研究人员在农业科研机构人员总数的比例相对较低,而且这些科研人员队伍当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以及创新骨干力量不足。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科研人员还存在非常严重的人才流失的问题,这对于农业相关科技的发展工作而言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国家农业产业经济建设工作造成制约。
3乡村振兴战略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3.1深化改革进程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是当下最为紧迫的工作任务,在面对着新形势、新任务,我国主线应该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体内容,总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去积极探索一条现代农业产业的体系。这也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当中所面临的全新的课题。深化改革进程,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找到恰当地适合农村发展的手段,促进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除了选择恰当的种植生产地区,我们还应当根据当地的实施情况进行规划和统筹,合理的划分,充分利用农业思维,将植物种在最恰当的土地上,制定科学的统筹方案帮助农民和农村企业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加大对农村的科技投入和经济投入,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来支撑整个农产品的产业体系。其次是要加快农村产业化的集群发展,促进有关产业的融合,地方政府也要按照相关的国家文件的要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集群发展。最后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如把农产品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加快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农产品可以在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从而解决创新成果推广滞后的弊端。
3.2推进协调发展
在促进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必须遵守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相关部门要完善法律制度,在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营造一个法律环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这个理念非常明确地提出来了加强对城乡统筹的协调和推动,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就需要将乡村社会资源,经济资源以及政治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帮助城乡由原来的分割独立的情况转变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结构。要相关政府机构加快制定有关振兴乡村的法律条文,同时也要完善与这些有关的配套的制度。因此,政府部门要快速地完成对农业产业经济有关的法律条文的评估,对其中与农业产业经济不相适应的法律条文进行清理或修订,使有关法律条文能够适应农业产业经济发展。通过对相关法律条文的解读,政府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加大对大中型农村企业的补助,促进相关企业人员在当地的落户。充分地发挥农村企业的作用。通过农村企业的规模扩展之后对人才的需求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强对政策的贯彻于落实,将政策细化,使乡村振兴过程当中,可以真正的为农村产业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章可循的法律条文,建立一个与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制环境,帮助农村居民建立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村企业,通过政府对企业进行扶持,扶持过后的企业,多余的资金投入到对社会的帮助之中。这样的帮扶模式可以帮助乡村企业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促进乡村振兴[2]。
3.3加大投入力度
想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合理制定发展规划,就需要改革创新来促进乡村发展。这无疑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我们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当中,毫无疑问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麻烦。因此,在我们推进乡村振兴,还有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时,必须要结合农村实际的发展状况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文件要求,在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中,要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积极探索符合科学的对策。要想真正实现科技振兴以及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效益的提升,那么给予科技创新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工作足够的重视,具有很高的必要性。从农业科技创新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重点针对技术人员进行创新能力的培训工作,可以整体提升示范基地以及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域的建设效果。
