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于忧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于忧患范文1

我到底要怎样,才能够生于忧患,我到底要怎样,才能够更加了解他们呢。

我一直都觉得,在一个地方,看到一个遥远的未来的方向。不管如何去付出,到最后都是如此让人心痛。

也许,我们一直以来,复习的方向从来都不是多么争取的。就好像,我们一直都在想着,增加下载量,增加阅读量,也许到了最后,就是一个比较大的收获呢。

只不过,这么好的事情,又何必到处喧哗,给别人发现。

我一直都想要走得更远,才能够真的找到,那些属于自己的,或许和离开自己的,都忘不掉,也无法真的去充当一个实验品。

来说那么多的话,来找到那么多的因果联系,都只是为了了却自己的一张心愿吗。

现在想想,都感觉有点可惜。

我们可以停止,自己现在手头上正在做的事情,也许这些都不是多么有意义的,只不过因为自己不敢直截了当的放弃,所以把这件事情当成了一个工具,那么直白的说出来,也仅此而已。

生于忧患范文2

温室里的花朵固然娇艳,然而纤系的根茎却经不住风雨的考验;傲立在崖壁上的松柏处境恶劣,却以盘根错节牢牢攀住山岩,努力从缝隙中吸取养料,长成一片蓊绿,成就生命的尊严。孟子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意思是说在忧愁与痛苦之中才能更好地发展。反之,则会因为不发展而慢慢衰亡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很善良的猎人,每次打猎回来都会将自己的猎物分给那些穷人。有一次他看到一只老鹰正在悬崖边训练小鹰飞行他先把小鹰推到悬崖边,然后把小鹰的骨头打折,把小鹰推下悬崖。一开始猎人还怀疑老鹰是在害自己的孩子吗?小鹰能飞上来么?可是令他震惊的事情发生了,被打断骨头的小鹰奇迹般的飞了起来。不过猎人觉得这样太残忍了,于是他趁老鹰不在把那只没被打折骨头的小鹰带回了家,和自己的鸡一起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鹰长成了大鹰可是它连自己家的栏杆都飞不过去。猎人就把它带到悬崖边上。猎人看到了另一种鹰,但他快要死了,可是它却用嘴啄石头直到把嘴外面的那层外壳磨没为止,再把自己的羽毛拔没等到长出新的外壳和羽毛就可以比上次飞得更高,外壳更硬。猎人明白了只有在逆境中才能成长。于是,他把小鹰推下悬崖,对下面喊:“你是一只鹰,一只雄鹰,一只鸟中王者,不是一只鸡。”随后山涧下传来了一个鹰的声音。突然一个黑影“嗖”的一下窜了上来飞到了蔚蓝的天空上。

然而在战国时期有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秦朝统一七国就是因为秦朝在忧患中发展,同时也是在安乐中灭亡的。

而我们现在中学生不也如此吗,我们的困难就是学习,我们要懂得逆境会激发无穷的斗志。

初二:256533霸气

生于忧患范文3

1、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时沉溺酒色,自我毁灭。这于青蛙临难时的奋起一跃和温水中的卧以待毙是何其相似。

2、“生于忧患”是千古不变的名言,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它最好的注册。那时,勾践屈服求和,卑身事吴,卧薪尝胆,又经“十年生聚,十年数训”,终于转弱为强,起兵灭掉吴国,成为一代霸主,勾践何能得以复国?这是亡国之辱的忧患使他发愤、催他奋起的结果。这说明,当困难重重、欲退无路时,人们常常能显出非凡的毅力,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潜能,拼死杀出重围,开拓出一条生路。

(来源:文章屋网 )

生于忧患范文4

1.3亿美元;从当初无人正视的加工樟脑丸的小厂“为了生存被逼出去”,到如今每年吸引近500批次国际考察团、与国际制药巨头战略合作、有些产品甚至占到世界份额的65%以上。这是一家1956年成立,50年来没有一个年度亏损的大型外向型制药企业――海正集团的发展轨迹。而面对新的征程,海正将为中国药企提供一种怎样的成长模式呢?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恰好也是海正集团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计划的开局之年。回想两年前,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中国医药产业发展与海正集团经验研讨会”,对海正的成就作了“海正现象”的透视分析。然而,站在第十一个五年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实现“百亿海正”、打造“百年海正”的起跑线上,掌门人白骅始终保持着“海正”特色的忧虑和敬畏:“中国医药企业与国际先进水平落后将近15-20年,比印度的产业水平相差8-12年,行业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进入微利时代,国家医药产业和海正集团该如何壮大?”

