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细胞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细胞学

细胞学范文1

1、液基细胞学检查是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它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

2、宫颈防癌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为100%,同时能发现部分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病毒、衣原体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细胞学范文2

【关键词】

液基细胞学;宫颈病变;宫颈癌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一种疾病,也是最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我国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宫颈癌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从多年来临床和科研实践中累积的大量资料表明,早婚、早育、多产、宫颈创伤、性生活紊乱、包皮垢刺激及激素失调等,均可能增加宫颈癌患病几率。病毒病因,特别是状瘤病毒与宫颈癌关系较密切。在宫颈癌的确切病因得到明确之前,不可能从根本上防止宫颈癌的发生。依据国内外成功经验,防治宫颈癌的主要策略是早期发现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并对其进行有效治疗,阻断宫颈癌的病程发展,防止宫颈癌的发展。我国推行的宫颈癌普查是针对所有适龄妇女而开展的宫颈防癌筛查,普查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断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是防治宫颈癌发生的重要措施。传统的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简单、方便,也是最显著的检查方法之一,但其假阴性率高,近年来随着宫颈液基细胞学(T h inP rep/Autocyte)检查的应用,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检查方法,我科于2004年引用了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应用于宫颈病变的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就诊于我科838例患者行TcT检查,年龄19~70岁,有性生活史、宫颈糜烂、有接触性出血、慢性宫颈炎久治不愈、细胞学异常者l17例,其中73例行阴道镜检查及组织学检查。

12 方法

将TCT特制毛刷伸入宫颈口,用适当力量顺时针旋转4~5 圈,取出毛刷,放入装有保存液的小瓶中,允分漂洗,使宫颈细胞脱落入液体,取出毛刷,封好瓶口,经过ThinPreP 2000处理仪对样本进行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查方法及诊断分析标准以2001年国际癌症协会(NCI)推荐的TBS (The Bethesda Svsisn)诊断分析系统进行描述。TBS (theBethesdesvsten)分级系统,即:正常细胞(N ICM),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 IL),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和鳞状细胞癌(SCC)。细胞学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镜下观察有无糜烂、出血、白斑、异形血管、赘生物,进行醋酸试验及碘试验,并按Reid评分标准评分,发现异常病灶则行多点活检或颈管搔刮术送病理检查。

2 结果

838例液基细胞学检测结果:117例发现异常细胞,其中74例为ASCUS,28例为LSIL,13例为HSIL,2例为SCC。共73例行阴道镜检查并行多点活检。病理结果:慢性宫颈炎66例;CINI 4例,CINⅢ 2例,早期浸润癌1例。

3 讨论

宫颈病变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长期反复发作可诱发宫颈癌。在妇科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位,占癌症患者总数的15%[1]。如果可早期诊断(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宫颈癌的治愈率可达95%以上。以往传统的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作为宫颈癌筛查方法,在早期发现癌前期病变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常出现假阴性报道,常规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的假阴性率为15%~20%,其主要原因是取材器上的病变细胞未能转移到载玻片上及过多的黏液、红细胞、炎性细胞覆盖非正常细胞,细胞堆积并存在大量重叠而影响诊断。液基细胞学技术改变了常规宫颈涂片的细胞采集方法,标本采集后立即置入细胞保存液中,经过保存液对黏液、红细胞的破坏,再经离心机离心分离并弃去上清液,收集余下的宫颈上皮细胞制作标本片。与传统方法相比,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敏感性更高,可显著地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率[2]。通常由子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到原位癌到早期浸润癌,最后发展到浸润癌的连续发展过程有10年时间[2]。此时期如果对宫颈病变及时诊断和治疗,就能预防及早期治疗宫颈癌。因此,宫颈癌是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关键是进行筛查。及时发现早期宫颈癌,及时恰当的处理,治愈率达100%。采用TBS报告系统,比传统法更全面、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有文献报道, 通过该技术可检出9299%的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和100%癌。与传统巴氏涂片阳性率778%和909%相比,具有显著性[3]

据报道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是67%,宫颈早期癌是90%,宫颈原位癌儿乎是100%。通过宫颈癌普查可以达到早诊早治、降低宫颈浸润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液基细胞学技术改变了常规宫颈涂片的细胞采集方法,应用液基细胞学检查法检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准确性和灵敏度高的特点,液基细胞学检查所具有的无创伤及经济等优点,应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亚里,杨怡卓人瘤病毒亚型检测在宫颈病变分流管理中的意义.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 23 (7):501.