乡村经济发展范文4
(一)促进农村居民多元化经营,增加农民及财政收入。乡村旅游依托的资源主要是当地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而这些资源都与农村居民有着密切的联系。要进行乡村旅游活动,必然少不了旅游的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所以,由旅游“六要素”所带动的相关服务与产品也必然得到发展。农村居民可以将一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经营性资产,为游客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服务与物质需求,同时也使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和农村劳动力得到增收,农民自身的收入增加的同时也相应促进了当地财政收入。
(二)乡村旅游能有效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升级。今年中央一号首次提及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而乡村旅游无疑是最好的融合器,第一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直接增加了农产品的需求量,催生了休闲农业的全面繁荣;第二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可以带动旅游用品、旅游商品和房车等大型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第三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能拉动文化、信息、金融、商业、运输等服务业发展。
(三)乡村旅游能提高农村就业率。农村人口的就业一直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问题。乡村旅游依托于乡村的生态环境、农产品供给及农村产业链结构上,可为区域提供多样化的就业岗位,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另外,向乡村旅游产业转移的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通常会比单一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获得的收入更多。因为农民在参与经营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也能够获利。
(四)乡村旅游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必然促进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房屋、道路、桥梁等,而这类基础设施一般具有公共性,它们的改善也意味着投资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得到改善后,农村区域内更易获得投资,投资又将吸引消费,再配合各种措施宣传,提高景点(区)知名度,如此乡村旅游可以创建一个良性循环的经济圈。
(五)乡村旅游促进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发展。乡村旅游中的文化资源指的是独特的乡村文化,包括地方性的历史文物古迹、特色村落、丰富的民俗活动,传统的手工艺术以及具有当地传统特色的文化产品等。文化资源属于乡村旅游中的特色资源,相对来说,文化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比较持久,文化产品的附加值较高。乡村文化资源被开发后,可以为外界打开一个了解当地民俗民风的窗口,借助这些文化资源,乡村区域的知名度得以提升,能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消极作用
(一)扩大区域内居民的贫富差距。乡村旅游的发展会改变农村区域原有的经济结构,即原有的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将受到旅游业的冲击。由于旅游业对从业者有一定的素质要求,基于区域内居民素质和能力不同,使得区域内居民旅游业获得的收入差异很大,这势必扩大他们之间的收入差距,甚至引发的较大的贫富分化,这将引起部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不满,使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受到影响,进一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增加区域经济的风险。乡村旅游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区域内居民解决不了,将会交给外来投资者来经营。外来投资者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回收投资,获得利润,大肆修建别墅、餐馆、旅舍等设施,许多农村用地被占用和毁坏,这可能会造成传统产业的消失,使那些依赖于传统产业的农村居民面临失业的危机。
(三)社会成本上升。乡村旅游者相对乡村居民而言,消费水平较高,他们在乡村的消费会占用相应的资源,从而导致供给的减少,这样会使得当地消费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从而使得区域内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另一方面,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通常只有一部分居民能从旅游开发中获得实惠,而大多数人都会感到发展旅游带来的社会成本上升,社会成本的上升又会导致在区域内的其他投资需要更大的支出,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乡村旅游开发的原则