或许,“忧患意识”才是海正人50年来最强大的动力和最大的法宝,对海正现象的再分析,意在通过一家国际化企业代表的忧患意识,探求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之路。

国内市场:医药产业开始进入“微利时代”

辛伐他汀曾是中国原料药企业的明星产品,在海正集团,辛伐他汀在2005年的销量比2004年惊人地翻了一番,然而,该产品的价格却比2004年下降了近30%。这样的下降速度,是国内众多原料药企业所始料不及的。

医药行业曾被认定为是继电子产业之后的第二大高利润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新世纪的前四年,全球医药企业平均利润率超过了15%,大型制药企业的平均资产利润率更是达到20%以上,有些面向国际市场的外向型企业利润更高。远远超出了造船业4%,汽车行业3.5%,航空业3%的盈利水平。

但是,高额利润也催生了资金、技术的竞相角逐,近10年来,中国医药企业高速增长:2005年底,全国大大小小的医药企业总数量达到了1.9万家,这么多企业加入竞争行列,直接导致销售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从2004年以来,由于能源、原材料短缺,交通运输紧张及价格上涨,研发和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以及药品招标采购的实施,导致医药企业成本的大幅上扬。医药企业已能明显感觉到利润的下降:全国1.9万家医药企业中,

1.3万家医药流通企业2005年的平均利润只有0.6%,6000多家医药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利润也仅为8%左右。一位医药流通行业的资深人士在接受《华人世界》记者采访时说:“这一两年(医药产品)的价格变化太快,一年前的‘宝贝’一下子平民化了,几年前赢利的产品现在可能开始生产多少亏多少了,但还有些国内企业大力生产……”

海正过去的发展历程中,行业内曾广泛称赞“阿霉素使海正站起来,阿佛菌素使海正富起来,他汀类产品使海正强起来”之经典故事。“其实,这样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如果还有企业期盼‘单个产品打天下’,这个企业的风险就太大了。”白骅在向国内医药界的领导专家们介绍海正集团十一五规划时说,在新的五年里,海正集团将在过去多年积累的技术和产品研发基础上,在特色原料药、制剂药品、生物技术药物、动物保健药物、中药以及药品流通产业、药物研发产业等七大平台上,争取有重点、较全面的突破,以迎接“微利时代”的到来,实现稳健的增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农药所教授沈寅初评价说:“这是医药企业面对这一国内市场挑战的明智之举,务实而又可行。”

国际市场:适应全球化的新形势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于明德先生认为,当前中国医药企业的最大挑战,应该是对全球化急剧变化的新形势的把握和适应能力的缺乏。随着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有些企业适应了全球化的变局,所以就融入全球市场;但还有相当多的医药企业没有急剧变化的意识,而是从主观的愿望出发,总是分析眼前的市场、认识的竞争对手,今后将会失去竞争的能力和发展的空间。

“国内医药企业连续多年的快速增长,在解决了供求关系紧张的同时,也大大夸大了生产能力,尤其是制剂的生产能力,现在的闲置率可能有一半以上。”于明德说,“国内市场容量已经很小,所以药企要走出去,对一些企业来说,走出去很重要,很迫切,但又比较陌生。”

那么,全球制药行业的现状如何呢?

兼并风潮异常汹涌。2003年,著名制药企业诺华斥资8.76亿美元收购斯洛文尼亚的非专利药公司LEK公司,2005年2月又以87亿美元收购了德国第二大非专利药赫素公司的全部股份及其美国附属公司的股份,从而超越了泰华坐上了全球仿制药的头把交椅。而泰华的反应是,2004年收购了当时世界第九大非专利药公司Sior公司,2005年7月,又以74亿美元收购了竞争对手美国Ivax公司,重新夺回全球最大仿制药生产商的地位。兼并风潮的背后,是这些巨头们以资本为纽带,建立内部供应链,实施原料药和制剂的内部“垂直体”生产与销售,以掠夺和瓜分全球市场的意图。在中国市场上,民族药、合资药和进口药目前已经占到了各1/3市场的格局,全面开放后,国内企业将面临被边缘化的威胁。

EHS体系的门槛逼近中国。最近几年,世界最大的制药企业辉瑞、礼来等纷纷在中国设立EHS审计机构,EHS审计成为跨国制药公司外包生产的首要条件,他们要求合作企业提供财务年报的同时,还提供社会责任报告,报告对股东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和环境(生态)的责任。海正集团早在3年前主动提出承担社会责任和EHS体系建设,已经赢得有关机构授予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杰出企业”等荣誉,目前仍在为走向国际化打造更为核心的竞争力而努力。但对于中国相当一部分医药企业来说,这道门槛并不容易跨越。

