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区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益智区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益智区教案

益智区教案范文1

关键词:啤酒废酵母;自溶;氨基酸

中图分类号:TS201.2+4文标识献码:A文章编号:1672-979X(2008)11-0047-03

Study on Production of Amino Acids from Waste Beer Yeast

TAN Hai-gang, LI Jing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Qingdao 266109,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oduction conditions of amino acids with waste beer yeast as raw material. Methods The optimum autolysis (hydrolysis) conditions of waste beer yeast were determined by investigating the influences of temperature, pH, NaCl concentration, papain concentration and autolysis time on the autolysis of waste beer yeast. Results The optimum autolysis (hydrolysis) conditions of waste beer yeast were as follows: 55 ℃, pH5.5, 3 % NaCl, 0.8 % papain (counting by the dry weight of waste beer yeast,adding after autolysis for 16 h) and autolysis (hydrolysis) time of 28 h. Conclusion The optimum autolysis (hydrolysis) conditions of waste beer yeast can be obtained in the production of amino acids from waste beer yeast.

Key words:waste beer yeast; autolysis; amino acid

近年我国啤酒工业发展迅速,2002年啤酒产量即达2 540.48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啤酒生产国[1]。啤酒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00吨啤酒就会产生1~1.5吨剩余酵母,其中约60 %是主发酵酵母,这部分酵母质量较好,杂质少[2]。啤酒废酵母的营养价值较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18种氨基酸及核酸等生物活性成分,集营养保健于一体[3]。

目前,美国、日本、荷兰、丹麦等将天然调味料的研制与开发集中于酵母提取物。我国对酵母提取物的研究和生产正处于初始阶段,特别是以啤酒酵母泥生产酵母提取物还有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国内酵母提取物在一定程度上还靠进口。面对巨大的市场,需加快酵母提取物的研制、开发与生产,提高质量和产量,降低成本,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并出口创汇。我们以啤酒废弃酵母为原料,利用除杂、脱苦、细胞自溶等技术对生产氨基酸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

1材料与仪器

1.1材料

啤酒废酵母由青岛农业大学食品工程技术训练中心提供。

主要试剂:氯化钠、碳酸氢钠、木瓜蛋白酶(10 000 U/g)、水合茚三酮、氢氧化钠、盐酸等均为国产。

1.2仪器

UV-21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尤尼科);离心沉淀机(上海医用);AR2140电子天平(奥豪斯);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跃进);电热恒温水浴锅(龙口先科)。

2方法

2.1工艺流程

啤酒废酵母―预处理―脱臭、脱苦―离心分离―酵母泥―自溶―加热灭酶―离心分离―上清液。

2.2啤酒废酵母预处理

废酵母加2倍无菌水稀释,搅拌均匀,用80目筛分,3 000 r/min离心10 min,弃上清。

2.3脱臭、脱苦

加入2倍体积的0.5 %NaHCO3溶液,搅拌均匀,离心分离,去上清。再依次用2倍体积的无菌水和0.5 %的NaHCO3溶液洗涤,最后用无菌水洗至无泡沫无啤酒味,待用。

2.4制干酵母

将上述预处理的酵母泥3 000 r/min离心10 min,干燥制得干酵母,以备配制悬浮液。

2.5啤酒废酵母自溶条件的确定

用单因子试验研究温度、pH、自溶促进剂添加量、辅助酶制剂添加量、自溶时间等,测定啤酒废酵母提取液中氨基氮的含量,确定最佳自溶条件。

2.6灭酶、离心分离

迅速将自溶结束后的提取液升温至95 ℃,保温120 min灭酶,冷却,3 500 r/min离心15 min,取自溶上清液。

2.7分析方法

氨基氮检测用水合茚三酮比色法。

3 结果与分析

3.1温度对啤酒废酵母提取液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酵母细胞含4种蛋白酶,选择自溶温度为40~60 ℃进行实验。啤酒废酵母悬浮液浓度8 %、pH4.5、自溶时间24 h时,温度对啤酒废酵母自溶的影响见图1。

由图1可见,自溶温度40~55℃时,氨基氮含量上升明显; 55~60℃时,氨基氮含量呈下降趋势。因此,55℃为酵母最佳自溶温度,此时酵母提取液中氨基氮含量最高为2.73 mg/mL。

3.2pH对啤酒废酵母提取液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酵母细胞所含4种内源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8~9,5~7,5~7,3~4。故选择pH 4.0~7.0实验。温度55 ℃、啤酒废酵母悬浮液浓度8 %、自溶时间24 h时,pH对啤酒废酵母自溶的影响见图2。