(一)政府引导、扶持原则。政府部门应引导乡村区域居民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对于不具备旅游潜质区域内居民的开发热情,政府部门需要进行积极的协调,以避免他们不理智行为所带来的损害;而对于具备乡村旅游开发条件的区域,则要积极鼓励当地居民进行有效开发,并参与到旅游经营活动中去。政府还应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扶持。主要包括四点:第一,由政府出资对乡村区域内居民进行培训,使他们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术,增强其经营乡村旅游的能力;第二,对无力投资旅游设施建设的居民,政府部门需要对其提供信贷支持,相对来说,低息或贴息小额项目抵押贷款是比较合适的;第三,对刚起步阶段的乡村旅游经营者,政府应考虑税费方面的优惠;第四,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改善乡村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包括:水、电、道路、桥梁等,为旅游开发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区域内居民广泛参与的原则。区域内居民广泛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开发中,不仅可为当地带来更多经济效益,还有利于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参与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直接参指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如接待服务服务、餐饮服务等;间接参与指参与与和旅游有关联的产业活动,如养殖业、食品加工、纪念品生产等。
(三)利益分配公平原则。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只有一部分乡村居民参与其中,而没有参与的居民也要承担社会成本的上升及旅客的打扰,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发展乡村旅游应该使当地乡村区域居民普遍受益,尤其是区域中的贫困人口获益,才能体现公平,才能激励当地居民自觉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所以,公平分配旅游收益不仅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所必须的条件。
(四)乡村性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乡村旅游开发的乡村性原则要求乡村旅游地的旅游产品保持和体现乡村性特色,住宿产品和餐饮产品都要求具有当地乡村风味,其他旅游产品要求有广泛的参与性,使游客能够深入到乡村居民之中,体验真实的乡村生活。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指在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过程中,要确保旅游资源能够不受损害或受到尽可能少的损害,以使旅游资源能够永续利用。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依托,只有确保旅游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才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乡村经济发展范文5
长期以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困扰着众多经济学者,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主要有:第一,金融抑制论,即金融发展的滞后阻碍了经济增长。如爱德华•肖(EdwardS.Show)和罗纳德•麦金农(Mckinnon)从发展中国家对金融活动和金融体系的干预角度得出金融抑制导致了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的结论。第二,金融促进论,即通过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增加资金的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如King和Levine(1993)、Rajan和Zingales(1998)等通过构建不同的金融发展指标从不同层面得出金融发展是原因,经济增长是结果的结论。第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互为因果。如戈德斯密斯(1969)利用金融相关率和经济增长率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经济伴随金融的发展而同步增长,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也是金融快速发展的时期的结论。我国学者李国璋等(2008)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断地转换:在经济增长的初期,金融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一旦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金融将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1]而对于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许多研究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如董晓林和王娟(2004)运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能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2]也有部分研究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不具有促进作用,但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发展有促进作用。如姚耀军、和丕禅采用1978~2001年间的数据,运用Granger检验得出农村经济增长率是农村金融相关率的Granger原因,表明农村正规金融处于“需求遵从”的地位。[3,4]
二、实证分析
(一)实证模型说明