中国医药企业的整体实力与国际水平的差距还在拉大。中国目前的制药工业不仅比欧美国家落后近15-20年,与印度的产业水平也相差近8-12年,印度在原料药和制剂上获得的美国FDA认证是美国本土企业以外最多的国家,获得的欧盟COS认证的DMF文件也远远超出了中国。近年来,印度制药企业不仅保持了在欧美的原料药供应基地这一传统的优势地位,也通过收购欧美的制药厂、与欧美的非专利药厂合作等手段争取占有更大的空间,其制剂生产目前虽不到世界制剂总量的10%,但预计2-3年后将达到25%以上。如果中国制药企业不能趁势而上,这样的差距将会拉得更大。

海正集团在未来5年的目标,正是要从国内领先的模式,发展为生物医药先进的制造业基地、非专利药的国际化制药公司,5年内实现“百亿海正”的蓝图。

自主创新,做孤独的勇者

“中国医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在太弱,基础太差,我们97%以上的产品是仿制药。”于明德强调。

很显然,医药企业要做到自主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长期以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几乎垄断了研发新药的市场,辉瑞、葛兰素、强生、默克等十几家大型跨国公司,每年的市场销售额在200亿美元以上,研究开发投入均在10亿美元以上,辉瑞在2003年的研发投入为71亿美元。而我国企业在2003年的西药、中药全部销售额合计只有400亿美元,全年科技开发投入是5亿美元。即使是中国医药企业的全国之和,也远远落后于世界最大医药企业一家的实力。

面对巨大的差距,庞大的研发投入使中国药企面临生存和发展的两难选择,很多企业自然倾向于生存第一,但这样下去的差距只能更大。

在过去的几十年发展中,海正集团在工艺、技术的再创新,以及原始创新的储备上,做了极大的努力,并拒绝了很多跨国企业试图控制海正成为附属者的高价诱惑,坚持自主创新的勇者之路:既不走低端的盲目重复,又防止成为市场的牺牲品。这就是海正著名的“鱼论”,即从“花钱买鱼”――购买研发成果,到“借池养鱼”――合作开发,“放水养鱼”――与科研单位联合攻关,再到“筑池养鱼”――自主创新的一个创新哲学思想,从而闯出了一条从仿制、创仿结合、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自主创新的快速、务实的路子。2005年被评为有关部委联合授予的“中国制造行业内最具成长力的自主品牌企业”。

生于忧患范文5

关键词:幼儿 生命 幼儿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0

目前,随着人文思潮的兴起,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把人的生命看成教育的基石,使个体生命成为教育思考的原点,而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起点,素质教育的摇篮,基础教育的基础,对个体生命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价值。在此影响下,倡导幼儿生命教育,关怀幼儿生命,关注幼儿生存状态,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关注生命:幼儿特殊群体的需要

幼儿作为特殊群体,无论从生理方面、心理素质,还是从个体精神的发生和发展来看,都处于生命发展的初级阶段。就像一粒蕴含着无限生长潜能的种子,拥有巨大的发展潜质。正是这殊性决定着幼儿处于弱势群体地位,他们的生长发展需要成人对其关注、呵护和尊重。

然而,科技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教育界却出现了一个怪现象:教育的工业化把儿童的整体生成仅仅变为行为功能的增加,把“人”当作无生命的“机器加工品”。在工具理性价值视野下,“生命”也只能是一种“挣扎。”①这种对原始生命状态的漠视和对功利主义思想的追逐已蔓延到幼儿教育领域。“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了工具主义的代言。幼儿教育本应是为幼儿终身发展服务的,但幼儿却在不正教育之风下牺牲了。然而,这种牺牲不是“顺应儿童的发展”,而是对幼儿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漠视,对其生命自然生态的破坏,更是对原始生命状态的扭曲。

因此,关注生命就是关爱、呵护幼儿身体,尊重发展的需要和规律,正确引导其追求美好生活,完善生命,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关注不仅是为了满足家长和教师的需求以及幼儿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护生命体的需要。

二、理解生命:幼儿生命教育的基点

从学理上讲,生命的存在是教育的原点,教育因生命而发生。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超自然生命的统一体。我们所面对和直接感觉到的生命体,就是自然生命,它是作为个体存在的物质载体和本能性的存在方式,也是生命最基本的尺度。从这个意义上讲,生命体与动物没有本质区别,然而,人的自然生命和动物的又有差别,人的生命是不确定的,而动物的生命是确定化,正是此差别使人的生命发展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幼年时期,并为教育发生提供了必要性。