细胞学范文3

[关键词]淋巴系统疾病; 活组织检查; 针吸; 诊断; 鉴别

[中图分类号]R5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8-040-01

针吸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安全、快速、微创的病理学诊断技术,现结合我院及歙县医院2004~2009年120例针吸细胞学结果进行分析,其中85例在同部位取淋巴结活检作病理组织学诊断,对比针吸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结果,探讨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诊断准确率及误诊原因。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所选120例我院与歙县人民医院病理科2004~2009年12月接收的针吸细胞学的合格标本。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10~75岁,85例随后进行淋巴结原部位活检。

1.2 方法10 ml注射器(7号针头),具体操作步骤:局部消毒后,左手固定肿块,用右手将针头刺入肿块,在肿物内不同方向进退2~3次,然后降低负压,迅速拔出针头,压迫止血,将组织于载玻片上涂片、固定,HE染色。

2结果

2.1 细胞学检查结果120例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查中,炎性疾病82例,淋巴结肿瘤38例。炎性疾病包括反应性增生48例,特异性炎34例,其中结核23例,结节病9例,Kikuchi病2例。淋巴结肿瘤包括原发性肿瘤16例,继发性肿瘤22例。

2.2细胞学形态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可见各期增生的淋巴细胞,急性炎时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结结核:干酪样坏死背景中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类上皮细胞及多核巨细胞。结节病:增生的淋巴细胞为背景,可见多量类上皮细胞,无坏死。Kikuchi病:片状的细胞坏死碎片灶混杂组织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稀少或缺如。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见弥漫分布的核大,体积大小一致的肿瘤性淋巴细胞。淋巴结转移癌:淋巴细胞背景中,可见成团分布的癌细胞。

2.3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检查对照结果120例淋巴结肿大的病例中,85例取原部位活检病理检查,针吸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对照结果见表1。

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对照结果显示,细胞学检查有7例误诊,原因如下:1例转移肿瘤组织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泡状核,异型明显,误诊为鼻咽癌。1例转移性肿瘤组织细胞体积小,大小一致,异型明显,误诊为转移性小细胞癌;1例反应性增生穿刺时仅抽到少许细胞,核染色深,有一定的异型性误诊为淋巴瘤;1例增生型结核和1例结节病仅抽到少许上皮样细胞和淋巴细胞误诊为反应性增生;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凝固性坏死被认为干酪样坏死,而误诊为结核。

2.4淋巴结转移癌原发灶的确定22例针吸细胞学检查提示为转移癌的病例,建议临床作相应部位的影像学等检查,其中16例经影像学等其他检查确定了原发灶,包括鼻咽癌11例、鼻咽部胚胎性横纹肌肉瘤2例、舌癌1例、肺癌2例。

3讨论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能反映淋巴结自身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多种病变,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常用的体表肿块诊断技术。我们分析了120例针吸细胞学检查中,85例取原部位活检作组织学对照,诊断总准确率为91.1%,文献报道淋巴结疾病针吸细胞学诊断总准确率82%~96%[1],反应性增生、结核、结节病、非霍奇金淋巴瘤、转移癌的准确率分别为96%、93.3%、88.9%、87.5%、90%,文献报道淋巴结转移癌针吸细胞学诊断准确率90%~96%[2]。我们通过分析针吸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对照结果,总结针吸细胞学误诊的原因,认为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触诊、穿刺、涂片、诊断最好有同一医师“一体化”操作。(2)触诊时注意淋巴结的大小、硬度、活动度、有无粘连等。(3)穿刺时仔细体会针感。(4)正确取材是关键[3]。(5)熟悉掌握各种病变的细胞学特点。

通过对16例淋巴瘤的诊断经验,我们认为对可疑病变及原发肿瘤的分型,针吸细胞学仅可给予提示性初步诊断,必要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辅助诊断分型。

参考文献

[1] 孙海斌,郑晓芙,张剑.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580例诊断分析.中华病理学杂志,2008,37(10):695.