1973年,罗纳德•麦金农研究发现金融抑制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本文根据麦金农的金融深化理论,利用内生经济理论,构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假设资本的边际产出递增,由此引入金融因素。该模型选取AK函数来考察经济增长路径机制,依此探求金融因素对该路径选择的影响。AK模型选择的生产函数为:Yt=AKt(1)其中Y代表产出,A代表资本的边际生产率,K为资本存量。根据Kt+1-Kt=It代入(1)式,整理得:Kt+1Kt=AItYt(2)其中It代表第t期的投资。由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总投资等于总储蓄:It=St在均衡条件下,假定储蓄在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中不存在漏出,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比率为θ,可得:θSt=It(3)将(3)式代入(2)式得:g=ΔKt+1Kt=AθStYt=Asθ(4)(4)式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表达式,其中g为经济增长率,s为储蓄率。它表明均衡的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A、储蓄率s以及储蓄转为投资的比率θ。而θ代表了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部门的效率。在农村金融领域,θ采用农村M2与农村GDP的比率来衡量,其行为影响因素可表示为:θ=θ0+θ1×M2GDP+μ(5)(5)式中的μ为随机误差项。因此,农村经济的增长率取决于农村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农村储蓄率及农村金融相关率。基于本文研究的对象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所以只考虑农村金融相关率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界定
本文选取的吉林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指标及数据见表1。本文在指标选取和数据方面做了如下处理:1.农村经济增长率(RGDP)。理论上,衡量农村经济增长的指标应为农村国民收入,但由于缺少相关的统计资料,本文采用吉林省第一产业GDP数据代表农村经济总量,用第一产业GDP的增长率来测算吉林省农村经济增长率。
2.农村金融相关率(RFIR)。通常,该指标为农村金融资产总量与农村经济总量的比值。由于缺乏吉林省农村金融资产和M2的统计资料,又考虑到在农村地区发生的主要金融活动为存款和贷款,农民使用最为频繁的金融机构是农村信用社,因此本文借鉴李国璋等的研究方法,选择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年末存贷款余额之和来代表农村金融资产总量。
(三)实证检验
1.数据的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吉林省1986~2008年度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为避免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建模所带来的伪回归问题,使用扩展的ADF检验方法检验农村经济增长率和农村金融相关率序列的平稳性。ADF检验值属单边检验,原假设为待检验序列存在单位根(即非平稳)。如果ADF检验统计量小于给定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认为该序列是平稳的;反之则认为该序列是非平稳的,进一步我们可以对其差分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运用Eviews5.0软件计算的吉林省农村金融相关率和农村经济增长率序列及其对应的差分序列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RFIR和RGDP的水平序列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单位根,即两个序列都是非平稳的,而差分后的序列均通过单位根检验,说明RFIR和RGDP两个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序列(I(1))。
2.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根据协整(Co-integration)理论可知,如果待研究的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序列,此时如果直接采用水平序列建模,可能出现伪回归问题。为此,需要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方法主要包括Enger-Granger协整检验法(简称E-G两步法)和Jonhasen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协整检验方法。本文采用E-G两步法检验吉林省农村金融相关率和农村经济增长率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E-G两步法的基本步骤和原理是:第一步,对上述两个变量做回归,然后提取残差序列。RGDP^t=-2.1266+8.8506×RFIRt(6)(-2.4917*)(8.8883*)R2=0.7980D.W=0.8033s.e=1.6975WhiteTest:n×R2=2.3124Pro.chi=0.0000括号内的值为t统计量,*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系数显著,否则不显著。从(6)式给出的估计结果看,在1986~2008年间,RGDP变化的79.80%可以由RFIR的变化来解释。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怀特异方差检验结果表明,该回归方程不存在异方差现象。所以,协整方程为:et=RGDPt-8.8506×RFIRt+2.1266(7)第二步,对上述协整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即为平稳序列,说明吉林省农村金融相关率和农村GDP增长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这两个变量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否则认为这两个变量不存在协整关系,用这两个变量的水平序列建模,会出现伪回归。运用协整检验法,对(7)式中的et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ADF检验值为-2.3840。