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星星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星星教案范文1
痤疮治疗有多种选择,其中外用药有过氧化苯甲酰、外用维A酸类药物(阿达帕林、他扎罗汀、维A酸、异维A酸)和外用抗菌药(克林霉素、红霉素、壬二酸)等;全身用药有强力霉素、红霉素、米诺环素,四环素以及激素类药物(口服避孕药)和口服异维A酸等。起初治疗可用过氧化苯甲酰、外用抗生素、外用维A酸或联合使用这些药物。
1 氨苯砜
氨苯砜是一个60多年前化学合成的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和抗菌活性,先前已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麻风病。氨苯砜也可有效地治疗因异常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细胞聚集所致皮肤病,如持久隆起性红斑等。
在异维A酸上市之前,小型临床观察即发现口服氨苯砜治疗结节性痤疮有效,但潜在的全身性毒性阻碍了该药用于治疗痤疮。氨苯砜的副反应主要由其细胞色素P450酶的代谢产物N-乙酰氨苯砜和羟胺氨苯砜引起,具体包括高铁血红蛋白症、溶血和致命的粒细胞缺乏症等。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患者,氨苯砜导致溶血的可能性更高(2倍)。许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开发氨苯砜的外用制剂以期用于治疗痤疮,同时减少口服氨苯砜相关血液学副反应。由于氨苯砜在水溶剂中完全不溶,故直到最近氨苯砜的5%凝胶才开发成功,并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寻常性痤疮,商品名为Aczone。
2 短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两项为期12wk的随机、双盲、Ⅲ期临床研究评价了氨苯砜凝胶对轻度、中度或重度寻常性痤疮患者的有效性。两项研究的设计相同,在美国和加拿大的103个临床中心进行,患者经随机指定分别用氨苯砜凝胶或凝胶基质(安慰剂)一日2次治疗。
在研究中,入选患者在基线时有20~50个炎性皮损和20~100个非炎性皮损,但剔除了有严重毛囊性痤疮或已发展为节结性痤疮的患者。研究于基线、第2周、第4周、第6周、第8周和第12周时各进行1次疗效评价,治疗成功定义为总的痤疮评价评级(GAAS)为0(没有)或1(很少)且在12wk时炎性皮损数、非炎性皮损数、总皮损数3项中至少有2项平均皮损明显减少。研究还在基线和第12周时分别抽血进行血液学和化学分析。对所有参试者均筛选是否存在G6PD缺乏。
对两项研究的合并分析显示,在12wk时,用氨苯砜凝胶治疗的患者比用凝胶基质治疗的患者更趋向于治疗成功(40.5%和32.8%,P
所有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氨苯砜凝胶治疗组为58.2%,凝胶基质治疗组为56.8%。最常见的用药部位不良反应是干燥和红斑,但其中相当多数是由凝胶基质本身引起的。氨苯砜凝胶治疗组与凝胶基质治疗组患者的未用药部位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1.2%和32%,常见的是鼻咽炎和头痛。所有受试者(包括44例G6PD缺乏患者)在12wk时的血红蛋白或其它实验室检查值无明显变化。
3 长期安全性
为评价氨苯砜凝胶治疗寻常性痤疮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者对506例痤疮患者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非对照、开放性、多中心研究。基线值:受试者12岁或12岁以上,至少有20个炎性皮损。有严重囊肿性痤疮或多于3个结节的患者剔除。辅导患者在脸、肩或胸有痤疮的区域每日2次涂抹氨苯砜凝胶。在基线、1、3、4、6、9和12月时检查。痤疮皮损数相对于基线减少为有效。安全性评价包括不良反应报告、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在基线、1、3、6、9和12月时分别抽血分析血细胞数、化学指标、血浆氨苯砜和N-乙酰氨苯砜的浓度。
有340例患者完成了12个月的研究,其中5例为G6PD缺乏患者。中止研究的主要原因是失去随访(79/506)和自愿退出(59/506)。患者平均用药253d,平均每日用药1.35g。从基线至第12个月,皮损数减少百分率最高的是炎性皮损,减少58.2%(P=0.002);非炎性皮损数减少19.5%;总皮损数减少49.0%(P=0.002)。