由图2可见,pH4.0~5.5时,酵母提取液中氨基氮含量呈上升趋势;pH 5.5~7时,氨基氮含量逐渐下降。因此,pH 5.5为酵母最佳自溶pH值,此时酵母提取液中氨基氮含量最高为3.03 mg/mL。

3.3食盐浓度对啤酒废酵母抽提液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温度 55 ℃、啤酒废酵母悬浮液浓度8 %、pH 5.5、自溶时间24 h时,食盐浓度对啤酒废酵母自溶的影响见图3。

由图3可见,食盐浓度3 %以下时,酵母提取液中氨基氮含量上升明显;食盐浓度3 %~5 %时氨基氮含量略有下降,即酵母自溶最佳食盐浓度为3 %,此时酵母抽提液中氨基氮含量最高为3.42 mg/mL。

3.4木瓜蛋白酶添加量对啤酒废酵母提取液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酵母的4种蛋白酶活性有限,随着自溶进行,酶活性不断降低。因此外加木瓜蛋白酶以提高酵母水解率,自溶16 h后开始添加。温度55 ℃、啤酒废酵母悬浮液浓度8 %、pH5.5、时间共24 h、3 %食盐时,木瓜蛋白酶添加量(以啤酒废酵母干重计)对啤酒废酵母水解的影响见图4。

由图4可见,添加少量木瓜蛋白酶(0.2 %)即可迅速提高酵母提取液中氨基氮含量,木瓜蛋白酶添加量0.8 %时酵母提取液中氨基氮含量达最大值4.74 mg/mL,超过此添加量时氨基氮含量无明显变化,考虑到生产成本,木瓜蛋白酶添加量以0.8 %为宜。

3.5自溶时间对啤酒废酵母提取液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温度55℃、啤酒废酵母悬浮液浓度8 %、pH 5.5、3 %食盐、木瓜蛋白酶添加量0.8 %时,自溶(水解)时间对啤酒废酵母自溶(水解)的影响见图5。

由图5可见,在一定条件下,随着自溶(水解)时间延长,酵母提取液的氨基氮含量不断增加。自溶(水解)时间28 h时,酵母提取液的氨基氮含量趋于稳定,氨基氮含量为4.89 mg/mL,风味好;自溶(水解)时间超过28 h,风味开始变化,32 h出现微苦味,产品略带氨味,表明自溶(水解)过度,36 h时出现严重苦味,因此,最佳自溶(水解)时间为28 h。

4结论

通过实验,确定啤酒废酵母自溶(水解)的最佳条件是温度55 ℃,pH 5.5,食盐浓度3 %,木瓜蛋白酶添加量0.8 %,自溶(水解)时间28 h。

参考文献

[1]谭海刚,李书巧,关凤梅,等. 从啤酒废酵母中提取海藻糖工艺的研究[J].酿酒科技,2005,(4):78-80.

益智区教案范文2

关键词:物权行为无因性、善意取得、登记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25602

1物权行为无因及其缺陷分析

但凡法律行为者都有原因,这就是所谓法律行为之原因,物权行为作为法律行为,也不例外有其原因,而该原因往往是物权行为这一处分行为之前的负担行为。立法者出于种种原因,而把原因从物权行为中抽离,使得物权不受原因成立、有效与否的影响,这就是物权无因性。王泽鉴教授在其著作中总结了将原因从物权行为之中剥离的三个主要原因:(1)有助法律适用;(2)抽象化之偏好;(3)交易安全之保护。而交易安全保护之目的又是其中最主要的。

现实中,交易安全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商业和自然生活上存有的风险,另一方面就是法律上的风险,主要就是指在交易过程中通过合法手段,支付合理对价,欲取得某种给付的时候,有第三人主张较之更优的权利而使得预期目的无法实现。物权行为无因性所真正要保护的,正是后一种法律上的交易风险。无因性实现交易安全保护目的的方法如下:

(1)减小买受人交易风险。物权变动因采无因性,买受人对出卖方的调查范围缩小,对标的物的取得变得容易,交易本身由此获得安全与便捷。

(2)保护其他买受人的安全。耶林指出:基于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标的物的原权利人,仅得对让与人行使权利,而不得向自让与人处取得标的物的第三人(即受让人)行使。这样,第三人也就获得了保护。

物权行为无因性对交易安全的保护是一种绝对化的保护,但背后常隐藏着真正权利人利益的“牺牲”。这种为保护交易安全和市场效率的牺牲在有些情况下,会显得有失公正。让我们构建一个交易过程的模型,以便讨论,见图1:

(1)在C恶意的情形下,A将标的物所有权转移于B,B又将标的物转让于C, C继B之后取得物权。根据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因为出卖人A已经失去了物权,其只享有对B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请求返还价金,而无法追及至恶意的C处。