细胞学范文4

关键词:细胞采集器;液基;尿;细胞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0.21 文献标识码:A

尿路上皮性肿瘤为泌尿生殖系最常见的肿瘤,由于膀胱镜和输尿管镜检查的观察范围有限并为有创的检查,可能会遗漏位于难以窥视部位的肿瘤;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X光、CT和MRI,虽能显示整个尿路的情况但不能明确病灶性质;肿瘤细胞代谢旺盛,即使在发病早期仍可有较多的癌细胞从病灶表面脱落,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是筛查泌尿系统肿瘤的一项重要方法,且不受肿瘤部位的限制,作者对60例尿液标本作细胞采集器联合液基制片以提高尿液细胞学肿瘤的阳性检出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2014年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尿液标本60例,其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64.15岁;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血尿和(或)尿频、尿痛的症状;经手术及膀胱镜组织病理学证实为恶性肿瘤(膀胱:尿路上皮癌29例、低分化癌1例;肾:肾细胞癌4例、尿路上皮癌15例;输尿管:尿路上皮癌11例)。

1.2仪器与试剂 北京志恒达科技公司生产的一次性病变细胞采集器,液基制片试剂(厦门迈威)。

1.3方法

1.3.1嘱患者收集清晨新鲜尿液500ml以上,2h内送检;将每次尿液标本分为3份,1份按传统离心沉淀法制片,1份用细胞采集器法制片,1份用细胞采集器联合液基制片。

1.3.2离心沉淀法:将20ml标本置于离心管中,离心10min(3000r/min),弃上清液,用吸管吸取尿沉渣均匀涂片,潮干后置于95%乙醇固定15min,HE染色,阅片。

1.3.3细胞采集器法:将采集器的入液管插入200ml尿液,排除管置于大于标本量的空容器中进行抽吸与排液,反复多次抽吸排液至全部尿液排空可将直径>8μm的细胞滞留于滤膜上,而流体及大部分红细胞则被滤过,此时再顺时针打开浓缩器取出滤过膜涂片,95%乙醇固定15min,HE染色,阅片。

1.3.4联合方法:方法与步骤置1.3.3相同,取出滤过膜放入液基保存液中,行液基制片,HE染色,阅片。

2 结果

2.1 60例尿液脱落细胞学结果 传统离心法检出阳性数27例,阳性检出率45.00%;细胞采集器制片法检出阳性数38例,阳性检出率63.33%;联合方法检出阳性数52例,阳性检出率86.67%;细胞采集器联合液基制片阳性检出率高于单用细胞采集器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不同方法检出肿瘤细胞的形态 ①离心沉淀法:细胞少而分散,背景不干净有大量红细胞干扰(见图1)。②细胞采集器法:细胞较多且集中,有轻度退变,背景较干净有少许红细胞(见图2)。③联合方法:细胞多并且分布均匀,背景干净除肿瘤细胞外还可见到尿液中的杆菌(见图3)。

图1 传统离心法 HE×10 图2 细胞采集器法 HE×10

图3 联合方法 HE×10

3 讨论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世界肿瘤第7位,发病率占癌症总数的3.2%,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男:女约为3.5:1),在60岁以上老年人中高发[1],近年来有增加趋势,且早期诊断比较困难,膀胱镜检查为有创的侵入性操作,可能会引起尿路感染及血尿,并且在肾脏及上段输尿管肿瘤中意义不大。作者通过尿脱落细胞检查对60例不同部位的泌尿系统肿瘤的诊断认为:若正确留取足量的标本,及时规范收集细胞,不仅在膀胱肿瘤还是泌尿系统的其它部位肿瘤中都可显著提高尿脱落细胞学诊断的阳性率。