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为-1.9581,由此看出et不存在单位根,表明RGDP与RFIR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DRGDPt为被解释变量,DRFIRt及误差修正项et-1(即ECMt-1)为解释变量,得到的估计结果为:DRGDP^t=0.6680-1.3200×DRFIRt-0.0493×ECMt-1(8)(8)式中,误差修正项ECMt-1的系数为负,具有反向修正机制。并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怀特异方差检验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不存在异方差。由此可得出,RGDP和RFIR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长期协整方程为:RGDP^t=-2.1266+8.8506×RFIRt从长期看,吉林省农村金融相关率每增加1个单位,将促使农村经济增长率增加8.8506个单位。
3.吉林省农村金融相关率和农村经济增长率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于向量自回归模型,我们可以通过对两个变量对应的系数进行约束,来检验两个平稳序列DRGDP和DRFIR是否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得到的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3表明,在滞后2、3、4期时,接受原假设,DRGDP非Granger影响DRFIR,说明农村经济增长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原因;而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DRFIR非Granger影响DRGDP,表明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原因。
4.向量自回归模型。由于序列RGDP与RFIR都是一阶单整的,根据AIC和SC原则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得到的自回归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5.脉冲响应分析。利用上文的VAR模型,对DRGDP和DRFIR进行脉冲响应计算和分析。得到的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a)的RGDP对RFIR的一个标准差扰动的脉冲响应可以看出,RGDP对自身的一个标准差扰动的脉冲响应在第一年最小,第二年上升至最高点,而后稍微下降直到第四年收敛;RGDP对RFIR的一个标准差扰动在第一年最大,第二年降到最低点,而后略微上升直到第四年收敛。
从图1(b)的RFIR对RGDP的一个标准差扰动的脉冲响应可以看出,RFIR对于自身的一个标准差扰动的脉冲响应在第一年迅速上升,第二年达到最大,而后下降直到第三年收敛;RFIR对于RGDP的一个标准差扰动的脉冲响应在第一年最大,然后迅速下降,直到第三年收敛。上述分析表明:吉林省农村金融相关率对农村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要大于农村经济增长率对农村金融相关率的影响。
6.预测方差分解。本文利用方差分解来描述冲击对RFIR和RGDP在动态变化中的相对重要性。基于VAR(1)进行方差分解得到的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DRGDP的一个冲击对DRFIR变动的贡献率从第二年起稳定在30%左右,说明农村经济的增长对农村金融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有限;而DRFIR的一个冲击对DRGDP变动的贡献率稳定在50%左右,说明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乡村经济发展范文6
1研究区范围、划分尺度与原则
本研究地域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京津冀地区,属于中等尺度乡村经济类型的划分,通过划分来衡量近20年来该地区乡村经济类型的演变过程与规律,为该地区乡村发展模式的探讨提供借鉴。根据其尺度性和研究的目的性,指标选择主要依据以下原则。1)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一致性: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反映了乡村的经济实力,将发展水平相对一致的乡村归为一类,有助于制定符合此类发展阶段的乡村扶持政策。2)产业结构的相对一致性:乡村的产业结构反映了乡村经济的基本构成。将具有相似产业结构的乡村划为一类,有利于制定统一的政策引导乡村经济类型的专业化,促使经济结构向更高级阶段演进。3)类型划分单元与行政区界限的一致性:对乡村经济类型划分的目的是寻求最适宜当地的乡村发展模式,而无论何种乡村发展模式,都必须要借助于所属的行政区。因此,只有将类型划分的单元与行政区相一致才能使研究具有应用性。4)命名上既要体现出横向的可比性,又要体现纵向的可比性:乡村经济类型的划分目的是对京津冀地区乡村经济地域格局的演变进行分析,因此,得到的最终指数不但要有区域间横向时间段静态比较的价值,还需有纵向时间段动态比较的价值,在乡村经济类型的命名上要体现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对比性。
2乡村经济类型的划分方法
从国内外文献来看,表征乡村经济类型的指标很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二是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类型。本研究也从这两方面来选定划分指标,即分别判定各县域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主导产业类型,将两方面划分的结果进行综合,确立出乡村经济类型。分析的样本主要是京津冀地区175个县级行政区(包括县、县级市、地级以上城市直辖的郊区、以及大城市近年来由县改区后在统计上仍作为独立的县级统计单元的区域,在下文中均统称为县级行政区)。
2.1模型方法的选择