(2)在B通过物权行为取得物权之后,如果B发生破产,而A之前与B的债权债务关系具有瑕疵而无效、被撤销或者解除。根据物权行为无因性,B对标的物所享物权不受处分行为效力影响,这就直接导致A只得同其他债权人一样以破产债权参与比例清偿。

(3)B在取得物权之后,为担保其对D债务,而以标的物设立担保物权。因物权对于债权的优先力,在处分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解除的情况下,A只得请求赔偿而无法得到原权利。

(4)B的债权人D对标的物强制执行,此时A没有资格提出异议之诉,从标的物原权利人的地位沦为普通债权人。在以上的情况下,如果之前处分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被解除的原因并非因A的过错导致,那么将A从原权利人的地位降格为普通债权人,失去物上请求权,无法优先受偿、无法行使别除权或无法提起异议之诉,处于非常不利情形下,似乎是很不公平的。正因为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报交易安全的保护过于绝对化,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批判,理论上对无因性进行了相对化的限制。作为物权行为发源地的德国也通过立法和判例确定了在具体个案中对无因性的相对化限制,鲍尔•施蒂尔纳教授也对其进行过总结。

2善意取得制度的作用及功能缺陷

首先,我国不动产以登记为公式并具有较高的公信力。买受人因信任登记人为真正的权利人所进行的交易行为,其善意本是不言自明的推定;反过来应将举证责任加于欲善意推定的主体更符合逻辑。利害关系人若想,须证明取得人知晓不动产登记的瑕疵;而在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中,对善意的举证责任则由取得人承担。

其次,善意受让人取得不动产后,该不动产上的负担不消灭;但善意受让人取得动产后,该动产上的原有权利消灭。《物权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并不适用于不动产。由于我国规定几乎所有关于不动产物权之取得、变更或者消灭都要进行登记,所以仅仅因为所有权主体依善意取得而发生变更并不必然导致其他物权发生变动。

上述动产善意取得和设置不动产善意取得本应有之,但从法律没有规定的不同之处我们可以发现:善意取得制度本为无权处分情形下,所有权得以转移的特例,但若适用于不动产,因为登记的公信力而致使的推定善意,使得就算事实上存在恶意也很难被举证证明,由此善意取得反而成了无权处分之常态,将使得善意取得之中的“善意”被间接剥离。这似乎有违善意取得制度设立之初衷,并且此种状态下其对交易安全的绝对化保护较之物权无因性并没有明显差别。

再者,由于物权法没有解决不动产善意取得状态下,除所有权之外的他物权问题,使得其善意取得制度适用于不动产的尝试并不完整。

3善意取得与物权行为无因性之关系及立法建议

由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物权行为无因性作为一种对交易安全的绝对化保护,往往是在适用于动产交易的情况下出现问题;而善意取得作为一种需要相对人对其善意证明并因此取得所有权的制度,在不动产的运行往往也不完美。让我们在图表1下对此进行分析:

(1)若标的物为动产,在C恶意的情形下,由于动产流转迅速而便捷,若根据物权行为无因性,只要C取得占有,A就无法对其主张物之请求权,此时无因性的绝对保护可能造成对无过错A的损害。而换作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虽然B和C的占有公示能推定为有权利,但是并不能因此推定B和C取得权利的时候为善意,所以只要真正权利人举证主张,依旧能够取回标的物所有权,显得较为公正。而在于不动产时,凡是信任登记效力的交易相对人都被推定为善意,此时无因性和善意取得制度效果非常相似,善意取得制度就会显得多余,并且可能因为推定善意而使得善意取得制度较设立时的的目的发生偏离。

(2)在B取得物权之后发生破产,而A又发现之前与B的债权债务关系具有瑕疵而无效、撤销或解除时,物权行为无因性使得B对标的物所享物权不受处分行为效力影响,导致A只得同其他债权人一样以破产债权参与比例清偿。这种情况下,如果A是无过错方,苛求其承担这样的不利益则不当,而这样无过错的A往往是在动产交易中存在。只有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才能给所有权转移寻求到一个合理的根据――保护善意第三人。但是在不动产交易的情形下,因为登记时经审查,如果出现错误,A往往有不可推卸的过错。因其有过错而要求其承担一定的不利益也就有了原因,或者根据无因性的相对化,所转移所有权无效,所以适用无因性是可以被接受的。

益智区教案范文3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程设置 教学改革 对策措施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然而,我校毕业生却不能较熟练地阅读相关资料,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更差,与教学目标相差太远,因此大学英语的教学有待改革。