从三种不同制片方法比较来看:传统离心沉淀法取量少,特别在血尿的沉淀物涂片中有效细胞成分不仅少且背景中有大量红细胞干扰,容易漏诊。细胞采集器法现开展较成熟[2],可将送检的尿液全部滤过,收集送检尿液中的所有细胞成分,滤过大量的红细胞,弥补了离心沉降法中标本浪费、细胞量流失及红细胞干扰的不足,但仍有不足之处:①若血尿标本中红细胞成分较多时亦可大量停留在滤过膜上影响诊断;②滤过膜较薄,很难将滤过膜上的细胞全部涂在玻片上;③在涂片的过程中涂片未干立即固定容易掉片,待涂片干燥后固定又易导致细胞退变影响诊断。细胞采集器联合液基制片法在尿液细胞学中体现出优越性,它建立在细胞采集器法基础上将送检尿液中所有有效细胞成分收集在滤过膜上,再通过液基制片的方法将滤过膜上的红细胞去除,使有效细胞成分保存并使细胞在液体中固定避免空气干燥造成的细胞退变[3],并且液基制片使细胞在涂片中分布集中、均匀、无重叠、遮挡,缩小了阅片的范围,节省了阅片时间,减少漏诊,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尿液脱离细胞学检查的阳性检出率,除了制片方法的选择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因为无痛性血尿是膀胱癌的主要征兆,应嘱患者尽可能的在血尿期留取标本,留取量约多越好并及时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应放至于4℃冰箱中防止尿液中细胞退变;②注意尿液标本的留取方式,因导尿可损伤尿路上皮导致尿液标本中出现正常的成团脱落的上皮细胞,故对于导尿标本中的细胞应该认真鉴别;③制片过程中使用免疫组化防脱载玻片可以有效的使细胞黏附于玻片上,避免细胞在染色过程中的流失。

综上所述,正确留取足量的尿液标本,应用细胞采集器联合液基制片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有效细胞成分并且去除红细胞等干扰因素,不仅在膀胱肿瘤还是泌尿系统的其它部位肿瘤中都可显著提高尿脱落细胞学诊断的阳性率。

参考文献:

[1]Parkin D M.The global burden of urinary bladder cancer[J].Scand J U rol N ephrol Suppl,2008,42(218):12-20.

[2]吴家宁,杜芸,王珩.膜式细胞采集器在脱落细胞免疫组化染色中的

临床应用[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4,30(6):694-696.

[3]马中中,诊断细胞病理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13.

[4]王力,赵稳兴,李学锋,等.冰醋酸在宫颈液基细胞学制片中的应用研究[J].医药杂志,2011,23(05).

细胞学范文5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BS;宫颈癌

【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059-01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恶性程度居女性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第一位。我国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10余万例,并以每年2-3%速度递增。早期筛查是防治宫颈癌的重要手段,宫颈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疾病的早期发现意义重大。现对本院体检的1292例女性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 TCT)结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1月至2011年5月来我院体检,并且资料完整的1292例宫颈TCT报告,予以分析。年龄在23~67岁,平均年龄46.43岁。

1.2 方法 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棉球轻轻擦拭宫颈表面粘液及血液,将宫颈采样刷尖端伸入宫颈内口,两翼刷毛和宫颈口两侧紧密接触,稍用力下压按顺时针方向旋转5-8周,将采样刷的刷头分离后置入液基薄层细胞保存液中,再经制片、染色等制成薄层细胞涂片。

1.3 诊断标准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在Bethesda提出了柏塞斯达诊断系统(TBS),从细胞学角度将异常鳞状细胞分为3类: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包括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不排除高度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1]。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292例体检者检测结果在正常范围内共1269例,占总检查例数的98.22%。检出指标异常者23例,占总检查例数的1.78%。

2.2 正常细胞按炎症轻重程度排序,结果见表1。

表1 正常细胞不同炎症结果

2.3 宫颈异常细胞检测结果 按检出率从高到低排序,见表2;

表2宫颈异常细胞结果

3 讨论

宫颈癌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但宫颈癌有较长的癌前病变阶段,因此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使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与治疗。目前认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是目前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2]。