对于乡村经济类型的划分方法,目前没有一套公认的技术流程与方法,各个模型的选用需根据研究的尺度和目的而定。国内外学者常用的方法包括因子分析法与聚类方法(包括层次聚类法与星座图聚类法[9])、模比系数法[7]等,这些方法为本研究提供了借鉴。在具体的模型选择上,分别应用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与星座图聚类法相结合的方法、层次聚类法、模比系数法进行了实验性的计算。结果表明:因子分析法与星座图聚类法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层次聚类法所计算的最终结果均与各类文献以及经验认知表明的京津冀乡村地区发展现状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不适用于本项研究。因此,本研究最终选用了模比系数法进行京津冀乡村经济发展程度的划分,采用求三次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的均值与标准差之和作为临界点的方法进行主导产业类型的判定,之后将两个判定结果相结合确定乡村经济类型。这两种方法的共同优点在于进行跨年度比较时相对意义明显、直观性强,而且计算相对简易。
2.2乡村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综合评判
2.2.1评判指标的选取。在指标选择上要确保所选数据在时间序列上的可对比性以及指标间的独立性,应将货币价值量指标和实物量指标相结合,用尽可能少且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客观反映乡村经济发展的程度。根据以上原则,选取了3个指标表示乡村经济的发展程度。①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用来衡量农民的富裕程度,这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②乡村全员劳动生产率:主要反映了乡村经济发展的效率,对反映乡村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具有比较明显的指针意义。③乡村人均用电量:电力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同样电力消耗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乡村工业化的发展程度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目前,社会各界经常会对一些统计数据有所质疑,但电力消耗量常常以统计客观而被广泛认可。
2.2.2划分方法。对京津冀地区175个县级行政区域、4个不同年份的乡村经济类型进行划分。由于要对空间轴上的格局分布与时间轴上的演变趋势进行评判和分析,将175个县级行政单位4年的数据统一进行划分,共涉及相当于700个县域的样本,价格单位采用1994年不变价格。划分方法采用模比系数法,其步骤如下。①分别计算各样本的农民人均收入X1、乡村全员劳动生产率X2和乡村人均用电量X3的算术平均值(X1,X2,X3)。②计算各样本各指标的模比系数,公式为Kij=XijXj。(1)式中:Kij为第i(i=1,2……700)个样本第j(j=1,2,3)个指标的模比系数;Xij为第i个样本第j个指标的指标值;Xj为第j个指标的算术平均值。③计算各县域的模比系数:分别赋予3个指标相应的权重,乡村人均社会总产值(w1=1/3)、农民人均收入(w2=1/3)、乡村人均用电量(w3=1/3),根据下式计算各县域的模比系数Ki=∑3j=1wjKij,(i=1,2,……700;j=1,2,3)。(2)式中:Ki为第i个县域样本的模比系数;wj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④确定划分区间:对700个县域样本的模比系数进行分级,其5级的划分临界点和判别乡村发展程度的数值区间。
2.3乡村产业结构类型的判定
产业结构是反映乡村经济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重要标志。按主导产业类型将乡村分为专业化发展型和综合发展型,其中专业化发展型又可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和商贸业主导型,综合发展型指乡村的一、二、三次产业中没有比较突出的产业部门主导,3个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例也较为均衡。对于乡村主导产业的判定,其方法步骤:①计算样本中每个县域的乡村一、二、三次产业占乡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②计算乡村一、二、三次产业占乡村社会总产值比重的均值和标准差,如果某一县市乡村的某一产业在乡村社会总产值中所占的百分比超过全体样本的平均值与标准差之和,则该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11](表2)。③根据计算结果将所有样本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贸业主导型、综合发展型,划分主导产业类型的取值范围。
2.4乡村经济类型命名与判定的方法
乡村经济类型的命名可分为单一命名法与复合命名法,本研究使用两阶段的复合命名法,具体来讲,采用“发展程度+产业类型”来对不同的乡村经济类型进行命名。在发展程度上,将不同的发展程度划分成5级,即:发达型、较发达型、中等发达型、欠发达型、不发达型;在产业类型上,按照主导产业划分为专业化发展型和综合发展型,专业化发展型又可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贸业主导型。将两类划分相结合,在理论上就可以得到20种乡村经济类型。#p#分页标题#e#
3乡村经济类型时空格局的演变
根据前述的研究方法,对京津冀地区175个县级行政区域的乡村经济发展程度以及主导产业类型进行评判,可得到该地区不同时段的乡村经济类型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以及1994—2009年间的演变趋势。
3.1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乡村地域的时空格局演变