与治疗有关的用药部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常见的未用药部位不良反应主要为头痛和鼻咽炎,发生率分别为20.2%和15.4%。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液学和生化参数都无明显变化。5例G6PD缺乏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维持在正常水平。在第1个月和第12个月,平均氨苯砜血浆浓度分别为11和7.5ng/mL,平均N-乙酰氨苯砜血浆浓度分别为4.5和3.2ng/mL。
4 药代动力学
为了评价外用氨苯砜凝胶全身性吸收作用(以交叉试验进行)以及评价氨苯砜凝胶和口服复方磺胺甲唑片间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者进行了两项开放性药动学研究。两项研究中的痤疮患者在基线时至少有20个炎性皮损。
交叉试验的目的是评价外用氨苯砜凝胶的药动学并比较口服和外用氨苯砜后的血药浓度。17例患者(其中1例为G6PD缺乏患者)外用氨苯砜凝胶(占体表面积22.5%),一日2次,用药14d。随后,这些患者中的10例进入14d洗脱期,然后再回到临床研究中来,单次口服氨苯砜100mg。在口服氨苯砜的受试者中剔除G6PD缺乏患者。在不同时间点抽取血样并测定氨苯砜和N-乙酰氨苯砜的血浆浓度。
交叉试验发现,用氨苯砜凝胶治疗2wk后,0至24h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417.5ng・h/mL,而单次口服氨苯砜后0至无限大时间平均AUC是52614ng・h/mL。这些数据提示,在常规治疗剂量下,人体对氨苯砜凝胶的吸收比口服低126倍,N-乙酰氨苯砜的血药浓度与此结果相似。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被设计用来评价当给用复方磺胺甲唑片时对外用氨苯砜凝胶全身性吸收的影响。同时使用氨苯砜凝胶和复方磺胺甲唑片后,两药的血药浓度是单药治疗的1.5倍。在该项研究中,17例受试者口服复方磺胺甲唑片一次2片,一日2次,用药7d。洗脱7d后,在受试者脸、胸、背和肩部(这些区域最有可能产生痤疮,需要氨苯砜凝胶治疗)涂抹氨苯砜凝胶,用药3wk。此后两药同时使用1wk。剔除G6PD缺乏受试者,在不同时间点抽血样,测定氨苯砜、N-乙酰氨苯砜、羟胺氨苯砜、甲氧苄啶和磺胺甲嗯唑的血药浓度。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显示,在合并使用复方磺胺甲嗯唑片时,氨苯砜的稳态血药浓度提前达到。氨苯砜凝胶单一用药3wk后的AUC12为221.52ng・h/mL,合并复方磺胺甲嗯唑片用药1wk后的AUC12为320.30ng・h/mL。在合并用药时,N-乙酰氨苯砜的血药浓度也增高,但数值较低并在交叉试验研究观察到的范围内。在合并复方磺胺甲嗯唑片用药期间,羟胺氨苯砜的AUC12和最大血药浓度都增加1倍多,但仍低于单次口服氨苯砜100mg后的值。因此,在氨苯砜凝胶与复方磺胺甲嗯唑片合并用药时,氨苯砜及其代谢物的血药浓度的增加值大约低于口服氨苯砜时的100倍。研究者认为,使用氨苯砜凝胶时不需调整复方磺胺甲嗯唑片的剂量。
在交叉试验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中,使用氨苯砜凝胶未见报道有溶血性贫血或高铁血红蛋白症不良反应。在受试者中,血红蛋白或血球密度也无明显临床变化。1例使用氨苯砜凝胶的G6PD缺乏受试者除网状血球计数增加外,还在交叉试验的第1阶段第14天时见血红蛋白下降至1.2g/dL。不过,该血红蛋白水平仍在正常范围内且在其它研究的受试者中也曾观察到相似情况。
小星星教案范文2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案例教学
问题教学是数学学科章节、知识点内容教学的重要载体,是教师贯彻落实教学目标理念要求的重要形式,更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和学习素养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始终将数学问题作为数学学科知识内涵和要义的承载体,运用多样方法,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形式。新实施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问题是体现数学学科特性的重要载体,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搭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平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的进步和发展”。可见,数学问题教学活动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本人现就如何选取典型案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
一、典型问题案例应体现情感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促进学生内在学习情感激发