人的生命,是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人本身的发展和成熟是自然生命的发展。一个自然生命体要发展成社会生命体,教育是中介,换言之,人的生命要想发展,教育担负着历史使命。所以,自然和超自然的生命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

幼儿尽管处于生命的萌发和生长期,但也是自然生命、超自然生命的结合体。幼儿教育坚持总原则是“保教结合”,它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提出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其超自然生命的存在。因此,只有承认其存在,才能关注它们的现实存在并在日常中进行教育。忽视甚至漠视或否定超自然生命存在的价值,是幼儿教育最大的失误,也是对幼儿最大的伤害!

“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②幼儿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基础教育的基础,它必须直面幼儿生命,关怀幼儿生命,把幼儿生命教育作为重要使命;它还必须尊重幼儿生命,了解幼儿生命,把对幼儿生命的理解作为生命教育的基点。

三、生命教育:幼儿元基点的教育

随着人文呼声的高涨,幼儿生命教育提上了重要日程。但由于生命教育的提出和研究,在我国教育界是新兴产物,无论从教育观念还是教育方法上,都有意或无意对生命教育存在漠视或压抑现象,还没引起对幼儿生命教育价值的真正关注。然而,“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换句话说,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因而生命构成了教育的基础性价值。”③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幼儿教育,也应从生命的本体意义出发,把对生命本体价值的追逐作为其原点。“生命本体论是从人的生存出发对世界本体所作承诺,对其承诺――诠释都要建立在生命基础上,因为它才是唯一的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④

第一,保护幼儿原始生命状态 ,尊重自然原则。人是自然生命体,具有自然性,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幼儿生命发展,有其特有的生命节奏,关怀幼儿生命。首先,要尊重幼儿的自然生命规律,保护好幼儿天性。天性是在生命中体现,是自然生命的造化,是生命进化的结果,只能保护和尊重,否则就会伤害、压制、毁灭的生命发展,因此教育应保护和尊重天性。其次,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保护其身心不受伤害。成人作为幼儿生命的呵护者,要了解其身心发展的规律,细心地照顾他们,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和环境,保障身心的健康发展。最后,要尊重幼儿生命的独特性。每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知道他;必须用这种形式而不是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有成效。幼儿不同于成人的发展特点,有特殊年龄生命规律。幼儿生命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改变它、改造它、重建它,而是要顺从它、保护它、守护它。幼儿生命教育一定不能人为地改变生命自然发展路径,而必须保持它的生态平衡,养护它原有的自然生命状态。

第二,唤醒生命意识,开掘生命潜能。生命教育关注生命自主性的发展,但不等于完全任意其发展,完全本能的发展,使教育失去存在的意义。对于自主生命教育体,生命意识需要教育唤醒,生命潜能需要教育开掘,生命发展方向需要教育正确引导。幼儿的身体是脆弱的,但生命潜能是巨大的。但我们对其认识却是肤浅得、表面的;尽管随着“新儿童观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幼儿生命的漠视状态,但这种改变与其生命潜能相比,显得十分卑微和渺小。关注、承认其潜能存在,并创造良好的条件疏导和释放其能量,是生命规律的内在要求,是生命特征的本真体现。

第三,体验生命意义,享受美好生活。人是自然和意义的存在体。人的精神生命的成长,就是人所具有的意义的不断丰富。人生的意义就活在意义之中并不断地追问意义,其生长不是自我封闭的生长,它需借助外在资源,通过体验、领悟和理解来获得。哲学家狄尔泰说过,“我们是通过体验和理解所领悟的,是作为把人类包含于其中的脉络而存在的生命。”⑤体验是生命意义的组成元素,生命是在不断地体验中进行。

幼儿生命教育,不仅要保障他们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健康发展,还要让他们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学会运用自己的主体性智慧,更好地适应社会。幼儿的生命教育,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基于现实,为了生命的教育。

现实的生活世界是有血有肉的,是最真实、最本源的生命存在的世界。幼儿只有生活在其中才能体会生命的意义。因此,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是为了认识、理解和呵护幼儿的自然生命和超自然生命,为了更好地引导其了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帮助他们提高自己超越生存状态的能力,迈向美好的未来。

幼儿的生命是稚嫩的,它需要成人的关爱和呵护;幼儿的生命是有规律的,它需要成人的珍惜、欣赏、理解和尊重;幼儿的生命孕育着潜能,它需要成人的守护和开掘。因此,为了使幼儿生命教育真正成为充满生命的活力的教育,让我们共同来关注幼儿生命教育。

注释:

①冯建军.生命教育论纲.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

②冯建军.生命化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③刘晓东.论教育与天性.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4).