从计量结果来看,总体来讲1994—2009年京津冀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的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其中,1994—1999年,不发达型乡村的数量明显下降,由占总县域数的54.8%下降到22.9%,其他各类乡村的数量则均有所上升,尤其是欠发达型乡村的数量上升较快,主要由不发达型乡村演变而来,这一时期则可称之为乡村发展的脱贫期。1999—2004年,不发达型乡村和欠发达型乡村的数量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他类型的乡村数量均有所上升,其中中等发达型乡村数量上升较快,这一时期也可称之为乡村发展的成长期。2004—2009年,不发达型、欠发达型以及中等发达型乡村的数量均有所下降,而发达型和较发达型乡村的数量则有所上升,尤其发达型乡村的数量上升较快,这一时期也可称之为乡村发展的提升期。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乡村在空间分布的历史演变过程来看,有以下显著特点。1)不发达型乡村从广泛分布在河北省全境逐渐向张家口、承德以及保定西北部地区集中,之后范围逐渐缩小至张家口、承德部分县域。2)欠发达型乡村从分散分布逐渐向环京津的张家口、承德地区、保定西北部地区集中,这一地区到目前为止也是京津冀地区,乃至我国乡村发展相对落后的集中地。3)较发达型与中等发达型乡村的数量有所增加,其分布由分散向逐渐集中演变,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冀中南的平原地区。4)发达型乡村的分布主要从京津两市的市辖郊区向郊县扩展,之后连接为京津唐都市带一线,最后扩展到整个京津唐都市圈,其他城市市辖郊区也陆续成为发达型乡村,由此可见,城市化对乡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经济活力的提高促使城郊乡村发展的水平也比较高。
3.2不同主导产业的乡村地域时空分布及格局演变
1994—2009年,在京津冀地区不同县域的乡村中,专业化发展型与综合发展型各占其总县域数的份额基本相当但也互有增减。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综合发展型乡村数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1994—1999年,综合发展型乡村的县域从占总县域数的48.0%提高到60.6%,之后逐渐下降至2004年的54.3%,2009年的41.2%(表6)。对于专业化发展型乡村来讲,1994年农业主导型乡村占京津冀地区所有县域总数的37.1%,在各类专业化发展型乡村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主导型的县域数逐渐减少,到2009年只有9个,占总县域数的5.1%。1994—2009年,工业主导型乡村的数量则逐渐上升,1994年乡村经济为工业主导型的县域只占总县域数的13.1%,而到2009年所占比例上升为33.1%。商贸业主导型乡村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994年只有3个县域的乡村经济为商贸业主导型,到2009年则有36个县域为商贸业主导型乡村经济类型,占总县域数的20.6%。从专业化发展型乡村总体数量变化可以看出: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专业化发展型乡村的数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其类型由农业主导型逐渐向工业主导型演变再向商贸业主导型演变,乡村产业类型从低层次的农业主导向经济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市场竞争的选择下,按照相对比较优势的原则再次向更高层次的专业化主导型演变。1994—2009年,京津冀乡村主导产业类型区的空间格局演变总体特征:1)综合发展型乡村的数量,1994—1999年逐渐增多,之后又逐渐减少,空间布局上从相对发达或较发达的京津唐(廊)都市带的多数郊县以及河北省各个地级市的毗邻郊县,逐渐向远离城市的欠发达乡村地带以及张、承地区等不发达的若干地区扩散;2)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主导型乡村的数量开始逐渐减少,其分布从相对广泛的分布向张、承地区西北部集中分布演变;3)工业主导型乡村开始逐渐增多,其分布从京津两个超大型城市的直辖郊区和近郊县,向其他大中城市直辖郊区和近郊县逐渐扩散,到2009年已有4个相对集中连片的工业主导型乡村地带,分别是以唐山市直辖郊区、保定—沧州市直辖郊区、石家庄—衡水市直辖郊区以及邢台市直辖郊区为中心的地区;4)2004—2009年,商贸业主导型乡村逐渐增多,分布则主要以京津唐都市带地区为主,同时一些具有地方特色产业的县域如丰宁、清河等县也转化为商贸业主导型乡村。
3.3乡村经济类型的空间分布与格局演变
从各年度乡村经济类型的数量状况来看(图1),1994年共有12种乡村经济类型,其中以不发达的农业主导型、不发达的综合发展型以及欠发达的综合发展型乡村的县域数量较多,其比例占总县域数的78.86%。到1999年,上述3种乡村经济类型所占县域的数量仍然为各类乡村经济类型的大多数,但绝对量有所下降,其比例占总县域数的58.29%。2004年,欠发达的综合发展型,中等发达的综合发展型,中等发达的工业主导型以及发达的商贸业主导型所占比例较大,分别占总县域数的28%,13.14%,13.14%和12%。到2009年,以上4个乡村经济类型仍然占有较大的比例,同时,发达的工业主导型的县域数量显著增加。从1994—2009年乡村经济类型的数量、种类结构的演变来看,乡村经济类型的多样化在逐渐增加,从县域数最多的前两种乡村经济类型来看,1994年有64%的县域乡村集中分布在数量最多的前两种乡村经济地域类型,到1999年这一比例下降到46.29%,到2004年进一步下降到41.14%,而到2009年为32.57%,表明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乡村经济类型的多样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各地乡村通过发挥当地优势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乡村经济类型。从各乡村经济类型的分布以及演变来看,以下区域在演变上具有相对一致性:1)张家口、承德以及保定西部地区的若干县域,其乡村经济类型的演化较为缓慢,从1994年的不发达的农业主导型,到2009年逐渐演化成以欠发达的农业主导型或欠发达的综合发展型乡村为主导的乡村经济类型结构,乡村经济总体上仍然较为落后;2)京津唐都市带所辖的县域乡村演化普遍较快,到2009年基本在全区域形成了以发达的商贸业主导型或发达的工业主导型为主体的乡村经济类型结构。3)河北省的各个地级市的市辖郊区及其毗邻县域发展演化也较快,例如石家庄市辖郊区、保定市辖郊区、沧州市辖郊区、邯郸市辖郊区等都普遍从欠发达的综合发展型或工业主导型向发达的商贸业主导型或发达的工业主导型演变。4)冀中南地区除各个地级市的市辖郊区之外的平原县域,其发展演变介于前三者之间,这一地区大部分县域都是从不发达的农业主导型或不发达的综合发展型,逐渐向中等发达的综合发展型或较发达的综合发展型演变。当然,这一地区也有少部分县域能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向较发达的工业主导型或商贸业主导型演变。这4类地区基本构成了京津冀乡村经济类型的结构板块,因此,在未来的乡村区域政策制定中,应该将上述4类地区划分成4类政策类型区,以利有针对性地扶持当地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