教育心理学指出:“教学工作者的任何教学活动,学生进行的任何学习活动,都需要建立在积极情感因素基础之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教学作为一种抽象性、复杂性的教学形式,更加需要情感的有效支撑,而情感是作为学生学习知识、能动探索、有效解答的内在源泉和保障。问题教学活动同样如此。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案例的选择时,可以抓住数学学科自身所具有的生活性、趣味性以及历史性等激励特性,设置出切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情感的问题案例,让学生进行初步感知活动,得到内在情感上的共鸣,形成积极向上、自觉主动的内在学习情感,实现“自主学习”情感的有效培养。
案例1:一辆汽车从A点出发向西行驶100千米到达B点,然后改变方向向西偏北50°走了200千米达到C点,最后改变了方向,向东行驶了100千米达到D点,求|AD|的值。
案例1是关于“向量的概念”知识的问题内容,通过上述问题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上述案例将该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行程问题”进行了有效结合,从而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使学生内在心理受到“刺激”,有效实现探究问题、主动思考等学习情感的激发。
二、典型问题案例应具有丰富性,凸显知识整体特性,促进学生探究创新能力培养
案例2:设O、A、B为平面上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求证当实数p、q满足1/p+1/q=1时,连结向量pOA和qOB的终点的直线经过一个定点。
案例2是有关“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识的数学问题案例,教师在该问题设置时,遵循新课标标准提出的“促进学生探索实践、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进步”的要求,抓住该知识点内容的密切联系和区别,在深刻研究分析教学目标要求基础上,所设置的一道数学问题案例。在解答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特性,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找寻问题解答思路和途径,在探析过程中,学生发现“本题实际是考查学生对平面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和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能力”,经过讨论辨析,从而得出解答问题的方略是“定点应该是点O、A、B确定之后能由之唯一确定的点。可以采用构造法,在连结pOA和qOB两个向量终点的直线上任取一点,依据向量共线的条件列出向量之间的关系式,转化为与已知条件有关的量,再将变量特殊化,即构造出定点,可以采用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求证。”
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了数学问题案例内容的丰富特性,认真研究分析各知识点之间关系基础上,所设置的一道具有整体性的教学问题案例。学生在解题中,探究知识的能动性和思考分析的发散性得到了有效凸显,并在教师引导和点拨下,找寻到解答该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探究创新的能力。
三、典型问题案例应彰显时代性,符合高考命题要求,促进学生综合数学思想提升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内容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时代特性越来越强。通过对近年来,特别是新课程标准深入实施以来的高考问题案例的分析,可以清楚的发现,问题案例的设置更加注重实用性,更加注重能力性,更加注重发展性。而且,高考试题的综合性更加鲜明,包含着更多的能力训练和数学思想方法。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案例教学时,首先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认真研析高考政策要求,实现与高考政策的同频互动。其次,在问题设置时,不仅要注重问题的综合性,更要重视问题的思想性,引导和教会学生运用发现的、整体的目光,让学生在问题解答过程中进行类比、化归、分类、辨析等数学思想的运用,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和进步。