④张宪.“生活世界”与“生活―世界”.现代哲学.2002(1).

⑤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教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8页.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山西教育.2004(6).

[2]刘济良.生命教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生于忧患范文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环保认识的不断进步,生态旅游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喜爱和重视,这种依托大自然的绿色旅游方式能较好的将旅游与环境保护工作结合起来,实现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和作用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所谓生态旅游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注重环境保护,二是注重维护旅游地原住民的生活。相对来讲更加注重保护自然景观,不以过度消费地方旅游资源为代价,更不允许人为破坏自然和人文景观。纯正的生态旅游是不追求盈利的非商业行为,需要相关科研人员参与研究,制定合理的旅游开发方案,实现旅游、教育和环保的有效统一。

(二)生态旅游的作用

生态旅游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文化需求,生态旅游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使旅游者边游边学,培养情趣,陶冶情操。二是有助于实现旅游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旅游的核心指导思想,生态旅游在开发旅游的同时最注重为后代留下碧水蓝天。三是可以带动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作为旅游业的热点,生态旅游以每年接近20%的增长率在快速的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

我国生态旅游开发的较晚,主要依靠自然保护区和一些风景名胜区来发展。第一个有生态旅游性质的景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于1982年正式成立,可以认为是我国生态旅游的开端。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省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都在经营旅游业务,20多个景区的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以上。

二、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生态旅游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二者相互依存,既互相促进,又彼此影响,总体来讲,生态旅游对环境保护工作还是能起到好的作用的。一是发展生态旅游能够让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更加重视保护优良的环境,因为环境越好,生态旅游才可能开展的越好,当地的社会经济才能发展的更好,人民生活水平才能更快提高。二是而且通过旅游业提供的经费,能够更多的投入到环境保护中去。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经费严重不足,很难维持日常的保护工作,而旅游业提供的资金正好可以补充经费上的缺口。三是生态旅游相对减轻了旅游产业对自然界的破坏与影响,有利于自然环境的良性发展。四是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需要对景区居民开展教育与动员,有利于提高景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生态旅游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应该看到,生态旅游对环境保护工作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些影响和破坏。一是在很多地方存在旅游资源的盲目与过度开发现象。很多地方政府和旅游从业人员光顾眼前利益,在没有充分调研论证的情况下上马与开发所谓的生态旅游项目,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破坏。最典型的就是九寨沟景区,目前该景区的湖泊水位连年下降,很多呈现衰亡的趋势。二是很多配套设施破坏了自然风景区的原生态环境。现在有些景区在自然保护区内修建大量的人文景观和酒店等配套设施,由于先天性自然条件的限制,无法及时有效的处理污水、垃圾等污染物,给景区环境特别是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例如黄山景区,目前该景区后山已基本被酒店覆盖,基本失去了景观功能。三是管理缺位造成景区人为破坏。旅游的开发带来了大量的旅游者,而很多旅游者素质偏低,环保意识缺乏,而景区又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制约手段,使得如留言刻字等不文明行为破坏了自然环境。再加上现行的黄金周制度使得很多景区存在集中的超负荷现象,更是使得景区环境雪上加霜。

三、促进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生态旅游的性质决定其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否则就是无路可走。所以无论是管理者、经营者还是参与者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正确的生态旅游意识,要把环境保护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宁可发展的速度慢一些,眼前的经济利益少一些,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浪费资源为平台来畸形推动生态旅游。同时要及时出台和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要以制度为抓手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管理,做到依法治理。特别是环境评价制度,要严格执行,对于不合格的生态旅游项目要实行一票否决。

(二)加强调研与规划,是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前提

生态旅游重在规划,要加强旅游开发前期的规划工作,要充分调研,了解旅游景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状况和风土人情,制定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要合理布局,有重点的逐级开发。要功能分区,不要一哄而上。

(三)及时采取措施,加强景区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要加强监测工作,随时关注景区环境的变化,出现不良倾向要及时采取限流等措施。要合理处理景区垃圾、污水等污染物,严格控制景区内相关配套设施的修建,做到绿色施工、绿色管理。不能盲目的修建人为景观,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