一、高安校区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一)生源质量下降给教学质量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新生普遍起点较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增加了教学工作的难度。课堂教学常常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响应与配合,容易挫伤教师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学校管理干部队伍人数没有实质上的增加,致使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常常超负荷,显得力不从心。

(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占主流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有一定的听、说能力”的学生。我校目前教学手段仍然主要停留在“课本+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上。教学中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对“听、说”的重视程度严重不够。

(三)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待改进

大部分学生受中学时期的影响,仍然靠生硬地背单词、读课文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学习方法比较单一,未能兼顾“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的全面发展。因此,这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使用策略的意识不强,在课堂上表现不够主动。另一方面,当问及课后学习的途径时,学生希望通过看英语电影和电视节目等获取信息,很少人愿意看英文报刊,或通过英语网站了解信息,这说明我们学生的学习途径不宽泛,还不能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

(四)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后出现诸多问题

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实行分级教学后,不同专业英语水平程度都基本差不多的学生被排在一起上课,同学之间的凝聚力不如以前,相互间缺乏一种激励的环境,加上分级教学的班级管理没有以前严格,个别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不强,学习主动性较差;第二,有些学生由于性格比较内向,与其他班的同学在一起上课的时候显得比较拘束、不敢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我能力,能力未能得以充分展示,特别是C班中有些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创伤,以至于产生自卑心理。第三,考核方式不合理。分级教学后,大学英语课程前三学期都是以随堂考查的形式考核学生的英语能力,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很多学生认为英语成为了考查科目,是“副”科,因此严重降低了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而且没有了期末考试的压力,学生也不会积极地发挥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一)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目标不一致

根据《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高职的英语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特别是听、说的能力。恰恰相反,我校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只开设了读写课程,听、说等课程没有开设,导致大学英语教学完全忽略了锻炼培养学生实际的听、说应用能力。

(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需要相脱节

按照《基本要求》规定,高职院校应该结合相关专业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使学生所学英语得到实际运用。我校目前只断断续续给信息工程系的学生开设过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但教学时数偏少,且教学模式过于传统,辅助教材严重缺乏,任课老师也缺少对计算机专业的了解,最终无果而终。我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程设置调整,是必须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大学英语课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措施

基于高安校区大学英语教学及课程设置的现状,改革思路如下:

(一)调整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体系

英语教学不仅要重视英语词汇和语法结构的基础教学,更要加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应用性技能的培养。课程设置适当增加一些培养学生英语口语和听力的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实际的应用能力,掌握英语语言交流技能。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相应的专业英语课程,如计算机英语,广告英语,幼儿英语,外贸英语和美术英语等,使英语教学与学生的职业需要相关联,为学生成为既懂专业,又能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解决专业问题的复合型的人才奠定基础。

(二)认真贯彻“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边学边用、学用结合”的原则

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薄弱环节和实际需要,做到有的放矢;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因材施教,逐渐提高他们的英语读写能力的同时,锻炼其听、说等应用能力,让各层次水平的学生能真正“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

(三)进一步完善分级教学的模式

在分级教学的基础上,实施滚动管理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模式。分级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而对A、B、C班的学生实行“滚动式”管理,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校在每学期学习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平时学习状况、期末考试成绩等进行调整,让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滚入上一个或下一个级别的学习,以便更好地给予因材施教,并且创造力争上游的学习氛围。

(四)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分级教学后学生出现了两极分化,显得比较被动,懒于交流思想,老师就应该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消除焦虑感。无论是A班还是C班的学生都应得到同样的重视,尤其要给C班的学生给予情感上的关注。一方面,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争取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通过编排学习小组,互帮互助,组织形式多样的辩论会、演讲、话剧表演等加强相互间的联系,同时,将各层班级内的学生按照专业分组,并选出小组长,负责组织和管理本专业小组成员的英语学习活动,让各专业的学生有一定的归属感。

(五)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扩充性课程学习资料;创造条件为学生开放调频发射器,为学生自主训练听力提供平台;为学生提供或推荐《英语角》、《21世纪英语报》等英语学习资料。利用各种途径丰富网上资源。争取学校的大力支持,购买高水平的英语自主学习平台,及时更新网上已有的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为学生营建良好的英语网络学习环境。而且应该利用多媒体教学声像并茂、网上资源丰富、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使传统和现代优势互补,课堂教学与网上自主学习相结合。

(六)改革大学英语考核方式

大学英语课程的考试改为一学期一次,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尝试在考核体系中纳入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成绩。其中听力成绩可计入考试总分,口语成绩可作为评优参考。完善课程的评价标准,形成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加大过程评价的比重。通过规范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做出公正、客观的考核,真实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也可以促使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进一步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就应该以学校的大力支持为后盾,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实现从以教师为主导、单纯教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又注重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既充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将二者有效地整合,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吴启迪.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J].中国外语.2004 (01).