案例3:已知向量OP=(cosx,sinx), OQ=(-sinx,sinx),定义函数f(x)=OP・OQ。(1)求f(x)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及相应的x值;(2)当OPOQ时,求x的值。
案例4:如图,摩天轮的半径为40 m,摩天轮的圆心O点距地面的高度为50 m,摩天轮做匀速转动,每3 min转一圈,摩天轮上的点P的起始位置在最低点处。(1)已知在时刻t(min)时点P距离地面的高度f(t)=Asin(ωt+φ)+h,求2 006 min时点P距离地面的高度;(2)求证:不论t为何值,f(t)+f(t+1)+f(t+2)是定值。
上述两个问题是有关“三角函数”的高考问题案例,通过对上述问题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案例3在解答过程中,需要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分类法、辨析法,案例4需要运用化归、整体、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学生对这些问题案例的分析和解答,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促进和提升学生的数学品质。
小星星教案范文3
我第一次看见安小夕,就觉得她像一头温驯的骆驼。
转学的第一天,我被安排在安小夕的右边。我友好地朝她点点头,换来的是她羞涩单纯的笑容。那天也是安小夕转学来的第一天。
下课后,大家围在我们周围表示着友好。言谈间,我知道安小夕来自一所民工子弟学校,父母都是最底层的民工;而她也知道我来自一所贵族学校,父母均在国外有自己的企业。
这样强烈的对比,让安小夕的形象一下子矮小了许多,而我的光芒也变得格外夺目。
不可否认,那时的我在众人羡慕的眼光里,产生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得意和自傲,仿佛一只站在麻雀身边的凤凰,连说话的声音都比平时响亮了许多。
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妨碍我和安小夕成为朋友。十几岁的女生每天都坐在一起听课吃饭,是很容易亲近起来的。
第一次对话的内容我还记得――我伸出手对正在埋头学习的安小夕说:“我是尤妮妮。”她立即抬起头,用长满细小茧子的手握住了我的手,头微微歪向右边微笑着说:“我是安小夕。”她的声音很柔和很好听。
中午吃饭的时候,安小夕吃得格外快。在我还在将青椒一点一点挑出去的时候,她就已经收起盒饭开始读书了。我一边抱怨菜品单调一边问她:“你干吗吃那么快啊,又没人跟你抢?”安小夕拿出练习本对我说:“我回家还要做饭带弟弟,不抓紧时间写作业会完不成的。”
二、骆驼不言弃
半年的时间,足够让我和安小夕成为最要好的朋友。
每天放学后,我们都一起乘坐着左右摇晃的大巴回家,她安静地坐在我旁边小声地背着英文单词。偶尔有飞机在天边呼啸而过,她就会把脸贴在玻璃窗上,一脸向往地看着它远去。她说:“妮妮,你知道吗?我多希望有一天能够全家一起坐一次飞机啊,翱翔在那软绵绵的云层里,满眼都是童话一样的景象。”
我对如此渺小的愿望嗤之以鼻:“你那么想坐的话,暑假我让爸爸给我们订票去旅行不就得了。”安小夕转过头看着我说:“梦想这种东西,自己实现的才叫完成。”
我借着橙黄的夕阳余晖细细地打量一脸倔强的安小夕,她光洁的额头上覆盖着细碎的刘海,平和的眉骨下方是一双干净明亮的眸子,长长的睫毛像极了平和的骆驼,小巧的鼻子上零星地散落着几颗雀斑,像是刚被播种下的希望的种子。
假期的时候,我带着安小夕到我家做客。吃完饭我们一起看电视打游戏,我发现安小夕打游戏也是那么出色。夜里,我们窝在一个被窝里聊天,她说不仅是我,就连她自己都觉得自己像只埋头走路的骆驼。
她告诉我,小骆驼从出生的时候就很强壮,落地一天就可以跟在母骆驼后面跑来跑去,他们喜欢结小群,生活并不孤单,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它们填饱肚子的粮食,它们懂得忍耐也懂得原谅。
三、想要过一次生日
我惊讶地发现我和安小夕的生日竟然是同一天。
她说她从小到大就过过一次生日。10岁那年,安小夕的奶奶突然说要给自己的孙女过一次生日。于是在奶奶的强烈要求下,那晚的晚餐多了一份肉菜。尽管在吃饭的时候,爸爸还是将大部分的肉都夹到弟弟的饭碗里,但是她仍然很开心。
只是那一年奶奶过世了,从那以后再也没人记得她的生日。
她永远记得自己15岁生日那天,她拿着一张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的奖状高兴地回到家里。她希望至少有个人记得她的生日,或者至少有个人可以注意一下她正蓬勃生长着。
但是那天谁也没有顾得上理会安小夕。晚饭过后,妈妈让她陪着弟弟玩,妈妈和爸爸出去办点儿事。安小夕一边哄着弟弟,一边耐心地等待爸爸妈妈能早一点儿回来。
她铺好被子的时候,突然发现弟弟正拿着奖状叠纸飞机,于是她飞快地冲过去把奖状夺回来。小男孩尖锐的哭声猛地划破了夜的寂静,只一瞬间的工夫,火辣辣的巴掌就落在她脸上。
安小夕呆呆地回头看着刚进屋的妈妈,手里的奖状轻轻地飘落在地上。妈妈没有看到安小夕眼里的委屈,抱着弟弟径直走进里屋,“砰”地关上了门。门的那边传来妈妈气急败坏的声音:“哭哭哭!家里就是让你们两个给哭穷的!”
