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秉笔直书课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秉笔直书课文范文1
一、 科学地分组
对于合作学家有这样的想法:大班,教师要照顾的学生多,不容易开展合作学习;而小班,每个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注较多,适合开展合作学习。如果另外角度来看,大班额下开展合作学习,无论是交往的广度,还是交往的深度,都有着小班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大班额人数较多,不便于成组摆放桌椅,因此,我们在课堂上主要以同桌三人小组或者前后六人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同桌三人小组一般选择简单的内容。教师可以参与到合作有难度、知识水平较弱的小组中去,并给予学生们指导和鼓励。大班额条件下合作学习通常前后六人分为一组最为适宜,既不需重新摆放桌椅,又不至于秩序混乱而耽误时间。在合作学习中,第一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及目标,提高小组效率,完成学习目标。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这种素质的培养,教师要从点点滴滴渗透给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充分调动每一个组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竞争意识。
二、差异性分层
差异性分层是指在班级授课条件下,根据每个学生当前的水平,把他们分成几种不同层次,各个层次提出相应的要求,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提高学生成绩。差异是本着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差异。可把所有学生分为三层。每一层都有每一层特殊的策略。注意这种分层是动态的,根据学习情况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每一层学生的目标再进行分层,各层的学生都有各个阶段的目标,而不是所有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比如低层次学生可以从基础目标开始做起。学生练习题也要分层,教师要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努力突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还要进行考核分层,各个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回答问题等,教师都要采取不同的评价。
三、使各小组都"动"起来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动"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具体说来,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科学地引动各小组,激起学生真正的自动,这是实施素质教育,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父母把孩子当成了心肝宝贝,连穿衣吃饭等日常生活都处处服务到位,孩子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久而久之,逐步养成了"等、靠、要"的习惯,头脑里没有自己"动"的概念,动脑、动手能力很差。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就像小磨一样,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有时推了还不动,这样学习被动性很大,课堂上老师无法监督每一个孩子,但是在小组里他们可以互相监督做到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不但动手写,还动脑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在科学"引动"上下功夫。
秉笔直书课文范文2
【关键词】历史教学 教师语言 运用艺术
教学是一种艺术,恰当掌握教学语言的艺术运用是构成教学艺术的重要手段。教学语言是教师的基本修养和基本功,教师课堂语言更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对于教学语言的具体要求与标准,我国古代教育名着《学记》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对于历史教师来讲,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艺术性和规范性相结合的语言表达,把枯燥乏味、年代久远的历史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课堂语言,让学生听得懂、喜欢听、记得牢,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语言体现简明扼要、清晰明确,具有高效性
简洁的教学语言才是最优美的语言。因为语言的简洁才会使得课堂内容变得生动,不拖沓冗长,不令人乏味,才会使学生从繁冗的教学内容下解脱出来,有时间进行学习、消化、吸收,才会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与空间。文学家契诃夫说“简洁是天才的姊妹”。所以,在一节历史课上,尽可能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授课,则会使课堂节奏更加快捷,内容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完整,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北方民族大融合》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六项内容,可以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1)说汉语;(2)穿汉服;(3)改汉姓;(4)与汉联姻;(5)用汉制;(6)用汉礼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对繁杂的历史知识记得准、记得快、记得牢,而且养成了善于思维的好习惯,激发了学习的热情。简洁的语言不仅优美明快,而且提高了效率。同样的事情,如果能用更简洁的语言表达清楚,既能赢得时间,也能节约能源,还会最大限度地赢得机会。在历史教学中充分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二、教学语言体现生动传神、活泼鲜明,具有趣味性
教学语言是传授知识的最重要的手段。在讲课的过程中,要通过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的思想因所学的历史知识点而活跃起来。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如果教学语言能寓教于乐、寓庄于谐,所取得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在讲解齐国文化时,就可以插话说,如今大家为“中国足球,何时出头”而焦虑,可是在历史上,中国早就因为足球而名震天下了,齐鲁大地是世界足球的发源地,早在春秋时期齐国人已在玩“蹴鞠”了。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因为拓展的知识感到惊喜,还会促使他们深思。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说明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但是,教师的课堂语言要象清澈的溪流,浪花翻滚,生动欢快,时时刻刻能碰撞激发出知识的火花,把学生的思维照亮,把课堂的气氛点燃。而刻板、呆板的说教,像一潭死水的课堂语言,只能让学生昏昏欲睡,失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生动的历史课堂语言,不在于追求语言的形式上,而是与授课的内容密切相关的、相辅相成,这既需要教师强化对语言基本功的提升,也需要教师进行深入充分的备课,多方面涉猎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的内容,从而选择出一种适合于历史内容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语言,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语言体现幽默生动、个性风趣,具有感染性
教师善于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能有效地改变以往历史课堂沉闷、枯燥乏味的现象,使学生易于接受知识,极大地增强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在妙趣横生的历史课堂上享受学习的快乐。在学习秦汉文化中的“司马迁与《史记》”一节内容时,我对学生说,按照惯例,当朝人一般不记录当朝史,而司马迁却敢于秉笔直书,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史事,你们说司马迁“猛不猛啊,直接敢说当朝老大的对错”,学生哈哈大笑之时,也牢牢记住了这一重点知识。借助于幽默的语言,会使历史教学变得轻松、快乐,又趣味无穷。在历史教学中,善于发挥幽默语言的作用,已不仅停留在对内容记忆方面,而且表现在对内容深度的认识上,恰当、幽默的语言会具有日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在历史教学中,根据课堂内容需要增强幽默语言的运用,不失为一个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四、教学语言体现明德启智、富于哲理,具有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