[2]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益智区教案范文4

/

“氨基酸脱水缩合”是高中生物教学中发展学生探究能力、考查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训练学生思维发散能力的好素材。笔者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为前提,创新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在模型构建、角色扮演、任务驱动、情境设置、逐层拓展、典例应用等教学环节中,融教师有意义的“教”和学生有意义的“学”为一体。这样不仅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升思维,而且引导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在拓展中学到、在应用中巩固,进而在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上实现有效教学。

2 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脱水缩合的规律等。其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和脱水缩合规律是教学重点,氨基酸脱水缩合规律的拓展和归纳是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人体模型构建氨基酸的结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示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并以情境设置、问题驱动引导学生逐层分析、归纳总结脱水缩合的规律,进而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3 教学目标

3.1 知识目标

写出氨基酸的分子结构通式,并指出其特点;解释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并命名多肽化合物;得出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形成的肽键的数目、脱去的水分子数目、化合物中游离的氨基和羧基的数目及肽链肽环的相对分子量;阐明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规律。

3.2 能力目标

通过模型构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通过角色扮演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提升模拟探究能力;通过参与问题串的学习和讨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归纳总结脱水缩合的规律,发展逻辑推理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3 情感目标

通过感悟知识的生成,体验学习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自觉自信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4 教学过程

4.1 构建模型,巧学氨基酸结构通式

理解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是以了解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为基础的,因此,学生对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的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对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及规律的掌握程度。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室中的学生资源,以人体组成为模型,直观生动地展示氨基酸分子的结构特点:人体的左臂、右臂、下肢及头部连接在同一个躯干上,就像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羧基、H原子、R基团共同连接在中心碳原子上;与躯干相连的左臂对应与中心碳原子相连的氨基;右臂对应羧基;下肢对应H原子;头部就是氨基酸分子的R基了。教师以自身为模型,一边引导学生比划,一边描述:中心碳原子左手拉着氨基,右手领着羧基,脚底下还踩着氢,头顶上顶着R基。教师通过各具特色的脸庞认识了每位学生,以此类比区分各种各样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根据R基的不同。

设计意图:直观形象的肢体展示,再配上活泼生动的语言描述,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也拉近了学生和知识点的距离,为后续的教学活动的组织创造自然轻松的环境。

活动方案设计:请甲、乙两位学生走上讲台面对黑板,听口令并用肢体演示出来。笔者站在讲台下也面对黑板,此时通过肢体语言向学生发出信息,示意他们说出其代表的氨基酸的结构。甲、乙两位学生听到指令后,也用身体的相应部位表示出来,根据两位学生的表演,其他学生再做评价。

设计意图:在这个轻松自然的活动中,表面上是在检测讲台上甲、乙两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其实质是营造一个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的氛围,让每位学生有机会融入教学设计的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 角色扮演,模拟脱水缩合;任务驱动,实现高效构建

活动设计一: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小分子的氨基酸是怎样结合成蛋白质的肽链呢?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学人教版生物必修1教材22页“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并将与答案相关的知识点在教材上划出来。

活动设计二:教师要求学生一起放声朗读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动眼、动口、动脑、动耳多器官的共同参与,进一步熟悉“脱水缩合、肽键、二肽、多肽、肽链”等术语,为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准确表达奠定基础。

活动设计三:扮演氨基酸的甲、乙两位学生通过自身的肢体变化,模拟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甲、乙两位学生走到一起,甲学生的右手握住乙学生的左手,同时保持双臂伸展的姿势。此时,笔者和其他学生利用这个模型,对新形成的“化合物”进行讨论分析:

① 观察新形成的“化合物”,说出各个部位的名称。

② 分析在脱水缩合前后,甲、乙两个氨基酸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③ 两个氨基酸“手拉手”的方式是什么?形成的新化学键叫什么名称,如何表示?在形成该结构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④ 新形成的化合物如何命名?该化合物中还含有多少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

⑤ 既然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是脱水缩合,那么构建的这个模型怎样才能更形象更生动地展示脱水缩合呢?