安小夕捂着火辣辣的脸跪下去,冰冷的地面将阵阵寒意传进她小小的悲伤的心里,她捡起那张奖状,终究还是克制不住哭出声来。大颗的眼泪一滴一滴地滚落在地面上,立即化成一道破碎的水印。
其实我每年的生日也是安静得可怕,爸爸妈妈从国外邮寄来的礼物堆满了我的书房,可我却一点儿也开心不起来。我只是希望可以一家人一起吹蜡烛,仅此而已。
在我的不断请求下,安小夕终于答应和我一起庆祝我们的生日。
四、骆驼也有巨大的自尊
生日那天,安小夕特意穿上了一条干净的碎花裙子,那是安爸爸工地上的朋友给自己的女儿买的,后来因为觉得土气才给了安小夕。
安小夕常说:“你瞧,不一定什么时候,上帝就会用他的方式给你个惊喜。”
我几乎邀请了全班的女同学一起为我们庆祝生日,平日里大而空旷的客厅里顿时变得热闹起来,我和安小夕几乎要被那些包装精美的小礼物给淹没。吃饭的时候,蛋糕店送来一个七层的巨大蛋糕,“七”代表我们的17岁。
吹灭蜡烛的那一刻,我看到安小夕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光,她那样虔诚地闭上眼睛许愿,长长的睫毛随着烛光轻轻颤抖。我永远记得那一刻的安小夕,恬淡如一泓清泉,晶莹如一滴露水。
夜里,大家都走后,我一个人躲在卧室里拆礼物。安小夕陪着保姆在厨房里刷碗,用她的话说,就是不能开心了我们劳累了阿姨。
安小夕忙完也走过来,她露出羞赧的表情,像是有什么话想要对我说。我没有说破,一直恶作剧般地看着她在那边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良久,她把胳膊伸过来,摊开的掌心里是一条带着粉色钻石的项链。不用看都知道,那样拙劣的做工肯定是冒牌货。
“这个,是我想要送你的生日礼物。”安小夕将它放进我的手心里甜甜地笑。我接过来看一眼,就随手丢在了一旁。那种老气的项链,我一双袜子都能换来好几条。我拉着安小夕的手说:“去看看我给你准备的生日礼物吧,美国进口的衣服哦,我让爸爸邮来了两套一模一样的……”
我以为安小夕会开心地跟我一起去看那套衣服,然后搂着我的脖子感谢我。可是安小夕只是轻轻地推开了我的手,眼睛垂下去,咬了咬唇对我说:“谢谢你为我过了个像样的生日。”
那天的安小夕看起来很难过,忧伤的背影像一朵冰上的雪莲,她离开我家的时候,我甚至觉得她有一颗完全不懂得满足的心。
五、你给我的幸福
我没有抓住
后来,我才发现是自己的骄傲和愚蠢伤害了她的自尊心。
那晚之后,我再也没见过安小夕,听老师说,由于她的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外地有一所条件不错的学校让她免费就读。我回到家里,在墙角找到了那条掉了漆的项链。
我将它挂在脖子上,想着那晚安小夕羞涩的面容,泪水冷不防地滚落下来。
我戴着它去了安小夕的家。她家杂乱的屋子墙壁上满是油烟熏过的痕迹。
不知道过了多久,屋子里走出来一个阿姨,我慌忙地跑过去问:“阿姨,你认识安小夕吗?”