本次研究提示,1292例检查者共检测出有宫颈异常细胞者23例,总检查例数的1.78%。,年龄在32~66岁,平均年龄45.78岁,符合宫颈疾病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检测结果中,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建议2-3月后复查、不排除高度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建议2-3月后复查或宫颈活检;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建议宫颈活检及HPV检测,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目前宫颈癌的筛查方法有二种,一是传统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最普遍的宫颈早期病变的辅助检查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是普查采用的主要方法。已经应用了近大半个世纪,但由于其制片技术有缺陷,导致结果有一定的漏诊及误诊率:约有20%假阴性率,产生假阴性的原因与取材方法及涂片质量等有关 [3];二是本世纪以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的应用,TCT改变了传统细胞涂片的操作方法,取材时其特制的采样刷沿宫颈管顺时针旋转5-8周,标本取出后立即放入细胞保存液中,几乎保留了取材器上的全部标本;通过负压滤过膜、薄层制片,使得图片清晰,细胞分布均匀,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还可以诊断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病毒等,是可信赖的细胞学检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Herbest AL. The Bethesda system for reporting cervical vaginal cytological diagnoses. Clin Obstet Gynecol,1992,35: 22-27.

细胞学范文6

【关键词】 宫颈癌筛查;宫颈细胞学;TBS分类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9.019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发病率占第一位的妇科恶性肿瘤, 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且具有发病年轻化的趋势[1]。作者采用传统涂片及TBS分类诊断对1770例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旨在了解辽宁省的企业及事业单位女职工宫颈发病状况及其与年龄的关系, 以更好的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2009年3月~2014年9月体检的已婚妇女(均为辽宁省的企业及事业单位职工), 共1770例, 年龄20~82岁, 按不同年龄分为四组, 即20~29岁组(141例), 30~39岁组(587例), 40~49岁组(752例), ≥50岁组(290例)。选择的对象均为宫颈脱落细胞涂片合格且年龄等基本信息完整的体检人员。

1. 2 宫颈涂片的制备与宫颈细胞学诊断 妇科医生取样做宫颈涂片, 95%乙醇固定, HE染色。宫颈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类法:宫颈鳞状上皮细胞正常(WNL)及良性反应性改变为阴性。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包括:ASCUS、ASC-H、鳞状上皮内低级别病变(LSIL)、HSIL、鳞状细胞癌(SCC)和腺上皮细胞的异常改变包括非典型腺细胞(AGC)及腺癌。

1. 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 1770例宫颈细胞涂片检查结果中, 异常者26例, 总异常率1.47%, 异常者中ASCUS 10例, 占0.56%(10/1770);ASC-H 5例, 占0.28%(5/1770);HSIL 10例, 占0.56%(10/1770);腺上皮细胞异常1例, 占0.06%(1/1770)。

2. 2 各年龄组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率及病变程度的分布 各年龄组均有一定的异常率, 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9, P>0.05, df=3)。见表1。

3 讨论

宫颈癌是发展中国家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46万新发病例, 我国每年大约有13.5万, 约占世界宫颈癌发病率的28.6%[2]。

本研究的1770例体检者中, 26例宫颈细胞学异常, 异常率为1.47%(26/1770), 明显低于顾芸等[3]报道的3.46%, 王晓洁[4]报道的2.5%。分析其原因, 可能是由于女职工均居住于沈阳市内, 生活条件好, 医疗条件完备, 并且大部分女职工都具有积极定期体检、有症状及时就医等自我保健意识。但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球每年子宫颈癌的发病人数约为47万, 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的新发病例在11万以上, 约2~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因此做好防癌筛查十分重要。不仅如此, 传统意义上早期筛查以早期检出宫颈癌为目的, 现代宫颈癌筛查应以早期检出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CIN)并且进行阻断性治疗为目标[5]。

近年来人瘤病毒(HPV)感染增多, 导致宫颈癌的发病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且患者趋于年轻化。本研究中, 尽管各年龄组的宫颈细胞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20~29岁年龄组宫颈细胞异常率最高为2.13%。因此, 对年轻妇女防癌的宣教及筛查工作, 应当成为今后防癌筛查工作的一个重点。

参考文献

[1] 许红珍. 12631名妇女宫颈细胞学检查情况分析.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9, 17(4):235-237.

[2] 段龙.大理州妇女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5327例临床病理分析.临床研究, 2010, 7(1):42-45.

[3] 顾芸, 李凤山, 李青.液基细胞学筛查宫颈癌的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10):6141.

[4] 王晓洁.北京市房山区部分地区妇女宫颈病变筛查现状.医技与临床, 2001, 15(4):146-147.