话音刚落,丙学生大步走上讲台,若无其事地站在甲、乙两位学生的面前,一本正经地说:“不是脱水缩合吗?没有水的生成怎么能叫脱水缩合呢?”说完,从背后拿出准备好的瓶子,将水缓缓地倒在两位学生拉手的部位。顿时,雷鸣般的掌声在教室里响起。

活动设计四:那么3个氨基酸又是如何脱水缩合呢?教师邀请丁学生的热情加入,给其他学生展示3个氨基酸的脱水缩合。3位学生手拉手排成一排。教师提问:此时3个氨基酸手拉手脱水缩合形成的链状化合物叫什么?该化合物中含有多少个肽键,还有多少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脱水缩合前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3 情境设置,逐层拓展,归纳总结脱水规律

拓展1:如果每个人都是一个氨基酸的话,全班25位女生手拉手脱水缩合形成的一条链状化合物叫什么?该化合物含有多少个肽键,在形成肽键的过程中,脱去多少个水分子?假如其余的35位男生也手拉手脱水缩合形成一条肽链,该化合物又该如何命名?又合成多少个肽键,生成多少个水分子?脱水缩合前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又发生怎样的变化?

归纳小结一:

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具有一条肽链的N肽化合物,脱去了N-1个水分子,该化合物中含有N-1个肽键,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分布在该肽链的两端。

拓展2:当全班25位女生手拉手形成一条肽链,其余的35位男生也手拉手形成一条肽链,共同形成一个具有两条肽链的蛋白质,请问该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多少个肽键,形成肽键的过程中脱去多少分子的水?胰岛素分子有A、B两条肽链,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胰岛素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多少?该胰岛素分子中至少含有多少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

拓展3: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具有M条肽链的蛋白质,请问该蛋白质中含有多少个肽键,形成肽链时,又脱去多少分子的水?脱水缩合前后,物质的相对分子量又发生怎样的变化?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多少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

归纳小结二:

氨基酸的数目-肽链的数目=脱去的水分子的数目=生成的肽键的数目;

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的游离的氨基、羧基的数目=该蛋白质中肽链的数目。

拓展4: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时,若形成的多肽是环状蛋白质,请问该蛋白质分子中又含有多少个肽键,形成肽键时,又脱去多少个水分子?脱水缩合前后,物质的相对分子量又发生怎样变化?

归纳小结三:

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环时,脱去N个水分子,形成N个肽键。即氨基酸的数目=生成的肽键的数目=脱去的水分子的数目。

归纳小结四:

益智区教案范文5

关键词:案例教学;会计专业课程;会计专业教学

案例教学经过多年的运用,已在国外教学实践中受到了众多学生和老师的好评,且日趋成熟。因此把案例教学引入国内教学中,是在于借鉴、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新课标精神的要求和体现,尤其对于会计专业本身,其具有制度性强,跨学科交叉,内容抽象的特征,因此传统教授方法在会计学专业难有成效,因此更需要案例教学这种新方法的尝试与创新。

1案例教学分析

1.1案例教学的含义

中国案例研究会会长余凯成教授认为案例,就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问题,以事实做素材,而编写成的某一特定情境的描述。而案例教学是在案例的基础之上提出的,目前对于案例教学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教育学家郑金洲认为:“案例教学是一种与讲授法相对立的,通过对一个具体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另一教育家席玉乐认为:“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更多的学者从理论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阐述。但笔者认为案例教学应该是联系实际生活,在遵循三维目标的前提下,以教师准备的案例为线索,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展开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

1.2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一般的教学比如例子教学他的主体式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再教师的归纳总结中解决问题。学生缺乏很大的主体性,主要是被动客观的接受知识,课堂气氛也比较沉闷。而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思考,交流,讨论,然后再教师的指引下运用具体的理论方法对案例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学生积极主动完成学习的过程。其次,案例教学在教学中还具有以下特点:

(1)真实性。案例教学所涉及的案例都是真实存在的,没有个人的评论和分析,是一个事实在在的数据,由于案例的真实性就决定了案例教学也是客观真实的,学生依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得出各种各样的结论。案例教学的一个特殊特征就是它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其结果往往是多元化的,只是为了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培养自我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2)主动性。案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学生必须主动的对书本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主动的同其他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合作,深入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全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3)创新性。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不同,传统教学时教师在教案的安排下组织教学,因此课堂教学缺乏生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思维也由于教师知识和专业技能等的影响备受限制。学生由此容易丧失创新性。而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发展的动力,学生是未来祖国的栋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畅所欲言,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动机,为会计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4)针对性。案例教学是针对生活中出现的最贴近生活与人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的。它把学校课堂中容易接触到的社会实践问题融入课堂中,运用课本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或是寻求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因此,这一教学主要是针对课本中教学的目的提出的,同时也是结合生活实践执行的。所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案例教学在会计专业中的运用的实际意义