她看了看我脖子上挂着的项链笑着问我:“你就是安小夕最好的朋友吧。”有那么一瞬间我被“最好的”这三个字刺得喘不过气来。
阿姨接着说:“这项链是小夕的奶奶送给她的,不值几个钱,她却从小当宝贝一样,可能是这孩子相信了他奶奶的话吧。”
“什么话?”我紧张地问。
“她奶奶说,这项链是有魔法的,谁得到了它谁就会幸福。”阿姨摇了摇头,笑出了声。
小星星教案范文4
学生姓名:杨磊 班级:四年级3班
杨磊,女,10岁,性格腼腆,语文成绩中下。课堂上朗读的情况分析:朗读时不爱张嘴,声音出不来,老有堵在喉咙的感觉,在朗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一:读不出声音
成因:学生在朗读方面不够自信。
小星星教案范文5
纯粹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法最早于19世纪末被哈佛大学所提出,指的是以法律案例为教学平台,通过案例所描述的法律事件带入课堂进行情景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法律事件的阅读、分析、群体讨论甚至作为某个角色进入特点的法律情景,建立真实感受,追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教师引导学生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其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归纳或演绎的方法实现和掌握蕴含与法律案例中的法学理论。
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法达到培养学生活学活用法律理论的教学目标,以法律实务案例,形象地说明法律的理论知识,分析研究案例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强烈的学习兴趣掌握有关法律知识技能。案例教学法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性,将学生纳入到课堂活动中,容易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通过让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以交流、互动的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案例教学法区别于一般法学教育的方法在于,该种教学方法以案例为主导和线索,通过对案例的解析,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方法。有点学者提出“:纯粹的案例教学法在我国缺乏相应的背景条件”“,我国的法学教育自大学阶段就开始设置,在法律功底全无、思想不成熟、社会经验也基本为零的状态下,采取单纯的案例教学法,其效果不容乐观,即使在课堂上生搬硬套地运用这种教学法,也会使学生一头雾水,无从下手,最多听个热闹,使案例教学法流于形式,到司法实践的场合,仍然不知所措。”
而在我国传统法律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讲授中也经常饮用案例,一般常见的作法是教师先将法律理论或者规则制度讲授完毕之后,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案例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起到“佐证”理论的意义。这种方法一般将其称为“举例教学法”或者“演示案例法”,仍然是一种以教师的教授为主导,学生聆听的方式。案例运用的目的在于“解释”理论,并不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与纯粹的案例教学法在目的上大相径庭。而案例的运用起到一种“佐料”或者“再现”的作用,姑且被视为是对课堂讲授法的一种补充或者丰富手段。在分析了中外两种以“案例”为线索的教学方法之后,揉合两种方法关于案例的使用,改变讲授法中教师对于课堂的驾驭方式,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主动性因素,既要借鉴案例教学法中的优点,也要摒弃其不足之处,纯粹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法往往课堂组织比较混乱,学生发表意见参差不齐,参与度不够等问题。而我国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一般较强,纯粹意义的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很难行得通,而且效果较差。那么“,本土化”的思路为这两种教学方法的矛盾冲突解决提供了思路。
以警察院校为例,行政法课程大多作为通识性、基础性课程设置,这与警察院校力求培养具备良好法律素养的合格警察的定位有关,往往也造成课程内容较多、课时较少的冲突,此时,行政法学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灵活、巧妙运用不可或缺。以警校的学校特色、学生职业特点,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则能够充分在有限的法律课程时间安排、有限的课程开设背景下达到以培养合格、具备良好法治观念的人民警察的教学目的。
二、“本土化”的案例教学法在警察院校行政法教学中的实践思路
由于行政法规范的社会行政管理事务繁多而且复杂,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学生对行政法课程的普遍认识是“晦涩难懂”“、抽象性强”“、体系庞杂”“、理解起来难度较大”。由于行政法的抽象性以及涵盖性较大,往往形成学习兴趣较低、课堂效果较差、知识运用能力较弱的特点。而在警察院校行政法的教学,一般将行政法作为通识课程进行讲授,课时安排较少,教学任务较重。如果仍按照普通高校或者法学学科教育的方式进行教学,很容易造成重理论轻实践,难以达到塑造学生依法行政的理念,脱离了教学培养目的。而运用案例教学法则能够很好地取长补短,发挥课堂的真正效果。在警察行政法案例教学中,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开展教学:在总体框架设计上,首先,引入典型的教学案例。关于典型案例的选取是关键,在案例的选取时需把握几个方面,案例与本节课程内容的契合度是否联系紧密,案例的正面意义与反面意义在哪里,案例的争议点在哪里。有时一些案例的争议点往往会涉及到比较前沿的法学问题,此时可以进一步吸引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进一步思考分析,对法律规范和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拓宽学生的视野与思路。