2.1会计专业课的特征

(1)制度性强

环境因素对会计制度的影响十分显著,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都有体现。政治因素主要表现在通过政治制度或者政治自由来影响会计工作。众所周知,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是难分难解的,通过政治对经济起作用,在会计专业来讲就是影响会计的模式;经济方面,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政府政策、收入水平以及资金来源和企业管理水平等都会影响会计发展;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会计的社会地位和准则取向上;法律因素主要就是国家法律制度对会计发展的影响,包括会计的法规和会计的功能等。会计专业课就要仔细分析会计所面临的环境因素,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这些会计理论,更好的指导会计核算等实际操作。

(2)跨学科交叉

现代会计是多种学科的交融,从会计学科的发展来看,首先,会计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学科的很多理论都是数学原理的渗透,会计方法体系中运用了大量的数学逻辑和定量分析原理。其次,会计学科还与经济学有密切的联系,经济学的许多概念如货币、资本、价值等引入进会计学科。此外,像财产权的归属、债务债权等经济学科的理论也用来阐释会计问题。再次,会计学科还与管理学相互交叉,管理学的学科设置中包括会计学,而会计学由于受管理学的影响,使得其职能也由经济核算转向经济管理。

(3)理论与实践并重

会计学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任何理论都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同时通过实践也使学生在这一方面的理论运用更为熟练,但是实践的前提是学好理论,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少犯错误,会计学专业充分的体现了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要结合实际来分析基本程序,加强理论与实践能力。

2.2案例教学应用于会计专业中的意义

(1)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将案例教学引入会计专业课,在平常的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实际的案例来解释某个理论,不仅解决了理论的枯燥性和难以理解性,而且通过案例模仿,制造虚拟现场,就可以增强学生对这一理论的理解,同时通过实际的案例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技能。会计专业课引进案例教学,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气氛融洽,不仅教学效果显著,而且也大大缩短了学生对这些理论的吸收与消化时间,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2)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就能从过往的案例中更多的了解到企业会计和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一些情况,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和实际生活的差距,这就使学生能更好的应付今后变化多端的经济形势。对于学生来说,通过案例学习,从中探究企业得失的经验和教训,对问题进行发现、分析和解决的这一过程,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在会计专业课上推行案例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对会计实际工作有充分的了解,同时还要搜集大量的会计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编成合适的案例运用到教学中去。这就使得教师的知识内化并具有创新性,促使教师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不断深化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也不断提高教师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在会计专业的应用

传统的会计学教学以教材为中心,围绕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目的是为了考试而教学。而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目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除了有基础知识的传授外,还对教学目标增加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案例教学的实施包括三个部分,即案例引入,案例讨论以及对案例的概括总结。首先是案例引入阶段(主要通过书本资料,多媒体,电视,光盘,学生表演等),其次是案例讨论阶段,也是案例教学的最中心的环节。一个案例成功与否就是看案例讨论是否能让学生获得知识,是否能解决书本问题。最后是得出相关的结论。

会计学专业案例教学的实施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前期准备工作。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解读教学内容及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并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排列从了解到理解到掌握这样一个层次,层层深入。其次,根据教学层次安排,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或选配相应的启发性问题。在上课中,认真按照教学设计的环节展开教学,并且按照教学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一步一个台阶的学习,直至能够解决较高层次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提前预习,做好课前准备,仔细的阅读案例材料,在教师的引导到下,仔细的思考问题,逐步有层次的递进,在课堂上要学会思索,课后及时反馈上课的信息,温习所学知识,并学会挖掘知识。第二,分组讨论。有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两种形式。典型的案例讨论一般是围绕这些方面来开展的,即案例中的疑难问题、重要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决策的标准、计划实施的时间和流程以及对案例的评价等等。一般讨论可以分成四个部分,即提出问题;讨论疑难问题;提供候选方案;讨论实施流程。第三,评价总结。概括总结是一个过渡阶段,即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得出一定的结论,这个过程是承上启下的,即使对之前讨论的一个概括,也为后续的课堂教学起铺垫作用。概括总结,可以让学生总结,也可以由教师自己总结,其评价的内容主要是明确案例中的重点和难点,并指出学生讨论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概括总结的目的就是要揭示出所选案例包含的理论,强化讨论的内容,提示后续案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舞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兴致。

下面就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

(1)案例引入:资产负债表的使用

华才公司和益智公司所处行业相同,而且两者都是最近成立的,因此可以认为它们记录的资产成本接近于现行市价。两家公司2010年7月11日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2)案例讨论

师:假设你是一位银行家,每家公司都向你申请一笔90天期的贷款,金额为12000美元。你认为哪家公司前景更好?请充分说明你的答案。

生:分成两个小组,从两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两方面分别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具体情况略。