比如,在讲授警察行政复议与诉讼的内容时,试举例:“小偷溺水致死案”。②其次,案例学生分析讨论。在这一环节,应充分让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各抒己见,此时不应过早进行点评是否正确,尽量征询、综合几种比较突出的观点进行分类罗列。在分析讨论环节,应能够正确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避免学生思路跑遍和“钻牛角尖”情形出现,努力将案例中的知识点与疑难点、关注点、与课程的契合点提炼出来。最后,典型案例与警察行政法理论进行结合评析。此时应注意将本节课程中警察行政法理论知识与案例的契合点联系起来,教师本人总结或者让学生自己总结皆可,在总结综上可以看出,该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极端严格,案例恰当、正确的选择,对教师自身实践知识综合分析能力的要求,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良好的教学经验储备基础都是发挥该种教学方法功效的必备条件,缺乏其中任一条件,很难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
三、“本土化”的案例教学法在警察院校行政法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由于警察行政法学自身学科的特殊性,是一门密切联系警务实践,以行政法学理论为基础的课程。这就要求在课程的讲授中注重职业特点的特殊性教育,由于警校学生在毕业之后很多都会走上人民警察的岗位,塑造较强的职业道德意识与遵纪守法意识的是警察院校培养的重点。而警察行政法这门的学习课程,即是在培养学生法律素养同时,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警察行政法案例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遵纪守法与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我国《人民警察法》第二十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做到:1.秉公执法,办事公道;2.模范遵守社会公德;3.礼貌待人,文明执勤;4.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人民警察不仅要成为遵纪守法的典范也应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典范。在警察行政法案例教学中,应注意警察执法规范案例与职业道德素养的结合。培养细心、细致以及真正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讲授“违法行为矫正”内容时“,成都小思怡饿死案”引起学生巨大的反映与讨论,案情大概是一名李姓母亲,一个人带一个三岁小女孩“小思怡”,离婚后染上吸毒恶习,经常将女儿一个人锁在家中自己去盗窃财物。一次被公安机关抓获,民警按照法定程序经李女士送去强制戒毒。李女士一再恳求警察说自己女儿一个人被锁在家中没有照顾,肯定在被送去戒毒途中回家将孩子交于亲属照顾。后来,民警没有同意,李女士一再恳求民警打电话给自己亲属帮忙去接孩子。后来民警电话没打通就作罢。半月之后,民警发现“小思怡”已经死在家中,门后全是斑斑点点的抓痕。在讲述完该案例之后,课堂之上出现了少有的寂静,学生深深地被这个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案例所震惊,哪怕当时民警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到家中去看一看,或者坚持把那个电话打通,可爱的“小思怡”也不至于被饿死在家中。同时,结合吸毒人员进行强制戒毒的法律规定,与我国的收容教育制度,矫正制度展开。将人民警察依法行政的同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灌输到课堂之中,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警察行政案例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枯燥乏味的法律条文相比,案例因为其自身的活现性,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和热爱。在讲授警察行政法行政机关与行政处罚、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的内容时,以“荒唐的处女案”展开,在该案例的讲述中“处女”“、”一时引起学生哄笑,从常识都知道这是执法犯法,一个女孩根本就不可能去,居然被公安机关弄假成真。在这起荒唐案例的背后,是守法意识的单薄,滥用公权力,侵害公民人身权益的表现。势必为我国的法律规定所不容。同时,结合案例受害人精神受到巨大伤害的情况,结合我国《行政赔偿法》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修改内容,对于行政赔偿范围给予必要解读。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对于相关知识内容的把握与理解,从细微之处管窥我国法律制度的发展进步。
(三)警察行政法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关注社会动态、增强规范执法的意识通信网络技术的发达,使得信息的流通速度越来越快,现代警校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很高,但缺乏对于一些社会事件的分析理解参悟,同时社会新闻传媒报道出来的对于公安机关的执法监督的事件不在少数。在警察行政法案例教学中将“时事性”的警察执法案例予以引入讲授,能够引起学生对于社会事件的关注,同时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与缺点,提高警校学生规范执法、程序执法的理念。比如,河南商丘女警被错当女异地被抓案。在选取该案例时,因为发生在我校附近,而且发生时间很近,容易让学生感受到规范执法的重要性。同时结合警察行政法制监督与执法程序规范,很容易被学生接受,起到警示与告诫的作用。曾发生过的“获嘉县交警收黑钱案”、“交警钓鱼执法案”等典型案例,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执法不规范所带来的后果以及我国警察行政法制监督制度的作用,从课题上培养学生规范执法的意识。