(3)概括总结

华才公司前景更好。因为90天的短期贷款,需要公司流动性良好,才能保证还本付息的安全性。

华才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2 000/120 400=18.27%,

流动比率为:(18 000+26 000)/22 000=2

而益智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5 600/182 400=35.96%

流动比率为:(4 800+9 600)/65 600=21.95%

华才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要低于益智公司,而流动比率高于益智公司,说明华才公司流动资产充足,比益智公司更有能力偿还短期借款的本息,所以,应选择贷款给益智公司。

4.案例教学在会计学教学中运用的建议

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好的思辩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老师能力的提高,但是在会计学教学实践中还存在有很多的问题,教师观念落后,受到定势思维的影响,缺乏案例教学经历,不愿去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等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案例教学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从教师的角度说:准确定位教师角色,改变教师观念,把案例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提高实施案例教学的能力,处理好不同层次学生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敢于从传统的课堂中走出来,大胆的去和老师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吸取别人好的方法,努力改造自己。学校来说,学校要给老师提供案例教学的平台,建立案例教学资源库。

5.结语

案例教学,在会计学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学习求知的能力,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案例教学它同其他的任何教学方式一样同样也存在着教学资源短缺,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教师引导和观念更新不到位等情况。因此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以一种探索和发现的眼光不断完善和发展案例教学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贺三宝.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会计案例教学探析[J].财会月刊,2006(2):76-77.

[2]胡伟.会计课案例教学的运用实践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21):263-264.

[3]杨有红,胡燕,谢萍.关于财务会计案例教学的调查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52-58.

[4]宁骚.公共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案例教学与案例写作[J].公共管理学科,2006(1):34-37.

益智区教案范文6

关键词:因材施教;教学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02-02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一堂课上下来你的教学有没有质量,这该怎么衡量呢?首先前提是你必须顺利完成本节课计划好的教学内容,其次是学生感觉有没有学到东西。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是又感觉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你这堂课就是低质量教学。教学质量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我一直在探索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经过我几个学期下来的实践,总结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有的放矢

①树立多元评价标准。智能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智能倾向,只要以他的智能为标准去评价他,我们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是美丽的,都是可以培养的。在实际教学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种智能,每个学生。②找到学生的智能发光点。然后教师和家长应依据孩子的智能特征,构建符合其智能发展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从小就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体验生命的魅力。③采用多元教学方法。使我们的孩子优势的智能得到发挥,弱的智能得到提高。

做到了以上几点学生们会为自己经过努力而达到目标感受到成就感,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及时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在课时分配上也可以更加合理,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二、精心安排课堂练习内容,保证练习质量。一堂好的课堂练习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1.合理课堂练习量。课堂练习时间以十五分钟左右为宜。因为在课堂教学时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既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成,又要进行课堂练习。而有效的课堂练习必须紧扣教学目标,选择练习的数量与质量要精致。课堂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有效的课堂练习要运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实施分层练习。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主要是因为在传统的讲授中,教师按同一目标发展,必然导致有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又“吃不了”。

2.合理的课堂练习内容。对教案所预见的教学重难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对较难的课分多课时完成,用Word报纸排版中字体的设置,顺序搞错了,简单几个比较容易设置,但是设置的对象较多时,学生难找到,所以多安排了一节课。又如申请邮箱,由于书本上的新浪免费邮箱申请速度慢,所以推荐给学生多个免费申请的网址,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由同学帮助,家长帮忙申请。申请后,要经常使用才能真正有用,所以每节课在word中完成作业,发送给我,发送回信,学生非常期待,连有些平时不太认真的学生也要老师的回信,甚至还有学生跑上来,等着我回信,学以致用,真正使学生掌握。

3.适当安排课外练习。本人从教多年,课外作业的布置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倘若为了强化所谓的教学效果,大搞“题海战术”,让学生做大量的内容单调、形式呆板的课外作业,这样的作业不仅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无形中也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了寻求最优化的教学,笔者认为应重视课外作业的设计。

总之,只要我们多做有心人,勤于思考,巧妙地布置作业,学生就会学得轻松,玩得开心。

三、通过不断完善、改进教学方法,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一上课就进入“角色”,投入到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新鲜感,时时处于学习的最佳情绪状态。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与学升华为愉悦的情感交流。具体归纳有以下几种好的方法:

1.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方法。我们先来谈谈信息技术课程的自身特点,信息技术课程具体归纳有以下特点:发展性特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时展性特点;综合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小学其他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应用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工具性特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是一般的工具;实验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离不开实验的学科;趣味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根据以上所列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内容所具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2.创设教学情景,营造和谐课堂教学氛围,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生动的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中国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缺少的就是好的教学情景。要真正做到丰富和完善课堂情景,就要充分利用科技含量高的教学手段(电教媒体)。因此,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客观要求和有效途径。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景,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

上一篇重阳节教案

下一篇讲卫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