小星星教案范文6
【关键词】 英语 设计 环境
一节成功的英语课要有设计精美的游戏方案,要有精彩的操练环节,但要让精心设计的教案达到预期的效果,还要考虑任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考虑教案实施的可行性。另外教师能否掌控课堂氛围,收放自如,也是提高活动实效的一个重要方面。
1. 课堂上要保持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1.1利用课件吸引学生注意力
直观、生动的动画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比如我在设计“学师课堂”那节课的课件的时候,让狗一只一只跑出来,学生跟着动画数数来复习数字,这是非常符合实际需要的,学生自然就明白他们要做的事,也乐此不疲;在引出新的数字时,又将PPT改为数一只只挥动手臂的招财猫,后又改成数戴着圣诞帽的小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动展示方法都是为了避免学生审美疲劳,产生厌烦情绪。
1.2控制信息差和难度
小组讨论的时间长短要根据讨论内容的难易程度和班级学生情况来掌握。时间不能太短,如果大部分学生没有讨论出结果或意犹未尽,那么尽管教师强行结束了此流程,但学生的思维还在刚才的问题上,对于下面再进行的环节必定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既没有达到上一流程的预期效果,也影响了下一流程的继续;相反,为了照顾几个学困生而把时间拖得过长,就会使其他学生讲题外话,做题外事,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课时。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引起课堂纪律难以控制,课堂活动难以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应该张驰有度,尽量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要。
1.3事先调整好小组间的实力,使其均衡,做到同组异质,异组同质
如果小组间实力悬殊,胜负没有悬念,肯定会大大抑制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在活动竞赛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微调得分标准,使小组间的得分差距不要太大,这样即使暂时落后的一方也会全力以赴,继续争取,使竞赛始终有看点。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适时鼓气和带动,并要注意分析各组的强项和弱项,并将其在几个活动中交叉进行,尽量避免优劣立判的情况发生。
2. 持续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途径有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这一条堪称是教育的金科玉律。积极情感(高兴、愉快、欢乐、满意)的体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自信。目前比较可行的激励机制有档案袋和Score window。教师在黑板旁边固定一个Score window,将每节课学生个体或在小组活动中的优胜得分用五星计算,累计五星数达到一定数目的,再盖一个特制的荣誉印章,以此类推,并辅以一些精巧的小礼物(如贴纸、教师自案)。每月和每学期的总体情况则以档案袋方式进行汇总,这样,学生能得到及时而制的小教具等)作为阶段性奖励(具体方法可以由每个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个性方持续的反馈和激励,也可以非常客观地反映每一位学生成长的轨迹。
3. 实行有效的课堂约束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约束需要艺术,如果太紧太呆板,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学生到台上当小教师时,他们要会简单的操作PPT、大胆地提问、大方地主持游戏,这些都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教师在平时一点一滴的渗透,耐心地培养和积累。那么,教师除了常规的组织教学方法外,还可以在组织活动和游戏时借助简明的规则语言(如:每位小朋友一次机会;谁犯规就取消此次游戏资格;谁提醒就扣该组一分)和肢体语言(如:用食指轻遮嘴唇“嘘……”;教师双臂交叉做端坐姿势,眼神暗示)来实现有序的组织。当然,偶尔也可以直接批评屡教不改的学生,但一定要抓住这个学生表现不错的机会及时表扬和鼓励。
课堂教学的约束是为了有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而不是约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教学4A What’s the matter?这一课为例,这一课的重点句型是:What’s the matter? I’m hungry / thirsty / ill / hot / tired/. Here’s a ... for you. Thank you. Not at all.我把学生分成六大组,每组自己自选演唱调子,准备好后,登台表演。有的组用的是传统儿歌《两只老虎》的调子。他们演唱的时候,边唱边学老虎的动作,让下面的学生捧腹大笑。有的用的是周杰伦的《双节棍》调子,还用纸卷成双节棍的样子,边唱边舞。最绝的是有一个组,居然用的是去年最流行的《江南style》调子。看到这些可爱的杰作,你会突然发现孩子的模仿力和创造力是如此惟妙惟肖和丰富。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的情绪不能约束,而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学习和游戏中发挥了学生爱表演的天性,展示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孩子集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1] 岳蔚. 新课标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与实例[M]. 宁波:宁波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